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洗涤剂的车间设计

合集下载

年产5万吨粉状洗涤剂的车间设计

年产5万吨粉状洗涤剂的车间设计

目录摘要............................................................ - 1 - Abstract......................................................... - 2 - 1引言.......................................................... - 3 -1.1 洗衣粉概述................................................................................................. - 3 -1.2 洗衣粉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4 -1.2.1 洗衣粉市场概况............................................................................... - 4 -1.3 洗衣粉未来发展前景................................................................................. - 5 - 2设计方案的确定............................................... - 6 -2.1 设计任务..................................................................................................... - 6 -2.2 工艺方案选择及论证................................................................................. - 6 -2.3工艺流程简述.............................................................................................. - 8 -2.3.1配料.................................................................................................... - 8 -2.3.2喷雾干燥............................................................................................ - 8 -2.3.3旋风分离............................................................................................ - 8 -2.3.4成品包装............................................................................................ - 8 - 3喷雾干燥器的设计............................................. - 8 -3.1 概述............................................................................................................. - 8 -3.1.1喷雾干燥的原理................................................................................ - 8 -3.1.2喷雾干燥的特点................................................................................ - 9 -3.2工艺设计条件.............................................................................................. - 9 -3.3 干燥装置流程........................................................................................... - 10 -3.3.1 工艺流程图..................................................................................... - 10 -3.4 工艺设计计算........................................................................................... - 10 -3.4.1 物料衡算......................................................................................... - 10 -3.4.2 热量衡算......................................................................................... - 11 -3.5 雾滴干燥所需时间................................................................................... - 13 -X ....................................................................... - 13 -3.5.1雾滴临界含水量C3.5.2 初始滴径1d .................................................................................... - 14 -3.5.3 汽化潜热r...................................................................................... - 15 -3.5.4 导热系数 ..................................................................................... - 15 -3.5.5 恒速阶段物料表面温度................................................................. - 15 -3.5.6 空气临界温度c t ............................................................................. - 15 -3.6 干燥时间................................................................................................... - 16 -3.6.1雾滴在恒速阶段的干燥时间1τ...................................................... - 16 -3.6.2 雾滴在降速阶段的干燥时间2τ .................................................... - 16 -3.6.3 雾滴干燥所需时间τ ..................................................................... - 16 -3.7 压力喷嘴主要尺寸的确定..................................................................... - 17 -3.7.1 雾化角θ ......................................................................................... - 17 -3.7.2 流量系数0C ................................................................................... - 17 -3.7.3 喷嘴孔径0d .................................................................................... - 18 -3.7.4 喷嘴旋转室尺寸........................................................................... - 19 -3.8 喷嘴生产能力的计算............................................................................... - 19 -3.8.1 空气心半径C r .............................................................................. - 19 -3.8.2 喷嘴出口处液膜速度0u 及其分速度x u 、y u ............................. - 20 -3.9 干燥塔主要尺寸的确定........................................................................... - 21 -3.9.1 塔径................................................................................................. - 21 -3.9.2 塔高................................................................................................. - 24 -3.10 干燥塔热风进出口接管管径................................................................. - 28 -3.10.1热风进口接管管径1D ................................................................... - 28 -3.10.2热风出口接管管径2D .................................................................. - 28 -3.11 其他小附件设计 ..................................................................................... - 29 -3.11.1视镜设计 ........................................................................................ - 29 -3.11.2 管法兰设计 ................................................................................... - 29 -4 搅拌器的设计................................................ - 29 -4.1搅拌器简要介绍........................................................................................ - 29 -4.2搅拌物料的种类及特性............................................................................ - 30 -4.2.1 搅拌装置的安装形式..................................................................... - 30 -4.2.2 搅拌装置的搅拌形式及特性......................................................... - 31 -4.3 搅拌罐结构设计....................................................................................... - 31 -4.3.1 罐体的尺寸确定及结构选型......................................................... - 31 -4.3.2 确定内筒体高度H ....................................................................... - 32 -4.3.3 选取夹套直径............................................................................... - 33 -4.4 内筒体及夹套的壁厚计算....................................................................... - 33 -4.4.1 选择材料,确定设计压力........................................................... - 33 -4.4.2 夹套筒体和夹套封头厚度计算..................................................... - 34 -4.4.3 内筒体壁厚计算........................................................................... - 35 -4.5 人孔选型及开孔补强设计..................................................................... - 37 -4.5.1 人孔选型......................................................................................... - 37 -4.6 搅拌器的选型[15] ...................................................................................... - 38 -4.6.1 搅拌器选型..................................................................................... - 38 -4.6.2 搅拌附件....................................................................................... - 40 -4.7 传动装置选型........................................................................................... - 40 -4.7.1 减速机选型..................................................................................... - 40 -4.7.2 联轴器的选型................................................................................. - 41 -4.8 搅拌轴的设计与校核............................................................................... - 41 -4.8.1 符号说明......................................................................................... - 41 -4.9搅拌轴受力模型选择与轴长的计算........................................................ - 44 -4.9.1 按扭转变形计算计算搅拌轴的轴径............................................. - 44 -4.9.2 根据临界转速核算搅拌轴轴径..................................................... - 45 -4.9.3 按强度计算搅拌轴的轴径........................................................... - 48 -4.10 按轴封处(或轴上任意点处)允许径向位移验算轴径................... - 51 -4.10.1 径向位移计算............................................................................... - 51 -4.10.2 总位移及其校核........................................................................... - 53 -4.11 轴径的最后确定..................................................................................... - 54 -4.12 支座选型及校核..................................................................................... - 54 -4.13 封口锥结构选型与计算......................................................................... - 56 -4.13.1 符号说明....................................................................................... - 56 - 5旋风分离器................................................... - 61 -5.1设备概述.................................................................................................... - 61 -5.2物料和能量计算........................................................................................ - 61 -5.3设备结构与附件设计................................................................................ - 62 -5.3.1进料口设计...................................................................................... - 62 -5.3.2筒体设计.......................................................................................... - 63 -5.3.3锥体设计.......................................................................................... - 63 -5.3.4排料口设计...................................................................................... - 64 -5.3.5出口管设计...................................................................................... - 64 -5.3.6 壁厚................................................................................................. - 64 -5.3.7临界分离粒径.................................................................................. - 65 -5.3.8压力损失△P的计算 ...................................................................... - 65 -5.3.9分割粒度.......................................................................................... - 66 -5.3.10灰斗的设计.................................................................................... - 67 -5.3.11旋风分离器设计结果汇总............................................................ - 67 - 参考文献....................................................... - 69 -摘要本次设计了年产五万吨的洗衣粉生产车间,主要的设备有:喷雾干燥塔、旋风分离器、配料罐、老化罐和空气加热器。

液体制剂车间布局与工艺流程设计说明

液体制剂车间布局与工艺流程设计说明
其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擦洗消毒、瓶粗 洗和精洗、灭菌干燥、分装、压盖、灯检、包 装等步骤。
14
(1)无菌分装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 万级、l万级、*局部100级)
(2)无菌分装注射剂车间布局图
(四)、冻干粉针剂工艺流程及车间布局
根据生产工艺条件和药物性质,用冷冻干 燥法制得的注射用无菌粉末称为冻干粉针剂。 凡是在常温下不稳定的药物,如干扰素、白介 素、生物疫苗等生物工程药品以及一些医用酶 制剂(胰蛋白酶、辅酶A)和血浆等生物制剂, 均需制成冻干制剂才能推向市场。
液体制剂车间
一、注射剂车间 在制剂工程上,根据注射剂制备工艺的特 点将其分为最终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最终可 灭菌大容量注射剂、无菌分装注射剂(粉针 剂)、冻干粉针剂等四种类型。
1
(一)、最终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 及车间布局
最终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指装量小于50ml, 采用湿热灭菌法制备的灭菌注射剂。其生产过 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 检、包装等步骤。
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 环境区域划分见下图:
2
(1)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单机灌装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 域划分(10万级、1万级)
(2)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单机灌装车间布局图
(3)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洗、烘、灌、封联动机组工艺流程
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万级、1万级)
5
(4)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联动机组车间布局图
(二)、最终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 及车间布局
最终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是指50ml以上的 最终灭菌制剂。输液容器有瓶形与袋形两种, 其材质有玻璃、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或 复合膜等。
其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浓配、稀 配、瓶外洗、粗洗、精洗、灌封、灭菌、灯检、 包装等步骤。

洗涤剂生产车间的设计建造规范

洗涤剂生产车间的设计建造规范

洗涤剂生产车间的设计建造规范1.选址和布局:洗涤剂生产车间应远离污染源,选择空气质量良好的地方建设。

车间布局应合理,遵循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物料和能源浪费。

2.设计和结构:洗涤剂生产车间应设计成封闭式结构,减少灰尘和污染物进入车间。

车间的墙壁和地面应采用防水、防滑、易清洁的材料,以保持车间的清洁卫生。

3.通风和排气:洗涤剂生产车间应安装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中污染物积聚。

同时,车间应设置排气口,将废气及时排出。

4.照明和温度:洗涤剂生产车间应采用明亮、柔和的照明设备,避免强光对员工造成视觉疲劳。

同时,车间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障员工的舒适和健康。

5.防火和安全:洗涤剂生产车间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车间内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6.卫生和清洁:洗涤剂生产车间应建立严格的卫生和清洁制度,确保车间的清洁卫生。

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和污染物的传播。

7.制度和培训:洗涤剂生产车间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物料储存:洗涤剂生产车间应合理安排物料的储存区域,确保物料的安全和卫生。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同时,应定期检查物料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及时处理过期和不符合要求的物料。

9.生产设备:洗涤剂生产车间应选用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生产设备应遵循卫生标准,易于清洗消毒,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

10.废水处理:洗涤剂生产车间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和净化,确保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11.噪音控制:洗涤剂生产车间应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降低设备运行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可以使用减震、消音等设备,为员工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12.废弃物处理:洗涤剂生产车间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第二章 洗涤剂的制造技术

第二章 洗涤剂的制造技术

干燥
拌料
混合、均化
压缩、出条
切块、打印
41
香皂生产工艺流程
42
洗衣皂的生产
洗衣皂的生产在国内主要采用冷板皂及真空 冷却皂两种工艺。生产中主要包括调和、成型、 切块、干燥、打印包装等过程。
43
冷却皂是指调和好的皂料在冷板中冷却加工成型的肥 皂。优点是设备简单,生产容易控制。但其最大的缺 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20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的真空冷却成型工艺使洗衣 皂的生产实现了连续化流水作业。采用真空冷却成型 工艺,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洗衣皂产品组织细 腻均一,质地坚硬,外观光洁,泡沫丰富。目前我国 大多数制皂厂已推广采用。
29
氢化与碘值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在一定条件下与氢反应,使不饱 合键饱和,从而制成氢化油或硬化油,这个过程叫做氢化 或硬化。 氢化油和硬化油是制洗衣皂的重要原料,用来保证肥皂的 硬度。 每100g油脂吸收碘的质量(g)称为碘值。碘值是油脂不饱 和度的度量。 习惯上,油脂的碘值在100g/100g以下时称为不干性油,碘 值在100~130g/100g的称为半干性油,碘值高于130g/100g 的称为干性油。碘值越高,表明油脂的不饱和度越大,碘 值是油脂的一个重要参数。 肥皂生产中,碘值超过100g/100g的油脂用量不宜过大,否 则,易使肥皂发生酸败变质。 30
对产品特性的益处: ① 与单纯附聚成型操作相比, 生产时产品粉尘减少 ② 动态流动性好 ③ 产品在洗衣机中溶解性、分 散性增大 ④ 粒度分布变窄 ⑤ 平均粒径增大 对生产操作的益处: ① 显著提高现有车间的生产潜力 ② 增大操作弹性 ③ 综合了两种基本工艺过程的优点
15
喷雾干燥、附聚成型流程简图
16
第二章 洗涤剂的制造技术

日化行业智能工厂设计方案

日化行业智能工厂设计方案

2019年第9期
图4 厂区系统布置
TECHNOLOGY
ROUNDATABLE
系统序号 1 2 3 4 5 6 8 11 13 14
主要系统名称 门卫系统 停车场系统 称重系统
进料(气/液体)系统 入库(固体)系统 生产控制系统 包装系统 灌装系统 智能仓储系统 MES系统
图5 厂区控制系统配置
等。最底层为现场设备,包括测量仪表、摄像头、 电视看板、PDA等。以上组织结构如图5所示共同组 成了厂区的控制系统配置。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杂志《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洁》 87
技术圆桌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杂志 《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洁》
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 有效的指导,进而大幅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 本,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及库存的节奏和规模,使 得企业有机会把价值链上的更多环节转化为企业的 战略优势。
2 厂区系统总体设计 2.1 厂区系统布置
整个厂区核心系统配置拟采用MES作为整个 厂区的生产管理平台。MES能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 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 其具有生产计划与调度、数据管理、能耗管理等功 能,并且具有强大的第三方系统兼容性。MES上层 组织构架可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层 组织构架包括DCS(集散控制系统)、灌装系统、 公用工程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安保系统
2019年第9期
TECHNOLOGY
ROUNDATABLE
日化行业智能工厂设计方案
崔 洋 周学蕾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26)
摘 要:我国日化行业装备技术在“十三五”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装备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原料及产品的
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但总体看,仍与发达国家装备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

设计性实验报告(一种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及分析)

设计性实验报告(一种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及分析)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和检测实验报告人:*** 学生学号:班级:同组人:实验日期:2011 年11 月15 日室温:大气压:指导教师:评分:1、前言1.1液体洗涤剂的种类及用途液体洗涤剂一般分为织物用洗涤剂、硬表面清洁剂和个人卫生清洁剂。

硬表面清洁剂是一大类洗涤剂,包括餐具洗涤剂、日常硬表面清洁剂、金属表面清洁剂及交通工具清洁剂。

个人卫生清洁剂在国外一般归类于化妆品种。

按液体洗涤剂的用途获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织物液体洗涤剂、厨房液体洗涤剂、居室液体清洁剂、个人卫生清洁剂、金属清洁剂、交通工具清洁剂。

1.1.1 织物液体洗涤剂织物液体洗涤剂用于洗涤各种衣料、衣物及其其他纺织品。

1.1.2 厨房液体洗涤剂厨房液体洗涤剂用于厨房的各种硬表面清洗和消毒,其清洗范围涉及整个厨房的全面清洗,包括餐具、炉灶、地面、抽油烟机、饮具、及洗碗机等。

1.1.3 居室液体洗涤剂居室液体洗涤剂系列产品用于居室或公共场所,家庭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如清洁地毯、浴室、厕所、家具等1.1.4 个人卫生清洁剂个人卫生清洁剂用于个人卫生的清洁,包括头发、皮肤和口腔等。

1.1.5 金属清洁剂与交通工具清洁剂金属洗涤剂主要是对加工金属件或机器本身进行清洗。

清洁其中的油污、油漆及颗粒污垢,并保持金属表面不腐蚀、不损伤。

1.2液体洗涤剂的意义及发展洗涤用品是指洗涤物体时,能改变谁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一类物质。

洗涤剂是千家万户的日用必需品,长期以来对保护人体健康、洗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固体洗涤剂相比,液体洗涤剂使用前无需溶解,具有使用方便、溶解(分散)速度快、低温洗涤性能好的优点。

同时,还具有配方灵活,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节省能源、加工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在西欧,液体洗涤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固体洗涤剂约占60%,液体洗涤剂约占40%。

我国液体洗涤剂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产量已逾160万吨。

口服液制剂车间设计示例

口服液制剂车间设计示例
• 故选用800L的配料罐可满足生产,考虑到配 料需要浓配稀配,选用配料罐两台。
常用设备
要求:
1、不锈钢制成 2、有夹层(加热 或冷却) 3、有搅拌器
配液罐
配液罐
送瓶
灌药
送盖
封口
口服溶液剂灌装轧盖机
口服液生产联动线
洗瓶机
贴标签机
灭菌干燥设备
灌装轧盖机
一般生产区
C或D级洁净区
口服液洗烘灌轧联动机组由超声波清洗机、杀菌干燥机、口服 液灌轧机组成,可完成超声波清洗、冲水、冲气、烘干消毒、
车间平面布置
一层
书后附图13-2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灌装、轧盖、计数等工序,主要用于口服液及其它小剂量溶液 的联动生产。并可配以贴标机组成理想的生产线。
车间走廊
口服液流水线
五、在综合制剂车间中的平面布置
• 10mL玻璃瓶口服液的生产布置在综合制剂车间 厂房的一层,
• 而将运输量较小的中药外洗剂、普通固体制剂 及预留车间的生产布置在厂房的二层。
四、根据产量选择生产线和设备
• 1、洗灌封生产线 • 需新建产量为6000万支/年的2条玻璃瓶口服液
生产线,年工作日250天,每日2班,每条线班 产量为6万支,班有效工作时间为6h,需要的小 时产量为1万支。拟选用产量为万支/h的洗灌封 生产线,可满足生产需要。
• 2、配料罐
• 班配料量为104x10x10-3是安全系数),每班 配料2批,批配料量为648L,装料系数取,配 料罐溶剂为648/0.85 约为762L
口服液制剂车间设计示例
• 一、设计任务 • 二、生产工艺选择和工艺流程设计 • 三、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 四、设备选型 • 五、车间平面布置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实验日期成绩同组人×××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报告题目: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应化××× B1组0 前言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液体洗涤剂的配方原理和工艺:2.了解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概述:现代洗涤剂是含有多种成份的复杂混合物。

其中表面活性剂是起清洁作用的主要成份,洗涤剂中的其他成份或是为改善和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能、或是为适应某些特殊需要、或是为制成所需产品形式而加入的。

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助剂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这些性质各异的成份混在一起,由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便会产生更加理想的洗涤效果。

反之,若配方设计不当,各组份的性质也会相互抵消,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洗涤剂的配方是决定某种洗涤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洗涤剂配方的变化始终反映着洗涤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

[1]液体洗涤剂制造简便,只需将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其他添加剂,以及经过处理的水,送入混合机进行混合,即得产品。

液体洗涤剂的制造不用一系列的加热干燥设备,具有节约能源、使用方便、溶解迅速等优点。

液体洗涤剂要求各组分的相容性最为重要。

因是液体,配方中的组分必须良好相容,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使之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内无结晶、无沉淀、不分层、不混浊、不改变气味、不影响使用效果。

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配方的组成,但也与制备工艺条件、操作技术以及保管条件等有关。

[2]配方的设计原理?:洗涤剂的组成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辅助剂。

在选择液体洗涤剂的主要组分时,可遵循以下一些通用原则:(1)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水相中有良好的溶解能力;(2)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能形成稳定的紧密排列的凝聚态膜;(3)表面活性剂能适当增大水相黏度,以减少液滴的碰撞和聚结速度;(4)要能用最小的浓度和最低的成本达到所要求的洗涤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洗涤剂的车间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 设计理由
液体洗涤剂生产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洗衣液、洗车液等液体洗涤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每人每天都必用到的消耗性日用品,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大宗产品,2005年我国的洗涤剂产品已达400万吨/年,但就人均消费而言才人均3公斤。

2000年,日本达到人均消耗洗涤剂10.4公斤,德国24.9公斤,美国26.8公斤。

液体洗涤剂具有工艺简单,节约能源,投资少,收效快,环境性能好,使用方便,易于溶解,便于功能化发展,包装精美,色彩鲜艳等诸多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美国液体洗涤剂1995年占洗涤剂总量的35%,目前已经占到60%,有的洲,90%洗涤剂中为液体洗涤剂。

中国洗涤剂产品结构变化、世界石油产品日益紧缺以及中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国液体洗涤剂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

液体洗涤剂在品种、性能、生产工艺等方面较固体洗涤剂有很多优点,国内外生产企业竟相开发,在合成洗涤剂中发展最快的是液体洗涤剂。

具有关部门透露国内将逐步禁止或限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从而推动无磷或低磷洗涤剂的开发和生产。

在合成洗涤剂中发展最快的是液体洗涤剂。

美国是世界洗涤用品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水平最高的国家,液体洗涤剂占总量的60%;而我国液体洗涤剂比重为15%,可见,我国液体洗涤产品比重还很小,有待加速发展。

液体洗衣液在大中城市开始普及,正在取代固体颗粒洗衣粉。

近年来美国衣用洗涤剂市场明显变化使重垢衣用液体洗涤市比重逐年加大,并超过粉状产品。

中国液体洗涤剂在整个洗涤用品中比重也由80年代的15%增加到目前的40%左右,产品结构也由皂基转向以合成表面活性剂为主。

据日本2004年洗涤剂市场概况资料表明:洗衣粉销售量640433吨,同比下降2%;销售额为1510.99亿日元。

液体洗涤剂销量101087吨,同比增长10%;销售额304.81亿日元,同比增长18%。

液体洗涤剂销量比10年前增长了1.9倍,销售额增长了2.3倍。

目前衣用合成洗涤剂市场中液体洗涤剂占销售量的13.6%、销售额的16.8%。

房间及家具用洗涤剂占整个合成洗涤剂市场的10%多,在2004年有较大增长,其销量为117460吨,同比增长9%,销售额347.43亿日元,同比增长12%。

织物柔软剂销售量达到226191吨,同比增长4%;销售
额628.14亿日元,同比增长9%。

1.2 设计依据
以液体洗涤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依据
1.3 生产任务
根据配套根据设备生产能力及市场情况,设计年产液体洗涤剂XXXX吨,日产量为XX 吨。

1.4 生产方法
液体洗涤剂一般采用间歇式批量化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因为生产过程既没有化学反应,又不需要造型,只是几种物料的混配,制备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均匀溶液(大都为水溶液)。

1.5 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工作。

必须贯彻国家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多方案比较论证,选出投资省、建设快、运营费低、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厂址。

基本原则
一、符合所在地区、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布局。

二、节约用地,不占用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并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有关规定。

三、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尽量远离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不污染水源,有利于三废处理,并符合现行环境保护法规规定。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对能源和原料的供应有着较高的要求,运输方便而且运输成本低能为项目的顺利运营提供有利的条件。

厂区还应预留扩建用地;外形应尽可能简单,地形应有车间布置、运输联系和场地排水。

应考虑恶劣天气的不良影响,要靠近水源,保证供水的可靠性,污水便于排入附近江河或城市下水系统。

除此之外,选址应有利于同相邻企业和依托城市(镇)要科技、信息、生产、修理、公用设施、交通运输、综合利用和生活福利等方面的协作。

工厂与工厂之间,工厂与居住区之间,必须满足人对水、电源的要求。

综上,车间的选址定在南通市横塘镇经济开放区。

1.6 工作制度
车间员工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准旷工、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不准擅离工作岗位,有突出表现的应当给予奖励的。

一次性奖励分为记功,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在给予上述奖励时,同时发给一次性奖金,奖金最低不少于100元,最高不封顶。

经常性奖励以发给奖金体现,奖金最低不小于50元,最高为1000元。

对犯有过失行为的车间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经济处罚分为罚款,赔偿经济损失。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辞退、开除。

对于车间员工的行政处分,必须在弄清事实、取得证据的基础上,按规定审报程序办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