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萃取设备

合集下载

萃取设备

萃取设备

萃取分率:
1n

(1 E)n 1 (1 E)n
... 4.50
当n ,1n 1(E 0)
(2)多级逆流接触萃取
萃取剂L从第一级通入,逐次进入下一级,n级流出,浓度yn 料液H从第n级通入,逐次进入上一级,第一级流出,浓度x1
(2)多级逆流接触萃取
如果平衡线是直线:(否则采用图解法)
(4)应用 适用于所需级数少、处理量大的场合。
(5)混合设备
①搅拌罐 ;利用搅拌将料液和萃取剂相混和。其缺点为间歇操 作,停留时间较长,传质效率较低。但由于其装置简单,操作 方便,仍广泛应用于工业中 。
②管式混合器 ;使液体在一定流速下在管道中形成湍流状态, 这时,各点的运动方向是不规则的,易于达到混合,可连续操 作。
重液进口 Heavy liquid inlet
轻液进口 Light liquid inlet
轻液出口 Light Liquid outlet
重液出口 Heavy liquid outlet
物系易乳化,不易分相 — 离心萃取器; 物系界面张力较小,或两相密度差较大— 重力流动式。
(4)生产能力 生产处理量小 — 填料塔; 生产处理量大 — 筛板塔,料塔;
(6)建筑物场地要求 空间高度有限 — 混合-澄清槽; 占地面积有限 — 塔式萃取设备。
xn1

(E n1 1) E 1
x1
... 4.51
萃余分率n :
n

E 1 E n1 1
... 4.51
萃取分率:
1n

E n1 E E n1 1
... 4.52
(3)分馏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的改进,进料从中间某一级加入。萃取剂L从 第一级加入,n级流出,浓度yn;料液F从第k级加入,第一 级流出,浓度x1 ;重相H从第n级加入(除不含溶质,与进 料组成相同)

萃取设备的原理

萃取设备的原理

萃取设备的原理
萃取设备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萃取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1.微波萃取设备:该设备利用微波加热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解、裂解、挥发等反应后,使水分子产生共振效应,从而使水分子被活化。

然后通过离心装置将水分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再经过过滤装置除去杂质后得到高浓度的萃取液。

2.超声波萃取设备:其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产生的空穴效应和邻近效应来提取物质的一种方法。

3.逆流色谱法设备:其采用一种特殊结构的固定相来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

4.固相微萃取设备:其利用固体颗粒的表面官能团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进行溶质的选择性提取的技术。

不同的萃取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物料和环境,选择合适的萃取设备可以提高萃取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

第七章 萃取

第七章  萃取

第三节
萃取过程的计算
萃取操作的自由度
在萃取过程的计算中,无论采用单级或多级萃取操作, 离开萃取器的两相互呈平衡。
萃取器的实际级数:
N P NT /
η——总的级效率,实验确定。
一、单级萃取的计算
1、工艺流程与相图
S
S
2、图解法求解
yS , y A k A xA , xR (或x ) 求解: S , E , R, y E
tg ( MR)
E R

x A ,M x A , R x S ,M x S , R
表示混合物组成的M点的位置必在R点E点的连线上。
E R

RM EM
物料衡算的简捷图示方法,称为杠杆定律
从上图中M可表示溶液R和溶液E混合之后的数量 和组成,则称M为R和E的和点;
反之当从M点中移去一定量与组成的液体E液体, 表示余下的溶液组成的点R必在EM联线的延长线上, 其具体位置同样可由杠杆定律确定:
E R
RM
R

RM ME
ME

M
E
R· RM E· ME
即:
E R

RM ME
2、由物料衡算得到: A
混合物E的组成为:
xA, E、xB, E、xS , E
混合物R的组成为:
xA, R、xB, R、xS , R
混合物M的组成为:
xA,M xA,R
xA,E
xA,M、xB,M、xS ,M
B
xSR xSM xSE
溶剂S必须满足两个要求: (1)溶剂不能与被分离混合物完全互溶,只能部分互溶;
(2)溶剂对A、B两组分有不同的溶解能力,或者说溶剂具有选择性: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萃取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对混合溶液进行分离。

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主要包括设备的准备、操作步骤、参数控制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萃取设备的操作与控制概要。

一、设备的准备在进行萃取操作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没有损坏。

其次,要检查设备的接口和管道是否清洁,并确认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

最后,要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和溶液,并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好设备的工作温度和压力。

二、操作步骤1.打开设备安全阀:保证设备内部的压力能够得到适当的释放。

2.打开设备加热系统:根据实验需要设定好设备的温度,并注意设备加热系统的运行情况。

3.选择适当的分离液:根据待分离物质的化学性质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溶剂,并将其加入设备中。

4.将混合溶液加入设备:将待分离的混合溶液加入设备的进样口,并注意控制进样量的大小。

5.开始萃取操作: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操作方式,如搅拌、混合或者提取液的循环等。

6.控制操作参数:根据实验需求,控制操作参数,如搅拌速度、温度、压力、时间等。

7.定期采集样品:根据实验需求,在适当的时间点采集样品以进行分析检测。

8.完成操作工作:根据实验结束条件,完成萃取操作并关闭设备。

三、参数控制控制萃取设备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萃取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参数控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根据所需的操作温度,设置设备的加热系统,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进行温度的调节和控制,以保持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搅拌控制:通过调节搅拌速度和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合均匀度和分离效果。

搅拌控制可以通过设备的搅拌器或搅拌电机来实现,并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3.压力控制: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对设备的压力进行控制。

如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压力,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

4.时间控制:萃取操作中的循环时间、反应时间、提取时间等,都可以通过设备的计时器进行控制。

萃取设备_精品文档

萃取设备_精品文档

萃取设备1. 引言萃取设备是化学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某种物质。

萃取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的方法。

萃取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和操作灵活性。

2. 萃取设备的原理萃取设备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种或多种溶剂的相互溶解性差异,使得要分离的物质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更高,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常见的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萃取柱、液-液萃取装置等。

2.1 萃取塔萃取塔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设备,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填料层和进料喷嘴组成。

原料混合物从塔顶部进入,然后通过填料层,与溶剂进行充分接触。

在接触的过程中,物质会根据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分配到不同的相中。

随着物质的分配平衡的达成,相中的物质逐渐分离出来。

2.2 萃取柱萃取柱是另一种常见的萃取设备,通常由填料料床和进出料口组成。

原料混合物从柱顶部进入,经过填料料床,与溶剂进行接触和混合。

不同物质在接触过程中根据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分配到不同的相中,从而实现分离。

2.3 液-液萃取装置液-液萃取装置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萃取设备,常用于分离难分离的物质。

它包括两个以上的相分离器和循环泵。

原料混合物通过循环泵进入相分离器,与溶剂进行接触并混合,然后经过相分离器进行液-液分离。

随后,得到的上层液相和下层液相分别排出。

3. 萃取设备的应用萃取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下面以制药、化工、食品三个行业为例,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

3.1 制药业中的应用在制药业中,萃取设备常用于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如植物提取物、草药提取物等。

以植物提取物为例,制药企业可以利用选择性溶解性差异,将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进一步提炼和纯化,以用于制药领域。

3.2 化工业中的应用在化工行业中,萃取设备常用于从化工废水中回收和处理有价值的化合物。

一些有机溶剂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溶解度差异,通过萃取设备可以将有机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废水的处理。

第7章 萃取与色谱分离设备

第7章 萃取与色谱分离设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定流速的液体在管 道中形成湍流, 道中形成湍流,各液 体质点的运动方向不 规则,进而快速混合。 规则,进而快速混合。
静态混合器的结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管式混合器的混合单元, 管式混合器的混合单元, 能使液体分散成0.5 0.5~ 能使液体分散成0.5~ 2 µ m 的液滴, 的液滴,混合不均匀度系数 1%,没有放大效应。 ≤1%,没有放大效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多级逆流萃取 在多级逆流萃取中,在第一级加入原料液, 在多级逆流萃取中,在第一级加入原料液,在第 三级加入新鲜萃取剂。 三级加入新鲜萃取剂。在第三级萃取后所得萃取液 作为萃取剂进入第二级, 作为萃取剂进入第二级,第一级的萃余液作为原料 液进入第二级,两股流体混合萃取后, 液进入第二级,两股流体混合萃取后,所得萃余液 作为原料液进入第三级。 作为原料液进入第三级。而萃取液作为萃取剂进入 第一级,在第一级对原料液萃取后, 第一级,在第一级对原料液萃取后,所得萃取液被 送入贮罐贮存备用。 送入贮罐贮存备用。
K = K1 = K2 =⋯ Kn ⋯
所以,随着萃取次数的增加, 所以,随着萃取次数的增加,残留在原料体系中的组分 越来越少,但无论进行多少次萃取, 越来越少,但无论进行多少次萃取,都不可能将组分从原 料体系中彻底萃取出来。 料体系中彻底萃取出来。 在生产中,为降低蒸发溶剂成本,只进行有限次萃取。 在生产中,为降低蒸发溶剂成本,只进行有限次萃取。
双水相萃取机组
返回
液 液 萃 取 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离心萃取机 液液萃取设备发展很快, 液液萃取设备发展很快,逐渐趋向于将混合与分离 功能集于一体的方向发展。 功能集于一体的方向发展。 混 合 与 分 离 一 体 化 三

萃取技术 认识萃取设备

萃取技术 认识萃取设备

填料萃取塔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填料萃取塔的特点: ①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 ② 生产强度小,传质效率较低。填 料萃取塔适用于腐蚀性料液、处理量 较小、工艺要求的理论级数小于3的 场合。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⑶ 转盘萃取塔
1951年,Reman研究开发了转盘萃取塔,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认 识 萃 取 设 备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子任务1 认识萃取设备
萃取设备是溶剂萃取过程中实现两相接触与分离的装置。在液液萃取过程中, 轻重两相在萃取设备内充分接触,呈湍流流动,实现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后, 又能较快地分离,包括混合和分离两个部分。
01 任务一 认识萃取装置
子任务1 认识萃取设备
一般地,液体混合物(原料液以F表示)中,易溶于溶剂的组分称为溶质 (以A表示),难溶于溶剂的组分称为原溶剂(以B表示),选定的溶剂为萃取 剂(以S表示)。萃取剂应对原料液中的溶质应具有尽可能大的溶解度,而对 原溶剂应完全不互溶或部分互溶。
(1)若萃取剂对原溶剂完全不互溶,则萃取剂与原料液混合后会成为两相, 其中一相以萃取剂为主,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萃取相(以E表示);另一相 以原溶剂为主,溶有未被萃取的溶质,称为萃余相(以R表示)。
在萃取过程中,轻、重两相分别由塔底和塔顶进入,由塔顶 和塔底排出。萃取时,连续相充满整个填料塔,分散相由分布器 分散成液滴,与连续相逆流接触中进行传质。为了使分散相更好 地分散成液滴,有利于两相接触传质分离,萃取塔宜选用不易被 分散相润湿的填料,通常,陶瓷材料易为水溶液润湿,塑料填料 易被大部分有机液体润湿,而金属材料无论对水或者是对有机溶 剂均能润湿,常用的填料有拉西环、鲍尔环以及鞍型等。
筛板萃取塔

萃取设备及选择

萃取设备及选择
一般在工艺要求的理论级小于3、处理量较小 时,可考虑采用填料萃取塔。适宜处理腐蚀性 物料。
萃取设备
2. 塔式萃取设备
(3)筛板萃取塔 例:以轻液作为分散相的筛板萃取塔。
轻液通过筛孔而被分散;液滴浮升到上一层筛板之 下,合并聚集成轻液层,又通过上一层的筛板面分散。 这样,轻液每经过一次筛板,就被分散和合并各一次, 直到塔顶聚集成轻液层后流出。
特点:结构简单,传质效率高,但生产能 力一般有所下降。
萃取设备
2. 塔式萃取设备
(5)转盘萃取塔
转盘萃取塔:水平圆形转盘、固定环。 转盘:使两液相随着转盘一起转动。一方面使连续相 产生漩涡运动,另一方面也促使分散相的滴液变形、破裂 及合并,故能提高传质系数,更新及增大相界面积。 固定环:抑制轴向返混,使漩涡运动大致限制在固定 环之间。 转盘和固定环都较薄而滑,可防止乳化现象,有利于 轻重液的分离。
萃取设备
2. 塔式萃取设备
两液相靠重力做逆流流动而不输入机械能的萃取塔,机构简单,应用于界面张力 不大、要求的理论级数不多的场合。主要类型有喷洒塔、筛板塔和填料塔三种。
(1)喷洒塔
以重液1为连续相,分两路由塔顶进入、 而由塔底流出;轻液经塔底喷洒器分散成雾 滴后,在连续相内浮生、到达塔顶、并聚成 轻液层后流出。
特点:结构简单,传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因而 在石油化工中应用较广
萃取设备
3. 萃取设备选择
选择萃取设备的原则:在满足工艺条件和要求的前提下,使设备 费和操作费之和趋于最低。
(1)需要的理论级数 不超过2~3级时,各种萃取设备均可;当级数超过4~5级时,可用筛板塔;
当级数10~20级时,可选用有外加能量的设备,如混合澄清器、脉冲塔、往复 筛板塔、转盘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萃取槽; 2-加热器; 3-分离槽; 4-泵; 5-冷却器; (等压法)
T1=T2 p1=p2
萃取槽; 2-吸收剂,吸附 剂; 3-分离槽; 4-泵; (吸附法)
萃取槽; 2-膨胀阀; 3-分离槽; 4-压缩机; (等温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
2 3
4 5 6 7 8 9 10 图9-23 高压索氏提取器 1-截止阀 2-冷却 3-压力表 4-"O"型环 5-冷凝器 6-玻璃索氏提取器 7-样品 8-沸腾的液态CO2 9-传热盘 10-加热水浴
7
2 2 6 5 3
2
2 3 1 5 4 3
2
1
5
4
4
(a)
(b) 图9-24 几种典型的间歇式萃取系统
(c)
(a)单级分离 (b)两级分离 (c)精馏+分离 1-萃取釜 2-减压阀 3-分离釜 4-换热器 5-压缩机 6-分离釜 7-精馏柱
至分离器
1
2
3
4
CO2
图9-25 多釜逆流萃取流程
萃取釜 压缩机
4. 溶质、溶剂易于分离,改变压力温度即可 5. 粘度小,扩散系数大,易达到相平衡 6. 超临界相溶质浓度小
相或多相系统,如葡萄糖(Dextran)与聚乙二醇(PEG)按一定比例与水 混合,溶液混浊,静置平衡后,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上相富含PEG,下相
富含葡萄糖。高聚物与低分子量化合物之间也可以形成双水相系统,如聚
乙二醇与硫酸铵或硫酸镁水溶液系统,上相富含聚乙二醇,下相富含无机 盐。
萃取设备
影响萃取操作的因素
萃取设备
(2)混合管
工作原理是使液体在一定流速下在管道中形成湍流状态。因 为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不外乎两种流态,即滞流和湍流。所谓滞 流是指在同一截面上的不同点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是相互平行的;
而在湍流时,各点的运动方向是不规则的,易于达到混合。-般
来说,管道萃取的效率比搅拌罐萃取来得高,且为连续操作。
1、萃取剂的选择 2、PH的范围 3、温度的确定 4、盐析、带溶剂、去乳化的作用
萃取设备
萃取溶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选择性、溶质的溶解度、有利于分离、价廉易得、化 学性能稳定、毒性小、粘度低等。
萃取设备
第二节 溶剂萃取设备
一、分段式萃取设备
1、混合设备
(1)混合罐: 为传统的混合设备。利用搅拌将料液和萃取剂相混和。 其缺点为间歇操作,停留时间较长,传质效率较低。但由于 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仍广泛应用于工业中。
2.多级逆流固液萃取罐组
关闭的旋塞 开启的旋塞
(a)
(b)
图9-18 溶剂连续回收的多级逆流半连续固液萃取装置 (a) 第4号卸渣装料 (b)第1号卸渣装料
新鲜溶剂 1 2 卸渣装料 6 3 5 5 浓溶液 4 4 3 浓溶液 6 2
卸渣装料 1 新鲜渣剂
(a)
(b)
图9-19 逆流多级固液萃取罐级操作转示意图 (a)6号轮空卸渣打装料 (b)1号轮空卸渣装料
萃取设备
第一节 溶剂萃取法概述
溶剂萃取法是用一种溶剂将物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的 方法,这两种溶剂不能互溶或只部分互溶,能形成便于分离 的两相,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而将所需要的组分分离出来。
萃取设备
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称为料液,其中欲提取的物质称为溶
质,而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称为萃取剂。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 质转移到萃取剂中,得到的溶液称为萃取液,而被萃取除溶质以后 的料液称为萃余液。将萃取剂和料液放在萃取器中,经充分振荡, 静置待分层形成两相,即萃余相和萃取相,进行萃取的体系是多相 多组分体系。萃取的理论基础是分配定律,其过程是自发进行的。
重液向心泵出口 轻液向心泵出口
图9-6 OEP离级离心萃取机
轻液出 重液出
重液进 轻液进 图9-10 ABE-216离心萃取机轻重液走向示意图
重液 图9-9 ABE-216离心萃取机转鼓剖视图
萃取设备
三、连续逆流离心萃取机
12 3 4 5 6 8
萃取设备
3、多级逆流萃取
L1 L2 S L3
混 和 器 分 离 器 混 和 器 分 离 器 混 和 器 分 离 器
F
第二级 第一级 第三级 图 9-3 多级逆流萃取(符号说明同图9-1)
R3
萃取设备
在多级逆流萃取中,在第一级中加入料液,并逐渐向下一级 移动,而在最后一级中加入萃取剂,并逐渐向前一级移动。 料液移动的方向和萃取剂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流萃取 (图9-3)。在逆流萃取中,只在最后一级中加入萃取剂, 故和错流萃取相比,萃取剂的消耗量较少,因而萃取液平均 浓度较高。
E1 1
1 E E 1
式中 E——萃取因素。 由E可求得未被萃取的分率 和理论收得率1- :
萃取设备
2、多级错流萃取
S1
混 和 器 分 离 器
L1
S2
混 和 器 分 离 器
L2
S3
混 和 器 分 离 器
L3
F
第一级
R3 R1
第二级
R2
第三级
图9-1 多级错流萃取 F-料液 S-溶媒 L-萃余液 下标1,2,3-级别
四、固-液萃取设备
1、夹套间歇萃取器
物料
萃取液
残渣 图9-16 夹套加热间隙萃取装置 --溶剂 --冷却盐水 --萃取液 --蒸汽或热水 --真空
2、多功能提取罐
1
2 3
4
固体物料
含挥发油的水
5 6 7
蒸汽
11 残渣 图9-17 多功能提取罐及萃取流程 1-冷凝器 2-冷却器 3-油水分离器 4-上气动装置 5-固体进料口 6-盖 7-罐 8-上下移动轴 9-料叉 10-夹层 11-带筛板的活底
A
B C
17 16
D
15
9 10
11 H K14
图9-12 Westfalia 生产的三相倾析式离心机 1-三角皮带 2-差速变动装置 3-转鼓皮带轮 4-轴承 5-外壳 6-分离盘 7-螺旋输送器 8-轻相分布器 9-排渣口 10-转鼓 11-调节环 12-重液出口 13-轻注出口 14-转鼓主轴承 15-轻相送料管 16-重相送料管 17-向心泵 A-干燥段 B-澄清段 C-分离段 D-入口 E-排渣口 F-调节器盘 G-调节管 H-重液出口 K-轻液出口
分配定律的应用条件:
①必须是稀溶液; ②溶质对溶剂的互溶度没有影响;
③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离解。
萃取设备
工业上萃取操作三步骤: 1、混和 — 料液和萃取剂充分混合形成乳浊液;
2、分离 — 将乳浊液分成萃取相和萃余相;
3、溶剂回收。
混合通常在搅拌罐中进行;也可以将料液和萃取剂以很高的速度在 管道内混合,湍流程度很高,称为管道萃取,也有利用在喷射泵内涡 流混合进行萃取的称为喷射萃取。分离通常利用离心机(碟片式或管 式)。近来也有将混合和分离同时在一个设备内完成的。
取塔。
第三节
超临界萃取过程与设备
超临界萃取也可叫作流体萃取,它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 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来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 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所谓超临界流体是指温度和压力均在本身的临界点以上的 高密度流体,具有和液体同样的凝聚力、溶解力。然而其扩散 系数又接近于气体,是通常液体的近百倍,因此超临界流体萃 取具有很高的萃取速度。另外该流体随着温度与压力的连续变 化,对物质的萃取具有选择性,而且萃取后分离也很容易。
作为萃取剂的超临界流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萃取剂需具有化学稳定性,对设备没有腐蚀性; (2)临界温度不能太低或太高,最好在室温附近或操作温度附近; (3)操作温度应低于被萃取溶质的分解温度或变质温度; (4)临界压力不能太高,可节约压缩动力费;
(5)选择性要好,容易得到高纯度制品;
(6)溶解度要高,可以减少溶剂的循环量; (7)萃取剂要容易获取,价格要便宜。 二氧化碳由于具有合适的临界条件、又对健康无害、不燃烧、不 腐蚀、价格便宜和易于处理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超临界萃取剂。
萃取设备
低单位丁酯 倾析器S2 重相 发酵液 丁酯 轻相去水洗 图9-11 倾析器工艺流程
三相倾析式离心机可同时分离重液、轻液和固体,主要应用于生物
倾析器S1
H2SO4
破乳剂
技术中。
倾析器(decanter)是80年代首先由前西德的Westfalia公司研制
的新型设备,英国Beecham(比切姆)公司、日本东洋酿造公司己将 其用于青霉素生产。
2 3
分离釜
CO2循环
萃取物
补充CO2 图9-26 固体物料的半连续萃取工艺流程
2
4
3
5
6
图9-27 固体连续加料装置 1-油籽进口 2-螺旋加料器 3-挤出油出 4-夹套式萃取器 5-螺旋卸料器 6-油饼出口
液料
搅拌器 新鲜气体 冷却水 玻 璃 柱 蒸发器 冷凝器
萃取 残液
CO2循环泵 图9-28 多级液-液萃取流程
第七章
萃取设备
将选定的某种溶剂加入到混合物中,因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 同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就可将所需提取的组分加以 分离出来,这个操作过程叫做萃取。萃取操作是利用物质溶 解于某种液体的一种提取方法。
萃取设备
萃取法特点:①传质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 容易实现自动控制;②分离效率高、生产能力大等一系列优 点,所以应用相当普遍;③能量消耗较少,设备投资费用不 高;④采用多级萃取可使产品达到较高纯度,便于下一步处 理,减少以后工序的设备和操作费用。
萃取设备
溶剂萃取方法: 1、单级萃取
单级萃取只包括一个混合器和一个分离器。料液F和溶剂S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