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用量对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
聚丙烯酰胺添加过量会有哪些影响?

聚丙烯酰胺添加过量会有哪些影响?
在污水处理中很多人对聚丙烯酰胺是有误会的,认为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是越大处理效果越好,其实聚丙烯酰胺的投加过量不仅不会起到好得多效果,反而还会有不好的影响。
1、过量的添加聚丙烯酰胺不仅会造成产品的浪费,成本也上升;
2、如果在水处理中加入过量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将导致水本身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例如,随着添加量的变化,水体中的总氮含量会降低,因为聚丙烯酰胺会去除过量的总氮有机物;
3、当达到节点和峰值的效果时,随着聚丙烯酰胺浓度或者剂量的增加,使用效果不会显著增加,甚至会适得其反;
4、如果是将聚丙烯酰胺作为增稠剂使用,配制比例过高会使流动性变差,甚至变成胶状。
因此还是需要提醒大家因为聚丙烯酰胺的价格比较贵,一定要合理投加用量,节约成本,避免造成产品不必要的浪费。
乳化剂含量对乳化沥青性能影响的讨论

乳化剂含量对乳化沥青性能影响的讨论【摘要】近年来,乳化沥青由于它的许多优点,在高速公路的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所以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的了解。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采用不同含量的同一种乳化剂时,对乳化沥青各种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乳化沥青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沥青乳化剂乳化沥青1998年以来,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大幅度增加,但有相当一部分已出现早期破坏。
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量很大,按照国外的一般情况,高速公路路面长则10年,短则5-8年,表面层就急需维修罩面一次。
我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的已经使用了10多年,相当一部分也已经有五六年以上,均已经到了维修养护期。
那么这样以来,如果只靠以前的养护技术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所以为了满足我国公路养护的需要,乳化沥青已被广泛应用。
所谓乳化沥青,是指将沥青热融,经过机械作用,使沥青微粒悬浮于乳化剂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型的一种乳液。
使用这种沥青乳液修路时,不需加热,可以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喷洒、贯入或拌和摊铺、铺筑各种结构路面的面层及基层,也可用作透层油、粘层油以及用于各种稳定基层的养护。
一般来说,乳化沥青大都应用于稀浆封层中,那么稀浆封层的应用历史也很悠久,据调查我国最早应用稀浆封层是在八十年代初,在援建赞比亚公路上铺筑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进行表面处置,效果很好。
在“七五”和“八五”攻关以后这项工艺在我国得到了推广。
但是由于乳化剂的原因,当时我们使用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的时候就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来代替,这样的效果是很不好的,湿的石料上带有负电,与阴离子的乳化沥青溶液的粘附性不好,破乳只能靠水分的蒸发,但是在成功的研制了“慢裂快凝”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后,稀浆封层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它与普通的热拌和沥青混凝土相比在能耗、污染和施工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第一:节约能源采用热沥青修路时,一般都要为重复加热,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而采用乳化沥青修路时,只需在沥青乳化时一次加热,而且沥青加热温度只需达120度到140度之间,仅此就比热沥青降低50度,这就可以节省部分热能;另外,制成的沥青乳液可以在现场随时使用,不需要重复加温或持续加温,即使在阴湿或低温季节也可照常施工。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_王巍

收稿日期:2009-06-02作者简介:王巍(1984-),女,哈尔滨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胶黏剂的研究工作。
前言乳液聚合是在用水或其它液体作介质的乳液中,按胶束(M iceell)机理或低聚物(oligmer)机理生成彼此孤立的乳胶粒,并在其中进行自由基加成聚合来生产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1]。
作为高分子合成手段之一的核-壳乳液聚合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大大改善了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其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1)用于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2]:许多树脂本身脆性较大,限制了它们在许多领域的应用。
在脆性聚合物中引入橡胶态聚合物,是提高脆性聚合物抗冲击性和韧性的有效方法。
但是由于橡胶相与基体树脂常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导致了橡胶相的聚集,影响了增韧改性的效果。
而在弹性粒子表面包覆一层与基体树脂兼容或能与其反应的聚合物,则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能增加两相接口的相互作用。
所以,以橡胶态聚合物为核,硬聚合物为壳的复合粒子被广泛用做高分子材料的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这也是核-壳聚合物最多和最重要的研究领域[3];(2)特种涂料和胶黏剂[4]:由于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核与壳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相互作用,在相同原料组成的情况下,这种核-壳化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耐水、耐磨、耐候、抗污及粘合强度等力学性能,并可显著降低乳胶的最低成膜温度,且核-壳结构聚合物一般都是由乳液聚合得到的,因此它首先被用做涂料和胶黏剂[5]。
以PSi 为种子、丙烯酸酯类为第二单体进行乳液聚合所得胶乳,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耐候性,用于涂料、胶黏剂和密封剂等领域可直接作为金属、塑料和纸张等的胶黏剂[6]。
具有核-壳结构的P(St/MM A)的乳液可以配成上光涂料;采用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聚合物为核或壳,可以设计理想的具有较低成膜温度的涂料,成膜性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7]。
将乳液混合到水泥中形成聚合物水泥砂浆,能显著改善水泥的性能,提高水泥的抗张强度,使水泥不易龟裂,还能增加水泥的粘接力和抗磨性、防止土壤侵蚀,是合成乳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王巍1,张斌1,2,张绪刚2(1.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胶黏剂工程技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采用乳液聚合法,以BA 、M M A 为主链结构,GM A 为官能单体,合成出具有活性结构的丙烯酸酯核-壳纳米粒子。
聚丙烯酰胺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

聚丙烯酰胺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液体分子之间流淌或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
内摩擦阻力与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有关。
1、温度温度是分子随机热运动强度的反映。
分子运动需要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如分子间氢键、内耗、扩散、分子链取向、纠缠等。
直接影响粘度,所以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会随温度而变化。
温度变化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有显著影响。
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原因是聚合物溶液的分散颗粒相互缠结,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聚合物。
温度越高,网络结构越简单被破坏,因此其粘度降低。
2、水解时间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水解时间越短,粘度越小,可能是由于聚合物尚未形成网络结构;由于水解时间过长,粘度降低,水解时间过长是由于聚丙烯酰胺在溶液中结构松散造成的。
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溶于水,分解成带负电荷的大分子。
分子间的静电斥力和同一分子上不同链节间的阴离子斥力导致分子在溶液中拉伸并相互缠结,这就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能明显增加其溶液粘度的原因。
3、矿物与阴离子基团相比,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中的阳离子基团具有更多的静电荷和更大的极性,而H2O是极性分子。
依据相似混溶性原理,聚合物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更大的特性粘度。
随着矿物含量的增加,正静电荷被阴离子部分包围,形成离子气氛,与四周的正静电荷结合,聚合物溶液的极性和粘度降低矿物浓度持续增加,正负离子基团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的缔合(导致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同时,加入的盐离子通过屏蔽正负电荷,打破正负电荷之间的缔合(导致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使形成的盐键断裂。
这两种效应相互竞争,使得聚合物溶液在较高的盐浓度(>0.06摩尔/升)下粘度增大。
4、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分子运动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6时,聚合物线圈开头相互渗透,足以影响光的散射。
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性能的影响

乳化剂对丙烯酸乳液性能的影响作者:霍堂英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2期摘要:市场销售的活性乳化剂的基本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通过无乳液,无预乳化半连续聚合,颗粒度分析制作马来酸类型的反应性乳化剂,然后用NIR,SEM,纳米激光粒度仪等对乳液进行合成从而确定乳液的硬度结构和性质,并测试膜的特性的量以研究单体的转化率和乳液的稳定性。
与由十二烷基硫酸盐(SDS)丙烯酸乳液作为乳化剂制备的胶乳膜相比,胶乳颗粒分布的粘度,尺寸和效果以及胶乳膜的耐水性,硬度和粘附性都比较好。
结果表明,无皂乳液的胶乳粒径大于具有最复杂乳液膜性能的常规乳液。
关键词:乳化剂;丙烯酸乳液;性能;影响常规乳化剂通过物理方式结合到胶乳颗粒的表面上,并且是符合由外部环境影响迁移分析的主題,例如膜稳定性,膜强度,耐化学性和反应速度,还有产品的稳定性。
反应性乳化剂与聚合物化学结合,克服了传统乳化剂的缺点,并且在过去几年中具有很大的热点。
1实验部分1.1原料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羟丙酯(HPA),上海佳美精密化工有限公司;以及硫酸钾(KI,S)NaHCO3(),马来酸酐,无水乙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于分析评价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十二烷醇-9-乙氧基化物(AE()_ 9,工业级),海安县国家化工有限公司。
1.2马来酸类反应性乳化剂的制备分别在三个烧瓶中加入29.059十二烷氧基乙基醚-9-(AE)(9)4.909 0.349马来酸酐,无水乙酸钠,加热至60℃,然后将三种试剂完全混合,然后将温度升至80℃,搅拌几个小时后将温度降至60℃并缓慢滴加5%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系统的pH达到6。
1.3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将4,059 MMA,4,959 BA,O.089 KPS,O.089 NaHC()H 359,水和适量的乳化剂混合一下,再将18,000 rpm搅拌1分钟后均质化5分钟得到乳液乳液前体,为了将速度控制在3rpm,放置四个沙丘烧瓶并通过将温度调节至82℃而使其均匀沉淀,直至乳液变为蓝色,此外,将预乳液(22.959MMA,28.059BA,0.249hPa,水(459)和适量的乳化剂,乳化条件跟前面一样)以均匀的速度滴入蓝色乳液中,在3小时后降低速度至280REV / min,并且反应2小时。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前言乳液聚合是在用水或其它液体作介质的乳液中,按胶束(Miceell)机理或低聚物(oligmer)机理生成彼此孤立的乳胶粒,并在其中进行自由基加成聚合来生产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 1 ]。
作为高分子合成手段之一的核- 壳乳液聚合以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大大改善了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其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1)用于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 2 ]:许多树脂本身脆性较大,限制了它们在许多领域的应用。
在脆性聚合物中引入橡胶态聚合物,是提高脆性聚合物抗冲击性和韧性的有效方法。
但是由于橡胶相与基体树脂常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导致了橡胶相的聚集,影响了增韧改性的效果。
而在弹性粒子表面包覆一层与基体树脂兼容或能与其反应的聚合物,则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能增加两相接口的相互作用。
所以,以橡胶态聚合物为核,硬聚合物为壳的复合粒子被广泛用做高分子材料的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这也是核- 壳聚合物最多和最重要的研究领域[ 3 ];(2)特种涂料和胶黏剂[ 4 ]:由于核- 壳结构乳胶粒子的核与壳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相互作用,在相同原料组成的情况下,这种核- 壳化结构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耐水、耐磨、耐候、抗污及粘合强度等力学性能,并可显著降低乳胶的最低成膜温度,且核- 壳结构聚合物一般都是由乳液聚合得到的,因此它首先被用做涂料和胶黏剂[5 ]。
以PSi 为种子、丙烯酸酯类为第二单体进行乳液聚合所得胶乳,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耐候性,用于涂料、胶黏剂和密封剂等领域可直接作为金属、塑料和纸张等的胶黏剂[6 ]。
具有核- 壳结构的P(St/MMA)的乳液可以配成上光涂料;采用不同玻璃化温度的聚合物为核或壳,可以设计理想的具有较低成膜温度的涂料,成膜性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7 ]。
将乳液混合到水泥中形成聚合物水泥砂浆,能显著改善水泥的性能,提高水泥的抗张强度,使水泥不易龟裂,还能增加水泥的粘接力和抗磨性、防止土壤侵蚀,是合成乳液的一个新用途。
浅析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下降的问题

浅析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下降的问题
聚丙烯酰胺(PAM)需要溶解成液体使用,PAM溶液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粘度下降和絮凝效果降低等情况,影响了使用效果。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聚丙烯酰胺网小编总结出了几点原因。
1:存放时间:
PAM溶液随着储放时间增加,降解的越多,粘度也就越低,絮凝效果也就越差。
一般而言,阴离子型PAM溶液可以存放七天,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液仅可以存放24小时。
这是由于酰胺基团水解,羟基含量增加的原因。
特别是含有阳离子基的影响更为明显,酰胺基团脱去NH3生成酰亚胺基团是分子链刚性增加所致。
2:温度影响:
0.1%PAM溶液,在温度达到80-90℃时,1800万分子量在2-4小时就降解到500万左右,随着温度的增高,降解越来越快。
室温25℃时性能稳定。
3:机械作用影响:
搅拌可以提高PAM干粉的溶解速度,高强度的搅拌速度,会剪断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链,建议搅拌速度控制在线速度60转/分钟,不要使用高强度的搅拌器械和和高速输送设备。
4:光照的影响:
光照会使温度升高,使聚丙烯酰胺溶解降解,紫外光的直接照射会使溶解迅速降解。
强光下直射3-5小时,会使pam分子量下降30--50%。
5:杂质的影响:
溶解PAM干粉,最好使用中性水,水的硬度大,或者含有杂质,都会影响PAM的粘度和使用效果。
聚丙烯酰胺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性能表征_赵平

科研报告聚丙烯酰胺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性能表征赵 平(北京中纺化工有限公司,北京100025)[摘要] 以Span 80和Tween 60白油溶液为油相,丙烯酰胺和交联单体的水溶液为水相形成W O 型乳液,采用氧化 还原复合引发体系的反相乳液聚合反应,以得到交联聚合物微球。
通过对反相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微球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可知交联聚合物颗粒直径区间为100~300nm,其溶胀后,粒径可增大到600~2000nm 。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交联聚合物;微球;反相乳液聚合[中图分类号]TQ3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 1308(2009)02 0037 06[收稿日期]2009 03 18;[修订日期]2009 06 081 引 言反相乳液聚合是将水溶性的单体溶于水中,借助于乳化剂分散在非极性液体中形成 油包水 型(W O)乳液而进行的聚合反应。
反相乳液聚合[1]为水溶性单体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个高聚合速率和高分子量的聚合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便于分离、提纯和干燥,可得到高分子聚合物固体粉末。
由于聚合物粉末的粒子粒径小,溶解速度快,在纺织印染中,聚丙烯酰胺可用作上浆剂、织物整理剂、匀染剂等,并可在织物表面形成能起到抗菌作用的保护层。
本文是利用丙烯酰胺单体和自制的交联大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直接共聚合成微米级聚丙烯酰胺类交联聚合物。
2 实验部分2 1 实验原料表1 主要实验原料原料名称规格产地Tween 60工业级国产Span 80工业级国产白油工业级国产丙烯酰胺工业级国产交联单体工业级自制37 纺织科学研究382009年第2期2 2 实验设备DDSJ 308A型电导率仪,上海雷磁仪器厂;乳化机,上海索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BP310S型分析天平,Made by Sartorius;TC 200型恒温水浴,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INC USA;TC 350型制冷装置,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INC USA;纳米激光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英国Malvern公司;JEM200 C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化剂用量对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
乳化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在反相乳液聚合体系中,乳化剂是生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单体水溶液分散成小的单体液滴,分布在油相中,达到乳化的效果,其性质和用量对乳胶粒子的大小、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度和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在油水体积比为1:1.6,单体用量(占水相质量分数)为30%,单体摩尔配比为2:3,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15%的情况下,改变乳化剂用量(占液体石蜡的质量分数)进行反相乳液聚合。
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产物的特性粘度呈先增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乳化剂用量为30%时,产物的特性粘度最高。
当乳化剂用量较低时,滴滴表面没有完全被乳化剂分子覆盖,乳胶粒子易发生聚结,析出较多胶料;当乳化剂用量较高时,一方面乳化剂分子将微液滴包裹得更加严实,使油水界面膜加厚,增大粒子表面积,从而导致链增长,另一方面自由基向乳化剂的链转移几率提高,削弱了AM 的助乳化作用,使液滴内部的有效自由基含量增加,加快了链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