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注】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

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

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

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

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

苏轼

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八月。是时,苏轼知徐州,因抗洪胜利而建黄楼,落成后邀友人于重阳节来此聚会。《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王定国好作文章,夸诞轻易,臧否人物,无所顾忌,以是颇不容于人。熙宁八年(1075),王定国因故受到朝廷停职处罚。②南台,指徐州城南的戏马台。《太平寰宇记・徐州》:“重九日,公(刘裕)引宾佐登此台,命将佐百僚赋诗以观志。作诗者百余人,独谢灵运诗最工。”③义熙,刘裕为宋公,在义熙十四年时镇徐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写给王定国的应和之作,“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B.首联写友人昨夜受了风寒,天亮后原本多病受损的身体更为不适,“霜”字表明了时令。

C.“疏狂”一词既点明苏王二人豪放、不受拘束的性格,又交代了他们不被世人所容的原因。

D.尾联化用刘裕在重阳日携将佐百僚登南台赏菊赋诗的典故,畅想王定国在诗会上的表现。

2.有人认为苏轼诗歌善用比较思维来深化诗歌的思想内容。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①

岑参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②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③。

【注】①天宝十四年前后,诗人供职于封常清幕府。安史之乱初起,封常清受命征剿安禄山,因仓促而兵败,被削官。这首诗就作于此时。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③柴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抒情,诗人泪送薛侍御东归,“独”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B.颔联运用反问手法,写了作为门客的诗人因得罪了将军而感到无所依靠。

C.颈联运用梦境表情达意,“阔”字写路途遥远,“稀”字表明信息难通。

D.诗歌语言通俗,言辞凝滞,体现出诗人的愁肠百结,读来令人满目凄然。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怨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烟敛云收”“数峰青”,借环境描写衬托音乐的动人。“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三)

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B 项“首联写友人昨夜受了风寒,天亮后原本多病受损的身体更为不适”错误。应该是诗人昨夜受了风寒,天亮后原本多病受损的身体更为不适。

2.①颔联将王定国和苏轼的性格、仕途进行比较,突出二人对政治理想的执着和坚贞不屈的品质。②尾联将王定国和“二谢”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突出王定国在诗歌方面的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如颔联“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意思是狂放如我谁能顾惜,你也仕途坎坷却志向不移。字面看来,前一句说自己“疏狂”,后一句说王定国仕途坎坷,性格“不移”,但实际上,这两句是将二人互举进行比较,“疏

狂”“志未移”是性格气节,“人谁顾”“坎轲”说的是二人的仕途,再结合注释可知,二人都是仕途坎坷,但是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这两句在比较之中凸显二人对政治理想的执着和坚贞不屈的品质。如尾联“南台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化用刘裕在重阳日携将佐百僚登南台赏菊赋诗的典故,畅想王定国在诗会上的表现,前一句说二谢诗歌创作无人接续,后一句说王定国的诗歌“胜义熙”,这是将王定国和二谢进行比较,由此展现王定国在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

(四)

1.B【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综合赏析能力。B项“诗人因得罪了将军”错误,望文生义,从注释中背景来看,当是将军兵败而受牵连获罪。

2.①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②因将军获罪而感到前途未卜的孤独和迷茫;③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送别友人薛侍御时所作,联系此诗写作时的背景可知,作者写作此诗时是怀着复杂感情的。诗的首联“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而“天涯独未归”也写出了友人已还家,而自己仍在天涯之外,远离故土,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颔联“将军初得罪,

门客复何依”则是描述了作者如今的处境:作者因将军获罪而感到前途未卜的孤独和迷茫;颈联“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则是作者感情抒发的重点,作者运用梦境表情达意,“阔”字写路途遥远,“稀”字表明信息难通,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尾联则是对自己的慰藉,“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虽然自己不能回家,但幸亏与朋友两家住得近,朋友可以为自己将家书带给家人。此处用语平易,但感情暗含在平易之中,将作者的思乡之情再次强化。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注】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 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 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 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 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 苏轼 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八月。是时,苏轼知徐州,因抗洪胜利而建黄楼,落成后邀友人于重阳节来此聚会。《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王定国好作文章,夸诞轻易,臧否人物,无所顾忌,以是颇不容于人。熙宁八年(1075),王定国因故受到朝廷停职处罚。②南台,指徐州城南的戏马台。《太平寰宇记・徐州》:“重九日,公(刘裕)引宾佐登此台,命将佐百僚赋诗以观志。作诗者百余人,独谢灵运诗最工。”③义熙,刘裕为宋公,在义熙十四年时镇徐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郎士元① 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自然熟悉。 B.诗歌使用“竹影”“山岚”“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 C.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 D.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 2.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 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①黄楼:楼阁名。负山居士:作者友人张仲连的别号。②戴公:指戴逵。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到了之后却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并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登上黄楼,看到林中房舍没有缭绕的炊烟,表达了自己岁暮途穷的悲伤无奈之情。 B.雪后,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 C.“山”为“溪山”,“风”是“晚风”,“进”字联结,画面富有动感,令人如闻风声。 D.尾联用典,表达自己对友人的长久思念之情,既照应雪后的环境,又切合寄友的诗题。 4.“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请就此赏析“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 [宋]赵崇嶓 窗前寻丈地,种得一株梅。 明月清风我,红尘不复来。 点绛唇 [宋]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2024高考一轮复习分类专练: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一轮复习分类专练: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专练 (附答案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韦书记赴安西 杜甫 夫子欻①通贵,云泥相望悬。 白头无藉②在,朱绂③有哀怜。 书记赴三捷④,公车留二年⑤。 欲浮江海去,此别意茫然。 【注】①欻(xū):忽然。②藉:凭借,依靠。③朱绂(fú):红色的官服。 ④三捷:多次与敌人交战。捷,同“接”,交战。⑤公车留二年:这里指杜甫献《三大礼赋》,被玄宗召试,待制集贤院,候补两年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认为,韦书记如今赴西安就任,通达显贵,自己与他地位悬殊。 B.颔联写韦书记年事已高,他一度没有机会入仕,如今得到朝廷重用。 C.“三捷”与“两年形成对比,表现了韦书记和诗人的不同境遇。 D.这首诗文辞深沉蕴藉,情感有起有伏,体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 1.B 2.①对韦书记获得朝廷重用的祝贺和羡慕。②对自己年事渐高而未获功名感到苦闷和无奈;对前途感到迷茫,意欲隐居避世。③知己离去的伤感,别后的失落。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韦书记年事已高,他一度没有机会入仕”错误理解了颔联出句的含意。颔联出句的意思是,杜甫自感年事渐高,却还没有机会入仕。这是诗人对自己年事渐高而未获功名感到苦闷和无奈的描写。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一年。当时,韦书记将赴安西,杜甫为其送行,题赠此诗。这首诗贺韦氏高就,慨叹自己仕途失意,前路茫茫。诗歌几乎通篇使用对比,比如诗句“夫子欻通贵,云泥相望悬”写了韦书记忽然之间通达显贵,而自己却白首无就。“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写韦书记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只能在漫长的“候补”中无奈的等待。尾联流露出放浪江海、避世隐居的想法。整首诗充斥着诗人的失落感,这失落感中也包含当友人离去后,诗人产生的情感失落。另外,“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更是抒发了自己年事渐高而未获功名感到苦闷和无奈之情。

2024高考诗歌鉴赏分类训练:诗歌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诗歌鉴赏分类训练:诗歌对比阅读 (附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宋词,完成小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5. 下列对上述唐诗与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构思精巧,全诗紧扣“江”与“村”二字展开,其中梁燕属村,水鸥属江,棋局属村,钓钩属江。 B. 辛词清新自然,全词主要采用白描手法,描写白发翁媪,喝酒闲聊,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玩耍。 C. 两篇作品的画面感都较强,不仅都在开篇勾画了清新秀丽的环境,而且都以村中的动植物来烘托人物。 D. 两篇作品中都设置问句,不过杜甫是无疑而问,表示别无所求;辛弃疾是有疑而问,但答案并不重要。 16. 同样是描写一家人在乡村的日常生活,杜诗与辛词的处理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15. 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都以村中的动植物来烘托人物”错,杜诗中只有动物没有植物,辛诗中只有植物没有动物,所以不能称为“都用了动植物”,而应该是“都用了动物或植物”。故选C。 16. ①描写视角不同:杜甫描绘的是自家在江村的生活,他是亲历者;辛弃疾描写的他看见的乡村中别人家的生活,他是旁观者。②人物行为不同:杜甫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老妻在纸上画棋局,稚子在敲针作钓钩,极富生活意趣;辛弃疾刻画了五个人物,白发翁媪在喝酒闲聊,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除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在溪边吃莲蓬,描绘出质朴的农村生活。③描写目的不同:杜甫通过描写自家闲适的村居生活,有与世无求之意;辛弃疾通过描写别人家的美满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宁静的农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描写视角不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两句写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

古代诗歌鉴赏—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探究高考真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志。 B.词人若屐挂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考情分析】 本类试题为古代诗歌鉴赏,共有2个试题,考查形式为1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第一小题考查了如何鉴赏诗歌形象、语言、思想内容和情感,第二小题考查了如何鉴赏思想内容。 【变式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下列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②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③?戏马台④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南乡子⑤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注】①此词作于1095年,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两山相夹如蜀门户。③华颠:白头。④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晋安帝时,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与僚属欢宴于此,谢瞻和谢灵运各赋诗一首为乐。⑤此词作于1104年,是词人的绝笔之作。 3.下列对两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定风波》上片首两句用“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生动地表明秋雨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 B.“及至”“也”呼应,由抑转扬,久雨得晴,又适逢佳节,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跃然纸上。 C.《南乡子》开篇写诸将谈论立功封侯,意气风发;而词人却悄然独立,突出了其孤独无依的形象。 D.环境险峻,词人“催醉”;万事皆休,词人“催酒”。二词于细致入微的描绘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 4.文人墨客常借古事古迹抒发情怀,这两首词的创作时间相隔九年,作者均写到了“戏马台”,其中蕴含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诗词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篠(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同“浥”,沾湿。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0930(共六首,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①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②,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③荣,举酒一相送。 【注】①秀才:这里是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的泛称。②桂林:传说桂林是凤凰栖集之处。③桂枝:《晋书·邵诜传》“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动”字不仅写出心思的萌动,还表明门人出游的念头不断滋长,愈来愈强烈。 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把门人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 C.诗中用凤凰比喻门人,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同时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 D.本诗无华丽秾艳之语,通篇全都采用比喻,使诗含蓄蕴藉,更富形象性,增添诗情画意。 16.《宋诗三百首评注》评价本诗“想象悠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①《红楼梦》第十八回,元春省亲,令众人就大观园各处景观作诗。林黛玉代贾宝玉创作此诗,描写的对象是“浣葛山庄”(后改名稻香村)。②杏帘:酒店前悬挂的酒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笔触简洁,紧扣诗题,将题目分成两句吟咏,句法浑然天成,又格调老练。 B.颔联由8个名词意象叠加而成,表意空间开阔,与“枯藤老树昏鸦”有同工之妙。 C.颈联写景平实大气,动词运用精妙,一气而下描绘眼前所见、杏帘在望的田野景观。 D.尾联直抒胸臆,流露出来客对农庄生活幸福安谧,对太平盛世没有饥荒的赞美之意。 16.颈联构思精巧,运用不同方式营造意境,请试举几例并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最新名校模考练习(共6首,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名校模考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山东省滕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①。 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鲷的故事。丈人一心捕鲷,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作枯树,手臂当作树枝。②《南史》记载,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这里的“目”指围棋的“眼”,围棋需要两眼才能活。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照应诗题,既交代弈棋之由,又暗含忙里偷闲的意趣。 B.颔联设喻用典,或直写心理,或以形显神,细致入微地刻画棋手形象。 C.颈联叙中有议,呼应“席上谈兵”,“诚”“尚”二字蕴藏棋局走势。 D.尾联运用反问,表现诗人的自省,弈棋虽乐,但从日到夜,耗时误事。 16.这首诗写的是弈棋,但也引发读者弈棋之外的联想。请结合颔联和颈联,说说此诗给读者哪些启示。 二、(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用轻快的笔触,呈现出春日的气息。 B.次句把时间、空间交互在一起,写新燕衔泥的春日里,词人徜徉于池馆内外。 C.面对良辰佳景,词人竟以多病的沈约自比。情感外射,画面从明快变为阴郁。 D.书信断绝的词人与欢快对啼的鹧鸪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词人对故人的思念。 17.落花本无知,词人为何却说“此情惟有落花知”?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 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刷题练习题汇编 (一) 一、古代诗歌阅读 1.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山花子(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1)下列对这两首词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采桑子》的词眼是一个“好”字,繁华之后,虽觉空虚,词人却获得了更多的宁静。 B.《采桑子》描写西湖初春的美景,全词取境典型,意象鲜明,叙事抒情结合,构思严谨。 C.《采桑子》通篇写景,不带明显主观感情色彩,却在字里行间渗透了众芳芜秽、作者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D.《山花子》“小楼”句,描写风雨高楼中,玉笙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主人公的寂寞孤清。 E.《山花子》以“倚阑干”三字做结,含蓄不尽。一个有无穷幽怨含泪倚栏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2)欧阳修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词人一反往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山花子》比较分析。(6分)

2.小重山吴淑姬① 谢了荼蘼②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注】①吴淑姬:北宋湖州人,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②荼蘼(túmí)一种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写荼蘼花谢,春天结束。而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荼蘼将谢未谢,春事将休未休。残花缀满枝头,给人以凄清之感。 B.风揉碎槐影,令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女子的芳心仿佛也被揉碎;“莺虽老”,而“声尚带娇羞”,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于情味。 C.“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女子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愁情难耐;既愁情难耐,则倚楼凝望。 D.“一川烟草浪,衬云浮”,写出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的场景,运用比喻,以动写静,表现了女子深重的愁情。 E.“愁”字画龙点睛,使通篇有了精神。而“一川烟草浪”所表现的愁情,与“心儿小”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难以忍耐的痛苦。 (2)本词结尾说“心儿小,难着许多愁”,抒情主人公“愁”的缘由是什么?结合全词分析(6分) 二、文言短文断句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汇编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闲”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变式提问)你怎样理解诗中的“闲”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飗飗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眄③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飕飗(sōu liú):风声。①拳毛:拳曲的马毛。①眄(miǎn):斜视,一作“盼”。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与秋风的聚散,“我”为秋风,去而复返,将无情之物化作有情之人。 B.颔联写诗人五更醒来,听闻屋外秋风劲拂,不由得起身对镜自照,感慨容颜易老。 C.颈联写黎明时分,诗人豢养的马想要外出吃草,用来狩猎的鹰也期待着展翅高飞。 D.全诗以黄菊、玄蝉、边草、青云、天地肃清等意象,与秋风一道,营造浓浓秋意。3.唐代诗人多有雅号,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其诗豪迈雄健。请根据此诗简要分析刘禹锡的诗歌特色。 4.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②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③。【注】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①攲:古通“倚”,斜,倾。①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迫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本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感情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敞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①北阙:指帝宫。①青阳:指春天。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 B.“多病故人疏”写得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 C.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看破红尘以后愿意以白衣终老此生的坦然心情。 D.“松月夜窗虚”,以景结情。一则对上句“永怀愁不寐”进行照应补充,村托出怨愤难解; 再则以迷蒙空寂的静夜之景,抒写心绪的空虚落寞惆怅。 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一高考题型研究

学案一高考题型研究——知道高考怎么考? 考情速览 真题试做·考前热身 一、[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解读下面影响诗歌语意理解的词语 ①醉落魄: ②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③苦: ④箫、鼓、笛: ⑤祈麦祈蚕: ⑥趁元正七: ⑦扶掖: ⑧商行贾坐: ⑨会得为人: 〖真题热身〗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解读下面影响诗歌语意理解的词语 ①沿洄: ②由来: ③南中: ④飒飒: ⑤益: 〖真题热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16.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解读下面影响诗歌语意理解的词语 ①白下驿:②穷交日: ③昌亭旅食年:④何用: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陆游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陆游专项练习题汇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夜 陆游 杞菊家风有自来,充饥藜糁不盈杯。云迷野渡一声雁,雪暗山村千树梅。 宴坐何妨面庵壁,长吟且复画炉灰。岁残尚恨新春远,欲挽天边斗柄①回。注:①北斗七星中,第五至七颗星,排列成弧状,形如酒斗之柄,故称为“斗柄”。它常年运转,古人即根据斗柄指向,来定时间和季节。宋代陆佃解《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表明自己家风良好,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不会改变高洁志节,有君子固穷的操守。 B.“云迷野渡”“雪暗山村”景物描写低沉压抑,营造了一种凄迷荒寒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孤寒寂寥的心情。 C.颈联写冬夜闲坐、面庵壁、长吟、画炉灰等行为,充分表现出诗人长夜寂寥、无所事事的状态。 D.尾联除了写身处寒冬的诗人对春天的盼望,也抒发了诗人想要扶大厦、挽狂澜、匡扶社稷的豪情壮志。 2.本诗与王湾《次北固山下》都写到岁暮腊残、冬春交替,但诗人借此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金错刀行①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②。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③,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注】①金错刀:用黄金装饰的刀。①八荒:指四面八方边远地区。①天汉滨:汉水边。这里指汉中一带。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歌行体,诗歌开篇托物起兴,通过对宝刀的描绘和赞美,自然引出下面的提刀人形象。 B.三、四两句慷慨直陈,向天浩叹。写提刀人的动作和神态,既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惆怅,更有顾盼自雄的豪迈气概。 C.“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意即怀抱报国丹心的并非只有自己,当时朝廷中已经形成一个爱国志士群体。 D.诗歌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以气势和骨力来感染读者、激励读者,内蕴丰富,绝非粗豪叫嚣之作可比。 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最新名校模考试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名校模考试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高三一检)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塞上·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注] ①本诗作于唐开元.二十年(732年),诗人初次处边塞欲从军立功之时。②转斗:连续作战。④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一说指战国时赵将李牧,二人均抗击匈奴,使其不敢犯境。 ④按节:持节。⑤纵横谟:合纵连横之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总起全诗,前一句交代诗人行踪,后一句则凝练简洁地概括诗人的感想。 B、“亭堠列万里”与《燕歌行》“旌旆逶迤碣石间”类似,都以军中场景寫军队士气。 C、“常怀”两句对“纵横谟”未具体解说,但谈者仍可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抱负与自信。 D、尾句的“郁纡”既写关河迁回的眼前景,又写诗人愁闷的心中情,情景妙合无间, 16、“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都写到“李将军”,但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三期初学情调研卷)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在异域历尽艰难困苦的苏武,骤然见到汉使者,表现出极为激动、复杂的感情。 B、颔联下句借“羊归”“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在边塞牧羊的单调、孤寂生活。 C、颈联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流露出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 D、尾联中“空”“哭”两字形象生动,使作者悼念苏武的悲伤之情跃然纸上,真实感人。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哲理类诗词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202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明诗人进入中年非常喜好老庄的道家哲学,而到晚年才归隐于终南山边,颇有遗憾之意。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乘兴独游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遇一位在山林中值守的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极具功力。 2.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人俞陛云说“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请结合诗意说说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沙头 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论诗绝句 元好问 眼处心声句有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3.上面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哲理:。 4.上面两首诗,表达哲理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注:此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雪入春分”点明时令,“省见稀”写出春分下雪十分罕见,“不胜威”表明半开的桃李经不起春雪的欺凌。 B.颔联“应惭”写出跟梅花相比,桃李更应因见识短浅而惭愧,面对突如其来的春雪只能像柳絮一样,漫天飘零了。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题组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陈子昂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注】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注】云构: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群。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联赞美圣人一心为公,以济民救世为心,不贪图个人富贵的高尚品德。 B.诗歌第三联用典,写老子西渡流沙,创立道家,倡导清静为本,为后文做铺垫。 C.“奈何”是诗人喟叹,表达对耗尽资财而以雕刻粉饰为尊贵的不解,含有批评。 D.“云构”“瑶图”一联渲染富贵浮华,暗讽武则天劳民伤财兴建佛像寺的行为。 2.这首诗与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相比,都有相近主题,但陈诗影响力明显不如杜文,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题组二 阅读这首南北朝诗,完成问题。 效古诗 范云① 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②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③。 昔事前军④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⑤。 所赖今天子⑥,汉道日休明。 【注】①范云,南朝齐、梁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②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大兴安岭;后句的“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③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此二句所言战事,为汉代名将李广、霍去病与匈奴展开的激战。④前军,指前将军李广;后句的“嫖姚”,指嫖姚校尉霍去病。⑤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此二句是说李广、张骞因意外的失误与挫折而受到军法惩处。⑥今天子,指汉武帝。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前句动中见静,后句则静中寓动。 B.“风断”“雾失”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凸显塞外瀚漠的辽阔,衬托将士们征战的壮色。 C.中间四句描述出塞健儿接战强虏,“朝驱”“夜薄”突出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令人神往。 D.结尾两句,诗人热烈地赞叹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追古思今,感慨良多,寓不尽之意于言外。 2.“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的? 题组三

2024高考一轮复习分类专练:即事(景)抒怀诗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一轮复习分类专练:即事(景)抒怀诗专项训练 (附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六句用虚实结合手法,写出诗人前年、去年、今年三年的变化。 B.五六句“最堪笑”“羞自照”写出了诗人面对颓唐处境时的自嘲。 C.诗人“得酒”而“狂”、“脱帽”而“大叫”的行为暗含着无奈之情。 D.诗歌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用“风雨”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 2.有人认为本诗“以豪壮的气概,映照深沉的悲痛”,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A 2.①“豪壮气概”表现为在如山的白浪中“脍鲸东海”,在寒夜“急雪”中射虎南山,选取典型的“壮举”来突出曾经的“豪情”,豪壮非凡;②“深沉的悲痛”表现为当前处境颓唐,华发苍颜,只能苦中作乐的无奈;逆胡未灭内心难平,壮志难酬失地难收的不甘与愤懑。③以过去的豪情壮举来衬托当前的无奈愤懑,更显刻骨的沉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写出诗人前年、去年、今年三年的变化”错误。“前年”“去年”“今年”并非具体时间,并不确指三年。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前四句“脍鲸东海”,陆游壮年怀抱救国壮志,不但学文,亦曾习武,颇有臂力,有南山射虎之事。在“白浪如山”中“脍鲸东海”,在南山射虎,直到寒夜始归,“急雪”洒满了“貂裘”。前四句选取极其典型的“壮举”来突出以前的“豪情”,豪壮非凡。中间四句写当前,诗篇由豪壮过渡到沉痛。“摧颓”“华发苍颜”表现出当前处境的颓唐,“谁知”二句转向豪壮,但“狂”有赖于“得酒”,“脱帽”只是向人“大叫”,看出作者只能无奈挣扎,苦中作乐强颜欢笑。“逆胡未灭”是诗人“心未平”的根源,作者终其一生希望抗敌复土,豪壮的气概与沉痛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挂在床头的“孤剑”,有如亲密的战友,与诗人同有“不平”之感,发出“铿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综合训练-诗(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综合训练 (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到渔家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①。 【注】①草衣:蓑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展示渔家住所的特征,屋舍简陋,临江而筑,时值潮涨,水湿柴扉。B.颔联“欲投宿”三字表明天色已晚,“犹”字则透露出渔人打鱼时间之长。C.“遥见寻沙岸”句叙事,写诗人远远看见扁舟驶来,渔人正在寻沙岸泊船。D.“春风动草衣”句运用拟人手法,刻画春风的形象,生动轻快,极富神韵。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①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②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③。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①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诗人在贬官荆州期间作《感遇》诗12首,此处所选为第四首。②池潢:池溏,这里引申为护城河,借指皇室。③三珠树:出自《山海经:海外南经》,指古代传说中的珍木。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孤鸿是自喻,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奸臣。全诗以孤鸿的语气,抒发了诗人在官场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悲愤情怀。 B.前两句写经历过大海上惊涛骇浪的孤鸿,对潢池却不敢眷顾;然后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 C.最后两句,孤鸿自己决心高举苍其,翱翔云中,让那些“弋者”的险恶用心无法实现,从而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超逸。 D.杜甫《春望》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全诗格律严整,与该诗在体裁和情感上都不相同。

2024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第1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含详解

第01讲诗歌形象类鉴赏 (基础题和拔高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 戴复古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 ①乾道:孝宗年号。①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①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 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 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 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 2.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张旭①(节选) 李颀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②。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③。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注]①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终生坎坷,穷愁潦倒。①太湖精:张旭生长于吴县,故时人称其为“太湖精”。相传他喝得酩酊大醉才开始作书,狂叫奔走,创作状态近于疯狂。①丹经:道书。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诗人以酒破题,足见酒在张旭一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B.“皓首”句,写出了张旭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和竭尽终生献身于书法的痴狂。 C.“太湖精”这一称呼体现出友人之间的融洽无间,也含有对张旭出神入化书法的赞美。 D.“瞪目”二句从多角度详细描述了张旭酒后的状态,因穷困潦倒而愤世嫉俗,以致自己不知道醉与醒。 4.张旭身上“豁达无所营”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结合第5-10句简要分析。 读下面唐代韩愈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晚春》前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春天即将结束,花草树木各逞姿色,争芳斗艳。 B.《春雪》中“惊”字透露了人们盼望春色的急切心情,二月刚见草芽也令人吃惊、失望。 C.前诗虚写雪,写出了杨花榆荚的洁白轻盈;后诗写雪实中有虚,使雪美丽而有灵性。 D.两首诗描写了不同的春景,无论盼春惜春,都能领略到诗人乐观向上的情绪。 6.韩愈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请结合《晚春》和《春雪》的最后两句谈谈韩愈诗歌的“奇”。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病牛 李纲(宋)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骑牛曲 陆师(清) 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 问渠何法牛驯扰【注】,鞭挞无惊刍牧多。

2024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酬和类 专题练习合集 (含解析)

2024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酬和类专题练习合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① 苏辙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 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 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①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 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尉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 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 D.诗中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 2.对苏轼发出的“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寄满子权 王令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注】满子权:为王令少年时的至友,两人皆有治国安民之志。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点明地点和时间,下句写此时此境诗人的思绪,从而为全诗奠定基调。 B.颔联诗人触景生叹,薄云未必降雨,秋日从来多阴,暗含了诗人对人世的感喟。 C.颈联诗人向友人倾诉自己境况,表达了即便怀才不遇,志向也定会实现的信心。 D.本诗中所选的意象如“暮蔼”“平林”“薄云”“秋日”均含有萧瑟凄凉之感。4.“楼上人愁意思深”一句中“意思深”包含哪些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