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制和二进制相互转化程序的设计书
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机智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在本次授课过程中,紧紧围绕数制的特点,制定本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
标,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教师讲解及学生板演学习相 配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边看、边听、边学、边练,效果较好,如:在课堂上用
学生板演, 让学生体 会到自主学习的乐 趣,并能掌握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题讲解
2 除,并依次记下余数, 一直除到商为零, 然后把全部余数按相反的次序排列起来, 就是等值的二进制数。 例:把十进制数 (97)10 转化为二进制数。
2 97 … … …余 1
2 48 … ……余 0
2 24 … … 余 0
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回顾旧知,引出新知。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出 数制的转化方法,多媒体的直观表示,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
例题是直接应用法则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中通过习题训练,及时进行检验,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学习效果很好。
讲课过程中,我始终用微笑面对学生,用语言和眼神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 问题和回答问题, 在设置习题的过程中, 考虑到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素质分层次的 找学生回答问题, 让不懂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从成功中得到快乐, 增强学 习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读 数
2 12 … … 余 0
方
26
… …余 0
向
多媒体展示转化过 程,提示讲解的方 法,先让学生思考, 然后展示, 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
23
……余 1
21 0
……余 1
巩固练习
二进制十进制转换教案

二进制十进制转换教案教案: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
二、教学准备:1.板书: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定义和示例;2. PowerPoint:带有示例题的课件;3.习题和答案:供学生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引入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基本概念,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二进制和十进制分别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2.解答学生提问,并通过黑板上的示例向学生介绍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定义和示例。
Step 2:教学内容1.讲解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原理和步骤。
二进制转十进制的步骤:-将二进制数从右到左按位展开,每一位与2的对应幂相乘;-将每一位的结果相加得到十进制数。
十进制转二进制的步骤:-将十进制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将余数从下往上排列,得到二进制数。
2.利用具体的例子进行示范演示。
-十进制数转二进制数的示例:将十进制数46转换为二进制数。
Step 3:练习与检查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Step 4:归纳总结2.提醒学生不断练习,加深对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堂延伸1.建议学生多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进行计算?为什么二进制可以被看作是计算机的基本语言?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示例演示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练习题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教案教案.doc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案例名称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科目计算机教学对象高二年级提供者课时一课时(45分钟)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材》。
本教材的方针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所学的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来自第十八章“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第一节“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本节主要学习三种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继而学习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
学好这节课可以让学生懂得计算机中编码和现实世界中的数字是如何转化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能够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2)结合前面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知识,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过程。
2.过程与方法(1)能够正确理解转化原则并且应用到实际中。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了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作为高二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以及强烈的好奇心。
在此之前的一章中已经学习了计算机中的编码对于学习此节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铺垫。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熟练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
难点: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操作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化,做到本学科与数学学科完美整合。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景激学法:用猜年龄小游戏作为引入,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2.多媒体演示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这样也显课堂生动,更易于学生理解。
3.实践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请同学参与提高师生互动性,这样也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增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同学制作一个猜百岁寿星的年龄表,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多媒体教室;(2)电子课件。
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引入阶段请同学说出他的年龄在那几张表中出现,由老师猜出他的年龄。
教案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1、提问:1 0 1 1 0 1 0你知道这个二进制数代表多少吗?
是一百零一万一千零十?
你知道这个二进制数代表十进制数的多少吗?
2、利用表格法进行转换:
换算方式
被转换的数
…
128
64
32
16
8
4
2
1
转换后的值
二进制
十进制
1100100
1
1
0
0
1
0
0
64+32+4=100
101001
_____月_____日星期______
课题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教时
教学目标
巩固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学会利用表格法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学会利用乘积法(位权相加法)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重点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难点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1、利用“除以2取余数法”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
十进制数
47
213
18
111
转换过程
略
略
略
略
二进制数
101111
11010101
10010
1101111
2、利用乘积法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
二进制数
转换过程
十进制数
100011101
略
285
1010111
略
87
10011000.11
略
152.75
(117)10=(1110101)2
十进制和二进制相互转化程序设计书

4.4输入一个十进制的负数,转化为二进制9
4.5输入一个十进制小数,转化为二进制时,提示为9
总结10
参考文献10
1需求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进制转换向着简单化,规模化发展,而对于只能识别二进制0和1码的计算机来说,如何翻译成人类可以认识和编译的语言,和安全加密等给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人工来处理这些信息不但显得大不从心,而且极容易出错。因此,需要开发二进制与十进制互换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由计算机代替人工执行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操作,使得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的完成进制转换的任务。
1.2功能需求分析
本程序功能为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二进制转十进制主要根据进制转换的根本方法,分别乘以2的次方得到十进制数;十进制转二进制主要根据“除2取余法”得到二进制数。另外,本程序简单易懂,操作简便,给出引导说明,以及还出错处理,只需按照提示输入即可用。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互换,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主界面模块
本模块提供选择界面的欢迎界面和主菜单界面,供用户选择与执行各项操作工作。
2、输入界面
本模块用于输入数据信息,例如输入二进制位数并输入二进制数(3,101)等。
3、显示转换结果
本模块用于显示转换后的数据信息,以及提供是否继续信息。
2.2系统模块结构图
算法
二进制转十进制:通过循环将二进制每一位分别乘以2的相应次方,相加得到十进制数;
十进制转二进制:通过“除二取余”发循环,将每一位存在一个数组中;直到除数为0,将此数组逆置,得到该数相应的二进制数。
3系统详细设计
3.1程序流程图
3.2中文DOS界面
(完整word)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教案)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教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数制的概念;2、掌握位权表示法;3、熟练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难点:位权表示法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2、重点:二、十进制间相互转换【教学过程】(以下教师的语言、活动简称“师”,学生的活动简称“生”)(一)新课导入师:猜一猜:简单的数字:10,这是几?我认为这是2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最早学习的数学运算是什么?生:加减乘除师:对,我们最开始学习的就是十以内的加法,之后是两位数的加法,在两位数加法的学习中,老师是不是经常会说,要注意逢十进一?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别忘了进位。
(PPT展示)像这样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记数的方法叫做进位记数制.“进位记数制"简称为“数制"或“进制"。
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十进制了那么,大家再想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进制呢?比如:小时、分钟、秒之间是怎么换算的?生: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师:那我们平时会不会说我做这件事用了90分钟呢?不是吧,我们一般会说,用了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逢60进一,这就是60进制。
(PPT展示)由此可以推断出:每一种数制的进位都遵循一个规则,那就是—-逢N进1。
这里的N叫做基数。
所谓“基数”就是数制中表示数值所需要的数字字符的总数,比如,十进制中用0-—9来表示数值,一共有10个不同的字符,那么,10就是十进制的基数,表示逢十进一。
师:下面我们再引入一个新概念-—“位权”,什么是位权呢?(PPT展示)大家看一一这个十进制数:1111。
111,这7个1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呢?有什么不同呢?第一个1表示1000,第二个1表示100,……那么,这个“若干次”是多少呢?有没有什么规定呢?大家观察一下这个例子,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自右向左,依次是基数的0次、1次、2次、3次幂。
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是基数的-1次、-2次、—3次幂。
进制相互转换课程设计

进制相互转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不同进制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学生掌握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原则和具体操作步骤,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十进制与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3. 学生了解进制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等领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进制转换原则,自主完成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与进制转换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3. 学生认识到进制转换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数学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进制转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引言: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计算机系统、电子时钟等,引出进制概念,激发学生对进制转换的兴趣。
2. 基本概念:- 二进制:介绍二进制的基本原理,以0和1表示数值;- 十进制:回顾十进制的基本概念,分析其与二进制的区别和联系;- 十六进制:引入十六进制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3. 进制转换方法:- 二进制转十进制:讲解按权展开法,指导学生完成具体操作;- 十进制转二进制:介绍短除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转换方法;- 十进制与十六进制相互转换:分析转换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十进制与二进制转换 教案

十进制与二进制转换教案简介本教案介绍了如何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以及如何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通过研究这些转换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理解十进制和二进制的基本概念- 学会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学会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掌握一些实际应用中用到的十进制和二进制转换技巧教学内容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1. 将十进制数的最高位数写下来,作为二进制数的最高位2. 除去最高位数之后,将剩余的十进制数继续除以2,然后取余数,并将余数写在上一步得到的二进制数的下一位3. 重复步骤2,直到剩余的十进制数为0为止4. 逆序排列得到的二进制数,即为最终的结果示例:将十进制数45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45 ÷ 2 = 22 余 1,写下 1- 第二步:22 ÷ 2 = 11 余 0,写下 0- 第三步:11 ÷ 2 = 5 余 1,写下 1- 第四步:5 ÷ 2 = 2 余 1,写下 1- 第五步:2 ÷ 2 = 1 余 0,写下 0- 第六步:1 ÷ 2 = 0 余 1,写下 1逆序排列得到的二进制数为,所以十进制数45转换为二进制数为。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1. 将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乘以2的幂次方,幂次方从0开始递增,最低位乘以2的0次方2. 将所有乘积相加,得到十进制数的结果示例: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步骤如下:- 1 × 2^5 = 32- 0 × 2^4 = 0- 1 × 2^3 = 8- 1 × 2^2 = 4- 0 × 2^1 = 0- 1 × 2^0 = 1将以上乘积相加,得到十进制数的结果为 32 + 8 + 4 + 1 = 45。
教学方法- 讲解:通过示例和实际操作演示,讲解十进制和二进制转换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 练:让学生进行数值转换的练,巩固所学知识-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十进制和二进制转换的技巧进行解答资源需求- 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 讲义和练册- 教学示例和实例案例教学评估- 老师观察学生在练中的表现,并及时纠正错误- 练册的评分和批注- 案例分析的讨论和解答扩展活动- 探究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方法,如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研究计算机中二进制的应用和意义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进制和二进制相互转化
程序设计书
需求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进制转换向着简单化,规模化发展,而对于只能识别二进制0和1码的计算机来说,如何翻译成人类可以认识和编译的语言,和安全加密等给信息管理有关的信息随之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人工来处理这些信息不但显得大不从心,而且极容易出错。
因此,需要开发二进制与十进制互换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由计算机代替人工执行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操作,使得办公人员可以轻松快捷的完成进制转换的任务。
总结系统需求分为大体分为5个模块:
首先第一个需要数据的信息输入,即输入数据的基本信息包括输入的进制选项,所输入的二进制位数,所输入的二进制数,所输入的十进制数和判断是否全1或全0五个模块。
第二个需求是判断数据进制选项信息,在信息和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数据及时准确的更新成了任何一个系统的首要任务,本系统应时代所需设计了数制信息功能,包括对包括数据的进制,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十进制数据,进行进制转换计算。
第三个需求是所输入的二进制数据,数据的运行使用主要是解决向十进制转换
第四个需求是所输入的十进制数据,数据运行使用主要是解决向二进制转换。
第五个需求是打印退出,在对系统进行操作后,退出系统。
1.1 数据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主要数据进制转换的实现。
转换包括:二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转换,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转换,判断是否为全0或全1,是否继续执行等。
1.2功能需求分析
本程序功能为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二进制转十进制主要根据进制转换的根本方法,分别乘以2的次方得到十进制数;十进制转二进制主要根据“除2取余法”得到二进制数。
另外,本程序简单易懂,操作简便,给出引导说明,以及还出错处理,只需按照提示输入即可用。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互换,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二进制转十进制:选择二进制向十进制转换,选择二进制位数,输入二进制数,进行数制转换,输出结果,判断是否继续。
(2)十进制转二进制:选择十进制向二进制转换,输入十进制数,进行数制转换,输出结果,判断是否继续。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模块划分
本系统主要是对二进制与十进制互换的管理,包括了二进制转十进制、十进
制转二进制。
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主界面模块
本模块提供选择界面的欢迎界面和主菜单界面,供用户选择与执行各项操作工作。
2、输入界面
本模块用于输入数据信息,例如输入二进制位数并输入二进制数(3,101)等。
3、显示转换结果
本模块用于显示转换后的数据信息,以及提供是否继续信息。
2.2系统模块结构图
算法
二进制转十进制:通过循环将二进制每一位分别乘以2的相应次方,相加得到十进制数;十进制转二进制:通过“除二取余”发循环,将每一位存在一个数组中;直到除数为0,将此数组逆置,得到该数相应的二进制数。
3系统详细设计
3.1程序流程图
开始
选择转换类
型,存入k
K=1 K=2 K!=1&&k!=2
3.2中文DOS界面
在VC++6.0环境中将已编写好的程序代码通过编译、调试和运行操作,即可得到以下DOS界面。
3.3程序代码清单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
char c, Y[33],temp[33];
int n,i=0,k,j=0;
double T;
for(c='y';c!='n'&&c!='N';)
{cout<<"请选择:"<<endl;
cout<<"1.二进制转十进制;"<<endl<<"2.十进制转二进制;"<<endl;
cin>>k;
switch(k)
{
case 1:
{
printf("请输该数位数:\n");
cin>>n;
cout<<"请输该数:";
for(i=0;i<n;i++)
{
cin>>Y[i];
if(Y[i]!='0'&&Y[i]!='1')
{
cout<<"输入有误!"<<endl;
break;
}
}
if(i<n)
break;
else
{
for(T=0,i=0;n>0;i++)
{
if(Y[i]=='1') T=T+pow(2,n-1);
n=n-1;
}
cout<<"该数的十进制为:"<<T<<endl;
break;
}
}
case 2:
{
cout<<"请输入十进制数:"<<endl;
cin>>n;
for(i=0;n!=0;i++)
{
k=(n%2);
n=n/2;
if(k==1)Y[i]='1';
else
if(k==0)Y[i]='0';
}
for(j=0,i=i-1;i>=0;i--,j++)
temp[j]=(int)Y[i];
temp[j]='\0';
cout<<"该数的二进制数为:";
for(i=0;temp[i]!='\0';i++)
cout<<temp[i];
break;
}
default:cout<<"输入有误!"<<endl;
}
cout<<endl<<"是否继续转换(y/n):";
cin>>c;
cout<<endl;
}
}
4系统连编与运行结果
4.1程序运行起始界面
4.2输入一个十进制的正整数,转化为二进制
4.3输入一个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
4.4输入一个十进制的负数,转化为二进制
4.5输入一个十进制小数,转化为二进制时,提示为
总结
通过此次对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题的实践操作,本设计开发的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换系统从最后的测试结果来看,基本上实现了二进制与十进制互换的几大功能:按选项选择输入操作,根据选项选择输入的二进制数位数,输入二进制转十进制,输入十进制转二进制,判断是否为全0或全1等功能要。
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便于不同功能操作间的独立与联系。
本系统经过测试,证明其运行是可靠、稳定的。
但在系统设计中中也遇到很多的问题,并且本系统的功能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以后的空闲时间里进一步完善,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
在此次设计过程中,得益于老师的尽心指导。
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7
[2]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3.4
[3]商信华.数据结构.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6
[4]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