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

合集下载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目标:1. 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传统价值观。

2. 掌握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如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传统节日等。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与尊重。

教案大纲:一、导入(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好奇心。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对中国文化有哪些了解?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什么?二、学习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30分钟)1. 通过PPT和互动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其历史背景。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内容(如地理、历史、语言、文学、艺术、传统节日),调查并制作海报展示给其他小组。

三、深入了解中华文化(40分钟)1. 各小组展示海报,分享他们所调查的内容,互相学习、交流。

2. 听取学生意见,选择一部分重要内容展开更深入的讲解,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与庆祝方式、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等。

3. 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四、体验中华文化(4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相关的手工艺制作或舞蹈表演,亲身体验传统文化。

2.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中国古代的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传统婚礼等。

五、总结与展望(1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到的新知识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教案完成后的评价和调整:1. 评价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所展示的海报的准确性和有关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程度。

2.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增加互动性和探究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在教案中适当加入课堂游戏或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诗词、书画、戏曲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汉字:汉字的起源、发展、结构特点及书法艺术。

2. 诗词:古典诗词的分类、特点、代表人物及名篇鉴赏。

3. 书画:中国画的起源、分类、特点及著名画家简介。

4. 戏曲:中国戏曲的起源、分类、特点及著名剧种简介。

5. 民俗: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中华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书写汉字、鉴赏诗词、绘画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汉字、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的相关知识。

3. 分析:分析具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就中华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书写汉字、鉴赏诗词、绘画等,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书写、绘画、鉴赏等。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中华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风格及著名建筑简介。

2. 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的分类、特点、代表菜肴及烹饪技艺。

3. 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4.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5. 宗教信仰:中国主要宗教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

灿烂的中华文化PPT课件

灿烂的中华文化PPT课件

玉器
石 雕
木 雕
传统服装
民族服装
国旗袍别致新颖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孔 子 , 整 理 《 诗 》《 书 》 , 编 订 思想家:
《春秋》;孟子著有《孟子》;王 夫之及其著作《周易外传》《尚书 引义》等。
•12世纪末: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陆游等用诗词的 形式,表达对时政和国运的看法,爱国主义成为当 时的文化主流。 •13世纪:戏曲从民间走入文人视野。经过元代的关 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明 代的汤显祖(《牡丹亭》),清代(《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等剧作家的努力,戏曲的内 容样式都进一步完善。 •14世纪中叶:明太祖朱元璋和刘基定下“八股取士” 的程式,延用到本世纪初。科举制度使文化的专制 统治空前加强,并助长了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
•11世纪: 11世纪初:始于上个千年的北宋诗文革新 运动,经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的推动,到宋仁宗 年间达到高潮。 •11世纪中叶:文化教育进一步普及。除中央设国子 学、太学外,全国州县都建立官办学校;同时,民 间教育得到推广,出现岳麓书院等私立学校,促进 了文化发展。 •11世纪中后期:唐代被称为“诗余”的词已经成熟, 推动市民文化进一步发展。柳永成为第一位专工写 词的作家,与南宋李清照、姜夔等成为婉约派的代 表。稍晚,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标志北宋社会文 化达到了新高度。
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孙膑著有 军事家:
《孙膑兵法》,毛泽东著有《论持 久战》等。
文学家: 鲁迅著有《狂人日记》,茅盾著有
《子夜》等。
„„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 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 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 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 精深的中华文化。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知道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能够从中华民族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共同收集本地的文化资料;2.收集中国文学、军事、思想、天文等方面的史料;3.收集对自己的成长影响较大的传统格言、警句;4.收集有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报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

开幕式主要分四部分进行:欢迎仪式、文艺演出、运动员入场仪式、点燃圣火。

近2万名中外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用奇妙的创意、高科技的手段、动人的表现手法,奉献给全世界一台经典的奥林匹克视听盛宴。

一张承载着中国文化精髓的“纸",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

当那张光电效果组合而成的“卷轴"缓缓打开时,青铜、古陶、玉器、水墨山水等等极具中国文化的符号——“写”在纸上.那一刻,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观众都在惊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播放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有人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你同意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北京奥运会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还有就是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秀作文800字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秀作文800字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秀作文800字古代的中华文明,有着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些优秀中华文明需要每个人的传承和发展,才能不断的生生不息。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的灿烂的中华文化作文800字,欢迎阅读。

灿烂的中华文化作文800字篇一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楚楚动人;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历史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

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在一页页腐朽。

我们变得自大,我们变得骄纵。

大宋宫廷,白衣秀士,文臣儒士们忙着作诗写赋,用程朱理学教化子民时,北方的铁骑席卷了中华;康乾盛世,书生们忙着去作八股,去作经注考证时,大洋的另一端,开始了科技革命,改写了历史……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地动仪,我们有早他国一千多年的圆周率。

可是,我们的土地上蕴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守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却忘了重视审视自己的文化……于是,我们随着历史的脚步逐渐落后了……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并没有冷却,我们又多了一分理智,在仔细地审视……我看到了一位老人,用刀一样的笔尖为自己的文化做手术---他是鲁迅。

我被深深地震憾了。

我们不是不爱自己的文化,而是太爱,以至于束缚了自己的灵魂。

他,让我们深深的明白,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识,不能用迷信取代理智。

旭日东升,新的阳光在冲散着陈腐的气息。

崭新的人们放下了对自我的迷信,去追求真理。

我们终于冲破了对情感的依恋,用一分理智去审视自己的文化。

我们的目光变得客观、理性而又智慧……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震动;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人感怀。

人教版 九年级 政治 灿烂的中华文化

人教版 九年级 政治   灿烂的中华文化

思想:先秦诸子(儒墨道法);两汉经学(董仲舒、 王充《论衡》);魏晋玄学;隋唐佛教道教;宋明 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王气学) 军事:(武经七书)《孙子》(孙武)、《吴子》 (吴起)、《六韬》(姜太公)、《司马法》(战 国)、《三略》(汉初黄石公)、《尉缭子》(战 国)、《李卫公问对》(唐李靖) 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
京剧: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表演上唱、做、念、 打并重,表现力丰富。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目有《霸 王别姬》《群英会》《打渔杀家》等。 编钟:我国古代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系列 铜制的钟组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有六十四枚。 棕子: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食品。屈原投江之 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湖南等地的人民以赛龙舟、 包粽子等方式来表示纪念。
负荆请罪: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欲羞辱蔺,蔺为 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徙木为信: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 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 所立之木搬到传统道德中也是有精华有糟粕,我们突出 “美德”这一方面,不直接提及其消极内容; 这些传统美德同样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 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华传统美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性 格、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也深刻地影响我 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
列举历史上的美德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灿烂的中华文化

灿烂的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落实实际行动
主动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
家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与家人和睦相处; 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 社会:
章制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认真学习,多读有益 书籍等。
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善待自然,真诚 待人;培养正义感,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 争;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不仅以开放的心态尊重 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秦朝的商鞅,“徙木为信”, “谁把那 木头从城的南门移到城的北门就给予重赏(10金 )”,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 之木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10金。因为他讲诚 信,取得了国人的信任,从而使变法得以成功。
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 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说一说,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 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 的司南之勺。司南由青铜盘和 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 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 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 尾指向为南。 后来,人们又用磁针指南, 制成了指南针。在北宋后期,指 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 用针盘导航。指南针的发明,对 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 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兰 竹

四君子 菊
齐白石
徐悲鸿
张大千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 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 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
特点 :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
《论语》成为日本政坛和商界的圣经。启蒙运 动中,法国伏尔泰便利用了中国儒家思想。 《孙子兵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2.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特点3.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4.中国艺术的种类和特点三、教学过程第一课: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2.让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对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第二课: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特点1.通过讲解和展示资料,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古代文化的不同方面,如哲学、文学、科学等。

第三课: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1.通过讲解和展示资料,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让学生了解中国人过节的方式和意义。

3.引导学生比较中国传统节日和其他国家的节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第四课:中国艺术的种类和特点1.通过展示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介绍中国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2.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艺术作品。

3.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艺术的价值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2.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欣赏分析法: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材料。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对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评估。

3.作品展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相应的作品,展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和文化活动,拓宽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2.鼓励学生参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培养他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加学习中文和中国艺术的课外活动,提高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
国家
产生
时间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发展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 伦王国灭亡
结果 烟消云散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 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雅利安化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 兰化
面目全非
古中国
公元前2100年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 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自学提纲
•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 2、中华文化的都有哪些内容构成?
• 3、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 4、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他的地位和影响是 什么?
• 5、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其有什么特点?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现在 普遍承认的有八大菜系鲁菜、 川菜、粤菜和苏菜,闽菜、浙 菜、湘菜、徽菜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故宫是我国现存规 模最大、最完整的 古建筑群,集中体 现了我国古代建筑 艺术的优良传统和 独特风格。
中国建筑艺术
世界最大的宫殿--故 宫,旧称“紫禁 城”,是明清两代 的王宫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辨证思想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老 子
孔 子
墨 子
孟 子
无为而治 辨证法思想 ……
流传至今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殷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隋唐
宋元 明
清 后来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 发源没初形有步 成中断促进而发进步展一发展至全今盛 的延伟续大文面 冲明临 击。继 展续发
例如: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朝鲜族农乐舞
福建南音
广东粤剧
贵州侗族大歌
蒙古族呼麦
南京云锦
灿烂的中华文化由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 学习共同创造的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 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却达8000年。
古英语时期——公元449年至1100年 。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
• 维吾尔族 哈密瓜、葡萄
• 蒙古族 手抓羊肉
• 朝鲜族 泡菜、冷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在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 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蛇、鼠、
雀、虫、狗、猫等,在其它菜系中
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料,却被奉为席
间珍品。广东人的这种无所不吃的
性格,也正是其开放的心态在饮食 上的反映。
中国民族 服饰文化
汉族
➢谁创造了这些灿烂的中华文化?
体现了中 华文化什 么特点呢?
• 2004年专家发现,在安阳县一个不足千户的渔 洋村小村庄里,完整地记录着6000年不断代的 中华文明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 垣文 化,到商、春秋战国、汉代、北朝、东魏北齐、宋、 元、明、清,乃至民国、新 中国抗美援朝和“文 化大革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 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该村遗址文化层堆积3米多, 面积1万多平方米。
民以食为天,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 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在亚洲 的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 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调 味品正在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民族饮食文化
• 汉族
饺子、年糕
• 藏族
酥油茶、青稞
3、中华文化的特点——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源远流长
拓展:你还知道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化吗?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
古印度婆罗门文化
古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化的雅利 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
古埃及文化
古埃及文化渊源甚古,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 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1、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 想人格的崇高道德理想
2、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 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3、捍卫道德尊严,“守 死善德”的精神气节
4、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 斗精神 5、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6、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的 道德传统
A、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B、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伦理思想:主张仁。
品德方面:主张“宽、 耻、信、敏、惠、温、 良、恭、俭、让”等。
……
哲学政治思想: 兼爱、非攻。 逻辑思想 。
……
民本思想:民为 贵、君为轻。
道德规范:即仁、 义、礼、智。
……
中华文化的构成
•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 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中华文化的影响: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 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 的精神家园。 2、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 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 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
6、中华文化的地位: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 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 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秦朝的商鞅,“徙木为信”, “谁把那木头从 城的南门移到城的北门就给予重赏(50金)”,人们都 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搬到北城门, 商鞅果然赏50金。因为他讲诚信,取得了国人的信任, 从而使变法得以成功。
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 璀璨的奇葩。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宽以待人
爱国主义
诚实守信
1、请说出上面三个历史故事 2、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张胜 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匈奴单于 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相抗,誓死不屈。匈奴又采取 各种手段, 迫苏武就范未成,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至荒无人烟的 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深陷绝境的苏武以草根野鼠为食,面 对南方,怀念祖国,强烈的爱国信念,使他顽强地与困境抗争。 他孤身一人与羊群相伴19年,始终不辱汉使气节。公元前81 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朝。苏武经磨难而 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 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