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试题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整理与练习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整理与练习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2)

(4)大于0.35且小于0.4的小数有( D )个。 A. 3 B. 4 C. 5 D.无数
(5)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B )。 A. 20.108 B. 210.008 C. 2100.08 D. 201.008
(6)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7.4,这个三位小
数最大是( B )。
545 )<( 2.016 )<( 2.155)
(3)华华的体重是3.85千克,身高是15.2米,她早晨吃 了 5.2克的鸡蛋,喝了0.025千克的牛奶,步行500 千米从家走到学校。 ①读上面这段话,找出错误的数据并改正。 3.85 改为38.5 15.2 改为1.52 5.2 改为52 0.025 改为0.25 500 改为0.5
(5)在○里填上“>”“<”或“=”。
0.65○> 0.649 80.0○> 8.00
5.4○> 5.04
9.57○< 10
(6)把1.4改写成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是( 1.400 ),
把5.6万改写成计数单位是“一”的数是( 56000 )。
(7)6.5> □.52, □里可以填( 0、1、2、3、4、5 ); 0.746<0.7□8, □里最小填( 4 ); 12. □98 ≈13, □里最大填( 9 )。
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理与练习
1. 填一填。 (1)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先用小数表示每
幅图中的涂色部分,再读一读。
写作:_____0_._2_____ 写作:_____0_._4_____ 读作:___零__点__二_____ 读作:___零__点__四_____
写作:_____2_.1_8_____ 读作:___二__点__一__八___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经典)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知识点:1.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2.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上升为正,下降为负;零上为正,零下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为负……—有些是相对的,比如:如果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就为负……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先定一个基准,然后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高于或低于基准的那一部分。

比如:把某次考试成绩90分作为基准,超过的分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分数用负数表示……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知识点:1.面积计算公式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6.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面积计算的步骤:(1)看清图形;(2)用对公式;(3)细心计算;(4)注意单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带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带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带练习x1.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

2.被减数是整数时,要添上小数点,并根据减数的小数部分补上“0”后再减。

3.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末尾的“0”不能去掉,把结果写在横式中时,小数点末尾的“0”要去掉。

4.小数加减简便运算: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a+b)+c =a+(b+c)=(a+c)+b减法的性质:a-(b+c)=a-b-c其它简便方法:a-(b-c)=a-b+c= (a+c)-b,a-b+c-d=a+c-(b+d)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0.8,它们的差()。

2. 小花距离图书馆1.2千米,小力距离图书馆3.4千米,小花距离小力最近可能是()千米,最远可能是()千米。

3. 比2大0.07的数是(),比3.5小2.2的数是()。

4. 甲数是56.7,与乙数的和是89.5,甲数、乙数的差是()。

5. 甲数加上2.8后比乙数小0.85,已知乙数是5.63,甲数是()。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 把4米5厘米改写成“米”作单位的小数是()米。

A. 4.5B. 4.05C. 4.0052. 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0.7,另一个数减少2.6,和()。

A. 增加1.9B. 减少3.3C. 减少1.9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3+0.9-0.3+0.9等于0.B.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可以去掉。

C. 56.897精确到百分位是56.894. 8.97和6.92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A. 15.89B. 13.84C. 2.055. 0.8在计算器上应该先按()。

三、计算(42分)1. 直接写出的得数(每题1分,共8分)5.6+2.3= 7.8+2.1= 4.9-0.08= 1-0.3-0.03= 4.5+6.5= 12-2.6= 4.23-0.23= 0.7+0.8+0.3= 2. 换算单位(每空1分,共8分)6米7分米=()米 5米40厘米=()米750米=()千米 1200米=()千米450克=()千克 3千克50克=()千克3时15分=()时 45分=()时3. 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50-12.78= 25.12+23.89= 12.74+35.99=2. 蔬菜店运来30千克土豆,第一天卖出12.5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2.3千克,第二天卖多少千克?剩下多少千克?(6分)3. 老王去商店买东西。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归纳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坐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发内积的变化规律去排序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排序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索: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坐整数中存有一个因数就是小数,所以内积一般来说也就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坐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内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存有几位小数,内积中就存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通常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边线互换相加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内积的对数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留存数位的之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来结果,用约等号则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出的对数数所求数位的数字就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须要入1,这就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转义。

如6. 留存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数。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1、相关公式:(1)长方形:周长=(长+宽)×2变式: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2(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 S=ah(4)三角形:面积=底×高÷2 变式: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 S=ah÷2(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变式: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字母公式: S=(a+b)h÷22、钢管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4、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5、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6、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及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及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第一单元认识负数1.如果还用6℃来表示,那么就无法区分是零上6℃还是零下6℃,因此我们就引入一种新数——负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有相反意义,负数表示。

例如:零上5℃和零下6℃可记为+5℃和 -6℃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它们必须是同一属性的量;(2)它们的意义相反。

上升和下降。

练习题1.零上20摄氏度记作;零下5摄氏度记作2.如果水位升高5米时记作+5米,那么水位下降5米时水位变化记作米。

3.如果顺时针旋转30°,记为-30°,那么逆时针旋转40°,记为4.大兴储蓄所在1小时内处理了四笔业务:存款200元,取款120元,存款50元,取款80元,规定存款为正,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分别是5.如果把小丽向东走记作50米记作+50米,那么向南走50米应记作-50米。

6.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物体,设向左移动为正,那么向右移动3米,记作+3米。

7.若将高100厘米定为0cm,则高120厘米就可记作+20厘米,-5cm就表示高95厘米。

8.五一班数学平均分为89分,高于平均分3分记作+3分,那么,低于平均分4分应记作( )。

9.以军军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

如果军军从家走了+50米,又走了-50米,这时军军离家的距离是( )米。

10.小强从家向西走了300米记作+300米,到达甲地,他从家走了-200米到了乙地,你能画出甲、乙两地的位置吗?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1.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24.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 2练习题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平行四边形的底长16米,高是12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第7讲 小数加法和减法-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苏教版)

第7讲 小数加法和减法-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苏教版)

第7讲小数加法和减法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易错梳理+易错举例+易错题演练)【易错梳理】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低位起依次向高位相加、减,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1)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2)整数部分相减为0时,小数点落下的同时要在整数部分添0补位。

2、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按出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最后按“=”,就可得出计算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时,如果整数部分是0,那么这个0才省略不按;如果整数部分含有0,那个这个0不能省略不按。

【易错举例】易错点1: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误按整数竖式计算的方法,把右端对齐。

计算:21.5十6.74。

【错误答案】21.5十6.74=8.89【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没有将相同数位对齐。

无论是计算整数加,减法,还是计算小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从右边起是个位,所以要将右边的数字对齐。

计算小数加法时,21.5最右边的“5”在十分位上,而6.74最右边的“4”"在百分位上。

将“5”与“4”对齐,就是将十分位与百分位上的数相加,违背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这一原则。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先对齐,再计算。

【正确解答】21.5十6.74=28.24易错点2:在某一位不够减时,没有向前一位借“1”,而是颠倒了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

计算:8.4—3.68。

【错误答案】8.4-3.68=4.88【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遇到某位不够减时,用减数减去被减数了。

计算时,被减数百分位上虽没有写数,但可以看作是0,即把8.4当作8.40来计算。

百分位上0减8,不够减,不能用8减0来计算,应从被减数十分位退“1”当“10”来计算,即 10减8得2,在百分位上写2。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第6讲 小数的意义和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第6讲 小数的意义和

第6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讲义)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 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 小数的读写法。

(1)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是不同的。

3. 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第四位是万分位……4. 小数数位顺序表。

5.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 小数的化简。

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可以把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温馨提示:在化简小数时,只有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1.读小数时,小数点右边的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2.一位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而整数部分可以是任意数,因此没有最大的一位小数。

3.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

【易错一】2.36中的“6”表示6个()。

A.0.001 B.0.1 C.0.01【解题思路】因为2.36是两位小数,数字“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百分之一;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2.36中的“6”表示6个0.01。

答案:C【易错点】本题考查了小数意义的灵活应用,关键明确:在某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易错二】如图是用台秤称菠萝时显示的菠萝的质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解题思路】左上面的台秤表示把1千克平均分成10份,每一小格是0.1千克,菠萝的质量在1千克右边第四个小格,所以菠萝的质量是1.4千克,右面的台秤是把1千克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0.2千克,所以1.4千克在1千克的右面第二个小格,据此即可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上册数学知识点及练习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像+4、19、+8844、+0.01、+21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155、-0.02、-31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常见数据: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地球表面{南极}最低气温是-88.3℃,月球表面最低气温是-183℃,人体正常体温是37℃左右。

上升、收入、增长、赢利一般用正数表示,下降、支出、减产、亏损一般用负数表示。

但有些正、负数仅表示方向相反的数,例如:如果小敏向东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小慧向西走30米,记作-30米。

练习:①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以下80米,记作海拔(-80)米,如果再下潜20米,这时位置处在海拔(-100)米,如果又上浮30米,这时位置处在海拔(-70米)米处。

②如果+20000元表示存入银行20000元,那么-1500元,表示(从银行取出1500元 )。

③一只蜗牛从一口深10米的井向上爬,每天白天向上爬+4米,晚上休息向上爬-2米。

这只蜗牛第( 4 )天能爬出井口。

(10-4)÷(4-2)+1=4(天) ④判断:0℃表示没有温度。

(×)某地早晨气温是-20℃,中午气温达到3℃,气温上升了23℃。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字母公式: S = a h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字母公式: h = S ÷a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字母公式: a = S ÷h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 = a h ÷2 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 ,字母公式:h =2S ÷a 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字母公式:a =2S ÷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 = (a + b ) h ÷2 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2÷(上底+下底),字母公式:h =2S ÷(a + b ) 梯形的上底=梯形的面积×2÷高-下底,字母公式:a =2S ÷h -b ※求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别忘记“÷2”4.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不同的梯形有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 一个梯形能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有两种分法)7.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形状未必相同。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即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练习:1、判断①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

4、如图所示,学校利用一面墙,用铁丝围成一块菜地,铁丝全长40米。

问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米上下底的和:40-8=32(米)梯形的面积:32×8÷2=128(平方米)答(略)第三单元:认识小数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4. 小数的大小比较:例如:0.41>0.409, 4.4078<4.41判断:大于0.1且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无数个。

(×)大于0.1且小于0.2的小数有无数个。

(√)5.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万位(从个位向左数第5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万”字。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这个数亿位(从个位向左数第9位)后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末尾添写“亿”字。

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省略不写。

练习:①20除.17的商用小数表示是(0.85 ),它的计数单位是(0.01),再添上( 15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等于1。

②0.500的计数单位是(0.001),化简以后的计数单位是( 0.1 ),化简以后的计数单位是原来的计数单位的( 100 )倍。

③判断: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9.984≈(9.98 )≈( 10.0)练习: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7.9,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判断:0.99+0.1=1(×) 1-0.9+0.1=0(×)2、小数加减简便运算:(a+b)+c =a+(b+c) 0.51+075+0.25a-(b+c)=a-b-c 7.85-(1.85+0.99)a-(b-c)=a-b+c 7.8-(1.9-1.2)练习:①小欣家距学校1.7km,早晨他从家出发走了0.3 km发现忘记带数学本子又回家去拿,然后从新到学校上课,小欣一共走了( 2.3 )km。

②一根竹竿长7米,垂直插入一个水池中,结果露出水面1.3米,入泥部分比露出水面部分短0.4米。

问池中的水有多深?( 4.8米)第五单元:找规律本单元学习多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注意两种题型:1、多种物体间隔排列求其中第几个是什么?△○□△○□△○□……第32个是(○) 32÷3=10(组)……2(个)2、一定数量多种物体间隔排列,其中各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在前面100个图形中,▲有(34)个,○有( 22 )个,★有( 44 )个。

100÷9=11(组)……1(个)▲:11×3+1=34(个),○:11×2=22(个)★:11×4=44(个)。

练习:有一些汉字和字母组成如下排列:请问第38列的汉字和字母各是什么?(仙、M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① 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长方形,一共有( 4 )种不同摆法,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20 )平方厘米。

②有5元、1元、5角的硬币各两个,每次从中取出一个或两个,可以组成(9 )种不同的币值。

★每次从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可以组成( )种不同的币值。

③一只猴王带着37只小猴坐船渡过一条河,一条大船可载5只猴,一条小船只能载3只猴。

如果每条船上不允许超载或少载,一共有( )种不同的乘坐方案。

答:一共有 3 种不同的安排。

2、列举中的一些规律:长方形的长+宽=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小; 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越大。

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大,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长; 长与宽长度相差的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把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把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 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1000倍……。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练习:1、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是(0.08)。

2、已知A=0.00……096, B=0.00……03,则A÷B=( 0.32 )。

2008个0 2007个0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m2)。

1平方千米(km)=1000000平方米(m2)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比较。

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 10 10 10 1000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a)平方千米(km2)进率: 100 100 10000 100练习:1、450000平方米=(45)公顷,0.259 ha=(2590)m20.9 km2=(90)ha=(900000)m22、一块三角形小麦田,底长600米,高3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够收到多少吨小麦?(6000÷1000)×(600×300÷2÷10000)=6×9= 54(吨)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小数乘法的计算算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观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共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相同的位数点上小数点。

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⑴.按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的小数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⑵.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⑶.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⑷.有余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补零继续除。

3.①一个不是零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到的积会比原来小。

例如:25.6×0.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