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串行口介绍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80C51单片机是一种基于哈佛架构的8位单片机,具有强大的串行口功能。
串行口是一种通信接口,可以通过单根线传输数据。
本章将介绍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原理及其应用。
一、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原理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包含两个寄存器,分别是SBUF(串行缓冲器)和SCON(串行控制寄存器)。
SBUF寄存器用来存储待发送或接收到的数据,SCON寄存器用来配置和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模式。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两种工作模式:串行异步通信模式和串行同步通信模式。
1.串行异步通信模式串行异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的时钟频率不同步,通信的数据按照字符为单位进行传输,字符之间有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支持标准的RS-232通信协议和非标准通信协议。
在串行异步通信模式下,SCON寄存器需要配置为相应的工作模式。
首先,需要选择串行口的工作模式。
80C51单片机支持第9位,即扩展模式,可以用来检测通信错误。
其次,需要设置波特率。
波特率是指数据每秒传输的位数,用波特率发生器(Baud Rate Generator,BRGR)来控制。
然后,需要设置起始位、数据位和停止位的配置,包括数据长度(5位、6位、7位或8位)、停止位的个数(1位或2位)。
在发送数据时,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MOV指令传送到SBUF寄存器,单片机会自动将数据发送出去。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检测RI(接收中断)标志位,如果RI为1,表示接收到数据,可以通过MOV指令将接收到的数据读取到用户定义的变量中。
2.串行同步通信模式串行同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的时钟频率同步,在数据传输时需要时钟信号同步。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同步通信支持SPI(串行外设接口)和I2C(串行总线接口)两种协议。
在串行同步通信模式下,SCON寄存器需要配置为相应的工作模式。
首先,需要选择串行口的工作模式。
80C51单片机支持主从模式,可以作为主设备发送数据,也可以作为从设备接收数据。
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可同时发送、接收数据。
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两个缓冲器共用一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字节地址(99H)。
串行口的控制寄存器共有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 和PCON。
下面介绍这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各位的功能。
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字节地址988H,可位寻址,位地址为98H~9FH。
SCON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下面介绍SCON中各位的功能。
(1) SM0、SMl:串行口4种工作方式选择位。
SM0、SM1两位的编码所对应的4种工作方式见下表。
表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2)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
因为多机通信是在方式2和方式3下进行的,因此SM2位主要用于方式2或方式3中。
当串行口以方式2或方式3接收时,如果SM2=1,则只有当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1时,才使RI置l,产生中断请求,并将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送人SBUF;当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为0时,则将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丢弃。
而当SM2=0时,则不论第9位数据是l还是0,都将前8位数据送入SBUF中,并使RI置1,产生中断请求。
在方式1时,如果SM2=1,则只有收到有效的停止位时才会激活RI。
在方式0时,SM2必须为0。
(3)REN:允许串行接收位。
由软件置1或清0。
REN=1,允许串行口接收数据。
REN=O,禁止串行口接收数据。
(4)TB8:发送的第9位数据。
在方式2和方式3时,TB8是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其值由软件置l或清O。
在双机串行通信时,TB8一般作为奇偶校验位使用;在多机串行通信中用来表示主机发送的是地址帧还是数据帧,TB8=1为地址帧,TB8=0为数据帧。
(5) RB8:接收的第9位数据。
工作在方式2和方式3时,RB8存放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
《单片机串行接口》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单片机串行接口概述 •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硬件结构 •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编程实现 •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调试与测试 •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应用实例
01
CHAPTER
单片机串行接口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单片机串行接口是指单片机与其 他设备或系统之间进行串行通信的接口 。
示波器
用于测量信号的波形和参数,如电压、频率等。
逻辑分析仪
用于分析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信号,以便于调试和 测试。
串行接口的性能评估
传输速率
评估串行接口的传输速度,确保满足应用需 求。
误码率
评估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确保数据传输无误 码。
兼容性
评估串行接口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以便于 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05
串行接口的中断处理
中断请求
当串行接口接收到数据或发生错误时,会产生 中断请求信号。
中断服务程序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根据中断类型执行相应的 处理操作,如数据接收或错误处理。
中断优先级
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的中断类型分配不同的优先级,以确保重要中断得到及 时处理。
04
CHAPTER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调试与测 试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可以选择奇校验或偶校 验方式。
串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发送数据
将要发送的数据按照串行 协议打包,并通过串行接 口发送出去。
接收数据
从串行接口接收数据,并 根据协议进行解析,提取 出有用的信息。
数据缓冲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以设置数据缓冲区, 以暂存待发送或待处理的 数据。
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硬件结构
串行接口的电路组成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7章: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及接口

51单片机-串行口ppt课件

为发送时CPU是主动的,不会产生重叠错误。
最新课件
21
8.2.2 80C51串行口的控制寄存器
SCON 是一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以设定串行口的工 作方式、接收/发送控制以及设置状态标志:
SM0和SM1为工作方式选择位,可选择四种工作方式:
最新课件
22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 当接收机的SM2=1时可以利用收到的RB8来控制是否 激活RI(RB8=0时不激活RI,收到的信息丢弃; RB8=1时收到的数据进入SBUF,并激活RI,进而在 中断服务中将数据从SBUF读走)。当SM2=0时,不 论收到的RB8为0和1,均可以使收到的数据进入 SBUF,并激活RI(即此时RB8不具有控制RI激活的 功能)。通过控制SM2,可以实现多机通信。
起 空始 闲位
一个字符帧 数据位
校停 验止 位位
空 下一字符 闲 起始位
LSB
MSB
异步通信的特点:不要求收发双方时钟的
严格一致,实现容易,设备开销较小,但 每个字符要附加2~3位用于起止位,各帧 之间还有间隔,因此传输效率不高。
最新课件
9
2、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时要建立发送方时钟对接收方时钟的直接控制, 使双方达到完全同步。此时,传输数据的位之间的距离均 为“位间隔”的整数倍,同时传送的字符间不留间隙,即 保持位同步关系,也保持字符同步关系。发送方对接收方 的同步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
波特率=2SMOD/32×T1的溢出率 = 2SMOD × fosc/[ 32 × 12×(2K-初值)]
最新课件
19
回目录 上页 下页
3、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的关系
串行接口或终端直接传送串行信息位流的
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hgfedcba
a
fg b
e
c
dh
共阳极
累加器 A hgfedcba
0C0H = “0”
0B0H = “3”
例: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0扩展出8位并行I/O 口,驱动共阳LED数码管显示0—9。
VCC TxD RxD
☞方式2的波特率 = fosc 2SMOD/64 即: fosc 1/32 或 fosc 1/64 两种
☞奇偶校验是检验串行通信双方传输的数据正确与 否的一个措施,并不能保证通信数据的传输一定正 确。
换言之:如果奇偶校验发生错误,表明数据传输 一定出错了;如果奇偶校验没有出错,绝不等于数 据传输完全正确。
☞ REN:串行口接收允许位。 REN=1 允许接收
☞ TB8,RB8,TI,RI等位由运行中间的情况 决定,可先写成 “0”
三、工作方式2: 9位UART(1+8+1+1位)两种波特率
☞由于波特率固定,常用于单片机间通讯。 数据由8+1位组成,通常附加的一位 (TB8/RB8)用于“奇偶校验”。
☞ 溢出率:T1溢出的频繁程度 即:T1溢出一次所需时间的倒数。
☞ 波特率 =
2SMOD fosc 32 12(2n - X)
其中:X 是定时器初值
☞ 初值 X = 2n -
2SMOD fosc 32 波特率 12
常用波特率和T1初值查表
☞表格有多种, 晶振也不止一种
串口波特率 (方式1,3)
74LS164
hgfedcba
A B
CLK
CLR
74LS164
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

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是指如何实现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讯。
通过适当的接口技术,单片机可以与各种外设如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等进行连接和交互,实现功能的扩展和应用的多样化。
一、GPIO口通用输入输出口(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 GPIO)是单片机中最常用的接口技术之一。
GPIO口可以通过编程进行配置和控制,可设置为输入或输出,可以读取外部信号状态或输出控制信号。
对于普通的外设,如按钮、开关等,可以通过GPIO口进行连接和控制。
二、串口串行口(Serial Port)是一种常见的接口技术,在单片机中通常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串行通信。
通过串口可以将数据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通信速率相对较低,但占用的引脚数量较少,适用于长距离传输或与其他设备通信。
三、并行口并行口(Parallel Port)与串行口相反,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
它的通信速率较高,但需要较多的引脚,适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场合。
四、SPI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SPI)是一种常用的同步串行通信接口。
通过SPI接口,单片机可以与各种外设如存储器、传感器、显示器等进行高速通信。
SPI接口通常由4根引线组成,包括时钟线、数据线、主从选择线和从机使能线。
五、I2C接口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接口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适用于多个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
通过I2C接口,单片机可以与多个设备进行连接,并通过地址选择不同的设备进行通信。
六、ADC/DAC接口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和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AC)接口用于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进行转换。
通过ADC接口,单片机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而通过DAC接口,单片机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单片机串行口几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

单片机串行口几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单片机串行口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重要接口之一。
在串行口通信中,波特率是一个关键参数。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的波特数量,用于衡量数据的传输速率。
单片机串行口的波特率通常选择常见的标准波特率,例如9600、19200、38400等。
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下的波特率设置。
1. 同步串行口同步串行口是指在传输数据时,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一个时钟信号来同步数据的传输。
在同步串行口中,波特率的设置是固定的,因为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以相同的波特率来同步数据传输。
常见的同步串行口波特率包括115200、230400等。
2. 异步串行口异步串行口是指在传输数据时,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起始位、停止位来进行数据的同步。
在异步串行口中,波特率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以相同的波特率来正确解析数据。
常见的异步串行口波特率包括9600、19200、38400等。
3. 高速串行口随着单片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对串行口的传输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速串行口通常指的是波特率在1Mbps及以上的串行口。
高速串行口通常应用于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场景,例如高速数据采集、图像传输等。
4. 自适应波特率有些情况下,单片机需要与多种速率不同的设备通信,这就需要单片机具备自适应波特率的能力。
自适应波特率指的是单片机可以根据外部设备的对应波特率来自动调整自身的波特率。
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单片机的通信灵活性和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程序员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并在程序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和配置。
还需要注意波特率的选取要与外部设备相匹配,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解析。
通过上述对单片机串行口几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片机串行口通信中波特率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工作方式下的波特率设置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和设置波特率将有利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串行口介绍
串行口是单片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工具。
8051单片机的通信方式有两种:
并行通信: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
串行通信:数据一位一位次序发送或接收。
参看下图:
串行通信的方式:
异步通信:它用一个起始位表示字符的开始,用停止位表示字符的结束。
其每帧的格式如下:
在一帧格式中,先是一个起始位0,然后是8个数据位,规定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接下来是奇偶校验位(能省略),最后是停止位1。
用这种格式表示字符,则字符能一个接一个地传送。
在异步通信中,CPU与外设之间必须有两项规定,即字符格式和波特率。
字符格式的规定是双方能够在对同一种0和1的串理解成同一种意义。
原则上字符格式能由通信的双方自由制定,但从通用、方便的角度出发,一般还是使用一些标准为好,如采用ASCII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