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回风立井作业规范

合集下载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措施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措施

野川煤业有限公司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措施二O一二年八月十六日目录一、预防瓦斯及火灾安全技术措施 (4)二、井壁安全管理措施 (5)三、打眼安全技术措施 (6)四、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11)五、防止水害管理措施 (12)六、机电安全管理措施煤(岩)层赋存特征 (13)七、运输提升安全管理措施 (16)安全技术措施一、预防瓦斯及火灾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治瓦斯的措施1、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每班至少两次巡回到迎头检查瓦斯,并及时了解工作面有害气体状况,爆破工要做到“一炮三检”并记录好,班组长利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坚决做到瓦斯超限不作业。

监控传感器悬挂在迎头外5m处井璧一侧,垂直悬挂,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井壁的一侧。

2、井筒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使用电钻;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3、严格执行炮眼布置,装药量、炮眼装填的规定。

(二)、预防火灾措施1、回风立井改造工程井筒施工采用风钻打眼,钢筋混凝土立模浇筑,爆破喷雾防尘,防火的重点是防设备、机械摩擦生热、电缆线和人为火灾。

回风立井通风机房材料库防灭火工具齐全(施工的回风立井井口距通风机房40米),工作地点备有灭火器、沙子等灭火器材。

该区域通风设施齐全、安全可靠。

防灭火水源来自地面沉淀池、静压水池(V=200m3)用水泵→回风立井→迎头2寸胶管接至迎头。

2、防止自燃发火的措施健全完善防火管路系统(与防尘共用),管好用好本工作面防火管路,装备及设施。

完善检测措施,做到一氧化碳超限不作业。

(三)、避灾路线1、若迎头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应按如下路线进行撤离。

迎头→回风立井→地面。

2、若迎头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火灾事故,迎头施工人员应按如下线路进行撤离。

迎头→回风立井→地面。

二、井壁安全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井筒帮壁管理制度。

回风立井管理制度范本

回风立井管理制度范本

回风立井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回风立井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作业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回风立井的管理和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立井作业、检修、设备维护等。

第三章责任机构1. 公司领导班子是回风立井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回风立井管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2. 监管部门负责对回风立井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回风立井的生产作业。

4. 安全保障部门负责回风立井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章回风立井的选址和设计1. 回风立井的选址应考虑到生产作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尽量避免地质灾害和其他风险因素。

2. 回风立井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稳定性和符合生产需求。

3. 回风立井设计应充分考虑通风系统、排水系统、防火系统等设施的设置。

第五章回风立井的设备管理1. 回风立井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回风立井设备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3. 回风立井设备应定期进行技术检测和评估,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

第六章回风立井的作业规范1. 回风立井的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证书,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2. 回风立井的作业应按照作业流程和安全规范进行,不得违规作业。

3. 回风立井的作业应遵守作息制度,保证员工休息和劳逸结合。

第七章回风立井的安全管理1. 回风立井的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2. 回风立井的安全管理应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回风立井的安全管理应建立安全检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第八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 回风立井出现突发事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效的救援和处理工作。

2. 回风立井的员工应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技能,做到快速应对。

3. 回风立井的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回风立井施工装岩与排矸操作步骤

回风立井施工装岩与排矸操作步骤

回风立井施工装岩与排矸操作步骤1)岩石量及装岩能力:采用1台HZ-6型中心回转式抓岩机抓岩。

一号进风立井每循环破岩实体232.2m3,岩石松散系数取1.6,松散体积371.5m3。

中心回转抓岩机抓斗容积0.6m3,装岩能力为50-60m3/h,满足快速施工要求。

2)装岩要保证抓岩机装岩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其装岩能力,尽量减少提升休止时间、充分发挥提升能力。

抓岩机抓岩的顺序为:抓出罐窝-抓取边缘矸石-抓井筒中间岩石。

抓岩机抓取岩石可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阶段(集中阶段):此阶段要充分发挥抓岩机抓岩能力和提升能力,尽快把堆积在井底的大量爆落矸石装运到地面,此阶段应做如下工作:a、抓岩机司机要集中精力,听从指挥,并与其他辅助工种密切配合。

b、抓岩的同时,要指定专人检查井筒质量,处理危岩,注意瞎炮,为下阶段作业创造条件。

②第二阶段(清底阶段):由于岩石受放炮震动破裂,但与原岩还未完全分开,因此抓岩能力受到影响,清底工作组织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装岩时间,而且直接影响钻爆工作的速度和效果,也是凿井循环作业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此阶段应做如下工作:a、抓岩机为主,人力配合,加快清底速度。

b、集中力量,采用多台风镐等工具清除井底已松动的活矸,见到实底,修刷井帮。

c、在清底工作的同时,应做好工序转换的工作。

3)装岩时应注意事项:①根据抓岩机工作的特点及伞钻凿岩和放炮要求,抓岩机距井底15-20米为宜。

②井底要有足够照明,保证抓岩机司机视野清楚,抓矸装罐准确。

③装岩前对抓岩机易损部件如:抓片拉杆、万向接头、钢丝绳各连接销等要全面检查,以保证抓岩工作的连续进行。

④抓岩机司机要精力集中,慎重操作,注意井底工作人员,避免抓头和井底一切设施相碰撞,吊桶下放到吊盘时,信号工要及时通知抓岩机司机,注意避让吊桶。

⑤抓岩工作结束后,动臂停放位置应避开提升和测量中心,司机离开操作室时,必须将操作阀的搭钩挂在手柄上,并将总阀门关闭。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立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野川初步设计,及建设方提供的主扇立井施工布置图,现对原提升立井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的立井做全矿的总回风立井,总回风立井的深度为(180+11)m=191m.
二、巷道施工方法:
总回风立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该项工程分两段进行施工,第一段由地面926.00m标高向下开始挖至921.901m标高,然后从下往上进行砌碹混凝土浇筑,同时在924.50m标高处,留出主扇引风道,在930.00m标高处留出安全通道,和在931.80m标高处留出瓦斯排放管道,然后再分别施工引风道,安全通道和瓦斯抽放管道,井筒上部达到937.488m标高后停止施工进行地面回填,第2段从921.901m 标高开始向下施工基岩段施工m标高,基岩段扩井共180m。

三、施工规格:
1、回风立井扩井后直径为6m(净),从937.488m到921.901m 标高,井壁浇筑厚度为0.8m,921.901 m标高到m标高基岩段浇筑厚度为0.5m.
2、引风道规格
3、安全通道规格
4、抽放管道规格
详见施工断面图。

四、技术要求:
1、回风立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井壁,扩井浇筑后井筒中心到任意一点井壁的距离偏差不得超过共30mm.井壁要垂直并且光滑。

2、钢筋采用Φ= mm,螺纹钢做主圈梁,周围采用Φ= mm的钢筋与主圈梁连接形成整体,圈梁框架详见图。

3、在之间钢梁圈梁要互相联接形成整体。

4、浇筑混凝土时要用振动棒捣实。

5、浇筑砼材料采用C30水泥、砂石比为1:2:2
6、引风道起坡点和变平点必须按照设计数据进行施工,详见施工剖面图。

回风立井井筒掘进施工作业规程

回风立井井筒掘进施工作业规程

回风立井井筒掘进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概况一、矿井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5 号文《关于朔州市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批准原山西山阴腰寨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

井田面积为 6。

6898km2 ,批准开采 1-11 号煤层,批准矿生产能力由原 45kt/a,提升为 1。

2mt/a,净提升能力 750 kt/a。

为此,需改扩建新增一回风立井。

二、工程名称:腰寨煤矿回风立井井筒三、井筒的用途为矿井的回风和安全出口.- 1 —第二节编写依据1、《腰寨煤业有限公司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时间: 211 年 8 月。

2、2009 年 9 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山阴宝山腰寨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及其批复:晋煤规发[2010]521 号。

3、《煤矿安全规程》;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5、“晋煤办发[2009]151 号”发布实施的《煤矿建设安全规定》;6、《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7、《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3—2010); 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规范》(AQ1055—2008) ; 9、煤炭工业出版社《简明建井工程手册》 ; 10、煤炭工业出版社《煤矿支护手册》; 11、其它相关的规范、法规等。

- 2 - 第二章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工程位置:该矿位于山阴县西北的马营乡腰寨村附近,东南距山阴县城 35km,行政区划规马营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径 112°40′20〃~ 112°42′32〃,北纬39°41′09〃~39°42′44〃,距该矿西南侧 5km 处有马营乡通往山阴县城的乡镇公路,与玉井镇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 1、位置:新建回风立井位于矿工业广场南部2、井口坐标:X=4396947。

回风立井梯子间安装施工措施

回风立井梯子间安装施工措施

回风立井梯子间安装施工措施金庄煤矿回风立井:垂深198M,见11#煤,直径4M,净断面积12.56㎡,壁厚500㎜,混泥土砌壁支护,井筒安设人行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之一。

回风立井梯子间的安装从复工之日起,计划一个月完成安装,正常使用。

1、回风立井井口坐标为:X=40867395.379,Y=19552397.846,Z=934.133。

在回风立井井底设风井区变电所及水泵房2、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作为矿井安全出口的立井,必须设置梯子间,梯子间主要作为停电和井下发生突然事故时的安全出口,也可利用它来检修井筒装备。

梯子间由梯子、梯子梁、梯子平台和梯子间壁网所组成。

3、回风立井梯子间采用折返式布置形式,采用金属梯子间。

4、梯子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装的梯子斜度不得大于80°。

(2)梯子间相邻两平台的垂直距离为6M .(3)平台上梯子孔大小,左右宽度不小于600㎜,前后长度不小于700㎜。

(4)梯子宽度为400㎜,梯子阶间距为300㎜,每架梯子上端必须伸出平台1000㎜,梯子正面下端距井壁为600㎜。

5、风立井梯子间采用扁铁作梯子架,角钢作梯子阶。

梯子架与踏板焊在一起,用螺栓与梯子梁固定。

6、梯子主梁采用20号槽钢,梯子小梁用16号槽钢,梯子小梁一端与井壁固定,另一端与梯子大梁用角钢螺栓连接。

7、金属壁板采用金属网,用2寸煤气钢管作框架,用直径为4㎜铁丝编织成金属网,网孔50㎜×50㎜,为便于装卸,金属网板四角设挂钩孔,分别伸入梯子梁托挂钩上。

8、梯子平台采用花纹钢板,板厚6㎜,花纹高1.5㎜。

9、梯子大梁托架采用[200×14的角钢加筋板制成;梯子小梁托架采用[180×125×4的角钢加筋板制成。

10、采用树脂锚杆把梯子梁托架固定在井壁上,然后再在托架上固定梯子梁,托架与井壁之间的空隙用树脂胶泥充填,保证结合严实。

11、井筒淋水大或孔眼有集中涌水影响锚固力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封水措施。

依兰三矿回风立井冻结段外壁施工作业规程

依兰三矿回风立井冻结段外壁施工作业规程

编号:YL- 2013-04-01 标识:发放号: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回风立井冻结段外壁施工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回风立井冻结段外壁施工施工单位:中煤49处依兰项目部编制人:井多智施工负责人:刘华松批准人:李刚编制日期:2013 年04 月22 日执行日期:2013 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 1 - 第一节编写依据 .......................................................................................... - 1 - 第二节工程概况 .......................................................................................... - 1 - 第三节地质水文条件 ................................................................................ - 3 -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 .......................................................................................... - 4 - 第三章施工方案 .................................................................................................. - 4 - 第四章机械化作业线的设置 .............................................................................. - 4 - 第一节凿井井架及翻矸设施 ...................................................................... - 4 - 第二节封口盘和吊盘 .................................................................................. - 4 - 第三节提升设备 .......................................................................................... - 5 - 第五章施工方法 ................................................................................................ - 12 - 第一节基岩段施工 .................................................................................... - 12 - 第六章劳动组织与管理 .................................................................................... - 18 - 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和劳动组织配备 .................................................... - 18 - 第二节井筒循环作业 ................................................................................ - 19 - 第七章施工进度安排 ........................................................................................ - 21 - 第一节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 - 21 - 第二节保证工期和进度目标的措施 ........................................................ - 21 -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 - 22 - 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 ................................................................................ - 22 - 第二节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 - 22 - 第三节质量控制点 .................................................................................... - 23 - 第四节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 .................................................................... - 23 - 第五节保证质量目标的组织技术措施 .................................................... - 23 - 第六节质量检测监测手段 ........................................................................ - 24 - 第九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 24 - 第一节冻结管偏入井内处理措施 ............................................................ - 24 - 第二节冻结管断裂预防及处理措施 ........................................................ - 25 - 第三节防片帮措施 .................................................................................... - 26 - 第四节火工品管理措施 ............................................................................ - 26 -第五节钻爆安全措施 ................................................................................ - 27 - 第六节装岩安全措施 .................................................................................. - 28 - 第七节提升安全措施 ................................................................................ - 28 - 第八节防坠措施 ........................................................................................ - 29 - 第九节通风管理 ........................................................................................ - 30 - 第十节瓦斯防治 ........................................................................................ - 31 - 第十一节粉尘防治 .................................................................................... - 32 - 第十二节停送电、供电安全措施 ............................................................ - 32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写依据1、《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回风立井井筒掘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回风井井壁结构平、剖、断面图(S1701-118-1)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4、《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 50511-2010)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3-2010)6、《简明建井工程手册》(2003年版)7、《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依兰第三煤矿井筒检查孔水文综合柱状图》8、《依兰三矿建设项目井筒检查孔完井报告书》等第二节工程概况依兰第三煤矿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与方正县境内,东北距依兰县22km,行政隶属于依兰县与方正县管辖,由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建设,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矿井采用主、副、风三个立井开拓,中煤49处负责施工的风井井筒,井口设计标高+110.8 m,设计深度710m,净直径7.0m,井筒为混合法施工,井深70m以上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段支护方式为钢筋混凝土双层复合井壁,外壁(井深-11.5~-70m)为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350mm,掘进半径4.45m,外壁净半径为4.1m。

立井施工作业规程

立井施工作业规程

目录第一章概况....................................................... - 2 -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编写依据 (3)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3 -第一节地面位置及临近开采情况 (3)第二节岩层赋存特性 (3)第三节地质构造 (4)第四节水文地质及其它 (4)第三章井筒布置及支护说明............................................ - 4 -第一节井筒布置.. (4)第二节支护工艺 (5)第四章施工方法及工艺................................................ - 8 -第一节施工方法.. (8)第二节钻眼及爆破作业 (8)第三节装载及提升运输 (12)第四节管线敷设及提升设备布置 (14)第五节施工设备配备 (15)第五章辅助生产系统................................................. - 15 -第一节通风.. (15)第二节压风及供水 (18)第三节综合防尘 (19)第四节防灭火 (19)第五节供电 (20)第六节排水 (20)第七节提升运输 (24)第八节照明、通讯及信号 (24)第九节安全监测系统 (25)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7 -第一节劳动力安排.. (27)第二节循环作业方式及进度指标 (28)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30 -第一节开工前准备的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二节钻眼安全技术措施 (35)第三节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38)第四节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44)第五节通风日常管理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49)第六节工作面防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0)第七节立井挖掘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1)第八节工作面供电设备安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4)第九节运输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6)第十节防坠安全技术措施 (57)第八章避灾方法及路线............................................... - 62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工程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井筒为神新公司乌东煤矿西采区(原碱沟煤矿)回风立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1、自然条件该矿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硫磺沟镇管辖,位于头屯河西岸,哈萨坟北沟一带,向北距硫磺沟镇10km,距昌吉市50余千米,东至乌鲁木齐市约45km,有柏油公路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相通,有昌吉市至庙尔沟班车通过,交通方便。

2、自然地理矿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地形南高北低,属中低山地形。

矿区范围内海拔标高1234.5~1380m,一般高差30~40m,最大高差146m。

3.井筒用途回风立井要紧用于回风及安全出口。

二、工程量1、以原有矩形断面中心为基点进行全断面刷扩,断面为圆形,净直径4.0m,净断面12.56m2。

由于刷大施工的专门性,原有围岩已产生裂隙,因此设计采纳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不小于300mm,混凝土不小于C25。

2井筒特征:井筒净直径Φ4.0m,净断面12.56m2,井筒毛径:表土及风化段0.00至-1.50m为5.20m;掘进断面:表土及风化基岩段0至-1.50支护厚度为600mm,混凝土强度C30。

井深177.5m,井口标高+1302m,井底标高+1124.5m。

装备钢梯子间,担负井下全部的回风任务,并作为井下一个安全出口,(风井井筒设计参数见表3-2-1)3、与井筒相关的工程有风硐、安全出口、井筒防爆门及基础和井底连接处。

风硐净宽2.8m,净高2.8m,钢筋砼结构,支护厚度300mm,砼强度等级C30,倾角45°,井壁开口处底板绝对标高+1292.2m。

3. 安全出口净宽1.5m,净高2m,砌碹支护,支护厚度250mm,砼强度等级C30,倾角0°和30°,井壁开口处底板绝对标高+1274.2m,工程量18m。

三、施工工期安排1、单进指标本工程建设工期可能为142d,施工预备期30d,井口锁口、风硐及安全出口工期20天,正式刷扩工期92d,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精心组织,加强技术治理和指导,科学施工,合理安排,确保优质、快速地完成,施工任务。

2、总工期复工拟定于2013年5月10日前进行开工,2013年9月17日完工,建井总工期142d。

四、编写依据1、本规程依照《新疆哈密矿务局勘察设计院》设计的回风立井平、剖、断面图进行编制(S1821-118-01)。

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煤矿安全规程》[2010];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7、国家、省市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8、昌吉市福江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回风井要紧技术特征表1-1第二章地质情况概述及测量工作一、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山前凹陷的头屯河中游河谷西岸。

区内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夏季及秋初和气多雨,冬季严寒。

气温年变幅54℃,最高气温超过27℃,最低气温近-27℃,雨季多在7~8月,以阵雨为主,平均年降雨量243mm,年蒸发量高达2187mm,年最大冻土深度约为1m。

春季为风季,风向以西南风为主,最大风速4m/s,平均风速2.1m/s,初雪在10月上旬,次年4月下旬冰雪消融。

区内地形南低北高,西高东低,坡度2~5°,地表水系不发育,仅东南角发育有头屯河,年径流量2828×105m3,春季融雪期水量较大,最高洪峰出现在7~8月。

总观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矿区处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径流区内,头屯河流域的西侧,区域含水层有侏罗系八道湾组(J1b)砂岩、砂砾岩层,两层均为钙质和泥质胶结,风化裂隙较发育,尽管在南部有天山冰雪融水补给,因沿途有挤压断裂和褶皱阻隔,使此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要紧靠大气降水,故此含水层为弱含水层或透水不含水层。

第三系上新统(N2)钙质胶结的底砾岩层,此层在全区分布不连续,在有分布的地段,此含水层要紧受大气降水补给,为极弱含水层。

第四系全新统(Q4)砂砾石层含水层,由于受天山降雪补给,总的来讲,此层含水丰富,同时又因受地形操纵及渗流条件阻碍,在矿区南部地区又形成透水不含水层。

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南山水系及少量直接渗入补给的大气降水,是区域地下水补给之源泉,在中高山区降水量充沛,有利于补给,而低山丘陵带因气候垂直分带所致,蒸发强烈,降水少,故补给极其微弱,补给少于蒸发。

地下水排泄方式,均表现为泉点排泄。

二、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本矿区位于天山北麓低山丘陵地带,属乌鲁木齐山前坳陷带,受构造运动强烈阻碍,基岩褶皱发育,并伴随规模不等的断裂及煤层火烧现象。

地势南高北低,受头屯河水系众多支流切割的中、新生带地层,形成本区低山丘陵地形。

1、地下水的补给头屯河流域本区段两侧,系侏罗系三工河组地层,均为细砂岩夹粉砂岩,泥质胶结致密,地下水渗透性极差,在本地区形成不透水的隔水层。

由于构造上升运动,侏罗系西山窑组以上松散岩类,虽裂隙发育,但均高于头屯河最高洪水位,因此地下水的补给要紧靠大气降水补给。

因本区地形坡度较大,含水空间不甚发育,洪水多急速流过,补给有限,据气象资料,本区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蒸发量大雨同期降水量的9倍,故大气降水的直接渗入补给十分微弱,其直接渗入补给仅限于烧变岩含水带,又因范围有限,补给亦有限。

2、地下水的径流特征基岩系地下水在喀拉扎山南部,阿克德向斜南翼,南单斜均表现为自南向北的径流,因含水空间不甚发育,补给条件又差,故径流速度迟缓。

上第三系底砾岩、第四系砂砾石地下水,因补给条件甚差,展布又不连续,故在本区形不成径流。

3、地下水的排泄特征基岩地下水的排泄方式,要紧为现有矿井小窑采掘中的人工抽排。

烧变岩含水带地下水为裂隙容积储藏量,且随采掘时刻的连续,水量呈锐减趋势。

第三系底砾岩、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地下水要紧为蒸发排泄。

4、含水层及隔水层(1)松散岩类透水不含水层(Tb):要紧分布在哈萨坟北沟当中,以冲积砾石、砂砾石和砂土为要紧成分,厚约0~20m。

受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又受地形及渗流条件阻碍,在矿区西部形成透水不含水层。

(2)侏罗系基岩裂隙含水层侏罗系西山窑组下段含水层(H~1):从下段底部到“豆腐渣”砂岩顶部,下部岩性为一套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炭质泥岩,灰白色中~粗砂岩,泥质或钙质胶结,含煤层。

该层段厚239m,由于含水空间不甚发育,又因补给源只靠微量的大气降水,故此含水层含水极弱,在巷道中证实此层仅有极少量的层间水渗出。

上部为一套灰白色厚层状粗砂岩~砂砾岩,胶结松散,易破裂,俗称“豆腐渣”砂岩,层厚35m,为西山窑组地层要紧含水层。

(3)侏罗系西山窑组上段隔水层(G~2):为一套河流相碎屑沉积~湖相沉积,层段厚度为213m。

岩性为一套灰色砂砾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组成,泥质或钙质胶结,胶结致密,层理发育,中夹炭质条带及煤线,地下水渗透极差,在本区成为不透水的隔水层。

另外,下伏三工河组(出露于矿区之外),为细砂岩夹粉砂岩,泥质胶结致密,地下水渗透极差,在本区成为不透水的隔水层。

综上所述,矿区以基岩裂隙含水层为主,一般含水性较弱,因此不足为虑,本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三、火烧区尽管矿区火烧区经多年灭火工作,火烧煤层现已差不多熄灭,但因火烧浅表裂隙发育,渗透性良好,时刻久可能储存一定数量的地下水。

故本次工作对生产井巷火烧区深度及岩层透水性做了进一步了解。

同时,结合前人所进行的磁法探火工作及钻孔验证火区的深度等工作对矿区内火烧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初步查明了火烧区的分布范围、深度、燃烧情况等。

火烧区沿煤层走向分布于煤层浅表,煤层顶底板多为粉砂岩、细砂岩,该区呈NE~SW向分布,沿走向延伸出矿区,宽约400m,垂深110m左右。

燃烧的煤层以西山窑组下段几层厚煤层为主,其他煤层也受其阻碍,但在火烧区范围内原有三坪煤矿1号井在开采,此情况表明,在火烧区浅部局部地段仍有煤层保留。

同时,本次在2号井中发觉火烧烘烤边界在垂深110m处,顶底板岩石比较干燥,煤层未见燃烧、热异常等情况,另外依照井巷涌水量专门小来看,也讲明火烧区岩层含水性微弱,透水性差。

四、充水因素分析矿区含煤地层含水极弱,煤层底部为隔水性较好的厚层隔水层,故巷道开采掘进中可不能有太大的充水情况发生,但因三坪一号斜井、共青团立井、斜井等老窑均已封闭、停采,现无法进行调查,故老窑积水不详。

经长时刻停闭,矿井巷道中可能已蓄积了专门多水,同时火烧区也可能有一定积水,因此在开采到该井下部煤层时要采取措施预防冒顶及穿帮突水情况发生。

五、涌水量预算经计算可能矿井涌水量为93.910m3/d,实际涌水量为0.5m3/d。

六、供水水源矿区内无地下水,矿区供水不易解决,在矿区东部有头屯河地表水。

依照多年流量动态观测,年平均流量为8.97m3/s,年径流量2828×105m3,春季洪水季节水量较大,携带大量泥沙,河水混浊,7~8月有较短暂的洪水,水质为HCO-—Ca+型,距矿区1.5km,经处理后可供生活和工业用水。

七、测量1、测量放线及测量操纵点的爱护:①在开始刷扩之前核定近井点坐标及井口坐标,必须通过建设单位或监理部门测量核准;②依照施工图纸,井筒坐标位置放出基线;③将近井点及井筒中心线使用混凝进行浇筑,并设置涂红色漆的钢筋支架予以爱护,防止机械设备碰压测量点;④所有的测量点定位标记一经核实后,工程测量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确保测量点的准确性。

2、井筒中心和十字中线基点标定。

利用矿区近井点,按地面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实地标定井筒中心和十字中线的坐标方位角,并独立进行两次,井筒十字中线的垂直误差不得超过±10″。

井筒每侧的基点许多于2个,同时每侧至少有一个点提升平台上标定十字中线。

3、施工中腰线。

井筒开始施工时,采纳16#铁丝或Φ1.2mm高强度钢丝下线投点,铁线和钢丝不得有变曲、破折和打结,下放到工作面后悬挂垂球必须符合《规程》规定;悬挂完垂球后,必须进行自由悬挂检查,在井筒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井筒中心点位的准确性,掘进时也可采纳激光指向,若偏差超过5mm,应立即纠正。

第三章支护讲明书一、井筒支护井筒全深179m,其中表土及风化基岩段采纳钢筋砼支护,井壁厚度① +0.00m至-1.5mT=600mm;②-1.5m至-179mT=300mm,砼强度为C30,环筋采纳ø18钢筋,层间距300mm,竖筋采纳ø18钢筋,间距300mm,连接筋采纳ø12钢筋,横向连接筋间距300mm,环向连接筋每600mm一搭接。

钢筋竖筋采纳挂钩连接,主筋采纳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36倍。

钢筋爱护层:外层井壁100mm,内层井壁80mm,均以环筋中心至井壁边沿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