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家庭访视对产褥期产妇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开展社区产后家庭访视的心得体会

开展社区产后家庭访视的心得体会目的:掌握社区产后家庭访视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产后妇女健康问题和新生儿健康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方法:对450例社区产后妇女进行家庭访视,了解产后妇女和新生儿遇到的问题。
结果:产后妇女健康问题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担心体型恢复”,达到51.33%。
此外,产后抑郁、母乳喂养困难所占比例也比较大,都超过35%。
新生儿健康问题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溢乳,达到20.67%。
此外,消化不良,体重不增,脐带红肿、出血、有分泌物等所占比例也较大,都大于12.00%。
结论:开展社区产后家庭访视意义重大,能了解产后妇女和新生儿存在的健康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对策,满足产妇与家属的需求,增进与他们的交流,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有利于更好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标签:社区;产后家庭访视;产后妇女健康;新生儿健康0.引言随着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医学护理工作逐渐走出医院,走入社区和家庭,社区产后家庭访视逐渐受到重视。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还能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送到家庭,对促进和提高产后妇女和新生儿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
事实上,社区产后家庭访视既能将预防、保健、康复和专业护理送到家庭,还有利于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展现护士的自身价值,社会效益良好[1]。
我院自2018年2月開展社区产后家庭访视以来,一共走访450名产后妇女家庭,通过了解产后妇女和新生儿健康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对策,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社区产后家庭访视。
年龄在20-39岁之间,孕周36-42周。
初产妇347例,占77.11%;经产妇103例,占22.89%。
正常分娩379例,占84.22%;剖宫产71例,占15.78%。
1.2方法根据产后妇女保健规范要求,由科室设立随访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产妇姓名、分娩后的时间、咨询时间、咨询内容、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参与家庭访视的工作人员签名。
产后访视及护理体会

产后访视及护理体会摘要】产后访视是为了全面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问题,能有效地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教育及育儿知识进行宣教和指导,使产妇和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保健,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关键词】产后访视母婴健康安全护理体会产后访视是医务人员对产妇、新生儿及其家庭成员的一种访视方式,通过访视可以及早发现产妇的产褥感染、泌尿系感染、产后心理障碍以及新生儿疾病。
为探讨产后的访视作用,现对2095名产妇及2109名新生儿的产后访视结果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分娩的产妇2095人,新生儿2109人。
1.2 方法访视护士于产后出院后3天、7天、14天、28天,进行家庭访视,了解产妇乳腺、宫底、会阴伤口、恶露、乳汁、精神状态和新生儿体温、脐部、黄疸的发生与消退时间,胎便排出情况、母乳喂养、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头颅血肿的消失情况。
2 结果2.1 产妇存在的问题(见表1)2.2新生儿问题(见表2)3 护理体会通过访视体会到,初产妇存在喂养方法知识欠缺,产后角色的不适应造成产后沮丧、产后抑郁;新生儿护理不当造成母乳喂养失败、脓疱疮、臀红、体重不增等。
通过科学认真的分析指导给产妇家庭以支持帮助,达到母婴健康安全。
3.1 加强心理指导,减低产妇心理疾病的发生产妇在产褥期对各种社会因素、生理、心理的易感性提高,由于承担新的社会角色、育儿的疲劳,身体应激及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发生身心障碍增多,因此访视时应倾听产妇诉说心理问题,解除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有不良个性的产妇,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协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指导产妇与婴儿的接触,为婴儿提供照顾,培养产妇的自信心;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高危因素的产妇,应让家属给予足够的照顾,改善家庭关系和生活环境。
3.2 加强母乳喂养宣教,提高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是保障婴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产妇在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达98%以上,出院后下降,主要是大多数产妇对母乳认识不足,怀疑自己的乳汁暂时不足,放弃母乳喂养。
对初产妇开展围产期健康教育的体会(一)

对初产妇开展围产期健康教育的体会(一)分娩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对初产妇。
由于分娩的知识缺乏,分娩给她们带来了很的心理负担,害怕疼痛,担心意外等,因此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如何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于2008年7月~2010年6月对辖区内初产妇开展围产期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入院教育我们针对产妇住进医院,面对陌生的医生、护士、同病房的患者以及陌生的环境,产妇会产生孤独、恐惧的特点,首先要主动热情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病人及家属接触,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鼓励她们主动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1〕,使患者乐于接受护士的信息,也乐于同护士交谈。
2产前教育2.1分娩知识的介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妊妇讲解分娩的过程,疼痛的原因、症状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注意事项,让产妇知道分娩是一正常的生理现象。
并教导妊妇如何搞好个人卫生。
2.2心理指导分娩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每期长短不一,宫口大小不等。
产程愈长,产妇痛苦愈大,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愈大〔2〕,初产妇产程较长。
我们根据产妇的心理特点,指导产妇正确对待分娩。
重点讲述成功分娩的技巧,帮助产妇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并鼓励产妇多进高营养饮食,改善营养状态,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3分娩指导分娩疼痛是客观事实,现代女性有权享受安全、幸福而无痛的分娩服务。
为了保护母婴安全,减少产妇的痛苦,促进自然分娩,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具体体现就是采用导乐分娩〔3〕,即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给孕产妇以持续的生理上的支持及心理上、精神上的安慰鼓励,充分发挥产妇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顺利完成整个分娩过程。
4产后教育4.1饮食指导:产后应进食易消化、高营养饮食,应有足够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元素,多吃汤类,适量进食蔬菜、水果等。
这样有利于产妇体力的恢复。
孕妇访视工作总结

孕妇访视工作总结
孕妇访视工作是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孕妇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视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对孕妇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她们提供了更全面的保健服务。
首先,我们对孕妇进行了系统的健康问诊,了解她们的孕期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通过问诊,我们发现了一些孕妇存在的健康问题,比如贫血、高血压等,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了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
其次,我们进行了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定期的孕期保健讲座和个别咨询,我们向孕妇传授了孕期保健知识,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孕期体格检查和孕妇营养膳食指导。
通过体格检查,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孕妇存在的健康问题,比如孕期水肿、妊娠糖尿病等,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同时,我们还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孕期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膳食指导方案,帮助她们科学合理地膳食,保证胎儿的营养供应。
最后,我们进行了孕期心理健康的关怀和辅导工作。
孕期是孕妇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我们通过与孕妇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帮助她们排解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为顺利度过孕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孕妇访视工作,我们不仅帮助了孕妇解决了一些健康问题,也为她们提供了全面的保健服务,保障了她们和胎儿的健康。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孕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为更多的孕妇提供更好的保健服务。
产妇健康教育实践体会

产妇健康教育实践体会
《产妇健康教育实践体会》
在产妇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产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产妇所面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来帮助她们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产妇在产后身体恢复期间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关怀。
她们可能会面临产后抑郁、产褥期疼痛、乳腺炎等问题,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向产妇传授正确的产后护理知识和方法,帮助她们尽快恢复健康。
其次,产妇在产后也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
她们可能会面临产后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关怀和帮助。
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向产妇传授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她们度过产后的心理困难期,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最后,产妇还需要得到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方法。
她们可能会面临如何正确喂养、照料宝宝等问题,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向产妇传授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帮助她们做好育儿的准备。
通过产妇健康教育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健康教育对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来帮助产妇解决
身心健康问题。
我相信,只有通过健康教育,我们才能帮助产妇度过产后的困难期,重拾健康和生活的信心。
产后家庭访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产后家庭访视是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产妇和新生儿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及时、专业的护理指导,保障母婴健康。
为了提高我的临床实践能力,增强对产后家庭访视工作的认识,我于2023年X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产后家庭访视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产后家庭访视的意义和目的;2. 掌握产后家庭访视的流程和操作技能;3. 提高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能力;4. 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
三、实习内容1. 产后家庭访视的意义产后家庭访视是指医护人员在产妇出院后,定期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护理指导,帮助产妇度过产褥期。
产后家庭访视具有以下意义:(1)帮助产妇了解产褥期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2)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3)观察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4)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2. 产后家庭访视的流程(1)访视前准备:核实产妇信息,了解产妇出院后情况,准备好访视物品;(2)访视过程中: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了解产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体格检查,提供护理指导;(3)访视结束后:总结访视情况,记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向上级医生汇报。
3. 产后家庭访视的操作技能(1)沟通技巧:与产妇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2)体格检查:观察产妇面色、精神状态、伤口愈合情况等,为新生儿进行黄疸、体重、身高、头围等检查;(3)护理指导: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褥期卫生保健等。
四、实习体会1. 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产后家庭访视过程中,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至关重要。
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妇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同时也能增进产妇对我们的信任。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倾听、同理心等沟通技巧,与产妇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2. 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产后家庭访视实习,我掌握了产后家庭访视的流程和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做好产后访视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产后访视工作的几点体会【摘要】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及新生儿在出院后到家中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指导的服务,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内容,产后访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
高质量的产后访视可以降低产妇产褥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自护能力。
但是有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对产后访视工作重视不够,影响了产后访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访视;工作体会1 产后访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访视次数太少或时间安排欠妥产妇出院后7天内及28天各访视一次,很多地方仅访视1次,且访视时间安排的很随意,,没有在母婴最需要得到指导时去访视。
1.2 访视中偏重母亲而轻视婴儿。
1.3 访视人员知识面较窄,专业知识不强及访视技术不熟练,不能很好的解决访视中发现的问题。
1.4 访视人员不善于应用人际交流技巧来进行交流。
1.5 个别访视人员接到访视后存在怨气,积极性不高。
1.6 我们面对的是农村产妇,有些产妇及家庭成员思想落后,坐月子期间不让生人进门,对产后访视不理解甚至拒绝访视。
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1 产后访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有些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存在“例行公事、走过程完成任务而已,不考虑访视质量,有问题人家会自己问”等模糊认识,人员配备不强、要求不严、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部分妇保人员对待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产后访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产后访视时敷衍了事,访视内容的填写字迹潦草,且有填写内容与访视项目不符的现象填写不完整,甚至有的不去访视,只是打个电话,坐在办公室编写访视记录等等。
2.2 培训工作不到位,和乡医欠沟通,导致部分保健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做好访视工作的专业技能。
做好访视工作仅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全面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技巧。
2.3 负责产后访视的保健人员同时担当其他的工作任务,工作量大、琐碎、复杂,加上人员缺乏、配备不够,这样必将使访视工作的质和量都受到影响。
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体会

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和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产妇产后护理质量。
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4月期间,在本院产科分娩的189例产妇,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护理。
结果通过对产后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产妇的认知水平,消除了她们的负面情绪,并掌握了新生儿哺乳的正确方法,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保证了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产后;健康教育;效果;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其中,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对产妇实施产后的护理教育在产科工作中日趋重要。
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产后健康教育活动,满足产妇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使她们逐渐适应护理模式的改变,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
现将郑州市中医院的具体教育方法及体会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4月期间,在本院产科分娩的189例产妇。
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岁。
1. 2 方法首先,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健康知识、护理方法、护理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根据产科工作的特点和产妇的需求,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和个性化的教育措施,将健康教育贯穿于产妇产后护理的全过程。
2 产后健康教育2. 1 产后常规知识指导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产后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产妇的身心状况做出初步的评估,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情况、阴道出血、子宫收缩等方面的情况,尽早建立泌乳反射,保证产妇充足的休息,并为产妇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
比如,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多饮用营养丰富的汤汁和饮料,多食用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芝麻、鱼汤、鸡汤等滋补食品,但在术后3 d内应适当控制汤汁的摄入量,以免引起奶胀。
此外,护理人员应指导顺产产妇尽早排尿,防止产后出血情形的发生;转变自然分娩产妇家属的观念,使患者及早进食营养丰富的各类食物;鼓励产妇在产后24 h 后下床活动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家庭访视对产褥期产妇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家庭访视开展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方法:回顾我站2005年12月~20010-年12月143例产妇家庭访视情况。
结果:143名产妇中对产后保健知识及新生儿喂养护理知识有需求的占95.04%,产妇疾患占36.88%。
结论:产后访视是宣传妇幼保健知识的大好时机,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妇出现的问题,使产妇安全的度过产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妇;家庭;访视
产妇对产褥期健康常识把握和体味水平,对母婴健康发生直接影响。
产后访视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妇保工作的目的是宣传保健知识增进健康,及时了解、发现、处理孕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问题,使之安全度过产褥期。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以2005年12月~2010年12月对辖区内产褥期产妇通过家庭访视开展健康教育情况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1.2方法
1.2.1家庭访视人员,为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人员。
1.2.2访视时间及内容:产妇出院后3~7天初访,分娩后28~30天二访,有异常增加访视次数。
了解一般情况如:精神、睡眠、饮食、日常生活、腹部、会阴伤口、恶露排出、大小便、乳房护理等。
产妇检查:子宫复旧情况、恶露情况、腹部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心肺听诊。
检查乳房。
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母乳喂养、乳母用药、心里保健预防产后抑郁症、日常生活护理及指导、避孕及性生活、对丈夫及家属宣教、提供咨询电话每次访视情况纪录在产后访视记录页[1]。
2结果
2.1学历高低与咨询问题数量成正比。
在访视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咨询,而且学历越高咨询的问题越多,目前的产妇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且初为人母,尽管在产前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但真正付出行动时,仍不免手忙脚乱。
在医院有医护人员的呵护,回家后这种心里上的断奶,使她们异常紧张、敏感、焦虑不知所措,如:产后保健问题、育儿问题。
这时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家庭访视,为她们解答各种问题,告诉她们怎样作是正确的,怎样作是错误的,宣传产后保健知识,为她们解除心里顾虑。
使她们愉快的度过产褥期。
2.2产褥期产妇所患疾患不容乐观。
产褥期产妇所患各种疾患还是相当严重,其中子宫复旧不良、消化道疾患、伤口愈合不良、乳腺疾患、高血压、上呼吸道疾患是最多见的疾病。
所以我们在产妇出院后3~7天入户访视十分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妇存在的各种疾患,使她们安全的度过产褥期[2]。
3体会
3.1由于独生子女过度娇惯,产后活动较少,造成子宫复旧不良,存在着晚期大出血的危险,访视中我们对发现的子宫复旧不良产妇,鼓励她们适当下床活动,同时服用促子宫收缩药物,效果不佳者到医院检查处理,避免晚期大出血[3]。
3.2消化道疾病影响产妇健康,对患消化道疾病的产妇我们通过饮食指导加药物治疗使症状很快消失。
同时知道她们避免由于营养过盛、饮食搭配不合理,造成便秘、消化不良。
3.3伤口愈合问题是影响产妇精神、情绪的大问题。
伤口愈合不良多发生在文化水平低、保健知识缺乏的产妇,我们现场对产妇腹部伤口用碘酒、酒精消毒,并教家属一日两次。
会阴伤口药物盆浴,使伤口很快愈合。
并嘱产妇注意卫生,掌握保健知识。
3.4由于哺乳方法不正确,乳房护理知识不足,造成乳胀、乳头皲裂、急性乳腺炎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及时纠正了乳胀、皲裂、疼痛等现象,对急性乳腺炎及时到医院治疗,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3.5通过访视及时发现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心脏病等疾患及时处理及时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总之,产后访视可以发现产妇易出现的问题,从而使这些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也是宣传保健知识、健康促进、防病治病、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好办法,使每个产妇安全的度过产褥期。
通过家庭访视,可以为产妇和新生儿更好地提供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做到普及产褥期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4]。
参考文献
[1]乐洁.妇产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1996.85~87
[2]杨金梅.张翠梅.以产后访视为契机拓展妇幼保健院功能.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19
[3]乐洁.妇产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1996.88
[4]彭学鸣,何坚庭,杨孜,等.产褥期保健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