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_0175文档

2020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_0175文档EDUCATION WORD陕西导游词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_0175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猪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陕西小雁塔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
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
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
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导游词篇一:小雁塔导游词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
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
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
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
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
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
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
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
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
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
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小雁塔的介绍

小雁塔的介绍
小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西安市东大街南隅,是唐代佛教名刹。
小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固定的佛教寺院,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唐代塔。
它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52.5米,共七层,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塔。
小雁塔由玄奘亲自主持修建,为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之一。
小雁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
它的形状是“口”字型,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
塔基呈方形,用青石砌成。
下面是方形石基,上面用砖砌成方台。
塔身为八面体,每一面都有一个拱形的门。
在塔身底层的门洞里有三个石龛。
两个大的石龛里面供着两尊佛像,中间是一座小佛像;一个小的石龛里供着一尊菩萨像。
塔身每层都有一个门,门上都有精美的雕饰。
小雁塔的塔檐从底到顶逐层递减。
—— 1 —1 —。
陕西景点导游词范文(2篇)

陕西景点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观小雁塔。
我们的小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荐福寺内,因此也叫荐福寺塔。
小雁塔建于公元7____年,至今已有____多年的历史。
它原来有____层,高____米,因为一次大地震,小雁塔现在只剩下____层,____米。
它是中宗李显韦皇后为义净法师所建的,是为了让他翻译天竺国的经文。
小雁塔的塔身是锥形的,塔底是正方形,就像竹笋一样。
而且,它的塔檐是密檐式构造。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小雁塔吧!我们眼前的小雁塔有点破旧,那是因为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建筑啊!____年,梁思成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意见。
那时,小雁塔上有几块方砖不见了,所以他换了几块旧方砖,可是这几块石砖比原来的新了一些。
小雁塔的楼梯是灰白色的,墙砖有白色、红色、青绿色、土黄色、灰色,处处显露出古老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小雁塔的夯基是碗形的,它的作用是减少地震时塔身的震动。
在____年和15____年,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地震,其他建筑都损害得特别厉害,可小雁塔只是被震掉了两层,从____层变成了____层。
由此可见,碗状的夯基对小雁塔有保护作用。
本次讲解到此结束,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了。
谢谢!陕西景点导游词范文(2)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样的景点资源。
下面是一篇陕西景点导游词范文,介绍了陕西的几个著名景点。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这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几个陕西的著名景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
第一站,我们来到陕西省的首府——西安。
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古都,这里有着众多著名的景点。
首先,我们将来到世界闻名的兵马俑。
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的一处巨大而神奇的考古发现,被誉为“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分为一、二、三号坑,每个坑都有数千个亚太彩票有操作申请吗容身的兵马俑,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独特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介绍陕西景点的导游词(2篇)

介绍陕西景点的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郊的荐福寺内。
它始建于公元7____年,拥有悠久的历史。
现在,它已经____多岁了。
唐代的时候,义净法师从天竺取经回来后,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决定给义净法师建一座塔,存放那些取来的经书。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小雁塔的面前。
小雁塔原来有____层,高____米,在公元____年,一场大地震把小雁塔的两层塔尖震掉了,所以现在只剩下____层,高43。
____米。
从远处看,小雁塔就像一个又瘦又高的锥子,它的塔身全都是用青砖建成的,南北各有一个门洞。
接下来,我们就从北门洞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吧!看,小雁塔的每一层都是正方形的。
内壁也都铺满了青砖,每一层之间都有青砖建的阶梯和木头做的扶手,可以让人们攀登。
在____多年中,小雁塔有过一些破损。
____年,梁思成提出了“修旧如旧”的观点,制造了一些与青砖类似的砖块,用来修补小雁塔的破损之处。
因此,小雁塔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古朴,几乎跟以前一样。
小雁塔非常坚固,经历了____多次地震也没有倒塌。
更神奇的是,公元____年地震时,小雁塔中间裂了一条缝,但是几年后,也就是公元15____年的一次地震,又让它身上的裂缝合在了一起。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在建造小雁塔的时候,它的地基是一个像碗一样的圆形,无论多大的地震都不会被挤压变形。
本次讲解到此结束,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谢谢!介绍陕西景点的导游词(2)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景点。
在这里,我们可以探索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陕西的一些著名景点,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到陕西的首府——西安。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在西安,我们首先会被古老的城墙所吸引。
西安城墙始建于明朝,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长约14公里,建有四座城门,每座城门上都有壮丽的城楼。
2024年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西安小雁塔导游词1西安小雁塔是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长安(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建筑之一。
小雁塔的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
公元652年(唐代永徽年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内西院建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
公元720年(唐代景猪年间),朝廷资助在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荐福寺塔。
后来,因塔形似雁塔并且小于大雁塔,故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而大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
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十三层。
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丽美观,各地的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李子涵,大家能够叫我李导,很荣幸当你们的导游。
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小雁塔。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
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
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猪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范文(一)西安小雁塔是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长安(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建筑之一。
小雁塔的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
公元652年(唐代永徽年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内西院建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
公元720xx年(唐代景猪年间),朝廷资助在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荐福寺塔。
后来,因塔形似雁塔并且小于大雁塔,故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而大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1 / 9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
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十三层。
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丽美观,各地的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
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

陕西小雁塔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省西安市,今天我们将一同参观陕西小雁塔。
小雁塔,又称小菩萨塔,位于中国古都西安市大雁塔南广济街上,在大雁塔的南侧,与大雁塔成为一对独具特色的佛塔,是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小雁塔是中国古代佛教塔庙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雁塔建于唐贞观十四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曾多次历经战祸,最早建于唐代初年,后历代多次修葺,现存塔身底座原唐代都是修建的,塔身为北宋时重建,塔高13层,高约43.4米。
我们首先来看小雁塔的外观,小雁塔为方形砖塔,共13层,每层各有浮刻佛像。
塔身由高大的原型底座和主塔构成,外观形状独特,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和唐代建筑风格。
塔身外表为红色,塔顶为黄色,塔与塔之间有凹凸不平的搭建,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接下来我们进入小雁塔内部,由于小雁塔内部脱离南都建筑的一贯风格,以巧妙的创作与其它佛塔相比秀外慧中显得更为特殊。
进入塔内,我们首先来到塔的一层,这一层是最底层,其布置形式与其他层次不同,檐口和卧莲花,融画以心。
上方是塔内室券口,有3层三个秦王阁——天子指挥佛教的中央之地。
然后我们来到了塔的二层,这一层以美丽的栏板和曲柱以及湘妃望月形成了扇形风格的塔的外廊。
接着,我们来到了塔的三层,这一层以小门形式呈现,能发现其中是五福门和一幅画。
这是整座塔中所谓的金门,所以它有几层。
经过三层,我们来到了四层,这一层是全塔最高宝库,并安置了由货币示意的假容器。
并且根据不同的钟等设计了4个出水漏孔。
紧接着,我们来到五层,这一层是塔主体部分,上部是一层典型的广式木结构。
这层是塔体的主体部分,塔的层次分明,有虚有实,给人一种很有特点的立体感。
塔的四个角落有乾隆贺岁四美之一的婴儿广和幸福和安康礼节,表示繁荣昌盛。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六层,这一层乃是AP-四匙之一(其余为健转门,畲罗门,摩门),表达摩门,本层还设有宗顶局部和夹层,使塔的外廊转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陕西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6292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Tour guide of Xiaoyan Pagoda in Xi'an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李子涵,大家能够叫我李导,很荣幸当你们的导游。
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小雁塔。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
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
唐中宗景龙元年(720xx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
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猪年间(720xx年—720xx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
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
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
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
宋徽宗政和六年(1120xx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
小雁塔第一层塔身南北开辟门洞,以供出入,南北门框均以青石做成,石质门楣上线刻供养天人和蔓草、祥云、迦陵频伽等具典型佛教寓意的装饰图案,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后被佛教吸收于天龙八部众神之内,成为佛教中常见的装饰题材。
祥云纹样是仙界、理想和现实结合的浪漫主义产物,是古代纹饰的审美特征;迦陵频伽,佛教又称“妙音鸟”,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在佛教经典中,常以其鸣声譬喻佛菩萨之妙音。
这些与佛教内容密切关联的装饰纹样,刻工精细,线条流畅,以跳动的回转曲线作为纹样的基本构成,把外来的题材嵌入到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使之融合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饰纹样亦是小雁塔遗产区丝路文化特征的体现之一。
原来在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有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被称为“缠腰”。
在金、元交战的年代“缠腰”毁没。
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
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0xx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
明英宗正统
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
“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
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
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
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规模最大。
晚清时期还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
辛亥革命以后,1920xx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军队占驻。
小雁塔还曾成为军事指挥部。
到国民军队撤离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宫已填满了垃圾。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