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合集下载

【精品】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精品】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精品】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为了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可以利用牛顿环的干涉现象进行测量。

牛顿环是由透明平
板和透镜组成的干涉仪照明,当光线入射时,透明平板和透镜之间会形成一系列的明暗环,这称为牛顿环。

牛顿环的直径与曲率半径有直接关系,因此可以利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
率半径。

测量步骤:
1.将光源放在透明平板的一侧,使光线垂直照射到透镜上。

2.将透明平板和透镜组成的干涉仪放在亮场中,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明暗环,这就是牛
顿环。

3.使用显微镜观察牛顿环,将显微镜设置在干涉仪的一侧,将显微镜调整到最清晰的
位置。

4.确定第n个暗环对应的距离,记为Rn。

5.测量相邻的两个暗环之间的距离,记为d。

6.根据公式Rn^2-R1^2=nλd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R。

7.测量多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注意事项: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透镜和显微镜的位置关系,以保证最清晰的观察效果。

2.在测量时,要注意保持光源、显微镜、透明平板和透镜的位置不变,以确保测量数
据的精确性。

3.需要使用高质量的透镜和透明平板,以保证实验的精确性。

总之,利用牛顿环测量透镜曲率半径是一种简单而精确的方法,可以在实验中广泛应用。

通过实验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出透镜的精确参数,从而实现更高精度的光学测量。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第一部分,我要讲的是牛顿环的基本原理。

牛顿环,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想象一下,光线照在透镜上,形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色环。

这些环就像是光的舞蹈,交替出现和消失。

通过观察这些环的半径,我们可以推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

太酷了,对吧?接下来,我们进入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具。

我们需要一个平面玻璃片和一个凸透镜。

平面玻璃片就像是一个舞台,而透镜则是主角。

把透镜放在玻璃片上,再用光源照射。

光线经过透镜后,形成牛顿环。

环的中心是最亮的,周围则是越来越暗的同心圆。

要注意光源的亮度和角度哦,这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在观察环的过程中,记得量一量环的直径。

可以用游标卡尺,小心翼翼地测量。

每一圈都有自己的“脾气”,直径逐渐增大。

牛顿环的直径和环数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关系,正是这一关系让我们能够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

真是让人激动不已。

再来,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把测得的直径和环数一一对应。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曲率半径。

这个公式背后蕴含着深奥的物理知识,像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窗户。

你会发现,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光与镜的故事。

经过一番计算,最终得到透镜的曲率半径。

仿佛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整个实验的体验。

通过牛顿环,我们不仅测量了透镜的曲率半径,还感受到光的神奇魅力。

科学并不只是枯燥的公式,它还充满了美和乐趣。

每一个环都是对光的致敬,每一个计算都是对知识的探索。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透镜、光线,它们共同编织出一个奇妙的世界。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牛顿环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不仅是一个测量工具,更是一种艺术。

未来我会继续探索光的世界,深入研究这个充满奥秘的领域。

希望下次能和大家分享更多精彩的发现!。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开头,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

这可是个既简单又有趣的实验,能让你领略到光学的神奇之处。

实验过程虽说有点儿复杂,但相信我,只要一步一步来,就能搞定!一、实验目的1.1 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透镜的曲率半径就是描述透镜弯曲程度的参数。

你可以想象一下,透镜就像是个小山丘,曲率半径越小,山丘就越陡。

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牛顿环现象,测出这个曲率半径。

1.2 理论基础牛顿环是由干涉现象造成的,听起来高深,其实就是光波在透镜和平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的厚度造成了不同的光程差,形成了那一个个美丽的同心圆环。

看着那些环,真是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一个光的梦境中。

二、实验器材2.1 透镜和平面玻璃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透镜,通常是凸透镜,外加一块平面玻璃。

这两者的搭配,简直是天作之合。

透镜的选择要小心,毕竟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2.2 光源接下来,得有个合适的光源。

我们选择了一个小灯泡,发出的光线要稳定,最好能产生清晰的干涉条纹。

实验室里的灯光总是让人觉得有点儿昏暗,灯泡的光芒能为我们带来些许光明。

2.3 观察设备最后,别忘了观察设备。

显微镜或者光学仪器能够帮我们更清晰地观察到那些神奇的牛顿环。

好的设备就像一双慧眼,能让我们看见别人看不见的细节。

三、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开始之前,先将透镜放置在平面玻璃上,确保二者之间的接触良好。

用心点,这一步是关键。

之后,把光源对准透镜,让光线透过。

3.2 观察牛顿环打开光源,屏住呼吸,仔细观察。

随着光线的透过,牛顿环渐渐显现出来。

那些同心圆环,一层一层,仿佛在舞动,真是美不胜收。

记录下环的数量和半径,心里默默感叹:“这就是光的魅力!”3.3 数据分析收集完数据后,得开始进行分析。

根据牛顿环的半径,可以用公式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

过程虽然有点繁琐,但想到自己即将得出结论,心中难免期待。

四、结果与讨论在实验结束后,透镜的曲率半径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

详解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的原理与实验流程

详解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的原理与实验流程

详解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的原理与实验流程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实验方法,用于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从而获得透镜的光学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流程。

一、实验原理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透镜的干涉现象来确定透镜的曲率半径。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借助一束单色光,通过将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叠加在一起形成透明空气膜,使光在两个介质之间形成干涉条纹。

具体的原理如下:1. 当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叠加在一起时,透明空气膜的厚度逐渐变化,造成入射光在介质之间发生相位差。

2. 光在空气膜表面反射后,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的相位相对于入射光相差180度。

3. 当光线从透明空气膜中正反射回来后,两束光线会发生干涉现象。

4. 在透明空气膜上,干涉现象会形成一系列同心圆环,即牛顿环。

二、实验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的实验流程: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一台单色光源,如汞灯或钠灯。

配备一个可移动的望远镜、一个平凸透镜、一个平板玻璃以及一块白色纸片。

2. 装置搭建将透明玻璃平板放在平面上,然后将平凸透镜倒置放在平板上,使其与平板紧密贴合。

保证两者之间没有气泡或其他杂质。

3. 调整光源和望远镜将光源放置在与平凸透镜同一侧,使光线通过平凸透镜。

然后将望远镜对准透镜区域,调整望远镜的焦距和角度,保证牛顿环能够清晰可见。

4. 观察牛顿环通过望远镜观察牛顿环的形成。

可以看到一系列同心圆环,其中心位置较暗,逐渐向外变亮。

5. 测量牛顿环的直径使用尺子或显微镜目镜,测量并记录每个牛顿环的直径。

最好选择直径较大的环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6. 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利用牛顿环的半径和透镜的厚度,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得出最终结果。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环境要求相对静止,避免外界的振动和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牛顿环曲率半径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Newton色环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二、实验原理
牛顿环的原理是:在某一可视角度下,经过牛顿环的双折射,可以看到牛顿环的彩虹环,他把物体视角变成一条平行线,形成平行光线,而对于沿着一定曲率度的曲面来说,曲率半径与牛顿环可视折射之间有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三、实验装备
(1)CB-270牛顿环
(2)电子天平
(3)4mm多元BK7透镜
(4)不锈钢细丝测微定位支架
(5)折射仪
(6)台灯
四、实验方法
(1)把牛顿环放入折射仪中;
(2)把4mm多元BK7透镜安装好到定位支架上,然后将支架安装到折射仪上;
(3)点亮台灯,将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
(4)将电子天平安装好,测量得到牛顿环周围光强度;(5)多次重复步骤(3)和(4),得到牛顿环的光强度曲线,从而得到曲率半径。

五、实验结果
经多次实验,得到4mm多元BK7透镜的曲率半径数值为0.187mm。

六、实验讨论
本实验利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结果相比较之前的研究结果,偏差在可控范围内,表明本实验验证结果可靠有效。

如何利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

如何利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

如何利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牛顿环是一种经典的实验现象,利用它可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透镜的曲率半径是衡量透镜曲率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透镜的制造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并详细解释实验步骤和原理。

1. 实验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块平整的硬表面,如玻璃板或金属板,并在其上放置一块透明平面透镜。

此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平行光源,可以是自然光源或者光源发射器,以及一块显微镜。

2. 实验操作将平行光源对准透镜的一侧,使光线垂直入射到透镜上,并通过显微镜观察镜面反射的光线。

观察到的现象是在透镜和平面硬表面的接触区域,形成一系列交替明暗相间的环,即牛顿环。

3. 实验原理牛顿环的产生是由于透镜与平面硬表面之间的空气薄膜成为光的干涉介质。

这种干涉是由于透镜曲率引起的薄膜的厚度在不同位置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光程差。

在透镜和平面硬表面的接触区域,从中心点开始,依次出现明暗交替的环。

4. 实验计算根据牛顿环的几何关系,可以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

在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情况下,牛顿环可以近似为一组同心圆。

第n级牛顿环的半径Rn与明环次数n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Rn^2 = n × λ × r其中,λ为光的波长,r为透镜和平面硬表面的接触半径。

通过测量不同级别的牛顿环半径Rn,即可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

根据计算公式,绘制出曲率半径与明环次数的关系曲线,从而得到透镜的曲率半径。

5.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牛顿环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实验环境足够暗,以提高观察的清晰度。

- 记录每个明环的半径时,需要尽可能减小误差,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 实验过程中,避免触摸透镜和硬表面,以防止指纹或灰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牛顿环可以用来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通过观察和测量牛顿环的半径,可以得到透镜的曲率半径,从而对透镜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有助于加深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附数据处理)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附数据处理)

007大学实验报告评分:课程: 学期: 指导老师: 007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习惯一个人007实验3-11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熟悉移测显微镜使用, 观察牛顿环的条纹特征。

2. 利用等厚干涉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

3.学习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三.牛顿环仪, 移测显微镜, 低压钠灯四.实验原理牛顿环装置是由一块曲率半径较大的平凸玻璃透镜, 以其凸面放在一块光学玻璃平板(平晶)上构成的, 如图1所示。

平凸透镜的凸面与玻璃平板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加, 若以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上, 则经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二光束存在光程差, 它们在平凸透镜的凸面相遇后, 将发生干涉。

从透镜上看到的干涉花样是以玻璃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圆环(如图2所示), 称为牛顿环。

由于同一干涉环上各处的空气层厚度是相同的, 因此它属于等厚干涉。

由图1可见, 如设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 与接触点O相距为r处空气层的厚度为d, 其几何关系式为:由于R>>d, 可以略去d2得(3-11-1)光线应是垂直入射的, 计算光程差时还要考虑光波在平玻璃板上反射会有半波损失, 从而带来 /2的附加程差, 所以总程差为产生暗环的条件是:其中k=0, 1, 2, 3, ...为干涉暗条纹的级数。

综合(23-1)、(23-2)和(23-3)式可得第k级暗环的半径为:(3-11-2)由(4)式可知, 如果单色光源的波长 已知, 测出第m级的暗环半径rm, 即可得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反之, 如果R已知, 测出rm 后, 就可计算出入射单色光波的波长 。

但是用此测量关系式往往误差很大, 原因在于凸面和平面不可能是理想的点接触;接触压力会引起局部形变, 使接触处成为一个圆形平面, 干涉环中心为一暗斑。

或者空气间隙层中有了尘埃, 附加了光程差, 干涉环中心为一亮(或暗)斑, 均无法确定环的几何中心。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

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一、实验目的1. 学习牛顿环实验方法,掌握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的基本技巧。

2. 理解透镜曲率半径的概念,为后续光学实验打下基础。

3. 通过实验,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透镜(凸透镜或凹透镜)2. 刻度尺3. 光源4. 直尺5. 纸张(牛顿环)6. 铅笔7. 橡皮擦三、实验原理牛顿环实验是一种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当光线通过透镜表面时,会在光屏上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环形条纹。

这些条纹的大小和间距与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关。

通过测量这些环形条纹的半径,就可以得到透镜的曲率半径。

四、实验步骤1. 将透镜置于光源的正前方,使光线平行射向透镜。

确保光线垂直于光屏。

2. 在光屏上放置一张纸,用铅笔轻轻地在纸上画一个圆圈。

这个圆圈将成为牛顿环的中心。

3. 用橡皮擦轻轻地擦去纸上的铅笔痕迹,以去除可能影响测量的灰尘和污渍。

4. 用刻度尺测量圆圈的直径,得到透镜的焦距。

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测量的数据之一。

5. 用直尺测量圆圈到透镜的距离,得到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测量的数据之二。

6.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量不同位置的牛顿环,得到一组数据。

7. 根据公式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

这里我们使用简化版的计算公式:曲率半径 = (2 * 焦距) / (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2。

8. 分析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如果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可以尝试调整实验条件,如改变光源的位置、透镜的角度等,重新进行测量。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多次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透镜的曲率半径。

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际值,我们发现实验结果基本符合预期。

这说明我们的实验方法是正确的,并且透镜的曲率半径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测量。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的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操作实验器材,掌握了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的基本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相关资料思考一下以上问题!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相关资料思考一下以上问题!
k +m级 k级
(r k +m + r k )(r k +m − r k ) R = mλ
(x 4 − x 2 )(x 4 − x 3 ) R = mλ
1 2 3 4 测 量 顺序
难点解说
实验中,如果用弦长取代牛顿环直径是否可以? 实验中,如果用弦长取代牛顿环直径是否可以?
(r k + m + r k )(r k + m - r k ) =
现象
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理论原理
分析光程差, 分析光程差,取 n=1, (考虑半波损失) 考虑半波损失)
k λ , k = 1, 2, ⋅ ⋅ ⋅( 加强) λ 2e + = 2 2k + 1) λ , k = 0, 1, 2, ⋅ ⋅ ⋅( 减弱) ( 2
目标: 消去e 目标: 消去e 计算环的半径 r (why ?)
螺尺 螺杆
在齿合前,轻轻转动螺尺手柄,螺尺读数变化, 在齿合前 , 轻轻转动螺尺手柄 , 螺尺读数变化 , 而游标并没 有移动。 有移动。
消除方法:测量时只往同一方向转动螺尺。 消除方法:测量时只往同一方向转动螺尺。
数据处理
测量方案(举例) 测量方案(举例)
取 m=10, k=10,11,12,13,14,15 则需要测量的圆环为 10,11,12,13,14,15} {10,11,12,13,14,15} , {20,21,22,23,24,25}。 20,21,22,23,24,25}
逐差法 加权平均逐差法 最条纹的定位精度(偶然误差) 条纹的定位精度(偶然误差)
定位误差的大小在条纹宽度的1 定位误差的大小在条纹宽度的1/5~1/10。 10。 解决办法:取级次较高的环进行测量。 解决办法:取级次较高的环进行测量。
2.叉丝不平的影响(系统误差) 叉丝不平的影响(系统误差)
(r k +m + r k )(r k +m − r k ) (l k +m + l k )(l k +m − l k ) R = = mλ mλ
结论:可以! 结论:可以!
读数显微镜的空程误差
空程误差属系统误差 由螺母与螺杆间的间隙造成; 空程误差属系统误差,由螺母与螺杆间的间隙造成; 属系统误差,
k ↑
牛顿环的应用
牛顿环等厚干涉条纹的形状反映了两个光学表明间距变化 情况。利用牛顿环可以检测光学球面(或平面) 情况。利用牛顿环可以检测光学球面(或平面)的加工质 量。 根据本实验原理, 根据本实验原理,已知曲率半径的牛顿环可测定单色光的 波长。 波长。 在牛顿环仪的镜面充满透明的液体光学介质, 在牛顿环仪的镜面充满透明的液体光学介质,就可以测量 其折射率n 其折射率n 。
问题:你能推导利用牛顿环测量折射率的公式吗? 问题:你能推导利用牛顿环测量折射率的公式吗?
难点解说
k 级暗环 r k =
= k λR ,
−r
2 k
k λR
= ( k + m )λ R
测量时, 测量时,只需测量 x2, x3, x4
暗环
k +m级 k级
r
r
R
2 k
r
=
2 k +m
2 k +m
= ( k + m )λ R − k λ R = m λ R −r
课后思考
此实验中采取了那些措施,来避免或减少误差? 此实验中采取了那些措施,来避免或减少误差? 从牛顿环装置投射上来的光形成的干涉圆环与反射光形成的 干涉圆环有何不同? 干涉圆环有何不同? 如果被测透镜是平凹透镜, 如果被测透镜是平凹透镜 , 能否应用本实验方法测定其凹面 曲率半径?请推导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 曲率半径?请推导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 当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之间有一小间隙时( 当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之间有一小间隙时 ( 间隙很小且与入 射光波长具有相同数量级) 试讨论其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射光波长具有相同数量级),试讨论其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如何利用本实验确定光学表面是凹面还是凸面? 如何利用本实验确定光学表面是凹面还是凸面? 牛顿环中央图样是怎样的?若在透镜四周均匀轻微加压, 牛顿环中央图样是怎样的 ? 若在透镜四周均匀轻微加压 , 将 看到什么现象? 看到什么现象?
r = R − (R − e ) = 2eR − e
2 2 2
2
r e ≈ 2R
2
k 级暗 环 r k =
k 级 明纹 r k =
k λR
k = 0, 2, 3, L 1,
k = 1, 2, 3, L
( 2k − 1) λ R
2
k ↑
e 讨论: = 0时的情况?测量R ?
牛顿环干涉条纹的特点
1.分振幅、等厚干涉; 分振幅、等厚干涉; 2.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3.级次中心低、边缘高; 级次中心低、边缘高; 4.间隔中心疏、边缘密; 间隔中心疏、边缘密; 5.同级干涉,波长越短,条纹越靠近中心。 同级干涉,波长越短,条纹越靠近中心。
测 量 顺 序
注意事项
注意:为保护仪器,不要将牛顿环调节螺丝旋得过紧。 注意:为保护仪器,不要将牛顿环调节螺丝旋得过紧。 注意:实验中钠光灯打开后,不要随意关闭,经常开、关将 注意:实验中钠光灯打开后,不要随意关闭,经常开、 影响灯的寿命。 影响灯的寿命。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请自己决定选择哪种方法) (请自己决定选择哪种方法)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光电子技术 工程光学实验教学中心
应用极广,例如:测量光波波长、测量微小角度或薄膜厚度、观 应用极广,例如:测量光波波长、测量微小角度或薄膜厚度、 测微小长度变化、检测光学表面加工质量等。 测微小长度变化、检测光学表面加工质量等。利用牛顿环还可以测量 液体折射率。 液体折射率。 本实验通过牛顿环研究光的干涉现象,测定透镜的曲率半径,学 本实验通过牛顿环研究光的干涉现象,测定透镜的曲率半径, 习测量微小长度,学习读数显微镜的使用等。 习测量微小长度,学习读数显微镜的使用等。
显微镜叉丝与显微镜移动方向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显微镜叉丝与显微镜移动方向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解决办法:改直径测量为弦长测量。 解决办法:改直径测量为弦长测量。
3.平凸透镜的不稳定性(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平凸透镜的不稳定性(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由固定螺丝的松紧度不同造成。 由固定螺丝的松紧度不同造成。 解决办法:镜间加很薄的环形垫圈进行固定。 解决办法:镜间加很薄的环形垫圈进行固定。
(l k + m + l k )(l k + m - l k ) = = (r =
2 k+ m 2 k+ m
r
2 k+ m
-
r
2 k
l
2 k+ m
-
l
2 k
- h 2 ) - (r 2 - h 2 ) k -
r
r
2 k
rk
lk
h
rk+ m
lk+ m
= (r k + m + r k )(r k + m - r k )
难点解说
rk 2 为什么不用: 为什么不用: k 级暗环 r k = k λ R ⇒ R = ?? kλ 1. 透镜凸面与平板玻璃表面间并非理想的点接触,难以准 透镜凸面与平板玻璃表面间并非理想的点接触, 确判断干涉级次k 确判断干涉级次k;
2. 读数显微镜目镜中的‘十字叉丝’ 不易做到与干涉条纹 读数显微镜目镜中的‘十字叉丝’ 严格相切。 严格相切。
2 k
r =
r k +m
1 2 3 4
测 量 顺序
(r k +m + r k )(r k +m − r k ) mλ mλ r k +m − r k = x 4 − x 3 + rk = x 4 − x 2
2 k +m
(x 4 − x 2 )(x 4 − x 3 ) R = mλ
少测一组数据x 可以减少数据读取工作量,降低误差。 少测一组数据x1可以减少数据读取工作量,降低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