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页岩气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的一种方法——以CN区块Well-1井为例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页岩气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的一种方法——以CN区块Well-1井为例

李舫;吴娟;杨家静;汪华;孙挺

【摘要】四川盆地页岩气规模开采时间短,页岩气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方法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评估准确度较高的不确定性方法还未普遍应用.为此,在分析国外页岩气单井SEC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贝叶斯原理,应用拉丁超空间抽样方法与单井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页岩气单井数值建模关键参数与单井最终总可采量(EUR)的函数关系式(代理函数),再对代理函数进行蒙特卡罗模拟,从而得到页岩气单井最终总可采及SEC储量的概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单井数值建模关键参数为随机变量,呈截断正态分布;②页岩气单井最终总可采量与SEC储量也呈截断正态分布;③不确定性评估结果能够为确定性评估方法参数取值提供直接依据.结论认为:相比页岩气单井SEC储量确定性的评估方法,不确定性方法能综合考虑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SEC储量概率分布,直接反映评估风险,更适合页岩气SEC储量的评估.同时,该评估方法增强了国际通用方法的实用性.【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18(041)004

【总页数】9页(P38-46)

【关键词】页岩气;SEC;最终总可采量;动态评估;贝叶斯原理;不确定性;数值模拟;蒙特卡罗

【作者】李舫;吴娟;杨家静;汪华;孙挺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0 引言

“SEC”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简称,SEC储量即为上市储量,其内涵为“合理客观,剩余经济可采”,相当于国内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上市的油气生产经营公司每年须评估自身的SEC储量并向股民披露。SEC储量的品质及数量是油气公司在资本市场竞争力的体现。近年来,随着页岩气田的大力开发,越来越多的页岩气SEC储量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其评估方法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其SEC储量评估与常规气不同,是以单井为评估单元,采用动态法评估证实已开发储量,在单井证实已开发储量平均值基础上确定未开发区域单井证实未开发储量的大小。因此,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方法是页岩气SEC储量评估中的关键技术[1]。

页岩气藏大多采用水平井开发,单井产能受水力压力压裂等增产措施效果影响大[2],由于在开发初期,生产资料有限,难以准确定量判断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关键参数,如水力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等[3-10],加之页岩气储层水力裂缝数学描述及页岩气的储层中多尺度渗流理论尚不成熟[11-19],因此,在开发初期预测页岩气井的产能并评估其SEC储量,相比常规天然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即SEC储量评估具有很大风险[20-29],难以评判其经济性。

为应对这一难题,国外建立了的页岩气藏SEC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体系,其技术路线为选取目标区块典型页岩气井,建立单井数值模型,预测单井最终总可采量

(EUR)及SEC储量的概率分布,得到了相应的P90(采出概率不低于90%的值)、P50(采出概率不低于50%的值)、P10(采出概率不低于10的值)。这种方法相比确定性分析方法能直观反映评估结果的风险[30],其本质上是通过概率方法进行足量模拟运算弥补勘探开发早期生产资料的欠缺和目前页岩气藏开发理论的不完备。除SEC储量评估外,这一方法体系在非常规油气开发方案优选、勘探开发项目经济性评价等领域均有很强的推广性。

本文借鉴国际通用的页岩气SEC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操作性更强的单井最终总可采量(EUR)及SEC储量不确定性分析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勘探开发初期相关基础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对于页岩气SEC储量评估风险控制有重要意义。

1 方法原理与流程

1.1 基于贝叶斯定理的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原理

贝叶斯定理是关于两个随机事件条件概率的定理,表达式为[31]:

式中P(A|B)表示事件B成立时事件A成立的条件概率;P(B|A)表示事件A成立时事件B成立的条件概率;P(A)表示事件A成立的无条件概率;P(B)表示事件B成立的无条件概率。

则式(1)可写为:

式(3)的含义为一个随机事件后验概率等于其先验概率与调整因子的乘积。这一理论用于单井数值模型产量历史拟合就是将事件A作为模型的拟合调整参数,B 作为拟合的约束条件(产量历史数据、井底或井口压力实测数据等),P(A)表示产量历史拟合之前模型的参数分布,即参数先验概率分布,拟合的过程本质上是求取

调整因子F的过程,P(A)F表征拟合完成后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因此,基于贝叶斯定理的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方法包含了单井数值模型参数先验概率分布到后验概率分布的过程,其与确定性的产量历史拟合方法基于最优化原理并追求拟合误差最小不同,基于贝叶斯公式的拟合方法是得到满足拟合精度的模型参数的概率分布,此分布包含了产量数据测量及数值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能够在勘探开发初期,地质及生产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得到相对准确的SEC储量影响关键因素的概率分布,进而得到SEC储量的概率分布,对开发初期SEC储量评估风险把控有重要价值。

1.2 基于拉丁超空间抽样的代理函数建立

目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单井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数值模型拟合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

(2)采用特定的抽样方法对参数先验概率分布抽样,生成一定数量的候选单井数值模型。

(3)运行候选模型,根据设定的拟合精度筛选模型,同时调整模型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以得到后验概率分布。

(4)重复步骤(2)~(3),直到得到满足预设精度的模型参数后验概率分布。(5)采用特定的抽样方法对参数后验概率分布抽样,取得足量模型,设定目标量(阶段累计产量、EUR等)预测的约束条件,运行模型得到目标量的概率分布。Metropolis-Hasting MCMC是这类方法中的经典方法,它根据初始的候选模型和特定概率准则以一定随机步长抽取新的候选模型,比对初始模型与新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若新模型参数后验概率大则替换初始的模型,经过大量这样的迭代运算最终得到满足设定精度的后验概率分布。

以Metropolis-Hasting MCMC方法为代表的贝叶斯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方法用于单井数值模拟需要大量耗时的运算,因为这类方法需要上千次迭代才能转换到目

标分布,每次迭代需要一系列费时的数值模拟运算。此外,这类方法的样本选取率通常很低,大量候选样本在迭代运算过程中被排除,这意味着大量耗时的数值模拟运算被浪费了[30]。

为克服这一缺点,在较少运算次数的条件下得到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及预测目标量的概率分布,本文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对模型关键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进行抽样并组合生成一系列的单井数值模型,模型数量不小于能够表征关键参数实际分布的最小数量,称其为样本模型。运行样本模型,再根据设置的产量历史拟合精度选取模型,统计被选中的模型关键参数分布即可得到相关参数(孔隙度、基质渗透率等)的后验概率分布,然后设置预测目标量(累计产气量、最终总可采量等)的预测约束条件并运行模型得到预测值,最后利用这些预测值建立代理函数,即单井模型关键参数与预测目标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具体步骤如下:

(1)设定单井数值模型的拟合参数及分布范围即关键参数的先验概率分布。(2)设定抽样次数,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参数先验概率分布进行抽样,得到样本模型。

(3)运行样本模型进行产量或压力拟合,选取满足拟合精度的模型,将其中一部分作为训练样本,另一部分作为验证样本。

(4)对训练样本及验证样本的相关拟合参数(如基质孔隙度、基质渗透率、水力裂缝半长等)进行统计得到其概率分布,作为关键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

(5)设定单井最终总可采量(EUR)预测条件(定压、定产量生产或计划关井等),产量预测的截止点为经济极限产量。运行训练样本及验证样本模型得到预测值,经济极限产量计算式为:

式中Qge表示井口天然气经济极限产量,108 m3/年;Cfg表示固定成本,104

元/年;Pg表示不含增值税气价,元/103 m3;Taxg表示单位商品气税费,元

/103 m3;Cvg表示可变成本,元 /103 m3;Yg表示天然气商品率,小数。(6)确定代理函数类型(线性函数、单层径向神经网络、变差函数等),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单井最终总可采量(EUR)的代理函数,即关键参数与单井最终总可采量的函数关系式。

(7)利用验证样本的单井最终总可采量检验代理函数预测精度,若不满足预设精度,重复步骤(2)~(6)。

1.3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单井SEC储量预测

在建立代理函数后,根据关键拟合参数后验概率分布,对代理函数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得到单井最终总可采量(EUR)的累积概率分布,从中读取P90、P50、P10的值,再分别减去单井目前的累计产量即可得到对应的SEC储量P90、P50、P10值,也可利用EUR与SEC储量的关系,根据EUR概率分布直接得到SEC储量概

率分布。值得注意的是,蒙特卡罗模拟的次数需要足量,以得到平滑的EUR累积

概率分布图。

2 实例分析

2.1 页岩气单井模型建立

选择四川盆地CN区块Well-1井建立其单井数值模型(图1),水平段长度1 000 m,模型为双孔双渗模型,渗流通道为水力裂缝,水力裂缝形态为“双翼缝”,裂缝完全贯穿储层,裂缝网格进行加密处理。基质为气体储集空间,基质与基质之间,基质与裂缝之间均存在流动,气体在基质中的解吸附效应采用Langmuir等

温吸附模型描述,水相仅存在于裂缝中,考虑毛细管力作用、气体在裂缝中渗流的非达西效应以及气体在基质中的拟稳态扩散效应。相关气藏参数及数值模型参数如表1及表2所示。

图1 Well-1井数值模型平面图

表1 CN区块页岩气藏参数表气藏埋深/m气藏温度/℃气藏中部压力/MPa气体扩散系数/(cm2·s-1)最大吸附气量/(m3·t-1)langmuir吸附常数/MPa-1岩石压缩系数/MPa-1 2 800 99.0 39.0 0.000 6 4.73 0.029 0.000 15

表2 Well-1井数值模型主要参数表井名水平段长度/m 压裂级数水力缝半长/m 水力缝导流能力/(mD·m)基质渗透率/mD 基质孔隙度Well-1 1 000 8 118 7.924 8 0.000 1 5.0%

表2中的值为数值模型的初始值,研究表明,相比常规气井,页岩气井的水力裂缝长度、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基质孔隙度与基质渗透率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是单井数值建模的关键参数,也是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的关键参数[3-5],因此将水力裂缝长度、水力裂缝渗透率、基质孔隙度、基质渗透率设定为随机变量,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2.2 产量历史拟合关键参数先验概率分布设定

根据CN区块页岩气探明储量报告研究成果及已知的储层非均质性,设定模型基质孔隙度先验分布为1%~8%之间的均匀分布。由该区块岩心样品统计结果,设定基质渗透率分布为1.00×10-4 mD~1.00×10-3 mD之间的均匀分布。由于缺少导流能力实验数据,根据该井组压裂设计主要参数推算出水力缝导流能力分布为0.007 925 mD·m~39.624 mD·m之间的均匀分布。根据该井区压裂设计及压后微地震监测结果,水力裂缝半长为50 m ~200 m。同时,运用归一化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图版诊断得到该井的裂缝半长为53 m~138 m,由此设定水力裂缝半长分布为50 m~140 m之间的均匀分布。

2.3 训练样本模型选取及关键参数后验概率分布统计

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Latin hypercube sampling)对上述4个关键参数进行76次抽样,用抽样得到的参数组合依次替换初始模型的相关参数,生成76个样本模型,即采用这76个离散的参数组合代表参数本身在空间的连续分布。

表3 Well-1井数值模型关键参数先验分布水力裂缝半长/m水力缝渗导流能力/(mD·m)基质孔隙度基质渗透率/mD 50~200 0.0079~39.624 1.0%~8.0% 10-4~10-3

Well-1井产量历史时间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按此时间段设定该井产量历史拟合起点与终点,2017年10月30日之后产量预测条件为:井口最小油压为5 MPa,预测截止点为经济极限产量3 000方/天,即预测产量低于该值,则停止预测并求取投产初期至截止点的累计产量,即可得到对应的单井最终总可采量(EUR)。运行上述76个模型,得到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结果(图2)。以产量历史拟合总相对误差小于10%为筛选条件,从图2中选择满足精度的模型27个,对其4个拟合关键参数概率分布进行统计,得到4个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图3),统计结果表明:4个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均为截断正态分布,不再是最初设定的均匀分布,其中,水力裂缝半长的分布范围是54~126 m,标准差26.83,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分布范围是6~39 mD·m,标准差15.15,基质孔隙度分布范围是1.0~8.0%,标准差2.7,基质渗透率分布范围是0.000 1~0.001 0 mD,标准差0.0003(图3)。

图2 样本模型产量、累计产量历史拟合及预测结果

图3 4个关键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

2.4 单井最终总可采(EUR)代理函数建立

设定代理函数的类型为普通克里金函数,从上述27个样本模型中随机选取23个作为训练样本,其余4个作为验证样本,模型关键拟合参数作为自变量,所预测的最终总可采量(EUR)作为因变量,经过迭代运算得到代理函数相关参数:变差函数基台值为1.35×1017,变差函数指数为1.5,其余参数如表4所示。

代理函数对Well-1的最终总可采量(EUR)预测结果与训练样本模型、验证样本模型模拟结果对比情况(图4)叙述如下:

图4中蓝色的点表示训练样本,红色点表示验证样本,横坐标为代理函数计算EUR值,纵坐标为样本数值模型模拟预测值,易见,训练样本EUR呈45度斜线,验证样本EUR几乎落在这条线上(误差小于5%),说明代理函数计算EUR精度高,能够用于下一步的EUR及SEC储量不确定性分析。

表4 代理函数参数权重参数权重基质渗透率/mD 0.280 6基质孔隙度/小数 0.598 9水力裂缝半长/m 0.737 2水力裂缝导流能力/(mD·m) 0.138 9

图4 代理函数计算结果与训练样本模型、验证样本模型模拟结果对比

2.5 基于蒙特卡罗的单井EUR及SEC储量不确定性分析

利用上一步建立的代理函数及4个拟合关键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进行蒙特卡洛

模拟,经过65000次运算得到Well-1井EUR的累积概率分布(CDF),如图5

所示。

从图5可见Well-1的EUR概率分布为截断正态分布,累计概率为90%的值

(P90,储量采出概率不小于90%)为0.50×108 m3,累计概率为50%的值

(P50,储量采出概率不小于50%)为0.61×108 m3,累计概率为10%的值

(P10,储量采出概率不小于 10%)为0.75×108 m3。

图5 Well-1井最终总可采量(EUR)累计概率分布图

利用EUR的P90值减去Well-1井之前的累计产气量0.35×108 m3,得到对应的SEC储量P10值为0.39×108 m3,同理,SEC 储量 P50 值为0.26×108 m3,

P90值为0.15×108 m3。该井SEC 储量的概率分布可由EUR概率分布直接得到,不再详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代理函数和蒙特卡罗模拟后,仅需数十次单井数值模拟运算,即可得到该井最终总可采量及SEC储量的概率分布,该实例运用普通PC机花费

20小时左右可完成,相比前文所述的动辄花费上百小时需要高端工作站甚至大型

计算机群的不确定性评估方法,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

对目前国际主流页岩气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流程的改进和创新应用。

该方法在节省运算成本的前提下也保障了计算精度,国际权威储量评估机构认为Well-1井不确定性计算结果考虑了页岩气单井SEC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路线清晰,计算结果能代表目前CN区块页岩气储层改造工艺水平。国际储量评估机构的计算结果与本计算结果对比如下。

可见,本文结果与国际评估机构计算结果相差仅为3%。本计算方法实用性强,具有推广性。

表5 Well-1井SEC储量计算结果对比SEC储量/108 m3 评估机构本文双方差

异P10 0.398 0.386 3.0%P50 0.272 0.260 3.0%P90 0.155 0.150 3.0%

2.6 不确定性方法与确定性方法对比

上述不确定性方法的分析结果一方面能对已有的确定性评估结果进行风险评价,另一方面能为新的确定性评估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仍以Well-1井为例,采用双曲递减模型进行气井产量历史拟合预测,从图6可见,双曲递减模型的递减指数b 是预测关键参数,在产量历史拟合精度相当的条件下,选取的b值不同,预测结

果不同,且预测结果的风险难以直观表示,若将其与不确定性评估结果对比,则可知:当递减指数b取1.0时得到的EUR值即是P10值,若b取0.8可得到P50

的值,若b取0.5时得到的是P90的值。SEC储量定义为采出概率大于等于90%且经济的储量,因此,b取0.5最合适,若仅靠经验选取b值,计算得到的Well-1井的SEC储量值可能偏大,进而导致对开发前景和投资回报的误判。

图6 Well-1井最终总可采量(EUR)确定性方法预测预测结果与概率

目前,本方法已经在CN区块运用30井次,得到以下认识:(1)该区块典型气

井SEC储量P90值为0.5~1.3亿方,(2)SEC储量P90值对应的递减指数(b)为0.5~1.0。上述两点认识均得到国际储量评估机构认可,为CN区块页岩气SEC储量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为CN区块页岩气储量资产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奠

定了基础。

3 结论

1)不确定性方法能综合考虑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特定井的SEC储量概率分布,直接反映储量评估风险,相较确定性方法更适合页岩气SEC

储量的评估。

2)笔者所述的评估方法对国际通用方法流程进行了创新,保障计算精度的同时节省了运算成本,增强了这类方法的实用性。

3)目前该方法已在CN区块推广应用,评估典型页岩气井30井次,所得到的评

估结果及认识均得到国际权威储量评估机构认可,运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永祥 ,李建忠 .非常规油气区带未开发储量评估指南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 65-66.Wang Yongxiang &Li Jianzhong.Gudelines for the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Undeveloped Reserves in Resource Plays[M].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12: 65-66.

[2] 潘林华 ,程礼军 ,陆朝晖 ,岳锋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进展 [J].特种油气藏 ,2014,21(4):1-6.Pan Linhua,Cheng Lijun,Lu Chaohui &Yue Feng.Simul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shale reservoir[J].Special Oil &Gas Reservoirs,2014,21(4): 1-6.

[3] 王永胜 .页岩气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 ,2015.Wang Yongsheng.Research on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method of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s[D].Nancho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5.

[4] 周祥 .页岩储层体积压裂产能数值模拟研究 [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2016.Zhou Xiang.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du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hale gas reservoir with volume fracturing[D].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2016.

[5]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 [D].南充:西南石油大

学 ,2013.Guo Jingjing.Research on multiple migration mechanisms and well testing theory for shale gas reservoirs[D].Nanchong: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3.

[6] 卢婷 .页岩气增产改造体积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分析 [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 ,2016.Lu

Ting.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shale gas SRV volume[D].Nanchong: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6.

[7] 柯玉彪 .多重运移机制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 ,2016.Ke Yubiao.Study on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reservoir with multiple migration mechanism[D].Nancho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6.

[8] 郑海军 .多段压裂水平井压力计算及分析方法 [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Zheng Haijun.Pressur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D].Hefei: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15.

[9] 李忠厚 ,吴小斌 ,张小凤 ,张通 ,张冕 ,胡之力 .威远气田某区块页岩气水平井产水率数值模拟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35(4): 64-68.Li Zhonghou,Wu Xiaobin,Zhang Xiaofeng,Zhang Tong,Zhang Mian &Hu Zhili.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f horizontal wells water cut in Weiyuan shale gas reservoir[J].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6,35(4): 64-68.

[10] 姜瑞忠,滕文超 ,徐建春 .压裂改造复合页岩气藏不稳定压力与产量分析方法 [J].天然气工

业 ,2015,35(9): 42-47.Jiang Ruizhong,Teng Wenchao &Xu Jianchun.Transient pressure and production analysis methods for composite shale gas reservoirs stimulated by fracturing[J].Natural Gas Industry,2015,35(9): 42-47.

[11] 李顺初 ,任丽 ,郑鹏社 ,桂钦民 .页岩气藏双渗透模型解的结构 [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17,36(1): 39-46.Li Shunchu,Ren Li,Zheng Pengshe &Gui Qinmin.Similar structure

of solutions for percolation model in dual-permeability of shale gas reservoirs[J].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7,36(1): 39-46.

[12] 邓世冠 ,鲁力 ,刘海娇 ,张旭辉 ,鲁晓兵 .一种孔隙裂隙网络模型及页岩气渗流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增刊 1): 76-79.Deng Shiguan,Lu Li,Liu Haijiao,Zhang Xuhui &Lu Xiaobing.Pore-fractural network model for compacted geomaterials and simulation of shale gas seepage[J].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2015,11(S1):76-79.

[13] 李玉梅 ,李军 ,柳贡慧 ,于丽维 ,刘明 ,鹿吉庆 .页岩气藏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敏感参数数值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5,22(2): 258-262.Li Yumei,Li Jun,Liu Gonghui,Yu Liwei,Liu Ming &Lu Jiqing.Numerical analysis of fracture sensitive parameters in a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layered shale reservoir[J].Fault-Block Oil &Gas Field,2015,22(2): 258-262.

[14] 程远方 ,董丙响 ,时贤 ,李娜 ,袁征 .页岩气藏三孔双渗模型的渗流机理 [J].天然气工

业 ,2012,32(9): 44-47.Cheng Yuanfang,Dong Bingxiang,Shi Xian,Li Na &Yuan

Zheng.Seepage mechanism of a triple-porosity dual-permeability model for shale gas reservoirs[J].Natural Gas Industry,2012,32(9): 44-47.

[15] 李旭成 ,李晓平 ,强小军 ,李可 .页岩气产能分析理论及方法研究综述 [J].天然气勘探与开

发 ,2014,37(1): 51-55,59.Li Xucheng,Li Xiaoping,Qiang Xiaojun &Li Ke.Theory and

method for shale-gas productivity analysis[J].Natural Gas Exploration

&Development,2014,37(1): 51-55,59.

[16] 赵金洲 ,符东宇 ,李勇明 ,郭希冉 ,彭瑀 .基于改进三线性流模型的多级压裂页岩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27(7): 1324-1331.Zhao Jinzhou,Fu Dongyu,Li Yongming,Guo Xiran &Peng Yu.Analysis of sensitive factors about multistage fractured well productivity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based on modified trilinear flow model[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6,27(7): 1324-1331.

[17] 张磊 ,姚军 ,孙海 ,孙致学 ,高莹 ,赵建林 .基于数字岩心技术的气体解析/扩散格子Boltzmann

模拟[J].石油学报,2015,36(3): 361-365.Zhang Lei,Yao Jun,Sun Hai,Sun Zhixue,Gao Ying

&Zhao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9332238.html,ttice Boltzmann simulation of gas desorption and diffusion based on digital core technology[J].Acta Petrolei Sinica,2015,36(3): 361-365.

[18] 岳陈军 ,张烈辉 ,赵玉龙 ,郭晶晶 .考虑表面扩散的页岩气渗透率两区复合解析模型[J].水动力学

研究与进展,2016,31(3): 362-371.Yue Chenjun,Zhang Liehui,Zhao Yulong &Guo Jingjing.A dual-zone composite analytic model for shale gas permeability considering surface diffusion[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6,31(3): 362-371.

[19] 赵天逸 ,宁正福 ,何斌 ,张廉 .页岩等温吸附理论模型对比分析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014,16(6): 55-58.Zhao Tianyi,Ning Zhengfu,He Bin &Zh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9332238.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models of shal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14,16(6): 55-58.

[20]谢亚雄 ,刘启国 ,王卫红 ,李若莹 ,胡小虎 .页岩气藏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35(5): 163-169.Xie Yaxiong,Liu Qiguo,Wang Weihong,Li Ruoying &Hu Xiaohu.Productivity predicting model of the multiple-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shale gas reservoirs[J].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16,35(5):163-169.

[21] 王伟 ,樊冬艳 ,孙海 .页岩气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J].科学技术与工

程 ,2015,15(31): 36-41.Wang Wei,Fan Dongyan &Sun Hai.Productivity model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staged multi-cluster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shale gas reservoirs[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5,15(31): 36-41.

[22] 朱光普 ,姚军 ,樊冬艳 ,曾慧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 [J].力学学报 ,2015,47(6): 945-954.Zhu Guangpu,Yao Jun,Fan Dongyan &Zeng Hui.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shale gas reservoir[J].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2015,47(6): 945-954.

[23]张帆.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方法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 ,2014.Zhang Fan.Well test analysis research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shale gas well[D].Nancho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4.

[24]李政澜.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 ,2017.Li Zhenglan.Research on well testing theory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for shale gas

reservoirs[D].Nancho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7.

[25]李陈.页岩气非定常渗流理论及其试井应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13.Li

Chen.Transient flow theory of shale gas and application on well test[D].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2013.

[26] 姚同玉 ,黄延章 ,李继山 .页岩中页岩气渗流系数计算模型[J].应用数学和力学 ,2014,35(8):

939-948.Yao Tongyu,Huang Yanzhang &Li Jishan.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hale gas in shale matrix[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2014,35(8):939-948.

[27] 韩国庆 ,任宗孝 ,牛瑞 ,李斌 ,师俊峰 ,吴小军 .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非稳态渗流模型[J].大庆石

油地质与开发,2017,36(4): 160-167.Han Guoqing,Ren Zongxiao,Niu Rui,Li Bin,Shi Junfeng

&Wu Xiaojun.Unsteady seepage model of the shale-gas staged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J].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17,36(4): 160-167. [28]郝进 ,姜振学 ,邢金艳 ,李卓 ,唐相路 ,苏娇 .一种改进的页岩气损失气含量估算方法 [J].现代地

质 ,2015,29(6): 1475-1482.Hao Jin,Jiang Zhenxue,Xing Jinyan,Li Zhuo,Tang Xianglu &Su Jiao.An improved method of calculating lost gas content of shale

gas[J].Geoscience,2015,29(6): 1475-1482.

[29] 陈作 ,薛承瑾 ,蒋廷学 ,秦钰铭 .页岩气井体积压裂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建议 [J].天然气工

业 ,2010,30(10): 30-32.Chen Zuo,Xue Chengjin,Jiang Tingxue &Qin Yuming.Proposal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racturing by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SRV)in shale gas wells in China[J].Natural Gas Industry,2010,30(10): 30-32.

[30] Yang CD,Nghiem L,Erdle J,Moinfar A,Fedutenko E,Li H,et al.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workflow for probabilistic forecasting of brown fields constrained by historical

data[C]//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28-30 September

2015.Houston,Texas,USA: SPE,2015.

[31] 杨静 ,陈冬 ,程小红 .贝叶斯公式的几个应用 [J].大学数学 ,2011,27(2): 166-169.Yang

Jing,Chen Dong &Cheng Xiaohong.Some applications of Bayesian formula[J].College Mathematics,2011,27(2): 166-169.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页岩气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的一种方法——以CN区块Well-1井为例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页岩气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的一种方法——以CN区块Well-1井为例 李舫;吴娟;杨家静;汪华;孙挺 【摘要】四川盆地页岩气规模开采时间短,页岩气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方法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评估准确度较高的不确定性方法还未普遍应用.为此,在分析国外页岩气单井SEC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贝叶斯原理,应用拉丁超空间抽样方法与单井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页岩气单井数值建模关键参数与单井最终总可采量(EUR)的函数关系式(代理函数),再对代理函数进行蒙特卡罗模拟,从而得到页岩气单井最终总可采及SEC储量的概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单井数值建模关键参数为随机变量,呈截断正态分布;②页岩气单井最终总可采量与SEC储量也呈截断正态分布;③不确定性评估结果能够为确定性评估方法参数取值提供直接依据.结论认为:相比页岩气单井SEC储量确定性的评估方法,不确定性方法能综合考虑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SEC储量概率分布,直接反映评估风险,更适合页岩气SEC储量的评估.同时,该评估方法增强了国际通用方法的实用性.【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18(041)004 【总页数】9页(P38-46) 【关键词】页岩气;SEC;最终总可采量;动态评估;贝叶斯原理;不确定性;数值模拟;蒙特卡罗 【作者】李舫;吴娟;杨家静;汪华;孙挺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0 引言 “SEC”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简称,SEC储量即为上市储量,其内涵为“合理客观,剩余经济可采”,相当于国内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上市的油气生产经营公司每年须评估自身的SEC储量并向股民披露。SEC储量的品质及数量是油气公司在资本市场竞争力的体现。近年来,随着页岩气田的大力开发,越来越多的页岩气SEC储量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其评估方法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其SEC储量评估与常规气不同,是以单井为评估单元,采用动态法评估证实已开发储量,在单井证实已开发储量平均值基础上确定未开发区域单井证实未开发储量的大小。因此,单井SEC储量动态评估方法是页岩气SEC储量评估中的关键技术[1]。 页岩气藏大多采用水平井开发,单井产能受水力压力压裂等增产措施效果影响大[2],由于在开发初期,生产资料有限,难以准确定量判断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的关键参数,如水力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等[3-10],加之页岩气储层水力裂缝数学描述及页岩气的储层中多尺度渗流理论尚不成熟[11-19],因此,在开发初期预测页岩气井的产能并评估其SEC储量,相比常规天然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即SEC储量评估具有很大风险[20-29],难以评判其经济性。 为应对这一难题,国外建立了的页岩气藏SEC储量不确定性评估方法体系,其技术路线为选取目标区块典型页岩气井,建立单井数值模型,预测单井最终总可采量

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

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 年) 一、前言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近几年,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产量快速增长,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主要资源国都加大了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11 年至2015 年,展望到2020 年。 二、规划基础和背景 (一)发展基础 1、页岩气资源潜力 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发育海相页岩,华北地区、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等广泛发育陆相页岩,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较大。据专家预测,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 2、页岩气发展现状 (1)资源调查 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初步进展。研究和划分了页岩气资源有利远景区,启动和实施了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初步摸清了我国部分有利区富有机质页岩分布,确定了主力层系,初步掌握了页岩气基本参数,建立了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标准,优选出一批页岩气富集有利区。 (2)资源管理 经国务院批准,2011 年12 月 3 日,国土资源部已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将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加强管理。针对页岩气的特点和国外成功经验,明确了“调

查先行、规划调控、竞争出让、合同管理、加快突破”的工作思路;根据已选定的页岩气有利远景区和页岩气探矿权管理目标,编制了页岩气探矿权设置方案;引入了市场机制,创新了页岩气资源管理,开展了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工作。(3)勘探现状 我国页岩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鄂尔多斯盆地、西北地区主要盆地。截至2011 年底,中石油在川南、滇北地区优选了威远、长宁、昭通和富顺-永川 4 个有利区块,完钻11口评价井,其中 4 口直井获得工业气流。中石化在黔东、皖南、川东北完钻 5 口评价井,其中 2 口井获得工业气流,优选了建南和黄平等有利区块。中海油在皖浙等地区开展了页岩气勘探前期工作。延长石油在陕西延安地区 3 口井获得陆相页岩气发现。中联煤在山西沁水盆地提出了寿阳、沁源和晋城三个页岩气有利区。 截至2011 年底,我国石油企业开展了15 口页岩气直井压裂试气,9 口见气,初步掌握了页岩气直井压裂技术,证实了我国具有页岩气开发前景。完钻两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 和建页HF-1 井。 (4)对外合作 2009 年,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就联合开展资源评估、技术合作和政策交流制定了工作计划。我国石油企业与壳牌公司签订富顺-永川联合评价协议,与挪威、康菲、BP、雪弗龙、埃克森美孚公司建立联合研究合作意向,收购了部分国外页岩油气区块权益。 (5)科技攻关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立了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以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发力度。 3、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资源情况尚不清楚。我国具有页岩气大规模成藏的基本条件,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资源总量和分布尚未完全掌握。 (2)关键技术有待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3)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需研究制定资源勘探开发准入资质和门槛,以加快其发展。

预测页岩气单井产量及最终储量的经验法分析

预测页岩气单井产量及最终储量的经验法分析 李海涛;王科;补成中;张庆;张砚 【摘要】为了简单、快速且准确有效地预测页岩气单井产气量及估算最终储量(EUR),详细分析了目前最常用的2种适用于页岩气藏单井产量及EUR预测经验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缝流主导的产量递减预测新方法,并结合四川盆地一口页岩气井详细地给出了该方法的应用步骤.实例应用表明,与YM-SEPD法和Duong法的预测结果相比,新方法预测的未来日产气量和EUR最为准确,预测EUR相对误差仅为3.98%.该方法为准确、快速预测页岩气单井的未来日产气量及EUR提供了借鉴,对裂缝线性流主导的致密气井产能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 【年(卷),期】2019(026)003 【总页数】5页(P74-78) 【关键词】页岩气;经验方法;产量预测;EUR;四川盆地 【作者】李海涛;王科;补成中;张庆;张砚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江油 62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8

0 引言 页岩气藏存在吸附气[1]及需经过分段多簇压裂改造才能有效产气[2]的特征,其产 气规律有别于常规气藏[3-5]。因此,根据常规油气藏产量递减规律总结得到的Arps经典递减模型[6-7],并不适用于页岩气藏。前人经过研究,提出了几种适用于页岩气藏的经验方法[3,8-16],但大多存在如下缺点:参数较多,且以试算得到,没有累计产气量的直接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复杂,计算结果误差大。只有 YM-SEPD法及Duong法的模型参数可通过Excel拟合历史产量数据获取,不需 要预估试算或者通过专门图版拟合获取,计算步骤简单,不会产生多解[4]。因此,这2种方法在石油工业被广泛使用,但YM-SEPD及Duong法依然有较大的缺陷。对比分析了这2种模型产生缺陷的根本原因,结合Duong法优势,提出了一种最新的基于裂缝流主导的递减模型,通过Excel进行操作、计算更加简便且结果更加准确。利用该方法分别对四川盆地涪陵区块、威远区块、长城区块的典型页岩气井进行计算,并对比了YM-SEPD和Duong法计算结果,新方法优势明显。 1 YM-SEPD及Duong法的优缺点分析 大量学者[17-20]经过实际案例分析得到:①SEPD法使用边界控制流前的数据预 测页岩气井EUR,结果会偏小,数据越少,结果偏差越大;②与SEPD法相比,Duong法预测EUR更准确,但是在数据少于2 a的情况下,EUR预测结果偏大。另外,YM-SEPD法只是改进了SEPD法参数的获取途径,并没有改变其本质,所以YM-SEPD法依然存在SEPD法的缺点。 YM-SEPD法的日产气量公式及递减率公式[10]分别为: (1)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要点及层位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要点及层位 路坤桥;孙玉学 【摘要】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利用页岩气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降低我国 油气的对外依存度,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在设计页岩气井时,埋深、产状和厚度是要点,即井深大于500 m,页岩单层厚度不小于30 m,页岩层倾角不能大于30°,井位离断层不能小于3 km,至少要离开地面出露的岩体面积3倍。地震勘探不仅能获得页岩的埋深、产状和厚度,而且能获得页岩气开发时所需的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因此,地震勘探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时最重要的手段,地震勘探的要点:放炮孔深3~5 m,孔深及炸药量要做试验,排列道间距20 m,炮间距40 m,256道滚动接收,64次覆盖,25炮/km 。我国页岩气层位以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新生代的古近纪地层为主,且海相地层的成藏条件优于海陆交互相、陆相地层的成藏条件。上述要点能为企业在页岩气区块投入勘探开发实物工作量及未来投标国家页岩气区块时参考。%The shale gas resource in China is huge. Developing shale gas is beneficial to alleviate environment pollution, cat reduce the external dependency of oil and gas,and ensure energy security. Depth,occurrence and thickness are key points when shale gas well designed. That is to say,well depth is more than 500 meters;shale layer thickness is not less than 30 meters;dip angle of shale formation is not more than 30;distance between well and fault is more than 3 kilometers;and area between well and rock mass boundary of the ground is more than that of three times. Seismic exploration can obtain not only depth,occurrence and thickness of shale strata,but also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shale strata which are needed when shale gas

基于返排产水数据的页岩气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基于返排产水数据的页岩气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王妍妍;刘华;王卫红;胡小虎;郭艳东;戴城 【摘要】对于页岩气藏,采用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可在地层中形成一个复杂裂缝系统,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因此复杂裂缝系统的定量刻画对准确预测页岩气井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早期返排产水数据并获取储层改造信息,假设裂缝内流体流动为径向流和线性流,考虑基质向裂缝系统供气对产水的影响,得到气井定产量生产时的水相渗流数学模型,结合物质平衡方程得到压力解,根据杜哈美原理将模型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气井放喷排液阶段变产量生产条件下.模型求解分析发现,当裂缝系统进入整体泄压阶段后,双对数坐标中规整化产水量和物质平衡时间的关系表现为斜率为-1的直线段,特征线分析可确定有效裂缝体积和裂缝形状参数.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方法进行验证,并结合现场实例完成有效裂缝体积求取.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产水数据分析时返排数据不可省略,否则获得的有效裂缝体积偏小.提出的方法为利用返排产水数据评价压裂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卷),期】2019(026)004 【总页数】7页(P125-131) 【关键词】页岩气;压裂效果;返排;特征线诊断;裂缝体积 【作者】王妍妍;刘华;王卫红;胡小虎;郭艳东;戴城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

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 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页岩 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 究院,北京10008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7 目前进行页岩气井压裂改造参数解释时多采用微地震监测[1]、压后评估[2-4]等技术,或以气井返排后的生产数据为对象[5]进行诊断分析。而气井压裂完成且尚未进行放喷排液时,改造缝网完全被压裂液而非气体充填,返排过程记录的产水数据必定包含了改造缝网特征信息,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有助于在试采早期正确认识压裂改造效果,为下一步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调整提供依据[6-7]。 中外学者已开始关注返排数据所隐含的裂缝信息。CRAFTON等提出利用早期返 排数据计算裂缝导流能力的方法[8],但在渗透率等参数未知的情况下,不能计算裂缝孔隙体积;ABBASI等将生产过程分为3个阶段[9],针对第1个阶段建立规整化压力-物质平衡时间线性关系模型,但未考虑气体压缩性对返排过程中产 液的影响,得到的裂缝体积往往偏大;CLARKSON 等假设地层中为单相[10]、两相[11-12]流动的情况下用产水量数据计算裂缝孔隙体积,该模型也没有考虑气体膨胀的影响;WATTENBARGER等采用数值技术模拟气水两相流动[13],给出了利用返排和产水数据计算裂缝参数的方法。除此之外,部分学者利用实验[14-15]或数值模拟方法[16]分析了气井返排过程中的微观流动规律,ZOLFAGHARI等提出利用组分模拟器进行盐离子浓度拟合来评价压裂缝网复杂程

页岩气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选择研究

页岩气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选择研究 陈强;王怒涛;阮开贵;张梦丽 【摘要】页岩气藏开发递减规律有Arps模型、SEPD模型、Duong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模型等.Arps递减规律是气井产量递减分析的主要方法.递减规律模型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单一的转化为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回归,选择相关系数高的作为分析方法.第二种组合递减模型,可以组合成多种模型,主要利用非线性回归,选择相关系数高的作为分析方法.提出一种新的选择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利用各种递减规律的线性组合,分析每种递减规律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关联程度,根据关联程度的高低排序选择递减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分析,生产数据拟合精度高,为递减分析方法选择提供依据.%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of the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during the shale gas reservoir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Arps model,the SEPD model,the Duong model and their composition models.Among them,the Arps model is the main method. There are two main choices of the appropriate decline methods.One is to transform the data into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and the meth-od with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an be deemed as the better model.The other is to use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models and choose the analysis method with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Then we proposed a new method to choose the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model,and obtained the relation degree by comparing the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decline analysis models with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data,furthermore,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orrelation in order,selected the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method.This method is validated by the

不确定性页岩油气产量递减预测方法

不确定性页岩油气产量递减预测方法 白玉湖;徐兵祥;陈桂华;陈岭 【摘要】由于页岩储层的特殊性及长水平井多段压裂效果差异化特点,通常采用针对一个区块(区域)范围给出一条代表期望产量平均值的产量递减曲线的方法,来预测评价区块(区域)页岩油气的产能.此方法简单、快捷,无需分析单井产量差异,但只能给出确定的产量预测,存在着一定的经济评价风险.为此针对区块具有充分的生产动态数据和没有生产数据两种情况,分别研究了不确定性页岩油气产量递减预测方法.当区块拥有充分的生产动态数据时,预测方法建立在各井典型曲线参数的概率分布形式分析的基础上,可获得最终可采储量(EUR)的概率分布规律;而在没有生产数据时,预测方法建立在获得地质、油藏、工程参数概率分布基础上.该不确定性页岩油气产量递减预测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数据分析、评价,效果较好. 【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16(039)003 【总页数】4页(P45-48) 【关键词】动态数据;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不确定性;预测方法 【作者】白玉湖;徐兵祥;陈桂华;陈岭 【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研究总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正文语种】中文 在对页岩油气区块进行规模开发前,通常选择甜点区进行先期开发,然后根据页岩油气井生产情况估算产能,从而为未开发区域布井提供产量预测。但由于页岩油气

藏储层孔隙是纳米尺度、渗透率为纳达西级,非均质性极强,长水平井多段压裂对页岩储层的强烈改造等原因,导致同一个甜点区内、甚至是同一个井场内的页岩油气井单井产量都会有一定差异,不同区块之间差异更大。通常的做法是针对一个区块,或者某个划定区域范围给出一条产量递减曲线作为该区域或者划定区域范围内所有井期望产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优点是简单、快捷,无需对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压裂工艺导致的单井产量差异进行分析,缺点是只给出确定的产量预测,对经济评价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探索不确定的产量递减预测方法,为项目的整体评价提供产量预测参考。 页岩油气产能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①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典型曲线方法[1];②基于基质和裂缝耦合的流体渗流机理的简化解析方法[2-3];③考虑 储层和流体复杂因素及渗流、解吸附等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4-7]。目前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典型曲线方法。针对区块有充分生产动态数据和无生产动态数据条件,本文提出了不确定性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预测方法。 国际上应用较多的页岩油气典型曲线模型包括:基于Arps典型曲线模型,修改的双曲递减模型[8],幂律指数模型[9],混合典型曲线模型[10],Duong模型[11]等。由于长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目前多段压裂水 平生产历史都不够长,很难验证生产后期的递减情况。因此,工业界应用较多还是双曲递减模型或者修改双曲递减,本文以双曲递减为例,如下所示: 式中: Di—递减率,1/d; n—递减指数,无量纲; qi—初始产量,m3/d。 在对单井进行产量递减预测时,针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应用已有研究[12-13]。对多口生产井、且生产动态数据充分的区块而言,可

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预测推荐做法

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预测推荐做法 白玉湖;陈桂华;徐兵祥;陈岭 【摘要】针对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预测因预测方法不一致而导致预测结果因人而异的问题,建立预测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推荐做法及基本流程。对目前典型曲线模型进行分析和对比,给出典型曲线模型选择建议。本文在典型曲线关键参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单井和区块确定性典型曲线预测流程;针对单井和区块,在有、无生产数据条件下,建立了相对应的不确定性典型曲线预测方法。本文方法可为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预测提供规范性做法。 【期刊名称】《非常规油气》 【年(卷),期】2017(004)003 【总页数】5页(P49-53) 【关键词】页岩油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推荐做法 【作者】白玉湖;陈桂华;徐兵祥;陈岭 【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8 页岩油气藏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藏,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具纳米级孔隙尺度、纳达西级渗透率,因此其商业性开发必须依赖于对页岩储层的体积改造。长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是页岩油气得以商业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体积改造进一步加剧了储层

的非均质性,这导致了页岩油气产能评价技术与常规天然气具有很大的差别。 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典型曲线方法[1];第二类是基于基质和裂缝耦合的气体渗流机理的简化解析方法[2-3];第三类是考虑储层和流体复杂因素及渗流、解吸附等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4-7]。目前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典型曲线方法。但在应用典型曲线预测递减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系列问题,缺乏统一的流程和方法,比如与典型曲线相关的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典型曲线的预测流程、如何进行不确定性递减预测等。本文以实践为基础,结合理论研究成果,给出了在页岩油气实际生产中确定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推荐做法及基本流程,以期为页岩油气产能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1 基于Arps模型的典型曲线模型 Arps递减模型根据递减指数取值不同,可为双曲递减、指数递减和调和递减3种形式。在页岩油气递减预测中,为了拟合瞬态流动,双曲递减曲线的递减指数常常大于1。由于其瞬时递减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因此会造成乐观的后期产量预测。 1.2 修改的双曲递减模型 为解决瞬时递减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容易导致高估最终可采储量(EUR)的问题,页岩油气常借用Robertson等引入的修改的双曲递减方法;但却带来了新的困难,即如何确定双曲递减何时转换为指数递减,这一问题目前没有公认的方法。 1.3 幂律指数模型 为解决双曲递减后期预测偏于乐观的问题,Ilk等提出了幂律指数递减模型,以此作为对传统指数递减方法的修改[8];但其参数较多,且参数物理意义不明确。1.4 混合典型曲线模型 Ambrose等假定裂缝是无限导流能力和定井底流压,基于此提出了混合典型曲线的预测方法,即采用分析法和经验法的混合[9]。在线性流动阶段采用分析法,拟压力差和流量的比值与时间的平方根在对数图上呈线性关系。预测边界控制流动阶

关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

关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 摘要: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页岩气资源评价主要包括了资源量计算和有利区优选两部分。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出了页岩气的几种常用储量计算方法。其中,类比法主要用于新区、气田开发前和生产早期的资源评价;体积法是天然气资源量评估最常用的方法,它不依赖气井的生产动态趋势,是勘探开发前期和初期资源量及储量评估的最好方法之一;测井分析方法适用于钻井评价和开发期间,是以大量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分析工作为基础;物质平衡法在气田开发的中、后期应用十分普遍;递减曲线法适用于气田开发中、后期,以大量的生产数据为基础;数值模拟方法以生产数据为基础,适用于气藏开发阶段。 关键词: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页岩气开采现状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Shale Gas Resource Abstract: Shalegas,asthe important supplement of conventional energy,has been gradually entering into our eyes with the continuously rising require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coal,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The evaluation and technology of shale gas resource include two aspects of reserves calculation and favorable areas select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commonly use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shale gas resources abroad. Among them, the analogy method is mainly used for evaluating gas resources of new area of the shale gas, pre-development and early stage of production of gas fields. V olume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natural gas resources assessment, and it does not rely on the dynamic trend of gas well produc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one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sources and reserves for the early stage of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ogging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cable during the period of well drilling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as field, which is based on lots of drilling, well logs and core analysis. Material balance method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of gas field development. Decline curve method,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production data, is suited to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of gas field develop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production data, is suitable for gas reservoir development stage. Key words:shale gas;methods of resource evaluation;exploitation status of shale gas

井控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评价方法

井控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评价方法 陈元千;齐亚东;傅礼兵;位云生 【摘要】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藏由超致密基质和天然裂缝系统组成.基质中的页岩气是自生、自储和自闭的吸附气,裂缝系统中的页岩气为自由气,其中吸附气为页岩气的主体部分,必须通过打水平井进行多段压裂,才能从压裂产生的裂缝面解吸出来.这种被水平井控制的解吸气和自由气量总称为井控页岩气资源量.评价页岩气藏基质中的吸附气资源量和裂缝系统中自由气的资源量,通常采用体积法.其有效应用受基质中原始吸附气含量、天然裂缝系统的有效孔隙度、页岩视密度和原始地层压力准确性的影响.应当指出,中国于2014年颁布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评价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体积法公式是错误的,而且也缺少动态法应用的具体内容.为此,根据页岩气以井为开发单元的特点,提出利用动态法评价井控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方法.3口页岩水平气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建方法是实用且有效的. 【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年(卷),期】2018(025)004 【总页数】6页(P73-78) 【关键词】页岩气;井控;可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评价方法 【作者】陈元千;齐亚东;傅礼兵;位云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8 中国拥有比较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量,近几年来已逐步进入工业开发阶段。2016年页岩气的年产量已近80×108 m3/a,约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5.9%,并拥有近500口页岩水平气井。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气,它由超致密基质中的吸附气和裂缝系统中的自由气组成,而页岩基质中的吸附气是页岩气资源的主体。应当指出,页岩基质渗透率为平方纳米级,比毫达西小3个数量级,如此低的基质渗透率,根本不存在吸附气的解吸和流动条件。因此,必须通过打水平井,并进行大型多段水力压裂,才能使吸附于裂缝面的气发生解吸,与储存自由气的天然裂缝系统相沟通,形成可用于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井控评价单元。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评价页岩吸附气和自由气资源量的DZ/T 0254—2014[1]中规定的体积法,竟然是错误的[2]。就体积法本身而言,影响页岩气资源量评价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比如,页岩的原始吸附气含量、页岩的视密度、天然裂缝系统的有效孔隙度和原始地层压力等。 在拥有页岩气井大量动态资料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动态法评价井控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陈元千等已作出了有效尝试[3]。对于垂直气井,陈元千于1991年提出的垂直井压降曲线拟稳态方程[4],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四川盆地大量定容裂缝性气藏探明地质储量的评价,并被引入SY/T 6098—2000和SY/T 6098—2010[5-6]。基于文献[7-8]的研究成果,笔者重新推导了评价水平气井井控页岩气可动地质储量的压降曲线拟稳态方程。陈元千于2005年提出的快速直接评价油气井、油气藏和油气田可采储量的方法[9],于2010年被引入SY/T 5367—2010[10]。基于文献[11-12]的研究成果,经推导得到由文献[13]

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气井合理配产方法探讨

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气井合理配产方法探讨 米瑛;王振兴 【摘要】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初期,气井的产能评价存在诸多问题,采用陈元千“一点法”公式对页岩气井产能进行计算误差较大,不能有效指导气井配产.为了探索适合本地区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方法和合理配产方式,通过开展多口页岩气井的产能试井,并校正中、高排液气井产能试井异常数据,建立了针对该地区页岩气井不同排液量下的一点法产能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的无阻流量与产能试井求得的无阻流量误差范围在-12%~5%之间,二者计算结果较吻合.同时采用采气指示曲线法提出涪陵页岩气田气井6个无阻流量区间相应的合理配产系数.在气井投产初期,可采用合理配产系数进行气井配产;生产中频繁调产井,采用压降产量动态配产法优化气井配产,也可采用两者兼顾的方法指导气井配产.所提出的合理配产方法,可以为涪陵页岩气田气井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17(040)003 【总页数】6页(P78-83) 【关键词】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气井;产能评价;采气指示曲线;压降产量;合理配产 【作者】米瑛;王振兴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Abstract: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Fuling Shale Gasfield, the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of shale gas wells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When the single-point method proposed by Chen Yuanqian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productivity of shale gas wells, the calculation error is larger, making the results ineffective to guide the proration of gas wells. To find a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rational proration mode suitable for the shale gas wells in this area, productivity test was conducted for multiple shale gas wells, and the abnormal productivity test data of gas wells with medium and high drainage were corrected. Then, the single-point productivity calculation formula of shale gas wells in this area at different drainages was established. The error between the absolute open flow (AOF)calculated by this formula and that derived from productivity test ranges from -12% to 5%, indicating they are accordant. The indicating curve of gas produc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ational proration coefficients corresponding to 6 AOF intervals of shale gas wells in Fuling Shale Gasfield. When a gas well is initially put into production, it can be prorat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nal proration coefficient. The gas well whose production rate is adjusted frequently during the production can be prorated dynamically depending on pressure-drop production, or by using this method together with the rational proration coefficient. These rational proration methods provide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gas wells in Fuling Shale Gas Field. Keywords:Sichuan Basin; Fuling area; Shale gas well; Productivity

页岩油单井eur计算方法

(原创实用版4篇) 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 序言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页岩油单井eur计算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

(4篇) 《页岩油单井eur计算方法》篇1 页岩油单井 EUR(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计算方法是通过估算单井页岩油储量和采收率来确定的。储量估算通常是通过地质模型和地球物理数据进行的,而采收率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页岩孔隙结构、渗透率、压力、温度等。 一种常用的单井 EUR 计算方法是基于稳态流量测试(Steady-State Flow Test)的数据。在稳态流量测试中,井口产量和压力数据被记录下来,并用于计算页岩油的流体性质和井的产能。这些数据与地质模型和地球物理数据相结合,可以用于估算储量和采收率。 另一种计算单井 EUR 的方法是使用动态流量测试(Dynamic Flow Test)数据。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井中安装一个测试工具,以记录流量和压力数据,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测试。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页岩油的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并预测单井的产量和寿命。 页岩油单井 EUR 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储量和采收率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市场价格等。 《页岩油单井eur计算方法》篇2 页岩油单井 EUR(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计算方法是通过考虑井的产能、压裂效果、地质条件等因素,预测单口井可以开采出的页岩油最终采收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需要获取单井的生产数据,包括初始产量、稳定产量、压裂前后的产量变化等信息。 2. 然后,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采收率的影响,例如页岩厚度、渗透率、孔隙度等。 3. 接着,需要考虑压裂效果对采收率的影响,包括压裂液配方、压裂阶段

一种评价页岩气水平井气层产气性的方法

一种评价页岩气水平井气层产气性的方法 采用Delphi法优选建模参数,建立一种利用工区均方根产能指数预测页岩气井水平段气层无阻流量的方法,在四川盆地某页岩气田应用65口井,无阻流量计算误差平均不超过±30%,产气性评价符合率达到89.2%。 标签:页岩气;水平井;气层;产气性;评价方法 页岩气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是国内外非常规能源开发的热点之一。由于国内页岩气开发起步相对较晚,成本高,风险极大,技术门槛高,导致各类投资相对较少,包括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后的水平段气层产气性定量评价在内,许多关键技术研发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 1 技术背景 页岩气层产气性评价常用方法,主要是利用页岩气储层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总有机碳含量、含气量等关键参数综合评价,多表现为“定性”。由于缺乏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气层无阻流量录测井预测方法,页岩气储层录测井解释评价和页岩气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后的水平段气层产气性评价很少使用无阻流量参数,也无法通过可比的评估对象进行压裂测试效果预测。随着页岩气开发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丰富,研究基于储层特征和压裂作业资料的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气层产气性评价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效益。 2 评价模型与方法 2.1 参数选取 建模参数包括:产气性待评价气层,需依据传统方法解释的优质页岩气层(Ⅰ类)、页岩气层(Ⅱ类),不包括含气层(Ⅲ类);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气层长度、压裂液总量、支撑剂用量、无阻流量、单井产能指数、工区均方根(RMS)产能指数等,采用Delphi(德尔斐)分析法。 Delphi法核心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结论。Delphi法特点是依据一定的程序,以反复填写问卷搜集各方意见,并采用匿名方式,专家组成员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互相不讨论。经过几轮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形成可靠的集体判断结果。因此,该方法也常被称为专家评价法。 2.2 评价模型 评价页岩气井水平段气层产气性工作流程见图1。

页岩气水平井动态评价方法

页岩气水平井动态评价方法 刘晓华;邹春梅;姜艳东;翟振宇 【摘要】页岩气在储层特征、渗流机理、完井工艺和动态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常规气藏.我国页岩气开发处于探索阶段,总结国外页岩气井动态规律和评价方法,对国内页岩气井动态评价和工艺措施的制定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根据国外页岩气水平井生产实践和研究成果,总结了页岩气水平井流动机理和生产特征,并重点剖析了目前页岩气水平井动态评价方法,包括流动特征的识别、有效裂缝参数的计算和改造范围内动态储量确定.从气井流动特征来看,不稳定线性流是页岩气水平井常表现出的流动特征,利用这一阶段的动态数据就能评价水平井压裂后形成的有效裂缝参数;有些井在线性流之后会出现边界流,表示整个改造范围内总体处于衰竭状态,利用这一特征可以评价改造范围内的动态储量.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2013(035)003 【总页数】4页(P55-58)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动态评价;可采储量;产量递减;压裂效果评价 【作者】刘晓华;邹春梅;姜艳东;翟振宇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7 页岩气的储层特征、流动机理、钻完井技术和生产动态特征都有别于常规气藏。我国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探开发处于探索阶段[1],总结国外页岩气井动态评价方法,对国内页岩气井产量预测和工艺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页岩气是以游离和吸附状态存在于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与常规气藏相比,页岩气储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自生自储,页岩本身既是气源岩又是储集层[2];二是储层物性比较差,页岩气的有效孔隙度一般只有1%~5%,渗透率随裂缝发 育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一般基质渗透率介于10-4~10-6 mD之间[3-4]; 三是天然气在页岩中主要以自由气和吸附气两种形式存在,吸附气含量在20%~85%之间,一般 50% 左右[5]。 页岩气由于储层物性差,多数页岩气井不具备自然产能。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进步,对页岩气的成功开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水平井多级压裂是目前页岩气开发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在美国页岩气生产井中,有85%的井是采用水平井和多 级压裂技术结合的方式开采[6]。依靠水平井多级压裂,产生大量的裂缝网络,大大增加了气藏与井筒的沟通面积,有效提高了气井的泄流能力,使页岩气井产量大幅度提高[7]。 微地震技术的应用对监测压裂裂缝形态及走向、评价压裂措施效果、改进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微地震技术进行监测发现,在页岩储层中,压裂形成的裂缝并非传统的局部单一裂缝,由于压裂沟通了天然裂缝和岩石层理,在形成一条或者多条主裂缝的同时,在主裂缝的侧向形成次生裂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级次生裂缝,主裂缝与多级次生裂缝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 由于页岩气基质渗透率极低,有效的泄流范围只在裂缝延伸的范围内,这个通过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