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演唱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

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
( 二 ) 曲式 特 点 全 曲用 回旋式手法 ,使得这首歌 的风格更加完整 、前后 呼应。通过 基本 曲调移位 变奏 和声部转换 的方法 ,来展现男女老少不 同年龄性别 的 乡亲们 的形象 。这首 民歌 的曲调建 立在六 声音 阶 、徵调 式 ,2 / 4拍 ,c 调 ,演 唱 时稍 慢 。 该 曲由呈示段 、展开段 和再现段组成 。三个乐段组成 复乐段 曲式结 构。这三个 乐段之间有着 密切的内在联 系,后 面两个乐段都 是 由第一个 乐段 发展变化而来的 ,因而可 以把 曲式看作是 A、A 1 、A 2重 复变化 的 三段式。每段都有 2 4 个 小节 ,每个 小节 的节奏都有相 似之 处。这三段 都为方整性的平行乐段 ,整曲是收拢性结构。 四 、歌 曲 《 十送红军》 的演 唱处理


创作 背 景
《 十送红军》 是 由江西 民歌 《 送郎歌》 改编而来 的革命歌 曲。它最 初是在 6 O 年代初编创 的,在一次歌舞 剧 “ 革命历 史歌 曲表演唱 ”第 三 场中首演于北京 ,演出后受到人 们 的强 烈喜欢 ,从 此便被人 们所认可 。 这首歌于 1 9 6 2 年正式发表 ,之后就变成 了现在 的 《 十送红军》 。 《 十送 红军》这首歌是 由民间长期流传 的 “ 长 歌” 通过加工整理 而 来的。所谓的 “ 长歌”,就是江西 当地人 民在送别 亲朋好友 时演唱 的一 种以叙事为题材的 民歌。“ 长歌”也被后来 的人写为 《 送郎歌》 。《 送 郎 歌》 描写的是妻子 送表哥 出远 门,难舍难 分 ,一 边送 一边 唱 ,一 唱三 叹 ,边哭边诉 ,非常伤心 ,歌词 中还有年许多方言 ,用作语气 助词。
浅 析江西 民歌 《 十送红军》 的音乐特征及 其演 唱
刘亚辉
摘 要 :《 十送红军》 是由江西民歌 《 送 郎歌》 改编而来的革命歌曲。这首歌后 来被 选作 电视剧 《 长征》 的主题 曲,也 是 由于它悠扬 而凄婉的旋律给人 留下 了深刻的 印象,情景交融 ,更能感人肺腑 ,催人 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和 查阅 《 十送红 军》 的相 关资料和视频 ,对江 西民歌 《 十送红 军》 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 以及 演唱技巧有 了很 深的 了解 ,受益很 多。本人研究 《 十送 红军》 的 目 的是 想把 学到的知 识应 用到 学习中,发扬 红色文化教 育。 关键词 :江西民歌 ;音乐风格 ;演唱 ;情 感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井冈山红歌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井冈山红歌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井冈山红歌红歌唱响井冈情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据唐山樵回忆:上世纪60年代,唐老在井冈山报社工作。

1965年,唐老接到上级交派的任务,要创作一台大型歌舞《井冈山颂》,大型歌舞的主题歌尤为重要。

接到任务后,唐老造访了一批老红军、暴动队长和红军家属,在聆听一位老妈妈讲述她的丈夫与独子在战斗中牺牲的故事后,唐老带着激动的泪水回到井冈山小学,只花了半天左右的时间就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命名为《井冈山上太阳红》,负责谱曲的朱艾南也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创作也与《井冈山颂》有关,因创作《井冈山颂》,唐老再次上井冈山收集素材。

在一次野菜“忆苦餐”会上,老暴动队长邹文楷等人讲了一个毛委员带头吃野菜的故事。

当年,有一次早饭吃野菜汤。

有战士说:今天的野菜太苦。

毛委员便舀了半勺野菜汤一下喝完,还说:“味道不错嘛!再给我盛一碗。

”红军战士说:“这野菜汤毛委员能喝,我们也能喝。

”听了这个故事,一个鲜明的主题从唐老脑海里涌现,并很快把歌词写好。

第一段写“吃”:“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

”第二段写“住”:“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浑身暖洋洋。

”第三段着重写“武装斗争”的内容:“穿草鞋,背土枪,反围剿,斗志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1972年,《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定稿后,很快就唱遍了华夏大地。

八角楼的灯光“八角楼的灯光”再现了毛主席当年的情形。

自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部上井冈山后,他在八角楼工作生活的时间最长。

在此期间,为了节省开支,毛泽东向全军公布了一项关于油灯使用的规定:团、营、连部夜间工作时要用一盏灯,可以点三炷,点完要熄灭,连部留一盏用于值班巡逻和放哨,只准点一炷。

按照规定,毛泽东是党和军队的领袖,他可以使用三根灯芯。

然而,自条例公布之日起,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往往只有一盏点着灯芯的蓝色油灯,毛泽东就在这豆状的油灯下工作到深夜。

十送红军教案

十送红军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十送红军》教案大兴中学:李敏一、教材分析背景知识:在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前,江西革命根据地流传着许多革命民歌。

如:《送郎当红军》等。

其中,《十送红军》是在第五次国内革命战争反“围剿”失败、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流传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民歌。

现在,我们听到的《十送红军》是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后的作品。

它保留了原民歌的素材基础,同时也有艺术上的加工与提高。

《十送红军》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

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

《十送红军》的旋律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与C),从而构成ABABACA 的结构形态。

应该说,各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而形成整首歌曲的统一风格。

与此同时,每段旋律又融进独具特色的音乐因素。

从而使各段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外,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

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

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

歌曲由来 :江西革命根据地战斗非常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村的老百姓到村头,大道,河边送别红军,边唱边送,其中流传着一首送别红军的民歌,曲调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方言,唱半句歇半句,旋律优美,如泣如诉.我们今天听到的《十送红军》就是经过专业音乐工作者在保留原来流传的民歌的基本素材,搜集,整理,艺术的加工创作的音乐作品,他艺术的再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画面.江西民歌特点 : 曲调委婉悠扬,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感情真挚.二、教学目标(一)欣赏江西革命根据地流传的革命民歌《十送红军》,通过这首歌曲了解当地的民歌及民间音乐特点,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二)能够感受《十送红军》的内容及地方风格,并学会用深情、怀念的情绪演唱《十送红军》。

新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8课赣南民歌

新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8课赣南民歌

新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8课赣南民歌
教学目标:
1、了解江西民歌旋律的特点,以及采用的演唱形式。

2、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深情地演唱《送郎当红军》。

3、通过聆听《打支山歌过横排》和《十送红军》进一步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

4、根据劳动号子的节奏,加上衬词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深情地演唱《送郎当红军》。

教学难点:了解四川民歌旋律的特点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送郎当红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交流你对红军的了解,抽生说说。

二、新课教学。

1、拍拍、练练。

X X XX X. XX X X XX X XX XX X
2、师播放音乐。

让生听后小组交流说感受。

3、再听音乐,跟乐曲视唱歌曲。

4、再听范唱,边听边打节奏跟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特点。

5、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学唱歌曲,注意有切分音的地方。

6、全班用柔和的声音深情地演唱《送郎当红军》,注意在什么地方重复唱。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这首歌曲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初中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内容:学唱《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和欣赏“兴国山歌”了解其相关文化及其内涵,加深学生对兴国山歌的热爱。

2. 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 拓展聆听不同的兴国山歌作品,了解兴国山歌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歌,仔细听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景?教师范唱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一小段,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怎样的情景?(送红军)这是一首在江西井冈山战斗中红军战士间传唱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

江西有个“红军县”那里曾因走出过50 多位将军而得名“将军县”同学们知道是哪里吗?——兴国。

兴国除了是烈士县将军县而且那里还有一样民族的瑰宝——山歌,兴国县亦是"中国山歌之乡"。

明确山歌的概念。

回顾复习民歌的种类。

2. 欣赏一首山歌那一句印象最深刻?“哎呀嘞哎”的吆喝声,这是山歌中常用的引腔。

客家人在山歌中以不同的语气音调表示不同的意思,有的激动豪放、有的温柔婉转、有的深沉、有的惊叹。

这也是兴国山歌特有的一种标志。

我们来唱一唱这一句,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这句?(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我们试着来唱一唱。

可用师生对唱和分组对唱的形式反复练习,把握演唱特点。

3. 下面我们来唱唱这首《打支山歌过横排》,看看这首歌里都讲了什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特征?4. 听歌曲(出示歌词)歌词发音与我们不同,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注意这里的“横”在方言中读wang。

什么是“横排”?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小路。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教案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教案

欣赏《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教学设计-----井冈山红色经典音乐课进课堂实践研究课吉安三中罗路珍作品简介:《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是一首在革命老区江西被传唱几十年的抒情经典民歌。

歌词是在井冈山红军宣传队的江治华搜集整理并于1927年随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时创作的。

曲调为这名红军烈士的后代、原唱江满凤1982年用当地客家山歌曲调所配。

2007年该歌曲被用作建军80周年献礼片电视剧《井冈山》中的插曲,由姚贝娜和孙维良共同演唱。

创作背景江治华早年参加了井冈山的红军队伍,是红军宣传队一位负责文艺宣传的红军干部。

在和许许多多革命志士一道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中,江治华搜集整理了一批红军歌谣。

他1927年随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临走时创作的这首《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录于记满歌词的手抄歌本而留在了家里,后来江治华牺牲在井冈山的下庄村,记载了30多首歌谣的歌本作为遗物保存了下来。

这首歌素材取自20世纪二十年代红军战士随军北上临走前对妻子承诺的话,和亲人心里始终没有放下过的思念。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井冈山红歌歌曲优美、抒情、信念坚定的情绪;2、通过对作品介绍,让学生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时代红军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紧密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和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

3、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分小组合作分角色演唱歌曲并创编情景表演。

教学重点:欣赏歌曲,能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景。

教学难点:分角色演唱歌曲,为歌曲创编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1、让学生课前收集歌曲相关资料,熟悉歌曲歌词和旋律;2、多媒体课件,情景表演道具;3、钢琴。

教学过程:一、练声、导入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音乐欣赏课,请同学们先跟老师开声”,教师弹琴,带学生简单开声练习。

教师导入:“请同学们跟老师玩一个猜歌游戏,我唱歌曲你们猜歌名。

”教师分别唱《映山红》《井冈山上太阳红》《十送红军》猜完歌名,教师问:“你们发现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井冈山经典的红歌)教师引出近几年最新创编的井冈山红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并板书课题。

浅析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中客家音乐的艺术特色

浅析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中客家音乐的艺术特色
军阿哥你 懿 》 是一首在革 区江西被传唱几十年的抒
民歌。 歌词是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宣传队
工 } # 哇 整理
并于 1 9 2 7 年随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时创作的。曲调为这名红军烈士的后代、原Ⅱ 工 满凤 1 9 8 2 年用当地客家山歌曲调所配。2 0 0 7 年 《 红军阿 哥你 懿 》获选为电视剧 《 井冈山》的主题歌,经改编后由姚贝娜孙维良 演唱,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由于该首歌曲} 的历史文化背 词作者与曲作者有着年代的差别, 时间整整跨越 5 5年。当年的历史背景 :1 9 2 7年 1 0 月,毛泽 东率领经 “ 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 义 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 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至 1 9 2 8 年2 月底 包括宁冈全县, 遂川西北部,永新、炎陵 ( 酃县)、 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地理因素上看,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
家 民 歌 中 最广 泛 而 最 有 影 响 力 的 乐种 。
《 红军阿哥你慢 慢走》是 由原红军烈士收集整理的歌词流传下来 ,以客家 山歌 的曲调配成歌 ,在江西著名的革命圣地
井冈山地 区流传开来 。因为该歌 曲的成歌背景 的特殊性 以及被艺术加工之后被现代社 会广泛接 受并喜爱 。 成为新时期客家歌
针行三步线来寻。” ( 3 )这首山歌用比喻词 “ 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
意切,生动传神。类似的客家山歌文学基本 匕 都含有一定的修辞手法。
・1 5 4・
胡建华
《 浅析歌 曲<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 中客家音乐 的艺术特 色》

红歌歌曲赏析

红歌歌曲赏析

红歌歌曲赏析一、什么是红歌红歌呢,就是那些具有革命历史意义,反映革命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的歌曲。

这些歌就像一个个时光胶囊,把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给封印在旋律里。

像义勇军进行曲,每次听到就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奋勇抗争。

还有东方红,那歌词里满是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它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过每一个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的人的心间。

二、红歌的风格特点1. 豪迈大气很多红歌都有着豪迈大气的风格。

就拿保卫黄河来说吧,那节奏,那旋律,就像是千军万马在奔腾,喊着口号要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

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简直太有画面感了,感觉黄河的波涛都要从歌声里涌出来,淹没敌人。

这种豪迈大气的风格,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2. 深情悠扬也有一些红歌是深情悠扬的。

像十送红军,唱起来就像是送别自己的亲人一样。

那种不舍,那种对红军战士的爱和感激,都在旋律里飘荡。

每一句歌词都像是一个故事,讲述着红军和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深。

它的旋律就像一条潺潺的溪流,慢慢流淌进人们的心里,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3. 鼓舞斗志红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鼓舞斗志。

比如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简单直接,但是力量感十足。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唱着唱着就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克服。

这种鼓舞斗志的红歌,在革命时期给了人们巨大的精神支持,在现在也能激励我们去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三、红歌的意义1. 历史意义红歌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它们把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社会风貌等都融入到了歌曲当中。

通过演唱和聆听红歌,我们就像翻开了一本有声的历史书,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生活、怎么奋斗的。

比如南泥湾,就讲述了八路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民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演唱分

摘要:不同的时代,民歌都是不同地区人民歌颂生活、表达愿景的一种灿烂
的音乐文化形式。

本文以赣南客家山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为分析样本,从此
歌曲的创作背景、研究价值、艺术特色、演唱分析等方面研究赣南客家山歌所蕴
含的独特的文化,帮助以赣南客家山歌为代表的江西民歌守正创新。

一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创作背景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这首典型性的客家山歌,诞生于革命老区江西井冈山。

其歌词是由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战士江治华于1927年红军战略转移时
所创作,而歌曲曲调则是江治华的孙女江满凤所谱,广泛的流传在井冈山革命老区。

2007年,电视剧《井冈山》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拍摄时,该剧剧组对这首当地
的民歌进行了重新编排,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首《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也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传唱。

二.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艺术特色
(一)歌词具有鲜明的客家方言特征
客家歌曲作为客家文化的珍宝,它的创作来源于热情好客的客家人民,客家
山歌自然而然的拥有浓烈的客家语言风格。

从歌词的句式结构上说,七言四句的歌词句式,体现着客家山歌词句工整,
易于识记的特点。

另一方面,其口语化的表达,也更加展现出了客家山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亲近感。

从歌词本身内容的表现手法上说,歌曲通过“赋”“比”“兴”三种手法来
描述出整首歌曲的故事。

一开始歌曲便采用“赋”的表现手法,将自身的情感铺
张开来,“碰到阿哥脚趾头,痛在老妹心里头”是以“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
心的情感。

“走到天边有七星头”,“老妹等你又到白头”以所见之景来触景生情,则是使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从歌曲中客家山歌的风格来说,“哎呀嘞”是赣南客家人经常使用的感叹虚词,它并没有具体的实意,但是在不同的客家歌曲中都可以增强歌曲的情感表达,这也是赣南客家山歌中最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化标签。

在歌曲开头出现的“哎呀嘞”,往往是为了起到亮嗓、吸引注意的作用,而在段中的哎呀嘞,则是帮助歌
曲进入下一个部分,起到转调,承接的作用。

(二)歌曲的旋律特征
歌曲旋律上的分析大多在两种方面上呈现,一是旋律的走向,二是旋律上运
用的节奏类型。

这首歌曲的旋律构成音基本上在五度之内,有着明显的民族调式
特点,旋律跨度较小,多为二度级进,也有一些五度跳进。

(谱例1)
二度级进给人以平稳柔和的感觉,而中间穿插的五度小跳使歌曲和声感更为
丰富。

整首歌曲旋律单纯质朴,演唱起来难度较小,旋律线条流畅且抒情性强,
易于学唱与传唱。

在节奏上歌曲使用了许多大小连音线,大连音线延长歌词句尾字的拍数,突
出山歌的曲调悠长的特点。

(谱例二)
小连音线以及装饰音突出一字多音的特点,装饰音的运用是这首歌曲的亮点,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美感。

(谱例三)
装饰音的出现也没有影响正式音的落定,更衬托出歌曲风格的悠扬婉转。


曲中的节奏类型上还经常使用休止符,休止符的灵活运用给歌曲带来了一种边叹
边唱的感觉,在歌曲情绪上奠定的抒情的风格。

三.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演唱分析
(一)歌曲演唱咬字分析
在演绎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之前,演唱者需要对歌曲的相关背景,曲式结构
等方面做好细致的研究工作,再通过恰当的演唱技巧,对歌曲进行全方面的表演
呈现。

在演唱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时,气息转换的正确与否与咬字的处理
是歌曲能否顺畅演绎的关键。

在咬字部分,中文歌曲咬字强调归韵,字头、字腹、字尾要分清,例如歌曲
第一句“哎呀嘞”哎这个字没有字头,直接归到字腹“ai”上,声乐上声音处理
讲究声音的圆润,所以字腹的音节大部分落在“a”上,减少“i”的发音。

呀这
个字有字头“y”韵母还是落在“a”上,两字口型没有太大的变动,第三个“嘞”字,字头是“l”韵母落在“ei”上,音节落在“ei”上。

需要腰腹推动气息冲
击声带发声,使“嘞”字拖音避免出现气息不足的现象,字越咬越扁最后无法完
成整个乐句的情况。

(二)客家山歌演唱方式方法
客家山歌演唱独具特色,从歌曲的演唱形式来说,大体可以分为独唱与对唱。

独唱的形式多数用来直接抒发演唱者的内心所思所想,所表达的情感较为直接,
感染力较强。

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中所采用的则是男女对唱的演唱方式,两
方不同的演唱将整体的情感表达的较为婉转,更加具有悠长的意味。

从具体的演唱腔调来说,本首歌曲中出现的滑音则是客家山歌中最常见的一
种润腔。

润腔是客家山歌中帮助唱腔更加细腻的一种演唱方式,许多的客家山歌
在演唱时都会加入直音、滑音、颤音等润腔,来帮助歌曲在演唱时增加更为婉转
的听感。

歌曲中的滑音,可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形式,在歌曲中的男声部分
中,则是采取了上滑音的演唱方式,它使得整段歌句的音调高昂绵长,听感上更为的宽广悠扬。

而在《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中,许多客家山歌的演唱细节更加能表现出其与众不同的风格。

从歌曲中的语气助词可以很好的展现这一点。

语气助词能够作为歌句的情感润色,帮助整首歌曲进行更为丰富的情感表现。

例如本首歌曲第一句“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中的“嘞”字,便是作为语气助词起到独特的作用。

四.结语
新时代下,传统江西民歌文化更需要有能够长出新芽的温厚土壤。

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需要我们对传统的音乐艺术形式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在严谨的研究过程之后,能将传统的江西民歌文化与现代的文化潮流相互激荡,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新形式,绽放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陆优.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特色.戏剧之家.2019年(18):82
[2]谢林玲.论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艺术特色与时代价值.戏剧之家.2019年(34):38-39
[3]陈鹤天.浅析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戏剧之家.2020年(21):97-98
[4]贺明.赣南客家山歌歌词艺术手法研究.传播力研究.2017年(08):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