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核定说明汇总
生产能力核定

生产能力核定方案一、目的① 准确衡量工厂的生产能力。
② 为生产计划制订的准确性与可实现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工厂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核定是指对企业、车间、班组或设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和确定,又称生产能力查定。
具体来说,生产能力核定就是通过对人员数量、技术水平、固定资产三大因素的调查,在查清现状的基础上将这些因素加以确定,从而计算出企业的生产能力。
1.生产单一品种时生产能力的核定。
(1)实验量法。
当只生产一种产品时,计算生产能力时使用该种产品的实物量即可,计算公式如下:设备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单位产品台时定额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2)生产面积法。
当产品生产的生产能力取决于生产面积时,用于计算生产能力的公式如下: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占用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生产面积数量间生产面积的有效利用时⨯⨯ (3)联动机单位时间法① 所生产的产品使用连续开动的联动生产时,生产能力一般采用下列的公式进行计算:联动机单位时间生产能力=间原料加工周期的延续时的有效工作时间计算能力时间内联动机单位原料产量系数原料重量⨯⨯ 联动机生产能力=联动机单位时间生产能力×生产时间说明:单位原料的产量系数是指使用一单位的原料可生产出的产品的数量。
② 在核定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时,按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和规定的节拍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流水线生产能力=节拍流水线有限工作时间 说明:节拍是指流水线上两件相同制成品生产的时间间隔。
2.生产多品种时生产能力的核定。
(1)标准产品法。
①将不同品种或规格的同类产品按照产品的实际情况折算成标准产品。
②按单一品种的生产能力核算方法来确定设备组或生产现场的生产能力。
(2)代表产品法代表产品是指反映工厂专业方向并且产量大、劳动量大的产品,或者产量大、在结构上与工艺上有代表性的产品。
代表产品法生产能力核定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某煤矿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以评估公司的生产潜力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本报告的结论将对煤矿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2. 背景信息2.1 公司概况某煤矿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专注于煤炭开采和销售的企业。
公司拥有大量煤炭资源和现代化的设备,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煤炭产品给广大客户。
2.2 生产能力目标公司的生产能力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储备来确定的。
通过提高生产能力,公司旨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提供稳定可靠的煤炭供应。
3. 生产能力核定方法3.1 数据收集为了核准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3.1.1 企业注册文件和历史经营记录• 3.1.2 煤矿资源调查报告• 3.1.3 设备列表和技术参数• 3.1.4 历年销售数据和市场预测报告3.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3.2.1 煤矿资源储量和品质评估• 3.2.2 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分析• 3.2.3 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预测3.3 生产能力计算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采用了以下公式来计算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 煤矿日产量 × 有效开采天数 × 设备利用率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4.1 煤矿资源评估根据煤矿资源调查报告,某煤矿公司拥有总储量为X万吨,品质为Y的煤炭资源。
根据可采储量和采矿率,预计该煤矿可供开采的年限为XX年。
4.2 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根据设备列表和技术参数,我们评估了某煤矿公司的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根据历史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公司的设备利用率可达到Z%。
4.3 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基于历年销售数据和市场预测报告,我们对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进行了分析。
预计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对某煤矿公司的供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4 生产能力核定结果根据生产能力计算公式,结合煤矿资源评估、设备利用率和市场需求预测,我们核定了某煤矿公司的生产能力为每年A万吨。
第三章生产能力的核定

第三章生产能力的核定1. 介绍生产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核定生产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能够准确核定生产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规划生产计划,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生产能力核定的原则2.1 准确性原则生产能力核定应该以实际情况和数据为基础,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水平。
核定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劳动力水平等因素,避免过高或过低地估计生产能力。
2.2 可行性原则生产能力核定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不能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
核定时应该考虑到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战略规划,确保核定的生产能力是可行且可持续的。
2.3 透明度原则生产能力核定的过程和方法应该透明,以便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核定的依据和结果。
透明度可以增加企业的信任度和可信度,对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来说也更加可靠和可接受。
3. 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3.1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能力核定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数据,包括产量、产能利用率、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数据,来推断出未来的生产能力。
3.2 技术评估法技术评估法是一种基于技术条件和设备状况来核定生产能力的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评估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以及考虑到设备更新换代的可能性来确定生产能力。
3.3 市场需求法市场需求法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情况来核定生产能力的方法。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并据此确定适当的生产能力水平。
3.4 模型预测法模型预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来预测生产能力的方法。
通过构建合适的模型,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技术条件、资源限制等,可以进行生产能力的预测和核定。
4. 生产能力核定的实施步骤4.1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生产数据、技术参数、市场需求等相关数据,包括过去的数据和目前的数据。
龙东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龙东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1. 引言本报告书旨在核定龙东煤矿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核定是确保煤矿正常运营以及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重要步骤。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对龙东煤矿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了本报告。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煤矿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核定后的生产能力。
2. 背景2.1 龙东煤矿概述龙东煤矿位于XX省,占地面积1000亩。
煤矿拥有一系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安全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 核定目的生产能力的核定目的在于:确保龙东煤矿的产量符合国家规定,保障煤矿正常运营并满足市场需求。
3. 生产设备3.1 设备概况龙东煤矿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 - 采掘设备:包括履带式矿用叉车、煤矿爆破设备等; - 输送设备:包括输送带、皮带机等; - 粉煤设备:包括煤粉破碎设备、煤粉分级设备等。
3.2 设备参数以下是龙东煤矿的主要生产设备参数:设备名称型号单位产能采掘设备履带式矿用叉车2000 吨/小时煤矿爆破设备XXX XXX输送设备输送带3000 吨/小时皮带机XXX XXX粉煤设备煤粉破碎设备XXX煤粉分级设备XXX XXX4. 生产工艺流程4.1 工艺概况龙东煤矿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 1. 采矿:使用履带式矿用叉车进行采矿作业,采矿速度为2000吨/小时。
2. 爆破:使用XXX设备进行煤矿爆破,爆破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保证。
3. 输送:采用输送带和皮带机进行煤炭的输送,输送速度为3000吨/小时。
4. 粉煤加工:使用煤粉破碎设备将煤炭粉碎成所需粒度,然后使用煤粉分级设备进行分级处理。
4.2 工艺流程图graph TDA[采矿] --> B[爆破]B --> C[输送]C --> D[粉煤加工]5. 生产能力核定根据所提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我们进行了生产能力的核定。
核定结果如下:设备名称单位产能数量总计采矿设备2000 吨/小时 5 10000 吨/小时输送设备3000 吨/小时 2 6000 吨/小时粉煤设备XXX XX XXX综合以上数据,龙东煤矿的生产能力为:10000吨/小时(采矿产能) + 6000吨/小时(输送产能) + XXX(粉煤设备产能)。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9、《关于二〇一二年省煤炭集团公司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赣煤行管字[2012]204号)
10、《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2011.08)
11、《曲江公司瓦斯抽采达标基础条件评判报告》(2013.12)
12、《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B4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及抽采半径考察研究报告》(2013.05)
本次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是:
对矿井提升系统、井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及选煤厂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对矿井压风、防灭火、防尘、通信、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及降温制冷系统能力进行核查;对矿井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进行核查;提出矿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7
3128290.00
39382785.00
3128239.60
39382733.88
8
3128920.00
39384080.00
3128869.61
39384028.89
9
3128915.00
39384440.00
3128864.61
39384388.90
10
3129060.00
39384520.00
3126949.58
39380298.85
4
3127100.00
39380590.00
3127049.58
39380538.86
5
3127860.00
39381000.00
3127309.58
39380948.86
6
3127890.00
39382220.00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煤矿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生产效益,我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以便申请核定煤矿的生产能力。
以下是该报告的内容。
一、煤矿基本情况我所在的煤矿位于市区,地处于山脉的山区,矿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的开采,我矿的煤炭资源已进入了深度开采阶段。
根据前期评估,矿区内煤炭资源储量为XXX亿吨,主要煤种煤。
二、煤层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我矿的煤层地质条件较好,煤层厚度均匀,含矸率较低,煤质较好。
煤层倾角为XX度,走向为XXX。
煤层的开采深度一般为XXX米,最大开采深度达到了XXX米。
煤层的覆岩情况和煤层节理等方面的特征都符合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
三、矿井设施及设备我矿的井筒布置合理,井口周围安全设施完备,包括矿区内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安全出口等。
矿井设备、运输设备、采煤设备等设施齐全,设备运转良好,满足日常生产需要。
同时,我矿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矿山通风系统、瓦斯监测系统等安全设备,能够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四、安全生产措施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我矿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其次,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再次,落实瓦斯抽采、通风、防尘等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内的气体浓度、通风状况和防尘设备的运行状态符合国家标准。
另外,加大监测力度,提高事故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五、生产能力核定根据以上的矿井基本情况及安全措施,我矿的生产能力可以进行核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矿的年产煤炭能力为XXX万吨。
该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可以作为我矿今后生产经营的依据,也是向有关部门申请生产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六、生产效益我矿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益。
首先,我矿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可以满足供应需求。
其次,我矿所生产的煤炭在市场上具备较高的竞争力,销售畅通。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
1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重要性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是指对一个矿井的生产能力进行预估、检验和
评定的过程。
这一过程为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营提供了关键数据。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结果可以用于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人员、采
购设备和材料、确定运输能力等方面的决策。
2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包括试验法、经验法和计算法。
试验法
是指在矿井中直接进行生产实验并通过实验数据来评估矿井的生产能力。
经验法是指通过历史数据和经验来预估矿井的生产能力。
计算法
是指利用矿井的物理数据和数学模型来计算矿井的生产能力。
3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影响因素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包括矿井的地质条件、资源储量、开采方式、设备和技术水平、生产管理等方面。
这些
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着矿井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4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意义
正确核定矿井的生产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人员,有效使用设备和材料,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
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可以为企业管理和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确保矿井正常运营和安全生产。
5 总结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是矿井生产经营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核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矿井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矿井企业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生产能力核定,并根据核定结果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和稳定运营。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某公司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核定某公司矿山的生产能力,为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二、报告背景某公司拥有一座矿山,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矿山实际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决定对矿山的生产能力进行核定。
三、核定方法本次核定采用两种方法:标准产量法和全面调查法。
1、标准产量法标准产量法是通过计算矿山在一定时间内的标准单位矿石的产量,确定矿山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首先,根据矿石的性质,制定矿山生产标准;然后,根据矿山的生产制度、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等情况确定标准单位时间的生产量;最后,根据实际产量与标准产量的差异确定矿山的生产能力。
2、全面调查法全面调查法是通过对矿山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调查,统计生产数据,计算出实际生产能力。
对矿山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调查,包括采矿工艺、开采方式、运输系统、矿石质量等方面,确定每个环节的生产量和效率;然后将各环节的生产数据相加,计算出整个生产流程的生产能力。
四、核定结果1、标准产量法核定结果通过标准产量法核定,某公司矿山的标准产量为每年80万吨,可持续生产时间为300天,故矿山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为每年240万吨。
2、全面调查法核定结果通过全面调查法核定,某公司矿山的生产能力为每年250万吨。
因为两种方法核定结果不完全相同,结合实际情况,以全面调查法核定的结果为准。
五、评价与建议某公司矿山的实际生产能力与标准产量略有差距,主要原因是矿山的生产制度、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以改善:1、优化生产制度,合理安排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更新设备,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3、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是对某公司矿山生产能力核定的报告,本报告的目的是为公司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评价公司在生产制度、工艺流程、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为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提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生产能力核定说明汇总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 (1)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3)第三节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 (3)第四节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 (4)第二章煤矿基本概况 (4)第一节自然属性 (4)第二节矿井建设情况 (31)第三节煤矿生产现状 (33)第三章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 (36)第一节资源储量核查 (36)第二节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 (41)第三节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 (44)第四节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 (47)第五节供电系统能力核定 (51)第六节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 (54)第七节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 (57)第八节通风系统能力核定 (64)第九节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 (97)第十节压风、灭尘、瓦斯抽排、通讯等系统核查情况 (101)第十一节安全程度、监测监控等核查情况 (103)第四章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105)第一节各环节能力核定结果分析 (105)第二节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105)第三节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 (106)第五章问题及建议 (106)第一节各生产系统(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06)第二节建议采取的整改措施 (106)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819号)第十四条有关规定,平煤集团生产能力核定领导小组下设的10个专业组于2010年9月1日开始对十矿进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主要过程如下:一、首先由平煤集团生产能力核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传达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819号)、河南省煤炭工业局《河南省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实施方案》(豫煤行〔2006〕576号)及平煤集团《关于开展2008年部分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同时对本次生产能力核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层层把关”的原则,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开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
二、由平煤集团煤矿生产能力核定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十矿签订了生产能力核定合同书。
三、由十矿技术负责人详细汇报十矿关于矿井建设、生产环节、主要生产设备等情况。
四、现场收集资料(一)收集了十矿的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
(二)收集了十矿经依法认定的勘探报告或资源储量核实(检测)评审意见书和上一年度矿井资源储量报表。
(三)收集了十矿矿井建设的设计批文等材料。
(四)收集了十矿矿井生产环节技术改造的验收报告。
(五)收集了十矿矿井主要通风机、主井提升机、副井提升机、主排水泵等主要设备的测试报告。
(六)收集了十矿安全评价结论意见。
(七)收集了十矿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排水系统图、供电系统图、储量计算图、地面生产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等有关图纸。
五、由十矿向平煤集团公司提供了资料承诺书,保证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准确、可靠。
六、核查十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应具备的条件十矿井“三证一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齐全有效,具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各生产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运转正常,完全符合《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二条的规定。
七、进行生产能力核定平煤集团参加生产能力核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均为参加国家发改委和河南省煤炭工业局组织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培训班的人员)严格按照《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对十矿的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等能力进行了核查、计算,其中最低环节为采掘工作面系统,其核定能力为:293万t/a,故该矿综合生产能力为:293万t/a。
在核定过程中,我们同时核查了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等能力,以上能力完全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本次核定主要依据了以下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一、《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
二、《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
三、《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四、《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五、《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
六、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计划和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
第三节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本次生产能力核定核查了该矿井的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地面生产系统等主要生产系统能力和矿井压风、灭尘、通讯系统和地面运输等能力,核定结果如下:主井提升系统能力为317万吨/年,副井提升系统能力为317万吨/年,井下运输系统能力为308万吨/年,通风系统能力为360万吨/年,排水系统能力为346万吨/年,供电系统能力为583万吨/年,采掘工作面能力为293万吨/年,地面生产系统核定生产能力为397万吨/年。
详见下表。
第四节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由于该矿井最低环节为主井提升系统,其核定能力为:293万t/a,按照《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的有关规定,确定该矿井综合生产能力能力293万吨/年。
第二章煤矿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属性一、矿山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平煤集团公司十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区东部,东西向长4.5km,南北倾斜宽7.0km,含煤面积31.5km2。
2、企业性质:国有股份制有限公司。
3、隶属关系:河南煤炭管理局平顶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4、地形地貌:十矿井田地处汝河以南,沙河之北的伏牛山余脉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自西向东红石山、龙山庙、擂鼓山、落凫山、平顶山、马棚山、焦赞山绵延不断,山脉呈北西走向,组成分区的地表分水岭。
十矿矿井位于平顶山、马棚山之间的山口以南的开阔山前冲积平原上。
井口标高93.79m。
井田最高峰马棚山海拔462.7m。
5、交通情况:十矿位于平顶山煤田东部,平顶山市东北部,距市区中心约6km,行政区划平顶山市卫东区。
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南距平顶山火车东站5km,由此往东至孟庙东站62km与京广铁路相接,向西38km至宝丰车站与焦枝铁路相连,矿井通过矿区专用铁路与国铁接轨。
公路交通以平顶山市为枢纽,辐射附近各县、市及矿区,并与四通八达的许南、洛叶公路相连,交通极为便利。
二、井田基本情况:1.井田位置:十矿位于平顶山煤田东部,平顶山市东北部,距市区中心约6km,行政区划平顶山市卫东区。
地理位置东经113°19′20″至113°23′18″,北纬33°44′47″至33°48′45″。
主井口坐标X:3733225.88,Y:38439361.15,Z:93.79m。
2.边界范围:平煤集团十矿井田内可采煤层为丁、戊、己、庚四组煤层。
丁组、戊组南以各煤层露头为界,北至李口向斜轴部,西以26勘探线与一矿相邻,东以21勘探线以东500米与八矿为界,己组、庚组西以31勘探线与一矿相邻,南以30’-10钻孔以南100米至26-21钻孔南600米、26-14钻孔南110米至己15-22080停采线机巷南25米,己15-22060风巷停采位置至己15-16-22070机巷切眼位置与吴寨相接,东以十矿北翼东区三条下山己组保护煤柱,西边界至李口向斜与十二矿为界(其中十矿北工业广场己组保护煤柱以东,北工业广场己组保护煤柱北边界线南185米至东区三条上山己组保护煤柱西边界线以南划归十二矿)。
3.拐点坐标:十矿矿区范围为2006年5月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1000000620063号采矿许可证范围,由177个边界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
表1-1 十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以上范围扣除广达煤矿等11个地方矿,扣除的地方矿名称及矿区范围坐标见表1-1(续)及参见采矿许可证:4.井田面积:井田含煤面积20.6158km2,开采深度由40m至-800m标高。
5.相邻矿井边界关系:十矿南以各煤层露头为界,北到丁煤组-600m、戊煤组-650m、己煤组-800m底板标高,西以26勘探线与一、二矿相邻,东到21勘探线以东500m和23勘探线以东500m 分别与八矿和十二矿毗邻。
三、井田地质情况:1、地层井田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崮山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和第四系。
地层未受区域变质和岩浆活动影响。
(1)、寒武系崮山组(Є3g)本组地层为煤系沉积基底。
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巨厚层状含不明显鲕粒白云质灰岩,上界是本溪组铝土质泥岩底面,厚度大于20m。
(2)、石炭系(C)井田缺失下石炭统,中上石炭统也发育不全。
中上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的铝质岩、碳酸盐岩及含煤碎屑岩组合。
a.本溪组(C2b)下界为崮山组白云质灰岩顶面,上界为太原组下层灰岩(L7)底面。
层位稳定,厚度不均,最小厚度1.2m,最大厚度12m,一般厚度5~8m。
岩石为铝土质泥岩,底部往往富含黄铁矿集合体和黄铁矿结核。
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在十矿该组无煤层沉积。
b.太原组(C3t)下以底部灰岩底面(L7)与本溪组分界,上以顶部灰岩(L1或L2)顶面或己煤底板砂岩底面与山西组分界,呈整合接触。
厚度79m左右。
本组含灰岩6~7层,富含蜓类和腕足类化石。
含庚组煤6~7层,多以灰岩为顶板,煤层薄层位稳定。
(3)、二迭系(P)二迭系主要为含煤碎屑岩和红色碎屑岩组合。
可划分为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
a.山西组(P1s)上以砂锅窑砂岩底面与下石盒子组分界,下以L1灰岩顶面或己煤底板砂岩底面与太原组分界,整合接触,厚约102m。
下部为矿区主要含煤层位,含己组煤1~4层;其中己15、己16、己17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上部不含煤。
b.下石盒子组(P1x)本组上以丙组煤顶板砂岩底面即田家沟砂岩与上石盒子组分界,下以砂锅窑砂岩底面与山西组分界,整合接触,厚度358m左右,含植物化石及腕足类化石,为矿区又一重要含煤地层,含戊组煤2~4层和丁组煤3—4层,其中戊8、戊9、戊10、戊11和丁5、丁6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丙3煤层局部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