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概论期末复习完整版

西方文化概论期末复习完整版

1.西方最早的文明形态:神话。

2.西方最早最早的文明: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

∵创造线形文字。

3.最早的希腊人:阿卡亚人。

∵建立的迈锡尼文明滋养了整个希腊。

爱琴文明简表:前26c—前15c 优雅精巧的米诺斯文明(克里特人)前16c—前12c 粗犷豪迈的迈锡尼文明(阿卡亚人)前12c—前8c 黑暗时代(多利亚人)前8c—前4c 希腊城邦时代4.英雄:半人半神,神与人所生,神是理想化的人,因此英雄是理想化的人。

在古希腊,人与自身区分而成为英雄,具有节制、正义、勇敢的美德。

5.希腊文明兴起的原因:腓尼基字母传入;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会;新兴家族的崛起,农业上以血缘为核心,商业上以契约为核心。

6.用公民和城邦相互解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公民——城邦里享有一定政治权利并要尽一定政治责任和义务的组织者。

城邦——享有一定权利同时要尽一定责任的一定数量的公民共同体。

7.希腊城邦文化的中心:雅典。

希腊化的中心:亚历山大里亚。

8.斯巴达采用的国家制度:政治上:建立元老院,是最高权力中心。

经济上:定期分配土地。

生活上:原始共产主义制度。

9.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前8c—前6c:君主制:一个人统治,世袭制度,导致独裁、专政。

僭主制:利用民众的力量夺取政权。

民主制:民众协商的方式。

10.贝壳投票法:雅典。

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

11.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会的意义:希腊人自己有了记录时间的方法,有了纪元,从而有了编年史;表明了希腊人对美的崇尚;是希腊城邦文明的标志。

12.《神谱》作者:赫西俄德通过吟唱。

13.三代神王:乌兰诺斯、克洛诺斯、宙斯。

14.诸神居住地:奥林匹斯山。

诸神南下在伯罗奔尼撒平原的奥林匹克祭祀。

奥尔弗斯神秘祭。

《神谱》的文化意义:第一,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

例如:从原始的神“混沌”到宙斯,绝大多数神都象征着某种自然现象(海神、死神、天神等),这种自然的分化和演进过程一直延续。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悲剧(P34)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着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杜勃罗留波夫)人民性(P255)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中,集中地论述了文学的人民性问题。

在他看来,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固然也体现为艺术家运用人民便于接受的形式、描写人民的风俗习惯、使用人民的语汇,但主要的却不在于形式、题材、语言,而在于它的内容所渗透的人民的精神,即在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

文学家怎样才能在作品中渗透出人民的精神呢?第一,文学要“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第二,也是关键的一点,文学家要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一致。

此外,杜勃罗留波夫还认为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是一致的,作品的人民性的渗透程度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的水平。

当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农民,所谓人民性,也主要是要表现农民的思想观点和利益。

3.(克罗齐)艺术即直觉(P322)克罗齐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源于理智的逻辑,产生概念;另一种是源于想象的直觉,产生意象。

艺术活动,就是直觉活动,艺术是直觉的产物。

直觉的最大特性是意象性,“意象性这个特征把直觉和概念区别开来”。

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4.(庞德)意象(P348)“意象”是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

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作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

”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

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在庞德看来,诗中的意象最终将诗人、读者和诗的创造对象三者引入了诗化的境界。

因此,他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做诗歌创作的宗旨:“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

西方文论复习

西方文论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重点:一、古希腊文化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从数而产生,数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他发现了万物都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提出了数和谐的基本思想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理精神成为理论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内在动力,极大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

他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

整个天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1)“对立和谐”理论。

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3、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4、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5、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1. 理式论摹仿说。

柏拉图的“理式”是指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是唯心主义的,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柏拉图从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诗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以及培养城邦保卫者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指出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a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b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c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伤感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是“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西方文艺理论复习资料分析

西方文艺理论复习资料分析

第一大题正误判断(1*10)第二大题不定项选择(1*10)第三大题作品与作者对应(文艺理论论著、作者;理论论题、提出者)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1、毕达哥拉斯美在和谐;模仿说;艺术功用论,音乐有两种:勇武激昂者和温文尔雅者,音乐能陶冶情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2、赫拉克利特最早明确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美的相对性3、德谟克利特模仿说;灵感说;美育论,4、苏格拉底美在效用;美是相对的;发展了模仿说5、柏拉图讨论美学和伦理学:《大希庇阿斯》、《会饮》、《墨诺》、《莱西斯》讨论文艺问题:《伊安》、《斐德若》、《理想国》(卷十)讨论哲学政治和文艺政策:《政治家》、《法律》、《理想国》(后人把他有关文艺美学问题的写作结集为《文艺对话集》,除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外,全部是对话体写作)①理式说(1、理式:最高本体 2、两个世界理式世界、感觉世界(经验世界、现象世界)②美论(1、美的本质:美在理式。

2、审美:分有说。

)③艺术本质论(1、模仿的艺术: 2、回忆的艺术:)④艺术功用论政治功用;教育作用;情绪感染作用⑤艺术批评论(1、批评标准:政治标准。

2、诗人的三大罪状: A.艺术不真;B.亵渎神灵,丑化英雄;C.摧残理性,放纵情欲。

)⑥艺术创作论(1、回忆的艺术的创造:灵感说 2、模仿艺术的创造:照镜子。

)⑦门类艺术研究6、亚里斯多德逻辑学著作共六篇,统称《工具论》。

理论科学的有:《形而上学》、《物理学》、《天象学》、《论灵魂》、《动物志》。

实践科学的有:《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家政学》。

创作科学的有:《诗学》和《修辞学》。

【观点】①实体论和原因论②艺术本质论(艺术模仿人的行动,模仿是艺术的本质。

)③艺术创作论④悲剧思想⑤艺术功用论⑥人物性格论⑦艺术类型论(从模仿媒介、模仿方式和模仿对象等方面区分艺术)⑧艺术批评论(“合情合理的不可能”和“不合情合理的可能”)古罗马文论(公元前一世纪到三世纪)7、贺拉斯《诗艺》【观点】①、古典主义的三大理论原则(a.合式原则b.古典原则c.合理原则)②艺术功用论:寓教于乐③人物性格论(类型说和定型说)④诗人修养论8、普洛丁(普罗提诺)【观点】美在太一;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代表;古罗马到中世纪的过渡人物,他的重要性正在于这种历史过渡性中世纪文论三大代表: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阿伯拉。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填空:1审美关系,2《诗学》,3德谟克利特,4赫拉斯,5《论崇高》,6阿伯拉,7《诗艺》,8屈雷顿,9温克尔曼,10莱辛,11诗力说,12维柯《新科学》,13康德,14歌德,15德国古典主义美学,16华兹华斯,17《克伦威尔序言》,18《拉辛与莎士比亚》,19别林斯基,20时代、环境、种族名词解释1、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2、灵感说:对文学艺术特征的最早概述,柏拉图将灵感说运用到文艺创作过程中,体现了柏拉图理论的矛盾性及其理论价值,灵感说的理论总倾向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其揭示出文艺的一些基本规律价值,对中世纪的神学文论,浪漫主义文论,现代派文论都有影响。

3、卡塔西斯说: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来的,感情并非人性中的低劣部分,感情也并非与理智绝然对立,感情的适中就是美德。

悲剧的作用恰恰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这种美德的形成。

4、贺拉斯诗体:认为诗歌对人类文明有开化功用,还具有传达神的意旨,指示生活道路,激励将士奔赴战场,给劳累的人们带来欢乐等功用。

主张诗的道德教化功用和审美娱乐功用的统一5、太一流溢说:普罗提诺的“流溢说”是一套神造世界的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太一”。

由于太一是完满的,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能形成别的实体,所以万事万物都是它创造出来的6、语象: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提出的,他认为“语象”指象征语言中的形象,他认为象征语言能给读者带来乐趣,象征语言具有形象性,象征语言不是直白地表述含义。

7、四义说:但丁提出的关于文学语言的重要理论,包括:字面义、寓言义、哲理义、奥秘义。

8、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由卡斯特尔维屈罗提出,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9、巧智:蒲柏把“巧智”当成是自然的恩赐之物。

西方文论学生复习

西方文论学生复习

西方文论复习第一部分单选1、谁第一个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 B )A、康德B、歌德C、黑格尔D、狄德罗2、初创“三一律”思想的是( A )。

A、卡斯特尔维特罗B、布瓦洛C、亚里士多德D、蒲伯3、谁是西方第一个提出要文学雅俗之别的理论家( C )。

A、亚里士多德B、狄德罗C、贺拉斯D、歌德4、不属于莱辛的文艺理论作品是( B )A、《当代文学书简》B、《审美教育书简》C、《拉奥孔》D、《汉堡剧评》5、“数即宇宙”是以下哪个学派的著名论题( A )[A] 毕达哥拉斯学派[B] 智者学派[C] 小苏格拉底学派 [D] 赫拉克利特学派6、《大希庇阿斯》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C )。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D] 贺拉斯7、“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B )。

[A] 毕达哥拉斯学派 [B] 智者学派[C] 小苏格拉底学派 [D] 赫拉克利特学派8、《为诗辩护》的作者是( C )。

[A] 本•琼生 [B] 莱辛 [C] 锡德尼 [D] 布瓦洛9、认为诗歌本质在于“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文论家是( B )。

[A] 柯尔律治 [B] 华兹华斯 [C] 施莱格尔 [D] 施莱尔马赫10、“新批评”之谓,来自兰色姆的著作( B )。

[A] 《文学理论》 [B] 《新批评》[C] 《实用批评》 [D] 《含混七型》11、《大希庇阿斯》关于"美"的结论是( C )。

A.美是恰当 B.美是视觉和听觉的快感 C.美是难的 D.美就是善12.一般认为,"新批评"之说来自( D )的著作《新批评》。

A.布鲁克斯 B.燕卜荪 C.理查兹 D.兰色姆13.在华兹华斯看来,最适合诗歌表现的题材,是( A )。

A.微贱的田园生活 B.动人的法国大革命C.朴素的爱情 D.强烈的感情14.莱辛关于"画与诗的界限"之区别,主要是针对( C )的学说。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2012.12.25)关于文论:1.文艺理论:文艺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有指导和影响着文学实践活动。

文论发展规律受制于内部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文学本身发展变化,外部规律主要是社会生活和理论家的主体认知图示。

西方文艺理论呈现的方式有三种:哲学家、著作家、美学家等的著作中包含着文学理论,如《理想国》;诗人作家著书立说,如《诗学》;19世纪后专门的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写的文艺理论著作。

2.批评实践的定义:对文学文本有了3种以上的批评方法和视角的解读;对批评文章的方法论审视;对文化现象也进行理论审视。

一、西方古代文论发展脉络(一)、源头:古希腊文论;初级阶段:罗马古典主义;转折: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理论;冲击期:文艺复兴时期;完备:新古典主义(二)、古希腊的文艺理论1.宗教与艺术氛围宗教:以异化的形式对人文的表述古希腊:海洋型民族、殖民掠夺、航海冒险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2.早期的哲学与文艺学自然哲学:“始因”:A.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质形态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源,也包括文艺学和美学。

泰勒斯:“水”;赫拉克利特:“火”;B.以一种抽象的概念来表征世界的同一性。

巴门尼德:“存在”;毕达哥拉斯:“数”3.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学派;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艺术和美的关系:美是和谐统一——两个宇宙的概念评价:用自然科学观点研究艺术美学,只从形式结构探寻艺术的和谐美,显得过于简单赫拉克利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火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意识到美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即意识到美的相对性。

评价:运用自然科学观点论述文艺和美学问题,把对物质的研究作为认识的基础。

德谟克利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

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

他提出了求美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为以后的美学研究确定了方向。

西方文艺理论史复习资料

西方文艺理论史复习资料

一、古希腊的文艺理论: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1、柏拉图的文艺理论分为“理式论摹仿说”“文艺的社会功用说”和“灵感说”三个部分。

①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理式”——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理式由神创造,这个精神的理式世界创造了现实世界,现实是和天上的理式世界相对应的。

;“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自然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把画家叫做“摹仿者”或者“影像制造者”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a、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再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b、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见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分的要求。

②文艺的社会功用说:A、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理想国》——柏拉图所设想的建立和治理公家的政治纲领,按照理式世界设计的人间理想国家的蓝图。

(人的灵魂——理智、意志和情欲,意志和情欲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

)B、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条: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第二条: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

第三条: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的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C、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③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热情的磅礴):柏拉图式古希腊早期“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把“灵感”集中运用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一个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在于它是否能获得灵感。

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柏拉图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

首先,柏拉图对灵感的源泉的解释主要是“神灵附体”第二,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第三,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阵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C、灵感说显示出柏拉图理论的矛盾及其价值首先,柏拉图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是灵感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
整理:何睿时间:2010年12月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品是《文艺对话集》。

2.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品是《诗学》。

3.贺拉斯的代表作品是《诗艺》。

4.郎加纳斯的代表作品是《论崇高》。

5.普罗提诺的代表作品是《九章集》。

6.奥古斯丁的代表作是《忏悔录》和《上帝之城》。

7.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品是《神学大全》。

8.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和谈《神曲》的信——《致斯加拉大亲王书》。

9.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是论画的笔记。

10.新古典主义的诗学法典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品《诗的艺术》。

11.狄德罗的代表作品是《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和《论戏剧诗》。

12.布封的代表作品是《论风格》。

13.维柯的代表作品是《新科学》。

14.莱辛的代表作品是《拉奥孔》和《汉堡剧评》。

15.康德的代表作品是《判断力批判》。

16.歌德的代表作品是《歌德谈话录》。

17.席勒的代表作品是《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18.黑格尔的代表作品是《美学》。

19.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品是《<抒情歌谣集>序言》。

20.雨果的代表作品是《克伦威尔》“序”。

21.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是《“人间喜剧”前言》。

22.泰纳的代表作品是《艺术哲学》。

23.左拉最著名的理论是“实验小说”理论。

24.别林斯基的代表作品是《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

25.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26.杜勃罗留波夫的代表作品是《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

27.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艺术论》。

28.狄尔泰最著名的思想是精神科学美学。

29.尼采的代表作品是《悲剧的诞生》。

30.弗洛依德的主要理论是心理分析学的文艺观,《诗人与幻想》。

31.荣格的主要理论是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

32.拉康的主要理论是无意识理论与诗学结构。

33.什克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关于散文理论》。

34.瑞恰兹的主要观点是新批评,《文学批评原理》。

35.巴赫金的理论是交往、对话主义文学理论。

36.洛特曼的理论是文艺符号学思想,《艺术文本结构》。

37.马利坦主要关注艺术与诗。

38.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39.萨特的代表作品是《什么是文学》。

40.杜夫海纳的代表作品是《审美经验现象学》。

41.梅洛-庞蒂的文学理论是知觉现象学文论,《知觉现象学》。

42.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品是《美的现实性》。

43.姚斯的文学理论是接受美学理论。

44.伊泽尔(伊塞尔)的文学理论是接受美学理论,审美响应理论(召唤结构)。

*45.马尔库塞的文学理论是新感性与人的审美解放。

*46.阿朵尔诺的文学理论是文艺美学思想。

47.罗兰.巴特的文学理论是零度写作与批评观,《文字的零度》。

48.德里达的文学理论是解构主义,《论文字学》。

49.格林布拉特的文学理论是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

50.利奥塔的代表作品是《后现代状况》。

51.赛义德的代表作品是《东方学》,理论是后殖民理论。

52.博德里亚的代表作品是《消费社会》。

二、名词解释
1.寓教于乐
是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说明了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

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对于读者甜美而有用,既能使人愉快、又能让人获得教育。

劝喻和给人益处的思想内容不能和盘托出,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使人们在艺术享乐的时候受到教益。

2.三一律
是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提出,指“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一个故事”,要求戏剧创作要按照古希腊悲剧的结构,在一个地方表现24个小时中发生的一件事情。

这一观点使喜剧结构紧凑,矛盾集中,但作为创作规定甚至政治法规,扼杀了艺术的多样性。

3.集体无意识
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无意识根本上是集体无意识,是在超出个人婴儿记忆的人类种族的全部时间中,人类大家庭全体成员所继承下来的、使现代人与原始祖先相联系的种族记忆。

其内容为原型或原始意象,这是具有自主性的先天综合能力。

原始祖先过去的经验表现为现代人未来的向往。

4.严肃剧
是狄德罗在《论戏剧诗》中提出,主张打破传统的具有封建等级秩序的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写作严肃戏剧和家庭的悲剧,提出了悲剧和喜剧的混合体。

5.文学性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论观点,雅克布森为代表人物,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

文学性是文学作品的语言特性,语言的音韵、节奏、句式等表现出的审美特性。

三、简答
1.简述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

(1)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关于悲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①悲剧具有严肃性、完整性,长度是适当的;②悲剧的主角具有普遍性,悲剧的成因是个人的悲剧;③悲剧的艺术效果要达到陶冶说的要求。

2.黑格尔在美学中对艺术发展的历史是怎样论述的?
黑格尔认为艺术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
(1)象征性艺术:以建筑为代表,突出物质压倒精神,形式压倒内容。

(2)古典型艺术:以古希腊雕塑为代表,突出人是神的住所,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3)浪漫型艺术:以绘画、音乐和文学为代表,突出精神压倒物质。

最后,他认为艺术必将死亡。

3.康德《判断力批判》关于“美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质的分析:“趣味是仅凭完全非功利的快或不快来判断对象的能力或表象它的方法,这种愉快的对象是美的。

”无功利而产生愉快。

(2)量的分析:“美是无须概念而普遍给人以愉快的。

”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

(3)关系的分析:“美是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当它被感知时并
不想到任何目的。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4)模态的分析:“美是不凭借概念而被认作必须就产生愉快的对象。

”美感必然产生。

4.什么是俄国形式主义中的艺术的陌生化?
总的来说,认为艺术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

(1)艺术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事物,是石头成为石头。

(2)艺术使人对事物的感觉如所见的视像,而不是如认知的那样。

(3)艺术是复杂化的程序,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延长了时间。

(4)艺术是一种体验创造事物的方式。

四、论述
1.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讲到“诗人可以写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要写成合情合理的不可能”包含了什么样的文学思想?
这里的文学思想即创造性的摹仿说。

(1)艺术与现实的关系:①对柏拉图理式论的批判,艺术摹仿的是事,是人的行动,把摹仿的对象放回了现实;②诗与历史的比较:历史记述已经发生的事,诗记述可能会发生的事。

因此,诗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这一认识的意义在于提出了艺术超越实际事实的意味问题。

(2)艺术的真实并不在于写现实的真实,甚至可以写不可能发生的事。

“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
不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这就是所谓艺术描写事件的“合情合理的不可能”。

这个问题提出了艺术想象、艺术虚构问题。

(3)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具有人类想象与对能力的希望,虽然荒诞但又合乎情理。

2.鲁迅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用接受美学理论来解释这种文学现象。

(1)文学接受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作品只有在读者进入自身的期待视野,形成审美经验后,才能发挥效果。

(2)作品具有召唤结构,即文学文本各个层次中存在的“空白”和“不确定点”所决定的召唤读者参与创作的结构特征。

文学语言是描述性语言,不是解释性语言,有更多的意义的空白,在成体验和理解的多样性。

(3)如《红楼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