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甘露聚糖胶酶法改性研究进展
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

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
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其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的相关知识。
一、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的简介
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又称为β-半乳糖苷酶,是一种催化β-半乳糖苷键水解的酶。
在自然界中,该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组织中,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的作用机制
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通过水解β-半乳糖苷键,使聚糖链断裂,生成单糖或双糖。
这一过程有助于生物体对糖类的利用和代谢,同时还可以调控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三、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中,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可用于乳制品的加工,如生产低聚糖、糖醇等。
2.在医药领域,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可用于治疗便秘、肝硬化等疾病,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环境。
3.在生物研究方面,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可用于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四、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的制备与提纯
1.制备: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或化学合成方法制备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
2.提纯:采用柱层析、电泳、凝胶过滤等方法对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进行
提纯,以获得高纯度的酶制品。
五、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未来,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在食品、医药、生物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总之,β-半乳糖-甘露聚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豆科植物半乳甘露聚糖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综述)

豆科植物半乳甘露聚糖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综述)魏小春;郑群;刘俊杰【摘要】综述了豆科植物半乳甘露聚糖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的各个假说,为该多糖的体外生物合成、合成调控、合成部位以及半乳甘露聚糖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也展望半乳甘露聚糖研究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亚热带植物科学》【年(卷),期】2008(037)001【总页数】6页(P76-81)【关键词】豆科植物;半乳甘露聚糖;生物合成;调控;合成部位【作者】魏小春;郑群;刘俊杰【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园艺系,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园艺系,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园艺系,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3半乳甘露聚糖是最丰富和最具商业价值的种子胶,仅相关专利就有1 000个以上[1]。
半乳甘露聚糖胶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交联性,且在低浓度下能形成高粘度的稳定性水溶液,所以被作为增稠剂、稳定剂、粘合剂而广泛应用于石油钻采、食品医药、纺织印染、采矿选矿、兵工炸药、日化陶瓷、建筑涂料、木材加工、造纸、农药等行业[2]。
已发现番荔枝科(Annonaceae)、菊科(Composit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柿科(Ebenaceae)、豆科(Fabaceae)、马钱科(Loganiaceae)、锦葵科(Malvaceae)、棕榈科(Palmae)、茄科(Solanaceae)、椴树科(Tili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等11科的植物种子中存在半乳甘露聚糖[1],菟丝子科(Cuscutaceae)也可能有,但研究最多的还是豆科植物。
半乳甘露聚糖是由半乳糖和甘露糖单元组成的多糖,没有离子特性,各种半乳甘露聚糖的结构高度相似,大多具有甘露聚糖的主链及许多半乳糖糖基的支链。
一般由一条长的(1 000~1 500个甘露糖单元)线性的多β-1,4-吡喃甘露糖主链和唯一的α-1,6-吡喃半乳糖残基侧链单元组成[3]。
田菁胶酶法制备半乳甘露寡糖的研究

田菁胶酶法制备半乳甘露寡糖的研究
周永治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10(035)009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田菁酶法生产功能性寡糖--半乳甘露寡糖,进行了不同加酶量、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浓度和不同pH值对田菁胶水解的影响的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选用L16(54)正交方式进行田菁胶水解工艺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还原性糖基得率影响的顺序为:时间>温度>底物浓度>酶量>pH值,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0 h、反应温度65 ℃、底物浓度2.0%、酶量20 U/g 和pH值7.0.实验测得还原性末端糖基得率平均值为17.85%,平均聚合度为5.6.【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周永治
【作者单位】姜堰市博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营养水平与半乳甘露寡糖对母猪泌乳量、乳常规成分及乳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J], 陈立祥;陈建荣;谭良溪;印遇龙;黄瑞林
2.酶法制备瓜尔胶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研究 [J], 傅亮;何紫姣;李存芝;陈勇;孙颖莺
3.酶法水解田菁胶制备半乳甘露寡糖水解液的分析研究 [J], 毕静
4.半乳甘露寡糖和壳寡糖对大鼠肠黏膜结构、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动态观察 [J],
何亚男;佘锐萍;吴襟;段子渊;李聪;郑轶;马延和;范树田
5.半乳甘露寡糖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J], 胡静;林英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临床药学-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张 婕,赵 敏*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50040)摘 要 -甘露聚糖酶是水解甘露聚糖和异甘露聚糖中 -1,4-D-甘露糖苷键的水解酶,水解后的功能性低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低人体胆固醇和血糖水平等功效。
本文对 -甘露聚糖酶的来源、作用方式、遗传基础、纯化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来源;作用方式;遗传基础中图分类号:Q814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11)02-248-03甘露聚糖类物质是自然界中半纤维素的第二大组分,甘露聚糖类物质的降解主要依靠的酶类是 -甘露聚糖酶[ -1,4-D-m annan mannohydro lase,EC3 2 1 78][1],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甘露聚糖酶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产酶菌株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酶的纯化和理化性质,酶水解作用机理等方面,随着基因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广泛运用, -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开始转向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活性位点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在目前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就 -甘露聚糖酶的微生物来源、作用方式、纯化方法、遗传基础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简单介绍,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1 -甘露聚糖酶的来源和性质1 1 -甘露聚糖酶的来源-甘露聚糖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些低等动物(如海洋软体动物、淡菜以及蜗牛等)的肠道分泌液,植物(四棱豆、长角豆、咖啡豆、瓜儿豆等萌发的种子以及天南星科植物魔芋萌发的球茎)和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中都有甘露聚糖酶活力[2]。
微生物来源的 -甘露聚糖酶具备活性高、成本低、提取方便以及比动植物更广的作用p H、温度范围和底物专一性等显著特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工业用酶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极端微生物生长的特殊条件很大程度与工业环境相近,随着对极端酶反应机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开发极端酶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3]。
低聚半乳甘露糖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能性益生元 产品 。其 主要原料来 源为瓜尔豆 、槐 花豆 、田菁等植物 种子 的内胚 乳 中含 有 的植物 多糖半乳甘露 聚糖 。
综述 了低聚半乳甘露糖 在促 进肠道有益菌增殖 、免疫调节 、降低血糖 、改善 便秘 、促进动 物生长 ,以及替代饲料 中
的抗生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功 能性食 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 的开发提供指导 。
O 引 言
的内胚乳 中均含有 。天然植物多糖半乳甘露聚糖外 观 为 白色 或 微 黄 色 的 自由 流 动粉 末 ,能 溶 于 冷 水 或
低 聚半乳甘露糖是天然植物多糖半乳 甘露 聚糖 热水 ,遇水 后形 成胶 状 物质 ,达 到迅速增 稠 的功
的不完全 降解 产物 ,又称半乳甘 露寡糖 (GMOS), 效 【61。半乳 甘 露 聚糖 的线 性 主链 由通 过 B一(1—4)糖 苷
(1.烟台大学 生命科学学 院 ,山东 烟 台 264005; 2.广东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研究 院 ,广东 广州 510330;3.青州荣美尔生物科技有 限公 司,山东 青州 262500)
摘要:低聚半乳甘露糖是由 2~lo个甘露糖和半乳糖分子通过 p一(1—4)糖苷键聚合而成低聚糖的总称 ,是一种新型功
This paper reviews t 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MOS in promo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benef iciM bacteria in t he intestine, immune regulation, reducing blood sugar, improving constipation, promoting animal growth and as a n alternat ive to ant ibiot ics in feed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gu idan 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 ional food and anima l feed additive. Key WOr dS: Ga lacto-man nan-oligo scessharides;Guar bea 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mmune reg u lation
甘露聚糖酶研究进展

β-甘露聚糖酶研究进展甘露聚糖是由β-1,4-D-吡喃甘露糖连接而成的线状多聚体,是半纤维素的第二大组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多种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甘露聚糖在许多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含量很高,如豆粕中半乳甘露聚糖占非淀粉多糖含量的22.7%、小麦为11.9%、菜籽粕为19.6%、麸皮为33.7。
研究表明,甘露聚糖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β-甘露聚糖酶是水解以β-1,4-D-吡喃甘露糖为主链的甘露寡糖、甘露多糖(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的内切水解酶,在饲料工业中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用于消除β-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
本文从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提纯方法、酶学性质、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对β-甘露聚糖酶做一简要介绍。
1 β-甘露聚糖酶的来源β-甘露聚糖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动物(如海洋软体动物)、发芽植物的种子中(如长角豆、瓜豆、芦笋、番茄、胡萝卜等)和微生物中均有所发现,其中微生物是β-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
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中均有多种是产β-甘露聚糖酶的常见类群,如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弧菌,真菌中的曲霉、木霉、酵母、青霉、多孔菌、核盘菌,放线菌中的链霉菌等。
对于合成β-甘露聚糖酶的微生物研究较多的是枯草芽孢杆菌、曲霉菌、里氏木霉菌及链霉菌等。
目前,应用于工业生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种也多为芽孢杆菌、曲霉、酵母等。
微生物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具有许多优点,如酶活性高、生产成本低、提取方便,具有pH、温度作用范围广以及底物专一性较高等特点。
不论在工业生产还是理论研究中,微生物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2 β-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2.1 分离纯化目前关于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中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酶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对其降解产物的鉴定以及对应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上。
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对于进行详细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测定其氨基酸序列及三维结构都是必需的。
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5-03-15基金项目:/十五0国家科技攻关课题(2004BA 502B03);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5EC000150)。
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朱昌玲,薛华茂,孙达峰,张卫明,史劲松,顾龚平(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摘 要 瓜尔胶是一种天然的半乳甘露聚糖,广泛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
改性瓜尔胶的性能具有较大改善,近年来瓜尔胶的改性研究成为热点。
论述了瓜尔胶结构和性质以及改性瓜尔胶的研究进展,为瓜尔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瓜尔胶;半乳甘露聚糖;改性Progress in Studies on Amendatory Guar GumZ hu C hangling,X ue Huamao,Sun Dafeng,Z hang Weiming,Shi Jingsong,Gugongping(Nanjing Institute for the C 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ild Plants,Nanjing 210042,China)Abstract G uar gum is a natural polygalactomannan.The capability of amendatory guar gum is tely,the research of a mendatory guar gum becomes hotspot.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of guar gum and progress in studies on a mendatory guar gum w 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Guar gum;Polygalac tomannan;Amendatory 瓜尔胶又名古耳胶,瓜尔豆胶,英文名/G uar gum 0是一种天然半乳甘露聚糖胶,从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瓜尔豆种子的胚乳中提取得到。
半乳甘露聚糖改性制备面料用热熔胶

本工作将GM加入到聚酰亚胺热熔胶中制备面料 用热熔胶,以期提升热熔胶的黏接性能和耐热氧 老化性,满足纺织业中衬布胶黏的特性需求。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酰亚胺热熔胶POLYMELT 265,广州言若 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GM,国药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纯度≥99.5%, 江苏盛凯增塑剂科技有限公司;滑石粉,江西宸鑫 新材料有限公司;3-戊酮,纯度≥99.5%,上海邦 成化工有限公司;环己酮,纯度≥99.5%,山东丰 仓化工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
降;半乳甘露聚糖含量为40%(w)时,面料用热熔胶的拉伸剪切强度达到最大,为5.7 MPa,剥离强度为1.47 N/mm,
熔体流动速率为15.9 g/10 min,软化温度为76.5 ℃。
关键词: 面料用热熔胶 半乳甘露聚糖 聚酰亚胺热熔胶 掺杂改性
中图分类号: TQ 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2-1396(2024)02-0034-04
对基体结构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仍保持着聚酰亚 胺热熔胶的构成形态。
GM
䄁ᵣ1
䄁ᵣ
䄁ᵣ
䄁ᵣ 䄁ᵣ
㖆䚜φ㘦☙⛀㘢
5
10 15 20 25 30 35
2 θ/(°)
图2 试样的XRD曲线 Fig.2 XRD patterns of samples
2.3 GM对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2.3.1 黏接性能
从图3看出:GM含量超过10%(w)时,面料用 热熔胶的拉伸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增大显著。GM 含量低于10%(w)时会与聚酰亚胺热熔胶产生黏 滑效应,使黏接性能增大幅度趋缓;当GM含量为 10%~40%(w)时,GM分子存在的较多双键以及环 状分子链的内聚力特性有助于提升与面料表面的 浸润能力,黏附性能增强;当GM含量为40%(w) 时,面料用热熔胶的拉伸剪切强度达到最大,为 5.7 MPa,剥离强度为1.47 N/mm;但当其含量超 过50%(w)后,由于自身黏度过大而阻碍聚酰亚 胺热熔胶的分子链运动,故黏结性能小幅下降。 2.3.2 熔融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乳甘露聚糖胶酶法改性研究进展
菅红磊;张卫明;蒋建新;朱莉伟;史劲松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09(028)002
【摘要】由于半乳甘露聚糖的水溶液在低浓度下仍具高黏性以及它的凝胶性质,因此在工业上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半乳甘露聚糖聚糖的酶法改性主要包括脱去支链和切断主链两种方式.相对于化学改性来说,酶法改性具有易控制、反应条件温和等很多优点,因此成为改变半乳甘露聚糖分子结构以获得所需特性的最具潜力的改性方法.α-半乳糖苷酶和β-甘露聚糖酶是半乳甘露聚糖改性和水解中最常用的酶.简要介绍了有关这两种酶的来源和新型制备菌株的近期研究概况.在医药和食品等工业中,酶法改性后的半乳甘露聚糖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7页(P5-10,12)
【作者】菅红磊;张卫明;蒋建新;朱莉伟;史劲松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32
【相关文献】
1.胡芦巴半乳甘露聚糖的酶法改性及其产物表征 [J], 张黎明;王玲玲;孙茜;王兆博
2.胡芦巴半乳甘露聚糖酶法改性的工艺条件 [J], 孙茜;张黎明
3.皂荚半乳甘露聚糖胶分级醇沉及表征 [J], 林雪娇;周自圆;菅红磊;章伟岸;孙达峰;张卫明;蒋建新
4.半乳甘露聚糖型植物胶的研究进展 [J], 蒋建新;张卫明;朱莉伟;徐嘉生;安鑫南
5.半乳甘露聚糖种子胶的研究进展 [J], 杨永利;张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