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的治疗

合集下载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什么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什么导语:小脑是人体很重要的部位,脑部会关系到我们整个身体的健康。

因此得了这种病的人都会担心自己能不能痊愈,但是不管怎样都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小脑是人体很重要的部位,脑部会关系到我们整个身体的健康。

因此得了这种病的人都会担心自己能不能痊愈,但是不管怎样都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只有这样才会有治愈的可能,才会有可能会重新找回健康。

所以生病的时候就要看医生,安安心心的治病。

小脑扁桃体疝又称Arnold-Chiari畸形,这是一种常与颅底凹陷畸形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小脑扁桃体邻近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有可能受挤而嵌入枕骨大孔,造成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本病预防措施无特殊。

要注意用药安全:1.手术治疗后适当的神经营养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不手术治疗而单纯用药则不能遏制神经损害的加重。

2.对症治疗通常能起到止痛和抗头晕的作用,能改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对减轻神经损害无作用。

3.对于暂不需手术、存在手术禁忌证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适当的药物治疗是有益的。

这种病还有常见的并发症:1.小脑扁桃体延长成楔形进入枕骨大孔或颈椎管内,严重者部分下蚓部也疝入椎管内,舌咽、迷走、副、舌下等后组脑神经及深部颈神经根被牵拉下移,枕骨大孔及颈上段椎管被填塞,脑脊液循环受阻脑积水。

本病常伴其他颅颈区畸形如脊髓脊膜膨出、颈椎裂和小脑发育不全等。

2.术中并发症。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一种很复杂的手术,因为这种病的发病部位是在小脑,因此危险性很高。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病的最好的治疗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rnold-Chiari畸形、Arnold-Chiari综合征是后脑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先天性后脑畸形。

小脑扁桃体延伸成楔形,进入枕骨孔或颈椎管。

在严重的情况下,一些下蚯蚓也被疝进椎管。

舌咽、迷走、副、舌下等后脑神经和上颈神经根被拉下,枕骨孔和上颈椎管被填塞,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

本病常伴有脊髓脊膜膨出、颈椎裂、小脑发育不全等其他颅颈畸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发生在胎儿的第三个月,或与神经组织过度生长或脑干发育不良以及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与脑脊液动力学紊乱有关。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疾病,是由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小脑扁桃体问题。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可能阻碍脑液循环,导致脑积水并发,并出现恶心、瘫痪等症状。

以下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临床表现。

1、中央管周围损伤症状:节段性肢体疼痛和温度感觉减退、手掌和手臂肌肉萎缩、肌力减弱和痉挛。

2、小脑损伤症状:姿势和共济失调。

3、颅神经损伤症状:声音嘶哑,饮用水呛咳,吞咽无力。

飞华健康网专家温馨提示:手术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唯一有效手段。

其目的是缓解小脑扁桃体对延伸和颈髓的压迫,重建颅后窝功能和脑脊液循环通路。

手术治疗必须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由于胚胎期后颅凹中线脑结构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甚至延髓下部Ⅳ脑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通过枕孔突入颈椎管。

这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以下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需要做的检查项目。

1、脑脊液检查:腰穿CSF压力低,压颈试验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但很少超过1g/L,腰部穿着要小心,颅内高压患者禁止。

2.颅椎平片颅骨及颅椎平面可显示其基底凹陷、环枕融合、脊柱裂等骨质畸形,Klippel-Feil综合征。

3、CT扫描CT扫描主要通过椎管和脑池造影,结合冠状扫描和矢状重建技术,显示各种病理变化。

Chiari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发脊髓空洞症

Chiari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发脊髓空洞症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如 MRI、CT)、临床症状和体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类似 疾病进行鉴别,如脊髓空洞 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
诊断标准:根据影像学检 查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
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难点:早期诊断困难, 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和
临床经验进行判断
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包括后颅窝减压 术、小脑扁桃体下疝修补术、 脊髓空洞分流术等
期体检等
一般情况下,手术 治疗后预后较好,
2 但部分患者可能出
现复发
3
非手术治疗预后较 差,可能导致病情 恶化
预防措施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小 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加重,引发脊髓空 洞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 等,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降低脊 髓空洞症的发病风险。
恶心、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0 3 表现为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
04
视觉障碍:表现为视野缺损、视 力下降等
05
听力障碍:表现为耳鸣、听力下 降等
06
平衡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容 易摔倒等
07
吞咽困难:表现为吞咽困难、吞 咽时疼痛等
08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呼 吸困难等
脊髓空洞症
疾病概述
脊髓空洞症是 一种神经系统 疾病,主要表 现为脊髓内形 成空洞。
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部疼痛、四肢无 力、感觉异常等。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计 算机断层扫描(CT)。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具体治 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脊髓空洞的显微外科诊治体会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脊髓空洞的显微外科诊治体会

化。 I MR 复查脊髓 空洞消失 或基 本消失者 6 4例 , 较前缩 小者 3例 , 改变者 1 。 无 例 结论 : hai 形并脊髓 空洞症 , Ci 畸 r 行后颅 窝减压、 小脑扁桃体 下疝切 除并硬 脑膜 重建扩容术有 良好效果
关键词 A l— hai modC ir畸形 脊 髓空洞症 显微外科 手术
患 者在 显微镜 下行后 颅 窝减 压、 小脑扁桃 体 下疝切除 并硬 脑膜 重建扩 容术 , 中常规 去 除后 颅 窝颅 骨约 5c 术 m×6 c 在 显微镜 下将 下疝的 小脑 扁桃体在 软脑 膜下 隐性切 除 , 下疝部 分上移 , m, 使 并松 解 小脑 扁桃 体与延 髓 的粘连 以 及 颈、 延髓 周 围的蛛 网膜 粘连 , 术毕应 用 自体筋膜行 后颅 窝硬 脑膜扩 大修 补 , 使后 颅 窝扩 容 。结果 :8例 患者术后 6 随访 6个 月至 6年 , 感觉障碍症状缓 解者 5 9例 , 效率 8 .%(9 6 )根 性 症状恢 复有效率 6 有 68 5 / 8 ; 2例 , 效率 9 、% 有 1 2 (2 6 ) 小脑和后 组脑神 经症状 恢 复有效 率 8 、%(0 6 ) 肌 力改善 有效 率 7 .%(2 6 ) 肌 肉萎 缩无 明显 变 6/8 ; 82 6 / 8 ; 64 5 / 8 ;
1 . 头颅 MR 检 查 均表 现 为 颅 后 窝狭 小 、小 脑 扁 3 I 桃 体下 疝 、 大池 消 失 , 中小 脑 扁 桃 体 下 疝 至 C 者 枕 其 。 2 l例 , C 者 3 至 9例 , C 以下 者 8例 ;8例患 者 均 至 , 6
1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6 . 8例 , 中男 4 其 3例 , 2 女 5例 , 年龄 1 ~6 1 9岁 , 均 3 . 。病 程 1 0年 。 平 94岁 ~1 1 体征 ( ) . 2 1延髓 、 颈髓受压症状 , 肢体运 动障碍 4 O例 , 体感 觉 障 碍 5 肢 5例 , 中节 段 性 感 觉 分 离 3 其 1 例 , 肉萎 缩 1 肌 7例 , 体 束 征 1 锥 4例 ;2 脑 神 经 受 累 () 体征 : 枕颈部疼痛 5 例 , 3 颈肩部疼痛 3 例 . 4 面部麻木 2 1例 , 嘶 1 声 3例 , 反 射 迟钝 或 消失 8例 , 肩 无 力 咽 耸 ( 侧) 单 5例 , 舌 偏 斜 2例 ;3 小 脑 体 征 : 伸 () 眼球 震 颤 4 3例 , 济 运 动 失 调 2 共 2例 , 言 不 清 3例 ; 4) 语 ( 颅 内 压 增 高 征 : 痛 、 心 、 吐 及 视 乳 头 水 肿 等 2 头 恶 呕 5 例 ;5 合 并 神 经 营 养 性 关 节 病 者 3例 ;6 无 症 状 者 () () 1 。 例

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

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

小骨窗颅后 凹减压及 人工硬
脑 膜 修 补 术 治 疗 小 脑 扁 桃 体 下 疝 畸 形伴 脊髓 空 洞 症 疗 效 好 、 全 。既 能 完成 颅 后 凹 减 压 , 能 重 建 硬 膜 , 持 脑 脊 安 又 保
关键词 : 小脑扁桃体下疝分类号 : 6 1 1 R 5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 6 2 1 )60 7 -2 10 -6X( 00 4 -050
毛细 血管 扩张 、 白细胞 浸润 及吞 噬反应 , 而 改善组 从
[ 2]C e H, e zl i M. ailDlegaigss m [ ] Fca h ̄G N des k J Fc e' rdn yt s J . ai a v e l
Hat u¥2 0 1 ( ) 3534 s S r,0 0,6 4 :1 - . 2
瘫, 由于颞 骨 骨 折 线 通 过 外 耳 道 , 血 进 入 面 神 经 出 管, 血肿 逐渐增 大 压 迫 面神 经 , 面 神 经挫 伤 肿胀 , 或 面神经 积液感 染导 致面 神经缺 血水 肿而麻痹 。
3 2 颅底 骨折 致迟 发 性 面瘫 的治 疗 . 颅 底 骨 折致 迟发 性 面瘫 的治疗 关 键 是 早期 诊 断 、 期 治疗 。前 早
小 骨 窗颅 后 凹减 压 及人 工 硬 脑膜 修 补术 治 疗 小 脑 扁 桃 体 下疝 畸形伴 脊 髓 空 洞症
周增俊 , 徐 宏, 彭 涛 ’李 。 政, 吴小 明
( 阳市人 民医院 , 德 四川德 阳 6 8 0 ) 100
摘要 : 目的
观察小骨窗颅后 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小脑扁桃 体下 疝畸形伴脊髓 空洞 的疗效。方法
[] 1 王忠诚. 王忠诚神 经外科学 [ . M] 武汉 : 北科学技 术 出版 社 , 湖

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方法

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方法

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方法脊髓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在对脊髓疾病治疗上,要先对疾病进行了解,这样治疗的时候才能够选择正确方法,脊髓空洞症是很普遍疾病,患有这样疾病的原因比较多,治疗这类疾病要长时间进行,使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那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方法怎么样呢,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方法:1.后颅窝和上颈椎减压术分离两侧小脑扁桃体,解除正中孔闭塞,在延髓门部可发现脊馈中央管上口未闭,取一肌肉小球或丝线团将其阻塞。

适用ch咖i型畸形并有延髓症状者,病程早期,疗效明显。

2.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此方法类似于脑室腹腔分流术,不同之处在于脊朗空洞内所含脑脊液较少,脑脊液流经椎管外分流管的流量也较脑室腹腔分流大为减少,为了维持足够的脑脊液流量,通常选用低压分流装置。

脊销切开置管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将分流管置入脊髓空洞内之后,分流管自原硬脊膜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穿出硬脊膜,经椎旁肌照膜下和皮下隧道将分流管引至腹部切口处,送入腹腔内。

这一手术的好处在于分流管被蛛网膜粘连阻塞的危险大为减少。

即使远端分流管阻塞,也只需开腹而不需打开椎管来矫正分流管。

3.终室切开术脊髓空洞症患者中央管扩张,回锥可低至腰3水平,因此在扩张的中央管的最低点行引流,可使病人症状得到缓解,即在腰1、2、3处椎板切除,在距圆锥1.5—2cm处切断终丝,然后追寻向上钳夹切除,终室切除后要确定脑督液从中央管流出。

4.脊髓空洞切开及空洞蛛网膜下腔引流即利用鼠edm 脑室分流装置中脑室直管插人2—3cm,打通空洞隔膜,固定导管,将囊液引流至蛛网膜下腔。

适用于交通型及创伤性脊髓空洞症.最近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5.带蒂大网膜脊髓移位置入空洞,可改善紊乱的脊髓血液循环,吸收液体,且有引流作用。

在对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方法认识后,在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时候,都是可以选择以上治疗方式,不过要注意的是,对脊髓空洞症制作过程中,患者饮食上也是要合理安排,对一些油腻、辛辣食物都是不能选择的,否则对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帮助。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研究进展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研究进展

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研究进展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脊髓病变,它的发生可能与各种畸形或肿瘤等致病因素导致的脑脊液循环不畅有关。

人们针对其形成特点研发出各种治疗方法。

其中外科手術治疗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在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上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论点——脑脊液回流障碍。

这一论点会在该病的治疗上为人们指出新的道路。

标签: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手术注意事项;微创理念;脑脊液障碍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病变,由于部分患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实施的治疗措施虽然对那些畸形或肿瘤诊断明确者效果明显,但对于病因不明者的治疗仍局限于防止和延缓病情的进展。

因此,单纯强调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可取,当前对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应向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向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手术治疗发展迅速,并逐渐向微创、局限、充分减压等符合当代外科理论的方向发展。

为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脊髓空洞症的治疗进展,并针对不同病因来源的患者进行最佳的个体化治疗,下面将对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情况进行综述。

1 保守治疗虽然在脊髓空洞症的治疗中,保守治疗并不占主导位置,但对于脊髓空洞无张力,病情静止无发展,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还应该采用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如伴有疼痛等刺激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1]。

目前普遍采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为功能锻炼,按摩理疗,服用B族维生素等营养神经类的药物等。

除上述治疗外,早期还有深部X线照射或放射性同位素131碘治疗,但因效果不确切,已逐渐被淘汰。

对于术后患者的恢复,保守治疗会起到增强手术治疗效果的功效。

因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2]。

2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及枕颈部其他畸形、肿瘤等均可导致脊髓空洞症的发生和恶化[3]。

由于保守治疗无法矫正畸形和解除梗阻,所以大多数的脊髓空洞症患者需要手术进行治疗[4]。

手术治疗的首要步骤就是颅颈交界区的减压,此步骤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导致的脊髓空洞症尤为重要,通常包括切除部分枕骨,打开枕骨大孔,如减压仍不充分可切除颈1和颈2的椎板[5]。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的探讨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的探讨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的探讨发表时间:2014-02-19T09:35:12.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蔡丽娟闫海珍[导读]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部分小脑、第四脑室及脑干向下移位,经枕大孔疝入椎管的一组先天性畸形。

蔡丽娟闫海珍(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 138000)【摘要】报告15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折护理。

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护和持续吸氧、做好急救准备、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09-02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部分小脑、第四脑室及脑干向下移位,经枕大孔疝入椎管的一组先天性畸形。

脊髓空洞症继发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被认为是致死性的疾病之一,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生前确诊成为可能,预后也大大改观。

典型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多数认为与某些先天性发育畸形因素有关。

明确诊断后应采取手术治疗。

2012年1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15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7例,年龄在36—60岁,平均50.2岁,病变在颈段及上胸段的中央管附近,都在全麻及气管插管下行后颅窝减压术,术后病人头痛、发热、呕吐、呼吸和心跳不规则等。

症状,由于及时观察、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好转,肌肉强直缓解,感觉减退进步,术后影像学证明空洞腔缩小,脑脊液流向正常。

均好转出院。

2 护理2.1 心率和呼吸的观察和护理2.1.1 持续监护术后立即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呼吸、瞳孔、血压、脉搏、体温、尿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每1小时记录1次,注意有无头痛、呕吐和肢体活动障碍等, 以便早期发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的治疗
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疾病,所以说在治疗的时候就不知道相关的治疗方法,这种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疾病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多伤害和危害,所以说疾病治疗一定要先明确,这样改善的效果更好,而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做治疗的时候方法要合理,那么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选择什么方法治疗呢?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枕骨大孔和上颈椎对小脑、脑干脊髓、第四脑室及该区其他神经结构的压迫,在可能的范围内分离枕大池正中孔和上颈髓的蛛网膜粘连,解除神经症状,缓解脑积水。

凡患者出现梗阻性脑积水或颅压增高、有明显神经症状如因脑干受压出现喉鸣、呼吸暂停、发绀发作、角弓反张Homer综合征、吞咽反射消失以及小脑功能障碍等均应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枕下开颅上颈椎椎板切除减压或脑脊液分流术。

有人认为Ⅰ型可行枕下减压术,而Ⅱ型仅作分流术即可。

一般作颅后窝充分减压术,即切除部分枕骨鳞部及第1或2颈椎椎板,切开硬膜并分离粘连,探查第四脑室正中孔对于有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未能解除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

上面我们介绍了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的相关知识,也知道了面对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么治疗,面对这种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疾病做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疾病
的严重程度来改善,让疾病的改善效果更好,如果是患上了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的话该手术一定要及时的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