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常见疾病CT、MRI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发炎的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的详细介绍:1-腹部CT扫描表现:a-胰腺增大:患者胰腺炎时,胰腺通常会增大,可观察到胰腺腺体和间质结构的增厚。

b-脂肪坏死:在胰腺炎的晚期,脂肪坏死常常发生,CT扫描可显示胰腺周围的脂肪坏死区。

c-输尿管和胰管结构扩张:胰腺炎时,由于炎症引起的胰管狭窄或阻塞,可出现输尿管和胰管的扩张。

d-炎性肿块:在慢性胰腺炎的晚期,瘢痕组织的形成可能伴随有炎性肿块的形成。

2-腹部MRI扫描表现:a-T1加权影像表现:在T1加权影像上,胰腺炎呈现低信号,与正常胰腺相比较容易识别。

b-T2加权影像表现:在T2加权影像上,胰腺炎呈现高信号,与正常胰腺相比更容易识别。

3-腹部超声检查表现:a-胰腺回声增强:胰腺炎时,胰腺回声增强,形成回声增强区。

b-胰腺结构改变:胰腺炎时,胰腺结构可能会改变,如增大或边缘不规则。

c-积液检测: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胰腺周围积液的存在。

d-胰腺管扩张: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胰腺管的扩张情况。

附件:本文档不包含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胰腺炎:一种胰腺发炎的疾病。

2-影像学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所显示出的胰腺炎的特征。

3-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一种通过多次X射线扫描来具有高分辨率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4-MRI扫描:磁共振成像,一种使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产生身体内部器官的详细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5-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查,通过声波的反射来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达 ,何 翠 菊 ,刘 凡 , 罗 汀

。 。

薯。
[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Ms T 摘要] c 和MR增强扫描在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鉴 I
腺 炎 患 者 5 例 。所 有 患 者 在 手 术 或 随 访 前 均 同 时 行M S T MR i 扫 描 。 由 6 C 及 I  ̄强
Re e v d 2 b 2 0; c p e 0 J 01 c i e 6 Fe 01 Ac e t d 2 ul2 0
A bs r t 0 bicie T v laetev le o mbn d a p i t n o h n e t ac e t : o e a t h au f o ie p l ai f n a c d v u c c o e

篡 蓑
璺 r 值。 . .

M I 扫描 合 用 胰 癌 慢 腺 的 别 上, 有 出 临 R 增强 联 应 在 腺 与 性胰 炎 鉴 诊断 具 突 的 床
[ 关键词] 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 ;MR;增强扫描 T I
文 标 码: 献 识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if r nta a no i t e n pa r a i a c ra hr n c fe e i l di g ssbe w e nc e tc c n e nd c o i 罗娅红 , 于韬 , , 联 合应 用CT ̄ pa c e ttsby e a e s a i fbo h C T n RI 王洋 等. n r a ii nh nc d c nn ng o t a dM MR 增强 扫描鉴别 诊断胰 腺癌 与慢性 I
D e rm e fM e i a m a e Lion n n e o p tl She ya g,1 0 pa t nto d c lI g , a i g Ca c rH s ia , n n 0 42, i 1 Chna

MRI与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MRI与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MRI与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由于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胰腺实质水肿、炎性浸润、组织坏死等。

急性胰腺炎的确切诊断对于病情评估、判断病程预后以及指导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比MRI和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首先,MRI和CT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影像,帮助医生诊断急性胰腺炎。

MRI利用磁共振原理,能够获得胰腺的高分辨率图像,对于早期诊断、病程评估以及鉴别诊断都具有显著优势。

而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显示胰腺的形态结构,对于胰腺炎的诊断和分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因此,MRI和CT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中有着相似的价值。

其次,MRI和CT在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MRI通过多序列扫描,可以观察胰腺的水肿和坏死情况,进一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而CT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各种图像重建技术,如多平面重建、三维成像等,帮助医生直观地评估炎症灶的大小和分布。

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评估中,MRI和CT可以互补地发挥作用。

此外,MRI和CT在发现并发症和鉴别诊断方面也各有特点。

MRI可通过不同的序列和强化方式,显示出胰腺囊肿、假囊肿和局部坏死灶等并发症,对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准确性高。

而CT更适合鉴别诊断,能够明确显示胰腺炎与其他腹部疾病的差异,如胆囊炎、胰腺癌等。

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中,MRI和CT的综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最后,MRI和CT的选择还需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

MRI对于有硫酸镁和铝装置的患者有相对的禁忌,而CT对于有碘过敏史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慎重使用。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 MRI检查与诊断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 MRI检查与诊断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 )的CT 、MRI 检查与诊断杨正汉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2概 要•pNET 简介•CT 、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 •pNET 的CT 、MRI 检查技术 •pNET 的CT 、MRI 表现 •pNET 的影像学鉴别诊断3 一、pNET 简介•以往被称为胰岛细胞肿瘤 •现被称为pNET •并非起源于胰岛细胞•起源于胰腺导管的多能干细胞Klöppel G, et al. Pathol Case Rev 2006;11(6):256 Rindi G,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2012;104:7644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少见病变,年发病率约1/10万 •约占胰腺肿瘤的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60岁多见 •以往认为65~85%pNET 有功能•随着影像学的普及,无功能pNET 逐渐增多 •绝大多数为散发病例 •1~2%发生于家族综合症–MEN-1 –VHL–神经纤维瘤病1型 –结节性硬化5pNET 的临床分类6二、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2000年以前,对其作用颇有争议 •CT 和MRI 技术较低,速度不够•有些医师认为在术中利用触诊或超声可以定位 •随着MDCT 和高场MRI 的进步,作用得到肯定–发现病变 –多发病灶 –定性诊断 –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和路径7 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8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9CT 及MRI 在pNET 诊疗中的作用10三、pNET 的CT 、MRI 检查技术•CT 检查应采用16排以上MDCT•CT 仅平扫将漏诊70%以上的功能性pNET •必须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 –实质期 –延迟期•良好的技术可检出80~95%的pNET •必要时可借助三维重建技术–更好显示病变 –血管的显示 –避免假病灶11pNET 的CT 检查技术•MDCT 增强检查关键技术–碘对比剂注射:高浓度、高速度 –多时相扫描–薄层重建,连续层面观察 –三维重建•不当检查或常规腹部检查容易漏诊小pNET •临床应详细填写申请书,告知检查目的12Case 1•女性,33岁•反复发作晨起晕厥3年,葡萄糖可缓解 •实验室检查–胰岛素明显升高–空腹血糖降低,最低1.8mmol/L•外院CT 、MRI 未见异常13 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平扫 14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动脉期15 2007-9-29外院医院64排CT 门静脉期16北京医院CT 检查•检查时间:2007年11月12日 •检查设备:GE 64层螺旋CT •检查方法: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特殊设计–高浓度对比剂(300mg 碘/ml →370mg 碘/ml ) –高速注射( 3ml/秒→ 5ml/秒) –双动脉期(23秒和30秒) –薄层重建 –三维重建172007-11-12 北京医院CT18pNET 的MRI 检查关键技术•多序列–T2WI–脂肪抑制T1WI –扩散加权成像(DWI ) –三维动态增强扫描•薄层高分辨力扫描•不当检查或常规腹部检查容易漏诊小pNET •临床应详细填写申请书,告知检查目的19 Case 1、2007-9-27外院MRI-T2WI202007-9-27外院MRI-T1WI+FS21 2007-9-27外院T1WI 增强动脉期222007-9-27外院T1WI 增强门脉期23本院MRI 检查•检查时间:2007年11月21日 •检查设备:GE 1.5T MRI•检查方法: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特殊设计–薄层扫描:7mm →3mm –多个序列(增加DWI )–动态增强三动脉期(14s 、20s 、26s )242007-11-21本院MRI25手术标本26四、pNET 的CT 、MRI 表现•pNET 的CT 、MRI 共同特征–实性病变,或至少以实性为主 –边界清楚,周围组织推移–富血供:动脉期或/和门静脉期呈高密度/信号–即便是明显囊变的pNET ,一般也有明显强化的环 –一般无胆管或胰管扩张 –T1WI+FS 低信号–T2WI 多为高信号,少数为等信号甚至低信号(富纤维) –小肿瘤均匀,大肿瘤不均匀(坏死、囊变、钙化) –肝转移或淋巴结转移也呈现富血供 –可累及血管,可有瘤栓形成27Case 2、小pNET (胰岛素瘤)28Andrew F . Scarsbrook,, et al. RadioGraphics 2006; 26:433–451Case 3、典型的pNET 的MRI 信号胰岛素瘤29Case 4、pNET 的不典型MRI 信号胰岛素瘤30Case 5、大的pNET 囊变无功能pNET31(一)胰岛素瘤(Insulinoma )•最常见的功能性pNET ,约为40~60%•胰岛素增高,临床典型表现为Whipple 三联症–空腹血糖降低–低血糖症状:头晕、复视、视力模糊、神经错乱 –葡萄糖摄入,低血糖症状消失•病灶一般较小(90%直径常小于2厘米)•多为散发,10~25%发生于MEN 1或神经纤维瘤病1 •女性略多于男性(1.4:1),中年多见 •都在胰腺内,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绝大多数单发,2~10%多发(常为MEN1患者)•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通常较大)32胰岛素瘤的CT 、MRI 表现•通常均匀,大于2cm 者可有囊变 •较大肿瘤可能为恶性 •CT 等密度•T1WI +FS 低信号•T2WI 高信号,少数呈低信号(纤维基质明显增多) •典型的强化模式–动脉期显著强化,大于2厘米者常呈现环状强化 –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呈高或等密度/信号•肝脏转移瘤动脉期多为显著环状强化 •小转移灶多为动脉期一过性均匀强化 •转移淋巴结也明显强化33Case 6、男性,72岁。

CT、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CT、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2 O例 , MR增 强 炎 诊 治 指南 ” 诊
满 足 诊 断 要 求 MR I图 像 4 6例 , C T图像 5 l
例 。对胰腺及 其轮廓异常显示 , C T阳性率分别 为 8 0 . 4 %( 4 1 / 5 1 ) 、 7 8 . 4 %( 4 0 / 5 1 ) ; MR I阳性 率 分 别 为
1 资 料 与 方法
比剂 钆 喷酸 脯胺 0 . 1 m mo l / k g , 速率 2 . 0~2 . 5 m L / s 。 1 . 3 影 像 资 料 分 析 由 2名 高 年 资 医生 分别 独立 阅 片分 析 , 观 察指 标 : ( 1 ) 胰 腺 有无 局 部 或 弥 漫性 改 变; ( 2 ) 胰 腺 边缘 轮廓 改 变 ; ( 3 ) 胰周 、 肾前 筋膜 有 无 增厚 ; ( 4 )有 无胰 周 积 液 ; ( 5 )胰 腺 有无 液 化 坏死 ; ( 6 ) 胰腺 比邻结构 ( 胆总管 , 十二指肠 ) 改变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 计 软 件 ,对 C T、 MR I 观 察 指 标 阳性 率 进 行 配对 计 数 资料 的 x : 检 验 ,检 验水 准 仅=0 . 0 5 ,
例 。C T平 扫 对 胰 周 、 肾前 筋 膜 增 厚 最敏 感 , 阳性 率 9 0 . 2 %, MR I 平 扫 对 胰 周 积 液 最敏 感 , 阳性率为 9 1 _ 3 % 。C T 增 强扫描胰腺 坏死 5 5 %( 1 1 / 2 0 ) , MR I 增 强胰 腺 坏 死 4 6 . 9 %( 1 5 / 3 2 ) , 两者差 异无显著 性( P>0 . 0 5 o C T 、 MR
征, 血、 尿淀粉酶 、 脂肪酶升高。 影像检查能反映胰 腺形 态改变 , 胰腺坏死程度 . 部 分 病 例 可 以显 示 病 因, 对 临 床 治疗 及 预 后 提 供 帮 助 。其 中 C T临 床 应 用最多 , 甚 至 可 以称 为 “ 金标准” l 1 ] 。磁 共 振 成 像 具 有 高软组织分辨 力 。 但检查 时间 比 c T长 , 对 患 者 配合度 有一定要求 , 目前 应 用 不 及 C T广 泛 , 随 着 MR I 快 速技 术成 像 的发 展 。胰 腺 MR I 检查 的 临 床 应用- 日 益广泛。 本文对临床诊断胰腺炎患者 的 C T 、 MR I 影 像 表 现进 行 分 析 , 比较 其 临床 应 用价 值 。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慢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

对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本文将介绍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一、临床表现。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体重下降等。

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常呈顽固性、持续性,并可放射至背部。

消化不良表现为脂肪泻、脂肪泻和腹胀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糖尿病等并发症。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胰腺的形态、结构和密度,发现胰腺的炎症、囊肿、钙化等病变。

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如胆囊炎、胆管结石等。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血清胰蛋白酶等指标。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慢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此外,实验室检查还可以检测血糖、血清钙、血清镁等指标,帮助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

四、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慢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内镜超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检查。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胰腺的病变,包括炎症、囊肿、钙化等,并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此外,内镜检查还可以进行治疗性操作,如引流、扩张等,缓解患者的症状。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的结果,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2)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的病变;3)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4)内镜检查显示胰腺的病变。

只有同时符合以上标准,才能确诊慢性胰腺炎。

六、结语。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检查的结果。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CT和MRI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CT和MRI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CT和MRI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CT和MRI在胰腺癌早期和进行性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二者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进行了对比。

方法:选取在山东省康复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2名疑诊的胰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和MRI在不同部位胰腺癌的早期和晚期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两者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的检出率进行对比。

结果:CT和MRI在早期胰腺癌中的检出率未见显著性差异,而在进展期胰腺癌中,二者的检出率都很高,而CT和MRI相比则没有显著差异;两种方法在胰头和胰体尾区的早期和进展期病变中的检出率没有显著性差别;与单纯应用CT或MRI相比,联合应用CT和MRI对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没有显著提高,而对于进展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单纯应用CT或MRI。

结论:CT是胰腺癌诊断中最有价值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高度怀疑和手术前的诊断;由于MRI价格昂贵,检查繁琐,所以通常用于有阻塞性黄疸症状或可疑的早期胰腺癌。

如果有较大的疑虑,可以结合CT或MRI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两种方法都不适用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

关键词: CT;MRI;胰腺癌;比较研究1 研究内容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年龄在28~84岁的42名胰腺癌病人,包括24名男性,18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2.57岁,其中50~85岁的39名。

CT扫描共42名,42名病人中有28名也接受了MRI检查。

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认。

1.2 纳入标准(1)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2)患者检查结果为胰腺癌,表现出腹痛、黄疸等症状。

(3)在告知病人试验目的及程序后,病人自愿参与,并征得家属的同意与配合,MSCT及MRI影像资料完整。

(4)患者之前均于本院接受CT及MRI检查及治疗。

1.3 排除标准(1)有不完整的影像资料者。

(2)有先天性疾病的患者。

(3)有肿瘤或转移的患者。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37/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尾变异(213212,M48):体检诊疗“胰腺占位”。
38/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尾分叉
39/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40/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41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19/55
异位胰腺(217449,M46):胃部不适就诊。胰腺异位于12指肠前外侧,与胰颈分离,平扫及增强 扫描,与胰腺主体同时改变。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0/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尾异位于肾上腺(189101,F58)
21/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壁外型需手术治疗,普通行旁路搭桥手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壁内型患 者,普通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合并或不合并迷走神经离断术。
环状胰腺儿童患者可在传统腹部平片表现为经典双泡征,较大近侧气泡 为扩张胃,而较小远侧气泡则是扩张十二指肠球。钡餐检验表现为壶腹 周围不足梗阻,十二指肠降部可见外压性偏心性充盈缺损
副胰管短而细,居胰头上部内,主要引流胰头上部和侧腹部, 一端与主胰管联络,一端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6/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7/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8/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29/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球形胰头(239537,M62):误为胰头癌而手术。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胰腺头部异常突起(96372,M41)
34/55
胰腺常见变异CT和MRI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肝脏、胆囊、胰腺、脾脏
第三节胰腺常见疾病CT、MRI影像诊断
一、导入新课
(一)复习正常胰腺CT、MRI表现
胰腺为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置较深,相当于第一、二腰椎水平,横卧于
腹腔后方,后面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结构。

CT表现正常胰腺呈弓形带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或呈波浪状改变。

正常胰腺实质密度均匀,略低于脾;随年龄的增长,胰腺萎缩,脂肪增多,常呈羽毛状。

正常情况下,胰管不能显示。

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呈均匀强化。

MRI表现横断面图像上其外形与CT相同,在T1WI和T2W皆呈均匀的较低信号,与肝实质信号相似。

(二)重点、难点
急性、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CT、MRI表现。

二、新课讲授
(一)、急性胰腺炎
是胰蛋白酶原溢出被激活成胰蛋白酶引发胰腺及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
急性炎症。

1、临床:起病急骤。

多见成年人。

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
重者休克、腹膜炎体征,发病前多有酗酒、暴饮暴食或胆道史,另外生化、血液
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变。

2、病理:多分为水肿型,少数出血坏死型。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多见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以广泛的胰腺坏死、出血为特征,由于胰液、炎性
渗出、脓液、出血、坏死组织等积聚在胰腺内外,并可沿和多条途径在腹膜后间
隙或向腹腔扩散,因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3、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胰腺外形增大,密度稍减低,大多为弥漫性,也可局限于胰腺的某一部分
2)、水肿型 表现为均匀性低密度,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呈均匀强化
3)、出血坏死型 胰腺明显增大,密度不均匀,坏死区呈低密度,出血区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4)、胰腺炎常累及胰周及腹膜后各间隙,致小网膜囊、肾旁前间隙积液,液体潴留被纤维囊包裹即形成假性囊肿;炎性渗出可向上累及胸腔,向下累及盆腔
5)、CT扫描可显示病变的程度和累及的范围,了解有无并发症等,从而指导治疗
MRI表现:
1)、胰腺体积增大,胰腺边缘模糊不清,T1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
2)MR在判断胰腺实质有无坏死、出血方面有价值。

胰周液体潴留或囊性坏死,T2WI 信号显著增高,T1WI信号减低;出血使T2延长,T1缩短,T1WI、T2WI均为高信号;
3)、MRCP可显示胰管的状况。

2、慢性胰腺炎
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导致胰腺
实质和胰腺组织不可逆损害。

1)临床:中上腹疼痛,常伴有胆系疾病。

2)病理:病理上胰腺间质细胞浸润,常有一定量的纤维组织增生,胰泡和
胰腺组织萎缩、消失,有钙化或结石形成,胰管呈不同程度扩张。

3)、影像学表现
CT表现:胰腺体积可缩小、增大、正常;胰管扩张或狭窄;胰腺钙化,沿
胰管分布;常合并胰内或胰外假性囊肿,边界清楚,水样密度。

MRI表现:胰腺弥漫、局限性增大,或胰腺萎缩;合并假性囊肿,T1WI为局
限囊性低信号,T2WI,囊性高信号;钙化,无信号,难识别
3、胰腺癌
1)临床:
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腹痛、腹部不适、黄疸、腹部肿块、消瘦、
乏力、食欲不振、腹泻等。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胰腺癌预后差,5年生存
率仅约5%。

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确,不易引起重视。

因胰头癌常直接侵犯
或压迫胆总管胰内段,出现进行性阻塞性黄疸,临床就诊相对早。

胰体尾部癌多
出现持续性腹痛、腰背痛或发现上腹部肿块时就诊。

2)病理:
胰腺导管细胞癌简称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胰腺恶性
肿瘤的95%,其他还有内分泌肿瘤和非上皮肿瘤。

胰腺导管细胞癌病理上为致密
的纤维化硬化性病变。

胰腺癌约60%-70%发生于胰头,其次为胰体、胰尾在次之。

胰头癌早期侵犯胰内总胆管,以环壁方式浸润生长,引起梗阻性黄疸、胆囊肿大、
胆总管扩张;癌组织侵犯胰管致狭窄或阻塞,远端腺体萎缩;由于淋巴引流丰富
和缺乏胰周包膜,较早出现区淋巴转移,及包绕血管,血行转移次之,肝转移常

3)、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直接征象(Direct Sign):胰腺局部增粗或肿块形成,内部密度不均匀,
出血坏死囊变等;增强扫描后动脉期癌肿呈相对乏血的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或低信号改变,规则或不规则的环状强化(胰腺血供丰富,胰腺癌为相对乏血供肿瘤),实质期病灶仍为低密度,但其和正常胰腺组织间的密度差异不如动脉期明显且边缘模糊不清;同时可观察有无肝转移灶和有无门脉系统侵犯;肿瘤远端的腺体因血供和排泌受阻而致萎缩或形成潴留囊肿;肿瘤浸润性生长,胰周脂肪消失。

2)、间接征象(Indirect Sign):胆管系统和胰管的梗阻扩张,甚至形成潴留囊肿,胰尾萎缩;胰周血管(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的包裹受侵;胰周淋巴结肿大;胰腺周围组织器官的受侵和远处转移(肝转移灶)
MRI表现:
1)、胰腺局部肿大或局部肿块,轮廓不规则,T1WI为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后癌组织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强化;胆管、胰管扩张。

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血管侵犯;胰周浸润;淋巴结转移。

2)、在显示胰腺肿块的范围、大小以及胰周血管有无受侵方面优于CT 但在观察腹膜、网膜种植方面不如CT
MRCP:胰管和胆总管同时扩张,呈“双管征”;同时可显示梗阻高度、范围和肿块形状。

四、课堂小结
通过CT、MRI病例分析来总结上述疾病的特点
五、任务布置
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下次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