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曲艺艺术
《第四单元 五、 曲艺》教学设计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曲艺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2. 掌握几种常见的曲艺表演形式和乐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曲艺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曲艺的基本特点和表演形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曲艺表演。
2. 难点:掌握特定曲艺表演的技巧和乐器演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曲艺表演视频和乐器样本。
2.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有关曲艺的资料。
3. 准备音乐教室、音响设备以及所需乐器。
教室曲直艺教学和表演的重要处所,因此需要提前进行安置和准备。
教室应该保持整洁、舒适,并且要思量到学生的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器械。
除了教室的安置和准备外,还需要搜集一些有关曲艺的资料,以便于学生了解和学习。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曲艺的历史、发展、流派、代表人物、经典作品等等,以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曲艺这一艺术形式。
另外,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准备音乐教室、音响设备以及所需乐器。
这些器械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准备,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教师需要提前安排好教学计划和时间表,以便于学生能够按照计划进行预习和准备。
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音乐欣赏:播放一些典型的曲艺音乐作品,如京韵大鼓、太平歌词、山东快书等,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韵味。
2. 曲艺知识介绍:介绍曲艺的历史、种类、特点以及相关的音乐元素。
(二)新授1. 曲艺歌曲教唱:选取一首代表性的曲艺歌曲进行教唱,如《月牙五更》、《小白菜》等。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曲艺音乐的节奏、旋律特点,并传授演唱技巧。
2. 曲艺欣赏分析:对一些经典的曲艺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如《朝阳沟》、《凤阳歌》等,引导学生了解曲艺的音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
3. 曲艺表演实践: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曲艺表演素材,如快板、相声等,学生自行选择并进行表演练习。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曲艺的基本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曲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曲艺的种类、代表人物和作品。
3. 曲艺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音、咬字、节奏等。
4. 曲艺表演的基本形式,如单人表演、对唱、群唱等。
5. 曲艺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曲艺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曲艺的魅力。
(2)讲解曲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1)讲解曲艺的种类、代表人物和作品,让学生了解曲艺的丰富内涵。
(2)教授曲艺演唱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音、咬字、节奏等。
(3)讲解曲艺表演的基本形式,如单人表演、对唱、群唱等。
3. 实践(1)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曲艺演唱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曲艺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邀请曲艺艺术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曲艺,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提问、练习等。
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的呼吸、发音、咬字、节奏等演唱技巧。
3. 表演能力:评价学生的表演形式、团队协作精神等。
4. 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对曲艺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资源1. 曲艺表演视频、音频资料。
2. 曲艺教材、教学课件。
3. 曲艺艺术家、曲艺社团等。
六、教学时间本教学方案适用于一个学期的课程,共36课时。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加强与曲艺艺术家、曲艺社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中国曲艺教案

中国曲艺教案教案标题:传统中国曲艺的介绍与学习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学习并演绎中国曲艺中的代表性形式,如评书、相声、快板等;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介绍中国曲艺的历史和特点;2. 学习评书、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中国曲艺的音频、视频资料;3. 相声、评书、快板等曲艺形式的相关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中国曲艺表演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中国曲艺的了解和印象。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中国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 分别介绍评书、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的定义、特点和表演方式。
三、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分别选取评书、相声、快板中的代表作品,进行示范表演;2. 引导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曲艺形式,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
四、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创作和表演;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交流,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中国曲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和欣赏中国曲艺,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和资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学习并演绎其中的代表性形式。
通过实践和创作,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得到了促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让学生自己找寻和分享中国曲艺的相关资料,或者邀请专业曲艺表演者来进行现场表演和指导。
初中曲艺教案

初中曲艺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曲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曲艺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曲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曲艺演出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要求。
3. 学习并演练曲艺表演的基本技能,如声音的运用、手势表演和角色刻画等。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曲艺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曲艺演出视频和音频资料,以及曲艺经典作品的文本。
2. 提供一些曲艺表演相关的道具和服装。
3. 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和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并向学生介绍曲艺的概念和起源。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曲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分析并欣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曲艺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
Step 3:实践活动(30分钟)1. 学生分组准备一段曲艺表演,可以选择模仿已有的作品或创作自己的表演内容。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并尝试表演,帮助他们理解曲艺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要求。
Step 4: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观摩和评价,提供建议和指导。
Step 5:总结回顾(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曲艺表演的必备条件和发展方向。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曲艺,参加更多的曲艺比赛和演出。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曲艺的小论文或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曲艺演出或邀请曲艺表演者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
2. 设立曲艺社团或俱乐部,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表演机会。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曲艺表演进行评价,包括发音、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进行评阅,注重学生对曲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曲艺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艺的基本知识,掌握曲艺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曲艺概述:介绍曲艺的历史、分类、特点等。
2. 曲艺演唱技巧:教授唱腔、发音、气息等方面的技巧。
3. 曲艺表演技巧:教授表演姿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技巧。
4. 曲艺作品欣赏:欣赏经典曲艺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5. 曲艺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曲艺作品的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曲艺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曲艺概述:讲解曲艺的历史、分类、特点等。
(2)曲艺演唱技巧:讲解唱腔、发音、气息等方面的技巧。
(3)曲艺表演技巧:讲解表演姿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技巧。
3. 实践操作(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唱腔、发音、气息等方面的练习。
(2)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姿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练习。
4. 作品欣赏欣赏经典曲艺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创作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曲艺作品的创作,展示创作成果。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曲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唱腔、发音、气息、表演等方面的技巧。
3. 学生对曲艺作品的欣赏能力。
4. 学生在曲艺创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曲艺教材,如《中国曲艺大全》等。
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曲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场地:提供实践场地,如教室、音乐厅等。
4. 师资力量:聘请有经验的曲艺教师进行授课。
六、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3.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曲艺教案[新]
![曲艺教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3cc80d3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b.png)
曲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曲艺的历史和发展。
2.掌握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曲艺的历史和发展1.介绍曲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分析曲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探讨曲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1.声音技巧:包括音量、音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
2.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方面的训练。
3.口才技巧: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幽默感等方面的训练。
3. 曲艺表演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曲艺表演。
2.每组学生自行编排节目,包括曲艺小品、相声、评书等形式。
3.学生进行表演,并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曲艺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曲艺的背景和特点,为后续的表演实践做好铺垫。
2. 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向学生展示曲艺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
3.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分组表演和互相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口头评价等方式,对自己的表演和团队合作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表演实践做好准备。
2.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演和互相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表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评价,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五、教学反思曲艺是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曲艺的历史和发展,还掌握了曲艺的基本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曲艺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生学曲艺音乐教案

小学生学曲艺音乐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主题:学习曲艺音乐内容:通过学习曲艺音乐,让小学生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同时从小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曲艺音乐的意义和价值。
2、能够体验、欣赏和感受民间曲艺音乐。
3、能够学会基本的曲艺音乐技能。
4、能够自信地表演曲艺音乐。
5、能够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重点:1、曲艺音乐的历史、文化和意义。
2、曲艺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
3、曲艺音乐的唱腔和演唱技巧。
4、曲艺音乐的舞蹈和表演动作。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小学生理解曲艺音乐的意义和价值?2、如何让小学生更好地体验、欣赏和感受民间曲艺音乐?3、如何让小学生掌握曲艺音乐的唱腔和演唱技巧?五、教学方法:1、桥梁式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参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曲艺音乐。
2、多元化教学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听、说、唱、演等,让学生深度地了解并体验曲艺音乐。
3、趣味化教学法。
通过化繁为简、轻松玩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曲艺音乐。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兴趣导入通过展示曲艺音乐的照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内容讲解简单介绍曲艺音乐的历史、文化和作用等,让学生了解曲艺音乐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三步:体验活动1、学习唱腔:让学生学习和模仿曲艺音乐的唱腔和节奏,组织学生进行小合唱。
2、学习表演动作:让学生学习曲艺音乐的表演动作和舞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3、学习演唱技巧:让学生学习曲艺音乐的演唱技巧,如喉音、颤音等。
第四步:展示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通过欣赏、点评和评比等方式,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第五步:总结反思通过总结反思,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及时进行改正和提高。
七、教学资源:1、音乐教学PPT。
2、曲艺音乐的录音和视频。
3、曲艺音乐和表演的教材。
4、乐器和其他相关器材。
曲艺主题创作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艺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曲艺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的学生。
三、教学时长2课时四、教学重点1. 曲艺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
2. 曲艺作品的创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1. 学生对曲艺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2. 学生创作曲艺作品的技巧。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曲艺图片、视频等。
2. 曲艺作品选段。
3. 曲艺乐器(如二胡、琵琶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曲艺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曲艺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授新课1. 介绍曲艺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曲艺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2. 分析曲艺的艺术特点,如:唱腔优美、语言幽默、形象生动等。
3. 播放曲艺作品选段,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曲艺的艺术魅力。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曲艺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讨论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手法等,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曲艺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曲艺作品的分析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 介绍曲艺作品的创作方法,如:选题、构思、歌词、曲调等。
2. 教师以实例讲解曲艺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创作技巧。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简短的曲艺作品。
2. 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歌词、曲调等,并分工合作完成创作。
3. 各组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曲艺的基本概念、艺术特点及创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3.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一本曲艺作品集,选择一个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曲艺艺术》—高二年级
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李璧
教材: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五课“艺苑撷英”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真聆听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常德丝弦等曲艺的经典作品,在比较欣赏中,感受南北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的特点。
2.能力目标:了解什么是曲艺、曲艺的功能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风格,能够学唱一些曲艺片段,分辨曲艺音乐的曲种。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体验作品中的革命家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在聆听、学唱中对我国的曲艺艺术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与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地区的曲艺音乐。
教学难点:通过听、唱、赏让学生了解曲艺艺术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等。
板书及多媒体课件共20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含学生欣赏20分钟;互动环节提问答题8分钟、练唱说3-4分钟、讨论2-3分钟;教师主讲7-8分钟,师生总结2分钟。
)
具体过程简介:
一、导入
1.分组抢答说出下列片段的表演形式,每题10分,导入课题—《曲艺艺术》
2.介绍曲艺艺术
通俗地讲,曲艺就是划地为台、用说和唱的形式来讲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听曲艺是古代老百姓的一种重要的消遣方式。
解放后统计,全国有400多种、、、
二、新课
(一)京韵大鼓
1.欣赏相声曲艺模仿片段
设问:①猜一猜这种曲艺流行于哪个地区?②演员表演时使用了哪些乐器?③演员的演唱与你平时听的歌曲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2.介绍京韵大鼓
这是最具北方特色的曲艺---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诸省、市的广大城镇与乡村。
演唱者自击鼓板,另有大三弦、四胡或琵琶伴奏。
多以说唱历史传说故事为主。
3、介绍演唱者骆玉笙。
骆玉笙,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
“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建者。
她1914年出生在江南,6个月就被送给江湖艺人骆彩武做养女,4岁起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艺名“小彩舞”。
1931年,17岁时骆玉笙正式演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韩永禄为师,学刘(宝全)派大鼓曲目。
后又兼采他家之长,形成“骆派”风格,并在中国的曲艺界独领风骚达半个多世纪。
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红梅阁》等。
4.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①导言:1984年,骆玉笙被邀请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年逾七旬的骆玉笙,第一次录音在西洋管弦乐队的现场伴奏下,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这首曲子在当时家喻户晓,让很多人都领略到京韵大鼓的魅力。
②欣赏作品。
(视频)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京韵大鼓相关内容的填写。
(二)苏州弹词
1.教师演唱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片段。
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腔调?
2.介绍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成熟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等地,
用苏州方言演唱的。
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欣赏作品。
(视频)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苏州弹词相关内容的填写。
(见末页)
(三)湖南的曲艺
1.长沙弹词。
①导言:刚刚欣赏的是苏州弹词,那么我们长沙有弹词吗?你们听过吗?
②欣赏长沙弹词。
③简要介绍长沙弹词和演唱者。
长沙弹词是城市曲艺的一种,它源于道情,因用长沙方言说唱,也称长沙道情。
流行于长沙、益阳、湘潭等地。
长沙弹词多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
2.常德丝弦。
①导言:我们再来欣赏湖南另外一种曲艺,大家能否听出是哪个地方的?
②欣赏《今日中南新事多》
③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常德丝弦相关内容的填写。
常德丝弦源于明清时期流传在江、浙一带的民歌、小调,又揉入本地的民间音乐、戏曲。
表演上以唱为主,说为辅,曲调优美、委婉。
(四)天津快板
1.根据老师的描绘,请说出这是那种曲艺形式?
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句式灵活,几言皆可,要求上下队长,尾字压韵。
风格粗犷,幽默活泼,曲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
开头多为“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说。
”
2.欣赏天津快板《武松打虎》。
3.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天津快板相关内容的填写。
4.学生学说《武松打虎》。
(五)二人转
1.介绍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产生并盛行于东北三省,受到东北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喜爱,迄今大约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2.欣赏小沈阳、沈春阳《二人转转歌》。
3.师生就表格中所列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完成表格中二人转相关内容的填写。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是以东北民歌、东北大秧歌为基础,并吸收了民间舞蹈及武打成份,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
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三、课堂小结
其实,曲艺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期待我们的关注。
曲艺音乐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同时也传播了道德观念,带给了人们很多快乐,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它不仅仅是带给人们快乐,更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食粮。
但是现在,这些优秀的、传统的曲艺节目、曲艺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离它而去,曲艺的前景不容乐观。
该怎么办?这种曾是老百姓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会被历史淘汰吗?曲艺该如何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课后深深的思考。
课堂讨论后小结
结束:请同学们课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文字,下节课交上来。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