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复句).doc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复句

现代汉语复句

父①亲允许了,我②也很高兴,因③为我早
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④且知道他和我仿
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⑤以他
的父亲叫他闰土。

A、7 个 B、6 个 C、5 个 D、4 个
zzrui
精选课件
确定分句数目
明确每个分句的起止 注意非主谓句作分句的情况 注意不要把以下成分看成分句:
主谓结构短语充当的句子成分 其他复杂短语充当的句子成分 复句形式充当的句子成分 独立成分、句首状语
精选课件
复句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基调,心灵美是 语言美的前提。 并列复句
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 块钢。 转折复句
弼时同志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 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解说复句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
桂林的山! 并列复句
非主谓句充当分句
zzrui
精选课件
复句的特点
1. 从结构上看,组成复句的分句具有相对 的独立性,互不作句子成分。
语法部分
汉语的复句
·
精选课件
本节重点
复句的关系类别 紧缩句 如何区分单复句 多重复句的分析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zzrui
精选课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 相关,在结构上相对独立的单句 形式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zzrui
zzrui
精选课件
根据结构关系
注意 主谓短语、复句形式作句子成分 非主谓句形式构成分句 分句成分的省略
zzrui
精选课件
主谓短单语句、复句形式作句子成分
➢ 老师证实:他确实是个好学生。主谓短语作宾语 ➢ 老师证实:不仅高二的学生要参加,而且

复句

复句
现代汉语(二)
第五章 语法
第七节 复句
一、什么是复句?
(1)我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好甜的泉水啊!
(2)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3)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儿了。 (4)只有那张被太阳晒黑了的脸,才说明这是一个长 期搞农村工作的人。 (5)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6)指导员走过去,把伤员抱了起来,放到担架上。
(7)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二、复句的主语
(1)大家一直把她送到楼梯口那儿,望着她的背影消 逝在楼梯下面,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店里来。 (2)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速度。 (3)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 (4)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 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 (5)船里装着新米,把船压得很低。 (6)他是我的一个本家,应该叫他五叔。
六、紧缩复句 (一)什么是紧缩复句?P135.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3)想说又不敢说。 (4)想想也有几分高兴。 (5)眼高手低。 (6)人勤地不懒。 (7)地肥水美五谷香。 (8)你爱信不信。
(二)紧缩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 P135. (三)与一般复句的转换
(1)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即使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2)条件再好也不行。→ 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行。 (3)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只要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4)他走我就走。→ 只要他走,我就走。
第八节 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 二、句群的组合方式:关联法、意合法 三、句群的类型 (1)根据用途和作用: 叙述句群、描写句群、抒情句 群、议论句群、说明句群。 (2) 根据层次多少: 简单句群和多重句群两类。 (3)根据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关系: 并列句群、顺承句 群、解说句群、递进句群、选择句群、转折句群、因 果句群、目的句群、假设句群、条件句群、独立句群。 四、句群和复句、段落

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偏正复句

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偏正复句

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偏正复句今天我们说复句这个主题,我们来一起学习偏正复句!以上三个句子中,句1是偏句在前,主句在后;句2是主句在前,偏句在后;句3是没有用关联词,主句在后。

常用关联词有:用于偏句的有:虽然、虽、虽说、尽管、固然;用于正句的有:但是、但、可是、可、却、而、然而、还;常单独用的:只是、不过、倒。

(二)让步复句这类复句中,偏句承认某种情况,做出让步,但是正句并不产生相应的结果,而是从相反的方面说出正面的意思。

例如:1.这本书,即使看不懂,也会有收获。

2.我们不能放过任何可以成功的机会,哪怕再小。

句1偏句在前,主句在后;句2主句在前,偏句在后。

让步复句必须要使用关联词!常用关联词有:用于偏句的有:即使、就算、哪怕、纵使、就是、纵然、再;用于正句的有:也、都、还。

(三)因果复句偏句陈述理由,正句表示结果。

有的是说明因果,结果是已实现的现实;有的是推论因果,根据一个事实推出结论。

此类复句可以是前因后果,也可以是前果后因。

关联词可以成套使用,可只保留一个,也可以不用关联词。

例如:1.因为他信念坚定,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说明结果2.他很优秀,一定可以的。

------推论结果3.时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一去不复返------前果后因常用的关联词有:说明因果的:用于偏句——因为、因、由于、是因为;用于正句——所以、才、就、便、故、于是、因此、因而、以致、之所以;推论因果的:用于偏句——既然、既;用于正句——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四)目的复句句中偏句表示目的,正句表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动作行为。

目的的第一种是为了得到什么,第二种是为了避免什么。

例如:1.为了让自己放松一下,我打算去看个电影。

------得到2.出去散散心也好,省得闷出病来。

-----避免3.他们终于决定妥协了,以便能够尽快签下合同,免得夜长梦多。

-----得到+避免常用的关联词有:表示得到:为了、为、为的是、目的是、以便、以求、以、用以、好让、好使、借以、好;表示避免:以免、以防、免得、省得。

《现代汉语》第五章8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8复句

复句概说
3.关联词语的作用 关联词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连接、标示某种关系:两个分句之间原本存在 某种关系,用X关联词语来连接、标示这种特定的语义 关系。如: 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星地 走出院子。 他去了,而且去得最早。 (2)显化某种关系:各分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 种关系,用特定的关联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 的标示。如:
复句类型
下边是上述三种句子关系的比较:
任选句 选择意向 语 气 确定与否 或此或彼 比较和缓 选择未定 限选句 非此即彼 比较坚定 选择未定 决选句 舍此取彼 非常肯定 选择已定
复句类型
4.递进关系 (1)递进关系的含义 递进关系,说的是后一个分句所表述的内容比前一个分句在某 些方面更进一层。 (2)典型格式 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是:不但„„而且„„、不但不„„反 而„„、尚且„„何况„„ 预示下文即将发生递进
复句概说
① 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 →因为隔了几道墙,所以声音听不清楚。 (因果) →如果隔了几道墙,声音就听不清楚。 (假设) (3)转化某种关系:各分句之间原本具有A关系,现在 使用另外一套关联词语,使A关系转变为B关系。如: ①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即使偶尔交谈,也只 是工作上的联系。(让步)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虽然偶尔交谈,但也只是 工作上的联系。(转折)
复句类型
分类的原则 汉语复句分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从关系出发,用 标志控制。 关系:是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标志:是联结、标示各分句之间语义关系的关联词 语。如:因果关系 比如: ① 没有事,很无聊。 (没有特定的关联词语作为标记,语义关系模 糊、不确定) ② 因为没事干,所以很无聊。(因果)
复句概说
(二)关联词语的范围和性质 1.关联词语的范围 汉语复句中的关联词语,指的是能够发挥连接、 表示复句语义关系的词语,只要具有上述作用、性质 的词语,都是关联词语。 (1)连词:连接分句,不充当句子成分。 单用的:所以 因此 或者 甚至 但 是 „„ 两两套用的:因为A,所以B 如果A,那么B 虽然A,但是B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展开全文姚老师讲语法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一)看句子的结构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但其中某个成分可以是主谓短语或复句形式;复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句子成分,其中一套不作另一套的句子成分。

我早就了解,他没上过大学。

(单句)/ 我早就了解他,没上过大学。

(复句)晚霞在东,表示近几天天气晴朗。

(单句)/晚霞在东,近几天将会天气晴朗。

(复句)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毫不相干。

(复句形式作主语,单句)/ 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

(复句)(二)看是否用逗号并列或连动短语作谓语的单句,谓语内部不用逗号;并列复句,分句之间要用逗号。

他们爱祖国、爱人民。

(单句)/ 他们爱祖国,爱人民。

(复句)我去超市买日用品。

(单句)/ 我去超市,买日用品。

(复句)(三)看逗号前后的关系单句内逗号前后是被陈述与陈述、支配与被支配、修饰与被修饰等关系;复句内逗号前后是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他的两个姐姐,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医生。

(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单句)/ 他有两个姐姐,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医生。

(总分、并列关系,复句)回到祖国时,她心里是多么高兴啊!(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单句)/ 回到祖国,她心里是多么高兴啊!(承接关系,复句)(四)看关联词语的使用单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但关联词语也可用在单句中关联句子成分,或用在充当单句成分的复句形式中;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但也有复句不用关联词语。

即使能一次写成的文章,仍可以继续修改。

(关联词语关联句子成分,单句)/ 即使能一次写成文章,仍可以继续修改。

(复句)历史将证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关联词语用在充当单句成分的复句形式中,单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复句)汽车停住,车门打开,机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不用关联词语,复句)区分单句和复句,主要看句子的结构,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即有几套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七节复句分析1.什么是复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

它有如下特征:第一,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

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第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第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

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

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语联结起来;三是根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2.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3.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错误地使用关联词语,是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根源。

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

下列关联词语最容易混淆:一是“因为”和“为了”。

“因为”表示原因,“为了”表示目的。

但“为了要”也可表示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 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 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 常 用关联词语有: 于是, 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 接着,首先(起初) 然后……,从 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 然后 , 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 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 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 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 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 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 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 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 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 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 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 句则不能用. 句则不能用.如: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 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 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连动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 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含有转折意 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句,有的称之为让步假 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语 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 "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 罢了.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 管"所撇开的是既成事实.如: 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刮风下 雨"说不准) 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刮风 下雨"是确定的事实)

现代汉语语法第八节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第八节复句
有些同学经常考试作弊,这是不对的。
2、补词式: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中某个词的 意思予以追补解说。
先总后分:人这一生多短暂呀:眼睛一闭,一天就过去;眼
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先分后总:一个是良苑仙葩,一个美玉无暇,这两两位是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四)选择复句:在几个分句所代表的事 件中选择一项。
2、两个分句的主语不相同,
如:他唱了一支歌,接着我说了个笑话。
关联词:合用:首先…然后,刚…就,一…就
单用:就,才,又,然后,便,终于
(三)解说复句:后一分句追补、解说前一分句, 不用关联词。
1、补句式: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全句的意思 予以追补解说。后一分句的主语常常是代词, 指称前一分句。如:
句子内部的单位之间没有句子成分的关系。 即无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等结 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单句 和复句的根本区别——有无句子成分关系。
5、关联词的标志。 ⑧无论我们怎么挽留,小军还是走了。 ⑨无论谁,都必须继续学习。 ⑩无论在什么特殊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
底。
A、形合法(关联法): 如果他努力学习,就能学到许多新知识。 B、意合法: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1、重转句:语义明显对立。
如:尽管他说得天花乱坠,但我是不相信。
关联词:合用:虽然(虽说,虽,尽管)…但是
(可是,然而,,却,还)
单用:虽然,虽,但是,然而
2、轻转句:前后意思不一致,但不明显对 立。如:
他文章写得很漂亮,只是字迹太潦草。
关联词:单用:可是,可,却,只是
(七)条件复句:
法栽种的好庄稼。
二、复句的类型
复句关系分类的原则是:从分句之间的关 系出发,用联结分句的形式标志(即关系 词语)来确定复句的具体类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第四章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①你来了,我就走。

②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有的复句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

请看下例: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单句)这是个单句。

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复句)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

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哪个是复句: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①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省略主语。

例如:①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

——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有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略了。

④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看到他一天天恢复健康,我很高兴。

——这两个复句中,前面的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后面有了,前面的分句不说也不会发生误解,所以省略了这些重复的成分。

这叫“蒙后省略”以上两种省略情况,在复句是极常见的,要注意。

当然,为了某种目的,不省略也是可以的。

4、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常用一些起联接作用的词语,称“关联词语”。

不同关系的复句要用不同的关联词语,有时只用一个 ,有时成对使用,有时也可以不用。

关联词语多数是连词,也有少数是副词,如“也”“又”“就”等。

少数的关联词语,既可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里,也可以用在单句的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①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②无论在什么特殊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二、复句的分类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地位平等,无主从之分。

“偏正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有偏的。

正句是主句,是句子的正意所在,偏句是从句,意思是从属的。

(一)联合复句依据分句之间的关系,联合复句可分为以下几种:1、并列关系(A、B、C)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例如:①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

②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③绿既是美的标志,又是科学富足的标志。

④人们不应该迷信书本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

⑤不是我不愿意去,而是实在没有空。

加点的字,是“关联词语”。

2、联贯关系(首先 A ,然后 B)几个分句,一个接一个地,说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的事件。

例如:① 他抬头看了看已经偏西的太阳,抹了抹额上的汗,解开领子上的钮扣,匆匆地朝前面的村落走去。

②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③姐姐刚一走,明姑娘就带着赵灿忙上了。

连贯复句不同于连动式:连贯复句的分句之间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表示),连动式谓语中间没有停顿;连贯复句的分句之间可以加上关联词语,连动式谓语中间不能加上关联词语;连贯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式谓语只有一个主语。

3、递进关系(不但A、而且 B)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例如:①李小松不但诚恳地接受了批评,而且坚决地改正了错误。

②他分明是个内行,而且是十分高明的内行。

③你很忙,而且身体又不好。

④他不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姓名都不知道。

4、选择关系( A 或者 B)(与其 A,不如 B)让人对几种可能的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已经选定了一种舍弃了另一种。

例如:①或者你去,或者我去,或者他去。

②你是听他的话呢,还是听我的话。

③他不是在车间,就是在仓库里。

④宁可我多干点,也不能累着你。

⑤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

5、解说关系后面分句是对前面分句的解释、说明或总括。

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

例如:①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黎明期便幻想出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叫大禹。

②这一政策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明确了谁污染谁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一是解决了治理污染的资金问题。

③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

【练习题 8】指出下面各联合复句都是哪种关系,并点出关联词语1、他们或者说几句闲话,或者打听打听种地的事情。

2、他不但能说出五虎上将的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3、教室里的灯亮了,我夹着书走进去。

4、我们要么让困难吓住承认失败,要么加紧工作完成它。

5、我写了一封信去安慰他,并且告诉他我不久即将到北京去。

6、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

7、我们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十七次进攻,而且出其不意地活捉了敌人的师长。

8、孩子飞也似地奔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玩石子儿。

9、农村青年人已经能看墙报了,甚至五、六十岁的老大爷也能看墙报。

10、在冬天,松花江边的树上挂很多白霜,那叫雾凇。

11、狗能看门,锚能捉鼠,鸡能司晨:它们都很有用。

12、提高写作能力的事有两个:第一是多读书,第二是多动笔。

(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虽然A,但是 B)后头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了一个弯。

后头分句是正句,全复句的意思侧重在后头分句上。

前头分句是偏句。

例如:①他虽然去过那地方,但是已经记不清了。

②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紧张的劳动使大家都出了一身汗。

③阿多虽然接连三日三夜没睡觉,却不见怎么疲倦。

④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

转折关系的表达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但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

例如:⑤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应该注意的是,前后分句在意思上必须有转折,否则硬加上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是不行的。

例如:虽然我是学生,但是我认识字。

(错的)2、因果关系(因为 A ,所以 B)(既然 A,就 B)偏句说出原因,正句说出结果。

正句在后。

例如:①我因为怕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才请你来照顾一下。

②因为他家里缺乏劳动力,我们应当照顾他。

③他一向很用功,因此考上了大学。

“既然,就”所表示的因果,称推论的因果,偏句是理由,正句是由此推出的结论。

例如:④既然他连加减乘除都不懂,可见他根本没学过数学。

⑤既然二哥来信了,妈妈就能够放心了。

3、假设关系(如果A,就 B)(即使 A,也 B)前一分句(偏句)里,是假设一种情形,后一分句(正句)里,是前一假设情况实现了就会有的结果。

例如:①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到公园里去过队日。

②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③要不是我夜夜爬起来,我们社里的牲口能吃得瓜溜的圆吗?“即使也”所表现的假设关系,称为“相背假设”,正句与偏句的内容相反。

例如:④即使明天不下雨,我们也不到公园里过队日。

5、条件关系(只要 A ,就 B)充分条件;(只有 A,才 B )必要条件;(无论 A,都 B )无条件;偏句提出一种条件,正句是具备此一条件下就能有的结果。

例如:①只要太阳升起来,天就一定会亮的。

②只有你把缺点改正了,你才会进步。

③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无论都”所表示的条件关系,称“无条件关系”,正句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有的结果。

例如:④无论雄鸡叫不叫,天都会亮的。

⑤不管他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

请注意:“条件关系”与“假设关系”有相近之处区,别点就在于,偏句是侧重在“条件”呢,还是侧重在“假设”。

例如:如果你能拿出证据来,我就相信。

(假设)只有你能拿出证据来,我才相信。

(条件)5、目的关系偏句写出一种行为,正句说出这种行为的目的。

例如:①你把意见整理一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

②我们把政策交给群众,为的是更好地取得群众的帮助和监督。

③我把发动机重新检查了一遍,以免中途发生故障。

④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练习题 9】(一)下面复句都是偏正复句,指出各是什么关系,并点出关联词语①既然有了水源,我们明年就试种稻子吧。

()②假使江水再往上涨,江堤就有危险了。

()③我想送他一件礼物,可是不知道送什么好。

()④童话因为富于幻想,里面的故事往往离奇有趣。

()⑤除非身体支持不住,他才离开他的工作岗位。

()⑥母亲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⑦只有他参加了,这个会才开得好。

()⑧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⑨行人要走人行道,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⑩我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实现自己考大学的愿望。

(二)下面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用得不当,就不通了。

把用得不当的关联词语改正过来,然后注明是什么关系。

①如果路比较远,可是坐汽车去还是很快就可以到的。

()②他不但很瘦,而且精神也很饱满。

()③即使地上很滑,你就不要走得太快。

()④这本书虽然大致翻了一下,也要花费很多时间。

()(三)把下面各组单句,加上关联词语,组成条件关系的偏正复句。

①我星期日下午没有事,我去找你玩。

②③④他真有困难,我他参加了会,这个会明天天气好,咱们可以帮助他。

能开得好。

到八达岭去旅游。

三、复句的变化与紧缩复句的变化复句的结构有时会发生常规上的变化。

主要有以下三种:1、正句在前,偏句在后(又称倒装句)一般的偏正复句,都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但有时也有特殊情况,正句在前。

这种特殊顺序,往往是为了突出正句。

例如:①这个月的产量可以超过百分之十五,只要大家再加一把劲。

(条件)②我对他很恭敬,因为他是个光明磊落的人。

(因果)2、不用关联词语一般情况,除了并列复句外,其他关系的复句,都用关联词语,用两个或用一个。

但有时,只要意思能说清楚,也有根本不用关联词语的。

例如:①谷子长得很饱满,农民心里很高兴。

(因果)②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转折)③立秋了,再吃些凉东西,要闹肚子的。

(假设)3、分句之间没有停顿一般分句与分句之间都有停顿,要用逗号或分号。

但有时,两个分句都是完全句(即主谓句),又都很简短,而且连得很紧,说的时候中间可以没有停顿,不用标点。

例如:①你再说他也不信。

(无条件)②你去我就不去。

(假设)③你有力气你就搬吧。

(假设)④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

(无条件)复句的紧缩有的复句,可以紧缩成单句的形式,叫“紧缩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