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跨海大桥案例整理研究
细数胶州湾大桥技术亮点

细数胶州湾大桥技术亮点
王鹏
【期刊名称】《中国公路》
【年(卷),期】2011(000)014
【摘 要】作为我国北方盐冻地区修建的第一座特大型海上桥梁集群工程,山东高
速胶州湾大桥既有海上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又有陆上引桥和互通立交桥,特
别是红岛互通立交桥为我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桥,其设计科学,造型独特,国内外
尚无同等类型桥型结构。但这并非是这座大桥唯一的首创亮点,细数起来,胶州湾
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第一”:
【总页数】4页(P84-87)
【作 者】王鹏
【作者单位】《中国公路》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43
【相关文献】
1.青岛胶州湾大桥海上施工平台的搭建技术2.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桥面防水层现场
检测技术探讨3.胶州湾高速公路女姑口跨海大桥钻孔灌注桩成孔技术4.胶州湾跨
海大桥60m箱梁预制施工技术5.青岛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建成通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胶州湾大桥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沿线,是一座跨越长江的大型跨海大桥。
建成于2020年,是中国目前最长的海底隧道桥梁之一。
胶州湾大桥的总长度为XX公里,其中海底隧道桥梁的长度占据了大部分。
该桥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目的是改善山东省与连云港市之间的交通状况,缩短行车时间,促进经济发展。
作为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胶州湾大桥不仅连接了山东省与连云港市,还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连接了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该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胶州湾大桥的设计和建设考虑到了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天气气候、水下生态环境等。
工程师们采用了创新的技术和方法,确保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胶州湾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特别是在海底隧道的建设中,他们需要克服海洋环境的影响,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先进的海洋工程技术,如水下爆破、水下钻探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他们成功地完成了海底隧道的建设。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为山东省的交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缩短了山东省与连云港市之间的行车时间,还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同时,这座桥梁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山东省。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给中国的交通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还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贸易和旅游的发展。
这座桥梁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未来的交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是中国一座重要的跨海大桥,它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促进山东省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桥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和工程建设方面的实力。
相信随着胶州湾大桥的开通和运营,山东省的交通事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大桥位于哪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桥位于哪 随着时代的发展,轮海不再是过海的唯⼀通道了,你知道世界最长的海底⼤桥是什么吗?下⾯就由店铺给您介绍⼀下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桥吧。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桥:庞恰特雷恩湖桥 庞恰特雷恩湖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庞恰特雷恩湖上,连接新奥尔良和曼德韦尔(Mandeville),全长38.4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桥⽽收录在吉尼斯⼤全中。
建设过程 庞恰特雷恩湖桥由两座平⾏桥梁组成,其中1号桥1956年建成通车,2号桥1969年建成通车,2号桥⽐1号桥约长16⽶,为38,422⽶。
⼤桥原来双向收取通⾏费1.5美元,1999年5⽉为缓和交通堵塞,改为单向收取3美元通⾏费。
2005年8⽉,在遭到卡特⾥娜飓风袭击后,⼤桥虽也受损,但损害⼏乎全在较⽼的1号桥,且⼤桥的基础仍然是完好的。
由于飓风摧毁了I-10⾼速公路,庞恰特雷恩湖桥成为救援队伍进⼊新奥尔良的主要通道。
2008年于5⽉1⽇23点58分杭州湾跨海⼤桥(全长36公⾥)正式通车。
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长的桥梁。
所在湖泊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南部湖泊。
长64公⾥(40哩),最宽处达40公⾥(25哩),⾯积1,631平⽅公⾥(630平⽅哩),平均深度为3~5公尺(10~16呎)。
依特性应视为潮潟湖,因有狭窄⽔道(名⾥⼽莱特〔The Rigolets〕)往东通过博恩湖(Lake Borgne)直抵墨西哥湾。
湖⽔略咸,但盐度会因密西西⽐河经邦卡莱溢洪道(Bonnet Carre Spillway)注⼊洪⽔⽽遽降。
该湖可供垂钓的鱼类丰富,亦多⽔鸟如鹈鹕。
纽奥良市位于湖之东岸及南岸;⽅丹尼布罗州⽴公园(Fontainebleau State Park)及许多⼩型度假中⼼亦建於湖边。
⾸见该湖的欧洲⼈是法裔加拿⼤探险者伊贝维尔(Pierre Le Moyne d'Iberville),他在1699年经过这个区域,并将此湖以庞恰特雷恩伯爵路易⼆世的名字命名。
设计工程优化方案

设计工程优化方案一、引言设计工程优化是指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设计过程和方法,提高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设计工程优化旨在发挥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智慧,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设计更加合理和完善。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设计工程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工程优化的意义设计工程优化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成本:设计工程优化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材料选择,减少工程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2)提高效率:通过优化设计流程和方法,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管理效率,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进度。
(3)提高质量:设计工程优化可以避免设计方案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纠正。
(4)促进可持续发展:设计工程优化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环境影响,促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5)提高竞争力:通过设计工程优化,能够不断提高工程的竞争力,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
三、设计工程优化的方法设计工程优化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优化、工程流程的优化和工程管理的优化等方面。
具体来说,设计工程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分析和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制定设计优化的策略和方案。
(2)综合比较: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估,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满足工程要求并降低成本。
(3)强化管理:加强对设计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4)创新设计: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手段,提升设计方案的水平,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
(5)标准化规范: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降低工程风险。
四、设计工程优化的应用设计工程优化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包括建筑工程、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环保工程、电力工程等。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各种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工程优化,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最长的跨海大桥

我国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简介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
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大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38公里,投资额近100亿,历时4年完工。
大桥于202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黑龙江路杨家群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 749 米、黄岛侧接线 827米、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
工程概算投资 90.4亿元。
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重要影响交通青岛和黄岛之间,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胶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前一直靠轮渡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相连。
轮渡受运输能力、气候条件制约较大,每天仅能有千余辆客货车通行;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2.5万标准车/日,但通车以来交通量逐年猛增,目前标准路段交通量最高峰已达46万辆!项目建设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除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30公里,缓解交通压力外;同时在红岛建设的桥体部分,还可兼顾红岛的交通。
产业产业布局情况看,以老市区为中心的东海岸地区空间范围狭小,城市空间向东部已几乎没有拓展的余地。
伴随港口西移的经济中心西移已势在必行。
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极大促进了我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
旅游在琅琊台风景区的网站里,早已把“海湾大桥建成后,”30分钟到市区”的招牌挂了起来。
据了解,周边像琅琊台这样等着海湾大桥带来“实惠”的风景区不在少数。
跨湾跨海大桥工程风险与可行性研究

跨湾跨海大桥工程风险与可行性研究引言: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桥梁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跨越湾湖海等水域的大桥工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还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跨湾跨海大桥工程也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
本文将从风险与可行性两个方面对跨湾跨海大桥工程进行研究。
一、风险研究1. 自然环境风险跨湾跨海大桥工程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海洋环境条件、海底地质构造、气候等因素均可能对工程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跨湾跨海大桥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海潮、海浪、风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工程建设风险跨湾跨海大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
包括施工技术难度大、材料采购和供应风险、施工周期控制等方面的风险。
例如,施工技术难度大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材料采购和供应不稳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等。
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加强项目管理,以降低工程建设风险。
3. 经济投资风险跨湾跨海大桥工程的投资规模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经济投资风险。
例如,工程造价超出预算、资金筹集困难等。
因此,在进行跨湾跨海大桥工程投资前,需进行详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确保项目投资回报率与风险匹配。
二、可行性研究1. 技术可行性跨湾跨海大桥工程的可行性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可行性。
包括桥梁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设备和材料等方面。
技术可行性研究能够评估工程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评估跨湾跨海大桥工程是否具备实施条件的重要依据。
针对项目的投资金额、运营收益、维护费用等进行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通过经济可行性研究,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把握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风险。
3. 社会可行性跨湾跨海大桥工程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综合考虑工程对当地的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
游胶州湾跨海大桥作文

游胶州湾跨海大桥作文
哎哟,提起胶州湾跨海大桥,那可是咱们青岛的一张亮丽名片呢!记得那会儿,小时候我就听着长辈们说起这座大桥,那时候心里就想着,哇,那得是个啥模样呀?嘿,终于有一天,我有机会亲自去看一
看这座大桥啦!
走在桥上,哇塞,视野真的是开阔得不得了,一边是碧蓝的大海,一边是宽阔的陆地,那感觉就像是在云端上漫步一样。
嘿,你瞧那一
望无际的海浪,一波一波的,仿佛在向我招手,哟,不行了不行了,
差点就被这美景给晃花了眼!
这桥啊,真的让我惊艳了。
呜呼,你看那栏杆上的铁艺,雕刻得
栩栩如生,就像是大海波涛中的一条条鲸鱼在嬉戏。
唉,实在想象不
出当初是怎么把这么重的钢铁架起来的,这修桥的师傅们肯定都是大
力士吧!
哎,说起来,我还听说胶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可是
克服了好多难题呢。
哎呀,那时候的工程师们一定是很辛苦的,但他
们想出来的办法可真是巧呀,改性钢材、防腐蚀涂层,这些都是啥呀?唉呦,听起来都好高大上!
嘿,有机会我得好好研究研究这座桥的历史,还有那些背后的故事。
这可能就是我们青岛的骄傲所在吧,哟,走着走着,感觉挪不动
步了,这座大桥的魅力真是让人无法抵挡啊!。
胶州湾大桥简介

胶州湾大桥简介胶州湾大桥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跨海的一座公路大桥,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该桥是中国国内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青岛市与胶州市之间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通道。
下面将对胶州湾大桥的背景、设计和建设过程,以及其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背景胶州湾大桥的建设旨在解决胶州湾跨海交通的问题。
胶州湾是青岛市和胶州市之间的一个大型海湾,相距较远。
在胶州湾之前,只有靠船只或绕行很长的距离才能连接青岛市和胶州市。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胶州湾大桥的建设在2006年启动。
设计与建设胶州湾大桥的设计和建设由中国的工程师和建筑师承担。
这座大桥的设计采用了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大跨度的设计使得船只可以自由通过。
总桥长约26.7公里,其中跨海段长约26.4公里。
桥梁主体分为两岛三梁五跨,即两座合龙岛与三座大桥主跨,架设在胶州湾中。
胶州湾大桥是一座八车道的高速公路桥梁,允许车辆两向通行,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
胶州湾大桥的建设过程相当复杂。
首先,工程师们需要克服胶州湾深水区的挑战,通过底泥垫层和长岛地基进行施工。
接着,他们使用摩擦式支撑系统进行了超大直径桩的钻孔,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最后,他们进行了梁体合龙和桥面铺装等最后的工作。
整个建设过程非常耗时,耗资巨大。
影响胶州湾大桥的建成对胶州市和青岛市的经济和交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这座大桥缩短了胶州湾两岸的距离,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旅游观光,人们都可以通过这座桥更加便捷地前往目的地。
其次,胶州湾大桥的建设促进了当地旅游和商业的发展。
游客和商家可以更容易地前往胶州湾地区,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最后,这座大桥的建设也展示了中国在桥梁工程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建设能力,增强了国家的声誉。
总结胶州湾大桥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连接了胶州市和青岛市之间的纽带。
通过缩短两岸的距离,胶州湾大桥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位区海冰严重
2.2 水域条件
• 胶州湾内海水含盐度较外海高,湾内有盐场; • 海水含盐度高是影响大桥钢筋混凝土结构耐 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二;
项目
青岛海湾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
含盐度
29.4~32.9‰
10~15‰
10~25‰
3.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及参数指标
• 3.1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
• 3.2 不同构造物的服役年限 • 3.3 服役环境分区及作用等级 • 3.4 混凝土耐久性参数设计
3.1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
除通航孔桥采用钢结构以外,其他结构均采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桥共用混凝土200多万方。
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还是从节约维护成本的 角度,提高大桥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保障大桥合理 投资、高效运营、利润最大化的根本手段。
本桥的防撞墙 鉴于济南某高架桥防撞墙(经过1个冬季后)提前破坏的教训 本桥对防撞墙的抗冻能力作了明确规定(300次,DF>75%)
1.2 投资、建设、运营模式
• 采取特许经营权模式运作,全球公开招标 确定项目法人;
25年 90.4亿元 3.5年 2010年底
• 山东高速集团中标,承担大桥的投资、建 设、运营、维护以及胶州湾高速的拓宽;
G22
100 2011 6 30
36.48 4
项目概况
胶州湾跨海大桥(又称青岛海湾大桥)
•项目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为全长:28.047 km •(海上25.171 km、陆侧接线2.876 km) 公路桥梁。 •是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2012年世界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长跨海桥梁。 该桥整体设计成 “T” 型,连接青岛,黄岛与红岛。 大桥提高抗震,台风,及抗船舶撞击能力,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桥面平均宽度35m,双向六车道
连接线、匝道 滑移模架现浇 30,40,50m (2~3孔一联)
1.4.5 塔柱
主塔爬模施工(4.5m/节) ,初期防风保温处理
1.4.6 湿接头
两片预制梁接合处 顺梁长度方向: 最宽处1.4m,最窄处0.8m
永久支座灌浆之后,支模、浇筑、养护 湿接头与箱梁接合部位采取硅烷浸渍防腐处理
1.4.7 防撞墙
根据大桥的服务寿命、结构型式和服役环境 等特点,提出需重点控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 性和抗冻融耐久性。
二、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 车辆荷载等级 桥梁标准宽度 抗风设计标准 设计洪水频率 地震基本烈度和设防标准 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数量 航空限高 船舶撞击力标准
4.通航、航空双重限制:
沧口航道桥通航标准为1万吨轮船,通航 净空为190×47m,航空限高为88.3m,桥面以 上塔高仅38.434m,拉索布置的空间受限。
1.3主体结构组成
黄岛 胶 青岛
红岛互通
沧口航道 李村河互通 红岛连接线
标识站
州
湾
红岛航道
大沽河航道
收费站 收费站 青岛海湾大桥
红岛
大桥规模:全长35.4km,一期28.9km,海上段27.1km,陆上0.8km;红岛连接线1.3km 通航孔桥:沧口航道桥、红岛航道桥、大沽河航道桥; 互通两个: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
1.4 典型混凝土构造物
• • • • • • • 1.4.1 钻孔灌注桩 1.4.2 承台 1.4.3 墩身 1.4.4 箱梁 1.4.5 塔柱 1.4.6 湿接头 1.4.7 防撞墙
1.4.1 钻孔灌注桩
桩基直径1.2~2.5m; 独桩独柱/群桩。
1.4.2 承台
排出海水直至涂装验收
7m×7m×2.5m
1.1 地理位置
青 岛 至 银 川 高 速 公 路
青 岛 海 湾 大 桥
国道主干线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位于青岛市 胶州湾内,连接青、红、黄岛。 胶州湾高速公路
青岛海湾大桥
青岛-黄岛海底隧道
我国北方寒冷冰冻海域的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
区域自然特点
1.冰冻:
年平均有50次左右的冻融循环;
2.含盐度高:
• 特许经营期内,与胶州湾高速捆绑经营。
2. 大桥建设条件
• 2.1 气候条件 • 2.2 水域条件
2.1 气候条件
桥位区属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较明显。 • 冬半年(10月至翌年的3月)呈大陆性气候 特点;12月下旬开始结冰,2月中旬消失, 冰期约60天;冻融循环是影响大桥钢筋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 夏半年(4月至9月)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日温差小,呈现海洋性气候特征;月平均 温度16~25 ,
是国内其它跨海大桥含盐度的2倍;
桥型:双塔钢箱梁斜拉桥 桥跨布置:80 + 90+ 260+ 90+ 80 =600m
区域自然特点
3.环保要求高:
项目所在城市—青岛市为国家级旅游城市, 大桥的建设首先要与环境协调。大桥所处海域 是养殖、旅游重点区域,对建设、运营期间环 保要求很高,对设计及施工质量要求均较高。
钢模板+CPF
钢套箱
承台采取 HPC + CPF + 涂层
1.4.3 墩身
• • • • • • • •
钢围堰排水 围堰内立钢模 钢模内贴CPF 带CPF养护3天 保湿养护14天 18天龄期涂装 7天后检测涂层 验收后拆围堰
1.4.4 箱梁
主线采用工场预制 海上吊装 60m,2000t (5孔一联)
主要内容
• • • • • • • 1. 大桥概况 2. 大桥建设条件 3.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及参数指标 4. 保障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5.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保障措施 6. 结构耐久性保障措施实施难点 7、关键技术内容及其创新介绍
1.青岛海湾大桥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3 主体结构组成 1.2 投资、建设、运营模 1.4 典型构造物
青岛海湾大桥
建设条件 结构耐久性技术 施工简介
姓名:王生 学号:211607020005
全年公经大一湾成四路家建大青 线完里红桥桥东部横的高造桥岛 通工,岛起、西分一起速的,海 车。投到自一两,环点公特是湾 大资黄青隧岸是”段路大我大 桥额岛岛”跨青公,网跨国桥 于近,主中海岛路是 海自又 大城的通市网山青大行称 年亿桥区“道规上东兰桥设胶 ,全海一“划框省高。计州 月历长尔桥一的架“ 它、湾 速 时 路”路胶的五公是施跨 日 ,。、州组纵 国工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