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 )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第1_2节测试卷

第1-2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
如图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航母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水D.航母上的工作人员2、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
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 D.无法确定4、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5、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
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A .28.33米/秒B .13.60米/秒C .14.78米/秒D .14.17米/秒7、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8、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物理考点

一、测量(1)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的定量比较。
(2)进行测量需要具备的条件:①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②要有合适的。
二、长度的测量(1)在SI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测量的工具有、、等等。
三、时间的测量(1)在SI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符号是。
(2)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和。
(3)打点计时器计时原理:有规律的振动,1秒钟振动次,每振动一次打一个点。
纸带上每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秒。
计数点:五个点计为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秒。
四、质量的测量(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的多少。
用符号表示。
(2)在SI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常用的单位还有、、等。
(3)物体的质量不随、、、而改变。
故质量是物体的。
(4)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实验室一般用来测物体的质量。
(6)天平的使用(a)调节:使用托盘天平前先要进行调节,使它成水平平衡状态,即先调节后测量。
调节方法:托盘天平要放置,游码,调节使横梁平衡,使静止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注意:平衡后,左右盘不可交换位置,平衡螺母不可再调。
(b)称量:物码(填“左”或“右”)。
先用镊子夹取的砝码,放在右盘中,再加的砝码(填“大”或“小”),如不能平衡再用镊子轻拨游码。
读数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总质量与在标尺上的读数相加。
注意: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
①移动、操作动作要轻;②取放砝码要用镊子;③不能超过天平称量范围;④保持天平清洁干燥,称有腐蚀性的物质时,要在盘上垫纸或放在容器中称量。
(垫纸:两张大小一样,分别放在左右两盘。
容器:需先称出容器质量)。
五、摆的等时性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并通过法(实验方法)得到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无关,只与摆长有关。
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要靠 传播, 不能传声,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
3、物理学中把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 。
《运动和力》复习

文汇报2001年4月4日发表了一篇短文: 美国军用侦察机撞击我军用飞机的过程 照片表明,美军用侦察机损伤部位都在飞机左前方,这说明美军是在 与我军用飞机同向平行飞行中突然大动作向我机方向转向,撞击我机, 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首先,美机左机翼外侧撞击我机,美机机翼下的 天线损坏。然后,美机左二发动机螺旋桨撞击我机,美机螺旋桨受损 变形。最后美机机头撞击我机尾部后,机头雷达天线罩脱落。
运动和能的形式
运动的多种形式
能的多种形式
运动和静止 参照物
机械运动
运动的分类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和平均速度v=s/t
运 动 和 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相互性 弹力 力 力的测量 力的三要素 重力 摩擦力 力和运动的关系 弹簧秤 力的图示
不受力时的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二力平衡条件 受平衡力时的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物体运动 状态不变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静止
物体受非平 衡力作用
物体运动 状态改变
运动快慢改 变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方向改变
(曲线运动)
马拉车前进。车在拉马吗?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得出结论: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 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转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 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2)用力踩踏脚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 朝 (填“前”“后”) (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 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运动和力复习课

图 12-F-5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运动和力
物体位置的变化 标准 相对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通过的路程 物体运动的快慢 1 m/s=3.6 km/h m/s km/h 物体沿直线快慢变化的运动 v=s/t 米 刻度尺 秒 测量值 停表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相互的 受力物体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改变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处于平衡状态,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
考点一 例1
机械运动
(连云港中考)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 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分析:宇航员和座舱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他们之间 静止 是______的;宇航员和天空中的云朵、地面上的发射架和太 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之间都有位置的改变,他们之间是 ______的. 运动
2.(广州中考)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12-F-2 所示,能正 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
图 12-F-2
3.(常州中考)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 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 可知留下图 12-F-3 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B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初二运动和力

2014年初二上物理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测试卷(北京课改版附答案)(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 如图1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2. 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A.都相同B.作用点相同C.大小相同D.大小、作用点相同3. 关于力的说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没有力的作用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4. 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没有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5. 下列各种现象中,表现出惯性现象的是( )A.用脚踢足球,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B.在草地上滚动着的足球,越滚越慢,最后停了下来C.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D.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7.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有如下操作:①轻轻来回拉动挂钩两次;②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明确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图1针位置;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④①②③⑤D.③④①②⑤8. 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9. 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三单元运动和力3-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1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3-1 提供动力可以使小车启动,有阻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3-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3-2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3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3用橡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寓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4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3-4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仲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
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弹簧)五部分组成。
3-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3-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量。
3-4跳板、健身球、撑杆和海绵垫、蹦床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运动和力复习

质量不均匀、不规则几何体重心
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条件:薄片
2. 一中学生的重力是500N,那么他的质量 是多少?(g=10N/kg)
已知: G=500N g =10N/kg
求: m 解:由公式G=mg得
m = G/g
=500N÷10N/kg =50kg 答:重力为500N的中学生质量是50kg。
1.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T,则这辆汽车受到 的重力是多少?(g=10N/kg)
6.有关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 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D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7、水平桌面放一本书,书的重力为G,书对桌 面的压力为F1,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F2,这三个 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个力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一对 平衡力;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分析:要求钢梁受到的合力,就必须先对钢梁 进行受力分析,钢梁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和竖直 向下的重力G的作用。已经知道拉力F=4×104N, 不知道重力G 的大小,但知道钢梁的质量大小,就 可以根据G=mg求出重力G ;然后再利用反方向的 二力的合成求出合力及其方向。
已知:F1 =4×104N,方向是竖直向上, m=3.95t=3.95×103㎏
1、改变物体 的形状
2、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五.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 方向 、 作用点都有关系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图示.
•它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的直
第三章 运动和力笔记

第三章运动和力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的力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如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如天体之间的引力,磁体之间的引力、排斥力等。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大小,运动的方向)。
4.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叫力的三要素三、力的示意图画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出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箭头末端标上力的符号和大小。
小明用100N的力拉车。
灯受到灯线4N 物体对地面压力为上的拉力24N※线段的起点在受力物体上,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方向是力的方向;箭头末端标上力的符号和大小。
三、力的测量(一)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
2、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以物体产生形变为先决条件。
接触且发生形变。
3、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4、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5、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都是弹力。
(二)力的测量1、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测力计:量程、最小刻度、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
若不在零刻线,则应先将指针调到零刻线上。
(2)测力计要竖直使用。
如图(3)测力计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书时视线与指针平齐。
重力 一、重力的概念1、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 重力的符号G ,单位牛顿(N )。
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三、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四、重力的大小○1质量大,重力就大;○2质量增大,重力也增大;○3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变量的控制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长板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注意:要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
下面所列的摩擦中,哪些摩擦对人是有益 的?哪些是有害的?
A. 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有益摩擦 B. 手握筷子时的摩擦 有益摩擦 C. 自行车的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有害摩擦
平放
侧放
竖放
7.两个人并肩走过沙滩,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踩成深脚印的人体重较大 B.踩成浅脚印的人鞋底面积较大 C.踩成深脚印的人对沙滩压强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把 物体A向右移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 的( B)
B
6、如图,将一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 球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已知小球在A、 B两个位置的速度分别为2米/秒、0。
(1)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A点时,一切外 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将做什么运动? A 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一切外 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将做什么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 C )
A. 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结论 B. 用理论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 C. 结合前人的经验,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分析、
推理得到结论 D. 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结论
5、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
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B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部不对
在无风的情况下,从水平匀速 向右飞行的飞机上间隔相同的 时间,先后扔下三包货物。若 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 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 在空中排列情况应该是(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思考:
1.研究的对象是塑料板/纸片, 它受到几个力作用?分别是什么? 3个 重力、两边的拉力。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状况与所受阻力的关系
1.提出问题: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不同,运动速度减小的
快慢一样吗?
2.建立假设:阻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减小得越快。
3.设计实验:
相同的小车、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
(1)相同的量?(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2)不同的量? 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阻力不同
(些因素有关? 1、压力产生的效果可能与 压力的大小 有关 2、压力产生的效果可能与 受力面积 有关
实验 压 力 序号 (大,小)
a
小
b
大
c
大
受力面积(大, 压力的作用
小)
效果(最明显,较明
显,不明显)
小
较明显
小
最明显
大
不明显
1厘米2上面积受到 的压力(最大,较大, 最小)
较大 最大
例题
1.如图,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 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 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科学知识:
(1)__力__的_作__用_是__相_互__的; (2)__力__可_改__变_物__体_的__运_动__状_态。
科学探究: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 应实验数据如下:
2.如果要忽略重力的影响,对 塑料板应当有什么要求?
塑料板的重力远远小于两边 的拉力。(塑料板比钩码要 轻得多)
二力平衡: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
运动
物体不受力
物体受力
平衡力 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力平衡条件对我们有 什么用处?
静止
物体运 匀速直 动状态 线运动
平衡力
二力平 衡条件
有报道称: 海啸时水的流速约是720千米每小时是什么含义?
海水在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720千米。
新闻中海啸持续约2分钟,请问它通过了多少距离?
解: V=720km/h=200m/s t=2min=120s s=vt=200m/s*120s=2400m 答:
从匀速直线的速度公式V=S/t中可知 ( D ) A 、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B、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C、速度随时间或路程而改变 D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 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
重力为50N的长方体物体,静止在地面上,重为20N的小 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在图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
G1=50N
要反映力的三要素。
G2=20N
重力
重力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C.地球吸引在地球附近的物体,而物体同时也 吸引地球; D.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管是静止的还是运 动的,都受到重力。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加油机和受油机
风洞
比较物体的运动的快慢
速度
•科学意义:
表示物体_运__动__快__慢__的_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速度公式:速度= —时路间程—
V=
s t
t
=
s v
s=vt
•国际单位:米/秒 m /s 常用单 位:千米/小时 km/h
1m/s=_3_._6_km/h
比较小车通过距离的长短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
注意:伽利略的研究
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正在以1m/s的速度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
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D )
A.立即停止 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以小于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仍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物体保持_运__动__状__态__不变的性质,叫 惯性.
有时可以利 用惯性
要防止惯性 的危害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 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 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 地向上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 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 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_小__明__跳_起__后__,__由_于__惯__性_他__会__随_船__一__起_向__前__运_动__,__落_回__原__地_。___.
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成因:物体间 由于相互挤压 而产生的。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 垂直 并指向 受力物体
F
请分析以下三图,比 较F和G的异同,回答: 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 的吗?
F G
F G
F
G
结论:
1、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
2、压力方向不一定总是向下;
3、当物体静止在水平台面上时,它对台 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大小,即 F=G=mg。(求固体压力的常用方法)
的诗句,前半句诗人的参照物是( B )
A、岸 B、船 C、青山 D、太阳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冒雨行驶,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C )
A、选择汽车为参照物,雨滴是静止的 B、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C、选择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在向西运动 D、选择乘客为参照物,刮雨器一定是静止的
同物 同线 等大 反向
1.应用二力平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应用二力平衡求力,知道平衡力中的一个力 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下列情况,能表示二力平衡的是( C E )
为什么?
3牛
3牛
4牛
3牛 A
B
3牛
C
3牛 3牛
3牛
D
3牛 3牛
E
1、茶杯重2牛顿,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 茶杯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的大小是 2牛,方向 竖直向上。
D. 手拿菜油瓶时的摩擦 有益摩擦 E. 爬树时人与树之间的磨擦 有益摩擦 F. 人拉笨重的物体,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有害摩擦 G. 刹车时,车与地面间的摩擦 有益摩擦
摩擦的利与弊
1.增大有益摩擦: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有害摩擦: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变滑动为滚动 利用气垫 利用润滑油
C 等于20牛 D 以上均有可能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 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 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接触面间的相对 运动方向相反。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2 、 质 量 为 2kg 的 铅 球 正 在 空 中 飞
行(若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此 铅球只受到 重力 力的作用,这个 力 的 大 小 是 19.6 N , 方 向 是 竖直向下,作用点在 球心,施 力物体是 地球 。
重垂
重力
线
2.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
与质量关系的 ( A )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A、一张报纸放在水平桌面上 B、一木块被压在天花板上 C、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D、直立的冰箱紧挨着墙
2、滑冰运动员穿着冰鞋滑冰时,脚对鞋的压强为P1
< 鞋对冰面的压强为P2 ,则 P1
P2
3、把砖块平放、侧放或竖放在地面上时,如下图所示
砖对地面的 压力 相等,砖 竖放 时与地面的
接触面积最小,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砖 平放 时 对地面的压强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