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能力核定说明(2015.7.13)
(新标准)矿 井 通 风 能 力 核 定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一、矿井通风概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新、老副井两个井筒进风,老副井净直径4.5米,新副井净直径6.0米;上、下组煤两座风井回风,上组煤风井直径3米,垂深87.54米,下组煤风井直径4米,垂深83米。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矿井采用两个进风井(老、新副井)进风,两个回风井(上、下组煤风井)回风;老副井主要服务于上组煤-120m水平的六采区、-400m水平的八采区,新副井主要服务于下组煤-280m水平的西三、西四、东三采区及-480m水平延深的西五采区,上、下组煤分别有独立的回风系统,故矿井上、下组煤通风系统相对独立;矿井各采区内无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无角联通风线路,进回风线路干、支清晰,通风网络合理、稳定。
2009年8月矿井总进风量7983m3/min,总排风量8376m3/min,计算需要风量7573m3/min,矿井有效风量7335m3/min,有效风量率87.6%;其中:上组煤总进风2440m3/min,总排风量2558m3/min,有效风量2233m3/min,计算需要风量2342m3/min;下组煤总进风量5543m3/min,总排风量5818m3/min,有效风量5102m3/min,计算需要风量5231m3/min。
矿井分三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为-120m水平(现生产水平),第二水平为-280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提高矿井提升及抗灾能力,矿井于1997年进行了技术改造,矿内施工一座新副井(立井),井底标高为-280m,第三水平为-480m水平,即矿井下组煤主要延深水平,现正在开拓施工。
矿井及生产采区实现了分区通风,无风量不足的生产作业地点,2009年8月全矿井共有生产采区6个,其中:上组煤2个生产采区(1个生产,1个准备),布置有1个采煤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5个机电硐室, 1个井下爆炸材料库,1个其它工作地点;下组煤6个采区(3个生产,2个准备,1个开拓),布置有2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8个掘进工作面,5个机电硐室,1个井下爆炸材料库,3个其它工作地点。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防止煤矿矿井超通风能力生产,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建立全省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正常机制,根据《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以及《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具有完整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指导全省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各州(市)、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辖区内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第二章核定要求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规定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煤矿矿井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可以委托经过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的核定机构进行。
第五条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范围:(一)正常生产矿井;(二)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矿井的正常生产系统;(三)竣工验收前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矿井。
第六条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生产矿井“六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工作资格证)齐全且合法有效;(二)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三)矿井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应具备同等能力;(四)煤矿企业提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新安装的通风机应当提交试运转报告)、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和矿井反风演习报告;(五)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性能可靠;(六)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七)矿井瓦斯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状况发生变化的,煤矿企业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委托核定机构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接受委托的核定机构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通风能力核定,向煤矿企业提交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一)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者改变一翼通风系统的;(二)更换矿井主要通风机,对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主要通风机更换了叶片、电动机和改变了动叶、导叶角度的;(三)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的;(四)矿井瓦斯等级发生变化或瓦斯赋存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五)矿井实施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六)其他通风条件发生变化的。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2015年)

前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提出的“以风定产”等煤矿瓦斯治理措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安监总煤字[2004]2544号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各煤矿每年要进行一次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为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依据安监总煤矿字(2005)42号文件有关规定,对矿井生产系统进行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一、核定的目的及指导思想1、坚持以风定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等确定矿井原煤生产规模。
2、杜绝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和超负荷运转。
3、优化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改善井下空气及气候条件,预防事故发生。
二、核定依据1、安监总煤字(2005)42号文件关于《煤矿通风能力核定(试行)》2、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煤规定(2005)129号文件“关于开展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3、矿井通风系统图及测风记录等相关资料。
4、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
5、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发(2010)40号文件“关于对遵义市煤炭局《关于请求对<习水县XX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进行审批的报告》的批复”。
6、《20123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22226运输巷掘进作业规程》、《22226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2015东翼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7、其他相关规定。
第一章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XX煤矿位于习水县城以西,直距6km,属XX镇和XX乡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06°08′30″~106°11′00″,北纬28°18′15″~28°19′15″。
省道S302(梨园坝—赤水)从矿区以北通过,距习水县城运距18km,距习水电厂25km,距合江县长江码头里程 120km,距遵义市红花岗区里程250km,交通方便。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解读

2021/3/11
17
(10)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 放后有可能与地表水、老窑积水 和强含水层导通的。
(11)在高瓦斯矿井的易自燃煤 层,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仍不 能保证本煤层瓦斯涌出量不大于 6m3/t或工作面最高风速不大于 4.Om/s的。
2021/3/11
(4)冲击地压煤层采用单体液压支 柱支护的工作面。
2021/3/11
16
(5)煤层平均厚度小于4m的。 (6)采放比大于1:3的。 (7)采区或工作面回采率达不到矿 井设计规范规定的。
(8)煤层有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 突出危险的。
(9)坚硬顶板、坚硬顶煤不易冒落, 且采取措施后冒放性仍然较差,顶板
(四)各安全、生产系统健全完 善,运行正常;
(五)矿井(采场)生产布局合 理,生产技术装备等符合规定;
(六)有完备的设计、图纸等资 料。
2021/3/11
2
二、对工作天数和核定档次的要 求(标准第三条和第五条)
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以万t/a为计量 单位,年工作日按330d计。
2021/3/11
3
核定煤矿生产能力档次划分标准 为:
2021/3/11
34
2、新建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 (第一水平)不应超过1000米, 改扩建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不应 超过1200米,新建、改扩建小型 矿井开采深度不应超过600米。 开采深度超过规定应由省级煤炭
管理部门组织安全开采及灾害防 治技术专项论证并按程序批准。
2021/3/11
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大、中型矿井同时生产水平 不超过两个(含两个),小型矿 井同时生产水平不超过一个。超 过规定的应由省级煤炭管理部门 组织技术审查。矿井上下水平交 替时间,大中型矿井不宜超过3 年,小型矿井不宜超过2年。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合理核定新方法1、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矿井。
2、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矿井有两个以上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每一个通风系统分别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的通风能力为每一通风系统通风能力之和。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采用总体核算法或由里向外核算法计算。
1) 总体核算法,该方法适用于产量在30万t/a 以下矿井(1) 公式一 (较适用于低瓦斯矿井):P =Q ×350/(q ×k ×104)(万t/a) (2-8) 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q ——平均日产一吨煤需要的风量,m 3/t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1.3~1.5,取值范围不得低于此取值范围,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瓦斯不超限的系数。
进行q 计算时,首先应对上年度供风量的安全、合理、经济性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对上年度生产能力安排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对串联和瓦斯超限等因素掩盖的吨煤供风量不足要加以修正,q 计算应考虑近三年来的变化,取其合理值。
(2) 公式二(较适用于高瓦斯、突出矿井和有冲击地压的矿井):43500.092610Q P q K ´=´å相 (2-9)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0.0926——总回风巷按瓦斯浓度不超0.75%核算为单位分钟的常数;K å——综合系数,K K K K K =å瓦漏备产,K å取值见表2-2。
q 相——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m 3/t ;在通风能力核定时,当矿井有瓦斯抽放时,q相应扣除矿井永久抽放系统所抽的瓦斯量。
q 相取值不小于10,小于10时按10计算。
扣减瓦斯抽放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与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风排瓦斯量无关的抽放量不得扣减(如封闭已开采完的采区进行瓦斯抽放作为瓦斯利用补充源等);② 未计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计算范围的瓦斯抽放量不得扣除;③ 扣除部分的瓦斯抽放量取当年平均值;④ 如本年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本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年未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上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范本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范本一、引言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是对煤矿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和核定的过程,旨在确保煤矿生产活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为了统一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标准和方法,制定本标准范本,以供相关部门和煤矿企业参考和遵循。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煤矿行业内进行生产能力核定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三、术语定义1.生产能力:指煤矿在一定周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实现的煤炭产量。
2.煤矿: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取得相应矿业权的煤炭开采企业。
四、生产能力核定标准4.1 核定周期煤矿生产能力的核定周期一般为一年,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季度或半年的核定。
4.2 核定内容煤矿生产能力的核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煤炭储量评估•矿井设计规模•生产设备情况•生产组织管理情况•安全生产措施煤矿生产能力的核定方法应当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常用的核定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煤炭储量评估方法:采用可靠的储量测算技术和方法,结合勘探报告和煤矿的开采方案进行计算;•矿井设计规模方法:根据矿区的地质条件、矿井设备的规格和数量、开采工艺的选用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矿井设计规模;•生产设备情况方法:对煤矿的生产设备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测算,包括设备的类型、规模、数量和技术性能等;•生产组织管理情况方法:考察煤矿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作业方式和生产效率等因素;•安全生产措施方法:评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煤矿生产能力的核定结果应当具有客观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由核定单位对核定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最终给出核定结果。
五、核定报告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完成后,核定单位应当及时编制核定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报送。
核定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核定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2.核定周期和方法的说明;3.核定过程中的调查、测算和评估方法;4.核定结果的说明和解释;5.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6.其他相关信息。
六、附则1.核定标准范本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1. 引言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运行对于维持矿井安全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通风能力核定是评估矿井通风系统是否满足需求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实施的实例。
2. 目的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目的是确定通风系统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风量来满足矿井内的通风需求。
通过核定,可以评估现有通风系统的性能,并根据需要作出调整和改进。
3. 方法3.1 收集必要数据在进行通风能力核定之前,需要收集以下数据:•矿井的布局图和平面图•矿井的设计参数,如矿井深度、矿井截面积等•矿井中所需通风的工作区域和设备的数量和类型•矿井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监测数据•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如风机类型、风机数量、管道布局等3.2 进行现场测量和观察在核定通风能力之前,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和观察,以获取真实的通风情况。
这包括测量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压,观察各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检查通风管道的状况。
3.3 进行计算和分析基于收集的数据和测量结果,进行通风能力计算和分析。
这包括确定通风系统的风力分布、风速和压力变化等参数。
利用这些参数,可以评估通风系统是否满足矿井的通风需求,并确定系统的瓶颈和改进的方向。
3.4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通风能力核定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这可能包括增加或改变通风设备,调整风机运行参数,修改通风管道布局等。
改进措施应该能够提高通风系统的性能,并满足矿井的通风需求。
4. 步骤4.1 准备工作•收集矿井相关数据•准备测量设备和工具4.2 进行现场测量和观察•测量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压•观察各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通风管道的状况4.3 进行计算和分析•利用收集的数据和测量结果进行通风能力计算和分析•评估通风系统是否满足需求4.4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通风能力核定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完善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4.5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改进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检查改进后的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效果5. 实施实例下面是一个实施通风能力核定的实例:1.收集矿井相关数据,包括矿井的布局图、平面图和设计参数。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标准1. 引言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是对矿井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和测定的过程。
矿井的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矿井能够实际生产出的矿石或矿砂的量。
生产能力的核定是为了准确评估矿井的生产能力,为矿山规划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旨在规范矿井生产能力的核定工作,提高核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矿山、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包括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煤矿等。
3. 核定基本原则3.1 准确性原则:核定结果应该准确反映出矿井的真实生产能力,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3.2 公平性原则:核定工作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进行评估。
3.3 可操作性原则:核定方法应简化和规范,使核定工作具有可操作性,易于落实和执行。
4. 核定内容和流程4.1 核定内容核定内容包括矿井的生产工艺流程、矿石或矿砂的产量、设备能力等方面。
4.2 核定流程核定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收集:收集矿井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如生产记录、设备档案、矿石质量分析报告等。
•核定方案制定: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核定方案,包括核定的时间、人员、方法和流程等。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矿井的实际生产能力。
•核定结果报告:将核定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撰写核定结果报告,包括核定方法、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等。
5. 核定指标和标准5.1 生产能力指标生产能力指标可以包括矿石或矿砂的年产量、月产量、日产量等。
5.2 核定标准核定标准是对生产能力指标的要求和规定,可以根据不同的矿井类型和工艺流程确定。
6. 核定结果的应用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应用:6.1 矿山规划:核定结果可以为矿山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包括设备更新、生产优化等。
6.2 资源利用:核定结果可以用于评估矿井资源的利用率,对矿石或矿砂的合理利用起到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主井绞车提升能力核定计算主井提升为立井箕斗提升,安装一台JKM-2.8×4(Ⅱ)型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采用计量斗和压磁测重装置控制重装载,绞车电控室PLC数控自动化运行。
箕斗为非标准曲轨自动门JDS-9型箕斗一对,电动机为YR1000-10/1180型,1000KW二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绞车的电控设备采用天津市津友联电气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KM—ZB/M—D2—61500电控系统,采用转子变频调速系统,并保留原来的PLC—SCR 编码启动电控系统;两套电控系统可以相互转换使用。
(一)提升系统相关技术数据:1、提升机规格型号:JKM-2.8/4Ⅱ磨擦轮直径D1:2800mm 导向轮直径D2:2500mm机器变位重量(不包括电机、导向轮) m j:15490Kg(技术数据表)设计最大提升速度:U max=11.8m/s(绞车准许的最大提升速度)实际提升速度:U= 7.6m/s2、提升钢丝绳:规格型号:6V×30+NF-28 提升钢绳数n1=4根钢丝绳悬挂长度Lp=468.52m 钢绳单重:mp=3.044Kg/m3、平衡尾绳:规格型号:119×20-8×4×7 单重:mq=6.5Kg/M悬挂长度Lq=445.92m4、提煤箕斗:规格型号:JDS9/4Y 箕斗自重:m z=9761Kg箕斗载重:m=9000Kg 箕斗容积:10m³5、减速器:规格型号:ZHD2R-140 速比:i=11.56、电动机:规格型号:YR1000-10/1180 额定功率:P e=1000KW 额定电压:U e=6000V 额定电流:I e=127A额定转速:n e=592r/min 效率:η=92%转子飞轮力矩: GD 2=17390N·m27、提升系统:(1)井筒参数:主井井筒直径:5.058m 水平提升:1个罐道形式:密封钢绳罐道目前提升水平:-380.31m~+36.21m 提升高度:416.52m 一次全提升时间:92.57s(2)提升系统图:主井绞车提升系统图(二)提升系统运动学参数计算1、钢绳最大静张力:∑F=m+m z+n1m p(H j-H g)+n2m q(H S+H h)=9000+9761+4×3.044 ×(31.2-10.2)+2×6. 5×(416.52+13.2)=9000+9761+240+5586.36=24578.36kg式中:H j—卸载到绞车主导轮中心高度31.2MH g—箕斗全高10.2mH s—装载到卸载的高度416.52MH h—装载到井底水窝绳环长度13.2M2、实际钢绳最大静张力差:ΔF=m+(m q n2+m p n1)H s=9000+(2×6.5-4×3.044)×416.52=9343 kg3、钢丝绳终端最大静载荷(单位KN)∑F终=(m+m z)g+n1m p H s g=(9000+9761)9.8+(3.044×416.3×4)9.8=233.53 kN4、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Q总=Q1+Q2+Q3+Q4=567.36+565.92+564.48+576.00=2273.76kN式中:Q1、Q2、Q3、Q4的直是有检测中心出具报告真实拉力值Q总/∑F终=2273.76/233.53=9.74>8.2-0.0005×468.52=7.97结论: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结果9.74大于《煤安规程》第四百条的规定要求。
5、提升系统总变位重量:导向轮变位重量:m t=2380 Kg(实际参数)电机转子变位重量:=29933kg提升系统总变位质量:∑m=m+2m z+n1m p L p+n2m q L q+nm t+m j+m d=9000+2×9761+4×3.044×468.52+2×6.5×445.92+4×2380+15490+29933kg =94967kg式中:nm t—导向轮数目×导向轮变位质量m j—提升机(包括减速器)的变位质量15490kg。
(技术数据表)m d—电机转子变量29933kg提升系统总变位运动质量∑m/g=94967/9.81=9680.63kg·s2/m6、运动学参数确定:7、一次提升时间:T= t0+t1+t2+t3+t4+t5+θ=1+11.75+41.95+11.87+5+1+20=92.57s(三)提升能力计算:式中 A—主井提升能力,万t/a;b—年工作日,330d;t—日提升时间, 18小时;P M—每次提升量,9t/次;k—装满系数。
立井提升取1.0k1—提升不均匀系数。
有井底煤仓时取1.1k2—提升设备能力富余系数,取1.15;T—提升1次循环时间,92.57s/次结论:核定主井提升能力为164.35万吨/年,按生产能力标准档次取值应为150万吨/年。
四、副井绞车提升能力核定计算副井提升设备为满足井下大设备采用GDG1/6/2/4双层4车型1t多绳罐笼一对(一宽一窄)可解决大设备升降。
副井提升系统安装JKM2.8×4(Ⅱ)型多绳轮摩擦式提升机一台,其电动机为YR630-12/1430型,630KW二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绞车的电控设备采用天津市津友联电气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KM—ZB/M—D2—61500PLC数控自动化电控系统,采用转子变频调速系统,并保留原来的PLC—SCR编码启动电控系统;两套电控系统可以相互转换使用。
副井绞车主要用于提升、下放人员和物料。
(一)提升系统相关技术数据1、提升机规格型号:JKM-2.8/4Ⅱ磨擦轮直径D1:2800mm; 导向轮直径D2:2500mm机器变位重量(不包括电机、导向轮)m j:15490kg设计最大提升速度:U max=11.8m/s实际提升速度:U=7.6m/s2、提升钢丝绳:规格型号:6v×30+ FC-28提升钢绳数n1:4根钢丝绳悬挂长度:L P=450m钢绳单重:m p=3.044kg/m3、平衡尾绳:规格型号:119×20-8×4×7-1520 悬挂根数:n2=2根单重:m q=6. 5kg/m 悬挂长度:L Q=460m4、提升容器:规格型号:GDG1/6/2/4 结构:一吨矿车双层4车多绳罐笼罐笼自重:m z =12309kg(窄11554kg) 罐笼载重:m 物=3×(600+1800)=7200kg (单侧) m人=70×72=5040kg (单侧取副罐侧)5、减速器:规格型号:ZHD 2R-140; 速比: 10.5 6、电动机:规格型号:YR630-12/1430 额定功率:P e =630kw 额定电压:U e =6000V 额定电流:I e =80.5A 额定转速:n e =491r/min 效率:η=93% 转子回转力矩:[GD 2] =1500N ·m 2; 7、提升系统: (1)井筒参数井筒参数:6.068m 水平提升:1个罐道形式:槽钢组合罐道 目前水平提升:-350~+23.21m 提升高度:350m 一次全提升时间:T 人=112.93s T 物=87.93s(2)提升系统图副井绞车提升系统图(二)提升系统运动学参数计算1、钢丝绳最大静张力:∑F=m物+m z+n1m p(H j-H g)+n2m q(H S+H h)=7200+12309+4×3.04× (38.95-6.86)+2×6. 5×(350+23.21+34) =7200+12309+390.73+5293.73=25193.46kg∑F=m人+m z+n1m p(H j-H g)+n2m q(H S+H h)=5040+12309+4×3.04× (38.95-6.86)+2×6. 5×(350+23.21+34) =5040+12309+390.73+4992=23033.46kg式中:m物—3×(600+1800)=7200kg(单侧)m人—70×72=5040kg(单侧取副罐侧)H j—上井口到绞车主导轮中心高度38.95MH g—罐笼全高6.86mH s—上井口到下井口高度350MH h—下井口到井底水窝绳环长度34M2、实际钢绳最大静张力差:ΔF人=m人+(m q n2+m p n1)H sΔF物=m物+(m q n2+m p n1)H s =5040+288.4 =7200+288.4=5328.4Kg =7488.4 Kg3、钢丝绳终端最大静载荷(单位KN)∑F终=(m物+m z)g+n1m p H s g=(7200+12309)9.8+(3.044×315×4)9.8= 228.8 KN∑F终=(m人+m z)g+n1m p H s g=(5040+12309)9.8+(3.044×315×4)9.8=207.6KN4、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Q总=Q1+Q2+Q3+Q4=566.96+635.76+557.28+578.16=2238.16式中:Q1、Q2、Q3、Q4的直是有检测中心出具报告真实拉力值Q总/∑F终=2338.16/228.8=9.67>10.2-0.0005×450=9.9755、提升系统总变位重量:导向轮变位重量:m t=2380 Kg(实际参数)电机转子变位重量:= 21524.23kg提升系统总变位质量:∑m=m+2m z+n1m p L p+n2m q L q+nm t+m j+m d(物)=7200+2×12309+4×3.044×450+2×6.5×460+4×2380+15490+24524 =90431.2kg∑m=m+2m z+n1m p L p+n2m q L q+nm t+m j+m d(人)=5040+2×12309+4×3.044×450+2×6.5×460+4×2380+15490+24524 =88271.2kg提升系统各运动部件总变位质量∑m/g=90431.2/9.81=9228kg·s2/m88271.2/9.81=9007kg·s2/m6、运动学参数确定:T(s)7、一次提升时间:∑t 物= t0+t1+t2+t3+t4+t5+θ=1+13+37.3+13.13+7.5+1+15=87.93s∑t人= t0+t1+t2+t3+t4+t5+θ=1+13+37.3+13.13+7.5+1+40=112.93s(三)副井作业平衡表1、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式中:1.6—有综采工作面矿井时间倍数n—每班下放工人次数n=700/[(50+70)/2]=11.4(次),取整n=12(次)t r—升降人员一次时间112.93s2、每班提升矸石时间:每班提升矸量:式中: 1.2—提矸作业不均衡系数—2013年出矸量258443.9Tbn—年工作天数每班提矸次数:由于我矿生产采用精洗筛选精煤,副井矸石提升量仅占全矿矸石提升总量的25.85%每班提矸时间:3、运送坑木建材时间:每班提升次数:每班提升时间:4、运送火药时间:每班运送次数:N h=1次每次运送时间:式中: t2—绞车等速运行时间37.3s H—等速运行距离290.78mV h—规程内规定其他类爆炸材料提升速度4.0m/s—爆炸材料停车休止时间20s副井最大班作业时间平衡表5、副井提升能力核定式中A—副井提升能力,万t/a;R—出矸率(矸石与产量的重量比),2013年出矸量258443.9T /2013年产量1573000T=16.43%;P G—每次提矸石重量,5.4t/次;T G—每次提矸循环时间,87.93s/次;M—吨煤用材料比重,2013年生产使用充填材料及坑木建材等23.6万吨/2013年产量157.3万吨=15%;P C—每次提升材料重量,2t/次;T C—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87.93s/次;D—提升其他材料次数,取最大10次计;T Q—每次提升其他材料循环时间,112.933s/次;T R—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1355.16s/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