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
京东方企业经营法则公式讲解

京东方企业经营法则公式讲解京东方(BOE)作为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提供商,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服务品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京东方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法则,这些法则构成了京东方企业经营的基石,并通过一系列的公式为我们阐明了京东方成功的秘诀。
一、创新公式:创新 = 技术 + 设计 + 应用京东方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将技术、设计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技术创新是京东方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而设计和应用则使得技术能够切实地满足市场需求。
这个公式表明了京东方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二、品质公式:品质 = 技术 + 管理 + 服务京东方以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品质不仅仅与技术密切相关,还需要良好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
只有技术、管理和服务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三、创造公式:创造 = 基础 + 专注 + 持续创造是京东方不断追求的目标。
这个公式表明,创造需要坚实的基础、专注的精神和持续的努力。
京东方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四、合作公式:合作 = 开放 + 共享 + 双赢京东方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合作需要开放的心态、共享的资源和双赢的结果。
只有与合作伙伴携手合作,才能够实现共同的目标,实现互利共赢。
五、责任公式:责任 = 诚信 + 公平 + 感恩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京东方始终坚守诚信、公平和感恩的原则。
这个公式表明,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要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并感恩社会和客户的支持和信任。
六、发展公式:发展 = 战略 + 创新 + 执行发展是京东方永恒的主题。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企业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通过坚实的执行力将战略和创新落地。
只有战略、创新和执行三者相结合,企业才能够实现持续的发展。
七、价值公式:价值 = 客户 + 员工 + 股东京东方始终将创造价值作为企业的使命。
【京东方】学习京东方崛起之路

《对标京东方学习京东方崛起之路》
一、关于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构建以半导体显示事业为核心,Mini LED、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智慧系统创新、智慧医工事业融合发展的BOE(京东方)航母事业群。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BOE(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
目前全球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显示屏来自BOE(京东方),其超高清、柔性、微显示等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
在“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的物联网转型战略下,京东方将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传感技术、系统级器件技术及智能制造能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在金融、园区、交通、办公、教育、医疗等各个物联网细分应用领域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二、培训安排
时间内容备注
09:30-10:30 现场体验:京东方总部+生产车间
●参观京东方总部展厅,了解京东方企业文化,发
展历程、发展成就及未来展望
●参观京东方生产车间(体验先进的无人化智能制
造)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经海一路
10:40-11:50 主题分享:《京东方崛起之路》●BOE是谁?
●我们正在做什么?
●BOE成功的关键要素?
11:50-12:00 互动交流&合影留念12:00- 结束。
对京东方的了解 -回复

对京东方的了解-回复京东方(BOE)简介及发展历程京东方是中国领先的显示器件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商,京东方在显示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显示器产品。
本文将从京东方的发展历程、主要产品以及市场地位等方面逐步展开。
发展历程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最初以研发和生产黑白电视图像管起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变化,京东方逐渐转型为液晶显示器和显示面板的制造商。
其在2001年就开始投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并迅速崛起为液晶显示器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京东方通过投资和合并,逐渐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
2005年,公司完成了对先正达显示器公司(SMD)的收购,这使得京东方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此后,京东方继续扩大产能,并在中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地设立了多个生产基地。
截至2021年,京东方在全球范围内已拥有超过20个独立的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
主要产品京东方的主要产品包括液晶面板、OLED面板、柔性显示器以及其他相关的显示器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其中,液晶面板是京东方的核心产品之一,涵盖了各种规格和尺寸,如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京东方的液晶面板技术在色彩表现、分辨率、反应速度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另一个重要的产品线。
京东方在OLED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并在手机、电视、车载显示器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其柔性OLED面板技术,为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品质的显示解决方案。
市场地位京东方在全球显示器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客户覆盖。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数据,京东方在2019年持续保持了世界液晶面板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此外,京东方也在OLED市场上表现出色,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供应商之一。
京东方的优势主要源于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京东方研究报告

京东方研究报告
京东方(BOE)是中国领先的面板制造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商之一。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企业,京东方致力于研发最新、最先进的显示技术,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研究报告将着重分析京东方在面板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市场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京东方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团队和研发设施,致力于开发和改进面板技术。
京东方在液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柔性显示技术等
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获得了许多国际专利。
这些技术的突破使得京东方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并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其次,京东方在全球市场中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
公司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品线,包括液晶面板、OLED面板和其他显示产品。
京东方的面板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汽车等领域。
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京东方在全球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京东方与诸多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助推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发展。
最后,展望未来,京东方将继续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随着5G技术和物联网的快速
发展,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需求将持续增长,为京东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此外,京东方还将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布局,如曲面屏、折叠屏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一步拓展其市场份
额。
综上所述,京东方作为中国领先的面板制造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京东方将在全球面板产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京东方43寸屏结构说明

京东方43寸屏结构说明
京东方43寸屏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屏幕面板:屏幕面板是显示图像的部分,通常由液晶或OLED技术制成。
京东方的43寸屏幕通常采用液晶面板。
2. 背光模块:背光模块位于屏幕面板背后,用于提供背光源,使得屏幕面板能够显示图像。
京东方的43寸屏幕通常采用LED背光模块。
3. 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负责控制屏幕面板的显示,通常包括显示控制芯片和各种接口。
驱动电路板还可以包括对背光模块的控制电路。
京东方的43寸屏幕通常配备专门的驱动电路板。
4. 边框和支架:边框是围绕屏幕面板的边缘部分,用于保护屏幕面板并增强结构强度。
支架通常用于支撑屏幕,使其能够稳固地放置在桌面或墙上。
总体来说,京东方43寸屏采用液晶面板和LED背光模块,配备驱动电路板,由边框和支架构成。
这种结构使得屏幕能够显示清晰的图像,并能够稳固地放置在各种环境中。
京东方发展历史

京东方发展历史京东方是中国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面板制造商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京东方的发展历史。
一、公司成立和初期发展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公司最初是一家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成立初期,京东方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
然而,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京东方在行业中迅速崭露头角。
二、技术创新和产品扩展京东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公司成功研发出了更薄、更轻、更节能的液晶显示器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质量显示器的需求。
此外,京东方还不断拓展产品线,逐步进入电视面板、手机面板和汽车显示屏等领域,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全面覆盖。
三、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布局京东方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拓。
公司先后在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构建了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京东方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绿色发展和环保责任京东方一直致力于绿色发展和环保责任。
公司积极推动绿色制造,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京东方还加大对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了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产品,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市场表现和未来展望经过多年的发展,京东方已成为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等领域,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未来,京东方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更先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京东方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液晶面板制造商的领军企业。
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国际化发展和环保责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未来,京东方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显示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京东方发展历史

京东方发展历史京东方是中国领先的显示技术和智能终端产品供应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
以下将从公司成立、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市场表现和未来展望五个方面来介绍京东方的发展历程。
一、公司成立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最初是一家生产彩色显像管的小型工厂。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京东方逐渐转型为一家专注于液晶显示技术的企业。
2001年,京东方在香港上市,并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液晶显示器件公司。
二、产业布局京东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扩大产能和布局全球市场。
公司先后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地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目前,京东方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生产商之一。
三、技术创新京东方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公司在液晶显示技术、OLED技术、柔性显示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和专利成果。
其中,京东方在柔性显示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推动了手机、电视和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创新发展。
四、市场表现京东方凭借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和合作。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平板电脑、汽车显示屏等领域。
京东方凭借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成为全球知名的显示技术供应商,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
五、未来展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京东方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不断推动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加大在新兴领域的投入,如智能家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
同时,京东方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全球客户的合作,实现更加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京东方作为中国领先的显示技术和智能终端产品供应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未来,京东方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显示产品和解决方案。
京东方 研究报告

京东方研究报告京东方是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和产品供应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各种尖端科技产品。
以下是一份关于京东方的研究报告:一、公司背景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屏制造商之一。
公司主要经营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模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等领域。
京东方拥有全球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研发团队,在全球液晶显示屏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二、公司优势1. 高质量的产品:京东方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显示屏产品,其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显示器的需求。
2. 大规模生产能力:京东方拥有全球最大的液晶生产线,能够满足市场对大规模高质量显示屏的需求。
公司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了成本的降低,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3. 全球化布局:京东方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实现了全球化布局。
公司具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并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三、市场前景1. 智能手机市场: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断增长,液晶显示屏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京东方在智能手机领域具有强大的市场份额,有望在未来继续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
2. 智能电视市场:智能电视市场的增长将推动液晶显示屏的需求增加。
京东方作为全球领先的液晶面板供应商,将在智能电视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3. 新兴应用领域:随着VR、AR、汽车显示器等新兴应用的快速发展,显示屏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京东方在这些领域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将在未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风险因素1. 行业竞争激烈:液晶显示屏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2. 价格波动:液晶显示屏价格可能会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公司需要灵活调整价格,以保持市场份额。
3. 技术突破:新兴技术的涌现可能会对液晶显示屏市场带来挑战,公司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以应对市场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中国FPD产业艰难历程(1)发布时间:2011-8-9 11:47:02 编辑:lwz 来源:中华液晶网提要:当北京京东方和深圳华星光电的8.5代线近来传出相继投产的消息时,回顾中国FPD 产业的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情况历历在目;当京东方合肥6代线点亮中国首批电视屏,中国彩电工业的5 年“缺屏之痛”终于曙光初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核心元器件领域的未来之梦第一次梦想成真。
当北京京东方和深圳华星光电的8.5代线近来传出相继投产的消息时,回顾中国FPD产业的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情况历历在目;当京东方合肥6代线点亮中国首批电视屏,中国彩电工业的5 年“缺屏之痛”终于曙光初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核心元器件领域的未来之梦第一次梦想成真。
尽管中国液晶平板显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尽管中国在这一产业已经出现领跑的竞争性企业,但是,国内的质疑声仍然一浪高过一浪:作为液晶平板显示产业中的后进者,中国能够发展起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吗?这种质疑来自“史无前例”。
自从全球半导体革命发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未在半导体核心元器件领域出现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也从未在这一领域有过如此大规模集中投资。
从未干成功过,从未花过这么多钱,从未见识过,怎么不让国人揪着心,捏把汗?!更何况,京东方已经干了8 年,盈盈亏亏如同月亮阴晴圆缺,始终让人看不到一个清晰的未来!那么,中国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究竟会成为一轮东升的太阳,还是沦为一轮水中的月亮?不过,令人不解的是,除了质疑、嘲笑、轻蔑之外,我们为何不去探究这一技术半个世纪的生成脉络,去研究这一产业30 的生长规律,去观察那些为之奋斗12 年的中国产业人的艰苦卓绝!12年未卜的产业之梦中国人的“液晶梦”缘起于1998 年,试图梦想成真努力了12 年。
中国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第一次努力是吉林彩晶项目。
该项目由吉林电子集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和其他几家公司联合投资举办。
1998 年9 月,这个项目从日本DTI 引进了一条第1 代TFT-LCD 生产线,并于1999 年10 月在长春建成试产。
但项目建成后,一直没能克服良品率不高的瓶颈,导致这个项目没有真正量产。
2002 年4 月,上海广电集团与日本NEC 签订液晶项目合作意向书,投资近100 亿元从NEC 引进一条5 代线。
其中,上广电占75%的股份,NEC 占25%,由合资公司向NEC 购买相关的生产专利和技术,并支付技术使用费。
2004 年10 月8 日,中国第一条 5 代TFT-LCD 生产线在上广电投产。
2003 年1 月,北京市的电子企业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包括2.5 代、3 代和3.5 代三条生产线。
2003 年9 月又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条5 代线,于2005 年5 月实现量产。
中国第三条5 代TFT-LCD 生产线,由江苏昆山的龙腾光电于2006 年6 月建成投产。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龙腾光电的大股东之一,占51% 的股份;台湾宝成集团也是大股东。
龙腾光电在技术和管理上依靠由台湾工程师组成的团队。
截止到2008 年,中国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主要企业是上广电、昆山龙腾和京东方,它们各拥有一条5 代线。
但中国的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却时运不济,在襁褓期就赶上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衰退和产业低谷。
2009 年春天,上广电因资不抵债而被托管重组,而它的5 代TFT-LCD 生产线是主要的亏损源,2008 年亏损高达18 亿元,所以在重组过程中被出售给了中航技集团。
京东方和龙腾光电在2008 年也遭受了亏损。
此时,尽管中国彩电工业迫切需求大批量液晶屏,但由于中国企业所拥有的5 代线的产品并不适用于电视机,所以中国彩电液晶屏仍然全部依靠进口。
如果在2008 年的时点上,瞭望中国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前景,多数人只能是悲观。
但是一转年,到了2009 年,京东方出乎各方意料地开始大举扩张,连续上马6 代线和8.5 代线,由此触发了一场“中国液晶热”。
更意外的是,国外主要液晶面板企业一夜之间改变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态度,纷纷要在华建设高世代线。
由此,中国能否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困惑和争论,变成了一个具体而现实问题:京东方之举是疯狂吗?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真能成功吗?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京东方在北京建成的5 代线稍晚于上广电的5 代线,但其通过收购韩国企业而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时间比上广电更早,并且进入这个领域的决定早在1998 年就独立作出。
这一史实被许多研究者忽略了,但它却是决定未来的一个关键!这个史实提醒我们,京东方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京东方在中国政府和产业界“觉醒”之前,就决定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第二,京东方是这一产业中惟一掌握主要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第三,京东方是目前这一产业中惟一具有自主技术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工艺能力和建设生产线能力)的中国企业。
因此,理清京东方的成长脉搏与发展脉络,就会理解中国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希望与障碍何在。
双重毁灭中重生的惶者京东方的液晶战略起源于它所经历过的“毁灭”。
它不仅经历过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曾经历过的市场化毁灭,而且还经历过技术替代所造成的毁灭。
京东方就是一个从毁灭中崛起的竞争性企业,一个被市场化和技术替代的双重毁灭所锻造出来的企业。
京东方的前身是电子部所属的北京电子管厂,即774 厂,是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由苏联援建的156 个重点项目之一。
建国后的前30 年间,北京电子管厂曾经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在1960 年代是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是中国电子工业的骨干和摇篮。
进入改革开放后的1980 年代,这个“万人大厂”的根基却迅速崩塌。
直接的原因是,半导体技术对电子管技术的替代。
当时从国外引进的新兴消费电子产品,诸如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等,几乎全部采用半导体技术。
电子管市场迅速萎缩。
陷入惨痛的技术替代危机,北京电子管厂从1986年到1992年连续七年亏损,直至陷入破产边缘。
1992 年9 月2 日,时年35 岁的王东升担任北京东方电子(000682)集团总经理和北京电子管厂厂长。
就是在改革开放30 年后,也罕见有如此年轻的企业领导人担纲“副军级”的万人大企业。
1992 年秋天,新领导班子上任,电子管厂开始推行“厂长负责制”试点,组建北京东方电子集团。
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在半年内止亏。
新班子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结构调整:坚决停掉没有收益和前途的老产品,支持生产有收益的产品而保证就业。
第一步迈出后,北京东方电子集团着手实施股份制改造。
1993 年4 月,北京电子管厂以经营性资产出资,2600 多名干部和员工以募集的现金650 万元出资,加上银行的债转股,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公司。
王东升任董事长兼总裁。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领导班子变动是北京电子管厂向竞争性企业转变的起点。
本文来自中华液晶网地址:/news/2011-08/info-137520-815.htm回顾中国FPD产业艰难历程(2)发布时间:2011-8-9 12:02:37 编辑:lwz 来源:中华液晶网提要:当时京东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生存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形成的战略是生存战略:把生产能力迅速转向为CRT(显像管)产业配套。
从市场化生存向竞争性企业当时京东方的“发展”实际上是生存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形成的战略是生存战略:把生产能力迅速转向为CRT(显像管)产业配套。
在1990 年代,正是中国彩电工业迅速兴起之时,当时中国的CRT(显像管)产业刚刚起步,但关键零部件都需要从日本进口。
当电子管被半导体器件全面替代时,惟一与传统的电真空技术保持着技术连续性的主要产品就是CRT 显像管。
京东方决定依靠原有技术能力转向为CRT(显像管)配套,从零部件做起。
这样做,可以利用在电子管时代形成的能力,做电子零件加工,而且所需投资不多。
其次,就是建合资企业。
王东升曾多次出国考察,深感企业要想做到一定高度,就要国际化,而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外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学习别人的本领。
虽然当时建合资企业有生存的目的,以此获得新产品。
但更长远的目的就是能力学习和人才培养。
早在1987 年,北京电子管厂就与日本企业建立了合资企业——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厂,北京电子管厂占25%,松下控股。
京东方成立后,于1993 年11 月与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北京旭硝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生产显像管玻杆和低熔点焊料玻璃,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曾经达到62%,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曾经达到20%,除向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厂供货外,还成为十余家CRT(显像管)企业长期供货。
此后,1995 年,京东方又与日本端子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企业,生产端子及其连接器。
1996 年4 月,又与日伸工业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北京日伸电子精密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电子枪及其零部件。
在第一阶段合资中,京东方的股份比例都没有超过50%。
到第二阶段合资时,京东方都处于控股地位。
京东方与日本茶谷建立的北京茶谷公司,京东方持股75%,生产背光源。
1997 年,京东方与台湾企业冠捷科技合作,成立东方冠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占股份的51%,1999 年投产后成功盈利,把台式电脑的CRT(显像管)显示器做到了世界第一。
就京东方今天的产业而言,这些合资企业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但这个渐远渐淡的合资阶段,却使京东方员工学到了工业文明所必备的行为习惯,为企业积累了技术人才,培养了国际化管理团队。
王东升认为,必须让员工接受大工业和产业文明的洗礼,这是建合资企业的根本目的。
在建合资企业过程中,京东方派出很多职工到日本企业去“研修”。
每年都去日本看望研修职工的王东升总会这样勉励他们:必须先学好别人的,但学好后必须自己做,要有“企业报国、产业强国”的理想,创造自己的事业。
京东方在生存战略阶段的头 5 年里,最大的成果就是培养了人才:一部分到日本去培训,一部分送到大学去读博士、硕士,一部分干脆送到学校与大学合作研发。
在合资过程中所培养和锻炼管理团队,占到今天的京东方中高层领导干部中的70% 以上。
京东方从1994 年开始盈利800 万元,到1997年盈利已达4000 多万元。
经过两年的努力,京东方于1997 年6 月10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实现B股上市,募集到3.5 亿港币。
这是京东方第一次有了可以用于投资的钱,企业管理者们非常兴奋。
又过去3 年,2000 年12 月,京东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增发A 股,融资9.7 亿元人民币。
到此时,京东方已经进入了“小康”,不仅小日子过得不错,而且手上还有了可以用于投资的10 个亿。
但是,始终有一个根本问题依然困扰着京东方人:我们这个企业到底是干什么的?虽然A 股B 股都上市了,京东方确实说不清楚自己的主业,办了一堆的合资企业,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还有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