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类别分类简介

合集下载

车辆类别分类及定义

车辆类别分类及定义

车辆类别分类及定义
M1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1t,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2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5t,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3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5t 的载客车
N1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的载货车辆。

N2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但不超过12t的载货车辆。

N3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12t 的载货车
O1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小于。

O2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小于.
O3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小于10t.
O4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10t.。

《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

《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

附件:《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一、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1、乘用车类(M1)同一车型系族产品至少应在下列主要方面无差别:(1)生产企业:指《公告》内车辆产品的生产企业名称相同(下同)(2)车身结构型式(3)承载方式:承载式和非承载式(4)多阶段制成车辆的前一级生产企业(5)动力装置:a.工作原理,如点燃式、压燃式b.燃料类别,如汽油、柴油、LPG、NG、两用燃料等c.位置(前、中、后)及布置方式(横置、纵置)(6)车轴数(7)转向轴(数量)(8)适用的排放标准及实施阶段。

注:车身结构型式是指车身在主要设计方面的结构、外形、尺寸无明显差别,但不包括由于加装/选装前后防撞杆、顶置行李架、天线、外挂式备胎、进气隔珊、附加照明灯具等引起的车身外形和尺寸变化;对于轿车,至少B柱之前车身结构相同。

2、客车类(M2、M3)同一系族产品至少应在下列主要方面无差别:(1)生产企业(2)多阶段制造车辆的前一级生产企业(3)产品用途分类(客车、城市客车)(4)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的分类》定义的级别(A级、B级、I级、II级、III级)(5)车身/底盘:承载式车身主要结构相同;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基本构成部件的设计和构造相同a.承载方式,如:承载式、非承载式等b.结构形式,单层/双层,低地板,整体式/铰接式c.车身型式,骨架车身与冲压车身等(6)动力装置:a.工作原理,如点燃式、压燃式b.燃料类别,如汽油、柴油、LPG、NG、两用燃料等c.位置(前、中、后)及布置方式(横置、纵置)(7)车轴数(8)驱动轴(数量、位置、连接)(9)转向轴(数量、位置)(10)适用的排放标准及实施阶段。

3、货车及底盘(非整体式)(N1、N2、N3 )同一系族产品至少应在下列主要方面无差别:(1)生产企业(2)多阶段制成车辆的前一级生产企业(3)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的分类》定义的类别(N1、N2、N3)(4)车身/底盘:承载式车身主要结构相同;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基本构成部件的设计和构造相同。

第3章汽车的分类与使用性能

第3章汽车的分类与使用性能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平均行驶速度是汽车动力性的总指标。 以尽可能获取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念出发,
汽车动力性主要由三方面的指标来评定:即 最高速度、加速性能和上坡性能。
动力性指标(1):汽车最高速度
概念:最高速度是指汽车满载行驶平直良好 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行 驶速度。
说明:最高速度对于长途运输车辆的平均行 驶速度影响较大。
VIN:可识别汽车的产地、制造商、种类形式、
品牌、装载质量、轴距、驱动方式、生产日期、出 厂日期、发动机种类型号及排量,变速器种类型号 及汽车出厂顺序号码等。
VIN组成
第一部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码(WMI) 第二部分:车辆说明部分(VDS) 第三部分:检验位 第四部分:车辆指标部分(VIS)
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之二:
使用方面因素的影响
汽车的技术状况
驾驶员的操作技术水平
运行条件的影响
汽车的通过性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几何参数 最小离地间隙 接近角 离去角 最小转弯半径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主要性能之一。制动 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也关系到 汽车动力性的有效发挥。
地面制动力: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 于制动器制动力,如没有制动器制动力 的作用,地面制动力也将不会产生,但 同时又受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所以只 有当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 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 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
主要三个方面: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 动方向的稳定性。
最高档或次高档加速性能(又称超车加速性能)是 汽车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预定的中速全力加速 至另一预定高速时所经过的时间或距离来评定。

车辆类型及编码规则

车辆类型及编码规则

汽车类型
一、国产汽车编号规则
•尾部:分为两部分,前部分由汉语拼音字母 组成,表示专用汽车分类代号,X为厢式汽车, G为罐式汽车,Z为专用自卸汽车,T为特种结 构汽车,J为起重举升汽车,C为仓栅式汽车; 后部为企业自定代号,当同一种汽车结构略有 变化须加以区别时,可用拼音或数字表示,位 数由企业自定,基本型一般没有尾部。
•轿车的17位代码一般情况下都在前仪表台上,位于前风档 玻璃左下角内侧。
汽车编码规则
VIN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包括前三个字母或数 字,第一位为字母或数字表示地理区域,第二位一般 为生产企业或部门,第三位各厂家用法不同,有些表 示厂家的一部分,有些表示车型类别。 第一位生产国家代码如下: 1、美国;2、加拿大;3、墨西哥;4、美国;6、澳大利 亚;J、日本;K、韩国;L、中国;L、中国台湾;W、 德国;M、泰国;Z、意大利


汽车类型
汽车编码规则
车险投保单填写细则
汽车类型
乘用车
汽 车
按用途
商用车
乘用车 : 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物品,包 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商用车 :主要用于商业用途,运送人员和货物。
汽车类型
轿 车
旅行车
乘 用 车
多用途乘用车 短头乘用车 越野车 专用乘用车
汽车类型
小型客车 城市客车 长途客车 旅游客车
汽车类型
1、客
用于载人及其随身物品的汽车 一般常分为轿车和客车 轿车乘坐人数一般少于6人(包括驾驶员),有些加长型会多于6 人

轿车汽车类型代码:7
轿车主参数为排量,以0.1升为单位
一般MT为手动档,AT为自动档,CVT为钢带无级变速

我国汽车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我国汽车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我国汽车的分类及表示方法我国汽车分类标准中国汽车分类标准(GB9417-89)将汽车分类为8类:1、载货汽车:微型货车Ga<=1.8t轻型货车 1.8T<GA<=6T中型货车6t<GA<=14T重型货车Ga>14t2、越野汽车:轻型越野汽车Ga<=5t中型越野汽车5t<=Ga<=13t重型越野汽车13t<GA<=24T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t3、自卸汽车:轻型自卸汽车Ga<=6t中型自卸汽车6t<GA<=14T重型自卸汽车Ga>14t矿用自卸汽车4、牵引车:半挂牵引汽车全挂牵引汽车5、专用汽车:箱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栅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专用自卸汽车6、客车:微型客车L<=3.5m轻型客车 3.5m<L<=7M中型客车7m<L<=10M大型客车L>10m特大型客车7、轿车:微型轿车V<=1L普通级轿车1L<V<=1.6L中级轿车 1.6L<V<=2.5L中高级轿车 2.5L<V<=4L高级轿车V>4L8、备用分类号9、半挂车:轻型半挂车Ga<=7.1t中型半挂车7.1t<GA<=19.5重型半挂车19.5t<GA<=34T超重型半挂车Ga>34t注:1、Ga——厂定最大总质量(单位:t-吨);L——车厂(单位: m—米);V——发动机排量(单位: l—升).2、载货汽车、自卸汽车、半挂车Ga为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越野汽车Ga为越野车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

3、中型、大型客车包括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及团体客车;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客车和双层客车。

汽车产品型号的构成汽车的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组成。

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

对于专用汽车及专用半挂车还应增加专用汽车分类代号。

汽车分类与编码

汽车分类与编码

小型乘用车
封闭
硬顶
2
敞篷车
可开启 硬软 2
舱背乘用车 封闭 硬顶 4
2 4或6 6 三厢六门六窗
1
2
2 两门两座小型
1 2或4 2 两门两座敞篷
2
2或4 1舱门
2 两厢四门掀背
28.10.2023
乘用车分类——轿车以外的其他
分类
说明 车身 车顶 座位 排数 侧门 侧窗
典型
旅行车
封闭 硬顶 4
2 2或4 4
汽 车
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的商用车辆,包

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客车有单层的或双层的,

客车
也可牵引一挂车.
商 用 车 挂车
分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 无轨电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8类
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货车
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 挂车均可.
VIN最新年代表
05 6 609
78 24
年份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A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代码 B C D E F G H J K L
两厢后座可 拆或叠
多用途乘用车 封闭
7
单厢多用
乘 用 车
短头乘用车
一半以上的发动机长度位于车辆前风窗玻璃最前点以后,并 且方向盘的中心位于车辆总长的前四分之一部分内.
越野乘用车 所有车轮同时驱动,或设计特性可在非道路行驶

机动车及其分类

机动车及其分类

机动车及其分类、产品编制规则1.1 机动车及其分类、产品编制规则机动车一般是指本身具有动力装置,可以单独在公路及城市道路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车辆。

机动车分类方法很多,公安车管部门一般按下列方法分类:1.1.1 按管理分类如表5.1所示。

表1 机动车按管理分类1.1.2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客车、货车、牵引车、专用车和特种车等。

1.1.3 按使用燃料分类可分为汽油车、柴油车、混合油车、代用燃料车等。

现国内大部分为汽油车和柴油车。

国外在研究代用燃料车及电动车。

1.1.4 按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

摩托车按国家标准分为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两大类。

轻便摩托车是指汽缸工作容积50ml及以下、供单人乘骑、最大时速低于50km/h的摩托车。

摩托车包括二轮和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的气缸工作容积在50ml以上,能双人乘骑,设计车速超过50km/h。

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一般均大于250ml,总质量在750kg以下。

摩托车按用途分为交通摩托车、运动摩托车、货运和客运三轮摩托车。

1.1.5 机动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各类机动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大同小异,以汽车为例,国标GB9417-88规定由图1所示构成。

图1中,企业名称代号用代表企业名称的两个或三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车辆类别用以为阿拉伯数字表示,按表2规定。

主参数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与半挂车主参数代号为车辆总质量(t),牵引汽车的总质量包括牵引座上的最大质量,总质量超过100t时,允许用三位数字表示。

客车及半挂客车以车辆长度(m)表示,长度小于10时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以长度(m)值的十倍数值表示。

当主参数图1不是两位数时,在参数前以“0”占位。

专用汽车分类代号中的结构特性代号按表1-3规定,也使用于专用半挂车企业自定代号用于汽车结构略有变化而需要区别时,位数有企业自定。

例:CA1091——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二代载货汽车总质量为9310kg。

汽车分类及产品型号编制规则课件

汽车分类及产品型号编制规则课件
汽车分类及产品型号编 制规则
北京福田车研所 1
一.汽车分类
1.根据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将机动车辆 和挂车分为L类、M类、N类、O类和G类。
➢ L类: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辆。
➢ M类: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
M1类: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M2类: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b.多用途货车:在其设计和结构上主要用于载运货物,但在驾驶员 座椅后带有固定或折叠式座椅,可运载3个以上的乘客的货车。
4
3.根据18352.1-2001、 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 Ⅰ )、(Ⅱ),将轻型汽车分为第一类车和第二类 车。 轻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 t的M1类、M2类和N1类车辆。
➢ O类:挂车(包括半挂车)
➢ G类:满足一定条件的M类、N类的越野车。
3
2.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 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征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 和 /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座位。
➢ 商用车辆: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 且可以牵引挂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
挂车
3
自卸汽车
6
客车*
9 (牵引杆挂车、半挂车及中置轴8 挂车)
3. 主参数代号
a) 普通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半挂牵引汽车、非专门用途的专用 汽车与挂车(不包括客车挂车及客车半挂车)用整车的总质量(t)表示 主参数代号。半挂牵引汽车的总质量为:处于可行驶状态的牵引车的质 量、半挂车传递到牵引车上的最大垂直静载荷、牵引车自身最大装载质 量(如果有的话)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类别分类简介
技术支持部法规管理科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一、分类概要
M类 车辆
M1类车辆 M2类车辆 M3类车辆 N1类车辆
机动 车辆
N类 车辆
N2类车辆 N3类车辆 O1类车辆
O类 车辆
O2类车辆 O3类车辆 O4类车辆
二、各种类描述
O3类车辆:拖挂车,用于运输货物, 且最大总质量大于3.5吨,小于10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O4类车辆:拖挂车,用于运输货物, 且最大总质量大于10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O2类车辆:拖挂车,用于运输货物, Βιβλιοθήκη 最大总质量大于0.75吨,小于3.5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N3类车辆:四轮以上,用于运输货 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12吨
VOLVO 最大总质量:18000>1200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O1类车辆:拖挂车,用于运输货物, 且最大总质量小于0.75吨
江铃轻卡 最大总质量:2475<350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N2类车辆:四轮以上,用于运输货 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3.5吨小于12吨
重庆红岩 最大总质量:3500<6850<1200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M1类车辆:四轮以上,用于乘员乘 坐,除驾驶员座椅外,座椅数量不超 过8座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M2类车辆:四轮以上,用于乘员乘 坐,除驾驶员座椅外,座椅数量超过8 座,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5吨
江铃全顺 座椅数量:12座 最大总质量:1775+75*12<500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M3类车辆:四轮以上,用于乘员乘 坐,除驾驶员座椅外,座椅数量超过8 座,且最大总质量超过5吨
丰田斯柯达 座椅数量:20座 最大总质量:3780+75*20>500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二、各种类描述
N1类车辆:四轮以上,用于运输货 物,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