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香料与香精PPT讲稿

合集下载

20第五章香精和香料ppt

20第五章香精和香料ppt

第五章 香精和香料
• 第一节 香精和香料概述
• 一、食用香精、香料在食品中的作用 • 1.赋香作用 • 2.增香作用 • 3.矫味作用 • 4.赋予风味 • 5. 辅助作用 • 6. 稳定作用 • 7. 代替作用
第五章 香精和香料
• 二、食品香精、香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1.食品香精、香料的发展现状 • (1)国外香精香料现状 • (2)国内香精香料现状 • 目前我国香精香料公司正处于一个非常年轻并快速增长的阶段,主要存
香醛、大茴香酸、洋茉莉醛等。 • (1)性状与性能 • 香荚兰豆浸膏为棕褐色粘稠液体,呈清甜的辛香和木香。具轻
咖啡因、单宁和焦糖等。 • (1)性状与性能 • 咖啡酊为棕褐色液体,具有咖啡香气味和口味。能赋予食品咖
啡的香气。 • (2)安全性 • 美国FDA将本品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 (3)应用
第五章 香精和香料
• 8.香荚兰豆浸膏 • 香荚兰豆浸膏主要香气成分为香兰素(1%~3%),大茴香醇、大茴
第五章 香精和香料
• 4.肉桂油 • 肉桂油,又名中国肉桂油,主要成分为肉桂醛(80%~95%)、乙酸肉桂酯、香豆素、水
杨醛、丁香酚、香兰累、苯甲醛、肉桂酸利水杨酸等。 • (1)性状与性能 • 肉桂油粗制品为深棕色液体,精制品为黄色或淡棕色液体。具有中国肉桂油的特征香
气,味辛香和辣香,与铁接触易变质。放置日久或暴露于空气中会使油色变深、油体 变稠,严重的会有肉桂酸析出。可溶于冰醋酸和乙醇。可调配食用香精,增强肉桂油 特征香气和辛辣香味。 • (2)安全性 • 肉桂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调味料,并未发现因使用于食品而导致影响健康的事例。 • (3)应用
在的问题有:①产品品种少。世界上已知的合成香料有7000多种,我国由 于科研开发不足,生产的只有1000多种。②生产水平低,工艺改造缓慢, 科研开发不足。一方面由于香料公司规模小,难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由于科研与生产割裂,中试阶段无人负责。③生产规模小,集 中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④加工技术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 因此要加快开发研制香精香料加工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最终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加快我国香精香料行业的发展。

第十六章食用香料和香精PPT课件

第十六章食用香料和香精PPT课件

2021/3/24
授课:XXX
30
㈡固体香精
①.吸附型香精
吸附型香精是将食用香料和乳糖等载体 简单混合,使香料吸附在载பைடு நூலகம்制成。
②.包裹型香精
包裹型香精是将食用香料预先与乳化剂 、赋形剂混合,分散在水溶液中,经喷雾 干燥制成。该香精稳定性好,分散性亦较 好,适于各种饮料、粉末制品和速溶食品 使用。
2021/3/24
2021/3/24
授课:XXX
6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本品是桔子香精的主要原料,亦可直接添加于食品 中。常用于浓缩桔子汁、柑橘酱等柑橘类产品。 柑橘酱中用量为0.5-0.66g/kg,什锦罐头中用量为 0.02g/kg。
㈢柠檬油
1.性状 黄色至绿黄色或淡黄色易流动液体,具有浓 郁柠檬香气。与无水乙醇、冰醋酸相混溶。
3.实际参考用量:软饮料,20mg/kg;酒精饮料,
2021/3/24
授课:XXX
15
100mg/kg;糖果,65mg/kg;冰淇淋及冰制食品, 47mg/kg;布丁,74mg/kg;焙烤食品,63mg/kg; 胶姆糖,110mg/kg;糖霜及调味品, 140~200mg/kg;巧克力,250mg/kg。
㈨麦芽酚
1.性状: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或结晶粉末,有焦甜 香气,易溶于热水,室温下冷水溶解度为1.5%, 在90℃热油脂中溶解度为2%,有升华性。
2021/3/24
授课:XXX
23
2.使用方向和用量
麦芽酚可用于各种食品,如巧克力、糖果、果 汁、果酒、冰淇淋、糕点、饼干、面包、罐头、 咖啡、汽水和冰棍等,一般用量为0.05-0.3g/kg, 对改善和增强食品的香味有明显效果,对甜食还 能起增甜作用,可相应减少糖的用量。

添加剂食用香料和香精ppt课件

添加剂食用香料和香精ppt课件
成的。
食用香料
食用香料按其来源和制造方法等的不同通 常分为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 三大类。 天然香料是通过物理方法从天然芳香植物或动物 原料中分离得到的物质,通常认为其安全性较高。 如精油、酊剂、浸膏、净油和辛香料油树脂等。 食品中食品中所用的香料主要是植物性香料。
天然等同香料是用合成方法得到或由天然芳香原 料经化学方法分离得到的物质,这些物质与供人 类消费的天然产品中存在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 是相同的。
香气的无色液体,市售都是合成的。它是售量很 大的合成香料,是茉莉型香精的基香,广泛用于 食用香精,也可作为肥皂、化妆品的香料使用。
5、麦芽酚
是白色的结晶,具有焦糖香味。主要用作食品 增香剂。在食品中的用量为:面包、糕点的适用 量为0.025%(质量)。
6、乙基麦芽酚
别名为2一乙基焦块康酸,为白色或微黄色针 状结品,具有焦糖香味,用途与麦芽酚相同,用 于食品增香的性能为麦芽酚的6倍,广泛用于食品 增香,日用香料和防腐剂。
2、从柠檬橙油分离制得单离香茅醛,再进一步 合成制得羟基香茅醛或香茅醇。
3、从香茅油分离制得单离香叶醇、香茅醛或其他 萜烯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制得萜类香料。
半合成香料仍是合成香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原料已有变化,已由精油单离物转为以松节油为 主。松节油主要的有用成分是a一蒎烯和β蒎烯.
二、全合成香料
食品香精是食品工业必不可少的添加剂,没有食品香精 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1 食品香精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为食品提供香味:
一些食品基料本身没有香味或香味很小, 加入食用香精后具有了宜人的香味,如软饮料、 冰淇淋、果冻、糖果等。
②补充和改善食品的香味:
一些加工食品由于加工工艺、加工时间等 的限制。香味往往不足,或香味不正,或香味特 征性不强,加入食用香精后能够使其香味得到补 充和改善,如罐头、香肠、面包等。

第五章 香精香料ppt课件

第五章 香精香料ppt课件

4.按风味类型
甜味香精
咸味香精(肉味香精香料)
肉味香精的典型成分:
脂肪:肉味香气的前体物质 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美拉德反应产香
蛋白质:水解蛋白
杂环化合物:呋喃类、吡嗪类、含硫化合物 香味料:香辛料
三、香料和香精在食品中的应用
1、产品本身无香味,完全依靠香料、香精产生 香味; 2、产品本身的香味部分丧失,需要香料、香精 增强和改善产品香味,使之具有特征性香味; 3、使用香料香精来掩盖或修饰产品本身具有的 不良风味。
食用香料系由一种或多种有机物组成,有机物具 有气味者甚多,其气味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凡 有气味物质的分子均有相应的化学基团,与发香 有关的化学基团又称为发香团。 食用香料发香的机理是:分子内含有1个或数个发 香团,这些发香团。在分子内以不同的方式结合, 使食用香料具有不同类型的香气和香味。
2、常用的天然香料 甜橙油、橘子油、柠檬油、留兰香油、薄荷素油 3、常用的合成香料 香兰素(香草香型)、乙基香兰素、苯甲醛(苦杏 仁味)、柠檬醛、洋茉莉醛(葵花)、丁酸乙酯 (菠萝香)、丁酸异戊酯(生梨香)、DL-薄荷 脑、麦芽酚(奶类和甜味增香)。
1.按形态分类
※液体:油溶性、水溶性 ※半固半液体:半固状、糊状、酱状 ※固体:粉状、颗粒状、微胶囊、块状 ※乳化香精 :乳化态(乳状液)
2.按香气分类
A、水果型:柑桔香精、菠萝香精 B、瓜果香型:西瓜香精、甜瓜香精 C、干果香型:乌梅香精、枣子香精 D、坚果香型:可可香精、咖啡香精 E、蔬菜香型:番茄香精、炸土豆香精 F、花香型:玫瑰香精、桂花香精 G、药草香型:甘草香精、留兰香香精 H、辛香型:茴香香精、姜油香精 I、奶香型:牛奶香精、奶油香精 J、混合型香精:可乐香精、巧克力香精 K、蜂蜜香型 L、粮油香型:红豆香精、爆玉米香精 M、茶香型:红茶香精、绿茶香精 N、发酵调味型:酱油香精、食醋香精 O、肉味调味型:牛肉香精、猪肉香精、鸡肉香精、羊肉香精等

食品添加剂第四章香料、香精ppt课件

食品添加剂第四章香料、香精ppt课件

(2)山梨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化学名为2,4–己二烯酸。其结构式为: CH3CH=CHCH=CH-COOH 山梨酸及其钠盐、钾盐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 剂,能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效果 显著。作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直 接参与脂肪代谢,最后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较 安全的防腐剂。
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 求。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6.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
4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评价指标
每日摄入量最大允许摄入量—ADI值,它指人一生连续 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 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对小动物 (大鼠、小鼠等)进行近乎一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L 值(动物最大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
8
(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 剂,在PH值2.5~4之间,对很多微生物都有效。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与甘氨酸化合成马 尿酸,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化合而解毒,并 全部从尿中排出,不在人体内蓄积。
苯甲酸的制备方法之一:
CH3 O2
COOH Na2CO3
COONa
9
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营养,提高食
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
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在
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
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2
分类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
添加剂分为22类:
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

香料与香精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PPT课件

香料与香精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PPT课件
❖香膏:香料植物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 渗出的带有香成分的膏状物
❖净油:用乙醇萃取浸膏、香脂等,再经 冷冻除去不溶的蜡质等杂质,减压处理 蒸馏除去乙醇得到。
❖ 合成香料,除香兰素等外,一般很少单独直接 使用,多用来调制香精。
食用香精
❖ 食品的加香(增香),除烹调外,单独使用香 料的情况不多,因为各种食品的独特风味是由 许多风味成分相辅相成而形成的,如鸡肉的风 味成分达220种,花生350,可可323种,咖啡 450种。
巧克力香精
❖ 乙基香兰素2
❖ 香兰素2
❖ 香荚兰豆浸膏 10
❖ 可可粉酊剂30
❖ 2,3,5-三甲基吡 嗪1
❖ 苯乙酸1 ❖ 异戊醛2 ❖ 异丁醛1 ❖ δ-癸5内酯 ❖ 丙二醇46
可乐型香精配方(%)
❖ 白柠檬香精 50 ❖ 柠檬香精 20 ❖ 香橙香精 5 ❖ 菊苣浸膏 6 ❖ 香荚兰豆酊 3 ❖ 肉桂油 5 ❖ 肉豆蔻油0.25 ❖ 姜油 1 ❖ 芫荽籽油0.75 ❖ α-松油醇1 ❖ 丙二醇 8
❖ 恢复食品香味,强化特征味道。 ❖ 消杀食品中的不良味道。 ❖ 杀菌、防腐。
❖ 分类:
❖ 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 食用香料的特点
❖品种及其同系物繁多
❖在食品中用量极低。食用香料在食品中 的添加量(ppm/ppb)大多数小于其天然 存在量。
❖食用香料是一种自我限量的食品添加剂
对香料、香精的正确认识
❖ 各种具有特殊香气、香味和滋味的植物全草、叶、根 、茎、树皮、果实或种子,如桂皮、茴香和胡椒等, 用以提高食品风味。因其中大部分用于烹调,故又称 “调味香料”。不少香辛料已有上千年的食用史。在 正常使用范围内无毒性问题。
❖ 按美国香辛料协会(American Spices Association) 的定义为:“凡主要用来供食品调味用的植物,均可 称之为香辛料。”

食品香料与香精ppt课件

食品香料与香精ppt课件
精品课件
香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1、焙烤食品和点心
而析出结晶等现象。如生产果汁粉时,水溶性香精可在调粉时
添加
精品课件
➢挥发
食品生产中尽量减少香精香料在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因为香精香料在开放系统中损失比在封闭系统中大, 香精香料在食品加工后期添加也可达到减少香精香料 在敞开体系中暴露时间的目的
➢稳定性
增香剂中各种香料、稀释剂等,除容易挥发外,一般 易受碱性条件、抗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影响。因此要 防止这类物质与增香剂的直接接触。因为这类物质会 引起香料的氧化还原、聚合、水解而变质。如果这类 物质必须添加在食品中,一定要分别添加
精品课件
③人造香料(Artificial Flavoring Substances)
人造香料是在供人类消费的天然产品(不管是否加工过)中 尚未发现的香味物质
此类香料品种较少,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且其化学结构 迄今在自然界尚未发现存在
基于此,这类香料的安全性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在我国凡列入GT/T14156《食品用香料和编码》中的香料,均 经过一定的毒理学评价,并被认为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人体 无害



的 散 的
而 的 蔬
且 新 菜
扩 鲜 叶
黄瓜、浆果、 桃、麝香、葡 萄酒和其它
香气
酒类香精
精品课件
二、食用香精
食品的加香(增香),除烹调外,单独使用香料的情 况不多,因为各种食品的独特风味是由许多风味成分 相辅相成而形成的,如鸡肉的风味成分达220种,花 生350,可可323种,咖啡450种。单体香料根本无法 使人在感官上得到满意的效果,所以人们采用不同香 料模仿天然香味。这就产生了食用香精 定义:食用香精是由芳香物质、溶剂或载体以及某些 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一定香型和浓度的混合体

食品香精香料课件(简版)PPT课件

食品香精香料课件(简版)PPT课件
海狸香
海狸的生殖器附近香囊中的分泌物, 具有浓郁的香气,是定香剂之一。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天然香料
发酵原理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植物原料中的某些成分转化为具有香 气的物质。
发酵工艺
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提供适宜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控制发酵 过程,以获得所需的香气成分。
发酵产品
如酒曲、酱油曲等,这些产品中含有多种香气成分,可用于食品加 香和调味。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食品香精香料广泛应用于饮料、乳制品、糖果、焙烤食品、调味品等各类食品中,用于 增加食品的香气和口感,提高产品品质。
市场需求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食品香精香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同时,消费者对食品 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天然、有机、低添加等类型的香精香料需求增加。此外,不同地区和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食品口味和香气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市场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香精香料产品也
健康理念普及
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推动行业向天然、绿色、 低添加方向发展。
3
国际市场拓展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提升品牌影响力。
技术创新对行业推动作用探讨
研发能力提升
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产品开发。
生产技术改进
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法规标准
各国对食品香精香料的使 用有严格的法规标准,包 括使用范围、用量限制等。
注意事项
在使用食品香精香料时, 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03
天然食品香精香料
植物性天然香料
精油
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 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 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 挥发性芳香物质。如薄荷油、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㈣留兰香油
1.性状 无色至黄色、绿黄色液体。具有甜清带凉的 轻微药草香气,透发有力,与揉碎的新鲜留兰香 味片的香气一样。
2.制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留兰香(Memfha Spicata
L.)带花序的茎叶提油,得率为0.3%~0.6%。
3.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配制 各种食品香精。
㈡乙基香兰素
1.性状 白色或乳白色、针状、片状或粉末状结晶。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和许多天然或合成香 料。具明显甜香气及暖、轻微花和奶香,与香荚 兰豆香有些相同,持久性极好,香味比香兰素浓 2~2.5倍,但二者各具风格。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大量用于食品用香精中,如仿 制香草、巧克力、奶油梳打、奶油司考其、各类 果实、焦糖、坚果等 。在朗姆、奶油香精中起 增甜、保香和增浓作用。
食用香料与香精课件
一、食用香料的定义及分类
1.食用香料指能够增强食品香气和香味的食品添加 剂。 它可分为天然香料、天然同一香料和人工香 料三种。
2.天然香料指单纯用物理方法,如压榨、萃取和蒸 馏等从无毒的动植物原料制得的香料,如甜橙油、 桂花浸膏等。
3.天然同一香料:从芳香原料中用化学方法离析出 来,或是用化学方法制取,并且在化学上与存在
(2)实际使用参考:留兰香油最大的用途是用于牙 膏、漱口水等。大量用于口腔卫生制品。食品方 面最大的用量用于胶姆糖等。可作为薄荷的修饰 剂。
㈤薄荷素油
1.性状 淡黄色澄清液体,香气强烈,呈新鲜清凉的薄荷样 香气,使人有清新感,能溶于乙醇及各种油脂中。遇热易 挥发,易燃。
2.制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亚洲薄荷花或将开花的全草制得 精油。
2.灵猫香:主要香味物质是灵猫酮,来源于灵猫的 囊状分泌腺。
3.海狸香:主要香味物质是対乙级苯酚,苯甲醇、 海狸香素,来源于海狸体内,海狸生殖器旁的腺 囊。
4.龙涎香:主要香味物质是龙涎香酚,来源于抹香 鲸胃肠内所形成的结石状病态物。
三、常用的几种合成香料
㈠香兰素
1.性状 白色至极微黄色结晶,具有香荚兰豆特有的 香气和口味。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丙二醇。 在冷植物油中溶解度不高,略溶于冷水,可溶于 热水。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配制 各种食用香精中 ,是配制香草性香精的主要原料。
(3)实际使用参考:在食品香精中,本品是用途最 广的香料,被广泛用作增香剂,不仅用于仿制香 荚兰豆香精,而且用于奶油、巧克力、太妃及许 多类型的果香,冰淇淋、苏打等香精中。以冰淇 淋、巧克力和饼干生产中消耗量最大。本品常被 直接使用于食品中。在最终食品中的用量通常为 0.004%~0.5%。
3.使用范围及使用量(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配制各 种食品香精。
(2)实际使用参考:主要应用于胶姆糖以及薄荷糖果中, 也可应用于牙膏香精中。一般用薄荷脑代替。
二、常用的几种动物香料
1.麝香:主要香味物质是麝香酮 ,来源于公麝的 生 殖腺分泌物。
本品是桔子香精的主要原料,亦可直接添加于食品 中。常用于浓缩桔子汁、柑橘酱等柑橘类产品。 柑橘酱中用量为0.5-0.66g/kg,什锦罐头中用量 为0.02g/kg。
㈢柠檬油
1.性状 黄色至绿黄色或淡黄色易流动液体,具有浓 郁柠檬香气。与无水乙醇、冰醋酸相混溶。
2.制法 以柠檬[Citrus Limon(L.)Burm]新鲜全果
3.实际参考用量:软饮料,20mg/kg;酒精饮料,
100mg/kg;糖果,65mg/kg;冰淇淋及冰制食品, 47mg/kg;布丁,74mg/kg;焙烤食品, 63mg/kg;胶姆糖,110mg/kg;糖霜及调味品, 140~200mg/kg;巧克力,250mg/kg。
㈢苯甲醛
1.性状 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油。沸点 178℃。具强烈、甜的香气,类似新鲜压榨的苦杏 仁气味。
为原料,经精选、分级、在常温下磨果、离心分 离、精制而得的果皮精油。
3.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于配 制各类食品香精。
(2)实际使用参考:冷磨柠檬油是食品用香料中用 量最大,用途很广的重要果香香料之一(仅次于
甜橙油而居第二)。它大量用于柠檬、可乐、柠檬 复方等饮料用香精和糖果用香精中。常用作其他 果香香精(如香蕉、菠萝等)的修饰以圆和合成 香料的粗糙化学气息。
3.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配制各种食 品香精。
㈡桔子油
1.性状:黄色的油状液体,有清甜的桔子香气,能 溶于7~10倍容积的90%乙醇中,主要成份为柠檬 烯及邻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还有少量癸醛 等。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于供人类消费的天然制品中物质相同的香料。
4.人工合成香料:纯粹人工合成、至今在供人类消 费的天然制品中尚未发现的原料。如α-甲基紫罗 兰酮和乙基麦芽酚等。
第一节食用香料
1.食用香料发香的原因:食用香料由一种或多种有 机物组成。有机物具有气味者甚多,其气味与分 子结构密切相关。凡是有气味物质的分子均有一 定的原子团,对于发香的原子团又称为发香团。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配制 各种食品香精。
(2)实际使用参考:除用于杏仁香精外,也可用于 仿制草莓、奶油、杏、白兰地、樱桃、椰子、甘 草、苹果、梅、胡桃等香精中。
不同物质的发香团
羟基 羰基 醛基
OH CO CHO
苯基 C6H5 硝基 NO2 亚硝酸基 ONO
羧基 COOH 酯基 COOR
Hale Waihona Puke 一、常用的几种天然香料㈠甜橙油
1.性状 桔黄色至深桔黄色液体。甜青果香、柑香香 气,可溶于冰乙酸并可与无水乙醇混溶。主要成 分为柠檬烯,还含有癸醛、辛醇、芳樟醇等成分
2.制法 用冷磨法或冷榨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甜橙全 果或果皮提取。以冷磨(或冷榨)油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