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中国文学类型

中国文学类型
中国文学可分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
古典文学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古代文学作品,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
这些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学造诣。
现代文学则包括多种文学流派和形式,如白话文小说、散文、新诗、话剧、电影文学等。
其中一些经典作品包括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等。
这些作品探索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技巧,反映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当代文学则是指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地区所流行的文学,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伤痕文学、新写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先锋派文学等多种形式。
当代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和人们的生活变迁,其中一些经典作品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等。
总的来说,中国文学的类型非常丰富,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结合作品谈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

结合作品谈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是指从20世纪中期至今的中国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和情感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
这些作品的主题和情节也非常丰富多彩包括爱情、友情、家庭、政治、社会、历史等方面。
在中国文学中有很多经典的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这些作品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像鲁迅、老舍、巴金、莫言、余华、刘震云、路遥等著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学概论练习

(不定项选择)1.黑格尔在《美学》中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
A 古典型B 象征型C 荒诞型D 浪漫型2.席勒曾将诗分为()和()两种类型。
A 素朴的诗B 伤感的诗C 象征的诗D 古典的诗3.我国古代象征性文学的源头可追溯到()。
A《楚辞》B《庄子》C《搜神记》D《吕氏春秋》4.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讲艺术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性的是()。
A 黑格尔B 席勒C 康德D 费尔巴哈5.象征性文学的重要特点是()。
A 再现性与逼真性B 表现性与虚幻性C 暗示性与朦胧性D 想象性与隐喻性6.以下几项内容最符合报告文学特点的是()。
A 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灵活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C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D 及时性与纪实性1 abd2 ab3 b4 a5 c6 d本章常见问题1. 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查看答案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从逻辑上对文学类型进行的总体划分,它适合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则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历史形态。
它们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不能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概念来指称所有历史时期的文学类型。
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近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使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形态得以独立和充分的发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成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它们较完全地体现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类型特征。
2. 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查看答案第一,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蕴。
这种意蕴或侧重客观,或侧重主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个别事物的抽象性、概括性。
从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看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性∶通过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文学理论思考题(1--9章)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答题要点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以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如图所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内容提要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概而言之,以下五个基本观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
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展示。
(2)文学反映论。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
文学的研究方法

文学的研究方法文学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和评价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文学研究时,我们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本文将就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文学研究的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等多种形式。
文本分析是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文字、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艺术特点。
历史研究则是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考察,来理解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义和价值。
比较研究则是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共性和差异性,探讨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和个别特征。
理论研究则是通过运用文学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例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不同的文学理论可以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其次,文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来确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比如,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来揭示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对于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来探讨其在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位置和意义。
同时,研究方法的选择也应该考虑到研究目的,比如,如果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那么就需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深入剖析作品的语言、结构和风格等方面。
最后,文学研究方法的运用需要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文学作品是多维度的,它包含了文字、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文学研究时,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便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文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也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空间,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全面和丰富。
综上所述,文学研究方法是多样的,我们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便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二)-课后习题

【基本概念】九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十.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特征化: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4.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十一.1.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概要

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一)、暗示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
有规律地变化:停顿 、节奏、音调、押韵。 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小 说
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可以分为长篇、中篇与短篇小
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基本特征是: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 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如沈从文的《边城》里 面的人物刻画、情节叙述、环境描写。
三、剧本
❖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
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与 正剧。按场次划分,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 剧。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 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 进戏剧动作。如老舍的《茶馆》。
四、散文与报告文学
(一)散文
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
的描绘。 别林斯基认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
,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 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 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福楼拜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 露面一样。”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四、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一)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 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 要的文学潮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作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
关于文学类型的划分�历史上又有很多种见解。
有的划分为再现型、表现型�有的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来界定。
其实�总结历史上文学创造的很多普遍规律�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显示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下面我就运用文学的类型理论来分析一下《家》这部作品。
《家》是巴金的作品�他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
巴金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正像他自己后来所回忆的那样�当时“我如饥似渴地抢购各种新文化运动的刊物�一句一行地吞下去�到处写信要求人给我指一条明确的出路�只要能推翻旧的�建设新的�就是赴汤蹈火�我也甘愿……我们是五四运动的产儿�是被五四运动的年轻英雄们所唤醒、所教育的一代人。
”可以说�是“五四”给了他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而他自己的家族故事则为他提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背景和一个丰实的材料库。
正是通过讲述这样一个“小社会”在1919—1924年间的故事�巴金表达了他作为一个“五四运动的产儿”的不无矛盾的社会观和文化观。
《家》是属于现实型的�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点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逼真性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食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家》中的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立、重建文明的时期。
这一点符合现实型文学作品的再现性这一特点。
背景是中国当时还很封闭的内地——四川成都。
那里有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大家族——高公馆�公馆中除了老太爷�还有五房分支。
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经�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
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
巴金曾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
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
那个时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诅咒。
”他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同时�这样一种情节模式又正是现实生活的矛盾在文学中的反映。
《家》所诞生的时代�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立、重建文明的时期。
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对富国强兵的追求�维新变法改革制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继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却流于形式�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在“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看来�在于中国自身�正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阻碍着中华民族走向强盛。
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命运�必须与这个传统彻底决裂。
而这种决裂只有通过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极力丑化才能实现。
这一点又符合了现实型文学的特点。
巴金的这部作品是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
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该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流畅�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意蕴丰富�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它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型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