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飞行力学复习题
大学飞行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飞行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飞行中,飞机的升力主要由哪个部分产生?A. 机翼前缘B. 机翼后缘C. 机翼上表面D. 机翼下表面答案:C2.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升力的增加贡献最大?A. 速度的增加B. 攻角的增加C. 空气密度的增加D. 飞机重量的减少答案:A3. 在飞行中,飞机的阻力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 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B. 诱导阻力和干扰阻力C. 寄生阻力和诱导阻力D. 压差阻力和干扰阻力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飞机稳定性的分类?A. 纵向稳定性B. 横向稳定性C. 垂直稳定性D. 航向稳定性答案:C5. 飞机的操纵面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B. 副翼、升降舵、襟翼C. 副翼、襟翼、方向舵D. 升降舵、襟翼、扰流板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飞机的升力公式为:______ = CL × 0.5 × ρ × V^2 × S,其中CL表示升力系数,ρ表示空气密度,V表示飞行速度,S表示机翼面积。
答案:升力2. 飞机在水平飞行时,升力与______相等。
答案:重力3. 飞机的航向稳定性是指飞机在受到______力矩作用时,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答案:偏航4. 飞机的横向稳定性主要依赖于______的稳定性。
答案:滚转5. 飞机的纵向稳定性是指飞机在受到______力矩作用时,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答案:俯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飞机的起飞过程。
答案:飞机的起飞过程通常包括地面滑跑、离地、爬升和过渡到巡航高度等阶段。
在地面滑跑阶段,飞机通过加速获得足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当升力等于或大于飞机的重量时,飞机离地。
离地后,飞机继续增加速度并逐渐爬升,以获得更高的高度和更好的飞行性能。
在达到安全高度后,飞机将过渡到巡航状态,以经济的速度和高度进行长途飞行。
中飞院飞行原理题库

中飞院飞行原理题库
中飞院飞行原理题库可能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的题目:
1. 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2. 什么是飞机的展弦比、弯度和机翼面积?
3. 飞机的焦点是什么?
4. 迎角对飞机升力的影响是什么?
5. 如果迎角超过临界迎角,飞机会有怎样的表现?
6. 如何使飞机具有纵向静态稳定性?
7. 飞机的重量和诱导阻力有何关系?
8. 以有利迎角对应的速度平飞,飞机的什么最小?
如需获取中飞院飞行原理题库的完整内容,建议前往中飞院官网进行查询。
直升机题库海直版(全)【执照考试必备学习资料】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第1章直升机飞行原理142.翼型上的升力随《速度的平方》而变化143.锥体角是:《桨叶的展向中心线与桨叶叶尖旋转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144.主桨叶的压力中心是《处于桨叶的弦线上,该点也是升力的作用点》145.桨叶的攻角是《弦线和相对气流之间》的夹角559.尾桨叶片离心偏转力矩使尾桨叶片《产生同时减小桨叶桨距的趋势》560.尾桨的操纵可以从正攻角变成零再到负攻角,其作用是:《在自转飞行时可实现航向操纵》561.直升机主桨的转动方向俯视是逆时针方向,装有反扭矩尾桨,飞机将《无论尾桨装在哪侧,飞机保持平衡》562.直升机尾桨的作用是《平衡反扭矩并实现航向操纵》1563.在某些机型上周期变距杆处于中立位,而主桨旋转平面向一侧倾斜,这是《防止飞机的侧移》564.离心偏转力矩对尾桨叶片的影响是《桨距变小》565.如果尾桨安装位置低于主桨转动轴的垂直平面,《将产生滚转力矩》566.主桨轴的侧向倾斜的目的是《防止直升机出现侧移》567.直升机在悬停时出现机轮一边比另一边低的现象《是因为尾桨的位置与主桨毂不在同一平面上》568.克服直升机侧移的方法之一是《设计中实现使旋转平面同时侧向倾斜》569.直升机以小速度平飞,当受到阵风影响时,是非常不稳定和危险的,其原因主要是《有可能引起主桨旋转平面向后倾斜》570.空中直升机主桨产生振动的可能原因是《桨叶的锥体轨迹超标》2571.如果说飞机具有稳定性是指在受到外界干扰后《飞机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飞行状态的能力》572.地面共振可能产生的原因是《主桨阻尼器故障》573.地面共振是由《主桨的不平衡》引起的574.如果直升机的重心坐落于允许范围的后面,则《影响飞机的最大前飞速度》575.假设桨叶的相位滞后角是90度,操纵结构的前置角是15度,则倾斜盘的最高位置必须《桨叶最高挥舞位置前75度》576.相位滞后产生的原因是《桨叶的惯性》577.前置角是《变距机构与桨叶纵轴之间的夹角》578.直升机主桨转动方向俯视是逆时针方向,如果飞机向后飞行,则最大桨叶角的位置在《飞机纵轴右侧90度》579.相位滞后是指《当有一个外力作用到主桨上时,其作用效果在沿转动方向转动90度后才能体现》580.下列什么情况容易使直升机进入涡环状态《低飞行速度、3小功率、下降率大于300英尺/分钟》581.单发直升机如果在飞行中出现发动机失效,驾驶员首先必须《放总距杆以保持一定的主桨转速》582.涡环效应将引起《减小升力》583.正常飞行时气流流过主桨桨盘的方向是《从上向下》584.通常自转下降时主桨转速将《比正常飞行时大》585.如果自转旋翼转速过大,修正的正确方法是:《增大桨叶的桨叶角》586.自转力是《自转下降时桨叶上升力和阻力的合力》587.流过桨盘的气流出现反向的现象将发生在:《涡环状态时》588.直升机前飞时主桨叶升力的不对称由《将周期变距杆前推》抵消589.桨叶叶尖气流分离发生在《大飞行速度、前进桨叶的叶尖》590.前进桨叶在气流中将《产生比后退桨叶大的升力》591.对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限制是因为《飞行速度过大,前进桨4。
直升机考试模拟试题

直升机考试模拟试题第一部分:单选题
1. 直升机的主要优点是()
A. 速度快
B. 飞行高度高
C. 可以悬停和垂直起降
D. 机动性强
答案:C
2. 直升机失速的原因是()
A. 前倾角过大
B. 后倾角过大
C. 进近角过小
D. 进近角过大
答案:A
3. 直升机的马力主要用于()
A. 推动直升机前行
B. 保持飞行高度
C. 掌控直升机的机动性
D. 让直升机悬停
答案:D
第二部分:判断题
1. 直升机在起飞和着陆时都需要做出俯仰和滚筒的动作。
()
答案:错误
2. 直升机在飞行时,旋翼产生的升力是支撑直升机飞行的唯一
来源。
()
答案:正确
3. 直升机在向前飞行时,总是以机头指向飞行方向。
()
答案:正确
第三部分:填空题
1. 直升机推进发动机的功率单位是 __(马力)__ 。
2. 直升机通常使用的燃料是 __(航空煤油)__ 。
3. 直升机的主旋翼有 __(三个)__ 叶片。
结束语
以上是直升机考试模拟试题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直升机知识有所帮助。
直升机题库海直版(全)【执照考试必备学习资料】

直升机结构与系统第1章直升机飞行原理142.翼型上的升力随《速度的平方》而变化143.锥体角是:《桨叶的展向中心线与桨叶叶尖旋转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144.主桨叶的压力中心是《处于桨叶的弦线上,该点也是升力的作用点》145.桨叶的攻角是《弦线和相对气流之间》的夹角559.尾桨叶片离心偏转力矩使尾桨叶片《产生同时减小桨叶桨距的趋势》560.尾桨的操纵可以从正攻角变成零再到负攻角,其作用是:《在自转飞行时可实现航向操纵》561.直升机主桨的转动方向俯视是逆时针方向,装有反扭矩尾桨,飞机将《无论尾桨装在哪侧,飞机保持平衡》562.直升机尾桨的作用是《平衡反扭矩并实现航向操纵》1563.在某些机型上周期变距杆处于中立位,而主桨旋转平面向一侧倾斜,这是《防止飞机的侧移》564.离心偏转力矩对尾桨叶片的影响是《桨距变小》565.如果尾桨安装位置低于主桨转动轴的垂直平面,《将产生滚转力矩》566.主桨轴的侧向倾斜的目的是《防止直升机出现侧移》567.直升机在悬停时出现机轮一边比另一边低的现象《是因为尾桨的位置与主桨毂不在同一平面上》568.克服直升机侧移的方法之一是《设计中实现使旋转平面同时侧向倾斜》569.直升机以小速度平飞,当受到阵风影响时,是非常不稳定和危险的,其原因主要是《有可能引起主桨旋转平面向后倾斜》570.空中直升机主桨产生振动的可能原因是《桨叶的锥体轨迹超标》2571.如果说飞机具有稳定性是指在受到外界干扰后《飞机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飞行状态的能力》572.地面共振可能产生的原因是《主桨阻尼器故障》573.地面共振是由《主桨的不平衡》引起的574.如果直升机的重心坐落于允许范围的后面,则《影响飞机的最大前飞速度》575.假设桨叶的相位滞后角是90度,操纵结构的前置角是15度,则倾斜盘的最高位置必须《桨叶最高挥舞位置前75度》576.相位滞后产生的原因是《桨叶的惯性》577.前置角是《变距机构与桨叶纵轴之间的夹角》578.直升机主桨转动方向俯视是逆时针方向,如果飞机向后飞行,则最大桨叶角的位置在《飞机纵轴右侧90度》579.相位滞后是指《当有一个外力作用到主桨上时,其作用效果在沿转动方向转动90度后才能体现》580.下列什么情况容易使直升机进入涡环状态《低飞行速度、3小功率、下降率大于300英尺/分钟》581.单发直升机如果在飞行中出现发动机失效,驾驶员首先必须《放总距杆以保持一定的主桨转速》582.涡环效应将引起《减小升力》583.正常飞行时气流流过主桨桨盘的方向是《从上向下》584.通常自转下降时主桨转速将《比正常飞行时大》585.如果自转旋翼转速过大,修正的正确方法是:《增大桨叶的桨叶角》586.自转力是《自转下降时桨叶上升力和阻力的合力》587.流过桨盘的气流出现反向的现象将发生在:《涡环状态时》588.直升机前飞时主桨叶升力的不对称由《将周期变距杆前推》抵消589.桨叶叶尖气流分离发生在《大飞行速度、前进桨叶的叶尖》590.前进桨叶在气流中将《产生比后退桨叶大的升力》591.对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限制是因为《飞行速度过大,前进桨4叶的速度也很大,造成前进桨叶失速》592.主桨叶通过挥舞来平衡升力,《通过挥舞改变桨叶攻角》593.直升机前飞时主桨旋转平面会出现向后倾斜的可能,其是因为《升力的不对称》594.直升机主桨转速在各个飞行状态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其原因是《离心载荷、升力要求及桨叶惯性作用的综合因素影响》595.直升机主桨升力的不对称由《周期变距法》克服596.最大飞行速度在下列《周期操纵杆的移动已无法再克服旋转平面的后倾》情况下获得597.直升机上推力(前进力)因《旋翼旋转平面的倾斜》而产生598.直升机悬停时如果将周期变距杆前推的瞬间将出现《垂直升力减小》599.过渡飞行是指:《从悬停状态转入转换飞行状态》600.转换飞行状态是指:《除垂直飞行以外的其它飞行状态》5601.直升机通常将发动机的油门操纵与总桨距操纵交联,其目的是《减轻驾驶员的负担》602.现在某些直升机上装有预调器(补偿器),其作用是《保持旋翼转速的恒定》603.直升机在离地1米处悬停,如果此时有一阵强风横向吹过,飞机将《因地面效应失去而升力减小》604.直升机悬停时机身下部靠近地面的区域叫做《地效区域》605.地面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主桨下方空气密度增加》606.地面效应的作用是《增大升力》607.当《旋翼有效力等于飞机重力》时直升机处于悬停状态608.在大速度前飞时需用功率增加是因为要《克服阻力的迅速增大》609.一般直升机的主桨轴设计一小角度前倾,因此直升机在悬停时《机头向上》610.直升机主桨叶翼型选择对称翼型的理由是《压力中心较稳6定》611.旋翼有效力是《所有桨叶产生的升力在一个作用点上的合力》612.直升机主桨叶从叶根至叶尖成锥形,其作用是《均衡桨叶上的升力分布》613.直升机前飞速度增大到一定值以上后:《因升力增大且诱导阻力相对减小而使需用功率减小》614.影响锥体角的力有:《升力、离心力和重力》615.如果空气密度减小,气流速度和桨叶攻角保持不变,则升力将《减小》616.桨叶挥舞时因重心与转动轴之间距离变化引起桨叶转速的变化的现象称作《科里奥里斯效应》617.桨叶对称翼型选择的原则是:《具有稳定的压力中心》618.共轴式直升机的两个主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以平衡反扭矩》7619.双桨纵列式直升机的主要缺点是《后主桨的工作会受前主桨气流的影响》620.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相比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根本性不同点之一是《四个基本力中有三个的产生方法不一样》621.桨叶面积与桨盘面积的比值称作《桨盘实度(固态性)》622.桨盘面积是《桨叶转动形成的平面面积》623.如果某桨叶的预调锥体角(显示在桨叶下表面)为德尔塔i = -3,则说明其调整量为《调小3分》624.埋头铆钉最常见的倒角是《100度》第2章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8302.当水平安定面工作时,它使直升机产生一个《绕横轴的抬头力矩》303.一般具有多主桨叶的单旋翼直升机,采用的是《固定安定面》304.直升机安装水平安定面的目的是《改善直升机在前飞过程中的俯仰稳定性》305.当电动配平工作时,由于对操纵系统中的弹簧感觉器(梯度组件)的影响,将对飞行员的操纵感觉力《提供与杆的新位置成比例的感觉力》306.当按压住直升机配平解除按钮时《电磁制动机将解除对整个操纵系统的制动》307.配平系统《改变了直升机操纵系统的中立基准位置,从而改变桨叶角的大小》308.直升机增稳系统《提高了其稳定性》309.现代直升机增稳系统一般是《通过传感器获得飞行姿态的9改变,将信号传递到操纵系统,使直升机恢复到原来的飞行姿态》310.如果驾驶员想操纵直升机改变其原来的飞行姿态或轨迹,并稳定在新的飞行姿态或轨迹上,《无需断开增稳系统》311.现代直升机增稳系统一般《保证驾驶员可随时切入操纵直升机》312.液压伺服助力器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操纵过程中不出现过调和反弹的现象》313.直升机操纵系统中液压助力器上的反馈装置《当驾驶员操纵输入停止后,反馈装置继续运动直至伺服活门回到中立位》314.双作动筒串联式或并联式液压助力器当其中的一个腔或一个作动筒失效时《操纵不受影响》315.航向脚蹬阻尼器通过《限流孔》部件实现速率控制和提供感觉力316.直升机操纵系统中所谓的“梯度组件”即是我们常说的弹10簧感觉器,在一般直升机上需要《三个》感觉器317.一般直升机操纵系统主要对以下《操纵位移》参数需要感觉系统以防止造成结构、旋翼和传动系统的过载318.单作动筒式液压助力器的直升机当其主液压源失效时,《液压助力器将被锁定,由辅助液压源操纵辅助液压助力器》319.双作动筒串联式液压助力器需要《两个》伺服活门保证正常工作320.壳体安装式伺服助力器是将《助力器壳体》部分固定在机身结构上321.直升机动力操纵系统常用《伺服助力器》322.直升机人工操纵系统中常用部件为《螺旋制动器》323.一般直升机桨叶翼展方向的平衡配重块安装在《桨叶的翼尖处》324.复合材料桨叶前缘包层一般由《钛和金》制成325.直升机金属主桨叶bim(blade inspection method)检11查法是《通过检测大梁内的气压值来监控大梁有无裂纹产生》326.在许多直升机金属主桨叶的成型构件间经常充填有泡沫块,其目的是《防止水分等进入而造成腐蚀》327.直升机金属主桨叶的成型构件被称为:《轻合金锻件》328.直升机主桨叶前缘包层的作用是《抵御沙尘的侵蚀》329.直升机上使用的弹性橡胶减摆器实现控制桨叶摆振速率的方法是《摆振时橡胶层的变形》330.直升机上使用的弹性橡胶轴承的主要缺点是《相对应替代的传统轴承其尺寸会较大》331.直升机上使用的弹性橡胶一般由《橡胶层和金属片粘合而成》构成332.直升机上使用的杆端弹性橡胶轴承可以承受许多载荷,但主要承受《径向载荷》333.直升机上使用的锥形弹性橡胶轴承可以承受许多载荷,但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12334.直升机上使用的传统的弹性橡胶止推轴承可以承受许多载荷,但主要承受《轴向载荷》335.弹性橡胶件在直升机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不正确的是《取代桨毂上的下垂限动器》336.弹性橡胶轴承的尺寸取决于《轴承的承载载荷大小》337.虽然特殊的弹性橡胶轴承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载荷,但《直升机主桨毂也可能安装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轴承》338.下列关于弹性橡胶轴承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弹性橡胶轴承易受化学物和溶剂的侵害》339.一般尾桨毂上将尾桨操纵轴的线性运动传递到转动的变距机构上的部件是《螺纹机构》340.为实现尾桨叶同时等量地改变桨叶角,大多数尾桨毂采用了《星形件组件》341.as332超美洲豹型直升机使用的尾桨毂其特点是《将尾桨毂与尾减速器加工成一体》13342.带有星形件的尾桨毂,连接星形件和尾桨叶轴套之间的部件是《变距拉杆》343.尾桨毂采用三角3效应来补偿尾桨叶升力的不对称,即当桨叶向尾桨拉力方向挥舞时桨叶角《减小》344.“涵道式”尾桨与其它形式的尾桨相比,主要特点是《工作噪音得到降低》345.许多使用“涵道式”尾桨的直升机,其垂直尾翼为《非对称尾翼,在飞行中产生部分侧向力平衡反扭矩,节省尾桨功率》346.在某些直升机的尾桨毂上,将尾桨叶的挥舞关节与桨叶中心线安装成一定的交角而不是90度,其目的是《实现德尔塔3效应》347.某些尾桨毂的顶部装有一机加工的锥形销,其作用是《作为尾桨叶的挥舞止动销》348.关于直升机尾桨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尾桨毂只具有总距操纵》14349.某些直升机主桨毂上安装的频配器实现控制旋翼摆振速率是通过《频配器的材料变形》获得的350.刚性主桨毂一般只有变距关节,《因而该型直升机操纵通过桨叶的弯曲来获得挥舞和摆振》351.主桨操纵系统通过《变距摇臂》实现桨叶角的变化352.半刚性跷跷板式桨毂不能提供桨叶的《摆振》353.半刚性跷跷板式桨毂预置锥体角可消除科利奥里斯效应是指《桨叶在静态时就有一个锥体角,使得两片桨叶的重心连线也通过挥舞轴心,进而桨叶在挥舞时重心与转轴的距离保持不变》354.半刚性跷跷板式主桨毂上“平衡棒”的作用是《通过桨毂的内在稳定性》355.半刚性主桨毂消除利奥里斯效应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依靠预置锥体角》356.安装有液压减摆器的主桨毂实现控制主旋翼摆动速率依15靠的是《离心力》357.某些直升机主桨毂上的下垂限动器退出工作依靠的是《减摆器内的限流孔》358.某些直升机主桨毂上的下垂限动器的作用是《防止主桨叶在低转速时过大的向下挥舞量》359.半刚性主桨毂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单独桨叶挥舞的限制,阵风会引起其不稳定》360.采用刚性主桨毂的主要优点是:《操纵反应快速》361.刚性桨毂至少有《一》个关节362.全铰接式桨毂有《三》个关节363.半刚性跷跷板式桨毂有《两》个关节364.采用挥舞关节和摆振关节可以提高《直升机的稳定性》365.水平关节允许直升机桨叶:《上下挥舞》366.所有类型的主桨毂共同都有的关节是《轴向关节》367.直升机主桨毂的作用之一是:《承受桨叶的空气动力载荷16并将此传递到机身》368.全铰接式主桨毂的关节有:《挥舞关节,摆振关节和轴向关节》369.绝大多数直升机尾桨叶片桨叶角的变化是通过《星形件》机构来实现的370.操纵系统中滑轮的材料最常见的是《胶木》371.为补偿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钢索张力的变化,许多直升机尾桨操纵系统中都采用了《钢索张力调节器》372.如果直升机主旋翼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当主旋翼总距增加时《尾桨力应该增大以平衡反扭矩》373.直升机脚瞪可以操纵《使尾桨叶桨叶角同时等量变化》374.尾桨操纵系统中常用的松紧螺套的作用是《调节钢索的预紧力》375.一般安装有notar,即“无尾桨”装置的直升机其尾梁后部的侧垂尾《飞行中驾驶员可以操纵调节其角度以节省功率和17燃油消耗》376.“无尾桨”装置平衡反扭矩的主要原理是《柯恩达效应》377.某些直升机采用notar,即“无尾桨”装置,该装置实现直升机航向控制主要是依靠:《空心尾梁侧向排气》378.许多直升机尾桨操纵系统采用钢索传递运动,相比推拉管其优点是:《重量轻》379.直升机操纵系统限动系统一般有主限动和次要限动装置,当操纵量超过正常极限时,通常《先接触到主限动装置,如果进一步施加力的话,就会接触到次要限动装置》380.有些机型校装尾桨在测量尾桨的桨叶角时,一般应《测量总距杆在规定位置时脚蹬分别在最前位时的桨叶角,再测量总距杆在最高位时左右脚蹬分别在最前位时的桨叶角》381.在进行操纵系统校装时,必须中立操纵系统,此时周期杆用定位销固定在中立位,总距杆则应用定位销固定在:《规定的位置》18382.在开始直升机操纵系统的校装前,必须将自动驾驶仪或增稳系统置于中立位,这是因为:《任何自驾或增稳系统的输入可能会改变整个操纵系统的中立基准,从而影响系统的正确校装》383.操纵系统校装的目的是《确保桨叶角的变化与特定的操纵输入相一致》384.直升机旋翼的总桨距以及周期变距操纵均通过《自动倾斜器》实现385.周期变距杆在结构上必须保证纵向和横向操纵动作之间的《独立性》386.某些直升机旋转倾斜盘与主桨毂有一对扭力臂的作用是,《保证旋转倾斜盘与主桨毂的同步转动而不发生任何的滞后》387.有些直升机固定倾斜盘组件中扭力臂的安装位置为《前后伺服作动器的对面》388.固定倾斜盘组件中扭力臂的作用是:《承受因固定倾斜盘19和旋转倾斜盘相互作用使作动器产生的侧向负载》389.旋转倾斜盘通过《环形轴承》可以实现自由转动和角度变化390.如果直升机上最简单形式的复合摇臂获得周期变距操纵输入时,《仅小曲柄中的一个或两个移动》391.如果直升机上最简单形式的复合摇臂获得总距操纵输入时,《所有曲柄一起移动》392.直升机上最简单的复合摇臂形式中的大曲柄通常用于:《总距操纵的输入和输出》393.综合总距操纵和周期变距操纵的结构叫:《复合摇臂》394.旋翼转动方向俯视为逆时针方向时,向左推周期变距杆,最小桨叶角位置相对于机身位置应处在《机身的最前端》395.要实现直升机的横滚和俯仰操纵且不相互影响,周期变距杆操纵机构需要《两》套推拉管396.一般直升机外吊挂操纵开关位于《周期变距杆上部手柄上》20397.飞行中操纵周期变距杆将《使主旋翼旋转倾斜盘旋转平面角度改变》398.驾驶员操纵周期变距杆可以《同时但不等量地改变各主桨叶片的桨叶角》399.一般直升机搜索灯控制开关安装于《总距杆前部的操纵手柄上》400.一般直升机总距操纵杆都连接到一扭力轴上,该扭力轴的作用是:《为操作系统提供推拉运动》401.总距操纵杆上的磨蹭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总距杆向下滑落影响主旋翼升力》402.直升机硬式传动机构主要由《传动杆、摇臂》组成403.旋转倾斜盘与《变距拉杆》直接相连接404.伺服作动器的上端与《固定倾斜盘》相连接405.直升机倾斜盘一般由《钛和金》材料制成406.如果直升机上最简单形式的复合摇臂获得前后周期变距21操纵输入时,《仅小曲柄中的两个移动》407.如果直升机上最简单形式的复合摇臂获得横向周期变距操纵输入时,《仅小曲柄中的两个移动》408.驾驶员放下总距杆,直升机将《下降高度》409.操纵直升机总桨距杆将《使所有桨叶的桨叶角改变量相等》第3章桨叶锥体及振动分析270.直升机出现地面共振时最好的处理措施是《使直升机进入悬停状态》271.当出现直升机地面共振时,飞行员首先应《将总桨距杆拉起》272.直升机地面共振通常在地面《旋翼转速较小时》时容易出现273.直升机地面共振是指《所有旋翼叶片的振动频率与起落架22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而引起的谐振》274.维修人员要想获得直升机健康和使用监控系统(hums)中直升机的振动水平和处理建议,可以通过《hums地面站》275.直升机健康和使用监控系统(hums)中的cmdr(维护数据记忆卡)部分的作用是《维修数据的处理和存储》276.下列哪个部件是直升机健康和使用监控系统(hums)中的一部分?《cvrfdr》(维护记忆数据卡)277.在直升机健康和使用监控系统(hums)中测量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常用传感器是《加速度计》278.所谓动平衡是指《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使桨叶在旋转平面内尽可能地实现质量均匀分布,不平衡力矩尽可能靠近旋转中心》279.在实施桨叶的动平衡前《确认桨叶的锥体检查结果良好》280.常用的振动平衡检查元件是《加速度计》281.桨叶为实现静平衡加装的配重,外场放行人员《无权执行23改变和调整》282.桨叶的静平衡通常由《桨叶生产厂家》来完成283.直升机锥体检查是指《将所有主桨叶片的运动轨迹调整至同一旋转平面内》284.桨叶变距拉杆和调整片的最大允许调整量的参考值可在《机型维修手册》里找到285.直升机飞行锥体调整通常通过《调整桨叶调整片角度》来实现286.直升机地面锥体调整通常通过《调整变距拉杆长度》来实现287.直升机主桨叶预调锥体角(桨叶下表表面显示的德尔塔值)是《该桨叶装机时为达到与生产厂家的标准桨叶相同性能而需调整的桨叶角调整值》288.电子锥体(光学)检查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不需要靶标》289.在使用频闪锥体检查法时,为使频闪灯光的频率与主桨叶24旋转频率达到同步,必须在主桨上安装《磁频率探测器》290.在使用频闪锥体检查法时,靶标一般安装在《主桨叶的叶尖附近》291.弹性共振体的减振原理为《依靠弹性共振体产生一个与固有振动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振动来消除振动》292.某些直升机上采用柔性盘减振,其原理为《柔性盘不承载主减速器重量,依靠本身的弹性变形吸收振动》293.依据节点梁原理,通常直升机的主减速器的安装点一般应该在《节点梁的中心点附近》294.在节点梁减振设施中,不产生任何移动的点称作《节点》295.直升机的高频振动主要由《发动机不平衡》引起296.直升机的中频振动主要由《尾桨组件不平衡》引起297.直升机的横向振动主要由《桨叶的展向不平衡》引起298.直升机的纵向振动主要由《桨叶锥体超标》引起299.直升机产生4r振动是指《旋翼每转一圈振动四次》25300.下列哪个条件有可能引起直升机的尾桨蜂鸣振动?《尾桨桨叶角过大》301.直升机的低频振动一般由《主桨系统》引起第4章减速器233.引起旋翼刹车疲软的可能原因是《旋翼刹车系统中有空气》234.下列哪种扭矩传感器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原理?《霍尔效应传感器》235.旋翼刹车的刹车盘(片)的磨损量《通过刹车组件上补偿杆压紧螺母上的伸出长度来确定》236.直升机的强风起动《在风速较大时将主桨叶使用旋翼刹车再起动,待桨叶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再松开,避免桨叶因大风而直立》26237.自由轮的功用是《使发动机驱动旋翼,反之则断开》238.机械式或液压-机械式离合器(也叫离心式离合器)的作用是《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传递发动机功率至主旋翼和尾桨》239.自由轮离合器的结构型式有《滚棒式、制动轮式》240.自由轮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内外环转速差作用》241.最常见的直升机旋翼刹车使用《液压》242.直升机旋翼刹车装置的功用是《使旋翼停转时间缩短》243.主减速器常见的润滑方式为《压力喷油式》244.常用的主减速器润滑系统的滑油泵是《齿轮泵》245.一般主减速器在润滑系统完全失效后必须《具备一点时间的干磨能力,以便直升机迅速安全着陆》246.通常直升机上主减速器滑油压力低警告灯为《红色》247.中间减速器、尾减速器和主减速器共同都有的传感器是《滑油温度传感器》27248.某些型号直升机上采用了金属屑指示灯、金属屑熔断器、熔断开关和金属屑探测器当金属屑指示灯亮时,驾驶员可以按压熔断开关将金属屑探测器上的金属屑熔掉,如果此时指示灯再次点亮或不灭,则应按《金属屑较大无法熔掉或磨损较严重》情况处理249.任何直升机在驾驶舱必须设置的有关主减速器润滑系统的警告是《滑油压力低》250.主减速器润滑系统中的温度控制活门的作用是:《当温度低于一定值时打开以便旁通散热器,为滑油加热》251.许多中大型直升机由于发动机和主旋翼的转速差较大,主减速器齿轮承受的扭转载荷也较大,这可以通过增强齿轮的刚度和强度来实现,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行星齿轮数量》方法也能实现此目的252.主减速器实现减速的原理是《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253.直升机上由主减速器驱动的附件一般连接到《附件齿轮机28。
警航机务飞行原理习题课

警航机务飞行原理习题课直升机飞行原理练习题题目1 直升机是靠A 旋翼和尾桨操纵B 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操纵C 升降舵、副翼和尾桨操纵D 旋翼和方向舵操纵题目2 机翼的弦线与相对气流速度之间的夹角叫做:A 机翼的安装角B 机翼的上反角C 纵向上反角D 迎角题目3 要使直升机垂直飞行,应当:A 增加或减少总距,并操纵油门杆。
B 倾斜桨盘。
C 改变周期变距。
D 增加或减少旋翼的转速。
题目4 机翼迎角增大时,压力中心将:A 向后移动。
B 向前移动。
C 保持不动,因为机翼安装角未变。
D 保持不动,因为升力和阻力均随迎角增加而增加。
题目5 直升机要由悬停改为向前飞行时:A 将周期变距杆向前推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前倾斜。
B 将周期变距杆向前推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后倾斜。
C 将周期变距杆向后拉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后倾斜。
D 将周期变距杆向后拉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前倾斜。
题目6 当翼型升力增大时,阻力将:A 减少。
B 不受影响。
C 也增大。
D 在升力变化时增大,但将回到它的原始值上。
题目7 如果一架单旋翼直升机是处在水平飞行,前行奖叶的迎角:A 大于后行桨叶的迎角B 等于后行桨叶的迎角C 与在旋翼桨盘的任何一点处的迎角相同D 小于后行桨叶的迎角题目9 直升机的周期变距是操纵直升机:A 垂直向上向下飞行。
B 悬停飞行。
C 航向飞行。
D 水平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飞行。
题目10 装有尾桨的直升机在悬停中是由什么来保持方向的?A 改变尾桨转速B 倾斜旋翼桨盘在所需要的方向C 一个常规的方向舵和方向舵操纵系统D 改变尾桨桨叶的桨距题目14 直升机上的旋翼桨叶同桨毂之间装有三个关节(铰)支承,它们是:A 水平关节、垂直关节和径向关节B 水平关节、轴向关节和径向关节C 垂直关节、轴向关节和径向关节D 水平关节、垂直关节和轴向关节题目16 直升机旋翼桨叶绕水平关节的转动角叫做:A 挥舞角。
B 摆动角C 安装角D 桨叶迎角题目19 关于直升机的转距效应(也叫反作用力距效应或扭矩效应),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当发动机马力增加时,转距减小B 转距方向与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同C 当发动机马力减小时,转距增大D 转距方向与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题目20 直升机旋翼桨叶绕垂直关节的转动角叫做:A 挥舞角B 摆动角C 安装角D 桨叶迎角题目21 单旋翼直升机的反作用力矩(扭转力矩)是怎样补偿的?A 通过装有变距机构的尾桨补偿B 通过旋翼本身来补偿C 通过改变桨距来补偿D 通过安定面来补偿题目22当直升机旋翼桨尖的切向速度为300公里/小时,而直升机向前的飞行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在直升机左右两侧流过旋翼翼尖的气流速度是:A 前行桨叶是400公里/小时,后行桨叶是200公里/小时B 前行桨叶是200公里/小时,后行桨叶是400公里/小时C 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上都是400公里/小时D 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上都是300公里/小时题目23直升机在向前飞行时,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都会挥舞,它们的挥舞方向是:A 前行桨叶向上挥舞,后行桨叶向下挥舞B 前行桨叶向下挥舞,后行桨叶向上挥舞C 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都向上挥舞D 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都向下挥舞直升机由悬停飞行改为向右侧飞行时:A 将周期变距杆向右压使旋翼旋转面向右倾斜。
北航飞行力学试卷及答案

2)
飞机平飞时,有:
dV T D W g dt L W
(c) (4 分)
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取为 9.8 kg m s 2 。则由式(b)和(c)可得:
W Ta dV K 2.2098 m s 2 dt W g
(3 分)
3) 若飞机收油门在该高度和速度下定直平飞,则: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飞 行 力 学 》期末考试卷
注意事项:1、请认真读题,按照题目要求做答。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本题 20 分,每题 4 分) 解释下列概念: (1) 极曲线 (4) 纵向静稳定力矩 (2) 机体坐标系 (5)航向静稳定性 (3) 翼载荷
二、(本题 30 分,其中第 1 小题 20 分,第 2 小题 10 分)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 某飞机重量 W=51000N, 在某高度以速度 V=800km/h 飞行。 若此时发 动机推力为 Ta=20000N, 升阻比 K=6。求飞机进行下列运动时的有关参 数: 1)等速上升角; 2)平飞加速度; 3)若收油门使飞机在该高度和速度下定 直平飞,此时耗油率 cf=0.11kg/(N.h), 发动机效率系数=0.98,求千米耗 油量。 (2) 设飞机质心位于平均气动弦上,且当前 C L 0.2 ,飞机重心位置为 x c. g ,原焦点位置为 x ac ,全机零升力矩系数为 Cm 0 。试求下列情况下力 矩系数的变化量 C m 及静稳定裕度的变化量 K n :1) 全机焦点位置不 变,质心向后移动 5%;2) 全机焦点向后移动 5%,质心向前移动 10%。 三、 (本题 15 分) 说明飞行器在跨声速区飞行时出现“自动俯冲”现象的物理原因。 四、 (本题 20 分) 试推导因非对称装载在飞行器上作用有不对称滚转力矩 L 时,为保持定直 线飞行所需要的副翼、方向舵偏角的表达式(设 Cn a 可忽略) 。 五、(本题 15 分,每小题 5 分) (1) 分析飞机纵向扰动运动的典型模态特点; (2) 分析对纵向快变化模态影响较大的气动导数; (3) 说明衡量升降舵偏转操纵的飞机响应特性的常用参数;
飞行原理复习资料

飞行原理复习资料140001 放襟翼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升阻比B:减小升阻比C:增大最大升力系数D:增大升力系数140002 增升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最大升阻比B:增大最大升力C:增大阻力D:增大临界迎角140003 通常规定升力的方向是().A:垂直于地面向上B:与翼弦方向垂直C:与飞机纵轴垂直向上D:与相对气流方向垂直140004 前缘缝翼能延缓机翼的气流分离现象,主要原因是可以()。
A:减小机翼对相对气流的阻挡B:增大临界迎角C:减小阻力使升阻比增大D:增大上表面附面层中空气动能140005 在通常情况下,放下大角度简单襟翼能使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增大、临界迎角减小、升阻比( )。
A:增大B:不变C:难以确定其增减D:减小140006 有利迎角的( )最大.A:升力系数B:性质角C:升阻比D:性质角的正切值140007 在额定高度以下,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将( ).A:增大B:减小C:难以确定D:不变140008 即使在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如果( )螺旋桨也会产生负拉力。
A: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也较大时B:飞行速度过大且油门较小时C:飞行速度小且油门较大时D:飞行速度过小且油门也较小时140009 对于没有顺桨机构的飞机,一旦发生停车,应该( )。
A:把变距杆推向最前B:把变距杆拉向最后C:立即关闭油门D:增大飞机的迎角140010 螺旋桨有效功率随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在小于某一速度的范围内,随速度的增大而( ),大于某一飞行速度的范围内,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1A:增大,保持不变B:增大;减小C:减小,增大D:减小,保持不变140011 在额定高度以上,螺旋桨有效功率随飞行高度的增高将( )。
A:减小B:增大C:难以确定D:不变140012 飞机的焦点是迎角改变时()的着力点。
A:飞机升力B:飞机空气动力C:飞机上下的总压力D:飞机附加升力140013 通常飞机机翼升力对重心产生()力矩,平尾升力对重心产生()力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One
某中心铰接式直升机,以巡航速度做水平直线飞行,已知此时直升机俯仰姿态角0
2ϑ=-, 纵
向周期变距为017B =, 旋翼纵向周期挥舞角013s a =-. 该直升机旋翼轴前倾角为00δ=, 试确定::
直升机爬升角 θ=
机身迎角 α=
旋翼迎角 s α=
旋翼吹风挥舞 10a =
平飞爬升角0°
机身迎角-2°
桨盘平面迎角-2°
吹风挥舞4°
Chapter Two
1. 单旋翼/尾桨式直升机各个操纵杆、舵控制什么操纵面?用以改变哪些空气动力?
2. 杆力梯度为什么不能过大或过小?
3. 共轴式直升机、纵列式直升机、倾转旋翼飞行器都没有尾桨,悬停时如何改变方向?
1. 操纵——气动面——响应 P13表2-1
前推/后拉杆——纵向周期变距,桨盘前倾/后倒——前飞/后飞,俯仰
左推/右推杆——横向周期变距,桨盘侧倒——侧飞滚转
油门/总距杆——改变总距——改变垂向速度
脚蹬——改变尾桨总距——改变航向
2. 为什么杆力梯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P16
太大时大操纵较吃力太小了不易感觉当前位移量。
杆力梯度适中有利于精确操纵。
3. 共轴、纵列、倾转旋翼机如何悬停转弯
共轴——上下旋翼总距差动
纵列——前后横向周期变距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倾转旋翼——一侧后倒一侧前倒
Chapter Three
1.黑鹰直升机的旋翼转向为顶视逆时转,问:
●悬停时遇到迎面突风,旋翼如何倾倒?驾驶员为保持悬停,应如何操纵予以修正?
●驾驶员的修正动作,使桨叶如何周期变距?
2.作定速、定高及左、右转弯时,纵向操纵有何不同?
3.无铰旋翼的桨叶有挥舞运动吗?
1.黑鹰直升机旋翼右旋悬停时遇到阵风旋翼如何挥舞此时如何操纵
前方来的阵风会导致旋翼后倒右倒。
应向前、向左推杆。
前推杆导致90°桨距变小,270°桨距变大,
左推杆导致180°桨距变小,0°桨距变大。
2.不改变高度和速度时左转弯和右转弯有区别没,以右旋直升机为例
左转时需要增加尾桨总距,为了平衡尾桨拉力的增加需要左推杆以增加侧向力,这却导致了旋翼拉力的降低,进而需要提总距,又导致向前拉力的增加因而需要后拉杆。
总之右旋直升机前飞左转弯的操纵为踩脚蹬—左压杆—提总距—后拉杆。
同理,右旋直升机右转弯的操纵为松脚蹬—减小左压杆—减总距—减小前推杆
3. 无铰式旋翼有挥舞吗
没有挥舞铰但是通过桨叶根部的柔性段或者桨榖柔性件的弹性变形实现挥舞运动。
Chapter Four
1.刚体有6个自由度,研究或计算直升机机身的运动,只用六个主控方程为什么不行?
2.指出线化小扰动方程中的哪些项反应了直升机纵横向运动的耦合?
1. P51或者见讲义PPT 第四章第二页
2. 直升机线化运动方程中哪些项体现了横纵向的耦合P53
操纵输入系数矩阵C中,FX对横向周期变距A1、FZ对纵向周期变距B1的导数均不为0即横向周期变距对后向力有影响而纵向周期变距对侧向力也有影响。
Chapter Five
1.平衡计算的任务是什么?
2.直升机飞行前要检查装载情况,保证重心位置在规定的范围内,为什么不许超出规定范
围?
3.有的直升机无尾斜梁,尾桨比旋翼低,有什么优缺点?
4.Bell-412直升机为水面迫降应急放出了左、右浮筒,试比较浮筒放出前后,直升机的操
纵量和姿态有何不同,假设左、右浮筒在直升机重心所在的横截面内。
5.直9直升机的涵道尾桨比旋翼低,正常悬停时的横向姿态向哪一侧倾斜?转入前飞后,
随着速度的增加,为什么会自行逐渐改平?(注:直9的旋翼转向为顶视顺钟向)直9为什么需要有大垂尾及两片平尾端板?
1.配平的任务是什么
根据平衡条件确定直升机稳定飞行所需的操纵量和直升机的姿态角。
2.为什么重心在特定的范围内P70
重心太前抑制直升机后飞及悬停低速性能,而太靠后则影响大速度前飞性能以及稳定性,因此重心需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尾桨低于旋翼的好处及坏处P70
好处:尾梁扭转载荷不大,不需要加固垂尾以安装尾桨。
总之可以减小结构重量。
坏处:前飞时尾桨桨盘处于旋翼下洗流中,直升机需侧倾一个角度以平衡尾桨、旋翼高度差所引起的滚转力矩。
4.比较有无浮筒时驾驶员的操纵
增加浮筒,相当于在前飞时增加一个作用于重心以下的后向力,相比于无浮筒时驾驶员的操纵需要增加纵向周期变距、提高总距、减小横向周期变距、增加尾桨总距。
Chapter Six
1.平尾安装角一般为负,如果安装成正角度,前飞状态能否提供正的空速稳定性?能否提
供俯仰阻尼?
2.挥舞铰偏置量的大小对直升机的空速稳定性、迎角稳定性、横向稳定性(上反效应)、
航向稳定性各有什么影响?
3.纵向悬停振荡和横向悬停振荡周期是否相同?
4.共轴式直升机为什么多用双垂尾?
5.如果直升机存在螺旋不稳定性,应采取什么改进措施?
6.为什么直升机是前重心时纵向稳定性比后重心时好?P118
1.分析速度稳定性及俯仰阻尼,当平尾正装的时候,稳定前飞时,前方来流速度的增量将
导致平尾上产生一个额外的低头力矩,因而是速度不稳定的。
当直升机以俯仰角速度绕Z轴转动时,比如抬头,将使得平尾的迎角增加,产生额外的低头力矩,阻碍直升机抬头,因而是阻尼力矩。
2.分析挥舞铰偏置量对速度稳定性、迎角稳定性、上反效应及航向稳定性的影响。
当飞行速度增加时,来流左右不对称性增加导致桨尖平面后倒,所引起的桨榖力矩使得直升机抬头,因而挥舞铰偏置量对速度的变化是起静稳定作用的。
当机身迎角增加时,前行桨叶升力增加的多些,后行桨叶升力增加的少些,导致桨尖平面后倒,所附加的桨榖力矩也使得直升机抬头,因而挥舞铰偏置量是迎角静不稳定的。
当直升机向右倾斜时,拉力分量导致直升机向右移动,进而导致旋翼前后气流不对称引起桨尖平面左倒,所附加的桨榖力矩也使得机身左倾,因而是静稳定的。
3.纵向悬停振荡模态与横向悬停振荡模态的区别
纵向悬停振荡:该模态类似于单摆运动,表现为速度与俯仰角两个运动变量之间的耦合,但由于旋翼是迎角静不稳定的,该模态往往是振荡发散的。
横向悬停振荡:与纵向悬停振荡类似,但由于尾桨垂尾的存在,该模态除了滚转角与侧向速度两个变量的耦合,还附加了航向的摆动;如果尾桨垂尾提供的侧向阻尼足够大该模态将是振荡收敛的。
4.为什么共轴双旋翼需要两个垂尾
因为没有尾桨,共轴双旋翼需要更大面积的垂尾来提供航向稳定性、横向运动阻尼、航向运动阻尼。
从减轻结构重量的角度上讲,需要面积相同时,双垂尾比单垂尾更有利。
Chapter Seven
1.直升机操纵响应带宽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2.下述两种情况下,直升机的垂直运动阻尼是否增大?垂直操纵灵敏度是否增大?达到稳
态升降的时间是否缩短?
●增大旋翼实度
●增大旋翼转速
3.直升机对总距操纵的响应是随时间单调变化的,P132(式7-7)而对驾驶杆或舵的响
应都是振荡的,式P134(7-14)试分析其原因?
1.带宽的物理含义
直升机对于低频操纵有较好的跟随性,操纵响应幅值与操纵量成正比,相位滞后也较小;
在进行高频操纵时,直升机跟随性变差,滞后变大且响应幅度减小。
因而直升机存在一个操纵频率的适应范围称为带宽。
2.分析下列因素对直升机垂直运动的阻尼、操纵灵敏度及时间常数的影响
●增加实度
●增加桨尖速度
仅仅考虑旋翼的作用
当旋翼实度增加时,运动阻尼增加,操纵灵敏度不变,时间常数减小。
当桨尖速度增加时,运动阻尼增加,操纵灵敏度增加,时间常数减小。
3.直升机对总距控制的响应是非振荡的,而对驾驶杆或舵的响应是振荡的,为什么
Chapter Eigh t
1.“认定的”飞行品质等级是什么人、根据什么而给出的?P154 “预估的”飞行品质等级是
什么人、根据什么而给出的?为什么需要两种评定方法相结合来确定直升机的飞行品质?P165
2.直升机的飞行品质分为哪几个等级?P144 “认定”的品质等级和“预估”的品质等级各
是如何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