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一对一辅导教案4.25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教案标题:初中语文一对一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思路的拓展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温习相关知识点。

2. 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 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文学鉴赏(20分钟)- 选择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 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写作训练(20分钟)- 设计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

-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进步。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1. 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2. 阅读理解问题和写作指导。

3. 课堂展示和讨论的素材。

4. 学生的作业本和笔记。

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作业。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4.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反思。

教学扩展:1. 给学生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和写作。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学)案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尚:还。

②纳其自托:纳,接受;托:托付;纳其自托:接受了他把自己托付(给我们)的请求,即同意给他搭船。

③拯:求助。

(1)下面句中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 不能称前时之闻 D. 友人惭,下车引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俱.乘船避难()②幸.尚宽()③纳.其自托()④遂.携拯如初()⑤歆辄.难之()⑥本所以疑.()⑦宁.可以急相弃邪()(3)翻译句子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乘船避难.歆辄难.之B.何为.不可正为.此耳C.本所以.疑宁可以.急相弃邪D.歆辄难之.华、王之.优劣(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你从学过的知识中,写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书忌“二物”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者游。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内容课文讲解: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训练: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实践法: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时间与安排每周课时: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费用总价:____________________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6、双方责任与义务学生责任与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责任与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7、协议有效期起始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8、违约责任学生违约: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违约:____________________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一对一语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字词、语法知识,提高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具备较为扎实的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111 具体包括: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辨别病句并进行修改;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021年整理)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

(2021年整理)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

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推荐完整)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推荐完整)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1对1初中语文个性化辅导方案(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个性化辅导方案
XX个性化辅导方案日期:___2018__年___5月_3__日。

初一语文一对一辅导教案425

初一语文一对一辅导教案425

学大教育 关注成长每一天
4
一、字词积累
教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结合拼音写出汉字。
确凿.( ) t ǎng( )若 ji àn( )赏 人迹罕.( )至 yu ān( )
博 人声鼎.沸( ) 叮嘱.( ) 花 pǔ( ) 讪.( )笑

zǐ( )妹 沮丧.( ) mí( )漫 瞬.( )息 zh ù(
简 l òu(
) 嫉.(
)妒 山 dian( )
D.花圃( f ) 嫉妒( j ) 镐头( g o) 锋芒毕露( l )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脑髓 鉴赏 缠洛 狗窦大开
B. 亘古 涉猎 编纂 当之无槐
C.重荷 踌躇 衙门 慷慨淋漓
D.深遂 弥高 迥乎不同 挺然走险
3、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是鲁迅先生。
(19)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感的诗句:
(20)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名句:
三、选择题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菜畦( qí) 斑蝥( m o) 磐石( pán) 芳草萋萋( qī)
B. 挪窝( nuó) 发簪( zān) 浠水( x) 泯然众人( m n)
C.攒动( z n) 扳手( p n) 哽咽( y n) 兀兀穷年( w )
锋芒 bi( ) 露 yun( )

典 ji( )
shuo( ) 果 jiong( )
乎不同 一反 ji ( ) 往 门 kan( )
一拍 ji( ) 合 suo( ) 事 滑 ji( )
二、课内名句识记

,云从窗里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

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教案标题:初一语文一对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复杂关系。

2.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内心活动,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分析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1. 《红楼梦》相关章节的复印件。

2.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3. 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回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发《红楼梦》相关章节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并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2.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分析人物内心活动。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解答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分析,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贾宝玉与林黛玉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后续章节,并准备相关问题。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好下一节课的讨论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课堂练习和拓展延伸环节的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

一对一语文教案教案:一对一语文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一对一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优势;2. 掌握一对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选择合适的语文教材;2. 辅助教材:可以准备一些练习册、阅读材料等;3. 教具:黑板、笔、纸等;4. 其他素材:可以准备些与学生兴趣相关的课堂素材。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2. 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介绍一对一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选择合适的语文知识点或课文进行讲解;2. 结合教材和辅助教材进行讲解,注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3. 解读生词、短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文阅读(2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注意学生的朗读和语音语调;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结构和语言特点;3.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四、课文理解与思考(15分钟)1.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和分析;2. 提问学生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的交流和讨论。

五、巩固练习(20分钟)1.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包括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2.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练习,然后进行讲解和答疑;3.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的活动;2. 可以以游戏、小组讨论、阅读推荐等形式来进行;3. 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和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2.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提高;3.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巩固和复习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一对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对一家教教案模板范文

一对一家教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一对一家教适用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 针对中考重点和难点进行系统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重点:1. 语文基础知识2. 阅读理解3. 写作技巧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复杂句式2. 针对中考进行针对性训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学生教材3. 课堂练习题4. 中考真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简短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语、成语、句式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阅读理解训练1. 给学生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四、写作指导1. 讲解写作技巧,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划分等。

2.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

2. 复习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二、针对性训练1.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建议。

三、中考真题演练1. 发放中考真题,让学生进行模拟考试。

2.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和考试节奏。

四、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掌握程度、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阅读练习题。

2. 根据教师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3.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收敛______②义愤填膺______③鸣嗥______④鞠躬尽瘁_________
3、修改病句
①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落。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杯于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个性化辅导教案
授课时间:2010年4月25日
备课时间:2010年4月22日
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
学生姓名:
课题:期中测试
老师姓名:王老师
教学
目标
1、复习1—3单元的知识点。2、检测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掌握情况。
重点
难点
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内容
1、讲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知识。
2、听写词语。
3、做习题练习。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一、字词积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结合拼音写出汉字。
确凿()tǎng()若jiàn()赏人迹罕()至yuān()博人声鼎沸()叮嘱()花pǔ()讪()笑
zǐ()妹沮丧()mí()漫瞬()息zhù()立
简lòu()嫉()妒山dian( )狂lan( )
浊( )流哺( )育wan( )转喧( )闹踱( ) cha( )异惩()罚赚( )钱戎( )机朔( )气祈( )祷穿著( )哽( )住阻yi( )炽( )痛
感谢您,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好朋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7、哲理分析
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的东西,而一位长老却送了一柄长勺,他很不以为然。沙漠的路途十分劳苦,他就扔掉了随身携带的那柄长勺。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用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开藏宝的大门。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山谷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权谓吕蒙曰谓:②蒙辞以军中多务以:
③但当涉猎涉猎:④即更刮目相待即:
2、下列加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见(看见)往事耳B.孤岂(难道)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及(和,与)鲁肃过寻阳D.大兄何见事之(的)晚乎
3、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研读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
5、仿写
感谢您,老师,是您洗去了我心灵中的尘埃。
泛lan( )怪dan ( ) gen( )古污hui( )
默契( )军帖( )燕( )山回环qu( )折宰割( )开拓( )妇孺皆知( )锲( )而不舍赫然( )
潜( )心贯注惹( )人注目钦( )佩义愤填膺( ) dian( )基鞠躬尽cui( ),死而后yi( )当之无kui( ) jie( )然不同锋芒bi( )露yun( )育典ji( ) shuo( )果jiong( )乎不同一反ji( )往门kan( )一拍ji( )合suo( )事滑ji( )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侠,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脑髓鉴赏缠洛狗窦大开
B.亘古涉猎编纂当之无槐
C.重荷踌躇衙门慷慨淋漓
D.深遂弥高迥乎不同挺然走险
3、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先生。
B.《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获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透:“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呜?”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听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至今流传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侧面描写吕蒙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吕蒙有什么变化?
五、文段阅读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日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感的诗句:
(20)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名句:
三、选择题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菜畦(qí)斑蝥(m o)磐石(pán)芳草萋萋(qī)
B.挪窝(nuó)发簪(zān)浠水(x)泯然众人(m n)
C.攒动(z n)扳手(p n)哽咽(y n)兀兀穷年(w)
D.花圃(f)嫉妒(j)镐头(g o)锋芒毕露(l)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地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二、课内名句识记
①,云从窗里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③山际见来烟,。
④而那过去了的,。
⑤独坐幽篁里,。
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⑦,明月来相照。
⑧,影入平羌江水流。,思君不见下渝州。⑨,惟闻女叹息。脱我战时袍,,
⑩,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11)愿为市鞍马,。
(1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3)策勋十二转,。,送儿还故乡。
(14),当户理红妆;,雌兔眼迷离;
(15)《木兰诗》中表现了军营生活苦寒无比的一句:。
(16)《木兰诗》中表现了因战事吃紧,而木兰不远万里急速奔赴战场的一句:。
(17)《木兰诗》中表现了战争凄惨壮烈的一句:。
(18)《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的手法了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作者无穷感慨的一句:
9、"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一数列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