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特点和保护状况。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华南虎》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华南虎的特点及其生活环境。
3. 讨论华南虎的保护措施及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课文《华南虎》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2.2 教学难点1. 华南虎生活环境的描述和理解。
2. 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 将环保意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华南虎的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华南虎》中的具体描述。
3.2 教学手段1. 电子白板:展示华南虎的图片和生活环境。
2. 视频资料:播放有关华南虎的生活习性的视频。
3. 学习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和交流学习心得。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阅读理解:阅读课文《华南虎》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华南虎的保护措施。
4. 写作练习:以华南虎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阅读理解:15分钟3. 分析讨论:20分钟4. 写作练习:20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华南虎》,总结华南虎的特点。
2. 收集有关华南虎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
5.2 评价方式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0%2. 课堂参与度:30%3. 写作练习:50%第六章:教学反思与改进6.1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度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增强词汇量。
(3)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掌握与之相关的自然和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华南虎的勇猛和美丽。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华南虎”、“山脉”、“生态系统”等。
3. 课文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第2课时1. 华南虎的特点:介绍华南虎的外貌、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华南虎的特点,并展示讨论成果。
3. 保护华南虎:讲解华南虎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华南虎。
四、教学内容第3课时1. 观察华南虎的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
2.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华南虎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分享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内容第4课时1. 华南虎与生态环境:讲解华南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华南虎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内容第5课时1. 华南虎的保护措施:讲解华南虎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2. 制作保护华南虎的标语:让学生分组制作保护华南虎的标语,并进行展示。
六、教学内容第6课时1. 华南虎的文化意义:介绍华南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勇猛、智慧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华南虎在文化中的意义,并展示讨论成果。
3. 艺术创作:让学生创作一幅以华南虎为主题的画作,展示华南虎的美丽和力七、教学内容第7课时1. 华南虎的生态平衡:讲解华南虎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华南虎》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华南虎》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华南虎》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华南虎》是一篇关于中国华南虎救助计划的故事。
它讲述了珍稀动物华南虎濒临灭绝,中国政府采取了保护措施,资助对华南虎进行救助和研究的志愿者。
该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和爱护之心。
本文将介绍一份《华南虎》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七年级选修教材。
一、教学目标1.通过这篇美丽、感人的文章,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3.通过学习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了解华南虎生存现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4.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与实践来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1.了解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2.通过分析华南虎的生存环境,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如何唤起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让其真切感受环境的珍贵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2.如何让学生体悟到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先播放一段与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的短片,让学生体会到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脆弱性和重要性,并让学生看一看珍贵的华南虎种群。
2.阅读教材教师为学生开始阅读《华南虎》,并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文字描写的具体细节,并探讨和华南虎救助的政策相关的问题。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故事背景、生存现状以及现有保护措施。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中分配几个问题,包括:(1)华南虎的种群分布状况;(2)华南虎的生境和生存条件;(3)目前采取的保护措施;(4)如何改善华南虎的生存环境。
学生应该通过小组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从各个方面对华南虎的保护措施进行评估。
4.小组报告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的主题和结果,并让整个班级为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评估和辩论。
5.课堂活动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感受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助活动或实践环节。
2023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优秀3篇】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华南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看猛虎图片,激趣引读1、图片出示: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兽中之王)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虎氏家族本有八个亚种: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苏门虎、爪哇虎、里海虎、巴厘虎。
本世纪三十年代,巴厘虎率先灭绝;六十年代,里海虎也绝种;七十年代,最后一只爪哇虎又在地球上消失了。
不到五十年,先后三个虎种和这个世界告别。
1949年时,华南虎有4000只,八十年代初剩下150至200只,现在有关专家预测,20只左右。
1973年5月,国务院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中,把华南虎列为三级保护动物;1977农林部又颁布文件,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79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华南虎被国际上列为世界最濒危和第一需要保护的物种。
50年代末东北虎就与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一道被列入保护范围,而当时华南虎却被列为"害虫"。
50年代,仅一个福建省,解放军和民兵捕杀的华南虎有案可查的便达530余只。
并出了无数打虎"英雄"。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1【教学目标】1、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掌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同学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同学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唾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溢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盲从。
【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和其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猛虎图片,激趣引读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同学感受老虎风采。
教师导入课文学习。
二、简介作者、背景三、读准字音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齐读。
2、整体感知:初读诗歌,带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3、示范朗读,指导训练。
4、同学齐读。
五、速读课文,研讨质疑1、如何评价诗中的华南虎、观众和“我”的表示?2、如何理解诗中的具体象征意义?六、精研细摹,品味佳句同学就诗中含义比较丰富的语句进行赏析交流。
七、合作交流,深层探究如何理解本诗在当时和今天所具有的意义?八、比较阅读,拓展延伸讨论课外文章带给我们的考虑和启发。
九、小结全文七年级语文华南虎教案2一.教学目标:①读准字音,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本诗;②通过朗读初步感悟华南虎的形象,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描述;③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通过鉴别欣赏关键词句的方式来深入体会华南虎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④根据诗意展开联想,进入情境,想象作文,通过华南虎的自白激发自己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华南虎》是一首借物抒情诗,写了一只身陷铁笼的老虎那刚毅的身影、凝结着鲜血的趾爪和火焰似的的眼睛。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教案

七年级下册《华南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华南虎的认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深入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华南虎的认识。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观察分析法:观察华南虎的图片或视频,分析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教案。
2. 华南虎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华南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华南虎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华南虎的小故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三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华南虎》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应如何理解它的现实意义?小编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文《华南虎》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诗歌学习 , 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 , 鄙弃庸俗 , 保持高尚独立人格 .2 、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 , 理清思路 , 整体把握的能力 .3 、诵读品味诗歌 , 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 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 , 体会诗歌意境 , 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重点:1 、学习鉴别关键语句 , 理清思路 , 整体感知 , 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 、朗读品味 , 鉴赏诗歌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 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 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 , 解决字词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画面,学生根据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虎啸、鱼游、雁翔、万事万物,世界。
二、初步朗读全诗 , 熟悉课文内容1 、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营造气氛 , 学生听读、欣赏、品味 , 自行正音 .2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 要求朗读流畅、节奏合理、停顿恰当 , 语气、语调符合文意 .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 整体感知课文出示思考题1 、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2 、对华南虎, “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学生思考讨论 , 明确:1 、它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 , 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 , 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 . 它本属于大山与森林 , 属于大自然的自由的儿子 , 现在却被囚禁在铁笼里 , 供人观看 , 呵斥、捉弄 , 这是一个扭曲生命的环境 .华南虎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有关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2 、“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诱惑” , 冷漠粗暴灵魂麻痹 , 这是一群没有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的群体 , 有时还会助纣为虐;“我”良知未泯 , 从华南虎身上感到一种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 , 灵魂被震撼而觉醒 .四、深层研讨 , 评论诗歌内容1 、朗读诗歌 , 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 .2 、探讨诗歌的主旨 .3 、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4 、展开联想 , 拓展思路 . 作者说:“我终于明白……”请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 谈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5 、联系背景 , 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及“观众”“铁笼”“我”等的象征意义的 .教师点拨:2 、诗人以被囚禁在铁笼中 , 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 , 表现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3 、这首诗作于 _73 年 6 月 , 正是“十年动乱”时期 , 那是个最没有诗意的年代 . 诗人在干校劳动改造 . 一次 , 他去桂林 , 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 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 , 那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 . 回到干校 , 写下这首诗 , 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2024年《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

2024年《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华南虎》一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理解《华南虎》的主要内容和作者通过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并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华南虎》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章主旨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体会。
文本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赏析。
难点:深入理解文中虎的形象及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体会作者的深层次情感。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华南虎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并简要介绍华南虎的基本情况。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华南虎吗?它在中国文化中有哪些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文化的关系。
文本探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确保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讨论这些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情感体验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华南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虎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态。
开展小组合作,每组创作一段关于华南虎的小故事或诗歌,以表达对虎的理解和情感。
拓展延伸介绍华南虎的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华南虎及其栖息地,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总结提升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思考。
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辅助学生对华南虎有更直观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欣赏课本剧:剧情大致内容为:几个中学生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一只看似威武的老虎在训兽员的指挥下乖乖地进行各种表演。
要求表演者突出老虎和观众(中学生、游客)的心理。
(教师表扬表演者)情境导入:•课本剧中的老虎禁不住人类的诱惑,失去了虎威。
但是,并不是所有被囚的老虎都这样。
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
虎,以它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播放课文配乐朗诵录音。
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期间,当时诗人被迫在一个“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那时,人们的精神受到了严重束缚。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诗。
诗文赏析:1、先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节奏和感情,并为生字词注音。
栅栏(zhàlan)斑斓(bānlán)呵斥(hēchì)抽搐(chù)趾(zhǐ)爪铰(jiǎo)掉沟壑(hè)不羁(jī)2、自由朗读这首诗,(2分钟)思考:问题一: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我”看到的这只在笼中的华南虎是个什么形象?请用诗文中的原话概括。
华南虎处境: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3、齐读第三节,教师点拨节奏和重音。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二:观众在老虎面前和诗人眼中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向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
问题三:请看这一节的最后两句:“你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感觉“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的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觉“屈辱”;深层的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觉“屈辱”。
4、快速阅读1-4节,思考:问题四:和观众相比,笼中的华南虎在诗人眼中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课文中的哪些诗句能表现它的个性?华南虎的个性:高傲不羁、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向往自由课文中的诗句: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威武不屈、勇于抗争问题五:面对这只华南虎,诗人的心情怎么样?诗人为什么会感到“羞愧”?诗人明白了一些什么?“我”感到“羞愧”是因为“我”也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
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我”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抵抗堕落,奋然前行。
问题六:通过以上分析,怎样理解诗中的“观众”、“铁笼”“我”的含义?“观众”——无耻、无聊、冷漠、市侩、卑微、自以为是、有时助纣为虐“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
它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我”——良知未泯,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的灵魂的觉醒象征.本诗的象征意义: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渴望精神自由、渴望人格独立6、齐读全诗,结《华南虎》教案合课本剧和写作背景思考:七:《华南虎》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应如何理解它的现实意义?这首诗写于最没有诗意的时期——70年代,表现了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超越那个特定的时代,即使在今天,这首诗也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想要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的人们,应该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
《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2、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3、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诗中的众多形象所表现的深层意义,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教学重点: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评析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深厚感情及哲理.课前准备:熟读课文,解决字词.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画面,学生根据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虎啸、鱼游、雁翔、万事万物,世界。
二、初步朗读全诗,熟悉课文内容1、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品味,自行正音.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朗读流畅、节奏合理、停顿恰当,语气、语调符合文意.三、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出示思考题1、课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是一只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的华南虎?它的个性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2、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学生思考讨论,明确:1、它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它本属于大山与森林,属于大自然的自由的儿子,现在却被囚禁在铁笼里,供人观看,呵斥、捉弄,这是一个扭曲生命的环境.华南虎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有关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2、“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诱惑”,冷漠粗暴灵魂麻痹,这是一群没有独立人格自我意识的群体,有时还会助纣为虐;“我”良知未泯,从华南虎身上感到一种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灵魂被震撼而觉醒.四、深层研讨,评论诗歌内容1、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最能震撼人心、表现主旨的诗节.2、探讨诗歌的主旨.3、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5、联系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华南虎形象及“观众”“铁笼”“我”等的象征意义的.教师点拨:2、诗人以被囚禁在铁笼中,失去自由还饱受摧残嘲弄的华南虎形象为象征,表现了自己及同类人在艰难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3、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时期,那是个最没有诗意的年代.诗人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那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强烈的震撼.回到干校,写下这首诗,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应该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和鼓励.5、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囚在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对的是禁锢自由,代表邪恶的铁笼.通过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观众”“叽叽喳喳”“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这是一群没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在诗中他们只是一群苍白,概念化的符号.他们无耻、卑微、无聊、自以为是,他们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真实写照.“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作为对华南虎“专政”的工具,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色彩阴暗、冰冷无情的囚具.愚昧的大众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我”也和其他人一样,隔着铁栅栏来“观赏”华南虎.但“我”毕竟良知未泯,从老虎“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悲愤”中,“我”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感到了现世众生的人格堕落.“我终于明白”,“我羞愧”,“我离开”,“我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这声音来自“我”的灵魂,它代表了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灵魂的觉醒.六、诵读品味,深入体会感情1、朗读指导:2、学生自由朗读,深入品味情感.八、巩固拓展根据提示自己写一节小诗。
《华南虎》七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有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
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以下选自《梦游人说诗》)1973年6月,我(牛汉)第一次去桂林时,写了一首《华南虎》,连我自己事先也没有料到竟然写了一首大煞桂林风景的老虎诗。
老虎,按它的气质与形象,很难与桂林山水联系起来。
但是,我却以愤激的情绪写了一只体态并不出众的虎。
有生以来,我多次见到虎。
那些虎,比桂林的这只华南虎,要威武得多。
1951年,在齐齐哈尔见过一只囚放铁笼不久、狂吼不已的东北虎,在北京动物园见过不下三五只老虎。
但都没有动过写虎的念头。
前面说过,我的气质不是喜欢写壮美的事物吗?为什么没有写狂吼如雷的东北虎?一般说,我这个人对生活的感应还不算迟钝,但让我冷静地剖析我当时的感应,使之理论化,确没有这个本领。
我只能尽量真实地写下当时形成诗的经过。
三、朗读课文并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四、整体感知: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五、研读赏析,合作探究:1、形象探究:①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
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