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合集下载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乳腺超声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原理,对乳腺组织进行检查,并生成相关的报告。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的规范一般包括检查的目的、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描述、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1.检查的目的:2.检查方法:乳腺超声需要在检查前清洁乳房皮肤,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超声检查仪器。

通常采用纵切、横切和斜切三个方向进行观察,包括乳房组织、乳房皮肤和乳头等。

3.检查结果的描述: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描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乳腺结构:描述乳腺组织的密度、纹理和内部结构等。

(2)异常表现:如乳腺内的结节、钙化灶等异常信号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边界、形状等特点的描述。

(3)精确测量:对乳腺内结节的大小、形状、位置等进行精确测量。

(4)血流情况:描述血流发生和血管情况,包括血流速度、血管的位置、形态、血流状态等。

(5)乳房皮肤和乳头:对乳房皮肤和乳头的异常表现进行描述,如凹陷、溃疡、颜色异常等。

(6)定位表现:对所观察到的异常信号在乳腺中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4.结论和建议:结论是对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价,应准确简明。

根据乳腺超声的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如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手术治疗或随访观察等。

此外,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还应符合以下规范:-确定检查的部位、时间和检查者的姓名、职称等基本信息。

-报告中需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报告应包含详细的影像资料,如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图像等。

-报告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撰写,并需经医生核对和审核。

总体而言,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的规范应确保报告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乳腺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乳腺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b)其次是特征描述,应按照BI-RADS内容标准逐一记录,包括病灶的外形、 边界、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周围组织、病灶及周围的钙化、血流以及各种特 殊技术所见的各项特征,尽量用术语描述,这是对可疑病灶诊断和分级的基础。
④结论:包括乳腺及发现病灶的物理性质,对应的分级,相应的处理建议(在 分级中默认),如有能力,可以做出适当的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 《 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2014 年 2. 《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2 年 3. AIUM (AIUM,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 Breast Ultrasound Examinations.J Ultrasound Med. 2009 Jan;28(1):105-9. 4. 2009 年美国医学超声学会实践指南:乳腺超声检查实践指南。 5.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BI-RADS: ultrasound.In: ACR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reast Imaging Atlas. Reston, VA: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
注意事项: ①探头与皮肤表面尽量垂直,检查时不宜过度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 置等,特别是在检查肿块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 ②乳头、乳晕处组织致密,可致后方衰减,乳头和乳晕深面常为病变好发部 位,应采用多方位斜切扫查。注意乳头本身回声均匀性、乳头内和乳晕深面导管 有无扩张、管壁是否均匀、官腔有无异常回声、导管内或乳管周围有无肿块。 ③注意肿块的解剖层次,将乳腺肿块与皮肤占位病变、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 变、胸壁占位病变鉴别。常规观察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注意识别肋软骨。 ④除注重检查手法外,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他影像资料,以减少漏诊。

超声报告书写基本要求及规范

超声报告书写基本要求及规范

超声报告书写基本要求及规范超声诊断报告产生的基础: 任何形式的超声诊断报告,都是超声医生对一系列检查结果进行客观综合分析后而做出的。

因此,可以说,声像图所获得的信息,是进行超声诊断的主体或说成是重要基础,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与临床的充分结合,只有将超声与临床完整的统一起来,才能使超声诊断水平发挥极致。

超声报告的独特之处: 超声检查过程与检查结果是同时完成的,这一点不同于放射科医生及病理科医生。

困此在检查过程中,超声医生要尽可能地利用设备所提供的各种技术,包括2D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谐波成像、3D成像、声学造影等等,为客观、准确的超声诊断提供全面的技术帮助。

完整的超声报告要求超声医师具有的四个熟悉:1. 熟悉声像图与解剖学的联系,特别是与断层解剖学的联系。

2. 熟悉声像图上正常人体器官组织及其变异。

3. 熟悉超声图像的实际意义和可能伴随的伪像与误区。

4. 熟悉血液动力学改变与多普勒超声的联系。

作一名优秀的超声医师还应具有的习惯: 在临床方面,要有在检查前或检查中常规查阅全部病例资料的良好习惯,在必要时做补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超声检查结果,还可发现有意义的临床线索,主动扩大超声检查范围,降低误、漏诊率。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超声专业的整体优势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使患者得到了最高原则的医疗质量保证。

超声诊断的基本要求:1. 针对性:应根据临床医生检查申请单提出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全面检查,并尽可能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即使不能也应实事求是加以说明。

例如: 临床医生触诊颈部包块,当我们未见到异常影像时,应对医生所指包块处的组织回声加以描述,提示其并非病变。

2. 客观性: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包括:病变部位;例如: 肝左叶或者肝右叶的病变, 腹腔内还是腹膜后的病变。

病变形态、大小、数目、邻近结构; 例如: 所测量肿物的大小要有三个径线,这样通过径线的数值,让读报告者可以估计肿物的大体形态如“饼样”、“球形”等; 肿物的多发还是单发,是散在还是弥漫分布; 与邻近的器官或血管关系是推移受压还是浸润粘连。

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

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

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1.基础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检查部位等。

2.检查方法:报告应明确提及乳腺超声检查的方法和设备,包括探头类型、频率、增益、扫描模式等。

3.图像描述: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所见超声图像的特征,包括乳腺实质区的回声、边界、内部结构、钙化等,以及任何异常的结节、囊肿、钙化等。

4.结论: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医生应给出对乳腺情况的评估和结论,包括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建议。

5.记录:报告中应记录医生的姓名、签字和报告日期,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BIRADS(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是一种针对乳腺影像学的标准化系统,用于对乳腺肿块进行分类和评估。

BIRADS分级共分为0-6级,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不同的风险评估和后续处理建议。

1.BIRADS0级: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此级别一般代表着未完成的或有限的检查。

2.BIRADS1级:阴性结果。

该级别代表乳腺没有检测到异常,患者的乳腺情况正常。

3.BIRADS2级:良性结果。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常见的乳腺结构,但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4.BIRADS3级:可能是良性的,但需要随访检查。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乳腺结构,需要通过随访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恶性。

5.BIRADS4级:高度可疑恶性肿块,建议进行活检。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乳腺结构,需进一步活检来确定是否为恶性。

6.BIRADS5级:高度可能是恶性肿块,建议立即行活检。

该级别代表发现了明显异常的乳腺结构,高度可疑为恶性。

7.BIRADS6级:已经经过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肿瘤。

该级别代表乳腺肿瘤已经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并被确定为恶性。

BIRADS分级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预测价值,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对乳腺肿块的详细评估和后续处理建议,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总结起来,乳腺超声规范报告和BIRADS分级在乳腺超声检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医院制度: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为了保证超声诊断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各部位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要求:一、肝、胆、脾、肾超声诊断报告规范:首先要描述各脏器的大小、形态是否正常,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实质内有无异常包块,异常包块的大小、囊实性、内部回声、边界清晰情况等。

其中,肝脏要报告门静脉内径;门静脉高压时,要报告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及走行。

此外,需要描述实质脏器内血流充填情况,需要时测量血流速度和频谱。

二、胆系的超声报告规范:要描述胆囊的大小、形态,囊内有无异常回声团块,团块的大小、回声、活动、声影等,胆总管的内径要常规测量。

对于肝内胆管异常增宽的情况,要描述内径及阻塞情况。

三、盆腔脏器超声报告规范:需要描述子宫附件的位置、大小、形态,肌层回声是否均匀,内膜情况及腔内回声,节育环有无等。

有占位性病灶时,要描写病灶的大小、回声、边界情况,盆腔有积液时测量积液前后径。

对于男性病人,要报告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

同时,需要描述盆腔脏器的血流情况及有无异常血流信号。

四、甲状腺、腮腺及颌下腺及浅表病灶超声报告规范:需要描述腺体的大小、内部光点回声均匀性,占位病灶的大小、包膜、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均要描述清楚。

五、乳腺超声报告规范:需要描述乳腺的腺体回声,有无导管扩张,腺体内包块的大小、形态、回声、后方透声、钙化点及血供情况,包块的位置和面定位。

六、心脏超声报告规范:需要测量各房室腔径及大血管的内径大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各瓣膜回声及启闭,LVEF值测定,室壁运动,腔内有无异常回声等。

同时,需要描述各瓣膜血流情况,房室水平有无异常血流及瓣膜前向血流频谱。

对于各种疾病,要做详细描述和报告。

七、血管超声报告规范:需要描述血管的走行、内径、血流充填及频谱,血栓情况,动脉内膜回声及斑块情况,浅静脉是否曲张等。

八、头颅多普勒超声报告:需要详细测量各脑动脉的血流充填、流速、频谱形态等,并进行描述。

超声报告书写基本要求及规范

超声报告书写基本要求及规范

超声报告书写基本要求及规范超声诊断报告产生的基础:任何形式的超声诊断报告,都是超声医生对一系列检查结果进行客观综合分析后而做出的。

因此,可以说,声像图所获得的信息,是进行超声诊断的主体或说成是重要基础,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则——与临床的充分结合,只有将超声与临床完整的统一起来,才能使超声诊断水平发挥极致。

超声报告的独特之处:超声检查过程与检查结果是同时完成的,这一点不同于放射科医生及病理科医生。

困此在检查过程中,超声医生要尽可能地利用设备所提供的各种技术,包括2D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谐波成像、3D成像、声学造影等等,为客观、准确的超声诊断提供全面的技术帮助。

完整的超声报告要求超声医师具有的四个熟悉:1.熟悉声像图与解剖学的联系,特别是与断层解剖学的联系。

2.熟悉声像图上正常人体器官组织及其变异。

3.熟悉超声图像的实际意义和可能伴随的伪像与误区。

4.熟悉血液动力学改变与多普勒超声的联系。

作一名优秀的超声医师还应具有的习惯:在临床方面,要有在检查前或检查中常规查阅全部病例资料的良好习惯,在必要时做补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超声检查结果,还可发现有意义的临床线索,主动扩大超声检查范围,降低误、漏诊率。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超声专业的整体优势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使患者得到了最高原则的医疗质量保证。

超声诊断的基本要求:1.针对性:应根据临床医生检查申请单提出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全面检查,并尽可能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即使不能也应实事求是加以说明。

例如:临床医生触诊颈部包块,当我们未见到异常影像时,应对医生所指包块处的组织回声加以描述,提示其并非病变。

2.客观性: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客观描述,包括:病变部位;例如:肝左叶或者肝右叶的病变,腹腔内还是腹膜后的病变。

病变形态、大小、数目、邻近结构; 例如:所测量肿物的大小要有三个径线,这样通过径线的数值,让读报告者可以估计肿物的大体形态如“饼样”、“球形”等;肿物的多发还是单发,是散在还是弥漫分布;与邻近的器官或血管关系是推移受压还是浸润粘连。

乳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规范【最新版】

乳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规范【最新版】

乳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规范在阅读乳腺超声报告时,我们常会见到这样一组英文字母,许多朋友在咨询中也常提到,即:BI-RADS。

这组字母是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Data System(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英文缩写,是目前乳腺超声诊断普遍应用的分级评价标准。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BI-RADS分级标准的具体含意:0级(category 0):指采用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的其它影像学检查诊断。

例如:1、有乳头溢液、不对称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临床表现,而超声无征象;2、临床触及肿块,年龄大于20岁,超声检查有可疑征象或无特征,需乳腺钼靶检查;3、超声检查及钼靶检查均无特征,需鉴别乳腺癌保乳术后形成的疤痕与复发病灶时,推荐磁共振检查;4、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1级(category 1):阴性(negative)指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改变,有把握判断为正常。

建议随诊(一年)。

例如:无肿块、无结构紊乱、无皮肤增厚、无微钙化;2级(category 2):良性征象(benign finding/findings)基本可以排除恶性。

建议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随诊(半年至一年)。

例如: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也可能属1级)乳腺假体植入多次复查超声,图像变化不大,年龄小于40岁的纤维腺瘤或首次超声检查年龄小于25岁的纤维腺瘤;手术后结构欠规则,但多次复查超声,图像无变化。

脂肪小叶3级(category 3):可能良性征象(probaly benign finding)恶性危险小于2%。

建议短期随访(三至六个月)及其它检查。

例如:年龄小于40岁的实性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小于1的肿块,良性可能,恶性的危险性小于2%;考虑纤维腺瘤可能性大:实性肿块呈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小于1。

经过连续二至三年的复查,可将原先的3级(可能良性)改为2级(良性);多发性复杂囊肿或簇状小囊肿瘤样增生结节(属不确定一类)4级(category 4):可疑恶性(suspicious abnormality)需病理学检查,恶性危险性3%-94%。

乳腺bi-rads分级超声诊断标准

乳腺bi-rads分级超声诊断标准

乳腺bi-rads分级超声诊断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乳腺BIRADS分级超声诊断标准引言乳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且较为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罗葆明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和 MRI 核医学等.1、钼靶 X 线摄影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检出。

但钼靶 X 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的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 检查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的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的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

3、乳腺 MRI 检查不受乳腺致密病变的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的乳腺病变适合选择 MRI 检查。

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的评估。

4、PET/CT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的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的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

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

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

超声检查尚可发现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

对不能性质的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

然而,超声检查对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毛刺样改变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敏感;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和肋骨的遮挡,超声也常常难以显示。

此外,超声检查者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操作技能以及思维分析能力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二、乳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1、乳腺解剖成年妇女的乳腺位于第2至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的浅面.外侧起自腋前线,内至胸骨缘。

两侧乳房大小相似,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有乳晕包绕。

正常乳腺每侧各有15~20个腺叶。

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叶由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并与皮下组织中浅筋膜浅层纤维索相连,形成乳腺悬韧带(Cooper氏韧带)。

每一腺叶有一单独腺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女性一生中,乳腺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不同年龄段妇女,甚至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阶段其乳腺也有所不同.(1)。

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

性成熟期:乳腺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 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

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4)。

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5)。

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腺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2、检查技术(1)病人准备: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如果怀疑乳腺增生症,最好在月经干净1周后进行检查。

检查前应避免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造影剂和出血的干扰而影响诊断。

(2)体位:通常采用仰卧位,受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臂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检查乳房外侧区域时,特别是乳房肥大或松弛者,可辅以侧卧位。

(3)仪器:检查乳房、腋窝、锁骨上窝和胸壁时,选用高频线阵电子探头,探头频率≥7.5MHz。

(4)检查方法:乳腺超声检查目前多采用直接法。

检查时在乳房皮肤表面涂以耦合剂,探头直接放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查,用力宜轻。

可从乳头向乳房边缘按顺时针方向轮辐状滑动扫查,扫查断面应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部位.发现病灶时常需要多断面交叉重复扫查.乳腺超声检查内容:乳腺导管系统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局限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当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或有密集微小钙化时更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局限性病变;肿块的灰阶超声表现:如位置、大小、纵横比、内部回声、是否有微小钙化灶,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肿块的血流情况:肿块内部及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血流是否粗大不均匀,必要时可测量动脉的流速和阻力指数RI等;乳腺淋巴引流区是否有肿大淋巴结,腋窝是否有副乳或其它病变;库柏韧带走行、结构是否有改变。

(5)仪器调节:①调节增益、TGC(DGC):以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为标准。

②调节检查深度:图像能够充分显示乳腺和胸壁结构。

③聚焦点位置:常规置于腺体对应的深度,发现病灶时应及时调节到病灶所在的深度。

多个病灶时,随检查病灶的深度做适当调节.④局部放大:对于较小病变,可选择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及周边的细节.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病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血流。

使用低滤波,适当提高彩色多普勒增益,以不出现杂波信号为标准.⑥脉冲多普勒测量:病灶内有明显的血流信号特别是不能排除乳腺癌时需要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尽可能减小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取样门尽可能小。

⑦测量方法:肿块测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三个径线。

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边缘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6)病变的定位:①时钟表盘式定位法;②象限定位法;③解剖层次定位。

(7)扫查时注意事项:① 扫查时各扫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区域。

② 扫查速度不能太快。

③ 探头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在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

④ 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Cooper’s韧带等有否异常.乳腺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腺体内脂肪可能会干扰对占位病变的识别。

⑤腺体内局灶性脂肪可造成类似肿块的假像,应仔细加以甄别。

腺体内局灶性脂肪与腺体周围的脂肪回声一致,且加压探头时局部明显变形有助于鉴别。

⑥ 由于恶性肿瘤可能浸润胸壁,而胸壁占位性病变临床扪诊又容易误诊为乳腺肿瘤,因此在乳腺超声检查时,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应该常规观察。

⑦ 注意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变与乳腺肿块的鉴别.⑧ 除采用多种扫查手法外,应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它影像资料,减少漏诊.3、正常超声图像乳腺声像图由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腺后间隙和胸壁组成。

不同生理状态下乳腺正常声像图表现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皮下脂肪的厚度和腺体层回声的差异.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腺体内血流信号通常稀少,可见稀疏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

正常腋窝淋巴结多不显示,偶可显示大小5mm左右的正常腋窝淋巴结。

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淋巴结皮质表现为位于被膜下的弱回声,淋巴结髓质表现为中心强回声,皮质弱回声和髓质强回声界面清楚。

正常淋巴结血流信号稀少。

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通常不易显示。

三、乳腺肿瘤的图像表现建议采用乳腺超声ACR BI—RADS评估分类术语进行描述(见下文)。

四、乳腺超声报告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图像,文字报告,署名等。

建议对肿瘤占位病变的描述和诊断评估分类参考国际公认的ACR-BRADS-US标准(见下文).超声检查结论应包括:① 有无病变;② 病变的物理性质(实性、囊性和混合性);③ 结合临床资料和体征,给出超声诊断或病理的提示性意见。

《乳腺超声ACR BI-RADS标准及评估》一.乳腺超声BI-RADS®评价术语分类表在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利用以下每项内容,选择最适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分类和描述。

该分类表适用于资料的收集,并不构成正式的书面超声检查报告。

A.肿物:肿物为占位性病变并且应该在两个不同的切面观察到。

形状(选择一项) 说明❏□椭圆形椭圆或卵型(可以包括2到3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的分叶)❏□圆形球形或圆形❏□不规则形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方位(选择一项) 说明❏□平行病变长轴与皮肤平行(“宽大于高”或水平生长)平行病灶长轴未沿着皮肤线生长(“高大于宽”或垂直生长,包括圆形)边缘(选择一项)说明❏□局限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不局限肿物具有1个以上以下特征:模糊、成角、细分叶或毛刺□ 模糊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成角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形成锐角□ 细分叶肿物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 毛刺从肿物边缘伸出的锐利的细线病灶边界(选择一项)说明❏□锋利界面可以清晰区分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界线或者具有一定厚度的回声环高回声晕在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而是通过高回声的过度带相连接型(选择一项)说明无回声内部无任何回声高回声回声比脂肪层高或相当于纤维腺体组织混合回声肿物内包含无回声和有回声成分低回声与脂肪相比,整个肿物均呈低回声(例如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回声特征)等回声具有与脂肪相当的回声特征(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可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选择一项)说明回声特征无后方声影或后方回声增强增强后方回声增强声影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声影不包括在内混合特征具有一个以上的后方回声特征,既有声影又有增强织(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导管改变异常的管径/分支ooper’s韧带改变Cooper’s韧带拉伸或增厚水肿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线构成的网状特征结构扭曲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皮肤增厚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除了乳晕区和下部乳房,正常皮肤厚度小于2mm)皮肤回缩/不规则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B.钙化:超声很难准确描述钙化的特征,但可以发现肿物内的钙化(选择任何适用项) 说明□ 粗大钙化直径等于大于0.5mm物外的微钙化直径小于0。

5mm的高回声斑点;由于未阻挡声束,因此没有声影物内的微钙化镶嵌于肿物内的微钙化.点状高回声斑点在低回声肿物内的显得很明显C.特殊病例:特殊病例是指具有特殊诊断或所见的病例(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小囊肿簇状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直径小于2-3mm,分隔厚度小于0.5mm,内无实性成分性囊肿复杂性囊肿最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

也可具有液—液或液—碎屑平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上或皮肤内肿物这些囊肿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包括囊肿、疤痕疙瘩、痣和神经纤维瘤包括用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内淋巴结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的门和周边低回声的皮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