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感染性休克

[休克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儿童最常见的休克病因为低血容量,如出血导致循环血量丢失、源于胃肠炎或多尿的液体丢失或液体转移至第三间隙。

2.分布异常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由于外周血管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在器官间和器官内的分布异常。儿童最常见的分布异常性休克为感染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使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不足。

4.梗阻性休克(obstructive shock):指内在和外在因素使心血管结构口径变小,从而限制血液流动。病因包括心包填塞和张力性气胸。

[微循环结构和功能]

1.正常结构:微循环是指500μm以下的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属循环系统的基本单位,身体不同部位结构组成不同,以肌肉为例微循环的结构如图示。

微循环通路由直接通路、迂回通路、分流短路三部分组成。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属直接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到心脏,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经此通路回心,以免过多血液滞留在真毛细血管网内。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称迂回通路。在安静时仅有20%左右的真毛细血管根据需要轮流开放,物质交换主要在此处进行。血液由微动脉、通过动静脉吻合支到微静脉,称短路分流,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在休克时则大量开放,使血液经短路回流心脏,因其管壁厚,血流迅速、无物质交换作用,能加重组织缺氧。

2.微循环的功能:可分为营养血管、阻力血管、容量血管三部分。

(1)微动脉周围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及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支配,是决定微循环血液灌注量的"总开关"。它还与小动脉一起决定周围循环的阻力,故称为阻力血管。

(2)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外有少量结缔组织包围,不能舒缩,为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部位,故称营养血管。其血流量受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调节。

(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体液因素、特别是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而收缩、舒张,恰似微循环的"分开关",决定相应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液灌注量。对儿茶酚胺颇为敏感,而对缺氧与酸中毒的耐受性差。

(4)微静脉能容纳较多血液,对静脉回流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故称容量血管。当其收缩时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积,恰似"后开关"。其静脉壁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耐酸,故在酸性条件下对缩血管物质仍能保持良好反应性。

(5)吻合支管壁则有完整的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以β受体占优势。当开放时则形成动静脉短路分流。

综上所述,微循环的血流量取决于动脉压及微动脉与微静脉的管径(与管径的4次方成正比)。微循环的血流分布取决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程度及微动脉、微静脉间吻合支开放的数量。

3.神经体液因素对微循环的调节:

微动脉、微静脉均受交感神经支配。管壁平滑肌多含α受体。交感神经兴奋时,微动脉、微

静脉收缩,相应地微循环单位中血流量减少。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无神经支配,受体液因素调节。内源性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等可使之收缩,致使真毛细血管网闭合,血流量减少或消失。此时局部缺血缺氧,无氧酵解增加,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同时因缺氧促使血管周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二氧化碳、乳酸,钾离子、腺苷核苷酸等,都有弛缓平滑肌的作用。这些物质在闭合的真毛细血管网内聚积至一定浓度时,可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微循环舒张,真毛细血管网开放,血流通畅,而将局部组织内蓄积的舒血管物质带走,此时毛细血管又在血流中存在的缩血管物质作用下开始收缩。如此周而复始,使微循环的真毛细血管网轮流开放20%,而保留颇多的"储备毛细血管网"。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

病原菌所致小儿SIRS的分期与命名

感染(infection) 正常无菌组织遭到细菌入侵,不伴全身炎症反应

菌血症(bacteremia)血培养细菌阳性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感染与非感染因素所致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① 体温>38℃或<36℃

② 心动过速:成人>90次/分,儿童>90~100次/分,婴儿>120次/分,新生儿>140次/分

③ 呼吸性碱中毒(自主呼吸时PaCO2<32mmHg)或呼吸急促:成人>20次/分,儿童>40次/分;婴儿>50~60次/分

④ 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杆状核>10%

脓毒症(sepsis) SIRS同时伴有感染证据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指sepsis伴有器官功能不全、组织灌注不足或低血压。灌注不足的标志是乳酸酸中毒、少尿或急性意识障碍等。低血压标准:成人收缩压低于90mmHg或从基础值下降40mmHg以上,舒张压低于

70mmHg;小儿收缩压低于70+2×年龄(岁)(mmHg)或从基础值下降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Severe sepsis 虽经恰当输液复苏治疗,低血压依然存在,或需用血管收缩药才能维持正常血压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

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急性危重患者发生器官功能不全,只有用必要的支持措施才能保持内环境稳定

[休克的监测]

连续监测患儿心肺功能,并作好详细记录,对估计休克复杂的病理改变及指导治疗十分重要。

1.观察患儿神志状态、呼吸、心率及体温(应测肛温,因末梢血管收缩,腋下温度不准确)、皮肤色泽及末梢循环状况,根据病情每1、2小时乃至10~15min记录一次。

2.连续监测患儿心电图,了解心率、节律及心肌缺血等情况。

3.连续监测患儿血压。休克患者宜用桡动脉插管直接测压,平均动脉压应维持于7.8~10.4kPa(60~80mmHg)。血压过高可增加心室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使心输出量下降。血压过低则不利于组织灌注。通过导管还可定期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及其他检验。

4.中心静脉压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室功能,可指导扩容。导管置于腔静脉近右房处。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57~1.09kPa(4.4~8.4mmHg),<0.57kPa(4.4mmHg)提示血容量不是;>1.09kPa (8.4mmHg)说明输液过多,右心衰竭。

5.肺毛细血管楔压:采用Swan-Ganz四腔气囊漂浮导管法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及左心功能,其正常值为1.04~1.56kPa(8~12mmHg);升高提示肺淤血、肺水肿及左心衰竭;低于1.04kPa(8mmHg)或上升达2.6kPa(20mmHg)则分别提示血容量不足及轻至中度肺淤血。中至重度肺淤血时,肺毛细血管楔压可达3.25kPa(25mmHg),超过3.9kPa(30mmHg)提示有肺水肿发生。但儿童操作困难,少用。

6.心脏指数:心脏指数正常值为3.5~5.5L/min·m2。可采用热稀释法测定。

7.尿量:留置导尿管记录患儿尿量,若少于10ml/(h·m2)提示肾功能不良。

8.血气监测:宜保持pH值于7.25以上,PaO2在9.10kPa(70mmHg)以上。

9.动静脉血氧差:应保持在正常水平。正常值为35~55ml/L。

[抗生素的选择]

表 婴儿和儿童疑似败血症时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

不同年龄或临床状况首选药物可选药物

新生儿垂直传播AMP+AG AMP+CTX

新生儿医院性感染NAF/OXA+AG VANCO+CAZ

1~3个月婴儿AMP+CTX AMP+CRO

3个月~5岁CTX或CRO

头孢呋辛*或NAF/OXA+CTX或CRO

>5岁CTX或CRO 头孢呋辛*或AMP或PEN 或NAF/OXA+ CTX或CRO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或医院

获得性感染VANCO+CAZ

NAF/OXA+TICAR+AG或可

考虑加二性霉素B

注:AMP氨苄西林,AG氨基糖苷类,CTX头孢噻肟,CRO头孢三嗪,NAF萘夫西林,OXA苯唑西林,CAZ头孢他定,VANCO万古霉素,PEN青霉素,TICAR替卡西林

*排除脑膜炎感染时可应用

[输液注意事项]

1.首批快速输液扩容主要用晶体液(等张含钠液),但扩容作用维持时间短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液胶体渗透压,维持有效循环量,又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凝集,改善微循环,防止DIC,但因其排泄快,扩充血容量作用亦较短暂。必要时亦可用中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6~7万),其扩容作用强且持久,但抗凝作用较弱。5%葡萄糖液虽为等渗液,但输入人体后随即燃烧耗尽,扩容效果欠佳,可视为无张液体。另一方面,患儿休克时糖代谢障碍,利用减少,可能使血糖增高,故治疗早期不主张大量给糖。

2.对休克患儿是否需要输血、何时输血看法不一。一般认为,休克时血浓缩,粘稠度明显增大,

血流缓慢,应先输晶体液,后输血,以免发生DIC。但若患儿重度贫血,红细胞压积<0.30,可紧急输血。资料表明:休克时红细胞压积为0.30时,毛细血管灌注最佳,供氧最好。

3.国外有人主张用血制品扩容,认为白蛋白及血浆可提高胶体渗透压,在血管内保存时间较久,又可减少渗出,回吸水分,使血粘稠度降低;同时只输晶体液也可造成暂时性低蛋白血症,复苏后易发生严重水肿。但血制品得来不易,价钱昂贵,快速推入时易发生不良反应及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时还可外渗导致组织水肿。故首批快速输液多不主张使用。患儿原有低蛋白血症或扩容后血压不够稳定,继续输液阶段加入血制品则较合理。

4.休克纠正前常有高血钾症,故不用含钾液,有尿后再给钾。如有明显低血钾,则要增加含钾液的用量。

5.休克全过程都有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其程度与休克的轻、重程度及维持时间呈正相关。须注意此时的酸中毒多因组织灌注不良、缺血缺氧所致,随灌注改善、肾功能恢复可自行调整,且一般开始输液阶段,液体中多含有一定量的碱性液,故酸中毒可在扩容同时得到及时有力的纠治。除非治疗过程中,发现酸中毒纠正不满意,始应参考血气BE 值再予补充,kg×BE×0.5即为5%碳酸氢钠所需毫升数。可先给1/2~1/3量,余量视需要再予补足。总之,休克酸中毒的纠正应以保证氧合和改善循环为主,并遵循宁酸勿碱的原则,将pH 纠正至7.25以上即可。碱性液应用过多会导致高钠、高渗血症和碱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预后极为不利。

6.判定输液是否合适,以观察外周循环及酸中毒恢复情况,尤其是尿量较为可靠。有条件可监测中心静脉压,及放置Swan-Ganz 导管,指导输液。此外,还需参考尿比重、尿pH、血电解质或血液气体分析等。

7.血容量补充适宜,则:①面色转红,肢端暖,紫绀消失;②脉搏有力,血压正常,脉压>4kPa (30mmHg);⑧尿量每小时>30ml/m2;④中心静脉压0.588~1.18kPa(6~12cmH2O)。休克纠正后,因微血管淤滞的血液进入有效循环,及过多的细胞间液回到血管内,使循环血量增加,故要控制维持液的输注量与速度。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心肺复苏术

[开放气道]

1.意识丧失但无外伤者:可用仰

头提颏法开放气道。将患儿置于仰卧

位,一手置于患儿额部并轻柔地将头

后仰,另一手食指放在颌骨弓下,轻

轻用力使下颌向上外抬起。应避免使

嘴闭上或推颌下软组织,以免进一步

阻塞气道(图1)。

图1 仰头提颏法

2.若疑有头颈创伤:应避免头后

仰,此时可用推下颌法开放气道。即

用双手的2或3个手指分别放于患儿

两侧下颌角处,轻轻用力向上外方推

下颌(图2)。施救者的肘部可放在患

儿躺着的平面上,以利固定。若有第

2个抢救人员在场,则可由1人固定

颈椎,1人实施此项操作。

图2 推下颌法

3.怀疑气管异物者:将舌及下颌提起,检查咽部有无异物,以便在直视下将异物去除。

4.放置口咽通气道的方法:如图3示。

图3 放置口咽通气道的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

1.口对口、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通过向婴儿口鼻吹气使胸廓抬起(图4)。施行口对口-鼻法有困难时,可采用口对鼻法,经鼻吹气的同时,应抬起下颌使口闭合。口对口法适用于1~8岁小儿,经口吹气时,应用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子(图5)。实施过程中需保持气道通畅。

图4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图5 口对口人工呼吸

开始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应连续吹气2~5次,每次持续1~1.5秒,至少保证2次有效通气。吹气前深呼吸,使呼出气中氧含量最大,二氧化碳含量最低。由于患儿年龄不同,肺顺应性不一样(图4),因此难以规定统一的吹气压力及吹气量。最基本的原则是吹至胸廓抬起但又未引起胃膨胀。吹气时气体进入顺利且胸廓抬起,说明气道通畅,气量足够;若吹气阻力大或胸廓不能抬起,通气无效,可能有气道阻塞,或吹入气体容量或压力不够。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未正确开放气道,需进行调整,保证头后仰、下颌抬高,并使患儿嘴张开。怀疑颈或脊柱损伤禁忌此操作。若头位置正确,用力吹气仍不能使患儿胸廓抬起,则可能气道有异物阻塞,应排除异物。

2.复苏器与使用方法:见图6、7、8。

图6 Ambu Baby 复苏器结构示意图 图7 复苏器加压人工呼吸示意图

图8 复苏器使用手法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胸外按压是连续有节奏地按压胸部,使血液流向心肺脑等生命器官,以保持器官活力直至能提供进一步生命支持。有效的胸外按压可提供器官正常血流量的20%~25%,平均动脉压可达

6.7kPa(50mmHg)。为使按压有效,小儿应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1.婴儿胸外按压:有两种方法。双指按压法(图9)适用于单人施救,胸外按压的同时,用另一只手固定头部,或放在胸后轻轻抬起胸廓,使头处于自然位置,并消除死腔。这样在按压5次后能及时给予人工呼吸,而不需重新安置头部位置。双手环抱按压法(图10)是2拇指重叠或并列压迫胸骨下1/2处,适用于2位施救者同时操作,1人胸外按压,1人人工呼吸。此法较双指按压法可产生更高的动脉收缩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图9 双指按压法 图10 环抱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2处,即两乳头连线下1指处。注意不要按压剑突。按压深度约为婴儿胸廓前后经的1/3~1/2,即1.5~2.5cm。按压后应放松使胸廓复位,但手指不能离开胸壁。节奏要均匀,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最好按压时间稍短,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胸外按压与通气应相互配合,避免同时进行。每按压5次给予1次有效通气。注意,此处所谓频率实际指按压速度,而不是每分钟真正的按压次数。由于每按压5次后需给予1次通气,实际按压次数将小于100次/分。

2.小儿胸外按压:单掌按压法适用于1~8岁小儿。将一手的掌根部置于患儿胸骨下1/2处,手指抬起离开肋骨,注意不要压迫剑突。手臂伸直,凭借体重垂直下压,使胸廓下陷1/3~1/2,即2.5~4cm。频率100次/分,每按压5次给予1次有效通气。双掌按压法适用于8岁以上小儿,方法基本同成人。两手掌根重叠在一起放于胸骨下1/2处,两手五指互相连锁以保证按压时手指不致压在肋骨上。施救者上身前倾,手臂伸直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cm。频率100次/分,在未开放气道前,每按压15次给予2次有效人工呼吸,之后迅速恢复以上姿势进行胸外按压。

施行心肺复苏后约1分钟及每隔1分钟,应重新评价患儿自主呼吸及循环状态。

图11 单掌按压法 图12 双掌按压法

[不同年龄基本生命支持方法]

参考Guideline of 200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ALS: Summary of ABCD Maneuvere

儿科常见病及诊治方法

儿科常见病及诊治方法 最常见的幼儿病种有下面几种: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6个月到3岁为发病高峰,而90%以上以致病微生物为病毒,一般会反复发热3天左右,多以夜间明显,患儿不但服药困难,输液又加重痛苦,家长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泄泻(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儿厌食症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疾病,患者一般症状不多,就是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少数患儿由于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长期便秘、锌缺乏等引起,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儿科常见病如何诊断 儿童患感冒时往往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不明显,而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却较明显,婴幼儿感冒时,常常发生高烧,有的患儿甚至发生惊厥,同样患了感冒,儿童得了可能就比大人要重些。由于儿童抵抗力弱,得感冒后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合并症。此外,小儿感冒时有时可引起心肌炎、肾炎危及生命,儿童时期,还有不少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这些病在早期,也有类似感冒的一些症状,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确说明自己哪里不舒服,不会说话的婴儿更是不能表达,并且小儿病情发展变化快,因此对小孩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应当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儿科常见病用药处方 轻微感冒(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牛磺酸颗粒、保婴丹。感冒、咳嗽:贝莱、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猴枣牛黄散、保婴丹、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露。咳嗽、多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严重鼻塞脓涕:鼻渊舒、滴宁、0.5%麻黄素滴鼻(禁用滴鼻净)。退烧: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发热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咽扁冲剂。舌苔厚、内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儿七星茶、小儿七珍丹。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婴儿健脾散(婴儿素)、醒脾养儿颗粒、脾可欣、小儿七星茶。积食(乳食疳积)、厌食、消

儿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儿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 四、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五、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六、惊厥护理常规 七、高热护理常规 八、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危重病症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置婴幼儿重症监护室(PICU),保持病室安静。 (三)保持静脉通畅,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四)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喂养,不能进食者给鼻饲。 (五)每日晨晚各进行皮肤清洁护理1次。每日进行1次口腔及眼睛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插鼻导管者应注意鼻腔清洁,保持导管与呼吸道通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保持被褥床单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六)观察大小便性状、次数。尿潴留者可轻按压膀胱,协助排尿。便秘者遵医嘱给缓泻剂或灌肠法。腹胀给予肛门排气。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2小时监测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 1次,必要时测量血压。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决定氧疗方式,定期监测氧饱与度或行血气分析观察氧疗效果。注意神志、面色、瞳孔得变化。观察心跳、呼吸得节律及周围循环、尿量等情况。发出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行相应得急救处理。 (八)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每2小时翻身拍背、吸痰 1 次。 (九) 做好床头交接班,交接内容包括:病情、输液、各种引流管、给氧、各项护理记录及皮肤受压情况。 (十) 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急救药品。 昏迷护理常规 (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坠床。患儿烦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三) 遵医嘱给予鼻饲。 (四) 绝对静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及分泌物及时吸出,遇有窒息立即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生。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_诊断和护理_措施方案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有关。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 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1)能量的供给 2)蛋白质的供给 3)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4)鼓励母乳喂养 5)鼻导管喂养的应用 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观察有无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急症抢救准备。 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

6、健康教育 口炎护理 护理诊断 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 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溃疡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 3、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 5、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小儿腹泻 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儿科疾病 1、水痘合并症: 诊断标准 (1)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或流行史。 (2)皮疹在3-5天内分批出现,同时有各型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痂在5-20天内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布以躯干多见。 住院指征: 并发肺炎,皮肤继发感染,脑炎。若无并发症,但有高热不退、精神萎糜等症状也是留院观察指征。 治愈标准: (1)隔离期已满(隔离至全身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2)临床症状消失。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2、急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1)咳嗽为主要症状,热型不定,开始干咳,1-2天后分泌物增加。年长儿童全身症状较轻,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2)双肺听诊有干啰音,呼吸音粗糙,或伴有不固定的大水泡音;(3)胸片肺门及肺下部肺纹理增粗或正常;(4)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 入院标准: 若门诊治疗症状无好转,体温达38.5℃以上,且年龄小(2岁以下),需住院。

治愈标准: 咳嗽减轻,肺部无啰音,体温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3、喘息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1)多发生在3岁内婴幼儿,尤以肥胖者较多见。(2)患儿有咳嗽,气喘,有或无发热,有支气管炎伴哮喘症状。(3)伴有烦燥或哭吵,进食少,睡眠欠佳;(4)听诊呼气延长,吸气时有哮鸣音,不固定性湿啰音;(5)胸片有肺纹理增粗,肺含气量增加。 入院标准: 门诊治疗无效,影响睡眠,病情有加重,年龄2岁以下,需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咳嗽气喘减轻,精神食欲正常,活动自如,双肺无哮鸣音,无干啰音可出院。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4、疱疹性咽炎: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并持续中、高热,可有流涎、咽痛、拒食、呕吐、哭吵;(2)查体:咽充血,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破溃后成溃疡;(3)血常规可正常,以淋巴增

儿科危重病人专科护理要点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李小燕 一、专科护理 (一)定义 从专业的角度来概括,专科护理就是对各专业疾病的护理,而不是笼统的护理常规。根据各专业疾病的特点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才是专科护理。 (二)需要专科护理的原因 专科疾病的原因和病例特征是不同的,病情观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病人的个体需求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不同,疾病存在的并发症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病人的健康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 二、ICU 病儿的专科护理要点 (一)呼吸机及气道管理 1. 管路安全管理 首先是管路的固定,保持管路的通畅,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2. 掌握呼吸机参数变化 掌握血氧分压与氧浓度的调整。 3. 掌握吸痰原则及无菌操作 掌握呼吸机气管插管吸痰的原则,比如病人的痰涌上来了,是不是需要一小时吸一次痰?若不是,病人痰涌上来的时候

我们要给病人清理呼吸道。痰鸣音增多了,病人出现气道堵塞,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病人烦燥,要给他吸痰。吸痰的过程中要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无菌操作的原则有几大点,吸痰管不能污染,在吸痰过程中手是不能污染的,吸痰管只使用一次。 4. 了解血气变化值 二氧化碳分压高,通过排痰保持气道畅通。血气值的变化与呼吸机病人管理是相关的。比如病人PH 值6.9 ,这个病人酸中毒很厉害。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病人二氧化碳分压特别高,可以靠吸痰来把气道通畅,让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者让二氧化碳排出来,这是我们护士需要做的。给他不停的拍背,然后去给他吸痰,如果痰特别黏稠,给他打一些水,稀释痰液等。 5. 心电监护:心率、血氧饱和度 观察病人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因为呼吸机控制病人的呼吸,如果心率特别高,说明病人病情有变化。血氧饱和度低,说明通气不行了,或者氧浓度不够。 6. 呼吸机意外事件处理(停电、报警) (二)管路护理及管理 1. 呼吸机管路 不能脱管、堵管,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 2. 中心静脉

华医网 项目学习《儿科危重病人评估与护理》答案

华医网项目学习《儿科危重病人评估与护理》答案一危重病儿临床护理评估思路正确答案 1 ()国内建立了第一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a 2 捏起脐旁皮肤,松手后恢复原状()s,是重度脱水的表现 a 3 危重患儿临床护理评估的原则,不包括()a 4 常见的危重症检查时应注意五个重点,其 中不包括下面哪项() b 5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大于()s,是休克表现 b 6 强刺激唤醒,醒后不能配合检查,属于()b 7 根据AVPU分级来迅速评估意识清醒程 度,其中V是指() c 8 小儿时期暂时性拥抱反射多出现在()个 月 c 9 婴幼儿的呼吸为()次/分 c 10 正常新生儿的心率为()次/分 d 二 危重患儿临床护理评估中评判性思维方法 和循证护理的运用 正确答案1 ?()是人文护理最基本的服务内容 d 2 ?“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不体现在下面的 哪一方面() c 3 ?呼吸困难的时间超过数月或数年常与() 有关 c 4 ?数天或数周内出现的呼吸困难常与() 有关 a

5 ?通过对评判性思维理念应用,能够()d 6 ?下列哪种情况下说明有脏器功能的衰竭 状况() a 7 ?血清BUN大于()mmol/L,说明是肾 脏功能衰竭的表现 a 8 ?婴儿体温正常,安静状态,连续测定一分钟,心率小于()次/分,说明有脏器功能衰竭 c 9 ?在体温正常、安静状态下连续测定1分钟,儿童小于每分钟呼吸频率大于()次的情况下,属于脏器衰竭的表现 b 10 ?总胆红素大于()umol/L属于肝胆系 统脏器功能衰竭的指标 b 三儿科危重病人专科护理要点(一)正确答案儿科危重病人专科护理要点(二)正确答案1 ()国内建立了第一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a 小孩严重缺氧时的表现是() a 2 常见的危重症检查时应注意五个重点,其 中不包括下面哪项() b 吸气性三凹征,不包括哪个部位的凹陷()b 3 根据AVPU分级来迅速评估意识清醒程 度,其中V是指() c 吸痰的过程中的无菌操作的原则,不包括 () b 4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大于()s,是休克表现b 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以下护理要点中, 错误的是() b 5 捏起脐旁皮肤,松手后恢复原状()s,是 重度脱水的表现 a 特别消瘦的病人,易出现压疮的部位是()c 6 强刺激唤醒,醒后不能配合检查,属于()b下列哪项不属于惊厥的先兆() c 7 危重患儿临床护理评估的原则,不包括() a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情观察时,尤其需要注 意观察()的表现 c 8 小儿时期暂时性拥抱反射多出现在()个c 基础护理六洁,不包括下面哪项() d

常见儿科疾病诊疗规范

常见儿科疾病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包括厌食、消瘦、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反酸、反复上腹部疼痛、呕血及便血史。 3. 有关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溃疡的家族史。 4. 以前的检查、治疗经过及疗效情况。 【检查】 1. 全身体检,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2.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3. 有条件可作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 4. 有条件可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IgG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13-C素呼吸试验等。 【诊断】 1. 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的症状,钡餐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的结果即可诊断。 2. 注意与应激性溃疡、胃泌素瘤所致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相鉴别。 【治疗原则】 1. 饮食治疗。 2. 并发症治疗,如溃疡出血等。 3. 抗酸治疗,包括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4. 保护胃粘膜,如胶体铋。 5. 根除HP治疗。 6. 病情复杂,医疗条件欠佳者,需请专科医师或转上级医院医治。 【疗效标准】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愈合。 2.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缩小。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出院标准】 病情好转、并发症控制后可出院门诊治疗。 小儿腹泻病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 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儿科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儿科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孩子的体质介绍——稚阳之体儿科看病特别难---医生少、患儿多、孩子看病特别揪心。为人子女不知医者是为不孝,为人父母不知医者是为不慈。把孩子健康全部寄托在医生身上不仅不现实,也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平时让孩子任性而为,一味宠溺孩子,也不制止,等到孩子身体出了问题,就希望医生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我们需要做的是:掌握正确的中医育儿理念,就等于为孩子的身体安装了一套GPS定位系统,中医的育儿理念就是一套健康导航系统,像雷达一样,有了它,您就可以随时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去调整,孩子生病时,全家才不会六神无主,这样孩子身体上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你才能应对有术,不会胆战心惊,如是全家才算过上了真正安宁的日子。这样的话,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学习中医育儿理念,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出现的小问题进行关注,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的细节予以关照,也为孩子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打好基础,另外即使偶尔有外界的因素导致孩子生病了,也能在萌芽阶段把疾病的发展趋势掐断,从而迅速恢复健康。祝愿所有的听众朋友们,7通过上课并践行课程的内容,让孩子收获健康,让自己也收获安心,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公也收获安宁。 1、预防 1)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吃——吃的对不对,吃的多不多?对不对?是否按照体质来吃、是否按照季节来吃?是否按照当地产的东西来吃?现代的生活方式给人体的健康造成了什么困扰?多不多?父母

比较宠爱孩子,怕孩子吃不饱,一直喂,或者孩子特别喜欢吃某种食物或者零食就放纵孩子去吃,然后就吃父母可能管得严些,爷爷奶奶比较容易溺爱孩子,孩子有什么需求就满足。最后碰到的结果就是孩子吃多了,吃多了之后会有什么问题?肚子胀不消化,会导致腹泻、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穿——穿的对不对?多不多?是不是符合事宜。是不是符合常态。春捂秋冻 2)不伤孩子的脾,别伤孩子的心伤脾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怎么办?伤心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怎么办? 2、治疗——做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挂水。食疗为主,另外解决不了用中成药。 1)发烧 2)咳嗽 3)积食 4)哮喘 5)不长个 6)胃口差 7)爱感冒 8)传染病 9)防过敏 10)意外伤害 11)儿童保健 3、疫苗的用法

《医院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试行版.doc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儿科疾病分级诊疗,基层医生能够以及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安徽省出台的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儿科疾病工作内容。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接诊医院需设有新生儿病房、拥有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的专科设备等条件。因此,原则上新生儿疾病应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以确保医疗安全。 早产儿胎龄≥35周和出生体重>2500g,无高危因素,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可在具备治疗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疑有并发症时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在具有黄疸监测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病理性黄疸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现疑似新生儿患儿,需及时转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现有口吐泡沫、气促等疑似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诊断腹泻病的新生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窒息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待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新生儿窒息史,临床上疑似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立即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现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立即转诊上级医院治疗(转诊中注意头部制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新生儿破伤风的患儿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先天性梅毒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小儿诊断为急性腹泻病轻型或仅伴有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则需转二级医院诊治。 急性胃炎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仅为低热,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尿量正常,进食基本正常。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效果不佳,则应转二级医院就诊。 慢性胃炎一级医院对疑似慢性胃炎患儿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转往二级医院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级医院对疑似消化性溃疡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转至二级医院诊治。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HP感染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如效果不佳可以转至二级医院检查治疗。 消化道出血一级医院对消化道出血患儿可以进行初步处理后转上级医院。急性胰腺炎如临床疑似本病,应及时转至上级医院就诊。 婴儿肝炎综合征如临床疑似本病,应转至二级医院就诊。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如治疗后患儿仍高热不退或病情进展,应及时转上级医院;三个月以内患儿,由于病情变化快,应酌情到二、三

儿科常见疾病的处理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儿童高热的护理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减少机体消耗。 2.供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供给,少量多次喂水,不能进食者遵医嘱予鼻饲或静脉补液。 3.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经降温处理后30min~2h内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4.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降温过程中出现虚脱现象,给予保暖和饮热开水。 5.发热并寒战、四肢发凉时,足部应给热水袋保暖,以改善周围血循环。 6.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物,避免受凉。 7.高热伴呕吐者取头高侧卧位,头偏向一例,以防呕吐物吸入成造窒息。 8.有高热惊厥史的,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药物降温,以免影响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 9.必要时遵医嘱留取血培养标本。 二、儿童惊厥的护理 1.惊厥发作时患儿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打开气道,备好负压吸引器,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与呕吐物。立即移除可能损伤的物品,放入开口器,如有义齿应取出,解开衣扣、裤袋。 2.按医嘱吸氧并观察氧疗效果。 3.根据医嘱应用镇静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准备气管插管和吸痰等用物。 4.患儿未清醒前应禁食,以免造成窒息。做好口腔护理。 5.避免强光、声音刺激,保持安静,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 6.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儿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采取急救措施。 7.注意安全,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做好皮肤护理,注意翻身,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的发生。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1.饮食: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索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 2.舒适护理:衣着柔软、宽松,床铺松软。 3.增加日光照射:新生儿期应开窗,使紫外线能够透过,尽早户外活动,一般生后2~3周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从每天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应尽量多暴露皮肤。夏季避免阳光直射。 4.补充维生素D: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直接将制剂滴入口中,不可加入饭中,并注意观察有无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 5.预防骨骼畸形:避免过早过久坐、站、走,以防脊柱畸形及四肢畸形;重症患儿应避

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doc

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流程 儿童篇 一、危重病人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及处理流程 体温异常:患儿体温持续升高达39度以上或高热不退,或退而复升或四肢厥冷,均为异常情况。 脉搏异常:心率过快过慢。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呼吸异常: 1、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转为深快,再逐渐转为浅慢,并有短暂停顿,像潮水涨落不断反复。说明病人呼吸中枢已趋衰竭。 2、点头呼吸:病人呼吸时,头随着上下移动,并处于昏迷状态,是病人临终的信号。 3、病人连续抽吸两次,说明呼吸中枢已经衰竭。 4、病人呼吸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片刻又开始呼吸,几度反复,预示呼吸即将完全停止。 5、呼吸时只见下颌活动,预报病人濒临死亡。 6、叹息呼吸:病人在急促呼吸之中时而叹息一次,是呼吸中枢告竭的信号。 7、鼾声呼吸:病人在呼吸中,不时发出不同于正常人打鼾的阵阵粗大鼾声,是死亡的警报。 血压异常:

患儿血压升高或降低→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降压药物→评估用药效果→作好记录。2岁以上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2/3;1岁以内收缩压70-100mmhg,舒张压50-70mmhg;1-2岁收缩压80-112mmhg,舒张压50-80mmhg 处理流程: 1、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建立静脉通道。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5、病情观察:(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6、时评估用药效果,并记录。 7、病情未改善及时转重症监护室治疗。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新生儿肺炎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 等。 【诊断】 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治疗】 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新生儿黄疸 【病史采集】 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 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 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 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5. 血培养、肝功能、转氨酶、乙

儿科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极其预防措施

一、并发症相关含义 (一)并发症的定义 并发症是一个复杂的临床医学概念,但是很多教科书里没有明确定义的。学者对并发症的定义有以下几种:(1)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2)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病人由患一种疾病合并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 (二)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区别 两者在于前后两种疾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的是并发症,无因果关系的是合并症。 (三)字典定义 字典上的意思是在主要疾病过程中发生的并发,并发疾病或情况,或是由主要疾病所造成的,或是由其他独立原因所引起的病症。详细解释是由正在患的一种疾病引起的另一种疾病,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 (四)并发症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起因,即都有原发病。 2.都与原发病有一定因果关系(直接或间接)。 3.与原发病并存。 4.可以跨系统存在或多系统并存。 (五)并发症的含义 外科学中的疾病并发症除了内科学的含义外,还包括手术技术操作产生的并发症。 1. 外科学并发症的特点 由某疾病自身病理发展衍生以及诊治过程中因不可避免因素产生的病理性症状。 2. “并发症”的两种情形 有些人认为并发症有两种情形,先是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原发病相区别的。另外一种情形是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由于诊疗操作的原因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二、儿科常见病的并发症 (一)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症 1. 呼吸机并发症

1)呼吸机相关肺炎 2)肺不张:由于可能不是因为本身病理的原因而是由于气管插管可能插向了一侧,产生肺不张, 3)气压伤:吸气分压给的过高以后可能产生的气压张,而不是说病人本身的疾病所做成的气压张。 4 )通气不足或过度 5)循环障碍:循环障碍可能是由于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由于它的压力过高导致胸腔内压力过高,回心血量相对减少,可能出现循环障碍。 6)氧中毒 7)喉、气道、肺损伤:气管插管可能会造成喉、气道肺损伤等。 8)早产儿视网膜病:在给早产儿使用过高的氧浓度时,或者时间过长时,可能会造成早产儿视网膜病。 (2)与护理工作相关 1)管路滑脱:固定管路是护理应该最最注意的问题。 2)管路堵塞:由于没有及时吸痰所致。 (3)原因 1)固定不牢、拔出没有 2)未及时清理气道 3)气道出血 2.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症 (1)呼吸衰竭 Ⅰ型呼衰和Ⅱ型呼衰是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来划分的,Ⅰ型呼衰为低氧血症型,PaO2>8kPa(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Ⅱ型呼衰为高碳酸血症型,PaO2<8kPa,PaCO2>6.67kPa(50mmHg)。 (2)心力衰竭 (3)中毒性脑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4)中毒性肠麻痹:毒血症、严重缺氧 (5)败血症 (6)气胸、脓胸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知识讲解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 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念: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反复患病。 健康教育要点: 1. 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水肿明显致鼻塞、流涕者,可遵医嘱采取麻黄素滴鼻剂,并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3.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儿多饮水。 4.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 适应能力。 5.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居室要定期通风换气,室温勿过高或过 低,并保持一定湿度。已感染的患儿避 免接触其他儿童。尽可能不带婴儿去公 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6.家中有“上感”病人,应尽量与婴儿隔离,如无条件还与之 接触者,患者应戴口罩,家中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肺炎 概念: 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及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各型肺炎的共同表现。 健康教育要点: 1.保持安静,减少氧的消耗,给予精神安慰, 病室通风良好。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促 进咳痰。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后 应,小婴儿可予以吸痰。 3.保证营养及水分: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食欲下降,可少量多餐给以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嘱患儿多饮水。在咳嗽时,应停止喂哺或进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呼吸困难的婴幼儿应将患儿抱起取半卧位喂哺,以免乳计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密切患儿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5.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传染 他人。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 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 P, R, BP变化, 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医师. 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7、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高热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儿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的内容,具体内容:妈咪应该多了解一些防病、治病的简单常识,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腹泻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 妈咪应该多了解一些防病、治病的简单常识,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发病原因: 1、体质因素 ①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2、感染因素 (1)消化道内感染

(2)消化道外感染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3、消化功能紊乱 (1)饮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过敏 (4)药物影响 (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治疗方案: 1、要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禁进食,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2、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3、要注意保护好病孩的臀部 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病孩用过的便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设计》(试行版)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 儿科疾病分级诊疗,基层医生能够以及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安徽省出台的《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儿科疾病工作内容。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接诊医院需设有新生儿病房、拥有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的专科设备等条件。因此,原则上新生儿疾病应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以确保医疗安全。 早产儿胎龄≥35周和出生体重>2500g,无高危因素,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可在具备治疗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疑有并发症时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在具有黄疸监测条件的一级医院 观察。病理性黄疸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现疑似新生儿患儿,需及时转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现有口吐泡沫、气促等疑似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诊断腹泻病的新生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应及时转

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窒息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待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新生儿窒息史,临床上疑似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立即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现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立即转诊上级医院治疗(转诊中注意头部制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新生儿破伤风的患儿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先天性梅毒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小儿诊断为急性腹泻病轻型或仅伴有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则需转二级医院诊治。 急性胃炎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仅为低热,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尿量正常,进食基本正常。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效果不佳,则应转二级医院就诊。 慢性胃炎一级医院对疑似慢性胃炎患儿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转往二级医院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级医院对疑似消化性溃疡病例可以进行初步

儿科常见疾病

674 新生儿肺炎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 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治疗】 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 新生儿黄疸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 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诊断要点 以发热恶寒 , 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 , 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四时均有 , 多见于冬春 , 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自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 单核细胞增加。 二、中医辨证分型 1 、风寒束表 : 发热轻,恶寒重 , 无汗 , 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年长儿可诉肢体疼痛 ,头痛。舌苔薄白 , 脉浮紧。 2 、风热犯表 : 发热重 , 恶寒轻 , 有汗或无汗,头痛 , 鼻塞流稠涕 , 咳嗽 , 咽红。或目赤流泪 , 烦热口渴。舌质红少津 , 苔薄黄 , 脉浮数。 3 、暑湿袭表 : 高热不退 , 或身热不扬 , 汗出不畅多头痛 , 倦怠 , 泛恶 , 鼻塞流涕 , 咳嗽。舌尖红 , 苔白腻 , 脉数。 三、治疗 ( 一〉中医治疗 风寒束表 : 解表散寒 , 宣肺和卫。以荆防败毒散加减。 2 、风热犯表 : 硫风清热 , 解毒利咽。以银翘散和桑菊饮加减。 3 、暑湿袭表 : 清暑解表。以新加香需饮加减。 4、外治:中药穴位敷贴、中药外洗、推拿等治疗。 〈二〉西医治疗 1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 保持室内通风 , 适宜的温湿度 : 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 、对症治疗 : (1) 发热:可给物理降温 : 体温≥°C 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酸、布洛芬等,或静注赖氨匹林。如发生高热惊厥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 如既往有复杂性热惊厥史 , 体温≥ 38° C 即给予药物退热治疗。 3 、病因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物 (1) 利巴韦林(病毒唑) , 疗程 3 一 7 天。剂量为 10 -15mg/kg/ 日 ,分 3-4 次口服或、化吸入、静注。 (2) 中药 : 可选用感冒冲剂(院制)、小儿金翘颗粒、健儿清解液、减味紫雪口服液等。如病情严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 , 常用者有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 疗程 3-5 日。如证实为链球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 , 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史者, 青霉素疗程为 10-14 日。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 一、诊断要点 咳嗽为主要症状 , 多继发于感冒之后 , 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好发于冬春季节。 肺部听诊 : 两肺呼吸音粗糙 , 或有少量的散在干、湿罗音。 X 线摄片或透视检查, 示肺纹理增粗。

儿科常见出疹疾病的出疹时间

儿科常见出疹疾病的出疹 时间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1 儿科常见出疹疾病的出疹时间: 一是风水二是猩,天花幼疹三天出,麻疹四天出皮疹,斑疹伤寒五天明,伤寒需到六日后,出疹时间要记清。(风:风疹,水:水痘。猩:猩红热。) 2 小儿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发育: 头钩桡三3岁前 月舟大小幼儿园 尺骨远端小学后 青春期前豆骨见 注:正常小儿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桡骨远端6-12个月,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岁出现舟骨。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6-8岁时出现。而9-13岁时出现豆骨。 3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一哭二笑三认母; 四月大笑五认生; 七月无意说爸妈;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会再见; 一岁以后能说话. 4 小儿握持反射特点: 一紧二松三消失; 四握五抓六移物; 九月随意钳小珠; 一岁用匙无翻书 5 小儿动作发育规律

二抬四翻六回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小儿神经发育规律 一哭三笑四认母, 七抓八语周逗人。 6 麻疹:鼻涕眼泪脸上挂(指卡他症状明显),高热哭闹不说话(指发热及精神状态),戴帽穿衣出疹子(指出疹顺序),三个3天记清它(烧3天,疹3天,退3天)。 风疹:发热当天出疹子,耳后枕后淋巴大,一般情况尚可佳。 幼儿急疹:发热3~4天,热退疹出,好发年龄6个月~18个月。 水痘:发热当天就出疹,三代同堂是特征,向心分布不要忘,痒感明显最痛苦。 手足口病:有类似水痘样皮疹,离心性分布,手足口及肛周和肘膝关节处分布。 一水风,二猩红,三天花,四麻疹,五斑疹,六伤寒 7 肺炎合并心衰的: 一大二快三突然.(一大:肝脏大;二快:心率快,呼吸快;三突然;突然原发病情加重;突然面色苍白或青紫;突然尿量减少,颜面浮肿).临床工作中,患儿热,咳,喘,呼吸急促,肺部有固定湿罗音的基础上,出现上述口角表现,心衰诊断基本成立. 8 小儿补液口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