一 成都市内主要动植物及分布情况.
成都地区乡土树种调查宣传册

编者的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绿起来”的基础上逐渐向“美起来”过度。
而让我们环境”绿起来“”美起来“的主体之一就是树木。
树木不仅是园林的组成者,而且是优良环境的创造者,也是城市美景的构造者。
了解树木特性与功能,是我们认为有必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相关知识,了解我们朝夕相处的行道树、庭荫树、经济树以及用做景观等地常见乡土树种叫什么名字,特征,原产地,保护措施主要病害、虫害,园林用途等?从而丰富大家的知识,扩展视野,并为普及乡土树种的科学知识作出应有贡献,这本书动大家学习和欣赏。
前言:绿色是一种休息,它使疲惫的眼球得到滋润;绿色是一种营养,它使劳累的身体得到支撑;绿色是一种安全,它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绿色是一种包容,它使世俗的烦恼消失在树荫中。
本书的主要宗旨是帮助读者认识身边的常见乡土树种,精美,清晰的彩图照片可以是您对每中树木的外貌和局部一目了然。
本书主要介绍乡土树种的形态特征,相关植物学分类,产地分布,主要病害、虫害,园林保护措施,园林用途。
通过对这些树种的简介,能帮助读者认识最常见的代表性乡土树种,并掌握一些主要的常见科属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好乡土树种,使它们在园林绿化、美化上起重要作用。
本书的编写,除了帮助读者初步掌握识别树木的本领之外,还希望能传承我们民族的植物、园林文化作一点引玉之功。
在城市中利用些什么树木才即美化环境,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呢?又能改善生态环境?除了从国外引进新的苗木品种,我们家乡的宝贵财富—乡土树种是不是应该开发呢?本书还可以为园林绿化者,学者,专家提供园林苗木保护做一些参考。
这只是一本小小的书,一切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头,我们会从这起步,不断探索,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目录杉科水杉------------------11柳杉------------------47松科马尾松---------------22罗汉松科罗汉松---------------56 竹柏------------------23樟科香樟-------------------50天竺桂-----------------7黑壳楠---------------20 楠木-------------------48银杏科银杏-------------------12木兰科山玉兰-----------------8荷花玉兰------------17乐昌含笑------------24 含笑-------------------59海桐花科海桐-------------------31大戟科乌桕-------------------43 重阳木---------------19蔷薇科樱花-------------------36火棘-------------------40梅花-------------------34垂丝海棠------------41蝶形花科国槐-------------------14刺槐-------------------52红豆树---------------58桑科构树-------------------55黄葛树---------------15漆树科漆树-------------------45黄连木---------------46木犀科女贞-------------------26桂花-------------------13山茶科茶花-------------------53榆科朴树-------------------10杜英科杜英-------------------37腊梅科腊梅--------------------9杜仲科杜仲-------------------25楝科苦楝树---------------44胡桃科枫杨-------------------49无患子科栾树-------------------29锦葵科木芙蓉---------------27 木槿-------------------33千屈菜科紫薇-------------------16梧桐科梧桐-------------------57含羞草科合欢-------------------18桦木科桤木-------------------39蓝果树科喜树-------------------21杨柳科柳树-------------------54云实科皂荚-------------------32连香树科连香树---------------39柏科柏树-------------------61红豆杉科南方红豆杉---------62一、天竺桂天竺桂学名:Cinnamomumpedunculatum科属:樟科樟属别名:普陀樟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5米,树皮褐色,有香味。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研究——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研究——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摘要:在城市中建设湿地公园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性。
本文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运用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相关理论,分析城市湿地公园中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选择树种、优化配置方法和种植方式等提升策略,为类似公园植物配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城市景观设计1引言湿地公园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为环境提供了各种好处,包括水过滤、洪水控制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等。
如今城市湿地公园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这些公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在其城市环境中创造一个绿色空间,要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尤其重要。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决定着公园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一个成功的湿地公园,是生态上和经济上的共同增长,因此,了解不同的植物配置如何影响湿地公园的功能非常重要。
2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概念城市湿地公园是融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类型的公园[1]。
园林植物配置是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栽植植物,形成好的植物景观,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科学性,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要有不同的植物配置,另外植物配置也需要一定的艺术性,结合科学合理的配置,营造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以达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共同提高。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类型植物的搭配,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群的设计,合理的组成,色彩搭配,季节变化和园林意境;二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元素的结合,如水、石、建筑、道路等的搭配与融合。
3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原则3.1生态性原则湿地公园应按原有的生态系统,为公园的绿化进行植物配置,以本土植物造景为主,外来植物为辅,把各种有特色的植物融合进当前的景观中去,与本土植物相搭配,形成生态性强的植物组团,为湿地动物提供栖息地,恢复湿地公园的区域生态性,提升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成都地理

目前,成都已记录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属3287种,占全国种数的1/10,占全省种数的1/3;脊椎动物大约578种,兽类114种,鸟类384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29种,估计昆虫总数在10000种以上。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分别是川金丝猴、大熊猫、云豹、豹、雪豹、马麝、林麝、白唇鹿、扭角羚、白鹳、黑鹳、金雕、斑尾榛鸡、雉鹑、绿尾虹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熊猫、猕猴、黑熊、大天鹅、红腹锦鸡等58种。成都市植被带及代表物种分布示意图上显示,云豹栖息地与雪豹的栖息地海拔相差1000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分别是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独叶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桫椤、蓖子三尖杉、四川红杉、岷江柏木、连香树、厚朴等23种。
湔江发源于彭州市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属于岷江水系。从西向东。汇入湔江主要河流有:龙槽沟、白河河、玉石沟、洛河、金河、五道河共6条。
改写无名峰
“白皮书”收录的山峰中,大部分人迹罕至尚未命名,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可能发动市民对3000米以上的高峰进行命名,让这些无名山峰真正家喻户晓。
成都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了约1/3平原、1/3丘陵、1/3高山的复杂区域地理环境与众多独特的地貌类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拔落差最大的中心城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3“最”尤其让成都人骄傲:成都是全国拥有原始森林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离原始森林最近(离都江堰仅70公里)、拥有野生动植物品种最多的中心城市。作者:佚名
发源于成都市的河流有:白沙河、龙溪河、湔江(又称白水河)、文井江(又称鞍子河)、黑水河、出江河、斜江河、南河、杨溪河、桤木河、万家河、黄水河、水磨河共计13条。保护区内汇入以上河流的主要支流有磨子沟、深溪沟、五码槽、红水黑凼、芍药沟、麻柳沟、银厂沟、锅圈岩沟、磨盘沟、回龙沟等55条。
魅力成都、swot分析1

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晋文学家左思所著 《蜀都赋》中便有"金垒中坐,肴隔四陈、觞以 清酊,鲜以紫鳞"的描述。唐宋时期,川菜更为 脍炙人口。诗人陆游曾有"玉食峨眉木耳,金齑 丙穴鱼"的诗句赞美川菜。元、明、清建都北京 后,随着入川官吏增多,大批北京厨师前往成 都落户,经营饮食业,因而川菜又得到了进一 步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地方菜系。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 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 长。据史书记载,川菜起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 国。自秦朝至三国时期,成都逐渐成为四川地 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川菜得到较大 发展。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 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 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 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 减少。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 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 来了许多困难。 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据考证,大熊猫的古 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 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 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 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是中国的特产,主要分布在川、陕、甘三省, 目前的野生大熊猫总数不足10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 在四川境内,成都市郊的都江堰、崇州、大邑、彭州都 有少量大熊猫出没。 为了强化大熊猫的野外保护,成都分别在都江堰市建 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崇州市建 有省级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大邑县建有省级黑水 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1、现有旅游吸引物 2、SWOT分析
成都植物园环境调研报告

成都植物园环境调研报告成都植物园是一座位于四川成都市西南部的大型植物园,面积达220公顷。
本次环境调研报告将对成都植物园的植物分布、园区布局以及设施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成都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
园区内分为几个不同的植物分区,如竹类园、草本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等。
不同的植物分区根据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布局,使得植物的生长环境更加符合其自然生长环境,有利于植物的保护和繁衍。
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达到5000多种,其中包括珍稀的濒危植物和稀有植物。
这为研究员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开展科研和参观的绝佳场所。
其次,成都植物园的园区布局合理且绿化良好。
整个园区分为主入口、东、西、南四个方向。
主入口处设有售票厅和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园区内的道路系统完善,交通便利。
园区内的道路两旁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绿色植物,使整个园区显得绿意盎然,环境优美宜人。
此外,园区还设置了休息区、卫生间、儿童游乐设施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最后,成都植物园的设施状况良好。
园区内建有多个观赏景点和展览馆,如竹类文化广场、水生植物馆、蔷薇园等。
这些景点和展览馆生动展示了植物园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园区内还设置了讲解员和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解说和导览。
这些设施的存在,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和园区的整体品质。
综上所述,成都植物园作为一座大型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合理的园区布局以及完善的设施状况。
园区内的植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植物知识的好去处。
园区的布局合理且绿化良好,让游客在欣赏植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设施状况良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参观体验。
成都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值得肯定,并对其他植物园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意义。
关于成都的介绍

关于成都的介绍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
2017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2.95%;市区面积为3639.8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885.6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成都市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11个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5个县级市,金堂、大邑、蒲江、新津4个县。
成都市有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市人口稳定增长,有常住人口1604.5万人,比上年增长0.8%;城镇化率达71.9%;有户籍人口143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1.2万人、乡村人口584.1万人;出台人才新政十二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超过11万人。
全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8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增长9.1%;城乡人均收入倍差1.92,比上年缩小0.0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970.8亿元、增长6.8%;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实现全市85个贫困村退出、29878人脱贫。
全市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7.7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8.6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5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
全市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9.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29.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3.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62.0万人;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164.6万人;有2.8万名城镇居民、10.6万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资金投入6.3亿元,其中投入农村4.5亿元;有各类社会养老机构226个,拥有床位3.5万张;有社区养老设施1741个,拥有床位3.1万张;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814处,社区服务中心344个。
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以四川成都片区为例

2018年7月n m it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4期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以四川成都片区为例叶菁(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摘要:指出了功能分区是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成都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规划范围内现有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详尽的摸底调查,提供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对片区进行了功能分区,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合理规划打下基础,同时对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家公园;大熊猫;功能分区中图分类号:S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4-0020-021概述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独有、古 老、珍稀的国宝级野生动物,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旗舰物种[1]。
野生大熊猫仅分布于我国境内,长期处于 濒危状态;为了有效拯救大熊猫,政府和社会各界长期 以来作了大量努力,但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 影响,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仍然是大熊猫及其伞护生态系统长期面临的挑战[2]。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 园体制的构想;2016年12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党的十九大报告也为大熊猫国家公 园体制试点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研究区域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域地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 省,总面积为27134km2,其中,四川省片区20177 km2,占总面积的74.36%,比重最大。
成都片区在国家公园 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和情况具有普遍性,对其他片区具有指导作用,而且成都是四川的省会,在大熊猫繁育、研究、科普、旅游方面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强劲,国际 知名度高,大熊猫是成都城市最独特的一张名片,成都 也即将成为大熊猶国家公园向世人展示最好的舞台之~■。
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指的是国家公园区域内具有 不同主导功能、实行差别化管理的空间单元[3],也是国 家公园总体规划的前提和关键。
四川植被介绍

海枣
• 名称: 海枣
海枣
• 拉丁学名:Phoenix dactylifera L. 类
别: 乔木 别名: 枣椰子,伊拉克蜜枣,
波斯枣,无漏子,番枣,海棕 科中文名 :棕榈科 科拉丁名:Palmae 属中
文名:刺葵属 属拉丁名:Phoenix Linn. 原产地:热带亚洲、非洲 形
态:常绿椰子树。单干。 公尺。 质感:中至粗
、广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 •
广玉兰
• 广玉兰(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 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固又称“荷 花玉兰”。广玉兰原产于美洲,所以又有人 称它为“洋玉兰”。可入药,也可做道路绿 化。荷花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大绿荫浓花 似荷花芳香馥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 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竹柏
• 竹柏 • 植物名称:竹柏 别 名:罗汉柴、大果竹柏
英 文 名:Nagi Podocarpus 拉 丁 名 :Podocarpus nagi 科 名:罗汉松科 属 名:竹柏属 适应地区:华东,华南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
南洋杉
• 【种中文名】:南洋杉 南洋杉(广东)
女贞树
• 文学名: 女贞树 • 别称: 女桢、女贞实、桢木、冬青子、白蜡
树子、鼠梓子、蜡树、将军树 • 科: 木犀科 • 属: 女贞属 • 种: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 分布区域: 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 •
杜英
• 中文学名: 杜英 • 拉丁学名: Elaeocarpus sylvestris(
罗汉松
• 中文学名: 罗汉松 • 别称: 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 • 二名法: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 门: 裸子植物门 • 纲: 松柏纲 Pinopsida • 目: 松柏目 Pinales • 科: 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 属: 罗汉松属 Podocarpus • 种: 罗汉松 P. macrophyllus • 分布区域: 江苏、浙江、福建、安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成都市内主要动植物及分布情况(一)总体情况成都从低到高分布着低山常绿阔叶林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和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6大植被垂直带.拥有脊椎动物578种,其中兽类114种,鸟类384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29种,鱼类7种;拥有植物3390种。
成都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通过多项生态建设措施,成都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保护和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珍贵的飞禽走兽,蝴蝶也成为成都的一张风景名片。
赤顶大粉蝶、黑脉金斑蝶、枯叶蛱蝶……据悉,成都拥有512种蝴蝶,占四川蝴蝶已知种类的73%,其中属于国家或者国际保护的珍稀物种达34种。
由于植被保护良好,各大风景区成为蝴蝶分布的集中区域,其中,天台山风景区就有蝴蝶312种,西岭雪山也有蝴蝶309种。
(二)具体情况海拔4000米以上为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
分布有苞叶雪莲、绵头雪兔子、长鞭红景天、流苏虎耳草等植物,还有岩羊、高山姬鼠、藏雪鸡、雪鸽等动物。
海拔3400—4000米为高山灌丛草甸带。
在本地带的阴坡,主要分布以小叶杜鹃组成的常绿针叶灌丛,以蔷薇、花楸组成的落叶阔叶灌丛,和以多种箭竹组成的竹类灌丛;阳坡则主要分布以羊茅、剪股颖、委陵菜等组成的高山草甸。
牛羚、岩羊、马麝、毛冠鹿、林跳鼠等兽类和绿尾虹雉、秃鹫、血雉等鸟类在此栖息。
海拔2400-34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带。
分布有大熊猫、金丝猴、、云豹、豹等动物。
有以红豆杉为代表的珍贵的植物。
海拔2000—2400米为亚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有铁杉、云南铁杉,代表阔叶树种有糙皮桦、扇叶槭、青榨槭、灯台树等针叶树种。
重要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小熊猫、云豹、黄喉貂、黑熊、林麝、毛冠鹿、竹树等兽类和红腹角雉、雉鸡、大山雀、虎纹伯劳等鸟类。
海拔1600—2400米为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主要生长有包石栎、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白辛树、香桦等树种。
藏酋猴、猕猴、野猪、黑熊、水鹿、豹猫、大灵猫、小灵猫、金毛、獾等兽类,雀鹰、红腹锦鸡、鹰鹃、戴胜等鸟类也生长于此。
海拔1600米以下为低山常绿阔叶林带。
分布着川桂、细叶青杠、油樟、小果润楠、祯楠、黑壳楠、曼青杠等原生树种和杉木、柳杉、水杉、桤木等人工次生林树种,适应温暖湿润和低光照气候。
鸟类有白鹭、斑鸠、画眉、喜鹊、家燕等。
二主要动物、植物的保护级别成都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
(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大熊猫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
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
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
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肃的山区。
2.云豹云豹(学名:Neofelis nebulosa)为哺乳纲的猫科动物,有四个亚种。
体长约70~110厘米,尾长约70~90厘米,体重约16~40千克,为豹亚科最小者。
身体两侧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故名。
瞳孔长方形,收缩时纺锤形。
犬齿锋利,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较大,长度比例在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大,能够咬杀较大猎物,此点与史前已灭绝的剑齿虎相似。
3.豹豹字拼音豹。
豹(学名:Panthera pardus)是属猫科豹属下一种动物,又名金钱豹或花豹。
花豹有时会有黑化现象,即为黑豹,皮肤及毛发上出现大量黑色素,但还是可隐约见到斑点4.雪豹雪豹(学名:Panthera uncia 或Uncia uncia),在中国也被称为艾叶豹、荷叶豹、草豹、伊尔毕斯(西部少数民族),有“雪山之王”之称,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
5.川金丝猴别名仰鼻猴,金丝猴,金线猴,灵长目猴科。
拉丁学名Pygathrix roxellanae 雄性体长52~78cm,尾长57~80cm,体重约17kg,雌性较小,体重约8kg。
嘴部突出,鼻孔斜向上翘,故也称仰鼻猴。
脸部天蓝色,雄猴颈背至尾基部在浅灰褐色被毛中夹有金黄色长毛,全身毛色艳丽,毛长达30cm。
雌性无金色长毛。
分布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
四川主要分布于岷山、邛崃山、大雪山和小凉山,包括南坪、松潘、黑水、平武、青川、北川、茂汶、汶川、理县、安县、绵竹、大邑、什邡、都江堰市、彭县、崇庆、天全、芦山、宝兴、泸定、康定和马边等22个县境内的部分林区。
(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小熊猫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
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
耳大,直立向前。
四肢粗短,为黑褐色。
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
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无性二型。
头骨高而圆;听泡相对扁平;眶后突不完全发育或缺失;矢状嵴低;具翼碟骨;上腭高耸拱形,中间凹陷;中翼骨腭缢缩;冠突明显呈钩状。
2.猕猴猕猴别名黄猴、恒河猴、广西猴,属于猴科。
猕猴是中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43~5 5厘米,尾长15~24厘米。
头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谈灰黄色。
鼻孔向下,具颊囔。
臀部的胼胝明显。
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3.黑熊黑熊的体态比棕熊小,全身黑色,前胸有纯白色的“v”形斑。
体型只能算中等,身长小于1.4米,头至躯干约120~180cm高,母熊的体型比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
黑熊的体毛粗密,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
胸前有一块很明显的白色或黄白色的月牙形斑纹,因此也被人称为月熊(Moon bear)。
这块斑纹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可能只是细线,有的则是很大一块三角斑。
4.大天鹅大天鹅(学名:Cygnus cygnus)是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体型高大,体长达155厘米,体重约10千克。
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
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
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
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昼夜均有活动,性机警、胆怯,善游泳。
候鸟,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
飞行时较疣鼻天鹅静声得多。
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高山兀鹫),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
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布于亚洲,冬季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附近湖泊;春季迁经华北、新疆、内蒙古而到黑龙江、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西伯利亚等地繁殖。
5.红腹锦鸡红腹锦鸡为中型陆禽,全长约70(雌)~100(雄)cm,体重约650克。
额和头顶羽毛延长成丝状,形成金黄色羽冠披覆于后颈上。
脸、颏、喉和前颈锈红色,后颈围以具有蓝黑色羽端的橙棕色扇状羽,形成披肩状。
上背浓绿色,羽缘绒黑色;下背、腰和短的尾上覆羽深金黄色,羽支离散如发。
自腰以后的两侧,羽端转为深红色。
较长的尾上覆羽基部桂黄色,具黑褐色波状斜纹,羽端狭长而为深红色;尾羽18枚,中央一对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外侧尾羽桂黄色而具黑褐色波状斜纹;最外侧3对尾羽暗栗褐色,具黑褐色斜纹。
(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银杏2.红豆杉3.南方红豆杉4.珙桐5.光叶珙桐6.独叶草(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桫椤2.篦子三尖杉3.四川红杉4.岷江柏木5.连香树6.厚朴成都有十大千年名木古树除此之外,成都有保存完好的十大千年名木古树,分别位于都江堰、大邑、彭州等地。
其中,树龄最长的2000多年,最短的也有1200多年。
报告显示,这些名木古树分别是:天师洞古银杏:1800多年,树高30余米,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天师洞道观内。
长松寺古银杏:1500余年,树高50余米,位于龙泉驿区长松寺遗址。
化成双楠:1500多年,位于崇州市化成山大明寺内。
普照寺古楠木:1200多年,位于都江堰市大观镇普照寺内。
接王寺红豆杉:1850年以上,树高30余米,位于大邑县雾山乡接王寺。
上皇观唐杉:1300多年,树高48米,位于都江堰市中兴镇上皇观。
丹景山汉柏:2000余年,树高30余米,位于彭州市丹景山。
西岭黄心夜合:1200年以上,树高15米,位于大邑县西岭镇。
太鹏寺罗汉松:300年以上,树高18米,位于大邑县斜源镇太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