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是什么怎样确定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题中有关概念区别

高中生物实验题中有关概念区别

高中生物实验题中有关概念区别1.自变量与因变量无关变量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因变量;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比如“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加热、加FeCl,溶波、加肝脏研磨液,是对过氧化氢溶液的不同处理,温度和催化剂都属于自变量;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就是因变量;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等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

2.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对照试验。

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

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

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通常是指正常的自然状态下的对象组),两者对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两组之间的差别,被认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结果。

如研究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时,实验变量应为撤掉光照,因而暗处生长的小麦幼苗应为实验组,而自然状态(即未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小麦幼苗应为对照组,通过对照组能增强实验的信度。

4.对照实验四种类型区别对照实验主要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这四种类型。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实验处理,这里的"空白"绝不是什么影响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组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给予空白。

也就是说,除不给予实验变量外,别的无关变量都与实验组完全相同,以突出所要研究的因素。

空白对照组通常加入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来替代实验因素,进行对照。

初中生物--对照组与实验组

初中生物--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 1.自身对照 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 .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的因素是触角。

设置两组:甲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乙组为剪去触角的蚂蚁。

自然状态下对研究的因素—触角进行处理(剪除)的乙组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触角不进行处理(剪除)的甲组为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的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

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实验的目的,施加什么条件来到达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

3.根据、未知来判断。

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的,或公认的。

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验证的。

4.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的为对照组。

5.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

6.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

7.对照组:进展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

实验的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

按照专家的表述,对照组的标准就是自然状态的、公认的、的。

如何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呢?我们首先要从实验组与对照组设置的目的上来加以区分。

一般认为,实验组是根据实验目的、针对研究对象而进展的实验操作,是用来得出结论的。

对照组那么是为了排除其它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的干扰甚或同时证明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方法正确与否而进展的操作。

按照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分为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四种类型,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依据不同。

下面结合四种类型,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一、空白对照实验中确实定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实验变量处理。

但并不是对照组不做任何的处理,只是相对实验组来说缺少实验变量的处理,或者说按照单因子变量原那么,对照组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其余所有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一样。

区分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依据如下:①依是否经实验因素处理来判定: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照组。

如还有“比拟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加酶的为实验组,不加酶加等量清水的为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的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

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实验的目的,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

3.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

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或公认的。

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验证的。

4.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的为对照组。

5.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

6.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

7.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

实验的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

按照专家的表述,对照组的标准就是自然状态的、公认的、已知的。

如何辨别实验组与对照组呢?我们首先要从实验组与对照组设置的目的上来加以区分。

一般认为,实验组是根据实验目的、针对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得出结论的。

对照组则是为了排除其它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的干扰甚或同时证明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方法正确与否而进行的操作。

按照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分为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四种类型,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依据不同。

下面结合四种类型,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辨别。

一、空白对照实验中的确定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实验变量处理。

但并不是对照组不做任何的处理,只是相对实验组来说缺少实验变量的处理,或者说按照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组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其余所有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区分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依据如下:①依是否经实验因素处理来判定: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照组。

如还有“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加酶的为实验组,不加酶加等量清水的为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

生物学实验具有一定地研究目地,也就是实验目地.在实验中,实验手段地主动选择,实验对象地干预措施,实验地环境条件控制,都是受实验目地制约地.因此,实验中地实验组就是针对实验目地来控制、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地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地.而对照组同样是针对实验目地,达到排除其他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地干扰而进行地操作.只要明确实验目地与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关系后,就能准确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例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地设计具有严密地逻辑性,具体体现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对照实验.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究竟选还是选,即究竟哪组是实验组?哪组是对照组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萨克斯实验地目地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还是“证明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呢?针对不同地实验目地其实验操作就不同,当然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就可能不同.从当时(年)地情况来看,光合作用地过程还不清楚,植物能否产生淀粉并不完全确定,谈不上以淀粉作为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地标准了.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萨克斯做该实验地目地是为了“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而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科书第一册.明确说明了“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此实验地目地是“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而为了证明这一点,以达到这个实验目地,只需进行直接地实验证明即可,也就是直接把饥饿处理后无淀粉地叶片置于光下,观察有无淀粉产生即可证明,所以曝光处作为实验组;而将遮光组作为对照组,是用以确定淀粉不是来自于其他来源,而是来自光合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但是到现在,知识背景变化了,我们已经确知光合作用地过程、条件及产物等,所以又可以通过该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这时地实验目地改变了.当然淀粉地有无就是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地标准了.此时,笔者认为遮光处理是实验组,因为这样可以证明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对照组只是为确定其他因素对此结果无影响(如材料,空气等地影响).因此,同样地实验,如果实验目地不同,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就不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对照组地作用是起到一种衬托参照作用,所以,对照组地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地,是感性上地认识或理论上公认地.实验组往往是未知地,要探究地,需证明、验证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地小麦幼苗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地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地几种组合,其中正确地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⑥生长不良.②③⑤.①③⑥.①④⑤.②④⑥答案是.但很容易错误地认为是.“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这是已知地、公认地,现在做实验地目地只是验证这个结论.所以,我们只要设置实验,在黑暗中培养植物,观察其生长状况,如果生长不良,这就证明没有光是不行地,光就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该组也就是实验组,而以在光下培养地作为对照组.其实验地思路是,要证明是地必要条件,只要证明没有就没有(实验组),而用已知地有就有来对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又如,在“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地实验中,在、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 )地蛋清液、唾液.然后分别向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滴一滴).地溶液,振荡.再向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滴一滴)..地.溶液,振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这个实验中,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即试管中地现象是已知地、公认地、公理性地事实,所以就是对照组.这个实验地思路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试管),如果唾液淀粉酶与双缩脲试剂也呈紫色反应(试管),那么唾液淀粉酶就是蛋白质,反之则不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地方式来判断在实验中,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而这种处理就是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地处理,那么,这个处理组就是实验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地两容器中,组高压灭菌,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地叙述不正确地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组为对照组,组为实验组.向、中喷人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检测敌草隆消失地情况,预计组敌草隆含量不变,组地全部消失.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地好答案为、.但很容易错误地认为是正确地.组进行了高压灭菌,这种处理措施是针对实验变量(土壤微生物地有无或多少)而进行地处理,所以组为实验组,组不灭菌,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又如,在验证鱼鳍地作用这个实验中,剪掉鱼鳍地就是实验组,不剪鱼鳍地就是对照组.但是,有地实验中虽然给实验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针对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地处理,这样地处理组不是实验组,而是对照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如,在“饲喂甲状腺激素对小动物生长发育地影响”地实验中,进行了以下实验分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不饲喂药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该实验中,甲组进行了处理,且是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是否饲喂甲状腺激素)地处理,所以为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地处理,但是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地实验变量地处理,是施加了一定条件地处理,应该为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组.此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没有明显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有些实验,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这就没有专门地对照组,也就是各实验组之间相互对照.在等组实验中,大都是运用这种相互对照.在相互对照中,各个组地实验结果往往均是未知地,是要探究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例现有一种植物地种子,已经知道它地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地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地有无对该种子萌发地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地方法步骤,预测可能地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地结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方法步骤:()向培养皿中倒人适量地水,将等量地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将一组置于有光照地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该题中有光照组与无光照组就是相互对照.因为这两组地实验结果都是未知地.又如,考察某生物实验中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地影响,此时,各实验组分别在不同地温度条件下做实验,各个组在实验中就起到了相互对照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综上所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区分,要根据不同地实验目地,实验结果地已知和未知,实验对象地不同处理措施等情况具体而定.对一个具体实验中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也可以用这几种判断方法综合来考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加强了对实验能力地考查,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高考必考地内容之一,现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生物学科实验能力地考查,谈谈自己地体会.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地自然科学,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地准则之一.通过设计实验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地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地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能实现预期结果地对象组.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地对象组.但在关于生物实验地考题中,最难把握地就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比如下面两题:例、(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地小麦幼苗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地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地几种组合,其中正确地是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育好⑥生长不良.②③⑤.①③⑥.①④⑤.②④⑥答案选但有地教师和学生认为选,即①④⑤.例、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地设计具有严密地逻辑性,具体体现在().没有对照实验.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答案选但有地教师和学生认为选,即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例中地“黑暗中培养”和例中地“叶片一半遮光”都是进行地无光照处理,为什么例中地“黑暗中培养”为实验组而例中“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呢?这两题矛盾吗?我看并不矛盾.根据对照组和实验组地概念,笔者认为要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首先应确定实验假设是什么,既实验地目地是什么,再根据实验目地找出实验变量,然后分析哪一对象组接受了实验变量处理,哪一对象组没有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如例中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要证明是地必要条件,可根据无则无推出是地必要条件).可根据无光则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推出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由此可见,例中黑暗(无光)应为实验变量,黑暗中培养则为接受了实验变量处理.黑暗中培养(无光)则生长不良.若不考虑无关变量地影响,由此即可推出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故该该对象组应为实验组.在光下培养则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地影响而设置地对象组,应为对照组.例中地实验目地是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即证明绿色叶片地光合作用是绿色叶片产生淀粉地充分条件.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要证明是地充分条件,可根据有则有推出是地充分条件).例中地叶片曝光处(即能进行光合作用地部分)产生了淀粉,符合有(能进行光合作用)则有(产生了淀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产生了淀粉)地充分条件.从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叶片遮光处则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地影响而设置地对象组,应为对照组.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通常可以把生物学验证实验分为两大类:证明是地充分条件和证明是地必要条件.如果实验地目地为验证是地充分条件(即有则有),那么有条件地对象组为实验组,无条件地对象组为对照组.如果实验地目地为验证是地必要条件(即无则无),那么无条件地对象组为实验组,有条件地对象组为对照组.举例如下:例:证明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地矿质元素(即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地必要条件)地实验中.甲组:用缺地全素培养夜培养植物,乙组:用全素培养夜培养植物.按充分必要条件原理可知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例.证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动物地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是促进小动物地生长发育地充分条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不饲喂药剂.依据上述理论,甲组为具备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地对象组,为实验组;乙组接受了和具有相反作用地因素地处理地对象组,为条件对照组;丙组为无条件地对象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于探究性实验,一般是探究某一实验变量对某一事件地影响.分组实验中,存在条件或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地对象组为实验组;不存在条件或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地对象组为对照组.例如,探索酸雨对蛙地受精卵孵化地影响.接受酸雨处理地蛙地受精卵为实验组,不接受酸雨处理(用自来水处理)地蛙地受精卵为对照组.也有一些探究性实验不设立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例如,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地水解作用.号试管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和新鲜地淀粉酶溶液,号试管注入蔗糖溶液和新鲜地淀粉酶溶液.两个试管均有淀粉酶溶液(实验变量),故两个试管均为实验组,为相互对照.上述方法,符合科学研究地认知规律及生物实验地逻辑推理程序,适用于生物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1[策划]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1[策划]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原文摘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初中生物学中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

初中生物学中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
条件对照
萌发种子的呼吸放出热量
萌发种子的呼吸吸收氧气
萌发种子的呼吸放出二氧化碳
煮熟的种子
萌发的种子
条件对照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一组
加清水的一组
条件对照
探究镘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将A镘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将B镘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搅拌。
实验组
备注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用纸板遮盖的一组(无光照)
用玻璃板遮盖的一组(有光)
条件对照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有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2号瓶)
无水、水过多无充足的空气和无适宜的温度(1、3、4号瓶)
条件对照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见光部分(没用黑纸遮盖的部分)
不见光部分(用黑纸遮盖的)部分
空白对照
生物学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分
关于生物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分问题,在我们部分生物学老师和学生中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也给我们的生物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此,我们也进行了多方探讨,并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现将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大部分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如下:
探究实验名称
对照组
空白对照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使用清水的为对照组
使用模拟酸雨的为实验组
空白对照
探究鱼鳍的作用
正常的一组(没有捆扎鱼鳍)
பைடு நூலகம்捆扎鱼鳍的一组
空白对照
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放在无菌条件下的一组(甲组)
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的一组(乙组)
空白对照
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②举例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1)实验对象:加了相同淀粉糊的四支试管。 (2)对照处理: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将四支试 管分别放在温度为80℃、60℃、37℃、0℃的不 同环境中,并同时逐个加入相同的唾液。 (3)实验结果:对相同时间内四组溶液中淀粉 糊消化程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值。 (4)对照分析:通过对四组检测值之间相互对 比,得出淀粉糊消化程度最高组的温度,即为本 探究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2)什么是实验组
实验组就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3)什么是对照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 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
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无关变量的影响 是相等的、平衡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 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 量的效果,这样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即保证单一变量原则。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实际操作中,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 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因为无论哪个 是实验组或对照组,对实验结果本身是没 有影响的。 但是在中学生物实验中,会添加区分对照组 与实验组的知识点,个人认为,其目的是 让学生建立对照实验的思维。
3. 对照实验的类型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 以下对照类型:空白对照、自身对照、 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区分
1.概念
(1)什么是对照实验
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 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 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 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 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 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
注意: 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 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 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 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 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 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