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页岩气2011-2015规划

合集下载

我国常规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分布现状及分析

我国常规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分布现状及分析

我国常规能源及非常规能源分布现状及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能源供需形势日趋紧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耗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的资源正在日渐短缺,而且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这些常规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常规能源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难题。

而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以其储量巨大、分布集中、开发技术日趋进步等特点,成为世界勘查开发的新宠,前景广阔。

关键词: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资源0前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必然会由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能源的依赖向对新型能源或者新能源的研发的转变[]1。

1 我国能源概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317987(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其中原煤占比77。

8%,原油占比9。

1%,天然气占比4.3%,水电、核电、风电等占比8.8%。

相较于2010年,原煤生产量增长了8.8%。

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的报告[]2,中国在2011年贡献了69%的全球煤炭产量增长,此外中国和美国都是全球风力发电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我国能源的储量与分布可以根据地理上的特点来进行相关的划分,总的来说西多东少、北多南少[]3。

按照对能源种类的划分,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与东部海域,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他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这些都与地理位置有关,相较于前面提到的几种能源只占少部分,故不详细论述。

然而沿海东部城市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东部资源的匾乏决定了资源需要大规模的从西部往东部运送,或者从国外进口。

能源分布与对能源需求的地区差异严重影响了能源的配置与对能源的有效利用[]4。

为此,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成为了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到2011年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为20亿吨,产量为4090千桶/日、203.6百万吨,列世界第五位,较之于2010年,增长0。

页岩油、页岩气

页岩油、页岩气






页岩气发展状况
美国是“页岩气革命”的发祥地,从1982年开始探索性 开采到2003年实现水平井开采,经过20年多的努力,终于获 得了成熟技术。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只有110亿立方米, 在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为1.6%。到了2010年,美国页岩气 产量上升至1378亿立方米,占比达到了23%。在页岩气产量 的推动下,美国已于2009年替代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天然 气生产国。 加拿大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对页岩气进行勘探 与商业开发的国家。2007年加拿大第一个商业性页岩气藏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投入发,2008年加拿大页岩气 产量为10亿立方米,2009年产量达72亿立方米。 在北美地区之外,欧洲、亚洲等地区已有大约30个国 家开展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工作。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国 家的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 中国国家能源局制定的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计划达65亿立方米,2020年力 争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




五、发展前景

页岩油发展前景
(一)页岩油相对传统原油的优势 与传统石油资源相比,页岩油有着一些独特的优势: 第一,储量丰富,多于传统石油资源。 第二,开发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产量上升。 第三,页岩油快速持续增产有足够的空间。
(二)页岩油发展的制约因素 除了独特的优势之外,页岩油的开发也不是全无制约的,影响页岩油持 续高速增产的潜在制约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方面。 2、人力方面。 3、环保方面。 4、水资源方面。 5、成本方面。 6、运输方面。

页岩气开采技术
1.清水压裂技术 2.重复压裂技术 3.水力喷射压裂技术 4.多级压裂技术 5.同步压裂技术 6.氮气泡沫压裂 7.大型水力压裂

页岩气开采与二氧化碳地下封存一体化

页岩气开采与二氧化碳地下封存一体化
1
新 生 界 下 第 三 系 沙 2600 河 街 组
+7 7.3 3.4
沙 二 段
2634.0
+7 3.4 7.0
+7 7.0
+7
2650
7.4 +7 7.4 +7 7.3
+7
7.3 +7 7.4
7.0
2700
+7
3.4 +7 7.0
页岩气优选区探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1 2
+7
2750
7.0
+7
7.0 +7
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在页岩产层与垂直井相交,从水平井眼的主支中钻 多分支井,形成一个类似于树叶纹理的羽状图案。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就是利用地面高压泵,通过井筒向储层挤注具
有较高粘度的压裂液。当注入压裂液的速度超过储层的吸收 能力时,则在储层上形成很高的压力,当这种压力超过井底
附近储层的破裂压力时,储层将被压开并产生裂缝。
2
2.1 页岩气简介
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于天然裂缝中,以吸附 态存在于干酪根和黏土中,极少量以溶解态存在于干 酪根和沥青质中。
黑色页岩野外露头
天 然 气 价 格 增 数量大 长 难于开

数量少 易于开发
优质资源
1000mD
488x1012m3
不 10mD 922x1012m3 断 中等质量资源 进 步 的 0.1mD 致密气 煤层气 技 3000x1012m3 术
3500
+7
3550
+7
3600
3650
+7
7.3 +7

国家能源局召开落实页岩气发展规划工作会议

国家能源局召开落实页岩气发展规划工作会议

4 4・
油 气 田环 境保 护 ・环 境 影 响
Vo 1 . 2 4 NO .1
的物种 、 不 同 的苗 龄 开 展 试 验 。 目前 结 果 表 明 , 在 对
弃 物 的土壤 进行植 物覆 盖 时 , 应 优先 选择 适 宜且 生 长 迅 速 的植物 种 。 综 上所 述 , 经 过处 理后 的钻 井废 弃物 可 以用 于 种
页岩 气 产 量 目标 。 中标 企 业 要认 真 履 行 合 同 , 对 油 气行 业 高技 术 、 高投 入 、 高风险、 高回 报 的 特 点 要 有 充 分 的 思 想 准 备 , 不 能 只 看到 高回报 , 更要 有 风 险 意识 。 三是 我 国 已在 页岩 气勘 探 开发 技 术 装备 等 方 面 有 了初 步 突破 , 包括 可钻 式桥 塞 、 3 0 0 0型 压 裂 车等 , 下 一 步要 继 续做 好 页
含 有钻 井废 弃物 的土壤 进行 植 物覆 盖 时 , 应 该 选择 春
季、 采取 较大 苗木 移栽 的方 式进行 。 除 2 0 1 1 年 播种 试验 中冠 幅 的生 长受 到 土壤类 型 的影 响外 , 泥浆 土 的不 同比例对 多 次试 验 中植 物 的成 活率 、 株高 和冠 幅 影 响不 大 , 植 物 生 长 的显 著 差 异 主 要 是 源 于不 同的 植 物 类 型 。例 如 , 2 0 1 1年播 种 试 验 中苗 木 成 活 率 在 不 同 的 植 物 类 型 之 间 波 动 较 大
植 荒漠 植物 , 存在 资源 化利用 的可 能性 。但 在将 其 作
为种植 土壤 进行 绿 化 覆 盖 时 , 需选择适宜的时间、 物 种、 苗 龄和种 植方 式 。
参 考 文 献

中国天然气供需及新定价机制

中国天然气供需及新定价机制

108m3 16 12 7.5 8 4 0 0.3 2005 1.3 2006 2007 2008 2009 3.8 10.1
15.7
2010
年份
19
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
到2015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1 万亿方。
地面开发:到2015 年,煤层气产量达到160 亿方。
井下抽采:2015 年,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140 亿方(84亿方)。 中石油煤层气公司的矿权
总产能的63%。内蒙拟在建的项目总产能约360亿立方米/年,占全国总
产能的20%。此外,其他地区拟在建的项目合计总产能约288亿立方米/ 年,占全国总设计产能的17%。
16
有望于 2015年前投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合计产能600亿方/年?
地区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省份 内蒙 新疆 新疆 内蒙 甘肃 辽宁 新疆 内蒙
天然气作为工业燃料的利用领域众多,按行业可分为钢铁、有色金属、陶 瓷、水泥、耐火材料、玻璃、石化、工业废物处理行业、轻工业、纺织业、 医药、食品等; 天然气发电包括大型的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 产电厂、中小型燃气电厂和分布式燃气发电机组; 天然气化工指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一次化工产品,包括合成氨、甲醇、 合成油、氢气、乙炔、氯甲烷、炭黑、氢氰酸等。
目前,全国已建成LNG接收站5座。
大连LNG计划2011年 投产。一期规模300 万吨/年,二期规模 600万吨/年。 上海LNG2009年建成。 一期规模300万吨/ 年,二期规模600万 吨/年。 广东深圳大鹏 LNG2006年6月投产。 一期规模370万吨/年, 二期规模670万吨/年。
江苏如东LNG计划 2011年投产。一期规 模350万吨/年,二期 规模650万吨/年。

关于印发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1 .资源评 价
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取得重要进展 , 圈定 l 0 余个有利 目标区, 并不断在新区新层系中取得重要发现, 基 本查明南方下古生界地层是近期我国页岩气开发主力层系, 为进一步拓展商业性勘探奠定了基础。根据 2 0 1 5 年国
土资源部资源评价最新结果 , 全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 2 1 . 8 万亿 m 3 其中海相 1 3 . 0 万亿 m , 、 海陆过渡相 5 . 1 万 亿m 、 陆相 3 . 7 万亿 m 。
2 .勘探开发
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 4 4 个, 面积 1 4 . 4 万k m 。 通过近年勘探开发实践, 四川盆地及周缘大批页岩气井在志 留系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地层勘探获得工业气流, 证实了良好的资源及开发潜力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页岩地
层也勘探获气。 2 0 1 2 年, 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批准设立了长宁 一 威远、 昭通、 涪陵等 3 个国家级海相页岩气示范区和 延安陆相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集中开展页岩气技术攻关、 生产实践和体制创新。中国石化 、 中国石油积极推进页 岩气勘探开发 , 大力开展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 , 取得焦页 1 井等一批页岩气重大发现井 , 率先在涪陵、 长宁 一 威远和昭通等国家级示范区内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截至 目 前, 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 5 4 4 1 亿m , 2 0 1 5 年全 国页岩气产量 4 5亿 m 。 3 .科技攻关 国家加大页岩气科技攻关支持力度 , 设立了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 实验 ) 中心 , 在“ 大型油气 田 及煤层气开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 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研究项 目, 在“ 9 7 3 ” 计划中设立“ 南方古生界页岩气赋存富集 机理和资源潜力评价” 和“ 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基础研究” 等项 目, 广泛开展各领域技术探索。中国石化 、 中 国石油等相关企业也加强各层次联合攻关 , 在 山地小型井工厂 、 优快钻完井 、 压裂改造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并研 制了 3 0 0 0 型压裂车等一批具有 自 主知识产权的装备。通过“ 十二五” 攻关 , 目 前我国已经基本掌握 3 5 0 0 m以浅海

法律思维-中国页岩气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法律思维-中国页岩气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Page 2
一、序言
(一)页岩气与常规天然 气成分和用途相同,其之 所以被称为非常规能源, 不是因为其产品与天然气 有区别,而是因为其成藏 机理、赋存状态、开采方 式和产气规律余常规天然 气有区别。
Page 3
背景资料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 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 用”,为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 然气资源供应,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 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特制定本规 划。 (摘自《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 年)》
Page 8
二、有法可依
(一)中国有关页岩 气的规范性文件
1、《关于印发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2]612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159号) 3、《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 (财建[2012]847号)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Page 17
页岩气监管的主要内容: 开采过程监管。加强许可制度,钻井作业、井场定位必须经过许可 才能进行。要明确相关的审查与批准程序,制定关于页岩气开采的操作
规则和行业标准。要建立现场核查和定期巡查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执
行规范。 环境监管。明确页岩气开发有关水资源利用、空气、土地使用、废 水处理、植被恢复等的环境标准,有的可借鉴或沿用常规油气的标准, 一些行业标准可以上升为国家标准,尚无标准的,应在实践中总结经 验,及时研究制定。应明确要求开发公司披露压裂液成分,建立页岩气 环保监理制度,进行环评和监管。 市场监管。价格市场化和管道的公平准入与平等竞争是页岩气市场 监管的重点。页岩气除部分可就地利用或液化后通过道路运输外,主要 还需要通过管道运输,政府应制定管道利用的零障碍准入准则,制止输

中国页岩气产业、技术装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页岩气产业、技术装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页岩气产业、技术装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刘洪林【摘要】为进一步明确国内页岩气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气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页岩气技术装备发展现状,认为国内页岩气资源虽然丰富,但勘探开发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技术和政策问题需要探索。

在装备方面,国内在页岩气储层与地质评价设备、页岩气钻完井技术及装备、页岩气水力压裂技术及装备、页岩气微地震监测技术及装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综合分析,提出了尽快缩短差距的建议,认为要做好发展规划,发挥国内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优势,以示范区为依托,同时制订相应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打造自主品牌。

【期刊名称】《非常规油气》【年(卷),期】2014(001)002【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页岩气;勘探开发;发展趋势【作者】刘洪林【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富含有机质、极低渗透率的页岩系统中,连续分布的天然气藏。

页岩储层包括暗色富有机质页岩及以薄夹层状态存在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地层。

页岩储层组合形式多样,不同类型页岩储层组合有明显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由于页岩储层致密,渗透率极低,页岩气井一般无自然产能,需经大型水力压裂在储层中开辟出人工裂缝网络才能获得工业气流[1]。

1 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1.1 国外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美国是页岩气开发最早也是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从1821年首次从一口泥盆系裂缝型页岩气井中成功获得天然气开始,不断进行技术探索,突破技术“瓶颈”,于20世纪80年代,实现大规模商业开发。

进入21世纪以来,以水平井分段压裂为标志的一系列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广应用,使美国页岩气产量屡创新高。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 (2012)统计,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2032×108m3,约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30%,产量主要来自Haynesville、Barnett、Marcellus、Fayetteville及Woodford等页岩气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能源局《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文2012年3月16日(周五)上午10:00 ,国家能源局在北京职工之家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曾亚川主持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张玉清、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能源政策处副处长李成、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调研员高炳奇介绍《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 年)一、前言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

近几年,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产量快速增长,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及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世界主要资源国都加大了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增加天然气资源供应,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11 年至2015 年,展望到2020 年。

二、规划基础和背景(一)发展基础1、页岩气资源潜力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发育海相页岩,华北地区、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等广泛发育陆相页岩,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较大。

据专家预测,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

2、页岩气发展现状(1)资源调查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初步进展。

研究和划分了页岩气资源有利远景区,启动和实施了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初步摸清了我国部分有利区富有机质页岩分布,确定了主力层系,初步掌握了页岩气基本参数,建立了页岩气有利目标区优选标准,优选出一批页岩气富集有利区。

(2)资源管理经国务院批准,2011 年12 月3 日,国土资源部已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将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加强管理。

针对页岩气的特点和国外成功经验,明确了“调查先行、规划调控、竞争出让、合同管理、加快突破”的工作思路;根据已选定的页岩气有利远景区和页岩气探矿权管理目标,编制了页岩气探矿权设置方案;引入了市场机制,创新了页岩气资源管理,开展了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工作。

(3)勘探现状我国页岩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鄂尔多斯盆地、西北地区主要盆地。

截至2011 年底,中石油在川南、滇北地区优选了威远、长宁、昭通和富顺-永川4 个有利区块,完钻11口评价井,其中4 口直井获得工业气流。

中石化在黔东、皖南、川东北完钻5 口评价井,其中2 口井获得工业气流,优选了建南和黄平等有利区块。

中海油在皖浙等地区开展了页岩气勘探前期工作。

延长石油在陕西延安地区3 口井获得陆相页岩气发现。

中联煤在山西沁水盆地提出了寿阳、沁源和晋城三个页岩气有利区。

截至2011 年底,我国石油企业开展了15 口页岩气直井压裂试气,9 口见气,初步掌握了页岩气直井压裂技术,证实了我国具有页岩气开发前景。

完钻两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 和建页HF-1 井。

4)对外合作2009 年,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就联合开展资源评估、技术合作和政策交流制定了工作计划。

我国石油企业与壳牌公司签订富顺-永川联合评价协议,与挪威、康菲、BP、雪弗龙、埃克森美孚公司建立联合研究合作意向,收购了部分国外页岩油气区块权益。

(5)科技攻关在“成立了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以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发力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度。

3、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1)资源情况尚不清楚。

我国具有页岩气大规模成藏的基本条件,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资源总量和分布尚未完全掌握。

(2)关键技术有待突破。

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3)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需研究制定资源勘探开发准入资质和门槛,以加快其发展。

(4)地面建设条件较差。

我国页岩气藏普遍埋藏较深,页岩气富集区地表地形复杂,人口密集,工程作业困难,经济性较差。

(5)基础设施需要加强。

页岩气资源富集区很多集中在中西部山区,管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不利于页岩气外输利用和下游市场开拓。

(6)缺乏鼓励政策。

页岩气开发具有初期投入高、产出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点,需要制定页岩气开发的鼓励政策,加快页岩气产业化。

(二)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迫切需求和天然气管网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同时,我国页岩气产业化也面临一定挑战。

1、面临的机遇(1)北美页岩气开发技术基本成熟,为我国发展页岩气提供了借鉴。

北美已形成一套先进有效的页岩气开采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单井产量,实现了页岩气低成本高效开发,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借鉴。

(2)天然气需求旺盛,为页岩气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未来十几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快速增长,天然气需求缺口将逐渐扩大,发展页岩气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3)天然气储运设施不断完善,有利于页岩气的规模开发。

部分页岩气资源富集区已有管网设施,且小型LNG 和CNG 技术不断成熟,为页岩气早期开发和就地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2、主要挑战(1)落实资源基础任务重。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但要大规模勘探开发,尚需确定有利目标区及各地区可采资源量,工作难度高,资金投入大,实施周期长。

(2)突破关键技术尚需时日。

我国页岩气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关键开发技术尚未掌握,突破关键技术尚需要做大量工作。

3)大规模、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页岩气开发初期投入较大,在投入产出效益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规模不足将影响页岩气快速发展。

三、指导方针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新理念和方法,依靠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体制创新,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攻克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尽快落实资源,形成规模产量,推动页岩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提高我国天然气供给安全和能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技创新。

用无限的科技潜力,改变有限的资源状况,通过加大科技攻关和对外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掌握适应我国资源状况的勘探开发生产和管理技术。

二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要创新理念,在资源开发、市场开拓、气价、管理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政策。

三是坚持常规与非常规结合。

页岩气和常规天然气分布区多数重叠,输送和利用方式也相同,页岩气开发利用要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与常规天然气有机结合,实现有序发展。

四是坚持自营与对外合作并举。

加强自营勘探开发技术攻关的同时,开展与国外公司的合作,通过对外合作,引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坚持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

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井场集约化建设、地表植被恢复和水资源节约利用,严格钻完井操作规程和压裂液成分及排放标准,保护生态环境。

(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2015 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掌握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分布,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建成一批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

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装备实现自主化生产,形成一系列国家级页岩气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体系,为“十三五”页岩气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实现以下规划目标:(1)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初步掌握全国页岩气资源量及其分布,优选30~50 个页岩气远景区和50~80个有利目标区。

(2)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 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 亿立方米。

2015 年页岩气产量65 亿立方米。

(3)形成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地质调查与资源评价技术方法,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

(4)形成我国页岩气调查与评价、资源储量、试验分析与测试、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四、重点任务(一)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专项中,设置“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将全国陆域划分为上扬子及滇黔桂、中下扬子及东南、华北及东北、西北和青藏五个大区,开展页岩气资源和潜力调查评价工作。

1、全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调查2011 年到2013 年,分析已有区域地质调查和油气等勘查资料,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开展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勘查和浅井调查,完成野外剖面实测50 千米,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查10000 千米,地质浅井200 口,获取各个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基础资料,尽快查明我国陆上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和基本参数,优选页岩气资源远景区。

2、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以四川盆地及渝东鄂西,滇黔北,黔南桂中,南盘江;湘中-洞庭,赣西北,苏浙皖;鄂尔多斯,南华北,松辽,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三塘湖,柴达木,羌塘,比如等盆地和地区为重点,兼顾其它地区,部署二维地震20000 千米,非地震地球物理勘探40000 千米,调查井50 口,获取页岩气的系统参数,评价资源潜力,基本掌握全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布,优选页岩气富集有利目标区,研究总结页岩气富集规律。

建设页岩气调查评价、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区,推动页岩气产业快速形成和发展。

(二)科技攻关1、页岩气资源评价技术总结海相和陆相页岩气成藏机理、富集规律,建立不同类型的页岩气成藏模式,确定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方法体系和评价标准,重点研发和形成页岩气分析技术和设备,为查明页岩气资源情况提供技术支撑。

2、页岩气有利目标优选评价方法在页岩气富集保存地质条件和分布特征研究基础上,进行技术适用性和经济性分析,重点开展页岩气储层地质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从沉积相、构造演化、埋深条件、有机质含量、热成熟度、资源丰度等方面,建立页岩气有利目标优选评价方法和标准,为勘探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3、页岩储层地球物理评价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基础上,开展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下,地震采集和处理解释、页岩气测井识别和储层精细描述等地球物理识别技术和评价标准研究,逐步形成富含有机质页岩及含气性地球物理识别关键技术,建立页岩气储层参数识别技术,为确定页岩气“甜点区”提供技术手段。

4、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借鉴常规油气藏和低渗透气藏钻完井技术,重点开展页岩气钻井和固井辅助工具、定向井井眼轨迹优化、长井段水平井优快钻井及套管完井、适应性油基钻井液体系等研究,不断提高设备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的钻完井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