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技术总结

电石法氯乙烯生产技术总结摘要:电石法: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CH CHCI]n-的化学反应方法。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
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
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
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关键词:电石法转化器集团公司乙烯法技术总结原料路线氯乙烯生产;都是提升机电石灰1835年法国人V.勒尼奥用氢氧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处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
20世纪30年代,德国格里斯海姆电子公司基于氯化氢与乙炔加成,首先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生产。
初期,氯乙烯采用电石,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加成的方法生产,简称乙炔法。
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转向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
194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二氯乙烷法。
为了平衡氯气的利用,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又开发了将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联合生产氯乙烯的联合法。
1960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经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开发成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发展。
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处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
一、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与方法,以及所处的一个地位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氯乙烯的工业的生产方法大致有三类,一类是电石法,一类是乙烯氧氯化和二氯乙烷/氯乙烯这样三种方法。
从最基本的状况上来说的话,二氯乙烷/氯乙烯法其实就是乙烯氧氯法的后段工序。
因此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一般是电石法和乙烯法。
可是乙烯法的生产技术相对的繁琐,投资的成本比较的多,因此原料的乙烯提供的比较的不简单,需要采取进口的方式,这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2024年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剖析

2024年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剖析引言: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之一,然而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汞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制定一套综合整治方案是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就2024年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整治方案进行详细剖析。
一、背景分析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过程中,使用的电石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汞,因此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汞污染物。
这种汞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的日益重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的汞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二、问题分析1. 汞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汞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具有高毒性和广泛的致病性。
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汞会被释放到大气中,进而通过空气污染物扩散到周围环境。
这种汞污染会对土壤、水体和生物群落造成严重损害,破坏生态平衡。
2. 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汞污染物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对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汞污染物还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生育问题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三、整治方案为了解决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的汞污染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汞排放是整治汞污染的重要手段。
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采用先进的汞回收装置和废气处理设备,最大程度地降低汞排放量。
2. 汞排放监控建立严格的汞排放监控制度,对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加大汞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汞废物处理对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汞废物进行妥善处理。
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汞废物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宣传教育加强对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到汞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中来。
5. 法律法规制定及执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的汞污染问题,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电石法PVC生产工艺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器等各个领域的塑料材料。
其中,电石法是制备PVC的一种常见方法。
下面将介绍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
首先,电石法PVC生产工艺的第一步是制备乙炔气。
通过加热石灰石(CaCO3)和煤进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
通过将这两种气体混合,然后通过电弧放电反应,可以制备出乙炔气。
接下来,乙炔气经过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以确保后续反应的顺利进行。
然后,将乙炔气与氯气混合,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氯乙烯(VC)的氯化反应。
这个反应过程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反应,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高品质的氯乙烯产物。
氯乙烯的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不饱和化合物,需要进一步反应才能得到PVC。
这一步骤是通过将氯乙烯与过氧化氢(H2O2)或过硫酸盐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来完成的。
在反应中添加适量的过氧化氢或过硫酸盐,并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得到所需的PVC产物。
在得到PVC后,还需要进行加工和改性,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常见的一种改性方法是添加稳定剂和增塑剂。
稳定剂可以防止PVC在高温条件下分解,而增塑剂可以提高PVC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
最后,经过加工和改性后的PVC可以以颗粒或片状的形式出售,用于不同产品的制备。
例如,通过热塑性成型或挤出工艺,可以将PVC颗粒制成各种形状的管道、板材等。
总结一下,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乙炔气的制备、氯乙烯的氯化反应、PVC的聚合、加工和改性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可以得到高质量的PVC产品。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在塑料制品生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石法PVC生产中降低电石消耗的方法

电石法PVC生产中降低电石消耗的方法电石法是一种用电石和氯乙烯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PVC)的方法,其中电石是生产氯的重要原料。
由于电石的消耗量大、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电石资源日渐枯竭等问题,如何降低电石消耗成为了PVC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降低电石消耗的方法。
控制氯乙烯的生产过程。
在PVC生产中,氯乙烯是电石和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的。
控制氯乙烯的生产过程可以减少电石的消耗。
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反应温度和压力,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可以提高氯乙烯的产率,从而降低电石的消耗。
改进电石的制备工艺。
电石是一种以石灰石和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的含氯化合物,它是PVC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改进电石的制备工艺,可以减少电石的消耗。
可以采用先进的电解设备和工艺,提高电石的纯度和产率,从而减少电石的消耗量。
优化PVC生产工艺。
在PVC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改进聚合反应工艺和配方设计,减少PVC生产中电石的消耗。
可以控制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和添加量、改进聚合反应的条件等,可以提高PVC的产率,减少废品率,从而降低电石的消耗。
加强废气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在PVC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电石的有害物质。
加强废气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电石的消耗。
在废气处理中使用先进的洁净技术和设备,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或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可以减少电石的消耗。
加强管理和节能减排。
加强PVC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可以降低电石的消耗。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过程,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也可以降低电石的消耗。
降低电石消耗是PVC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改进氯乙烯的生产过程、改进电石的制备工艺、优化PVC生产工艺、加强废气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加强管理和节能减排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电石的消耗,提高PVC生产的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找到更多降低电石消耗的方法,为PVC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石法生产PVC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厂生产流程叙述一. 乙炔车间1.1. 原料岗位生产流程叙述:袋装电石用小车运到鄂式破碎机旁,将电石从袋里倒出放入破碎机破碎,经皮带机送到料仓内。
1.2. 加料岗位生产流程叙述:与原料岗位联系把电石运到料仓,加料到计量斗。
用氮气置换一贮斗后,打开活门向一贮斗加入电石。
(加料时开氮气阀门以置换排除贮斗内空气,防止加料时发生燃烧爆炸事故)1.3. 发生岗位生产流程叙述:二贮斗中的电石,由电磁振动输送器连续加入发生器内,电石与水在发生器内发生反应,生成的粗乙炔气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渣降捕集器、正水封、冷却塔进入清净系统及气柜中。
“水”由工业水和废次钠及电石上清液一起连续加入渣浆捕集器,然后流入发生器内,以维持发生器温度在75℃~90℃,并保持发生器内的液位;电石分解后的稀电石渣浆,从溢流管不断溢出,浓渣浆及其它杂质由发生器内耙齿耙至底部,定期排出。
当发生器压力高于10000Pa时,乙炔气由安全水封自动放空,当发生器压力降低时,乙炔气由气柜经逆水封进入发生器,保持发生器正压;乙炔气在渣降捕集器经初步冷却及洗涤后,进入正水封,然后进入喷淋冷却塔和填料冷却塔,将乙炔气降温到常温,进入清净系统。
1.4. 清净岗位生产流程叙述:乙炔气由冷却塔顶部出来进入水环泵,加压送入1#清净塔和2#清净塔,用次氯酸钠溶液直接喷淋,使粗乙炔中的PH3、H2S等杂质氧化成H3PO4、H2SO4等酸性物质;再送入中和塔,与从塔顶喷淋而下的5~13%浓度的碱液逆流接触,中和粗乙炔气中的酸性物质,乙炔气(乙炔气纯度>98.5%)从塔顶出来后送合成车间。
清净塔所用的NaClO是由泵从NaClO高位槽抽到2#清净塔使用,2#清净塔使用过的NaClO 再由泵打到1#清净塔使用,1#清净塔使用过的废NaClO排到废水槽供给发生使用。
1.5. 压滤岗位生产流程叙述:电石渣浆从发生岗位溢流到浓缩池后,用渣浆泵打到程控压滤机,通过压滤形成渣饼和清液,程序设定松开、取板、拉板卸下渣饼,最后铲车装车运到料场;清液水先经过热水泵送上凉水塔,冷却后的清液用冷水泵打到乙炔车间。
聚氯乙烯行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聚氯乙烯行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各项生产工艺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聚氯乙烯的应用十分广泛。
从目前的生产工艺来看,PVC主要采用电石法与乙烯法生产,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乙烯法已经基本取代了电石法,成为了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因此,必须要强化对于PVC行业的现状研究,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更好地发挥出PVC材料的优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聚氯乙烯;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我国聚氯乙烯的主流是电石法,因为其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生产成本较低,具备较为稳定的竞争优势,因此这几年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的产能进一步增强。
但在发展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政策结构有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电石法聚氯乙烯的汞污染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生产技术多元化的如今,面临巨大挑战。
通过分析我国主流聚氯乙烯制法的发展现状,探索我国乙烯行业的发展路径。
1聚氯乙烯生产路线多元化的挑战和思考煤制烯烃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美国页岩气爆发式增长、中东乙烷制乙烯规模的扩大以及低油价时代的来临,乙烯原料的低成本、多元化必将带来PVC生产路线的多元化,使电石乙炔法PVC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
以美国页岩气和中东地区富含乙烷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代表,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世界上乙烯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其生产成本仅为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生产成本的30%~50%。
日本信越公司在美国的工厂抓住这一机遇,改变了外购氯乙烯单体的发展模式,不断向PVC生产的上游挺进,已逐步形成乙烷裂解制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产业链。
以这种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美国PVC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已经明显增强。
从长远来看,廉价的乙烯或衍生品进入中国市场将会对国内PVC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
煤制烯烃技术的发展已经对电石乙炔法PVC形成了现实的挑战。
与传统石脑油裂解制烯烃技术相比,煤制烯烃的竞争力已经在聚烯烃领域得到了市场的检验,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但这不能简单地复制到PVC行业。
PVC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

PVC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1.生产工艺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
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石法制备PVC中,原盐电解后氯化氢用于生产PVC,剩余的钠部分用于生产烧碱,所以,氯、碱实际上存在共生关系,氯碱平衡也是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2.成本分析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两种工艺在不同经济发展周期,成本差别较大。
通常情况下,在国际宏观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由于油价较高,乙烯法生产成本较高,电石法成本优势明显;而一旦国际经济进入衰退,油价将在低位运行,电石法由于能耗较高,煤电油运等价格有支撑,成本优势消失。
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攀升,使乙烯法PVC成本增加,而电石法生产则受此影响较小,从而导致国内电石法PVC生产装置建设的新一轮热潮,使电石法PVC产能急剧扩大,对乙烯法PVC生产形成了极大挑战,许多乙烯法企业处于亏损边缘。
但随着2008年5月之后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调,乙烯法的成本优势明显,电石法生产厂家微利运行,甚或难以为继。
电石法成本构成主要由电石费用、氯化氢费用和水电费构成。
国家标准规定:生产1吨PVC消耗电石1.45~1.5吨,(一般以1.45计算,但一般实际生产过程中消耗会高于这个比例,只有少数能达到标准),消耗氯化氢气体0.75~0.85吨(一般以0.76计),每吨耗电量约450~500kw?h,另有其它项目开支,如包装费、引发剂、分散剂、水费、管理人员费用等因生产厂家和生产规模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总体来讲,电石法的成本构成分配比例约为:电石占65~70%,氯化氢占15%,电力占6%,其他制造费用占6%。
电石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为耗电较高,不但在生产PVC时要耗费电力,由焦炭制备电石也要消耗大量的电,如生产1吨电石约需消耗3450 kw?h的电、0.6吨的焦炭和0.9吨的石灰石。
(聚)氯乙烯生产—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工艺流程

3、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原理
Step2: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4NaClO+AsH3→H3AsO4+4NaCl
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2、乙炔
乙炔:C2H2 结构简式和模型如图所示: 分子里有C ≡ C(其中含两个不牢固的共价键),键 与键之间的夹角是180°,是直线型分子。
2、乙炔
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 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H2S、PH3、 AsH3而有毒,并带有特殊的臭味 。 和水的相对密度(水=1)为:0.6208 。 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 2.1%-80.0%,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 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 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工艺流程
电石乙炔法最早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在氯乙烯和聚氯乙烯 生产史上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
认识电石; 认识乙炔; 电石法生产氯乙烯的原理; 电石法生产氯乙烯的工艺流程。 等四个方面学习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工艺流程组织。
1、电石
碳化钙 ,CaC2,M=64.10。 由生石灰和焦炭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原理
CaC2 Cl2、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PVC)的上市公司一览◇电石法: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CH CHCI]n—的化学反应方法。
具体代表厂家为:新疆天业(600075)、中泰化学(002092)、青岛海晶等。
◇乙烯法:从石油中提取乙烯(C2H4),让氯气与乙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树脂。
代表厂家为:齐鲁石化、上海氯碱等。
电石法比石油法成本低,但电石法生产的氯乙烯单体在质量上比石油法稍差(也就造成了石油法PVC稍优于电石法),且电石法造成的污染较大。
但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使电石法的生存空间和利润空间不断扩展。
有相当多的企业或投资人正在进入这一行业,特别是西部企业,在资源(电石多由西部企业生产、煤矿也较丰富)、能耗(水电成本较低)、人力(人工成本低)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近两年内,西部将有几百万吨的电石法PVC投产,行业竞争将愈演愈烈。
同时随着PVC出口退税的调整(从11%降至5%)以及国家对两高一资企业的限制(电石将极其紧张),国内市场将极其惨烈。
◇西部电石法生产企业成本优势突出
在电力成本支撑电石价格难以下跌的情况下,拥有一体化优势的西部企业利用自备电厂或当地较为便宜的电石价格,拥有成竞争优势。
自备电厂的发电成本仅为0.18-0.20 元/度,远低于0.37-0.39 元/度的电网电价;电石供应价格也在2400-2600 元/吨,低于内地电石价格200 元/吨以上。
在市场价格偏低、行业内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的情况下,西部电石法PVC 生产企业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和合理的库存水平,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依旧拥有较强盈利能力。
英力特一季度开工率约为70%,随后逐步提高至二季度90%、三季度的100%;新疆天业也从一季度约80%开工率提升至三季度的100%;中泰化学更是一直保持了100%的满负荷生产。
◇关注西部电石法PVC 上市公司投资机会
[1]、英力特(000635):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电石法PVC生产企业之一,形成了以地方煤炭资源为依托、以热电生产为基础、以PVC生产为主导、废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产业链,与全国同行业相比,成本相对较低,公司近年来建设的项目主要技术、生产设备均从国外引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中泰化学(002092):
公司地处新疆,生产PVC氯碱有天然的成本优势。
公司正在建设2个年产能50万吨的电石基地,建成以后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公司3个2x15万千瓦的电厂正在规划中,建成以后,公司将形成完整的电-电石-PVC/烧碱产业链。
[3]、南化股份(600301):
公司是全国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是华南最大的氯碱企业.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和对外扩张,南化股份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达到11家,主营业务涵盖烧碱、聚氯乙烯、氯化石蜡、盐酸、液氯、氯化氢、水泥、食品添加剂、铝箔、电石生产和氯碱化工系列产品等。
事实上,南化股份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相比用油作原料便宜了许多,成本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成本。
[4]、新疆天业(600075):
公司依托新疆的煤、盐、石灰石等优势资源打造化工产业链,建设占地3.6公顷的天业化工项目园区项目,随着一、二期工程相继完工,天业化工城已形成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26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5]、金路集团(000510):
公司是我国PVC树脂行业最重要的生产企业之一,采用先进的电石法生产工艺,其生产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优势,使得生产成本并没有受到油价高涨带来的影响,相反受油价上涨的影响PVC产品价格大幅飙升,公司经营有望实质受益。
[6]、明天科技(600091):
主营:烧碱、聚氯乙烯树脂、硫酸、盐酸、苯酚、氢氟酸、无水氟化氢、氟化盐产品、液氯、电石、溶解乙炔、高压聚乙烯,高科技生物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等。
明天科技生产PVC采用的是电石法,而且还是全国最大的电石出口企业。
[7]、云南盐化(002053):
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食用盐、液体盐、工业盐、医药用盐、畜牧用盐、肠衣盐、多品种营养盐、无水硫酸钠、电石、烧碱及其后加工产品;液氯、盐酸、氯化钙、次氯酸钠、三氯化铁等;聚氯乙烯及其后加工产品;氯化聚氯乙烯及其后加工产品;其他有机及精细氯产品。
[8]、祥龙电业(600769):
祥龙电业的主营业务为氯碱生产,公司主营业务转向化工行业,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氯碱生产基地,拥有生产烧碱、PVC树脂等十大系列50余种化工产品的能力。
2007年上半年其主营业务收入为4.66亿元,仅为行业龙头上海氯碱化工同期营业额的1/5。
其主打产品PVC目前的年产量仅为8万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石油价格处于低位,电石法PVC 与乙烯法PVC相比,短期内成本优势已经丧失。
公司近几年"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热电一体化优势等会得到充分体现,加上连续五年建立了可靠的上、下游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公司克服当前困难奠定了较好基础。
[9]、亿利能源(600277):
大股东亿利资源集团与上海华谊集团,神华集团合作建设40万吨聚氯乙烯/年项目,目标规模为100万吨PVC/年.PVC主要原料之一的工业盐正是公司主要化工产品之一,公司计划在2006年将年产8万吨工业盐项目扩产到年产15万吨。
公司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步形成规模优势和循环经济优势。
近期公司的64万吨/年环保电石项目开工,并计划年内建成投产,而醋酸、醋酸乙烯等煤基多联产项目一期工程也将于6月动工,在为100万吨/年焦炭项目解决电石原料的同时,也将解决生产和项目所用煤气。
几大项目完成后,公司有望获得原料自给的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