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合集下载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一)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一)

a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

b图是用通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阅读p20页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定义:。

(1)、观察上图,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甲车做运动,乙车做运
4、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km;
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 km路程需要___ ___h
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
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旗鱼在海洋中游动的速度可达到290分米/秒
米/分;灰面鸫在空中飞翔时,速度达80.5千米
9.86秒,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旗鱼
B.猎豹
C.灰面鸫
D.刘易斯。

《运动的快与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与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与慢》导学案《运动的快与缓》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运动的快与缓对身体的影响;2. 理解不同运动速度对身体的好处和坏处;3. 掌握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速度的方法。

导学内容:1. 运动的快与缓对身体的影响;2. 不同运动速度的好处和坏处;3.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速度。

导学重点:1. 运动速度的影响;2. 运动速度的选择。

导学难点:1. 如何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速度。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们平时喜欢进行什么样的运动?是快速运动还是缓跑呢?”2. 让学生讨论快速运动和缓跑对身体的影响。

二、进修(20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快速运动和缓跑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思考两者对身体的影响。

2. 讲解快速运动和缓跑对身体的好处和坏处,引导学生理解运动速度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探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速度。

三、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分析不同运动速度对身体的影响,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2.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速度。

四、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进修的内容,强调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速度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注重运动速度的选择,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五、作业安置(5分钟)1. 安置作业:写一篇关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速度的心得体会,要求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描述。

2. 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动速度,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运动的快慢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运动的快缓》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速度,学会计算速度的大小。

2.掌握速度和时间的干系,理解速度的快缓对运动的影响。

3.通过实例分析,探讨速度的变化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二、导学重点:1.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

2.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干系。

3.速度的快缓对运动的影响。

三、导学难点:1.掌握速度计算公式。

2.理解速度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四、导学内容:1.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

2.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速度的快缓与运动的干系:速度快的物体在同样时间内可以运动更遥的距离,速度缓的物体则相反。

4.速度与时间的干系:速度和时间是密切相关的,速度的大小取决于时间的长短。

5.速度变化对运动轨迹的影响:速度的变化会导致物体运动轨迹的改变,速度越快,运动轨迹越遥;速度越缓,运动轨迹越短。

五、导学案例: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他用时30分钟骑了10公里,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答:速度=位移/时间=10公里/0.5小时=20公里/小时。

六、导学讨论:1.速度的大小对运动有什么影响?2.速度的快缓会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3.在平时生活中,速度的快缓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七、导学延伸:1.请同砚们自行寻找一些平时生活中的例子,探讨速度的快缓对运动的影响。

2.尝试计算不同物体的速度,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

3.观察身边的运动,分析速度变化对其轨迹的影响。

八、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速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掌握了速度和时间的干系,理解了速度的快缓对运动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深入理解速度的重要性,为今后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1.3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1. 3运动的快慢【知识与技能】1.速度的认识。

2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创设引入】观看:刘翔比赛视频,说明物体运动有快慢之分。

学习内容一:速度及速度的计算阅读课本P19至P20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国际单位。

【自学检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S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速度认识1. 观察下面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如何比较下列物体运动的快慢:总结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方法一:运动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方法二:通过路程相同,所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2 .如果通过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运动快慢如何比较?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

3.在物理学上,我们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在交通运输上通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单位,符号是km/h。

4•你见过汽车的速度表没有?结合图 1.3-2给大家说说你的认识。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20km/h ,该汽车速度表的量程是220km/h二:阅读P20小资料“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时的速度为1.1_m/s,它表示的含义是人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1米。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1 x10一3 km速度的单位换算:1m/s = = 3.6km/h。

1 ——3600h【即时练习】1 .下列哪句成语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B)A .姗姗来迟B •一日千里C .离弦之箭D •风驰电掣2.水中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到108 km/h,陆地上最快的猎豹,1 s可跑40 m ,空中最快的褐海燕,1 min能飞5 km ,把它们的速度大小从大到小排列是褐海燕、猎豹、旗鱼。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

3.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导入: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运动?运动有哪些特点?一、运动的定义和特点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人体有意识地运用身体各部分进行的活动。

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人的身心得到锻炼和发展。

2. 运动的特点:a. 劳动性特点:运动需要人们主动付出体力和精力。

b. 必要性和普遍性特点:运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无论是工作中的劳动,还是平时的锻炼,都是运动的表现。

c. 性质多样性特点: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室内运动、室外运动等多种形式。

二、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1. 运动的分类:a. 劳动运动:如劳动、工作等。

b. 锻炼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c. 娱乐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d. 竞技运动:如田径、乒乓球等。

2. 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运动的快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a. 肌肉的收缩速度:例如短跑、羽毛球等快速运动属于快运动,而太极拳、慢跑等缓慢运动则属于慢运动。

b. 消耗的热量:快运动会更快地消耗身体热量,如高强度有氧运动,而慢运动会较为缓慢地消耗热量,如散步。

c. 运动强度:快运动需要人们更大的力量和速度,如举重,而慢运动则较为轻松,如瑜伽。

三、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1. 强身健体: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

2. 塑造身材: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体型,塑造身材,帮助减肥和增加肌肉的力量。

3. 改善心理健康:运动可以释放压力,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提高自信心和积极的情绪。

4. 增进社交:参加一些团队运动或者加入运动社群,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进人际关系。

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案,我们了解到了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并了解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重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科目
科学班级四年级教师郭栓宏
时间
课题
3.2运动的快慢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3.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学具准备
秒表尺子
学习过程设计
备注
【情景导入】(2分钟)
出示图片:滑板、溜冰、骑自行车……猜一猜谁移动得快?
要知道移动的快慢,有什么办法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吗?(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16分钟)
活动一、认识什么是运动速度?
1、出示刘翔图片和比赛成绩。
2、讨论:运动员是怎样测量运动速度的?
3、 汇报:运动速度可以用()内通过的(
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5、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
()。
6、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或(),如
指甲的生长等。
二、交流展示(4分钟)
三、学生评价(2分钟):交流本课收获。
四、教师点评(2分钟):总结本课学生学习情况。
五、作业
回家后利用所学方法测量一种运动物体的速度。
来测量。
活动二、测一测走路的速度
1、请一个二人组进行测量演示。
2、记录、讨论。
)
距离
时间
速度
正常步伐
5米秒Βιβλιοθήκη 米/秒慢一些5米

米/秒
正常步伐

5秒
米/秒
慢一些

5秒
米/秒
3、汇报:(1)、在()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

九年级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运动的快慢》导学案1(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运动的快慢》导学案1(物理教案)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速度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3.知道计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6.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7.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8.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课前预习1. 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2.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用符号____ 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_ 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_ 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 .其中路程的单位是 ________ ;时间的单位是 _________ ;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 .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___ 做速度的单位.4.1m/s= _______ km/h 20m/s= __________ k m/h 108km/h= ________ m/s典型例题例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的世界纪录.假如她以25s的时间匀速游完全程,则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课堂达标1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2.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较快?2. 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课堂达标21. 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2. 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解题方法总结1. 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 _____ ,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 .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_ ,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2. 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可得:t= __________ ;s= ________ .。

1.3 运动的快慢 --导学案

1.3  运动的快慢 --导学案

1.3 运动的快慢班级:姓名: .自学指导一: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问题思考:(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2、小组归纳: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______________内看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3、小试牛刀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1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图1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甲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总结:在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得情况下,_______________的物体运动得快。

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自学指导二: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1、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

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_,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________。

(3)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由___________单位和__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种单位叫组合单位,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两个单位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5m/s=__________km/h 10km/h=___________m/s2、速度计算(1)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例题1、例题2,讨论明确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重点速度的计算
难点速度单位的计算
二、自主学习
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没有钟表,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看谁在前面----即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远的人运动得快
同为百米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同时跑,看谁先到终点----即通过相等的路程,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远的快;
2、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的快;
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一)运动的快慢——速度(重点)
想一想,练一练
1 m/s 和1 km/h 那个大?它们之间怎么换算? 1m/s= 3.6km/h
72m/s= km/h 108 km /h =______m/s
例1.由速度公式V=S/t ,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B )
A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 、物体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例2.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0S ,则他的速度是________m/s ,合________km/h 。

解:v= = =10m/s
10m/s=36km/h
即他的速度为10m/s ,合36km/h
例3.火车提速后,在杭州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200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227000m,火车从杭州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解:S=227000m=227km
t= = =1.135h 即该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1.135h
s m 10100t s v s h
km km /200227
想想议议,回答下面问题:
注意:同一照片中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
哪个小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呢?
(二)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a.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b.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c.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3)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所取的
s与t的大小无关。

(三)变速直线运动
概念: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四)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粗略地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如加速、减速或停顿等)
(2)计算公式:v=s/t,其中s表示某段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易错警惕: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应等于总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不等于通过各个分段的速度的平均值,即V=S总/t总
三、自主检测
1、单位换算:
(1)21.6 km/h=____m/s (2)5 m/s=____km/h
2、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1 min通过了1800 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A.1800 m/s
B.108 m/s
C.90 m/s
D.30 m/s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 m的路程用了30 s的时间,则它在前15 s路程内的速度为
_______m/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它通过72m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_s.
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
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 min内、第2 min内、第3 min内的路程都是300m,在这3 min
内做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变速运动 D.无法确定
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是运动,他的
速度是米/秒,这个速度是指它的。

8、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又可在水面滑行的实用飞翼船,在以100 km/h的速度飞行时开始记
时,经0.25 h完成了40 km的航行,速度达80m/s,那么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