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工程试题

合集下载

第一节 植物的新陈代谢 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节 植物的新陈代谢 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第一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吸收氧气B. 释放二氧化碳C. 合成有机物D. 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2.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3.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积累的干物质克数称为()A. 同化率B. 吸收率C. 光合速率D. 光合强度4. 一般温带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为()A. 0~3℃B. 0~4℃C. 0~5℃D. 0~6℃5. ()℃以上光合作用完全停止。

A. 30B. 35C. 40D. 456. 下列植物应用红色地膜有明显增产效果的是()A. 小麦B. 黄瓜C. 番茄D. 水稻7. 下列物质不是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的是()A. 丙酮酸B. 苹果酸C. a-酮戊二酸D. 乳酸8. 下列植物应用紫色地膜有明显增产效果的是()A. 韭菜B. 四季豆C. 莴苣D. 茶树9. 温带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A. 20 ~ 25℃B. 20 ~ 30℃C. 25 ~ 30℃D. 25 ~ 35℃10. 果蔬贮藏期间相对湿度保持在()有利于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

A. 65% ~ 80%B. 70% ~ 80%C. 80% ~ 85%D. 80% ~ 90%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元素是叶绿体的组成元素的有()A. 铁B. 镁C. 氮D. 磷12.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呼吸基质有()A. 果糖B. 淀粉C. 葡萄糖D. 蔗糖13. 贮藏粮油种子的“三低”原则指的是()A. 降低种子的含水量B. 降低温度C. 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D. 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三、填空题14. 和是反映植物光合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

15. 适当增强光照,如、、,都可以改善田间的光照条件,加大光合速率。

16. 高等植物呼吸的主要形式是;呼吸作用中被氧化分解的有机物质称为。

17.呼吸作用的加强可促进具有杀菌作用的、等合成,以增强植物的。

华师大版八上4.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常考题

华师大版八上4.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常考题

华师大版八上4.2水在植物中的代谢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0•荆门)每年的3.12是中国植树节,国家倡导每个公民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给地球披绿衣,而如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也是一门学问。

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部分枝叶C.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阴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2.(2020•浙江模拟)将一个马玲薯切削成图示的形状,然后放一小容器中,分别加入1、2两种液体,过一会儿后,其液面发生图示的变化,则关于1、2二种液体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1、2都是清水B.1、2都是盐水C.1是清水,2是盐水D.1是盐水,2是清水3.(2019秋•安新县期末)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 B.瓜果的膨大C.植株的生长D.蒸腾作用4.(2019秋•蓬溪县期末)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原因是()A.根毛细胞数量多,吸收面积大B.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相接触C.液泡大,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D.液泡小,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5.(2019秋•东方期末)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6.(2019秋•揭阳期中)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A.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B.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C.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D.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7.(2019•玉林)葡萄甜美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葡萄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构建植物体8.(2019•福建)移栽树木时,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措施是()A.进行遮阳 B.阴天移栽C.合理施肥D.减少叶片9.(2018秋•桑植县期末)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构成细胞10.(2019•广东)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11.(2020•北京)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B.增加周围环境湿度C.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D.降低叶片表面温度12.(2019秋•来安县期末)用盐腌黄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盘里渗出了汁液,此时黄瓜细胞的液泡如何变化()A.胀大B.缩小C.不变D.不确定二.填空题(共4小题)13.(2020•肃州区一模)在土壤溶液浓度根细胞细胞液浓度的情况下,根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

植物新陈代谢高考生物题目-9页word资料

植物新陈代谢高考生物题目-9页word资料

植物的新陈代谢01—04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现有含水量(1)10%、(2)12%、(3)14%、(4)16%的小麦,分别贮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

在贮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A.( l )B.( 2 )C.( 3 )D.( 4 )2.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

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于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人14CO2,装置如图2-1 。

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A.仅在甲中 B.仅在甲和乙中C.仅在甲和丙中 D.在甲、乙和丙中3.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 )A.生长 B.呼吸C.合成叶绿素 D.吸收矿质元素4.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 )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D.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5.家庭养花,一次施肥过浓,引起花卉萎蔫,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光照②改善空气流通③适当浇灌清水④更换盆中泥土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6.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 )A.吸收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光合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减弱7.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8.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膜上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9.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 A.内膜上 B.基质中 C.基粒片层膜上 D.各部位上10.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 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1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12.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2011、2010年的植物生理试题

2011、2010年的植物生理试题

2011、2010年的植物生理试题20111、生物强化铁锌生物强化的途径及生物学依据。

机理Ⅰ植物吸铁机制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铁吸收模式:两步过程:第一步包括铁缺乏导致产生三价铁还原酶,该酶用来还原胞外Fe(Ⅲ)螯合物,释放出游离的Fe2+离子。

第二步是Fe2+通过特定的Fe2+转运蛋白或二价阳离子转运系统转运进入细胞质。

诱导产生细胞质膜的H+—ATP酶来酸化根周围环境从而提高Fe的供应量。

相应基因:Fe(Ⅱ)—转运蛋白(IRT)基因,Fe(Ⅲ)—还原酶(FRO)基因,H+—ATPase酶。

机理Ⅱ禾本科植物吸铁:植物铁载体(PS)在细胞质中由甲硫氨酸通过尼克酸胺途径合成,一种铁缺乏诱导的质膜(PM)转运蛋白参与PS释放到根际的过程,质膜中另一种铁缺乏诱导的转运蛋白识别Fe—PS复合物并将其完整地转运至细胞质中。

相关基因: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尼克烟酰胺合成酶基因,尼克烟酰胺氨基转移酶基因,Fe(Ⅲ)—MAS转运蛋白基因。

机理Ⅲ(拟南芥,水稻):相关基因:类似转铁的蛋白,Nramp基因家族。

植物对锌的吸收存在两种现象:通过调控植物根系生物学特性来完成锌的吸收;通过诱导表达根部锌吸收转运蛋白来完成,但此过程需消耗能量。

无论锌高效和锌低效基因型,根长均是很重要的锌吸收因素;锌可增加一级侧根的数目和长度,从而冠根比降低。

锌转运蛋白:ZIP家族主要将锌从细胞各个区室运输进入细胞质溶液中,CDF家族主要将锌从细胞质溶液中排出体外或将细胞质内过量的锌运输进入细胞内的器官储藏起来。

P—型ATP酶重金属转运蛋白,该蛋白的存在对降低细胞锌的浓度和锌离子平衡具重要意义。

其他锌转运蛋白。

锌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差异:锌转运载体的物种和品种特异性;转运蛋白在器官组织和细胞中的特异性;锌转运蛋白的离子选择性、方向性和亲和力;载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

环境中锌离子的浓度影响蛋白的表达,高亲和力的载体蛋白使植物在缺锌或铁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一定的锌或铁浓度,以适应生理需要;而低亲和力载体则是对毒害的适应。

高三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测试题

高三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测试题

高三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测试题第一课时植物的新陈代谢一、归类总结2、联系有关实际,在生产实践中依照需要常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

例如:①作物栽培中,采取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等措施,差不多上为了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

②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

假如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较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使种子品质变坏。

③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常通过操纵细胞呼吸以降低它们的代谢强度,达到保鲜的目的。

例如,某些果实和蔬菜可放在低温下或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弱细胞呼吸,使整个器官代谢水平降低,延缓老化。

④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存,常把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能力、仍旧消耗养分的枝针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转运到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

长期的无氧呼吸对陆生植物阻碍:①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使细胞的蛋白质变性,而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无氧呼吸过程开释的能量少,不能满足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3、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特点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叶绿体结构基粒较小,基粒片层数目少基粒较大,基粒片层数目多叶绿素叶绿素含量较少,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叶绿素含量相对较多,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相对较小光饱和点全光照的100%(高)全光照的10%—50%(低)光补偿点全光照的3%—5%(高)全光照的1%以下(低)二、典题导引1.代谢过程例1.如图所示,I、II中分别是无土栽培的大豆和玉米两种植物,依照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淌)。

(1)在正常光照下,关闭②③,打开①。

AB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刻不断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要紧是因为装置中CO2量越来越少,阻碍暗反应的进行,导致____________积存,进而阻碍光反应。

假如长期如此,装置中的________植物先死亡。

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节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节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理增强训练试题及答案2011 高考生物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新陈代谢及其调理增强训练(一)一、选择题1.在洋葱表皮细胞暂时装片中加入必然浓度的尿素溶液,发生质壁分别现象后一段时间又会自动还原,其原由是()A.尿素分子可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浸透压高升,细胞吸水而发生复原 B .细胞膜主动运输水分 C.尿素分子被细胞膜主动运入细胞,使细胞液浸透压高升,细胞吸水而发生还原 D.尿素分子破坏了原生质的结构,使原生质层拥有全透性而发生还原 2 .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等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分开,以以以下图(只赞成水分子通过,不一样样意葡萄糖和蔗糖经过),开始液面相等,过一段时间后将会() A .甲高于乙 B .不变 C.乙高于甲 D.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3 .在玉米地中出现缺苗断垅时,农民常常在雨天移栽玉米苗,移栽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其原由是() A .移栽时,根遇到很大的损害,吸水力降落,在雨天移栽和去掉一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消逝 B .移栽时,根遇到很大的损害,吸水力降落,在雨天移栽和去掉一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呼吸耗费C.移栽时,根遇到很大的损害,吸水力降落,在雨天移栽和去掉一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D.以上解说都不对 4 .甜菜块根细胞中的液泡中有花青素,能使块根表现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蒸馏水颜色无显然的变化。

但用盐酸办理块根后,则使蒸馏水变红。

其原由是() A. 细胞壁被盐酸破坏 B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的选择透过性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5 .一学生在洋葱鳞片叶表皮做质壁分别实验时,发现只有一个细胞未发生质壁分别现象,这最可能是() A .正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 B .死细胞 C.蔗糖溶液浓度太小D.实验操作不正确6.生长在盐碱地里的植物能激烈地从土壤中汲取水分,这是因为()A.根细胞吸胀作用大 B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大 C.根细胞呼吸旺盛D.蒸腾作用强 7 .已知在离体番茄根汲取 K+与氧分压的关系实验中,当氧分压为 5%~ 10%时, K+汲取量达到最高值。

植物次生代谢调控

植物次生代谢调控

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一、啥是植物次生代谢呀。

植物次生代谢呢,就像是植物的一个小秘密武器库。

大家都知道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些基本的生理活动,就像我们人要吃饭、呼吸一样。

但除了这些基本的,植物还有次生代谢。

这就好比我们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还有一些小爱好或者特殊技能。

植物的次生代谢会产生好多特别的化合物,像生物碱、萜类、酚类这些。

这些化合物对植物来说可有大用处啦。

比如说有的能帮助植物抵抗病虫害,就像植物给自己穿上了一层防护铠甲;有的能吸引昆虫来帮忙传粉,就像植物在向昆虫发出甜蜜的邀请。

二、为啥要调控植物次生代谢呢。

植物自己也有很多内部的小机制来调控次生代谢。

比如说基因啦。

基因就像是植物的小蓝图,它决定了植物能产生什么样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及产生多少。

不同的植物品种,基因不一样,次生代谢的情况也不一样。

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一样。

还有植物体内的激素也会参与到次生代谢的调控中来。

激素就像是植物体内的小信使,它们跑来跑去,告诉细胞什么时候该多产生点次生代谢产物,什么时候该少产生点。

比如说生长素,它有时候就会影响植物产生酚类化合物的量呢。

五、我们怎么去调控植物次生代谢呢。

现在有好多方法可以用来调控植物次生代谢呢。

一种是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

就像农民伯伯挑选好的种子一样,我们可以挑选那些次生代谢产物产量高的植物品种,然后通过杂交等育种手段,培育出更好的品种。

还有现代的生物技术也很厉害哦。

基因工程就是其中一个大招。

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利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基因导入到植物体内,让植物能更好地产生我们想要的次生代谢产物。

另外,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也是一种调控方法。

比如说给植物提供合适的光照、温度和营养,就像给植物打造一个舒适的小窝,让它们能开开心心地进行次生代谢。

六、未来的展望。

植物化学复习题

植物化学复习题

植物化学复习题植物化学复习题植物化学是研究植物中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学科。

它涉及到植物的生理、生化、药理等多个领域,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环境以及植物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植物化学的复习题,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1. 植物中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答:植物中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2. 什么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答: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需化合物。

它们不参与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但在植物与环境的互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都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3. 请举例说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领域。

答: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植物中的生物碱可以用于制药,如吗啡、阿托品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常用于保健品和化妆品;挥发油则可以用于香料、食品添加剂等。

4. 什么是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答: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强烈的气味,可以吸引昆虫传播花粉、驱逐害虫或者与其他生物进行信息交流。

挥发性化合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5.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及其功能。

答:常见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包括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

萜类化合物可以吸引昆虫传播花粉,如松树中的松脂醇;芳香族化合物则常用于植物的防御,如茉莉花中的苯乙醇。

6. 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有哪些功能?答: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功能。

它们可以保护植物免受氧化损伤,同时也对人体有益。

例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抗氧化、降血压;葡萄皮中的花青素具有抗炎、抗衰老的作用。

通过以上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植物化学的相关知识。

植物化学是一个广阔而有趣的领域,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机制,还为药物研发和食品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试题
一、简答题(20分)
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及分类
2. 植物次生代谢的特点和主要途径
3.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主要研究策略
二、论述题(40分)
结合近年植物次生代谢的研究进展论述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研究意义。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市场应用前景
植物次生代谢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是指植物中一大类并非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

植物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化学结构迥异。

现在,已知大约有10,000种次生代谢物,包括酚类、黄酮类、香豆素、木脂素、生物碱、糖苷、萜类、甾类、皂苷、多炔类、有机酸等,可分为酚性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含氮有机物三大类。

植物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对植物在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起作用,如抗虫、抗病、异株相克、吸引昆虫授粉、与共生微生物相互作用等。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应用,其历史悠久,各民族传统草药和香料的有效成分大多是植物次生代谢物。

现在,这些天然产物仍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为医药、轻工、化工、食品及农药等工业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以医药为例,至今人们依赖于从植物中提取的重要的药物就有五十多种。

随着“重返大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已认识到:现在是从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去寻找、开发新药的
时代。

然而,长期不当采集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许多野生植物趋于濒危,有些需要特殊环境的植物人工引种困难。

能够引种栽培的植物要占用大量的农田,加之人工栽培受环境的制约,次生物的含量和质量不稳定。

此外,在通常的情况下,天然植株中目的次生产物含量过低(如紫杉醇),在对资源植物有效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又会遇到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合成过程中形成同分异构体及造成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

近年来,随着对植物代谢生理生化及生态适应方面认识的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渗透,将外源新基因转入植物现在已属常规的操作,基因枪轰击和根癌农杆菌介导是最常用的方法,植物次生代谢分子生物学研究发展迅速。

以基因工程大规模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其具有诱人的前景。

应用次生代谢工程改良植物性状的可能性有多种多样:使内源性抗性化合物(如植物抗毒素)在高水平上表达,表现出更高的抗虫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在花卉栽培中培育出新的花色、花香;提高水果的口感;降低食品和饲料中有毒成分的含量;提高有益成分的含量。

药用植物的代谢工程是针对提高某种重要次生代谢物或者其前体的含量的,以期解决药源问题。

紫杉醇是获得美国FDA(1992)认证的优良抗肿瘤药物。

由于紫杉醇结构复杂,化学全合成步骤多,产量低,而且成本很高。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紫杉醇,主要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枝叶等组织中分离提取获得的,也有部分是以红豆杉组织粗提液中的紫杉烷类物质为前体,通过化学半合成得到。

但是红豆杉植物生长缓慢,紫杉醇的含量非常少,大量砍伐、毁坏,会导致红豆杉资源趋于枯竭。

为寻找紫杉醇及其半合成前体的继续稳定供应的渠道,人们纷纷把眼光转向生物技术方法,如组织器官培养、细胞大规模培养、微生物发酵等。

阐明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实施次生代谢工程,是应用生物技术方法大量生产紫杉醇的重要措施。

为此,各国科学家付出艰辛努力寻找新的药源和替代物,其中对紫杉醇生源途径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

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为万分之二,其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为20万美元/kg,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能够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提高其含量,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3 代谢工程
大量的天然产物都由相似的基本骨架经过不同的结构修饰而成, 催化这些修饰过程的酶大多具有底物特异性。

近年来对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在代谢途径的总体调控以及次生代谢途径之间的协调等方面, 仍然了解甚少。

最近, 科学家非常重视预见性代谢工程[20] , 即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来整合代谢组、蛋白组和转录组的分析数据, 从而在代谢网络的水平上进行反复的系统模拟, 最终得到比较接近真实状态的结果。

现有的各种数据库和仪器分析手段已经使这样的系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

近年来通过代谢工程改善植物品质已经有一些成功的例子, 如将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在稻米的胚乳中表达, 创制了金色稻米( golden rice) , 为提高某些不发达地区人群胡萝卜素摄入量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21] 。

我国唐克轩课题组通过基因工程显著提高了颠茄毛状根莨菪烷类生物碱的合成与积累。

最近,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ay D. Keasling 等采用一系列的转基因调控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酵母合成了青蒿素的前体物质) ) ) 青蒿酸, 其产量超过100 mg/ L, 为有效降低抗疟药物的成本提供了机遇。

此外, 植物次生代谢的酶类还可以用于环境修复[ 23] 、工业生物技术等其他目的[ 20] 。

代谢工程的一个新策略是以信号途径和转录因子为调控靶标。

AP2- 域转录因子ORCA3 的高表达导致长春花细胞积累更多的萜类吲哚生物碱[15] 。

玉米C1 和R 以及它们的同源基因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基因工程。

通过RNA 干扰技术在番茄果实中特异性地抑制光信号因子基因DET1 的表达, 明显提高了果实中胡罗卜素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24] 。

3 展望
丰富的植物种类, 浩瀚的天然产物宝库, 是人类的珍贵资源。

一方面, 高通量筛选当然是多多益善; 另一方面, 次生代谢研究与代谢工程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本着/ 有所为、有所不为0 的原则, 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些重要天然产物的代谢途径和调控上。

尤其是需要量大、资源紧缺的药用和香料成分, 以及主要农作物中与抗性、品质相关的次生代谢途径, 应当重点研究。

我国在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测定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 但是在次生代谢和天然产物化学领域存在学科之间、产学研之间脱节的问题。

这不仅不利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产生、保护与产品开发, 也不利于基础研究的开展。

代谢组学的发展, 将大大推动植物次生代谢的研究, 已经并将继续孕育新的分析方法、平台与思路。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也是一个密切关联的整体, 共同成为系统生物学必不可少的成分[ 13] 。

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来指导代谢工程设计无疑更具有可预见性。

进行代谢组学和代谢工程研究需要从不同侧面对代谢过程及其调控加以整合分析, 无论是知识背景、工作量, 还是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平台建设, 都不是哪一个实验室能够独立承担的, 需要几个大实验室或研究所、大学甚至企业间的合作, 需要不同背景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致谢: 感谢卢山、王凌健、毛颖波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