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教材

第一章一、儿童文学①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葫芦兄弟》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武松打虎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①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
在家庭中,家长的身份需要;在学校里,老师的职业需要;在儿童文学的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中,编辑、评论家的职业位置需要。
②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在这类阅读中,成人读者摆脱了文学以外的种种功利目的和戒备心理,而进入到一种与儿童文学的纯净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之中——他们在这里重温了久已失落的童年的梦幻,唤醒那潜埋着的童年生命感觉,仿佛又寻回了那随生命的消逝而变得十分遥远了的精神家园。
2019年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章节重要考点四

2019年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章节重要考点四第四章儿童学的体裁一、儿歌:以低幼儿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歌谣。
又称童谣、“孺子歌”、“小儿语”、“徒歌”(一):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变。
P58①文字出现前已存在,是祖先教育、娱乐后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下海家们利用儿歌来作为改朝换代的舆论工具,强烈的政治色彩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儿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迷信色彩也很浓重。
“诗妖”③直到明代,儿歌的观念才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突破五行迷信的束缚,从儿歌世代流传的实际情形来解释儿歌的特点,并且重视儿歌对儿童的教育意义。
④清代的儿歌观念趋向多元,也有神秘主义倾向出现。
至少尊重了儿歌的现实。
⑤真正从儿童文学意义上形成的儿歌观念则是本世纪的事,由于有新文学化思想的关照,有传统儿歌观念的批判继承,有西方儿歌理论的借鉴,儿歌观念也变得更切近于儿歌的扑鼻,并且具有科学性,民主性的现代精神。
创作儿歌的出现,便是儿歌走向自觉的标志。
(二):儿歌在艺术上的特点P59-61①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②天机活泼的稚拙美。
③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三):儿歌的主要艺术形式1.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2.数数歌: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儿歌3.连锁调:即连珠体,或叫衔尾式,以“顶真”手法构成,即前句末尾的词语用作后句开头的词语,往往是“随韵接合,意不相贯”(周作人语)4.问答歌,也叫盘歌,或叫对歌,利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适用于组织游戏5.绕口令,即拗口令或急口令,多由一些双声叠韵或发音相近相同的字词结构组成有趣的句子或短语,是训练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好工具6.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7.对花调8.谜语歌9.时序歌二、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诗,适合儿童阅读、吟诵,为童年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
儿童文学提纲

一.选择题1.幼儿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浅显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听赏3.根据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要求创作的文学作品应该怎么样?故事情节要紧张4.哪部作品是幼儿文学的鼻祖?《五卷书》5.格林童话集有那几部?《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6.游戏歌、问答歌、颠倒歌、字头歌?7.歌舞剧的创始者?黎锦辉8.儿童故事的基础是什么?(陈伯吹)趣味9.幼儿图画故事的特点?直观性、连续性、趣味性、传达性10.黎锦辉第一部发表的幼儿戏剧?《麻雀与小孩》二.填空题1.幼儿读者的年龄(3-6岁)2.最古老的两种幼儿文学体裁(儿歌与童话)3.儿歌的灵魂是(节奏鲜明),儿歌的生命是(音韵和谐)4.第一部儿歌专集是(《演小儿语》)5.丹麦的作家安徒生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小意达的花儿》、《卖火柴的小女孩》),被评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6.童话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幻想)7.叶圣陶的童话创作有(《小白船》、《一粒种子》、《稻草人》)8.第一本带有插画的幼儿故事集(《日记故事》)9.最古老的儿歌(《尧时康衢童谣》)10.第一部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幼儿插画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7年出版的《世界图绘》)11.创作幼儿生活故事应当注意(题材新、构思巧、谐趣浓)12.幼儿图画故事的特点(直观性、连续性、趣味性、传达性)13.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3岁集中三五分钟,4岁集中十分钟左右,5,6岁集中15分钟左右)14.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调歌、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15.戏剧语言的组成部分(舞台提示语言和角色语言)16.西方寓言始祖是(希腊的《伊索寓言》)17.童话中拟人形象的特点(既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又保留物的某些特征)18.儿歌被广泛使用的时间五四运动19.张天翼创作的长篇童话是(《大林和小林》)20.幼儿散文《纸船》的作者是(郑振铎)三.名词解释1.泛灵观念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生命,都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识。
0034《儿童文学概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034《儿童文学概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儿童文学概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
与中国文学相比,《儿童文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更具针对性,即它是针对儿童这一特定年龄群体的文学。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幼儿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的关系。
《儿童文学概论》考试题由两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内容的构成及分数分布如下所示:1、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答题技巧:简述题要求简略地回答出所要求的问题答案,简略的结果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概括来完成,再用自己的话将其加以叙述。
不要事无巨细地将教科书或讲义中相关的内容不加整理与概括地全部搬到试卷上。
这样的回答虽然内容上有了保障,把可能的答案都给了出来,但不符合题的要求。
简答题,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更为主要的是考察学生把握和处理知识的能力。
化繁为简,是对知识深入理解和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过程和重要步骤。
所以,能否在几百字间将简答题的答案写清楚,是考察简答题质量的一个标准。
也就是说,如果全答对了,但是不够简练,也不会得到满分。
2、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答题技巧:论述题的要求是用所学的概念或理论观点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而这种认识的结果,是学生所形成的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根本目标。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任何知识共同的目的。
但是,这里的论述题,不是简单的将所学相关内容套到考试题重的问题上就可以了,而是要用来分析解释问题,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科书以及老师课堂上讲述的观点和看法不同,但要有理有据,即对自己的看法给出实证的和逻辑上的支持。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幼儿文学的概念1.儿童文学(以3——17、18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为他们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且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幼儿文学(以3——6岁的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并具有适应幼儿审美意识的艺术精神的文学)的概念: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关系:二者的服务对象是相同的;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间最大的区别是范围不同。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08年10月到11年1月试题答案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58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P35 1.儿童文学作者具有不同的类型,从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的一些作品来看,他应属于( D )A.“童年回忆”型B.“社会使命”型C.“娱乐”型D.“童心”型P62 2.儿歌中的摇篮曲,又称( C )A.徒歌B.小儿谣C.催眠曲D.童儿歌P74 3.法国的夏尔·贝洛将欧洲的民间童话进行改写,写成一书,名为( D )A.《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B.《打火匣》C.《灰尘仙女》D.《鹅妈妈的故事》P75 4.童话中的超人体童话形象,如( D )A.《丑小鸭》中的丑小鸭B.《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曹C.《豌豆上的公主》中的公主D.《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P82 5.我国的寓言就文学记录而言,大约产生于( A )A.先秦B.两汉C.唐代D.宋代P82 6.《百喻经》是宗教文献中的寓言故事,产生于( D )A.中国B.日本C.希腊D.印度P84 7.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有明确的寓意,如( C )A.《小意达的花儿》B.《快乐的狮子》C.《狼和小羊》D.《小红帽》P72 8.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在诗体上属于( D )A.故事诗B.抒情诗C.童话诗D.讽喻诗P73 9.童话这一名称的使用始于( D )A.民国初年B.明代C.宋代D.清代末年P239 10.《丘克和盖克》是俄罗斯著名的儿童小说,作者是( C )A.列夫·托尔斯泰B.屠格涅夫C.盖达尔D.阿克萨柯夫P253 1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哈克是一个( D )A.乖宝宝B.小英雄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第1 页(共14 页)C.模范儿童D.野孩子P182 12.主张用童话来描绘“真的世界”,刻画“真的人”,讲述“真的道理”的儿童文学作家是( C ) A.陶行知 B.郑振铎C.张天翼D.刘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儿童文学①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四种类型)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武松打虎、《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①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②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①生理层面②心理层面③文化层面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其中年龄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九、儿童年龄的特点·幼儿期(3-6岁),身心发展极为迅速的阶段,口头语言能力发展较快,开始学习运用清楚的连贯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形象思维·童年期(7-12岁),开始掌握书面语言,其思维发展则表现为,在形象思维仍占重要位置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初步形成,自我意识也得到较明显的发展·少年期(13-15岁),半儿童半成人心理·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有人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大纲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大纲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儿童文学教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者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作家和读者,加深对儿童文学文本特征的理解,把握儿童文学各种体裁的特征与种类,培养阅读、鉴赏、分析、编创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学者的文学素质与理论修养。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和文本特征,熟悉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儿童文学作家和读者,阅读一定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把握儿童文学重要体裁的艺术特征和审美风格,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初步学会改编、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密不可分。
本课程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基本原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明确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掌握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释义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一)概述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在美学特质上的区别。
(二)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一)“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二)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关系。
.(四)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五)儿童文学的美育功能。
四、考核要求(一)概念和范围1、识记: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2、领会:(1)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的四类作品;(2)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1、领会:(1)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在美学特质上的区别;(2)儿童文学的五个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考试复习指南

《儿童文学》课程考试复习要点
说明:根据教材编排按目录顺序指明复习要点,同时要兼顾邓老师相关章节的PPT对教材的补充;所指要点包含AB两卷内容;
复习要点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PPT,第三节(重点P4和P10)
第二章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节
第四章第一节主要脉络梳理,重要作家如叶圣陶、张天翼、郭风,曹文轩等重要作品了解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发展脉络梳理,重要作家和作品了解,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圣艾克絮佩里《小王子》林格伦作品等等
第六章第一节儿歌的特征和特殊类型,儿歌创作
第二节儿童诗的艺术特征及鉴赏
第七章第一节童话的概念、特征、演变发展、童话不同角度的多种类型(重点)、鉴赏(重点)
第二节寓言的发展、寓言特征与儿童寓言创作(创作要体现幻想思维和艺术手段)
第八章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比较
第九章儿童散文的艺术特征及鉴赏
第十章第一节图画文学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儿童科学文艺的特征及种类
第十一章第一节儿童影视文学特征和种类
主要题型(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0.5 分,共20 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比较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四、写作题(一小题15分,二小题5分,共20分)
五、应用题(10分)
六、欣赏题(20分)
七、论述题(10分)
提示:因有选做题,所以不要多做也不要少做;看清题目要求,果断答题,内容要有容量与份量。
卷面整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823]《儿童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OO八年七月自学用书:《儿童文学教程》,黄云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儿童文学教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科)的必考课程和汉语言文学(专科)的选修课程。
它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多维的理论性、鲜明的师范性和较强的应用实践性,是从事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文学史构成两大基本板块。
以文体考察和创作、鉴赏及阅读指导等作为基本理论的延伸和补充;以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充实历史内容;最后选择部分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配以点评文章帮助理解和应用。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增进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语言教学水平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着眼于儿童,立足于审美;阅读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佳作;基础理论学习与作品应用实践相结合,尝试儿童文学创作,初步学会儿童文学的鉴赏和评论。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共分四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明确古典意义和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
了解儿童文学读者的主要特点及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的原因和意义。
把握儿童文学基本的美学特质。
二、考核知识点1.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2.儿童文学的读者。
3.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4.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三、考核要求1、识记:(1)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2)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范围;(3)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4)儿童读者的多样性的特点。
2、领会:(1)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2) 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3) 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儿童文学可分为哪几种具体形态?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4)何谓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3、应用:(1)试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稚拙美、欢愉美、变幻美、朴素美(任选其中一点)。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共分两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的素养和特殊条件;了解儿童文学作者的一些类型和特点;把握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题材类型和表述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1、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的条件。
2、儿童文学作者划分的类型。
3、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和特殊性。
4、儿童文学创作的三大母题及表述方式。
三、考核要求1、识记:(1)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可划分为哪两大类型?请加以简述;(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应的三种表述方式。
2、领会:(1)儿童文学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和特殊条件?(2)儿童文学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和特殊性;(3)如何理解创作中的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第三章儿童文学的鉴赏和阅读指导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共分两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了解家庭和学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1、儿童欣赏文学的特点。
2、儿童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和标准。
3、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4、学校阅读环境与家庭阅读环境的特点。
5、学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三、考核要求1、识记:(1)儿童文学批评的特殊性和标准;(2)学校阅读环境的特点;(3)家庭阅读环境的特点。
2、领会:(1)儿童欣赏文学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3、应用:(1)联系实际谈谈学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可以有哪些基本步骤,可采取哪些指导方法。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体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按体裁类型共分12节,重点考核1-7节和11-12节,8-10节暂不考核。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这12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了解12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创作状况;熟悉并分析这12种儿童文学体裁的典型例作。
学习本章应和下编儿童文学作品选的阅读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1、儿歌的历史演变,儿歌艺术上的特点和主要的艺术形式。
2、儿童诗艺术上的特点,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
3、何谓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及主要的形象类型。
4、何谓寓言?寓言的艺术特点,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5、现代故事与民间故事有何区别?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6、儿童小说的主要构成元素与相关构成元素,儿童小说的主题和题材的选择。
7、儿童散文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类型。
8、儿童科学文艺的特点和常见的类型。
9、图画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的艺术形式。
三、考核要求1、识记:(1)儿歌艺术上的特点;(2)儿歌特殊的艺术形式;(3)儿童诗艺术上的特点;(4)童话常见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5)童话主要的三种形象类型;(6)童话和寓言的异同;(7)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和类型;(8)儿童小说的主要构成元素与相关构成元素;(9)儿童散文的基本特征;(10)儿童散文的艺术类型;(11)儿童科学文艺的主要特点和常见的体裁类型;(12)图画文学的基本特征;(13)图画文学常见的艺术形式。
2、领会:(1)简述儿歌的历史演变;(2)比较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3)何谓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和美学特征;(4)何谓寓言?寓言主要的艺术特点;(5)现代故事与民间故事有何区别?(6)儿童小说的主题和题材有何特殊性?3、应用:(1)举例分析童话常见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2)举例分析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第五章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是对整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描述,共分三节,包括古代、现代和当代三大块。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生存状况,包括中国儿童文学的遗产、萌发以及“五四”运动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催生;了解中国现当代各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轨迹、艺术特点和经验教训。
二、考核知识点1. 怎样看待我国现代之前的儿童文学?可从哪几个方面去发掘我国古代儿童文学的遗产?2.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3.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
4.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和思考。
三、考核要求1、识记:(1)古代儿童文学遗产的范围;(2)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历史发展轨迹的要点。
2、领会:(1)怎样看待我国现代之前的儿童文学?(2)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有哪些?(3)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有哪些?(4)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和思考。
第六章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是对各时期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共分六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清楚地了解史前时期一些重要的儿童文学遗产;了解曾经为开创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做出贡献的现代文学大师们的创作和理论实践;了解现当代颇具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
二、考核知识点1、史前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现代文学大师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
3、现代重要的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4、当代重要的儿童文学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三、考核要求1、识记:(1)了解各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领会:(1)了解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艺术特色;(2)了解柯岩、金波儿童诗的艺术风格特色;(3)了解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艺术特色。
3、应用:(1)分析《西游记》的童话价值;(2)分析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山意义;(3)分析冰心《寄小读者》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现代儿童散文的影响;(4)分析张天翼前期童话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6)分析孙幼军、郑渊洁、周锐、冰波童话的艺术特点及其对童话发展的贡献;(7)阐述叶君键和任溶溶在儿童文学翻译上各自的贡献。
第七章外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是对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简要描述,共分三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19世纪前的儿童文学萌芽状况、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文学的独立分支后的发展概况以及20世纪儿童文学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
二、考核知识点1.世界儿童文学发生的三大因素。
2.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独立的文学分支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3.20世纪儿童文学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
4.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语世界中最著名的童话形象。
5.20世纪北欧儿童文学的主要成就。
6.20世纪日本儿童文学的主要成就。
三、考核要求1.识记:(1)熟悉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独立的文学分支后各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2)熟悉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语世界中最著名的童话形象;(3)熟悉20世纪各国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
2.领会:(1)简要阐述世界儿童文学发生的三大因素;(2)举例说明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孕育;(3)19世纪儿童文学开始形成独立的文学分支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4)20世纪儿童文学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
第八章外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是对各个时期各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共分三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清楚地了解19世纪至20世纪世界各国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
二、考核知识点1.19世纪至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四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家的创作成就和艺术特色。
2.20世纪英语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六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特色。
3.20世纪英语世界之外七位重要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特色。
三、考核要求识记:(1)熟悉20世纪外国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应用:(1)分别评述安徒生、科罗迪、马克·吐温三位作家的儿童文学经典及其划时代意义;(2)分别评述林格伦、克斯特纳、怀特、达尔等作家的儿童文学代表作。
下编儿童文学作品选评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编配合文体论基础理论的学习,增进对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了解,培养审美的感觉,提高鉴别作品的能力。
要求结合理论,学习品评和赏析儿童文学作品。
二、考核知识点重点阅读篇目:儿歌数蛤蟆石榴大老哥儿童诗神奇的窗子家蘑菇棍子上的屋盖童话扣子老三巨人的花园面包房里的猫寓言画鸟的猎人割掉尾巴的狐狸儿童小说!我的接线员朋友为我唱首歌吧儿童散文松坊溪中国少女少年报告文学永远的女孩儿童科学文艺威尔历险记三、考核要求应用:(1)赏析儿歌《数蛤蟆》或《石榴》,并指出作品的形式特征;(2)赏析林良的儿童诗《蘑菇》或罗大里的《棍子上的屋盖》;(3)赏析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4)赏析郭风的散文《松坊溪》;(5)赏析保罗·维里厄德的小说《我的接线员朋友》,分析它的情感主题;(6)赏析艾德里安的儿童小说《为我唱首歌吧》,分析它的悲剧情感艺术。
三、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一)单项选择题)1.冰心的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结集出版前,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陆续刊登在(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