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凤尾香罗薄儿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喑,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雅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这两句是女子回想与意中人相遇时的情景一一对方驱车而来,自己虽用团扇遮面,羞怯之意却难掩饰;车隆隆地响着走过去了,彼此喑含情意,却未及通话。
诗句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乂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写得委婉别致,韵味悠长。
注释⑴凤尾罗:凤文罗。
《白帖》:“凤文、蝉翼,并罗名。
”⑵碧文圆顶:一种碧青色波纹圆顶百折罗帐。
⑶扇裁月魄:班婕好《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扇裁即团扇;月魂:指月。
羞难掩:乐府《团扇郎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⑷金烬:灯盏或蜡烛残烬之美称。
烛花烧完了,故喑。
⑸石榴红:石榴花开的季节。
⑹斑雅:黑白杂毛的马。
⑺西南:东川在西南。
参考译文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雅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
主要写了深夜难眠,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以及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乂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喑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①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 ②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同桌的你 比划猜成语
11
【规则】
• 每组选出两人,由第一人做动作, 或作描述(描述时不能出现成语 中的字词),第二名同学猜是什 么成语
12
一箭双雕
13
井底之蛙
14
连蹦带跳
15
左顾右盼
16
张牙舞爪
17
36
挂羊头卖狗肉
37
口蜜腹剑
38
闻鸡起舞
39
狼吞虎咽
40
掩耳盗铃
41
守株待兔
42
画蛇添足
43
纸上谈兵
44
步履蹒跚
45
抓耳挠腮
46
捧腹大笑
47
翩翩起舞
48
喜极而泣
49
杞人忧天
50
望梅止渴
51
怒目而视
52
一毛不拔
53
大摇大摆
54
痛哭流涕
55
金刚怒目
56
挤眉弄眼
57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1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 玉溪生,又号樊南子。 诗工骈文,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 “小李杜”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
境。
2
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有所隐讳,不愿或不便 标题;另有一些诗取首句头几个字为题, 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也属于无 题诗。
152
•落井下石
153
•五体投地
154
•举一反三
155
•心不在焉
156
•一路顺风
157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李商隐《无题二首》原文译文及赏析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这两句是女子回想与意中人相遇时的情景——对方驱车而来,自己虽用团扇遮面,羞怯之意却难掩饰;车隆隆地响着走过去了,彼此暗含情意,却未及通话。
诗句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写得委婉别致,韵味悠长。
注释⑴凤尾罗:凤文罗。
《白帖》:“凤文、蝉翼,并罗名。
”⑵碧文圆顶:一种碧青色波纹圆顶百折罗帐。
⑶扇裁月魄:班婕好《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扇裁即团扇;月魂:指月。
羞难掩:乐府《团扇郎歌》:“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⑷金烬:灯盏或蜡烛残烬之美称。
烛花烧完了,故暗。
⑸石榴红:石榴花开的季节。
⑹斑骓:黑白杂毛的马。
⑺西南:东川在西南。
参考译文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
主要写了深夜难眠,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以及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第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颈联:写宴会之热闹。
有人说该联是写作者今夜所处的环境,有人说是回想昨夜的 情景,还有人说是作者在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你怎么看?
前者显然是不对的,作者不可能在此环境下写出本诗。而后 两者都是可能的情况。
那么,不论是回想昨夜还是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它所表 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吗?
都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凄清寂寞,昨夜的笑语喧哗或 正在进行的觥筹交错,无不反衬出诗人现在的孤独寂寞、凄 苦清冷。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 得到实现,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值得 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 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
李商隐的诗歌及风格
言情诗: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 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 后世最多的关注。
李商隐的诗歌及风格
从吟咏的题材来看,其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 政治和咏史: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
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 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 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 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 诗歌的一个特色。
鉴赏第二步——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四、结合思路,精读诗句。 首联:对昨夜相会的追忆。 昨夜的相会对作者来说是美好的还是惨淡的?美好! 作者有没有直接具体叙写相会的情事? 没有! 那么,你是如何感知到它是美好的?包含了什么艺
《无题》二首(其一)

问:有人说该联是写作者今夜所处的环境, 有人说是回想昨夜的情景,还有人说是作者 在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你怎么看?
答:前者显然是不对的,作者不可能在此环境下 写出本诗。而后两者都是可能的情况。
问:那么不论是回想昨夜还是想象意中人 今夜的处境,它所表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 吗?
答:都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凄清寂寞,昨 夜的笑语喧哗或正在进行的觥筹交错,无不反衬 出诗人现在的孤独寂寞、凄苦清冷。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问:为什么说这种感情是“复杂而微妙 Nhomakorabea的?答: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身 不能见而心却通,这不是单纯的因阻隔而苦闷或因契 合而欣喜,而是阻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 中的安慰,更显痛苦与甜蜜相交织的爱情的珍贵。
颈联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 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 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 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 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 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 凉。
尾联:写出诗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 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 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 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 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 (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无题(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难,东风弱,百花残。
春蚕至死不可停止吐丝,蜡烛只在烧成灰烬时泪干。
小靖担心云和庙宇的变化,而《夜》则没有名字(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黎明的镜子担心云神庙的变化,夜吟应该感受到寒冷的月光。
没有办法去彭山。
绿色的鸟儿渴望造访。
注释:一.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锦:丝与“丝”谐音。
真丝方锦意味着思念不会结束,除非你死。
3眼泪开始变干:眼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这里,双关的意思是相思树的眼泪。
4.小静:早上化妆照镜子;云斌:在这里,女人的秀发多而美丽,可与青春相提并论。
5蓬莱山,人们生活在海上纪念蓬莱山的地方。
6蓝鸟:神话中为西方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这是许多题为《无题》的诗歌中最著名的感伤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话展开,尤其是“别难懂”这三个字。
《东风》结束了这个季节,但它是人们相思病的隐喻。
因为这种感伤的感觉,人们就像春天结束时枯萎的春花一样没有生命。
3、第四句是相互忠诚和庄严誓言的写照。
5、这六句话描述了两个人的忧郁、怨恨和担忧,因为他们不能见面,他们感到寒冷,甚至丢了脸。
我们唯一能希望的是第七句和第八句中的假设:我希望绿色的鸟儿经常传播简析:李商隐创作了《无题》这首诗。
无题二首 其一 注释译文鉴赏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魂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柳,何处西南待好风。
●注释:
金烬:指铜灯上灯花的残烬。
斑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译文:
薄薄的凤尾花纹香罗有几层,深夜把青碧圆顶罗帐细细缝。
圆月形的团扇遮掩不住羞意,未及通话车声如同雷声隆隆。
曾伴残烛度过多少寂寞长夜,石榴花红你的消息仍无踪影。
此刻且把斑马系在杨柳岸边,等待什么地方吹来西南春分。
●鉴赏:
本诗描写对情人的怀念。
女子深夜还在缝制罗帐,她追忆曾与所爱的人偶遇言语未通即匆匆分开的场景,她寂寞度日,期盼情人早日回归,充分表现了对爱情追求的执着和热烈。
清词丽句,委婉感人。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五、关于无题诗: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也 是他在唐诗发展中最大的贡献之一。他的 无题诗向来以难解著称,一部分实写男女 之情,也有一部分别有寄托,或介于两者 之间。但大都以悲剧性的相思为主题,交 织着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 复杂感情,这是因为晚唐时代的悲剧气氛 和个人悲剧命运在诗作中烙下了深深的印 记。
颈联:写宴会之热闹。
有人说该联是写作者今夜所处的环境,有人说是回想昨夜的 情景,还有人说是作者在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你怎么看?
前者显然是不对的,作者不可能在此环境下写出本诗。而后 两者都是可能的情况。
那么,不论是回想昨夜还是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它所表 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吗?
都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凄清寂寞,昨夜的笑语喧哗或 正在进行的觥筹交错,无不反衬出诗人现在的孤独寂寞、凄 苦清冷。
还有部分的应酬和交际诗作。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 意韵深微,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 感情。
总说:李商隐诗歌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 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 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
一、积累识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 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 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 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 会生活。
尾联:感慨官场奔波,身不由己的惆怅。
此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自己比作飘转不定的蓬草,“蓬”是一种 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 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应官”也就是应 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如 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在终宵的追忆 中,晨鼓已响,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的诗歌及风格
从吟咏的题材来看,其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 政治和咏史: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 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 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 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 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 诗歌的一个特色。 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 得到实现,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值得 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 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
合”)
1.首联:对昨夜相会的追忆。
2.颔联:今宵心中引发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3.颈联:写宴会之热闹。 4.尾联:感慨官结合思路,精读诗句。 首联:对昨夜相会的追忆。 昨夜的相会对作者来说是美好的还是惨淡的?美好! 作者有没有直接具体叙写相会的情事? 没有! 那么,你是如何感知到它是美好的?包含了什么艺 术手法的运用? 借助于星辰好风的点染,画楼桂堂的映衬,烘托出 一种温馨旖旎、令人沉醉的环境氛围。 第一句中连用“昨夜”好不好,为什么? 好!“昨夜”复迭,构成圆转叠唱的美感,提示诗 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 说明诗人的记忆刻骨铭心,使追忆的抒情性更浓郁。
尾联:感慨官场奔波,身不由己的惆怅。 此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自己比作飘转不定的蓬草,“蓬”是一种 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 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应官”也就是应 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如 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在终宵的追忆 中,晨鼓已响,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 有人认为尾联与前三联感情不一致,你如何评价? 看似不一致,前三联写爱情阻隔的惆怅,尾联写身 世漂泊的慨叹,但诗人将两者连缀后,不但扩大了 诗的内涵,而且深化了诗的意蕴,含有自伤身世的 意味。
颈联:写宴会之热闹。 有人说该联是写作者今夜所处的环境,有人
说是回想昨夜的情景,还有人说是作者在想 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你怎么看? 前者显然是不对的,作者不可能在此环境下 写出本诗。而后两者都是可能的情况。 那么,不论是回想昨夜还是想象意中人今夜 的处境,它所表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吗? 都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凄清寂寞,昨 夜的笑语喧哗或正在进行的觥筹交错,无不 反衬出诗人现在的孤独寂寞、凄苦清冷。
一、积累识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二首》之一
鉴赏第一步——读懂
一、有感情地朗读《无题二首》(其一) 二、借助注释,初读诗句。
三、把握“意识流”般的思路:(破“起承转
李商隐《无题二首》 (其一)
唐诗中的“意识流”
知人论世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 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 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 称为“温李”。 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 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 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 党的王梦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 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 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 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 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 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其名。
李商隐的诗歌及风格
言情诗: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 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 后世最多的关注。
还有部分的应酬和交际诗作。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 意韵深微,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 感情。
总说:李商隐诗歌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 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 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
颔联:今宵心中引发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颔联中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比喻:彩凤比翼双飞,比喻美满爱情;“身无…… 翼”比喻爱情的阻隔;“心有……通”比喻相爱的 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 对照:“身无”与“心有”对照,组成一个包蕴丰 富的矛盾统一体。 对偶。 为什么说这种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 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身不能 见而心却通,这不是单纯的因阻隔而苦闷或因契合 而欣喜,而是阻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 中的安慰,更显痛苦与甜蜜相交织的爱情的珍贵。
四、拓展阅读: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五、关于无题诗: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也 是他在唐诗发展中最大的贡献之一。他的 无题诗向来以难解著称,一部分实写男女 之情,也有一部分别有寄托,或介于两者 之间。但大都以悲剧性的相思为主题,交 织着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 复杂感情,这是因为晚唐时代的悲剧气氛 和个人悲剧命运在诗作中烙下了深深的印 记。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
(2)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 试作简要赏析。
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 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 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 难怪伤感断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