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毫米方格作图纸

合集下载

2023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2023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




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情况下杠杆省力。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五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研究斜面的作用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弹簧秤、小车、光滑的木板、木块







1、组装器材。
2、通过测力计将小车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书上。
3、依次在三座桥上放上厚书,看哪一座桥的承重力大。




拱形桥承重力最大,平板桥承重力最差 。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五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区分岩石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不同的岩石标本、放大镜、烧杯、钉锤、滴管、稀盐酸







1.用放大镜观测。
2.把岩石放进水里。




签字
年 月 日
2、抽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物品的种类及具体情况。




记忆力有强弱之分。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五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_0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_0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力学习题误差及数据处理一、指出下列原因引起的误差属于哪种类型的误差?1.米尺的刻度有误差。

2.利用螺旋测微计测量时,未做初读数校正。

3.两个实验者对同一安培计所指示的值读数不同。

4.天平测量质量时,多次测量结果略有不同。

5.天平的两臂不完全相等。

6.用伏特表多次测量某一稳定电压时,各次读数略有不同。

7.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摆角过大。

二、区分下列概念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3.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4.真值与算术平均值。

5.测量列的标准误差与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三、理解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这三个不同的概念;说明它们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关系。

四、试说明在多次等精度测量中,把结果表示为x?????(单位)的物理意义。

五、推导下列函数表达式的误差传递公式和标准误差传递公式。

1.V?2.g?432st2?r32d?11???a??3.?2s?t2t1??六、按有效数字要求,指出下列数据中,哪些有错误。

1.用米尺(最小分度为1mm)测量物体长度。

3.2cm50cm78.86cm6.00cm16.175cm2.用温度计(最小分度为0.5℃)测温度。

68.50℃31.4℃100℃14.73℃七、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99.3÷2.0003=?2.?6.87?8.93???133.75?21.073?=?3.?252?943.0??479.0???1.362?8.75?480.0??62.69?4.1864.?751.2?23.25?14.781??????八、用最小分度为毫米的米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L=12.10cm(单次测量),若估计米尺的极限误差为1mm,试把结果表示成L???L?的形式。

九、有n组?x,y?测量值,x的变化范围为2.13~3.25,y的变化范围为0.1325~0.2105,采用毫米方格纸绘图,试问采用多大面积的方格纸合适;原点取在何处,比例取多少?十、并排挂起一弹簧和米尺,测出弹簧下的负载m和弹簧下端在米尺上的读数x如下表:长度测量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是如何读数?游标本身有没有估读数?2、千分尺以毫米为单位可估读到哪一位?初读数的正、负如何判断?待测长度如何确定?3、被测量分别为1mm,10mm,10cm时,欲使单次测量的百分误差小于0.5%,各应选取什么长度测量仪器最恰当?为什么?物理天平侧质量与密度1、在使用天平测量前应进行哪些调节?如何消除天平的不等臂误差?2、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若被测物体进入水中时表面吸有气泡,则实验所得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1、本实验的各个长度量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测量?2、料相同,但粗细、长度不同的两根金属丝,它们的杨氏模量是否相同?3、本实验为什么要求格外小心、防止有任何碰动现象?精密称衡—分析天平的使用1、如果被测物体的密度与砝码的密度不同,即使它们的质量相等,但体积不同,因而受到空气浮力也不同,便产生浮力误差。

实验(欧姆定律部分图像表格)

实验(欧姆定律部分图像表格)

34.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由哪些因素决定。

图22中:1号电阻丝是猛铜丝,2号电阻丝是镍铬合金丝,3号电阻丝也是镍铬合金丝。

3条电阻丝长度相等,1号、2号电阻丝横截面积相等,3号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是2号电阻丝横截面积的2倍。

实验中,保持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1)当把1号电阻丝接入电路并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示数为I1。

当把2号电阻丝接入电路并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示数为I2。

通过比较发现,I1大于I2,由此可知,1号电阻丝的电阻 2号电阻丝的电阻(选填“大”、“等于”或“小于”)。

若要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电阻丝是:。

(2分)32.小亮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先按图22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22乙的实物电路(电流表尚未连接)。

(1)检查小亮连接的实物电路可发现错误:闭合开关S,电路将会出现现象。

(2)在图22乙中错接导线上画“×”,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只改接电路中一根导线,排除电路隐患。

36.小林用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关系,其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当他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A1的示数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

于是他得出结论:在这个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灯泡流向电源负极的过程中,电流是减小的。

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在不增加器材的情况下,只用现有的实验器材用实验证明,说出你的做法并画出电路图。

(3分)36.小明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1)如图25甲所示,是小明画出的实验电路图,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在图25乙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是 A 是 。

将电路连接片应位于 端(选填“左”或“右”)。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这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适当移动(选填“左”或“右”)。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中的许多实验已列出数据表格可供参考,有一些实验的数据表格需要自己设计,表1.7—1是一个数据表格的实例,供参考。
表1.7—1 数据表格实例
杨氏模量实验增减砝码时,相应的镜尺读数
2 作图法
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从图线上还可 以简便求出实验需要的某些结果(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值等),读出没有进行观测的对应点(内插法),或在一定条件下从图线的延伸部分读到测量范围以外的对应 点(外推法)。此外,还可以把某些复杂的函数关系,通过一定的变换用直线图表示出来。例如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取对数后得到,若用半对数坐标纸,以lgR为纵轴,以1/T为横轴画图,则为一条直线。
1,2,3,4,5
6,7,8,9,10
用6减1,7减2,8减3,9减4,10减5,得到五个差值,取平均后再除以5(即除以两次5),这时就把这十个数中的误差对数据的影响全部计入了.
逐差法的使用条件是必须有偶数个数据,因为要写成两组对应的形式.
(4)描点和连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用削尖的硬铅笔在图上描 点,点子可用“+”、“×”、“⊙”等符号表示,符号在图上的大小应与该两物理量的不确定度大小相当。点子要清晰,不能用图线盖过点子。连线时要纵观所有 数据点的变化趋势,用曲线板连出光滑而细的曲线(如系直线可用直尺),连线不能通过的偏差较大的那些观测点,应均匀地分布于图线的两侧。
(5)写图名和图注。在图纸的上部空旷处写出图名和实验条件等。此外,还有一种校正图线,例如用准确度级别高的电表校准低级别的电表。这种图要附在被 校正的仪表上作为示值的修正。作校正图除连线方法与上述作图要求不同外,其余均同。校正图的相邻数据点间用直线连接,全图成为不光滑的折线(见图1.7— 1)。这是因为不知两个校正点之间的变化关系而用线性插入法作的近似处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
实验步骤
1、设置一条赛道
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3、5秒后停止,记录小球滚动的距离。
4、每个小球重复三次实验,选择中间的数据。
2、 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要将纸板上的东南西北与实际观察环境的方向保待一致,这样记录的影子才是准确的。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小短杆应尽量保持竖直状态,不能倾斜,否则测量不准。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间隔越短, 影子变化记录会越精确。
2、观察其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
实验步骤
1、设置一条赛道
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小球滚到终点,停止计时,记录时间。每个小球重复三次。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2张探究记录单、1张方位板、2种自选轻小物品A和B、方向盘
实验步骤
1. 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观察记录。

[VIP专享]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介绍

[VIP专享]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使用介绍

物理实验数据记录、作图规范及Excel 使用方法简单介绍一、数据记录规范物理实验要求采用表格记录数据,其中记录数据必须包括“表头”、“物理量”、“单位”、“数据”四部分,缺一不可。

以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例:表一:摆长为70cm 时不同测量次数n 测得的周期T注意:1、表头,即表格的名字,要放在表格的正上方!2、数据记录时请仔细检查有效数字位数是否正确!二、常见作图规范物理实验很多时候要求依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图形,在作图时,图中应包括“图的名称”、“纵、横坐标物理量和单位”、“纵、横坐标轴标度值”、“数据点和拟合的趋势线”、“拟合趋势线的方程表达式和R 值”和“图例”六部分,缺一不可。

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作图为例说明:Excel (以2010版本为例)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1、利用Excel 作图并求出拟合曲线操作方法:(1)、将所测数据输入到Excel 表格中,最好保证第一列为自变量,即x 轴数据:如图所示:图的名称物理量和单位图例拟合曲线表达式及R 2因子合适的坐标标度数据点及拟合的曲线(2)、选中需要作图的数据,如图所示:选中x和y1列(3)、在选中数据的基础上,点击菜单栏的“插入”,找到“散点图”,点击如图所示的散点图。

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结果:(4)、选中上一步得到的图形,在菜单栏找到“布局”选项,可以看到在布局选项卡下边有“图表标题”、“坐标轴标题”、“图例”、“数据标签”、“坐标轴”等选项。

每一个选项均可以设置相应的内容其中“图标标题”请选用图标上方,然后单击图上生成的标题,拖到图的下方,同时将图本身拖到适当的位置,如下第二、三幅图所示(5)、设置“坐标轴标题”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选择“坐标轴下方标题”纵坐标选择“旋转过的标题”经过上述步骤后可以得到下图所示效果:(6)、单击选中图中的数据点,同时再选中的状态下右键单击并选择“添加趋势线”在打开的选项卡中选择合适的趋势线:本次选择“线性”,如下图所示,同时必须注意,下图中的底部红圈标示,需将“显示公式”和“显示R平方值”选中,此时得到的效果如第二幅图所示:(7)、图例的修改,如果是单独的一幅图可以不要图例,如果是两条曲线,必须要图例,而且两个图的数据点效果显示应不同,如:一个用方块形状,另一个用菱形形状,如上图所示,选中“线性(系列1)”然后删除,仅剩下“系列1”,此时需要将“系列1”字样修改成我们需要的字样,比如修改成“单桥时”,修改方法为:选中“系列1”字样,右键点击,选择“选择数据”再跳出的选项卡中红色标出部分,点击编辑,在跳出的窗口中输入“系列名称”为“单桥时”即可经过上述步骤就可以将实验数据对应的图形作出来,为了美观的考虑,图行上的每一块都是可以单独调节的,只要选中就可以拖动或者修改其格式,请自行操作!最终可以形成如图所示的效果:插入柱状图方法:选中数据列,如图所示:选则“插入”-“柱形图”-二维柱形图得到下图:选中图中的柱形图,然后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跳出的对话窗口中选择分类间距为0,得到如图所示:同样,调整“设置数据系列格式”中的“填充”为无填充,“边框颜色”为实线,颜色自己选择,“边框样式”宽度为1.5磅。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一、实验目的:杠杆尺实验二、实验要求:说明杠杆三点,验证杠杆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尺、钩码。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分别改变力点到支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什么情况费力?什么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5、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阻力点动力点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注意:A、认真调整杠杆尺平衡。

B、实验时不要用测力计进行杠杆尺实验,应改用钩码进行,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结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2、天平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怎样使用天平二、实验要求:怎样使用天平三、实验器材:天平四、操作步骤: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

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右侧盘的纸上。

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

(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

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

整理好天平。

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

3、定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定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定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按下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3、手拽线绳,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用钩码代替手拽绳的拉力。

试试通过定滑轮,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注意: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的实验时,要用钩码,最好不用弹簧称。

4、动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动滑轮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记录表格

初中物理实验记录表格
4
5
6

8
9
海波的温度/℃
海波状态
蜡的温度/℃
蜡的状态
15、探究:水的沸腾
时间/min

1
2
3

5
6


9
温度/℃
16、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R=Ω
电压U/v
电流I/A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U=V
电阻R/Ω
电流I/A
17、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m/V(g/cm3)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u>2f
U=2f
F<u<2f
U=f
0<u<f
5、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
实验次数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1
2
3
6、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关系
实验次数
AB间电压UAB/V
BC间电压UBC/V
AC间电压UAC/V
1
2
3

2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的亮暗变化
22、测量定值电阻
次数
1
2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的平均值R平/Ω
2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次数
稍大于额定电压
等于额定电压
稍小于额定电压
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 W
灯的亮度

次数
压力F压/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