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 2.情绪影响想象
(三)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四)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
五、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岁半到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
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二)想象萌芽的表现与特点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简单的相似联想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
立新形象的过程。
一、
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 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 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 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

(一)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训练与脑功能的开发
1、综合训练的宗旨:
以儿童生理成熟特别是大脑发育的规律为基 础,依据个体发展的早期大脑具有可塑性的原理, 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幼儿的 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 决及语言理解和表达等认知功能等进行系统的科
学训练,早期开发儿童的智能。
3.没有情节的组合

【案例】一个1岁8个月的孩子,左手抱着布娃娃, 右手拿起一片塑料雪花片往娃娃嘴里放,同时发出 “嗯啊——嗯啊”的咀嚼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这看上去只是妈妈喂自己的记忆表象的再现,但其
实它已经迁移到一个新的游戏情境中了,而且表现
出诸多的“代替”功能:娃娃代替自己,自己代替 妈妈,雪花片代替园饼干。这种“代替”,就是 “想象”。


二、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三、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发展
再造想象在学前期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象
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四、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
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这是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创造想象逐渐发展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1)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
述;
(2)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 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在幼儿期尤为突出。
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创造想象的标志:独立性、新颖性)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




2.美术活动更为幼儿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特别是 意愿画,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构思出 奇特、新颖的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灵 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 儿大胆做画,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 秀的作品来。
【案例】画意愿画《梦》的时候,有个幼儿画上了月亮还有星星, 并且画的月亮有个大缺口。 说月亮不象月亮,说星星又没有棱角,教师就问:“你怎么把月 亮画成这样子啊?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小朋友受到鼓励, 表达了自己的想象:“我奶奶说,天狗吃月亮,这不是从这儿咬 了一口。”小朋友边说边得意的指着缺口。教师恍然大悟,及时 表扬了这个幼儿,并用稚趣的故事讲述了月食的形成过程。
以称为表露式创造。严格说还不是创造;

(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 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 点改造。
(3)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
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
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
结满玩具的大树
(三)学前儿童想象具有夸张性 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想与真实。
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
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案例】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然, 他停止咀嚼,对着手中被他咬了一块的园饼干 看了片刻,然后把它高高举起来,并高兴地喊 着:“妈妈!看!月亮!”
没有情节的组合 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
另一物。例如,从生活中掌握了把小女孩称作 “小妹妹”的经验,在想象中就把玩具娃娃代 替小妹妹。但是没有更多的想象情节,没有或 很少把已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
②训练方法
教学完全以游戏方式进行,并遵循个别——一般—
—个别的认识活动规律 在幼儿园每天“分享经验” 的时间,让孩子展 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说出每种物品的颜色名称的 用途 分类活动 分类组合动作活动 绘画 手工活动 颜色代码活动
(2)对形状和大小的认知


①训练目标
小班:认识并说出圆形、正方形、三角
2、综合能力训练与脑功能开发
(1)脑的发育速度快
(四大高峰)
①母亲怀孕后的第 10—18 周,胎儿大脑神经细胞
增加极快,是胎儿脑细胞生长的第一高峰; ②出生后的第一年,脑的发育很快,在出生后第三个 月,出现了脑细胞生长的第二高峰; ③ 5-6岁是脑和脑机能显著加速的时期,即出现大脑 发育的第三次高峰; ④13~14岁则是脑及其机能显著加速的第四次高峰
他们都随着这种零乱的情节进行想象,感到满足。 也就是说,幼儿的想象往往并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 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想象不仅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也容易为自己 的情绪和兴趣左右。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引起某种想 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
【案例1】在一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幼儿由于同情被 捉去的小鸡,产生了这样的想象:鸡妈妈最后又把小鸡救回 来了。 【案例2】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让 他等一会儿,幼儿不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 到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说:“它跑到树 林里去了。”
2、有意想象的萌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 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 现了有目的、有主题地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 稳定;为了实现一定的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
困难。
我 在 月 亮 上 荡 秋 千
我的家
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组织幼儿进 行各种有主题的想象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 题,准备有关材料,如游戏中的玩具,绘画 的材料等等,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 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②课题任务的难度要适中,使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尝到
“发现”的乐趣,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 表扬。

其他各种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各种艺术活动等均能进 行有关的认知训练
(三)幼儿认知发展各领域的训练目标
和训练建议
1、对事物的各种基本物理属性的认知 (1)对颜色的认知
①训练目标
幼儿Fra Baidu bibliotek知颜色能力的发展表现为越来越精确地分辨

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 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头脑中不 进行任何想象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往往是在行动中看到了自己的动作无意
造成的物体形态之后,才想象到自己作品的意义。

【案例1】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咋看起来有声有色, 既有动作,又有表情,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说 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讲故事的孩子 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持 续半个小时以上。
让儿童闭上眼睛,给他们各种圆形的小物品(如汽水瓶盖、 钱币、小扣„„ ),让他们触摸,猜猜是什么东西,然 后让小朋友说说每一物品的功用、颜色、大小,最后启发他 们说出共同的特征——圆形。


六、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丰富感性经验
,使他们多获得一些 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
【案例】一幼儿教师领班上小朋友户外活动时,当看到蓝蓝 的天上有片片白云时,有个小朋友不禁大声喊:“老师,我 真想采下一片白云。”我问“为什么啊?”“我想吃啊,好 甜。那是棉花糖啊!”我抬头望去,这片片白云蓬松、柔软, 多象一块棉花糖!看来这个小朋友一定经常吃棉花糖。 而另一个小朋友则说:“那不是棉花糖,那是我爷爷放的一 群绵羊”,原来这个小朋友的爷爷在农村,养了一群羊,怪 不得幼儿对羊的记忆表象特别清晰。 可见,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幼儿的想象是很重要 的。幼儿个体的经历不同,想象的内容也有区别。
我的好妈妈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婴儿期是儿童想象的发生期
(二)幼儿期是儿童想象最发达的时期
1、无意想象占优势,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
4、想象形象生动,具有很大的夸张性
四、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想象与感知、记忆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 (二)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
形三种基本的形状,懂得区分两个物体的
大小。
中班:认识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几何形状、
引导儿童认识到:即使几何图形的位置、角度 变换了,但还是原来的图形;各物体虽然形状 不一,但离不开基本的几何图形式。结合具体 实物,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组成。教会儿童区 分三个物体的大小并会排序。
大班:认识几何图形的分解和组合,如一个
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

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
【案例】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了医院,幼儿很想去看妈妈, 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 去看妈妈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幼儿混淆想象与 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谎。

五、幼儿认知能力综合训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 创造性想象的发展,一般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②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③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案例】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勺,就想象喂 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 去当小学生。
各种不同色调、饱和度和明度的颜色,并能准确地 说出某一种颜色的名称。对小、中、大班儿童分别 提出不同的要求 小班:认识和说出红、黄、蓝、绿四种常用颜色的 名称。 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说出紫色、 褐色、橙色、白色、黑色、灰色等颜色的名称。 大班;在小班和中班的基础上能区分同一种颜色的 不同鲜明程度(饱和度)如绿、浅绿、深绿;红、 浅红、深红等。
长方形能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正方形和小长方 形,一个正方形能分解成若干个三角形等, 并懂得将分解开的图形重新组合成原来的图 形;学会将 5 - 7 个大小按次递增(递减)的 物体排序。
②训练方法
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厚纸板做的正方形(颜色和大小不同)让 儿童摸摸并说出其相同的地方(4个角、4个边、4边相等), 再让小朋友上黑板正方形的外周(描几个),最后总结出共 同的地方是四个边、四边是直线、四条直线一样长。再让儿 童观察教室,找出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2)脑发育的可塑性大
(二)综合训练的方法
活动法(游戏活动为主) 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只有引起幼
儿兴趣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引起幼儿的兴趣,取决于两个条件:

①游戏活动内容和方法的直观形象性,活动方式的多变 性、使幼儿感到有趣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各 种心理机能得到相应的训练。



(二)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

1.幼儿园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 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
【案例】在学习故事《小鼹鼠要回家》时,小鼹鼠克拉在外面蹦 蹦跳跳的玩,迷路了,怎么办呐? 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想象,幼儿会争先 恐后为小鼹鼠想办法,有的说小鼹鼠可以找警察叔叔啊?有的说 小鼹鼠可以拔打110啊? 有的则说,搭辆出租车吧,有的则说,雷锋叔叔就爱送迷路的孩 子回家„„幼儿各抒己见,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想象力也就 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
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
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
了起来。
思考: 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像的一个什么
特点?为什么?
二、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1、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