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研究内容、特点及趋势
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

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
传统品牌在面对数字化浪潮时,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字化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深入探讨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的策略与实践。
化妆品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在品牌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品牌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传统化妆品企业亟需探索数字化传播的新路径,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数字化传播策略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品牌特点和市场定位。
百年化妆品企业拥有深厚的品牌底蕴和广泛的消费者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品牌形象老化、市场份额下滑等问题。
在数字化传播策略的制定上,需要注重品牌形象的更新与升级,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提升品牌的互动性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从数字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百年化妆品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其数字化传播策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等方法,探讨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有效路径和关键因素。
本文还将对数字化传播策略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传统品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背景介绍:传统品牌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传统品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信息获取方式以及品牌互动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对于拥有悠久历史的化妆品企业来说,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保持品牌的活力与竞争力,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传统品牌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
技术和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品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
许多传统品牌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营销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知识储备,导致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步履维艰。
组织架构的僵化也阻碍了品牌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传统品牌往往拥有较为固定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流程,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品牌营销: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

品牌营销:品牌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壮大的关键。
然而,每个企业的品牌塑造和传播策略却可以存在差异,从而影响着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品牌塑造和传播策略两个方面,对品牌营销的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一、品牌塑造品牌塑造是指通过识别品牌的核心理念,确定品牌的文化价值和品牌形象,从而在市场上建立出稳固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品牌塑造需要企业从品牌的意义、目标、形象等方面对品牌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打造出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品牌塑造策略:1、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策略指的是企业通过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从而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这种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并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2、情感共鸣策略情感共鸣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让消费者感到与品牌之间的共鸣和认同。
这种策略能够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建立忠诚消费者群体,从而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3、社会责任策略社会责任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参与慈善事业、环保活动等公益行动,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感,从而增强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这种策略能够提高品牌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声誉,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指企业通过传媒、广告、市场活动等手段,向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传递品牌信息和品牌形象,从而吸引他们的购买和使用。
品牌传播需要企业有一套完整的传播策略和有效的传播方式,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品牌传播策略:1、品牌广告品牌广告是指企业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渠道,将品牌信息和品牌形象传递给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
品牌广告需要具有创意性、情感性和互动性,能够引起消费者兴趣和注意力,进而促进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
2、口碑传播口碑传播是指消费者通过朋友、同事、亲戚等社交关系,将自己的购买和使用经历分享给其他消费者,从而影响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
品牌传播发展历程阶段特性

品牌传播发展历程阶段特性•品牌传播初期•品牌传播中期•品牌传播的现代期目录•品牌传播的未来期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品牌传播的概念开始出现。
总结词品牌传播概念的出现是品牌传播发展的第一步,为企业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品牌传播概念的出现品牌传播初期的特点品牌传播初期主要依靠广告、促销等单一的传播手段,缺乏整合和协同。
传播手段单一初期的品牌传播内容较为简单,往往只包括品牌名称、标志和口号等基本元素。
传播内容简单初期品牌传播更注重短期效果,如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等,而忽视了品牌的长期发展。
注重短期效果品牌传播初期具有单一性、简单性和注重短期效果的特点,这也为后期品牌传播的发展和变革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总结词品牌传播初期面临着缺乏系统规划、难以衡量效果和缺乏专业人才等挑战,这些挑战也为后期品牌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品牌传播初期的挑战缺乏系统规划由于品牌传播概念刚刚出现,很多企业缺乏对品牌传播的系统规划,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难以衡量效果在品牌传播初期,衡量传播效果的标准尚未建立,企业难以准确评估品牌传播的效果。
缺乏专业人才初期从事品牌传播的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使得品牌传播的效果受到限制。
1品牌传播中期的转变23品牌传播中期,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价值,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特点和功能,而是注重品牌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变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品牌开始转向数字媒体进行传播,以吸引年轻受众和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的转变品牌不再仅仅是信息的发布者,而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品牌传播中期的特点高度个性化的品牌体验品牌开始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独特的品牌体验。
强调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品牌传播中期,企业开始强调品牌的价值观和意义,以吸引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
拼多多品牌传播特色及问题研究

拼多多品牌传播特色及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品牌传播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拼多多作为一家新兴的电商平台,凭借其独特的品牌传播策略,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拼多多的品牌传播特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拼多多品牌传播策略的全面剖析,希望能够为其他电商平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回顾拼多多的发展历程,梳理其品牌传播的主要特点和策略。
在此基础上,分析拼多多在品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品牌形象模糊、用户粘性不足等。
接着,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帮助拼多多进一步完善其品牌传播策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拼多多品牌传播策略的理解,还能为其他电商平台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不断优化品牌传播策略,电商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品牌形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拼多多品牌传播特色分析拼多多作为一家新兴的电商平台,其品牌传播策略具有鲜明的特色。
拼多多的品牌传播注重社交化媒体的运用。
在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主要渠道的今天,拼多多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通过分享、转发、点赞等互动方式,实现了品牌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用户参与度的提升。
这种社交化的传播方式不仅降低了传播成本,而且增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拼多多注重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其“拼”字的LOGO设计和“团购更便宜”的口号,都体现了其“物美价廉”的品牌定位。
同时,拼多多还通过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如“拼多多618大促”“双11拼单节”等,不断强化其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其形成深刻的印象。
再次,拼多多的品牌传播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
通过发起各种互动活动,如“砍价免费拿”“拼单返现”等,拼多多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和用户的黏性。
这种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不仅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也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
国内外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研究之文献综述

国内外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研究之文献综述摘要:品牌整合传播策略是企业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和手段,统一传递品牌形象和价值观念,实现品牌一体化传播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了国内外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总结了不同观点和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品牌传播,整合传播,传播策略,研究现状,趋势引言品牌整合传播策略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为了提高品牌传播的效果和效率,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和手段,统一传递品牌形象和价值观念,实现品牌一体化传播的过程。
品牌整合传播策略是企业成功塑造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对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研究现状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并在21世纪逐渐成为品牌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学者对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媒整合与传播效果:传媒整合是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达到品牌传播的整合效果。
获得一体化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传媒组合和传播渠道,以及协调各传媒之间的关系。
2.信息整合与品牌认知:信息整合是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基础,通过整合品牌传播的信息内容和形式,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记忆度。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探讨了信息整合对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建立的影响。
3.传播策略创新与品牌价值:传统的品牌传播策略往往采取一种或少数几种传媒渠道进行传播,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传播需求。
因此,传媒创新是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创新传媒手段和方式,提升品牌的传播效果和品牌价值。
4.国内外品牌整合传播策略比较:国内外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研究比较主要集中在传播策略的差异和相同点上。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品牌整合传播策略的差异,为国内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大陆品牌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品牌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品牌管理对于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国大陆品牌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研究现状目前,中国大陆品牌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价值研究:品牌价值是一个品牌能够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品牌的市场表现、消费者调查和企业财务数据等,对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
2.品牌定位研究:品牌定位是企业在市场中塑造自己独特形象的过程。
研究者通过分析企业的定位策略、目标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等,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定位,从而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3.品牌传播研究:品牌传播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研究者通过分析企业的广告、公关、促销等市场传播活动,研究品牌传播对于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4.品牌管理模型研究:品牌管理模型是指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品牌策略的框架和指导原则。
研究者通过梳理企业成功品牌案例,总结出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适用的品牌管理模型。
以上研究成果为中国大陆品牌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研究数据的稀缺性、研究方法的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趋势1.品牌创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需要更加注重创新。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品牌创新的策略和实践。
2.品牌体验:消费者购买决策不再仅仅依赖于产品本身,而更加注重品牌给予的体验。
品牌管理将更加关注构建优质的消费者体验,提高品牌忠诚度。
3.品牌数字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品牌传播将更加数字化和个性化。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品牌数字化传播的策略和效果评估。
4.跨国品牌管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跨国品牌管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品牌传播策略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品牌不再只是一个标志,更是一种传播方式和经营策略。
品牌传播策略是企业促进其品牌形象、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额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研究品牌传播策略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最佳实践,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品牌传播策略现状1. 传统媒体广告传统媒体广告是最基本的品牌传播方式。
企业通过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广告形式向广大受众传达品牌信息。
这种形式的广告价格高、效果不稳定,但尚存在一定市场。
2. 线上广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线上广告已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的必备手段。
无论是在户外、社交媒体、在线视频或应用商店,企业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的广告,实现品牌信息的传播。
3.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成为了营销者争相进入的热土。
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平台,让企业可以与消费者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提供特别的促销信息和奖励,实现最佳的品牌推广效果。
4.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通过影响媒体和公众对企业的态度和信誉来维护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活动。
经过公关策略的融合,企业可以通过利益共享、社会责任和公民行为等各种方式,提及市场竞争力。
二、品牌传播策略未来发展趋势1. 定向广告在市场的细分和定制化趋势下,定向广告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品牌传播方式。
基于用户喜好和行为数据,广告可以在特定受众中更有针对性地呈现,从而提高广告的转换率和ROI。
2. 视频广告随着在线视频的爆发增加,视频广告正在成为最具价值的品牌传播方式。
视频可以深入人心,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品牌的真实形象,高质量或具有创意的视频广告将成为主流。
3. 社交媒体整合未来,社交媒体整合会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将线上媒体的内容和社交活动以及零售场所设计的手机应用技术力求完美结合,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用户交互体验。
4. 数据营销通过数据营销,企业可以在产品市场、供应链等方面提取并分析数据,更新决策、预测市场、优化业务运作。
品牌内容营销的趋势

国际木材B2B交易市场木城网品牌内容营销的趋势品牌内容营销,是品牌借助内容这个载体来进行品牌传播。
内容营销的基本原理是由于内容产品的娱乐化性质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所以将品牌植入内容平台,在受众享受娱乐内容的同时,也接收品牌信息,体验品牌特质。
品牌内容营销的理念,将影视剧、体育、戏剧、音乐、电视、出版物、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手机、流媒体以及虚拟社区等内容载体,归为“内容分销渠道”。
对于品牌来说,最好掌握的还是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而渠道的控制能力则达不到理想效果,完全控制各个渠道的成本是巨大的。
所以当今的传播理念由“媒体”本位逐渐转变到“内容分销”。
我国当前的品牌正面临一个特殊的媒介传播环境,一方面,随着传媒市场的发展,媒介细分也在向纵深发展:传统媒体不断分化,逐渐渗透至更深的细分层面。
同时,新媒体不断兴起,互联网、手机等,在不断抢夺传统媒体的阵地。
另一方面,随着受众市场的不断碎片化,以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个性化发展,他们所接触的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
对于品牌而言,通过少数媒体获得广泛受众的传播环境已不复存在了。
单一媒介的覆盖范围却正在缩小。
对于企业而言,媒介费用是上涨了,但效果却一年不如一年了,尽管可选择的媒体越来越多,可是同样的预算却达不到预想的传播范围。
尽管媒体细分使得各个精准传播得到实现,使得“浪费了一半广告费”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是这部分费用依然无法从广告预算中减掉。
因为受众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媒体细分的困难性。
减少浪费的可行性途径就是品牌信息依附内容以其传播。
因为受众对内容的喜好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解决传播精准性的问题,就需要从内容入手。
传统传播理念强调熟知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而如今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媒介接触习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熟知受众的内容偏好。
品牌内容营销将成为新时期媒介传播的主要形式。
品牌内容营销已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常常使用冠名、赞助、标版等形式,比如“大红鹰”剧场、“伊利”佳片有约等边缘依附式内容营销;有使用带有品牌商标的道具形式,如《天下无贼》中的诺基亚手机这种部分植入式;有将品牌完全植入内容载体,成为内容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如《手机》中的主要线索“摩托罗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牌传播研究内容、特点及趋势作者:闫芳芳来源:《价值工程》2020年第10期摘要:文章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在知网(CNKI)提取“品牌传播”相关文献1033篇,对其用Bicomb和Pajek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分析品牌传播的研究内容、特点以及未来的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extracted 955 articles related to "brand communication" from CNKI, used Bicomb and Pajek for data processing,adopted the method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analysis of common words, and analyzed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br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关键词:品牌;品牌传播;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Key words: brand;brand spreading;social network analysis;co-word analysis中图分类号:F273.2;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0-0289-031; 综述品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而品牌传播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建设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其相关研究能够为强化国际间政治合作、促进文化交流、深化经济合作等提供思路。
目前学术界对品牌的研究大多基于品牌自身特点,集中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形象建设等方面,对品牌传播的研究大多关注其传播特点、传播媒介等某个方面,这是因为品牌传播是一个交叉领域[1],国内品牌传播的研究最早为广告学和市场营销及企业营销的结合,在探讨其重要性的同时,立足消费者,从企业和品牌自身出发,探究有效的品牌传播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大数据的大范围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传播媒介和方式也发生了一系列改变,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索品牌传播效果路径的演变[2],并开始将品牌传播方式应用到实际中去,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品牌传播效果评价[3]。
文章则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通过对“品牌传播”相关文献的提取分析,总结其研究内容、特点及趋势,了解我国品牌传播发展过程,更好地推进国家品牌战略实施和文化品牌传播。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Bicomb软件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得到共现矩阵后,通过Pajek构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建立网络,并计算关键词网络节点的中心性和关键词的共现系数等[9-11],研究品牌传播各个关键词(点)及关键词之间(连接)的关系,进而得出其研究内容、特点和趋势,其中节点中心性和关键词间共现系数计算方法如下:Cc(vi)是节点vi的中心性,N是网络中节点的个数,其中dij是节点vi和vj间的最短距离[9-11]。
Iij是关键词i和关键词j的共现系数,其中Ci表示关键词i出现的总次数,Cj表示关键词j出现的总次数,Cij表示关键词i和关键词j同时出现的总次数[6-8]。
3; 数据获取本次研究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取高级检索的办法,对“品牌传播”进行关键词检索,同时将搜索词设为模糊模式,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10日,取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献共1033篇文献作为有效研究数据,图1是各年份发文量的统计直方图。
由图1可得,从1994年到2017年,“品牌传播”的相关研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发文量与年份以0.88的可决系数呈现幂函数分布,幂函数为y=0.8095x1.601,具有较高可信度。
本文将数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階段为1994~2005,第二阶段为2006~2014,第三阶段为2015~2019。
4; 数据分析通过对1994至2019年数据的提取分析,“品牌传播”相关的高频词汇数量增加,逐渐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
4.1 关键词网络结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各阶段的“品牌传播”相关研究情况,用Pajek软件对各阶段关键词及其网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4.1.1 阶段一品牌传播的相关研究在第一阶段出现的关键词词频为2及2以上的数目为56,节点数目较少,1994至2005年间“品牌传播”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偏少,但其网络密度为0.65,网络的集聚系数为0.41,该阶段研究较为集中。
“品牌传播”和“消费者”与其他词联系较多,有很高热度,品牌离不开消费者,且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品牌传播恰恰是要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让消费者对于品牌价值有认同感,从而提升购买率和消费体验。
4.1.2 阶段二第二阶段关键词词频为2及2以上的数目为340个,比上一阶段增长了5.3倍,这说明品牌传播的相关研究在2006至2014年间得到了爆炸式增长,该阶段品牌传播相关研究发展蓬勃,逐渐成熟,研究内容不断丰富,许多研究者已经开始将传播学理论应用到品牌传播中来,通过研究受众特点来探索更加合适的品牌传播媒介和方法,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时代的发展进步,尤其是新媒体和微信等的出现和迅速流行,品牌传播研究有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活力。
4.1.3 阶段三第三阶段关键词词频为2及2以上的数目为167,多于第二阶段,且该阶段与第一、第二阶段相比关键词词频为2及2以上的数目仍然显著上升,“品牌传播”的相关研究在此阶段依然蓬勃发展,且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开始集中于由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创新带来的“品牌传播”方面的变化。
4.2 关键词共现分析由于本文重点在于探求“品牌传播”的研究趋势,而品牌传播又与消费者和企业管理有很大关系,且最初均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与企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故选择“品牌传播”和“企业管理”与关键词词频处于前20名的词进行共词分析,求得如下共现系数矩阵,以此分析品牌传播研究内容的变化。
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品牌传播”常与“消费者、企业管理、品牌价值、品牌形象”等一起高频出现,品牌传播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思路一般都是从消费者和企业出发,从企业管理的角度,重点关注品牌自身特点,通过找准品牌定位,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进而促进品牌传播,传播方式较传统,研究内容较局限;第二阶段,品牌传播相关研究得到较大发展,虽然“品牌传播”仍同“企业、消费者”等同时高频出现,但是共现系数相对第一阶段较低,同时出现了“新媒体”等一些新传播形式类的关键词,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成熟,虽然品牌传播仍然以消费者和企业为中心,但是研究开始向品牌传播方式上倾斜,这与该阶段传播学理论开始广泛应用与品牌传播研究有很大关系;第三阶段“品牌传播”与各关键词共同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较为成熟,研究内容不断扩充,同时出现了新的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微信公众平台”等,这说明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品牌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传统的品牌传播理论带来了很大冲击,这使得当前的品牌传播相关研究向新媒体、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方向靠近。
而且从整体来看,虽然“品牌传播”是研究核心,但是其与各关键词的共现系数随着阶段的发展逐渐降低,关于品牌传播的研究开始由集中逐渐向分散化发展。
对于企业管理来讲,品牌传播和品牌战略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在第一阶段企业管理与各关键词的共现系数相对较高,第二阶段有所下降,发展到第三阶段时多数为0,品牌传播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和企业管理,因为品牌传播对于全民族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自信,鼓励自主创新,注重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品牌传播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品牌传播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充。
5; 结论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基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品牌传播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品牌传播相关研究自1994年开始兴起到201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虽然近些年来一直存在波动,但相关研究已经成熟,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②在1994年至2005年间,品牌传播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大多从消费者和企业的角度入手,在品牌自身特点方面探索品牌传播的有效路径;而从2006年起到现在,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品牌传播的相关研究重点由原来立足品牌自身渐渐转向传播手段本身,尤其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极大改变,该领域研究内容逐渐开始研究受众和传播方式的创新;③品牌传播目前由原来的以大众媒体为主变成以小众媒体、自媒体等突出,个性化显著,小众的app等特色传播媒介对于品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使得品牌传播的相关研究开始集中于碎片化时代对其的影响;④品牌传播相关研究由最开始的起步集中研究逐渐发展成为成熟分散分布,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整体研究呈现均衡状态。
参考文献:[1]薛可,陈晞,余明阳.案例研究法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实证分析[J].新闻界,2008(03):33-35.[2]张晓娟.农产品品牌传播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产品品牌生态定位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5):56-63,139.[3]李婷婷,李艳军.不同信任导向下的农资品牌传播模式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5,12(10):1519-1528.[4]佘世红.基于品牌传播的我国广告学发展新路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5):89-92.[5]陆发云.广告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71-74.[6]劉海燕,王宗水,汪寿阳.我国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演化与发展[J].系统工程学报,2017,32(03):289-304,345.[7]李飞,张健,王宗水.社会化推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演化——基于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7,1(06):22-35.[8]王宗水,赵红,张罡,张健.基于ACP方法的复杂社会网络营销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37(11):2897-2907.[9]叶念砚,王詠.品牌传播模式的理论模型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0,16(04):79-82.[10]葛新权.在“一带一路”中建设中落实品牌战略[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5-5.[11]Xuzhong Qin Zongshui Wang Hong Zhao Lars Bo Kaspersen,(2016),"The focus and frontier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 Vol. 7 Iss 2 pp. 130-149.[12]Zongshui Wang, Hong Zhao, Yan Wang, Social networks in marketing research 2001-2014: a co-word analysis[J]. Scientometrics (2015) 105: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