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变形过程分析3

合集下载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件的工艺性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件的工艺性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
一、冲裁工艺及冲裁件的工艺性
1、概述
1)冲裁——利用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将板料分离的冲压工 艺。 2)包括内容——冲孔、落料、修边、切口、切断等。 落料——从板料上冲下所需形状的零件或毛坯(要冲掉部分) 冲孔——从工件上冲出所需形状的孔(冲掉的部分是废料) 3)用途——可加工平板类零件;为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 准备毛坯;在成形件上完成刨切、冲孔等。 4)模具
四、排样设计
排样:冲裁件在被冲材料上的布置方法。
在冲压生产中,零件的材料费用占制造成本 的60%以上,所以合理的排样不仅能提高冲 裁件的质量、提高模具寿命,而且时节约使 用材料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搭边:排样时零件与零件之间、零件与条料侧 边留下的工艺废料。
)配合加工法中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对于形状复杂冲裁件,为保证凸、凹模 之间的合理间隙值,必须采用配 合加工方式。即首先加工凸、凹模中的一件作为基准件,然后以选定的间 隙配合加工另一件。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配合加工的计算公式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落料与冲孔: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模具图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冲裁工艺及冲裁 件的工艺性
2、冲裁件的工艺性
冲裁件的工艺性: 指冲裁件在工艺上的适应性,即加工难易程度。良好的工艺性能使材
料消耗少、工序数量少、模具结构简单且使用寿命长、产品质量稳定。
冲裁时,搭边过大,会造成材料浪费,搭边太 小,则起不到搭边应有的作用,过小的搭边, 导致板料被拉进凸、凹模间隙,加剧模具的磨 损,甚至会损坏模具刃口。

22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22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2.2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为正确设计冲裁工艺和模具,控制冲裁件质量,需认真分析冲裁变形过程,了解和掌握冲裁变形规律。

2.2.1 冲裁变形时板料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图2.2.1所示是无压边装置的模具对板料进行冲裁时的情形。

凸模1与凹模2都具有与制件轮廓一样形状的锋利刃口,凸凹模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当凸模下降至与板料接触时,板料就受到凸、凹模的作用力,其中:F 1、F 2 ──凸、凹模对板料的垂直作用力;F 3、F 4──凸、凹模对板料的侧压力;μF 1、μF 2──凸、凹模端面与板料间的摩擦力,其方向与间隙大小有关,一般从模具刃口指向外; μF 3、μF 4──凸、凹模侧面与板料间的摩擦力。

从图中可看出,因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F 1、F 2不在同一垂直线上,故板料受到弯矩2/1Z F M 作用,由于M 使板料弯曲并从模具表面上翘起,使模具表面和板料的接触面仅限在刃口附近的狭小区域,其接触面宽度约为板厚的0.2~0.4。

接触面间相互作用的垂直压力并不均匀,•随着向模具刃口的逼近而急剧增大。

图2.2.1 冲裁时作用于板料上的力1-凸模 2-板材 3-凹模2.2.2 冲裁变形过程图2.2.2所示冲裁变形过程。

如果模具间隙正常,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图2.2.2Ⅰ)在凸模压力下,材料产生弹性压缩、拉伸和弯曲变形,凹模上的板料则向上翘曲,间隙越大,弯曲和上翘越严重。

同时,凸模稍许挤入板料上部,板料的下部则略挤入凹模洞口,但材料内的应力未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

2.塑性变形阶段(图2.2.2Ⅱ)因板料发生弯曲,凸模沿宽度为b 的环形带继续加压,当材料内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便开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凸模挤入板料上部,同时板料下部挤入凹模洞口,形成光亮的塑性剪切面。

随凸模挤入板料深度的增大,塑性变形程度增大,变形区材料硬化加剧,冲裁变形抗力不断增大,直到刃口附近侧面的材料由于拉应力的作用出现微裂纹时,塑性变形阶段便告终,此时冲裁变形抗力达到最大值。

锻压工艺学-冲裁.ppt

锻压工艺学-冲裁.ppt
15
图.2.7 间隙对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16
2.2.2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
图2.7.1 间隙大小对冲裁力的影响
图2.8.1 间隙大小对卸料力的影响
17
2.2.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模具寿命:以冲出合格制品的冲裁次数来衡量,分 两次刃磨间的寿命与全部磨损后总的寿命。 凸模刃口磨钝 : 凹模刃口磨钝: 凸、凹模磨钝 : 刃口磨钝还将使制件尺寸精度、断面光洁度降低, 冲裁能量增大。
37
阶梯凸模减力时应注意: (1)阶梯高度差H稍大于断面光亮带b。 (2)各阶梯凸模的分布要注意对称(原因)。 (3)先工作的凸模应是端部带有导正销的凸模。一般 先冲大孔,后冲小孔(原因)。
38
2.4.2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 卸料力: 推件力: 顶件力:
图2.10 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
39
经验公式计算:
厚度小于3 mm的外形简单的工件,只需一次整
修。厚度大于3 mm或工件有尖角时,需进行多次
整修。
49
整修前落料凸、凹模的尺寸应为 凸模: Dp (Dy)0p 凹模: Dd (Dy)0d 式中 D-工件公称尺寸,mm;
z-双面间隙值,mm y-整修余量,mm。
50
整修时所需的力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P cL(S0.1tn )0
21
表2.1 b/t与值(厚度t,毫米)
b/t*100%
材料
t<1 t=12 t=24 t>4
软钢 7570 7065 6555 5540 56
中硬 钢
硬钢
6560 6055 5548 4535 5047 4745 4438 3525
45 4
22
(2)经验确定法
c=mt

冲压工艺及模具

冲压工艺及模具

②当Z过大:
拉伸作用强,挤压作用弱,光亮带窄,相对滑动距
离短,冲件弹性恢复与上相反 。凸凹模磨损大为减轻。
③同一间隙Z:凸模端面比凹模端面磨损小。
凸模侧面比凹模侧面磨损大。 为提高模具寿命,一般采用较大间隙。若采用小间隙 应提高模具硬度,模具制造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并改 善润滑条件,以减小磨损。
冲压件尺寸减小,因此,尺寸误差是两者的综合结果。
② 模具制造精度低,工件的尺寸精度无法保证。
冲裁件内外形能达到的经济精度IT11—14,尺寸越大,精度越高,不
同的冲压件尺寸精度所对应的模具制造精度不同。
(3)间隙对弯曲度的影响(图2-11)
Z增大,h增大,为提高制件的平整度,可加压料板或反向压板,要求 太高可以加整形工序。
二、模具间隙
模具间隙——指凸、凹模刃口间的间缝隙,单边用C表
示,双边用Z表示。 间隙是冲裁模设计的关键尺寸。间隙大小对冲裁件质量和 模具使用寿命都有很大影响。
1、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断面、尺寸、形状即
弯曲度)
(1)间隙对断面质量的影响(图2-10)
a——Z过小,断面平直,双光亮带,挤长毛刺薄,易去除。 b——Z合理,有一定的斜度,比较平直,光洁,光亮带1/2-1/3。 c——Z过大,斜度大,粗糙,光亮带小,拉长毛刺厚,难去除。
4. 合理间隙的确定
生产中选用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只要间隙在这个范围内, 就可冲出良好产品,这个范围的最小值称为最小合理间隙,最大值称为 最大合理间隙。 新设计模具应采用最小值。
⑴ 理论确定法:
根据两裂纹重合,获得良好断面依据。
单边 c=t(1—ho/t)tgβ ho/t——相对压入深度
β ——裂纹与垂线间夹角

1.冲裁变形过程

1.冲裁变形过程

1)间隙过小
• 增大了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 • 加剧了凸、凹模的磨损; • 降低了模具寿命(冲硬材突出)。 • 外表尺寸略有增大,内腔尺寸略有 缩小(弹性回复)。 • 光面宽度增加,塌角、毛刺、斜度 等都有所减小,工件质量较高。
2)间隙过大
• 断面光面减小,塌角与斜度增大, 形成厚而大的拉长毛刺,且难以去 除; • 冲裁的翘曲现象严重;
1.冲裁变形过程
•冲裁件质量、冲裁模结构与冲裁 时板料变形过程关系密切。 •其过程分三个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
(2)塑性变形阶段
(3)断裂分离阶段
•冲裁变形区的应力与变形情况和 冲裁件的切断面的状况:
2.凸、凹模间隙
•不仅严重影响冲裁件的断面
质量,而且影响模具寿命、卸
料力、推件力、冲裁力和冲裁 Biblioteka 的尺寸精度。冲裁模合理间隙值
• 外形尺寸缩小,内腔尺寸增大;
• 模具寿命较高。
• 对于批量较大而公差又无特殊
要求的冲裁件,采用“大间隙”
冲裁,提高模具寿命。
3)间隙合适
•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适中; •模具有足够的寿命; •光面约占板厚的1/2~1/3左右,切 断面的塌角、毛刺和斜度均很小; •零件的尺寸几乎与模具一致,完全 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合理的间隙值可查表选取。

第二章 冲裁

第二章 冲裁

尺寸精度影响因素 一般冲裁件能达到的尺寸精度比模具的精度
1. 模具制造精度 低一到三级。
2. 材料性质及模具结构 冲裁件会发生回弹现象,从而影响 其精度,较软的材料弹性变形小,冲裁后回弹小,精度较高, 在模具上增加压板料和顶件器会减小回弹值,提高冲件精度。
3. 冲裁间隙 间隙适当时,材料在较纯的剪应力下分离,间隙 较大时,材料除受到剪切外,还产生较大的拉伸应力与弯曲变 形,冲孔件会大于凸模尺寸,落料件会小于凹模尺寸;间隙较 小时,材料会受到较大的挤压作用,冲孔件会小于凸模尺寸, 落料件会大于凹模尺寸。
3 使凸、凹模沿封闭轮廓线冲裁,提高零件质量和模具寿命。
搭边值的确定: 根据经验定,搭边值不可过小也不可过大,过大浪费材料,过 小起不到搭边作用,还可能被拉入凸凹模间隙中,使模具刃口损坏。
搭边值确定取决于材料种类、厚度、冲裁件大小、轮廓形状等,材 料越厚、硬度越低、冲裁件尺寸越大、形状越复杂,合理搭边值越大。 一般搭边值由经验确定,可以查表。 送料步距: 条料在模具上每次被送进的距离,步距计算公式为: A = D + a1
图2.9 模具间隙
Z 2t (1
h0 t
)tg
(2—4)
上式中: h0——产生裂纹时凸模的压入深度(mm); t ——材料厚度(mm); β —— 最大切应力方向与垂线之间的夹角(裂纹方向角)。
β、 h0与材料性质有关,可以查表得到。
2 查表法
3 经验记忆法
Z = mt
Z:合理冲裁间隙 t: 板料厚度
图2.2 冲裁件塑性变形
三 断裂分离阶段 当板料应力达到抗剪切强度后,凸模继续下压,凸、凹模口 部产生裂纹并不断扩展,当上下裂纹重合时,板料发生分离。当 凸模继续下行时,已分离的板料被推出,完成整个冲裁过程。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圆形凸模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非圆形凸模及其固定 冲小孔凸模及其导向结构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4)凸模的长度 当采用固定卸料时(如图a):L=h1+h2+h3+h 当采用弹性卸料时(如图a):L=h1+h2+h4
2、凹模 定义:在冲压过程中,与凸模配合直接对冲制件进行分离或成形 的工作零件。
便于操作和实现生产自动化。 缺点: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较复杂,成本较高。 适用:大批量生产小型冲压件。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第八节 冲裁模的部件和零件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一、工作零件 1、凸模 按整体结构分:整体式、护套式和镶拼式; 按截面形状分:圆形和非圆形; 按刃口形式分:平刃和斜刃。 凸模基本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工作部分,用于成型冲件; 二是安装部分,用来使凸模正确固定在座上。 凸模的材料:形状简单寿命要求不高的凸模选用T8A、T10A等材料; 形状复杂且寿命要求较高凸模选用Cr12、Cr12MoV等制造 对于高寿命、高耐磨性的凸模选用硬质合金。 凸模的固定方法: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第四节 排样与搭边
一、排样 定义:排样指冲裁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形式。 1、材料利用率 定义:在冲压生产中,材料利用率是指在一个进料距离内,冲裁件面积与板料
毛坯面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A 100%
Bs
式中 ——材料利用率;
A——一个进料距离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mm2; B——条料或带料宽度,mm; s——进料距离,mm。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

第三章-冲裁工艺课件

第三章-冲裁工艺课件

冲模
板料厚度t(mm)
制造
精度 0.5 0.8 1.0 1.5 2 3 4 5 6 7 8 10 12
IT6~7 IT8 IT8 IT9 IT10 IT10
IT7~8
IT9 IT10 IT10 IT12 IT12 IT12
IT9
IT12 IT12 IT12 IT12 IT12 IT14 IT14 IT14 IT14 IT14
0.25 0
将尺寸转化为标准尺寸:A0 ,则其设计公式为:
A模 ( Ax) 0 0.2 5
三类尺寸的设计之二
第二类:模具磨损后,制件尺寸减小。
按一般冲孔凸模公式设计计算,制造公差取
0 0.25
将尺寸转化为标准尺寸:B
0
,则其设计公式为:
B模 ( Bx) 0 0.2 5
三类尺寸的设计之三
配合加工法:用凸模和凹模相互单配的方法来保 证合理间隙
分别加工法适用于简单件,用于间隙较大,精度要求低的模 具,凸、凹模具有互换性。
配合加工法用于复杂件,用于精度要求高,间隙较小的模具, 凸、凹模之间无互换性。
2、分别加工法的尺寸计算
对于分别加工法, 我们必须给出凸、 凹模的设计尺寸以 及它们的公差
体反方向胀大
落料件尺寸大于凹模尺寸;冲孔件尺寸小于凸模尺寸
2、断面质量
断面质量取决于冲裁间隙。 间隙合理:由凸、凹模刃口所产生的裂纹重合 间隙不合理:则上下裂纹不重合
间隙对剪切裂纹与断面质量的影响 a)间隙过小 b)间隙合理 c)间隙过大
3、毛刺
a、由冲裁的过程可以知道,冲裁件产生微小的
0.0160.0250.0410.032
分别加工法简单模工作零件设计
凹0.6(ZmaxZm)in0.60.0320.019 凸0.4(ZmaxZm)in0.40.0320.0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二节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三、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件质量:指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 垂直、 光洁、 毛刺小 图纸规定 的公差范 围内 外形满足图纸 要求;表面平 直,即拱弯小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二节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三、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续)
1.弹性变形阶段 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小于屈服应力 。 2.塑性变形阶段 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屈服应力。 凸、凹模间隙存在,变形复杂,并非纯塑性剪切变形,还伴 随有弯曲、拉伸,凸、凹模有压缩等变形。 3.断裂分离阶段 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强度极限。 裂纹首先产生在凹模刃口附近的侧面 凸模刃口附近的侧面 上、下裂纹扩展相遇 材料分离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二节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了解和掌握冲裁变形规律, 有利于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控制冲裁件质量。
一、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 区受力情况分析
四对力
凸、凹模间隙存在,产生弯矩。
冲裁时作用于板料上的力 1-凸模 2-板材 3-凹模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二、冲裁变形过程
间隙正常、刃口锋利情况下,冲裁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落 料 冲 孔 复 合 模
1-下模板 2-卸料螺钉 3-导柱 4-固定板 5-橡胶 6-导料销 7-落料凹模 8-推件块 9-固定板 10-导套 11-垫板 12、20-销钉 13-上模板 14-模柄 15-打杆 16、21-螺钉 17-冲孔凸模 18-凸凹模 19-卸料板 22-挡料销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冲裁区应力、变形和冲裁件正常的断面状况 a)冲孔件 b)落料件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响因素 断面特征
圆角带a: 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
光亮带b:塑性剪切变形。质量最好的区域。 断裂带c:裂纹形成及扩展。 毛刺区d: 间隙存在,裂纹产生不在刃尖,毛刺不可避免。
此外,间隙不正常、刃口不锋利,还会加大毛刺。
第二章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垫圈的落料与冲孔 a)落料 b)冲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