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黄帝的传说故事
黄帝的传说的意思

黄帝的传说的意思
黄帝的传说是中国远古时代一个神秘而遥远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祖先、敬畏自然、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传说中,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他出生于春秋时期,大约在公元前 2717 年。
黄帝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倡导文明,发明了许多对人类有帮助的发明,如衣服、舟车、房屋、乐器、医药等。
他还领导人民打败了周围的诸侯,统一了中国,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
在黄帝的传说故事中,有很多关于他的神奇传说,如他出生时天降祥瑞,长大后能言善辩,智慧超群,成年后娶妻生子,事业蒸蒸日上。
然而,他深知天下纷争,战争不停,人民痛苦,于是决定征战,统一天下,让人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黄帝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祖先、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谐、勤劳致富、造车造车的价值观念。
历史上黄帝是谁

历史上黄帝是谁黄帝是远古时,夏部落联盟首领,是华夏民族的领袖,贵为五帝之首,是中华人文初祖。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历史上黄帝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
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
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
在涿鹿之战中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数学、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
相传尧、舜、禹、汤等都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相传三月初三是黄帝诞生的日子,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是今人祭祀黄帝的日子.黄帝的历史贡献首先,黄帝的贡献最突出的便是他和蚩尤的战争。
当时,黄帝担心蚩尤和神农氏会来联合攻击他的部落,于是皇帝决定先发制人。
他先打败了神农氏,又打败了蚩尤,所以他统一了中原各部落,氏华夏民族团结一体。
这一点是黄帝最大的贡献之一。
其次,在物质文明方面,黄帝的贡献也很突出。
为了解决百姓耕地的矛盾,黄帝发明了田亩制度,他以脚丈量出田地的面积,然后公平的划分给百姓,提高了国民的生产积极性。
随后,黄帝又将全国土地进行重新划分,制成了“井”字形。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避免了土地之争,并且更高效率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除此之外,黄帝还发明了鼎、铜镜、车、船、云梯、纺织机等物品,便利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第三,在精神文明方面,黄帝的贡献非常卓越。
他发明了阴阳五行、甲子纪年法和占卜术、文字等多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物质财富,推动了华夏文明进程。
黄帝的小故事谈到黄帝,他的许多故事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了。
黄帝的故事有很多,第一个有关黄帝与蚩尤大战的故事。
在黄帝登位后,部落人民生活的十分和谐,可是不久就出现了蚩尤等人来扰乱黄帝的生活,蚩尤带领的人都是长得怪物的形状,看起来就让人有点害怕,而且武力也很强,他们总是和黄帝对着干,杀死许多无辜的部落民众。
炎帝黄帝传说故事_炎黄子女必读_传说

炎帝黄帝传说故事_炎黄子女必读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黄帝的传说关于黄帝的传说是这样的:他本来姓公孙,他的父亲名叫少典,也是一位王。
有一天,他的母亲忽然梦见一道巨大的电光在围绕着北斗星,照耀着整个世界,于是就怀孕了。
24个月后,才生下黄帝。
15岁时,黄帝继承了王位,娶了一位妻子,他的妻子就是后来被称为养蚕之神。
在黄帝的领导下,他所在的国家很快就征服了许多地方势力。
但是不久,他遇上了一位可怕的对手——蚩尤。
这是一位神通广大的人,他长着动物的身躯,头是铜做的,额头是铁的,专门以石头为食物,拥有很多法术,还有80个兄弟。
黄帝与他作战,多次遭到。
后来,他梦见一位女神,她送给他很多经书,教给他一些咒语。
于是,他就依靠这些打败了对手,统一了中国。
再后来,天上的最高女神来到他的国家,邀请他到处巡游,使他认识了很多神仙。
不久,他就放弃了王位,开始修炼,等待着成为神仙。
那一天终于到了,一条巨龙从天上飞来,黄帝和他的72位最亲密的人骑到龙背上飞到天上去了。
炎帝的传说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
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
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
炎帝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是传说中远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黄帝的简介及传说

黄帝的简介及传说: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的人物简介:早年经历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
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
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
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
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中国古代皇帝的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皇帝的神话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
1. 黄帝大战蚩尤: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位部落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相传,黄帝与蚩尤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黄帝获胜,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统治者。
2.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说中的帝王,他被认为是治水的英雄。
相传,大禹花费了十三年的时间,治理了黄河流域的洪水,为人民带来了福祉。
3. 尧舜禅让:尧舜是中国古代的两位传说中的帝王,他们被认为是贤明的君主。
相传,尧舜禅让王位,将权力交给了有才能的人,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子孙。
4. 周武王伐纣:周武王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他被认为是推翻商朝暴政的英雄。
相传,周武王率领军队攻打商朝,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帝王的崇拜和尊敬,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
关于黄帝的故事

关于黄帝的故事
相传黄帝出生于中原地区,他聪明睿智,好学不倦,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农业等各种知识。
在他统一部落后,他开始制定法律
制度,推行农耕,发展手工业,使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社会逐渐
进入繁荣昌盛的时期。
黄帝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他率领部下征战四方,最终统
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
乐业,国力日益强大,成为当时东方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黄帝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据传,他亲自编写了《黄帝内经》,这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黄帝的晚年,他听说有一位名叫蚩尤的勇士在北方作乱,便
亲率大军北上讨伐。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黄帝亲自上阵,与蚩尤
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
最终,黄帝以勇猛的战斗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战胜了蚩尤,为国家夺得了最终的胜利。
黄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创立了
一个强大的国家,使中华民族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黄帝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伟大事迹,传承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于黄帝传说的十个故事

关于黄帝传说的十个故事
1. 黄帝治水
相传黄帝亲自带领百姓治理洪水,先兴修梁、渠、堤、闸等水利工程,然后推动废除奢侈、厉行节约,最终使洪水得到有效控制。
2. 黄帝与蚩尤之战
相传黄帝领兵与蚩尤大战三年,最终凭借智谋和军事实力取得胜利,
从此黄帝名扬天下。
3. 黄帝封泰山
传说黄帝在位期间,封泰山为国家的神山,并派遣官员管理山脉,后
来泰山成为帝王及文人墨客崇拜的圣地。
4. 《黄帝内经》的创作
相传黄帝与其医师伴随历经几十年,将治疗疾病的方法总结成了《黄
帝内经》,成为古代中医学的宝典。
5. 黄帝发明农具
传说黄帝发明了犁、耙、锄、镰等各种农具,推动了中国农业生产方
式的进步。
6. 黄帝与女娲娘娘结缘
传说黄帝与女娲娘娘有着深刻的缘分,二人共同开创了太极、阴阳五
行等重要的中华文化概念。
7. 黄帝与伏羲卜卦
相传黄帝在位期间,与伏羲协同研究卜卦,探究天人之间的奥秘,创
造了八卦、六十四卦等易学体系。
8. 黄帝崇尚音乐
传说黄帝崇尚音乐,并创作了《黄钟大吕》等经典乐曲,为中国古代
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 黄帝与昆仑山神仙群体结缘
相传黄帝曾经与昆仑山神仙群体相遇,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神仙所授
的诸多技艺和知识。
10. 黄帝逝世与葬礼
传说黄帝在位期间,推陈出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最终于逝世后获得了盛大的葬礼和悼念。
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

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英雄神是黄帝。
那你知道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黄帝城现在新郑的郑韩故城,过去当地人叫它“黄帝城”。
说起这座城,在新郑一带流传着一个天上九龙下凡修黄城的故事。
传说,原先黄帝打败炎帝之后,为防蚩尤进攻,就想修一座大的都城,因为把地址选错了,没修成。
黄帝打败蚩尤之后,心想,现在天下统一了,不修一座大的都城,普天下的诸侯和臣民来朝贺,怎么办?一天上午,黄帝正在想心事,风后来了。
黄帝把这个想法告诉风后,风后说:“这件事咱俩想到一块了。
咱还是出去看看把城址选在何处好!”说罢,风后前头带路,黄帝随后,就出有熊国都向西北的轩辕丘走去。
他们站在轩辕丘上,四下观看。
风后指着说:“主公你看,这里整个地势是西高东低,南边、西边、西北边有陉山、具茨山、西太山和梅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东边是大平原。
臣近观天象,咱这头上天空,位居中宫的轩辕星(北斗星)最亮,而咱站的这个地方也正好位居地的中心。
真是上有轩辕星,下有轩辕丘,天地合一。
这里帝王之气蒸蒸日上!”黄帝听着看着,连声称是。
第二天,黄帝带领群臣,在轩辕丘东,洧水和黄水交流处上边设立了个方园的祭坛,摆下供品、香案;还在这里竖立了一通四尺高,三尺粗方园的青石碑,上刻龟纹形“天心石”几个大字。
黄帝在前,群臣在后,跪拜天地。
风后在香案前用手在空中比划来比划去,嘴里念念有词,说;“玉帝,玉帝,请听仔细。
天下一统,定都有熊。
具茨山下,天地正中。
肉鱼香烟,供你享用。
保佑子民,万世昌盛!”风后说罢,黄帝和群臣也都同声呼喊:“保佑子民,万世昌盛!保佑子民,万世昌盛!”这祭祀玉帝的香火,化作一缕青烟,直上云天,到达天庭。
玉帝和天上的各路神仙正在朝议,突然,闻到从凡间传来的一股香烟味,就拨开云头往下看,见是黄帝正和大臣们祭祀天地,要修黄城。
玉帝说:“我们不能光受人间香火,今夜大家是不是也帮帮轩辕修起这座城?”大家早就想到人间看看,自然都很高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王故事:黄帝的传说故事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人物简介早年经历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
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
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
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
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统一华夏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
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首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
黄帝居中原。
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
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
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走,向黄帝求救。
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
最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
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
建都在涿鹿。
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
道家把这个年作为道历元年。
治国有方黄帝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
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
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
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
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
“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
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着的领袖——弃。
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尊为后稷。
他能理解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
中国史前农耕聚落分布表现出沿小河而居的特点。
它反映出早期农业在水的利用方面对于河流的依赖,依据考古发现,水井最初出现在河姆渡遗址第1—2层相当于松泽文化下层的时期,其14C测定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这里是长江三角洲水位较高的沼泽地带,无需深挖即容易见水,这里首先发明井不足为奇。
而水位较低的黄河流域,开凿水井难度较大,而水井对于农业的意义远非长江三角洲的水井可堪比拟。
但大约到距今5000—4000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址普遍发现有水井,它表明水井在黄河流域的经济生活中已发生了显着的效用。
如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基本上与黄帝时代相符。
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规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乘龙升天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
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
”“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
不过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
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
龙去鼎湖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黄帝的故事战神传说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蚩尤有兄弟81人,号称是神带的后裔。
这81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含五谷,只吃河石。
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
又制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
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
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
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
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
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
醒来后,心觉奇怪。
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
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
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
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
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
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
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
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
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开战。
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
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
最后,杀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后来,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
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
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
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诸侯。
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
仙人授道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
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
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
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
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
是大祥的征兆。
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
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
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
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
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
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
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
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
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他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
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
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
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
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
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
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
广成子蹶不过起说:“此问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
”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
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
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
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
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
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
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发明制鼓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
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
而以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宗教之神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
其原型是华夏族一个酋长国首领,因其对本民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为后世长期传颂。
但因其年代太久远,留下来的传闻,大多扑朔迷离,难详究竟。
不过至战国百家言黄帝时,很多人对那些传闻实行编联增纂,终于造就出一代帝王形象。
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曾败炎帝于陂泉,诛蚩尤于涿鹿,诸侯遂尊之为天子,代神农氏而为黄帝。
接着,又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宫室,作衣裳,制舟车,定律历,文字、算数、音乐等皆相继发明,于是形成盛世的局面。
与百家塑造黄帝帝王形象同时,一些典籍又在塑造黄帝的仙人形象。
能够说,历战国至汉初,黄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独尊老子为教祖,而尊黄帝为古仙人。
由此遂被沿袭。
所以此后道书仍然以黄帝为古仙人继续实行增饰。
同书《极言》篇则历叙黄帝遍历名山、访真问道、以至最后得道升天的故事。
旧时一些地区尝建黄帝庙或轩辕庙,多以之为古仙而奉祀之。
《山西通志》载有多处黄帝庙,其“一在曲沃县城中,明正统间里人掘地得古碑…其阴赞文曰:‘道德巍巍,声教溶溶,与天地久,亿万无穷。
’因立庙。
”陕西等地亦有黄帝庙,道教宫观中尝有黄帝殿、轩辕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