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国家档案局制订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学习借鉴某某市档案馆和集团档案馆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我们对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提出如下建议方案:一、新馆建设规模和功能布局按每平方米密集架存放480卷档案资料推算,使用面积预留10年发展余地,新馆建设规模需1500平方米以上。

其中:行政档案面积500平方米;科技档案面积300平方米;底图档案面积200平方米;实物档案面积150平方米;电子声像档案面积5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80平方米;晒图(两台晒图机)及复印室面积50平方米;仓库、计算机房、会议室、通道及库房缓冲区等合计面积200平方米。

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上级档案部门要求,档案馆宜独立建造,自成体系,远离易燃易爆场所和污染腐蚀源,上空无高压电线。

在设计理念上突出档案馆的文化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

在功能布局上要凸现档案保管、信息传播、教育、交流等功能,新馆内应包括档案资料库房区、档案资料利用区和技术用房及辅助配套用房区。

(一)、档案资料库房区: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馆内其他用房的通道不得穿越库区,库房可分大、小两种。

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库房需设两个以上出口;小库房用于保存珍贵档案或保存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档案,如光盘等资料。

(二)、档案资料利用区: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应充分考虑到开放性和工作便捷的原则,设办公室、电子阅档室、仓库、晒图及复印室、会议室等(因社区服务中心已设有村史厂情展览室,可不再设立档案陈列室)。

(三)、技术用房及辅助配套用房区: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设计算机房、变电配电间、洗手间等。

二、新馆内部建筑设备设施建设(一)、温湿度控制系统价格较贵(约20万元)。

从经济角度考虑,可用温湿度表、空调和去湿机,由人工进行温湿度调控。

(二)、消防系统,安装自动报警和防火等设施。

(三)、安保系统,档案馆入口处安装防盗门,楼层安装红外线防盗、监控等系统。

(整理)届毕业设计任务书——厦门城市建设档案馆建筑设计.

(整理)届毕业设计任务书——厦门城市建设档案馆建筑设计.

厦门城市建设档案馆建筑设计根据厦门市发改委《厦发改投资函[2012]181号文》的精神,厦门城建档案馆新馆按照省级一类档案馆建设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要求如下:一、位置和规模:基地位于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南侧的洋塘中学西北侧行政办公地块(属后房社区),总用地面积约1.15万㎡,总建筑面积:23000㎡。

(详见附录一:1.区位图)。

二、规划设计要点:1.基地指标控制总用地面积:11485.416㎡;总建筑面积:23000㎡(注;包括附属用房、地下车库);建筑密度:≤70%;绿地率:≥10%;2.红线退让要求: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满足《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详见附录一:2.用地红线图);3.建筑间距与日照控制要求:满足《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日照规定要求;4.建筑高度、层数控制要求:建筑限高24米且满足《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规范要求;5.基地主要出入口:宜沿西南或东北侧规划路设置;6.机动车、自行车停车泊位:应按《厦门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配置;三、设计内容和面积分配:城建档案馆建筑主要由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属用房组成。

总建筑面积:23000㎡(建筑面积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各功能区域所需配设的各类具体功能用房、以及相关面积指标需求均参考《档案馆建设标准》,按其关于省级一类馆的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附属用房面积宜按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室用房总面积的10%设计。

1.档案库房:5500㎡(含交通面积)由纸质档案库、音像档案库、光盘库、缩微拷贝片库、母片库、珍藏库、实物档案库、图书资料库、其他特殊载体档案库和过渡间组成。

2.对外服务用房:5500㎡(含交通面积)由服务大厅(含门厅、寄存处、饮水处等)、接待室、查阅登记室、目录室、开放档案阅览室、未开放档案阅览室、缩微档案阅览室、音像档案阅览室、现行文件阅览室、现行文件保管室、展览厅、报告厅、对外利用复印室和利用者休息室、餐厅、公共卫生间组成。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1 总则1.0.1 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建筑设计。

1.0.3 档案馆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档案馆设计的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表1.0.31.0.4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1.0.5 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档案馆Archives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2.0.2 综合性档案馆Comprehensive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种门类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2.0.3 专门档案馆Special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专业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2.0.4 国家级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和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并经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2.O.5 库区Repository档案库房及为其服务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区域的总称。

2.0.6 馆区Archive Area档案馆各类业务用房及附属公共设施所占的整个区域。

2.0.7 档案库Storehouse for Archives档案馆中专为存放档案所建的房舍。

2.0.8 查阅档案用房Search Room办理档案查阅手续,存放查阅档案的检索工具和阅览档案等所用的房舍。

2.0.9 利用者Searcher查阅利用档案的人员。

2.0.10 缓冲间Buffer Room在进入库区或库房的入口处,为减少外界气候条件对库内的直接影响而建的沟通库内外并能密闭的过渡房间。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表1.0.3第1.0.4条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第1.0.5条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档案馆Archives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第2.0.2条综合性档案馆Comprhensive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种门类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3条专门档案馆Special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专业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4条国家级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和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并经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第2.0.5条库区Repository档案库房及为其服务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区域的总称。

第2.0.6条馆区Archive Area档案馆各类业务用房及附属公共设施所占的整个区域。

第2.0.7条档案库Storehouse for Archives档案馆中专为存放档案所建的房舍。

第2.0.8条查阅档案用房Search Romm办理档案查阅手续,存放查阅档案的检索工具和阅览档案等所用的房舍。

第2.0.9条利用者Searcher查阅利用档案的人员。

第2.0.10条缓冲间Buffer Room在进入库区或库房的入口处,为减少外界气候条件对库内的直接影响而建的沟通库内外并能密闭的过渡房间。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建筑设计。

1.0.3 档案馆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档案馆设计的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表1.0.3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表1.0.3 等级特级甲级乙级耐火等级一级一级二级适用范围中央国家级档案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列市档案馆地(市)级及县(市)档案馆1.0.4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1.0.5 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档案馆Archives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2.0.2 综合性档案馆Comprehensive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种门类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2.0.3 专门档案馆Special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专业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2.0.4 国家级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和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并经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2.O.5 库区Repository档案库房及为其服务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区域的总称。

2.0.6 馆区Archive Area档案馆各类业务用房及附属公共设施所占的整个区域。

2.0.7 档案库Storehouse for Archives档案馆中专为存放档案所建的房舍。

2.0.8 查阅档案用房Search Room办理档案查阅手续,存放查阅档案的检索工具和阅览档案等所用的房舍。

档案馆搬迁方案(最新)

档案馆搬迁方案(最新)

档案馆搬迁方案档案馆搬迁方案搬迁前规划准备一、规划新馆馆舍布局档案馆建设是档案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努力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是实现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点目标。

所以,档案馆新馆建设对每个地方来说都是新的里程碑,是实现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

而新馆功能区域的划分、各种功能用房的分布、馆藏档案资源的布局、柜架桌椅等不同设备的需求数量及摆放位置等,是每个档案馆新馆规划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要件,更是在建成使用前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1 根据功能要求合理规划档案馆新馆布局鉴于档案馆特殊性,按照其使用功能一般分为库区、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办公区和附属用房区等。

档案馆新馆布局应根据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做到既能满足功能分区,又便于前后工作衔接,保障利用者得到灵活、迅速、周到的服务。

各类用房要凸显实体保管、阅览接待、开放利用、展览教育、技术处理、办公会议、干部培训、学术交流、公众休闲、对外服务等功能,并在平面布局中做到功能分区明显。

如库区要求相对独立,对外服务区应单独设置出入口,锅炉房、变配电室等可能危及档案安全的附属用房,在整个布局中应与库区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对外服务区、业务技术区、办公区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馆内道路规划应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并便于档案运送、装卸;保证足够绿化用地、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等;使室外公共区域其既可在平时作为公众休闲的场所,又可在灾害发生时成为人员疏散和临时应急避难的场所使用。

2 科学、合理划分、布局档案馆新馆馆藏要根据档案馆收藏档案资源的特点(如载体、内容、性质等不同),结合新馆建筑结构,科学、合理地划分馆藏存放区域。

档案馆馆藏布局是档案馆百年大计,一旦确定一般不容易改变,需要有一定前瞻性。

应根据新建档案馆的建筑结构、建筑空间分布及各空间档案资源的承载量、馆藏档案特点和各类档案馆藏量、拟藏量、各类档案资源的阅流量及利用者流量来科学规划,对馆藏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如设置纸质档案库、特殊载体档案库、实物档案库、资料库;珍贵档案实体,还要安排特殊库房作为特藏库),将新馆馆藏组成一个高效、有序的有机整体,并科学安排馆藏出入库和提供利用的流动路线。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馆址和总平面第4章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4.2档案库4.3查阅档案用房4.4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4.5办公和辅助用房5.1防护内容5.2温湿度要求5.3防潮和防水5.4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5.5防尘和防污染5.6防蛀和防鼠5.7防盗第6章防火设计第7章建筑设备7.1给水排水7.2暖通空调7.3电气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表1.0.3围等级特级甲级乙级耐火等级一级一级一级适用范围中央国家级档案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列市档案馆地(市)级及县(市)档案馆第1.0.4条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第1.0.5条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档案馆Archives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第2.0.2条综合性档案馆Comprhensive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种门类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3条专门档案馆Specisl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专业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4条国家级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和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并经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第2.0.5条库区Repository档案库房及为其服务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区域的总称。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档案馆建造设计规范JGJ25 — 20001 总 则1.0.1 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造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 (以下简称档案馆)的建造设计。

1.0.3 档案馆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档案馆设计的耐火等级要求及合用范围应符合表 1.0.3 的规定。

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合用范围 表 1.0.31.0.4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 (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 烈度设防,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造可 按七度设防。

1.0.5 档案馆建造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特级耐火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级及县(市)合用范围 中央国家级档案馆单列市档案馆 档案馆乙级 二级 等级一级 一级 甲级2 术语2.0.1 档案馆 Archives采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2.0.2 综合性档案馆 Comprehensive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采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种门类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2.0.3 专门档案馆 Special Archives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采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专业领域或者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2.0.4 国家级档案馆 National Archives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和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并经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2.O.5 库区 Repository档案库房及为其服务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区域的总称。

2.0.6 馆区 Archive Area档案馆各类业务用房及附属公共设施所占的整个区域。

2.0.7 档案库 Storehouse for Archives档案馆中专为存放档案所建的房舍。

2.0.8 查阅档案用房 Search Room办理档案查阅手续,存放查阅档案的检索工具和阅览档案等所用的房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档案局制订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学习借鉴某某市档案馆和集团档案馆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我们对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提出如下建议方案:
一、新馆建设规模和功能布局
按每平方米密集架存放480卷档案资料推算,使用面积预留10年发展余地,新馆建设规模需1500平方米以上。

其中:
行政档案面积500平方米;
科技档案面积300平方米;
底图档案面积200平方米;
实物档案面积150平方米;
电子声像档案面积50平方米;
办公室面积80平方米;
晒图(两台晒图机)及复印室面积50平方米;
仓库、计算机房、会议室、通道及库房缓冲区等合计面
积200平方米。

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上级档案部门要求,档案馆宜独立建造,自成体系,远离易燃易爆场所和污染腐蚀源,上空无高压电线。

在设计理念上突出档案馆的文化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

在功能布局上要凸现档案保管、信息传播、教育、交流等功能,新馆内应包括档案资料库房区、档案资料利用区和技术用房及辅助配套用房区。

(一)、档案资料库房区: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馆内其他用房的通道不得穿越库区,库房可分大、小两种。

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库房需设两个以上出口;小库房用于保存珍贵档案或保存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档案,如光盘等资料。

(二)、档案资料利用区: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应充分考虑到开放性和工作便捷的原则,设办公室、电子阅档室、仓库、晒图及复印室、会议室等(因社区服务中心已设有村史厂情展览室,可不再设立档案陈列室)。

(三)、技术用房及辅助配套用房区: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设计算机房、变电配电间、洗手间等。

二、新馆内部建筑设备设施建设
(一)、温湿度控制系统价格较贵(约20万元)。

从经
济角度考虑,可用温湿度表、空调和去湿机,由人工进行温湿度调控。

(二)、消防系统,安装自动报警和防火等设施。

(三)、安保系统,档案馆入口处安装防盗门,楼层安装红外线防盗、监控等系统。

(四)、数字档案系统,根据档案发展的基本趋势,需超前规划数字档案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操作方法的现代化。

在软件管理方面,从目前的单机管理软件升级为网络版管理软件;在硬件设备方面,购买服务器与扫描仪,扩大电脑内存,将所有文档实现数字化管理。

布线时须考虑结构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化加工系统等。

三、新馆建设特殊要求
(一)、屋顶:四楼为顶层,须考虑隔热与防水问题,一般应选择坡屋顶。

隔热方式有实体材料隔热和空气层隔热两种,请设计者加以考虑。

(二)、外墙:外墙应加厚或使用隔热、防水等材料,有助于隔热防水。

(三)、门窗:档案资料库房区门窗应尽量小而少,采用双层或中空玻璃,窗上需安装遮阳板或密实窗帘可有效减少阳光对档案的损坏。

第页共页
(四)、负荷:库房采用密集架时,库房楼层负荷每平方米应大于吨,其他用房负荷每平方米也应大于吨,从长远考虑,如整幢楼全部为档案馆,二楼的整个楼层(或部分)负荷每平方米也应大于吨。

(五)、照明:尽可能使用白炽灯,若使用日光灯应加上档板,以减少光线对纸张的损坏。

(六)、库房高度:密集架的高度为米,库房净高度不得低于3米。

(七)、库房与库房门口之间要有不小于6平方米的缓冲区。

(八)、电子档案库房还应参照《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计,其他如综合布线、排水、供电等按《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