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飞行力学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直升机题库.

直升机题库.

[post]17.直升机上的旋翼桨叶同桨毂之间装有三个关节(铰)支承,它们是:A、水平关节,垂直关节和径向关节。

B、水平关节,轴向关节和径向关节。

C、垂直关节,轴向关节和径向关节。

D、水平关节,垂直关节和轴向关节。

答案:D19.在发动机和直升机主减速器之间安装离合器的一个目的是:A、使发动机与旋翼脱开以减轻起动机的负荷。

B、在发动机失效情况下,自动地使发动机与旋翼脱开。

C、允许实施自转着陆。

D、允许旋翼在高于发动机最大转速的情况下工作。

答案:A21.直升机旋翼桨叶绕水平关节的转动角叫做:A、挥舞角。

B、摆动角。

C、安装角。

D、桨叶迎角。

答案:A23.直升机旋翼桨叶绕垂直关节的转动角叫做:A、挥舞角。

B、摆动角。

C、安装角。

D、桨叶迎角。

答案:B51.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单旋翼直升机一定要有尾桨B、单旋翼直升机没有尾桨C、双旋翼直升机必须有尾桨D、单旋翼直升机有无尾桨均能飞行答案:D1.直升机是靠:A、旋翼和尾桨操纵。

B、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操纵。

C、升降舵、副翼和尾桨操纵。

D、旋翼和方向舵操纵。

答案:A2.机翼的弦线与相对气流速度之间的夹角叫做:A、机翼的安装角。

B、机翼的上反角。

C、纵向上反角。

D、迎角。

答案:D3.要使直升机垂直飞行应当:A、增加或减少总距,并操纵油门杆。

B、倾斜桨盘。

C、改变周期变距。

D、增加或减少旋翼的转速。

答案:A4.机翼迎角增大时,压力中心将:A、向后移动。

B、向前移动。

C、保持不动,因为机翼安装角未变。

D、保持不动,因为升力和阻力均随迎角增加而增加。

答案:A5.直升机要由悬停改为向前飞行时:A、将周期变距杆向前推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前倾斜。

B、将周期变距杆向前推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后倾斜。

C、将周期变距杆向后拉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后倾斜。

D、将周期变距杆向后拉使旋翼旋转平面向前倾斜。

答案:A6.当翼型升力增大时,阻力将:A、减少。

B、不受影响。

C、也增大。

D、在升力变化时增大,但将回到它的原始值上。

大学飞行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飞行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飞行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飞行中,飞机的升力主要由哪个部分产生?A. 机翼前缘B. 机翼后缘C. 机翼上表面D. 机翼下表面答案:C2.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升力的增加贡献最大?A. 速度的增加B. 攻角的增加C. 空气密度的增加D. 飞机重量的减少答案:A3. 在飞行中,飞机的阻力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 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B. 诱导阻力和干扰阻力C. 寄生阻力和诱导阻力D. 压差阻力和干扰阻力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飞机稳定性的分类?A. 纵向稳定性B. 横向稳定性C. 垂直稳定性D. 航向稳定性答案:C5. 飞机的操纵面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B. 副翼、升降舵、襟翼C. 副翼、襟翼、方向舵D. 升降舵、襟翼、扰流板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飞机的升力公式为:______ = CL × 0.5 × ρ × V^2 × S,其中CL表示升力系数,ρ表示空气密度,V表示飞行速度,S表示机翼面积。

答案:升力2. 飞机在水平飞行时,升力与______相等。

答案:重力3. 飞机的航向稳定性是指飞机在受到______力矩作用时,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答案:偏航4. 飞机的横向稳定性主要依赖于______的稳定性。

答案:滚转5. 飞机的纵向稳定性是指飞机在受到______力矩作用时,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

答案:俯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飞机的起飞过程。

答案:飞机的起飞过程通常包括地面滑跑、离地、爬升和过渡到巡航高度等阶段。

在地面滑跑阶段,飞机通过加速获得足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当升力等于或大于飞机的重量时,飞机离地。

离地后,飞机继续增加速度并逐渐爬升,以获得更高的高度和更好的飞行性能。

在达到安全高度后,飞机将过渡到巡航状态,以经济的速度和高度进行长途飞行。

飞行原理试题及答案高中

飞行原理试题及答案高中

飞行原理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飞机起飞时,需要达到的最小速度被称为什么?A. 着陆速度B. 失速速度C. 起飞速度D. 巡航速度答案:C2. 飞机机翼的形状设计是为了利用哪种物理现象?A. 压力差B. 重力C. 摩擦力D. 惯性答案:A3. 飞机在空中转弯时,主要依靠哪个部件?A. 发动机B. 机翼C. 尾翼D. 起落架答案:C4. 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的哪一部分?A. 前缘B. 后缘C. 翼尖D. 翼根答案:A5. 飞机的失速速度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机翼面积B. 飞机重量C. 空气密度D. 飞机颜色答案:D6.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为了保持稳定,需要保持什么平衡?A. 速度平衡B. 压力平衡C. 力矩平衡D. 重量平衡答案:C7. 飞机在起飞时,机翼上的气流速度与机翼下方的气流速度相比如何?A. 相同B. 机翼上方更快C. 机翼下方更快D. 无法确定答案:B8. 飞机的巡航速度通常比起飞速度要?A. 更快B. 更慢C. 相同D. 无关答案:A9. 飞机在降落时,为了减速,通常会使用以下哪个部件?A. 发动机反推B. 机翼襟翼C. 尾翼D. 起落架答案:B10. 飞机的升力与以下哪个因素成正比?A. 飞机速度B. 机翼面积C. 空气密度D. 飞机重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飞机的升力主要由机翼的______和______产生。

答案:压力差;上下表面形状2. 飞机在飞行中,为了减少阻力,通常采用______形状的机翼。

答案:流线型3. 飞机的______速度是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关键参数。

答案:失速4. 飞机的______翼面可以改变飞机的飞行方向。

答案:尾5.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为了保持平衡,需要调整______和______。

答案:机翼;尾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飞机起飞时升力的产生原理。

答案:飞机起飞时,机翼的前缘比后缘更弯曲,使得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于下方,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地方压力小,因此机翼下方的压力大于上方的压力,从而产生升力。

航空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航空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航空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1. 题目: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答案解析: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的气动设计。

当飞机在空气中移动时,机翼的形状使得空气流过机翼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根据伯努利定律,上表面的压强比下表面小,这样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 题目:什么是航空器的巡航高度?答案解析:巡航高度是指航空器在长途飞行中,为了达到最佳燃油效率而选择的飞行高度。

在这个高度上,飞机可以以较低的燃油消耗维持稳定飞行。

3. 题目:简述航空器的起飞过程。

答案解析:起飞过程通常包括几个阶段:滑跑加速、抬前轮、离地、收起落架、爬升。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至一定速度后,飞行员抬升前轮,使飞机离地,随后收起起落架以减少阻力,飞机继续加速并爬升至安全高度。

4. 题目:什么是航空器的失速?答案解析:失速是指飞机在飞行中,由于攻角过大导致升力突然减小,飞机无法维持当前飞行状态的现象。

失速通常发生在飞机速度过慢或攻角过大时。

5. 题目:航空器的航向是如何确定的?答案解析:航空器的航向通常由飞行员根据飞行计划和导航设备确定。

现代飞机使用多种导航系统,如VOR(甚高频全向信标)、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来确保飞机沿着预定航线飞行。

6. 题目:什么是航空器的尾流?答案解析:尾流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空气流动的扰动而在飞机后方形成的气流。

尾流包括翼尖涡流和机身尾流,它们会对后方的飞机造成影响,因此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

7. 题目:航空器的燃油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答案解析:燃油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输送和计量燃油。

燃油从油箱中被泵送到发动机,供发动机燃烧产生推力。

燃油系统还包括燃油计量装置,用于监控燃油的消耗和剩余量。

8. 题目:什么是航空器的紧急着陆?答案解析:紧急着陆是指在飞机遇到紧急情况,如发动机故障、火警等,飞行员必须立即着陆的情况。

紧急着陆需要飞行员迅速做出决策,并与地面控制中心协调,以确保安全着陆。

9. 题目:航空器的自动驾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答案解析:自动驾驶系统是一种辅助飞行员控制飞机飞行的系统。

直升机飞行力学复习题答案

直升机飞行力学复习题答案

Chapter OneA helicopter of central articulated rotor makes a level flight with cruse speed. In this flight condition, the pitching attitude angle is 02ϑ=-, longitudinal cyclic pitching angle is 017B =, rotor longitudinal flapping angle is 013s a =-. Assuming the tilted angle of rotor shaft is 00δ=, please determining the following angles:Helicopter climb angle θ=Fuselage attack angle α=Rotor attack angle s α=Rotor flapping due to forward speed 10a =中心铰式旋翼直升机以巡航速度前飞。

俯仰角-2°,纵向周期变距7°,纵向挥舞角-3°,旋翼轴前倾角0° 平飞,爬升角0° 机身迎角-2° 桨盘平面迎角-2° 吹风挥舞4°Chapter Two1. For the main/tail rotor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the pilot applies whichstick or rudder to control what kind of surfaces and corresponding aerodynamic forces?2. Why the gradient of control stick forces can ’t be too large or small?3. Co-axis, tandem and tilted-rotor helicopters have no tail rotor. How tochange the direction in hover for these helicopters?1. 操纵——气动面——响应P13表2-1前推/后拉杆——纵向周期变距,桨盘前倾/后倒——前飞/后飞,俯仰左推/右推杆——横向周期变距,桨盘侧倒——侧飞,滚转油门/总距杆——改变总距——改变垂向速度脚蹬——改变尾桨总距——改变航向2.为什么杆力梯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P16太大时大操纵较吃力,太小了不易感觉当前位移量。

飞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飞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飞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A. 飞机的重量B. 发动机的推力C. 机翼的上下表面压力差D. 空气的阻力答案:C解析: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的上下表面压力差。

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相对平坦,这导致空气流过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根据伯努利定理,流速快的地方压力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力大,因此机翼上表面的压力小于下表面,从而产生升力。

2. 以下哪项不是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A. 机身B. 机翼C. 发动机D. 螺旋桨答案:D解析: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机身、机翼和发动机。

机身是飞机的主体结构,机翼负责提供升力,发动机提供推力。

螺旋桨是某些飞机(如螺旋桨飞机)的推进装置,但不是所有飞机都配备螺旋桨,因此不是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多选题1. 飞机的飞行控制面包括以下哪些?A. 副翼B. 升降舵C. 方向舵D. 襟翼答案:A、B、C解析:飞机的飞行控制面主要包括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

副翼用于控制飞机的滚转,升降舵用于控制飞机的俯仰,方向舵用于控制飞机的偏航。

襟翼虽然也是飞机的一部分,但它主要用于改变机翼的升力和阻力,而不是直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

2. 飞机的发动机类型包括:A. 喷气发动机B.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C. 活塞发动机D. 电动发动机答案:A、B、C、D解析:飞机的发动机类型多样,包括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通过喷气产生推力,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通过螺旋桨产生推力,活塞发动机通过活塞运动驱动螺旋桨,而电动发动机则使用电力驱动螺旋桨或风扇。

三、判断题1. 飞机的巡航速度通常高于起飞速度。

答案:正确解析:飞机的巡航速度是指飞机在稳定飞行状态下的速度,通常高于起飞速度。

起飞速度是指飞机从地面加速到能够安全离地并继续飞行的最低速度,而巡航速度则是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为了节省燃油而保持的经济速度。

2. 飞机的机翼面积越大,其升力就越大。

北航飞行力学试卷及答案

北航飞行力学试卷及答案

2)
飞机平飞时,有:
dV T D W g dt L W
(c) (4 分)
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取为 9.8 kg m s 2 。则由式(b)和(c)可得:
W Ta dV K 2.2098 m s 2 dt W g
(3 分)
3) 若飞机收油门在该高度和速度下定直平飞,则: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飞 行 力 学 》期末考试卷
注意事项:1、请认真读题,按照题目要求做答。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本题 20 分,每题 4 分) 解释下列概念: (1) 极曲线 (4) 纵向静稳定力矩 (2) 机体坐标系 (5)航向静稳定性 (3) 翼载荷
二、(本题 30 分,其中第 1 小题 20 分,第 2 小题 10 分)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 某飞机重量 W=51000N, 在某高度以速度 V=800km/h 飞行。 若此时发 动机推力为 Ta=20000N, 升阻比 K=6。求飞机进行下列运动时的有关参 数: 1)等速上升角; 2)平飞加速度; 3)若收油门使飞机在该高度和速度下定 直平飞,此时耗油率 cf=0.11kg/(N.h), 发动机效率系数=0.98,求千米耗 油量。 (2) 设飞机质心位于平均气动弦上,且当前 C L 0.2 ,飞机重心位置为 x c. g ,原焦点位置为 x ac ,全机零升力矩系数为 Cm 0 。试求下列情况下力 矩系数的变化量 C m 及静稳定裕度的变化量 K n :1) 全机焦点位置不 变,质心向后移动 5%;2) 全机焦点向后移动 5%,质心向前移动 10%。 三、 (本题 15 分) 说明飞行器在跨声速区飞行时出现“自动俯冲”现象的物理原因。 四、 (本题 20 分) 试推导因非对称装载在飞行器上作用有不对称滚转力矩 L 时,为保持定直 线飞行所需要的副翼、方向舵偏角的表达式(设 Cn a 可忽略) 。 五、(本题 15 分,每小题 5 分) (1) 分析飞机纵向扰动运动的典型模态特点; (2) 分析对纵向快变化模态影响较大的气动导数; (3) 说明衡量升降舵偏转操纵的飞机响应特性的常用参数;

飞行原理复习题(选择答案) 2

飞行原理复习题(选择答案) 2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一、飞机的一般介绍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A:翼型的厚度越大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D:翼型的弯度越大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A:较尖B:较圆钝C:为楔形D:以上都不对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二、1.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A:25℃B:10℃C:20℃D:15℃2.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A:降低6.5℃B:升高6.5℃C:降低2℃D:降低2℃3.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A:高12.5℃B:低5℃C:低25.5℃D:高14.5℃4.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A:偏高B:偏低C:相等D:不确定第二章:飞机低速空气动力学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4.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A: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B: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C: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D:平行于地平线5.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D:平行于地平线6. 飞机的迎角是A: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B: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C: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D: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7. 飞机的升力A:垂直于飞机纵轴B:垂直于相对气流C:垂直于机翼翼弦D:垂直于重力8. 飞机的升力主要由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OneA helicopter of central articulated rotor makes a level flight with cruse speed. In this flight condition, the pitching attitude angle is 02ϑ=-, longitudinal cyclic pitching angle is 017B =, rotor longitudinal flapping angle is 013s a =-. Assuming the tilted angle of rotor shaft is 00δ=, please determining the following angles:Helicopter climb angle θ=Fuselage attack angle α=Rotor attack angle s α=Rotor flapping due to forward speed 10a =中心铰式旋翼直升机以巡航速度前飞。

俯仰角-2°,纵向周期变距7°,纵向挥舞角-3°,旋翼轴前倾角0° 平飞,爬升角0°机身迎角-2°桨盘平面迎角-2°吹风挥舞4°Chapter Two1.For the main/tail rotor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the pilot applieswhich stick or rudder to control what kind of surfaces and corresponding aerodynamic forces?2.Why the gradient of control stick forces can’t be too large or small?3.Co-axis, tandem and tilted-rotor helicopters have no tail rotor. How tochange the direction in hover for these helicopters?1.操纵——气动面——响应P13表2-1前推/后拉杆——纵向周期变距,桨盘前倾/后倒——前飞/后飞,俯仰左推/右推杆——横向周期变距,桨盘侧倒——侧飞,滚转油门/总距杆——改变总距——改变垂向速度脚蹬——改变尾桨总距——改变航向2.为什么杆力梯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P16太大时大操纵较吃力,太小了不易感觉当前位移量。

杆力梯度适中有利于精确操纵。

3.共轴、纵列、倾转旋翼机如何悬停转弯?共轴——上下旋翼总距差动纵列——前后横向周期变距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倾转旋翼——一侧后倒一侧前倒Chapter Three1.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Black hawk helicopter rotor is anticlockwisefrom the top view. Pleas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How the rotor flaps when the helicopter comes up gust in hover?How to adjust the controller to keep the hover condition?●How the blade changes its feathering angle following the pilot’sadjustment?2.During left and right turn flights with constant speed and altitude, isthere any different for pilot controls?3.Is there flapping motion for hinge-less rotor?1.黑鹰直升机旋翼右旋悬停时遇到阵风旋翼如何挥舞,此时如何操纵前方来的阵风会导致旋翼后倒,右倒。

应向前、向左推杆。

前推杆导致90°桨距变小,270°桨距变大左推杆导致180°桨距变小,0°桨距变大2.不改变高度和速度时,左转弯和右转弯有区别没?以右旋直升机为例,左转时需要增加尾桨总距,为了平衡尾桨拉力的增加需要左推杆以增加侧向力,这却导致了旋翼拉力的降低,进而需要提总距,又导致向前拉力的增加,因而需要后拉杆。

总之,右旋直升机前飞左转弯的操纵为,踩脚蹬—左压杆—提总距—后拉杆。

同理,右旋直升机右转弯的操纵为:松脚蹬—减小左压杆—减总距—减小前推杆3.无铰式旋翼有挥舞吗?没有挥舞铰但是通过桨叶根部的柔性段或者桨榖柔性件的弹性变形实现挥舞运动。

Which items in the linear equations of helicopter motion reflect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cross-coupling effect?直升机线化运动方程中哪些项体现了横纵向的耦合P53操纵输入系数矩阵C中,FX对横向周期变距A1、FZ对纵向周期变距B1的导数均不为0,即横向周期变距对后向力有影响,而纵向周期变距对侧向力也有影响。

1.What is the mission of helicopter trim calculation?2.In order to keep the center of helicopter mass in the specified range itis necessary to check the helicopter loadings before flight. Why the center of helicopter mass must be in the specified range?3.The tail rotor of some helicopters is lower than main rotor. What is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hen the tail rotor is lower than main rotor?4.Bell-412 helicopter releases left and right buoys for making an urgentlading on the water surface.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pilot controls and helicopter attitude before and after releasing buoys.配平的任务是什么根据平衡条件确定直升机稳定飞行所需的操纵量和直升机的姿态角。

为什么重心在特定的范围内重心太前抑制直升机后飞及悬停低速性能,而太靠后则影响大速度前飞性能以及稳定性,因此重心需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尾桨低于旋翼的好处及坏处P70好处:尾梁扭转载荷不大,不需要加固垂尾以安装尾桨。

总之可以减小结构重量。

坏处:前飞时尾桨桨盘处于旋翼下洗流中,直升机需侧倾一个角度以平衡尾桨、旋翼高度差所引起的滚转力矩。

比较有无浮筒时驾驶员的操纵增加浮筒,相当于在前飞时增加一个作用于重心以下的后向力,相比于无浮筒时驾驶员的操纵,需要增加纵向周期变距、提高总距、减小横向周期变距、增加尾桨总距。

Chapter Six1.The feathering angle of horizontal tail is negative. Analysis the speedstability and pitch damping if the feathering angle of horizontal tail is positive.2.Analysis the effect of flapping hinge offset on the speed stability,attack angle stability, diheadral effect and yaw stability.3.What is the different of longitudinal hover oscillation from lateralhover oscillation?4.Why co-axis helicopter always uses two vertical tails?分析速度稳定性及俯仰阻尼,当平尾正装的时候稳定前飞时,前方来流速度的增量将导致平尾上产生一个额外的低头力矩,因而是速度不稳定的。

当直升机以俯仰角速度绕Z轴转动时,比如抬头,将使得平尾的迎角增加,产生额外的低头力矩,阻碍直升机抬头,因而是阻尼力矩。

分析挥舞铰偏置量对速度稳定性、迎角稳定性、上反效应及航向稳定性的影响。

当飞行速度增加时,来流左右不对称性增加导致桨尖平面后倒,所引起的桨榖力矩使得直升机抬头,因而挥舞铰偏置量对速度的变化是起静稳定作用的。

当机身迎角增加时,前行桨叶升力增加的多些,后行桨叶升力增加的少些,导致桨尖平面后倒,所附加的桨榖力矩也使得直升机抬头,因而挥舞铰偏置量是迎角静不稳定的。

当直升机向右倾斜时,拉力分量导致直升机向右移动,进而导致旋翼前后气流不对称引起桨尖平面左倒,所附加的桨榖力矩也使得机身左倾,因而是静稳定的。

纵向悬停振荡模态与横向悬停振荡模态的区别纵向悬停振荡:该模态类似于单摆运动,表现为速度与俯仰角两个运动变量之间的耦合,但由于旋翼是迎角静不稳定的,该模态往往是振荡发散的。

横向悬停振荡:与纵向悬停振荡类似,但由于尾桨垂尾的存在,该模态除了滚转角与侧向速度两个变量的耦合,还附加了航向的摆动;如果尾桨垂尾提供的侧向阻尼足够大,该模态将是振荡收敛的。

为什么共轴双旋翼需要两个垂尾因为没有尾桨,共轴双旋翼需要更大面积的垂尾来提供航向稳定性、横向运动阻尼、航向运动阻尼。

从减轻结构重量的角度上讲,需要面积相同时,双垂尾比单垂尾更有利。

Chapter Seven1. What is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helicopter control bandwidth?2.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following factors on the damping, control sensitivity and time constant of helicopter vertical motion.● Increasing rotor solidity● Increasing rotor rotational speed3. There is no oscillation for the response of helicopter to collective pitch control, while the responses of helicopter to stick or rudder are oscillation. Why?带宽的物理含义直升机对于低频操纵有较好的跟随性,操纵响应幅值与操纵量成正比,相位之后也较小;在进行高频操纵时,直升机跟随性变差,滞后变大且响应幅度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