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
铅锌矿的形成与分类

汇报人:
目录
01
铅锌矿的形成
02
铅锌矿的分类
03
铅锌矿的分布
04
铅锌矿的开采与利用
铅锌矿的形成
PART 01
形成过程
矿床类型:接触交代型、热液型、沉积型等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矿化过程:金属元素富集、硫化物沉淀、氧化还原反应等
形成条件:温度、压力、化学成分、时间等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
云南铅锌矿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在东川、会泽等地
四川铅锌矿储量较大,主要集中在攀枝花、凉山等地
甘肃铅锌矿储量较少,主要集中在白银、金昌等地
内蒙古铅锌矿储量较少,主要集中在赤峰、包头等地
重要矿床
澳大利亚Broken Hill铅锌矿:世界上最大的铅锌矿之一,位于澳大利亚南部。
澳大利亚的铅锌矿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等地
中国的铅锌矿储量也较大,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南、甘肃等地
秘鲁的铅锌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安卡什地区
墨西哥的铅锌矿储量也较大,主要分布在萨卡特卡斯州、奇瓦瓦州等地
印度的铅锌矿储量也较大,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奥里萨邦等地
我国分布
THANK YOU
汇报人:
中国云南兰坪铅锌矿:中国最大的铅锌矿之一,位于云南省兰坪县。
秘鲁Huaron铅锌矿:南美洲最大的铅锌矿之一,位于秘鲁中部。
加拿大萨德伯里铅锌矿:北美洲最大的铅锌矿之一,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铅锌矿的开采与利用
PART 04
开采方法
钻探法:适用于勘探阶段,获取地质信息
露天开采:适用于浅层铅锌矿,成本低,效率高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物质沉淀:在特定地质条 件下,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
5 铅锌矿的成矿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地壳的某些层位中 铅锌矿床的分布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有关 铅锌矿床的分布与地下水活动有关 铅锌矿床的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有关
时间分布规律
铅锌矿的形 成与地壳运 动密切相关
铅锌矿的形成 与地壳物质循
铅锌矿的矿床成因分 析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铅锌矿的矿床 类型
02
铅锌矿的成矿 环境
03
铅锌矿的成矿 物质来源
04
铅锌矿的成矿 过程
05
铅锌矿的成矿 规律
1 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岩浆岩型铅锌矿床
形成原因:岩浆活动导致铅锌 元素富集
矿床特点:矿体规模大,品位 高,易开采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
并形成矿床
岩浆活动的类 型:火山岩浆、 侵入岩浆、喷
出岩浆等
铅锌矿的成矿 条件:温度、 压力、化学成 分、时间等环 境因素的影响
区域构造与铅锌矿成矿
区域构造:板块 构造、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等
铅锌矿成矿:与 区域构造的关系, 如断裂构造对铅 锌矿的形成影响
成矿条件:温度、 压力、流体、时 间等
铅锌矿类型:硫 化物型、氧化物 型、混合型等, 以及各自的成矿 环境特点
成矿物质迁移: 通过地下水、大 气等途径迁移到 矿床中
成矿物质富集: 在矿床中形成富 集区,形成铅锌 矿床
成矿物质转化: 在矿床中发生化 学反应,形成铅 锌矿物
成矿物质迁移阶段
成矿物质来源:地壳岩石、 岩浆、地下水等
迁移方式:扩散、溶解、 沉淀等
迁移路径:地壳裂缝、地 下水通道等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标签: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8601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
(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
(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
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
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
岩体可大可小。
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
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
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铅锌矿的矿床形成与构造特征

铅锌矿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铅锌矿的成矿规律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铅锌矿的成矿规律具有区域性和时代性
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密切相关,可以通过研究成矿规律来确定找矿方向
找矿标志与方向
地质构造:断裂、褶皱、岩脉等
矿产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矿物组成等
岩石类型:变质岩、火山岩、沉积岩等
光泽:铅锌矿的光泽通常为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
硬度:铅锌矿的硬度通常较低,一般在2-3之间
导电性:铅锌矿的导电性通常较差,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导电性
磁性:铅锌矿的磁性通常较差,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磁性
工艺特性
铅锌矿的加工工艺:压延、拉伸、锻造等
铅锌矿的选矿工艺:浮选、重选、磁选等
铅锌矿的冶炼工艺: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等
成矿过程:矿源富集、迁移、沉淀、结晶等
矿床分布:区域分布、矿床成群、矿床组合等
重要矿床实例
内蒙古巴彦淖尔铅锌矿:中国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具有丰富的铅锌资源
甘肃金昌铅锌矿:中国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具有丰富的铅锌资源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中国最早的铅锌矿床之一,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
云南兰坪铅锌矿:中国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具有丰富的铅锌资源
矿物共生组合
铅锌矿的主要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
矿物共生关系:不同矿物之间的共生、伴生关系
矿物结构特征:矿物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
矿物组合规律:不同矿床中矿物组合的规律和特点
铅锌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PART 0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铅锌矿的地球化学演化:如成矿作用、风化作用等
铅锌矿的同位素特征:如铅同位素、锌同位素等
资源潜力评价结果:确定铅锌矿资源的潜力和分布情况,为找矿提供依据
铅锌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和规范、原生矿

中国铅锌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中国铅锌矿主要产地储量一览表

企业3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量约1.5万吨
04
中国铅锌矿进出口情况
进口情况
2016年进口总量:9.4万吨 (金属量)
2015年进口总量:11.4万吨 (金属量)
01
2017年进口总量:7.4万吨
(金属量)
02
03
2018年进口总量:6.2万吨 (金属量)
04
05
2019年进口总量:4.9万吨 (金属量)
基础储量
基础储量指的是经济可采储量中扣除设计、采矿损失后所剩余的数量。 基础储量的特点是可长期利用。
经济可采储量
经济可采储量指的是在现有的经济和 技术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出有开采 价值矿产品的数量。
经济可采储量的特点是在一定技术经 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
03
中国铅锌矿产量情况
历年产量
2016年:12.7万吨
出口情况
2015年出口总量:3.5万 吨(金属量)
2017年出口总量:2.8万 吨(金属量)
2016年出口总量:3.2万 吨(金属量)
2018年出口总量:2.3万 吨(金属量)
进出口价格走势
进口价格趋势
近年来,中国铅锌矿进口价格呈下降 趋势。
出口价格趋势
与进口价格趋势相似,中国铅锌矿出 口价格也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 全球铅锌矿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 国内铅锌矿产量的增加所致。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部分小矿由于技术落后、 管理不善等原因,存在安 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严 峻。
环境保护与治理
01
02
03
04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矿 区居民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
。
推广绿色开采技术
中国铅锌矿资源

第一节铅锌矿概述铅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
它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比重大的金属之一,具蓝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4℃,沸点1750℃,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如锌、锡、锑、砷等)制成合金。
锌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金属较晚,是古代7种有色金属(铜、锡、铅、金、银、汞、锌)中最后的一种。
锌金属具蓝白色,硬度2.0,熔点419.5℃,沸点911℃,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性,压延后比重7.19。
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或含锌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锌与铜、锡、铅等组成的黄铜等,还可与铝、镁、铜等组成压铸合金。
铅锌用途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
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铅锌在自然界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共生极为密切。
它们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有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并形成相同的易溶络合物。
它们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吸附的情况也很相近。
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盐岩9×10-6、页岩20×10-6。
锌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80×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盐岩20×10-6、页岩95×10-6。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的铅锌矿物约有250多种,大约1/3是硫化物和硫酸盐类。
方铅矿、闪锌矿等是冶炼铅锌的主要工业矿物原料。
二、矿石工业要求尽管现在已发现有250多种铅锌矿物,但可供目前工业利用的仅有17种。
其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表3.8.1),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
矿石工业类型,以矿石自然类型为基础,按矿石氧化程度可分为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氧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30%)、混合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30%);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可分为: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锌硫矿石、铅锌铜硫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锌铜矿石等;按矿石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等。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作者:韦乙杰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0期摘要: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2)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
(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
(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
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
(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
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
岩体可大可小。
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
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
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
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
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 1933)尼格里(P. Paul Niggli)、贝特曼(M.Bateman1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施奈德曼()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
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
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
其后,阿米拉斯拉诺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1973年,布罗布斯特和普拉特(D.A.Brobst and W.P.Pratt)在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中首次提出层控型矿床。
近年来,层控理论、海相火山作用、多成因观点、岩浆成矿和变质成矿等成为划分铅锌矿床类型的主要准则,同时大地构造单元(朱上庆等,1988)、洋底成矿作用、同位素组成、成矿实验、微量元素含量和包裹体特征等也成为铅锌矿床分类的新依据。
二、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铅锌矿成矿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量铅锌矿床地质资料测试数据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国内外铅锌矿地质工作者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铅锌矿床实际地质情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分类方案。
1、世界上主要铅锌矿床分类方案铅锌矿床产在地质历史的各个时代中,尤以元古宙和古生代最为集中,它们约占世界铅锌储量的75%以上。
初步统计世界上铅锌储量超过500万吨的58个超巨型矿床中,元古宙有16个,占总数的28%,古生代26个,占49%,两者合计占世界上超大型铅锌矿床数近77%。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大型矿床多在前寒武纪形成,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矿床形成于古生代,而中、新生代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相对较少。
世界上主要铅锌矿床可划分为:Sedex类型: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VMS类型: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MVT(密西西比河谷型):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沉积矿床;沉积及沉积变质型:砂页岩容矿的沉积或沉积变质矿床;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热液交代型矿床和陆相火山岩型矿床;非硫化物锌矿床等。
在这几类矿床中,尤以Sedex型最为重要。
从初步统计的世界超大型铅锌矿床中可以看出,Sedex型矿床占超大型铅锌矿床数的36%,占超大型矿床铅锌储量的42%。
其次是MVT 型矿床,分别占超大型铅锌矿床数和储量的24%和23%。
这两个类型合计占世界超大型铅锌矿床数的60.3%和储量的65.6%,它们是铅锌矿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2、国内铅锌矿床主要分类方案由于在不同的时期,地质学家对铅锌矿分类所选择的分类依据有所差别,所以国内对铅锌矿矿床的分类方案也不尽统一,现将主要的分类方案简介如下:1958 和1963年,孟宪民等对中国铅锌矿床的分类方案是以围岩条件为划分准则的。
根据容矿围岩和矿体产状的不同,把铅锌矿床划分为以下5类,即:①变质岩中整合产出的似层状矿床;②碳酸盐类岩层中的矿床;③石灰岩与硅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内不规则矿床;④喷出杂岩中的矿床;⑤各种岩石中的铅锌矿脉。
1979年,涂光炽在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的基础上,对中国铅锌矿床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分类方案,即划分为5大类:①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②与海、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③与沉积作用、沉积改造作用及后成作用有关的矿床;④与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的矿床;⑤砂铅矿床。
陈喜峰、彭润民(中国地质大学)在2007 年12 月出版的《化工矿产地质》杂志第29 卷第4 期的《铅锌矿床类型划分评析》一文中综合分析不同时期铅锌矿床分类方案的特点和依据,得出众多的分类方案可概括为五种基本分类思路的结论:①以成矿温度结合成矿深度和典型矿物组合为基础的分类;②以围岩或含矿岩系为基础的分类;③以成因为基础的分类;④以综合因素为基础的分类;⑤以含矿岩系结合矿床成因为基础的分类。
在总结以上种种分类方案,以及参考了1989年《中国矿床》中铅锌矿床分类强调了赋矿围岩的分类原则类的基础上。
在《我国典型金属矿床找矿新方法新技术与成矿规律预测及评价》一文中将铅锌矿的成因分为五大类11个亚类,并且分别做了简介,其分类方案如上图:(一)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1)矽卡岩型铅锌矿床;(2)斑岩型铅锌矿床;(3)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
(二)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1)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2)海相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型铅锌矿床。
(三)与热(卤)水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1)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2)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3)砂岩和砾岩型铅锌矿床。
(四)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沉积变质型)(五)与表生氧化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1)残积型铅锌矿床;(2)铅锌砂矿。
据郭文魁、张玉华(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在《1:3,000,000中国铅锌矿成矿规律略图简要说明》按成因建造将我国铅锌矿分为内生外生两大类九个建造。
1、内生矿床大致可按照其生成时的温度下降的顺序分为以下八个建造:(l)方铅矿、闪锌矿—长石—柘榴石建造;(2)方铅矿—闪锌矿—矽卡岩建造;(3)含毒砂的方铅矿—闪锌矿建造;(4)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建造;(5)方铅矿—闪锌矿—锡石建造;(6)含石英和碳酸盐类的方铅矿—闪锌矿建造;(7)方铅矿—重晶石—莹石建造;(8)方铅矿—闪锌矿—白云石建造。
2.外生矿床:风化的残留、坡积及冲积矿床,这种矿床只有以下一种建造:(1)菱锌矿—白铅矿—铅矾建造。
三、我国铅锌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据郭文魁、张玉华(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在《1:3,000,000中国铅锌矿成矿规律略图简要说明》,中国铅锌矿基本上可根据地质构造条件及铅锌矿产出的特征而分为三个大的成矿域,即东部成矿域、西部成矿域及西藏滇西成矿域。
(1)东部成矿域包括由居延海起,经鄂尔多斯西部断裂带、龙门山褶皱断裂带,直到康滇地轴以东的广大地区。
本区铅锌矿类型特别复杂。
(2)西部成矿域,包括西藏准地台以北及上述一线以西的广大区域。
在这成矿域中,具有特殊的铅锌矿床,如黄铁矿型铅锌矿。
(3)为西藏滇西成矿域,其中包括中、新生代的褶皱带及准地台,为地中海式成矿带。
在时间上的分布亦有一定规律,都与地壳岩浆活动有密切联系。
铅锌矿主要产生在以下六个地壳运动的时期中。
(l)前震旦纪成矿期:有人认为中条山某铅锌矿可能与中条山铜矿同时生成,为前震旦纪吕梁运动期的产物。
(2)加里东成矿期:北祁连山黄铁矿型铅锌矿已证明产在寒武—奥陶纪火山岩系中,可能为加里东期的产物。
(3)华力西成矿期: (4)印支成矿期:印支运动在南岭比较发育,而在艮口煤系底砾石中曾发现含铅锌矿化的砾石,说明这里可能有印支期的成矿作用。
(5)燕山成矿期:中国东部及西藏滇西绝大部分铅锌矿床及中国西部的某些铅锌矿床均生成于燕山期,因此燕山期是中国主要造铅锌期, (6)喜马拉雅成矿期:台湾端芳铅锌矿属之。
另据刘瑛吕、风翔《我国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及其时、空分布》,通过对已知铅锌矿床的研究和统计发现,不同成因类型和不同生成时代的铅锌矿床,往往较集中地分布于一定的地区。
这样集中分布的地区,可以称为“铅锌集中区”。
根据已知铅锌矿床资料,初步将我国的铅锌矿划分以下11个集中区:1.川西滇东铅锌集中区;2.滇东南—粤北铅锌集中区;3.浙东闽东南铅锌集中区;4.滇西铅锌集中区;5.湘西黔东铅锌集中区;6赣北一苏南铅锌集中区;7.甘陕豫西铅锌集中区;8.甘青铅锌集中区;9.蒙中冀北铅锌集中区;10.辽南铅锌集中区;11.吉黑铅锌集中区。
另外,在时间上也集中于一定的时代。
据已知铅锌矿床的分析和统计,可以划出五个主要铅锌成矿期:1.前震旦纪铅锌成矿期;2.震旦—奥陶纪铅锌成矿期;3.泥盆—二叠纪铅锌成矿期;4.侏罗纪—白垩纪铅锌成矿期;5.第三纪铅锌成矿期。
这五个成矿期中,最主要的是泥盆—二叠纪和侏罗—白垩纪铅锌成矿期,其铅锌矿床的储量约占我国铅锌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其次为震旦—奥陶纪和第三纪铅锌成矿期,其储量约占我国铅锌储量的三分之一。
生成于前震旦纪的铅锌矿床,目前在我国还不占主要地位。
其实,上面二者提出的三大成矿域、11大集中区,在地域上有相关的关系,按他们各自的地理区域可以总结如下:东部成矿域与浙东闽东南铅锌集中区、赣北一苏南铅锌集中区、甘陕豫西铅锌集中区、蒙中冀北铅锌集中区、辽南铅锌集中区以及吉黑铅锌集中区在地域上相关;西部成矿域与甘青铅锌集中区相关;西藏滇西成矿域与川西滇东铅锌集中区、滇东南—粤北铅锌集中区、滇西铅锌集中区及湘西黔东铅锌集中区相关。
关于成矿时期,上面二者提出的两种成矿时期的观点在地质历史上的也有对应关系,为了明显表示这种时间上对应关系,现将二者所持有的意见列表表示,如下表:四、我国大铅锌矿矿床类型简述在东部成矿区上,东部成矿域包括浙东闽东南铅锌集中区、赣北一苏南铅锌集中区、甘陕豫西铅锌集中区、蒙中冀北铅锌集中区、辽南铅锌集中区以及吉黑铅锌集中区,在这个成矿域上的主要铅锌矿有: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如湖南水口山、内蒙古白音诺、江西冷水坑、湖南桃林、河北蔡家营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如浙江五部、江西银山等;与热(卤)水活动有关如江苏栖霞山等及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如内蒙古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和甲生盘等(以上据刘瑛吕、风翔)。
西部成矿域,这个成矿域上的主要铅锌矿有:与热(卤)水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的甘肃厂坝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铅锌矿床青海锡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