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事故案例
中石油四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课件

换。
案例二 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
Ⅱ.对储存、集输、生产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装置、管线等必须采取 防化学腐蚀措施,并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测。
Ⅲ.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管线、场站安全距离内禁止修建房屋、宿 舍、必须合理选择应急逃生通道。
现场得不到应有的技术支持。
案例一 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4、经验教训 (1)施工前必须将变扣接头与钻杆旋塞连接好。, (2)起管柱前,必须要压稳地层。 (3)起管柱过程中,必须要按规定灌满压井液。 (4)拆装井口前,必须要按规定时间静止观察。 (5)在“三高”地区作业,必须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配备气 体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Ⅳ.对于投产、大修改造等关键施工必须要有领导干部和现场安全监督 进行严格把关。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4
提纲
案例一 塔里木塔中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二 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三 长庆“3.30”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四 大庆“2.20”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3)管理原因: Ⅰ.甲方现场监督人员在夜间进行换装井口高风险作业时,没有到达现
场。 Ⅱ.乙方没有按照规定,在进行换装井口高风险作业时,通知甲方监督
和技术部人员。 Ⅲ.现场没有制定硫化氢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没有配备检测仪和呼吸
器,在井喷时人员被迫逃离。 Ⅳ.60130钻井队的技术人员现场经验严重缺乏,导致出现复杂情况后,
案例二 西南“1.20”爆炸着火事故案例分析
2、事故经过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一、中原工程“2.1”物体打击事故2018年2月1日20:53,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70811钻井队承钻的中古15-7X井在处理卡钻故障过程中,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名员工死亡。
(一)事故经过:2月1日,70811钻井队按照中原塔里木分公司制定的处理卡钻技术方案要求,在1400KN-2100KN之间活动钻具并起出了一个单根。
20:53,当活动起出第二个单根约5米时,钻具自325.96米发生断裂,悬重由2022.4KN 降至87.7KN,悬吊系统发生剧烈摆动,水龙带摆动中撞击右侧气动绞车钢丝绳;钢丝绳突然受力而摆动上行,吊钩端上部U型绳卡挂住站在死绳固定器旁的钟X右下颌,将其掀翻并摔至转盘右侧距井口1.4米处,在送往医院途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井内钻具在上部突然断裂后引发的一系列破坏作用是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风险识别和管控不到位。
钻井队对卡钻故障处理过程中的“断钻具”风险后果严重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明显不到位。
事发时,钻台上作业人员多达8人,说明当班人员风险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3人身处危险区域浑然不觉;当班干部及骨干没有采取警告并强制撤离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管理原因。
(2)专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处理卡钻故障方案安全措施不具体,监督执行不严格。
(3)“三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日常培训不到位,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岗位风险识别能力、操作技能、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
3.下步措施:(1)狠抓“三基”工作。
强化日常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狠反“三违”和“低、老、坏”现象,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2)狠抓风险管控。
严格工作安全分析,严格作业许可制度执行。
(3)狠抓专业安全管理。
严格钻具和工具管理,防止不合格钻具和工具入井;严格工艺参数,避免满负荷作业,杜绝超载作业;严格安全措施,任何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必须充分考虑人身安全。
中国石油七起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应汲取的教训:
必须提高测井解释的准确性,对于已经开发 的区块,要充分考虑到周遍注水井以及地层漏 串产生的影响。 必须合理选择射孔方式,对于高压层、气层 井以及探井应建议采取油管输送射孔。 电缆输送射孔或测井作业必须配备电缆剪切 工具,并放置于便于操作的位置。 电缆射孔作业必须安装防喷装置,并保证完 好有效。 钻井、井下、测井、射孔等施工作业必须做 好坐岗观察液面工作。
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应汲取的教训: 必须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加强对设备生产厂 家资质的审查和购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源 头上消除隐患。 对于重点设备设施的制造,必须进行驻厂监 造,投产前,必须经地方政府部门检测合格。 重点工程和项目,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施工,不能片面追求施工进度。
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案例五
2、 间接原因
射孔过程中没有专人观察井口,未能及 时发现井喷征兆。 电缆钳不配套,剪切电缆延误时间。 放炮闸门失效,导致井口关闭失败。
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3、管理原因
作业队未执行施工前的申报批准制度;未建立作业 施工方案设计与分级审批程序;作业前没有进行风险 识别,没有制定有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安全监督人员配备不足,现场监督不到位,致使基 层作业队在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井作业时,没有及 时发现。 井控日常演练没有落到实处,实战性差,井喷初期 延误时机,造成事故扩大。 放炮闸门没有定期进行检测、试压。
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六
大庆 “2.20”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 析
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9 年 2 月 20 日 上 午 , 大庆建设集团化建公司球 罐分公司按照大庆化工集 团甲醇分公司的安排,到 合成氨装置火炬系统检查 蒸汽伴热系统冻堵泄漏情 况。在检查卧式阻火器水 封罐罐内是否有漏点过程 中,三人先后进入罐内, 因氮气窒息死亡。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篇一:石化安全事故案例】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每年发生此类事故的比例都较高,小编在网上整理了10起化工企业爆炸事故的案例,供同行们鉴阅。
一:山西某化工厂冷凝水闪蒸器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 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系列冷凝水闪蒸器 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2.事故原因(1)该设备在停运期间,排水阀f6被关闭,进水阀严重泄漏,当压力为5.6mpa的冷凝水不断流入 nt112时,压力逐渐升高,又不能排水卸压,致使其超压破裂,发生爆炸。
(2) 冷凝水闪蒸器nt112,在停用关闭阀门f1的状态下与安全阀不相通,安全阀不能起到泄压作用,没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3)管理不严,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f6,巡检不到位,交接班无记录,也未口头交接说明。
3.防范措施(1)对安全阀设置不合理问题进行完善,并对其他工艺系统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备用设备隔离措施要严密,针对备用设备隔离不严问题,必须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状态,要全面掌握,尤其是关键阀门的开关状态必须明确制度,必要时对开关阀门采取上锁措施。
(3)进一步完善监控仪表、仪器和设备。
进一步研究深化、细化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和处理事故隐患。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1987年6月22日14时05分,安徽省阜阳地区毫州市化肥厂,派往太和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在返厂途中,行驶到仉邱区港集乡时,液氨储罐尾部已向外冒白色氨雾,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液氨储罐发生爆炸。
爆炸后重77.4公斤的储罐后封头飞出64.4米远,直径0.8米、长3米重达770公斤的罐体挣断四根由8号钢丝制成的固定绳,向前冲去,先摧毁驾驶室, 挤死一名驾驶员,冲出95.7米远时又撞死3人。
从罐内泄出的液氨和氨气使87名赶集的农民灼伤、中毒,先后66人住院治疗。
石油钻井生产事故案例100件

石油生产事故案例100例案例1 刹把击中头部致人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1月12日0:13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接单根作业,当班学习副司钻罗某操作刹把,上提方钻杆过程中将大方瓦带出,罗某即下放钻具,由于下放速度过快,猛压刹把,同时强挂低速离合器,刹把弹起击中罗某右面部太阳穴,罗倒地死亡。
二、事故原因:1、罗某的安全意识差,操作刹把姿势违反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刹把时身体直立,距刹把0.3米的规定。
2、井队执行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司钻擅离岗位,学习副司钻操作刹把时未在场监护。
3、井队设备管理混乱,大方瓦未上锁销,绞车平衡梁中心销子磨损严重。
三、教训和防范措施:1、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钻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不断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2 违章移动清洗机造成触电死亡一、事故经过:某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油气管道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教训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布局,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 完善油气管道应急管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加快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健全完善安全标准规范。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保护油气管道安全
刻不容缓
谢谢!
二、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716”输 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特殊警示作用)
2010年7月16日,位于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 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导致部
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 近海域造成污染。事故造成1名作业人员轻伤、1名失 踪;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战士牺牲、1名受重伤。 事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 2.23亿元。
南京“728” 丙烯管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丙烯管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 丙烯管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丙烯道爆炸事故
南京“728”丙烯道爆炸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擅自组织开挖地下管道,现场盲目 指挥,野蛮操作挖掘机挖穿地下丙烯管 道,导致丙烯大量泄漏,迅速扩散后遇 点火源引发爆燃。
事故间接原因:
事故间接原因
大连市和大连德泰易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安全管理缺失;大连 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意识淡薄,盲目施 工;中石油管道分公司对所属管道监护管理不 到位。
事故教训
严格落实企业(管道企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切实加强管道巡护质量和日常管理,保证管道高危区 域受控。 进一步明确管道保护部门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职责, 进一步加强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火灾事故2013年11月,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发生火灾事故,导致9人死亡,4人重伤。
事故原因是油罐漏油,引发火灾,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2. 中国铁路武汉火灾事故2010年6月,中国铁路武汉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94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火车站的电缆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3. 中国石化大庆炼化厂爆炸事故2013年11月,中国石化大庆炼化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5人死亡,136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在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引发爆炸。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射事故1996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射事故造成6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火箭发射时发生异常,导致火箭坠毁。
5.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中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其中,2010年山西矿难造成了104人死亡,2005年辽宁矿难造成了214人死亡。
6. 中国电力公司电网事故中国电力公司电网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电力中断。
2011年湖南电力公司电网事故造成了9人死亡,2014年广东电力公司电网事故造成了12人死亡。
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事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机上人员伤亡和飞机损毁。
201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架飞机在试飞中坠毁,机上3人死亡。
8. 中国化工集团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国化工集团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798人受伤。
9. 中国冶金集团冶炼事故中国冶金集团冶炼事故频发,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2018年山东冶金集团一处冶炼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
1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船舶事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船舶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船舶损毁。
2016年江苏船舶工业集团一艘船舶在试航中发生事故,3人死亡。
(风险管理)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一、北海石油平台爆炸事故1988年7月6日,Piper Alpha石油公司的石油生产平台在北海发生大爆炸。
当时平台上共有229人,最终167人死亡,62人受伤,保险理赔高达13亿英镑。
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油灾难。
由于派珀·阿尔法钻井平台上的机械技术先进,几乎不存在漏油的可能,最先起火的区域装有耐火性极好的防火板。
专家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惊讶地发现:事故起因源于一个接一个的小小疏忽。
一个已拆下安全阀的泵被当作备用泵起动,液化石油气从堵板处泄漏,引起爆炸。
这只是一次小型爆炸,平台上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可以隔离大火。
但是,能够承受住高温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却不能经住爆炸的冲击力,碎片撞断了一根天然气管道,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大火的高温熔断了输送管道,导致原油泄露。
燃烧的原油淌进网格式潜水平台,本来事故到此可以缩小,着火的原油由此流进大海。
却不料工作人员觉得网格平台硌脚,在上面大面积铺设了一层厚厚的脚垫,漏下的原油堆积在脚垫上,着火的原油不能流进大海,上窜的火苗炙烤另一根高压天然气输出管,引起更大的爆炸和火势,灭顶之灾发生了。
那么,最开始的问题泵是如何被当作安全泵起动的呢?原来发生事故当晚,问题泵已拆下安全阀,办理了出口管道安全阀工作票。
但这张安全阀工作票是放在柜子中的,当班的人员只找到泵体维修票,并不知道安全阀已拆,于是下令起动了问题泵。
最终的原因不是科技故障,而是简单的一纸文书!许可证制度的不完善最终导致了悲剧。
如果把维修单据放在一起,问题泵就不会起动爆炸;如果防火墙能挡住爆炸,原油就不会泄露;如果原油泄漏时没有被脚垫阻挡起火,高压管道就不会爆炸。
悲剧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个环节不成立,灾难就不会发生。
二、墨西哥湾漏油事故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东南约80公里处海域的“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钻井平台于夜间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名工作人员死亡,大约在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事故案例
石油事故是指在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过程中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石油泄漏、爆炸、火灾、污染等不良事件。
石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起典型的石油事故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石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警惕。
2005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
200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墨西哥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当时,一家名为BP的石油公司在进行深水钻探作业时,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数百万加仑的原油泄漏到海洋中。
这起事故不仅对墨西哥湾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周边的渔业、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此外,数百名工人在事故中丧生,成为了这起事故的牺牲品。
2010年中国大庆石油泄漏事故。
2010年,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当时,一家石油公司的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大量的原油泄漏到周边的土地和水源中。
这起事故不仅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地污染,还对当地的农田和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
同时,由于事故发生在冬季,泄漏的原油在地表结冰,给清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加大了事故的处理难度和成本。
2014年加拿大魁北克火车爆炸事故。
2014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车爆炸事故。
当时,一列载有石油制品的货车在行驶途中失控,最终发生了爆炸。
这起事故导致了大片的建筑物和道路被烧毁,同时也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伤亡。
事故发生后,大量的石油制品泄漏到了周边的土地和水源中,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以上几起石油事故案例充分说明了石油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巨大危害。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安全生产,加强对石油勘探、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有效防范和应对石油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石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石油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